景观设计师简历范例6篇

景观设计师简历范文1 关键词:自然主义;模仿学;极简主义;古典主义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它吸纳的是天地之灵气,激流在它脚下不舍昼夜地奔流,‘颠波奔突,狂赴争流’,‘潺乎洋洋,萦抱山丘’。他的身边,琅钎丛集,春兰滋蔓,清泉涌动,祥云萦缭。美丽的鸟儿落在它的枝头,清澈的露水润泽它的肌肤。”这是郭平先生在《古琴》一书中谈到,对古琴选材的“材”的成长的环境的一个描述

景观设计师简历范文1

关键词:自然主义;模仿学;极简主义;古典主义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它吸纳的是天地之灵气,激流在它脚下不舍昼夜地奔流,‘颠波奔突,狂赴争流’,‘潺乎洋洋,萦抱山丘’。他的身边,琅钎丛集,春兰滋蔓,清泉涌动,祥云萦缭。美丽的鸟儿落在它的枝头,清澈的露水润泽它的肌肤。”这是郭平先生在《古琴》一书中谈到,对古琴选材的“材”的成长的环境的一个描述。琴材是这样,何况是个景观设计大师。

Peter Walker于1932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帕萨德纳市。195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他的风景园林学士学位。上学期间,他曾经在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劳伦斯•海尔普林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毋庸置疑,这一切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后,Peter Walker去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一年后,他与另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佐佐木•英夫(sasaki)合伙成立了事务所,这也就是现在著名的SWA集团的前身。1976年,在完成了大量单一风格的作品后,感到有些厌倦的Peter Walker决定去哈佛大学教授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并担任了系主任一职(1979-1981)。在那里,他遇见了他后来的妻子玛萨•舒瓦茨(当时玛萨•舒瓦茨还是他的学生)。由于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两人结合并合作成立了Peter Walker-玛萨•舒瓦茨事务所。但是,数年后由于他们各自的设计思想存在着巨大分歧,事务所宣告解散,Peter Walker与其他人先后成立了几家事务所,包括目前他与威廉•约翰逊合作的事务所。

众所周知、当代风景园林起源于美国,迄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段漫漫的风雨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风景园林师、他们的作品既顺应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潮流,又特色鲜明地折射出充满魅力的个性。从而受到入们普遍的赞誉。正是由于他们孜孜不倦地探索真理,辛勤耕耘、才使得风景园林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当今人居环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主导力量。在这些风景园林师中,美国的Peter Walker无疑是当代最为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领导入物之一。Peter Walker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将极简主义艺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发挥到了极至,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神秘的心灵体验。令人值得深思的是、使Peter Walker成为世界级大师的代表作品并非是他早年在SWA事务所主持的众多重大项目、而恰恰是他后来对极简主义探索的小项目,比如屋顶花园、建筑庭院、街头绿地等等。如今代表Peter Walker设计理念的作品已跨出国门,在日本、德国甚至在中国扎下根来。

一、Peter Walker的作品与设计特点分析

Peter Walker 的理论作品《极简主义庭园》和《看不见的花园》这两本书来详细阐述自己的设计思想。由这两本书名就不难看出Peter Walker的设计就是我提到的对景观设计的“神”的追求。Peter Walker在实践作品方面,他设计的那些作品包括1980 年和舒瓦茨合作的尼可庭院和1983 年伯纳特公园等。1984 年的唐纳喷泉、IBM索拉那园区规划、广场大厦以及1991 年的市中心花园等。其中哈佛大学校园内的唐纳喷泉尤为典型。它位于一个交叉路口,是一个由159块巨石组成的圆形石阵,所有石块都镶嵌于草地之中,呈不规则排列状。石阵的中央是一座雾喷泉,喷出的水雾弥漫在石头上,喷泉会随着季节和时间而变化,到了冬天则由集中供热系统提供蒸汽,人们在经过或者穿越石阵时,会有强烈的神秘感。唐纳喷泉充分展示了Peter Walker对于极简主义手法运用的纯熟。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Peter Walker的作品中有着相当明显的日本传统园林的影子,这既是他对日本园林的兴趣与研究的成果,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极简主义与日本禅宗园林的某些设计思想有着相似之处:两者都崇尚简洁与自然。

二、Peter Walker极简主义作品的特征

其实Peter Walker的作品并不是那种鹤立鸡群的形体、而是贴近大地,悄然占据人们心灵,令人难忘的艺术创作结晶:Peter Walker曾表示,他追求的“几乎是一个宗教性的目标”。

早在50年代,Peter Walker就对现代主义的简洁、清晰和形式作用产生了兴趣。6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极简主义艺术( Minimal Art),其代表人物有唐纳德·加德(Donald Judd),索·列·维特(Sol Le Witte),法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等,他们的作品以雕塑和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其特点是回避传统标准,创造占有空间并能够被人体所亲切体验的物体。具体来讲就是使用简单的几何形体,重复、系统化地摆放物体,运用现代材料和工业化的结构,三维化、三原色。把物体放在地上或靠在墙上、不使用基座和框架,直接与空间发生联系,。这些艺术家们的追求更加坚定了Peter Walker的信心并重新点燃了他将极简主义运用于景观设计的热情。另一方面、Peter Walker在大学学习以及后来的设计实践中受到了许多风景园林大师的良好影响如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 , 丹·克雷(DanKiley),托马斯·邱奇(Thomas Church) ,野口勇(Isamu 1loguchi)以及风景园林教育家斯坦尼·怀特(Slanley white)的哲学观和德国包豪斯建筑学派的理论。Peter Walker特别推祟法国风景园林大师勒·诺特(Andre Le dole)设计的众多园林的形式美,并很欣赏日本禅宗园至简的风格。实际上,Peter Walker是在对极简主义、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综合研究之后,创造出了其极简主义的园林。利维女士指出Peter Walker极简主义作品特征是貌似分离,但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注重人与大环境的交流,人类和地球、宇宙神秘事物的联系.隐喻巨大的力量,强调大自然迷一般的特性.如水声、石头的静态平衡和重量,瑟瑟的风声。飘逸色彩的体块和图案。闪烁微光的、神奇的雾以及令人难以捉摸的灯光。

笔者认为Peter Walker常用的艺术要素有7种,即益合的多重系统、同心圆、直线、锥形山、巨石、柏树和绿篱,可以说这些要素构成了Peter Walker作品的个性特征。

三、实例分析Peter Walker的园林景观设计“形”与“神”思想——日本兵库县高科技中心 (Centre forthe Advanced Science & Technology,HyogoPrefecture,Japa,1993)

Peter Walker为矶畸新设计的高科技中心设计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庭园,展示了一个独特的秩序,并同时表述了一种在公共艺术中少见的智慧。在停车场的火山园中,Peter Walker创造了一个秩序化排列的草坪山丘,这个环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戏剧化的场景,而不是任何其他我们所熟悉的花园。与其他国绕着哈里马的森林覆盖着的山臃相比较,这个火山花园表达了一种正式的和纪念碑般的风格化的小山丘序列,并提示着用地周围群山的起伏。每一个小山丘顶端种植了一棵柏树,并在柏树顶上安置了一个红色的小灯泡。这个花园的特异之处在于它的变色龙般的改变:有时它看上去具有一种古怪的气质,就像是一个巨人的游乐场。纪念碑般的性质使得它看上去是像来自天空的神秘密码。当黑夜降临之时,这片场地就变成了一个奇异的夜间森林,顶部奇异的红色灯光向观者表示欢迎。Peter Walker那标志性的喷雾装置遍布四周,当大雾飘移进人之时,直立的柏树带给人们一种诗意般的感觉,好像是空气中有人绘制的一系列线条。建筑中庭Ryokan花园主要的目的是用于沉思。然而这个花园是如此吸引我们,以致于我们愉快地穿行过这诱人的空问的同时也观察和检验它的构成。花园由一个平整过的沙的海洋以及其上升起的两个巨大的同样大小的石山和苔藓山组成,这给予了空间以表现主义的尺度。此外,一小片网格状规则种植的竹林占据了花园的一部分,雾从中升起。夜间,光将竹林的影子投射于墙面上,像一座座“群山”。焦木和石块汀步将花园平面划分开并穿越过竹林。除了伴随着日本传统禅宗园所具有的力量外,这种现代的表述同时也以其尺度和精美的构图句勒出了一种戏剧化的魔力。

四、Peter Walker的历史地位

Peter Walker是将极简主义的艺术风格运用到景观设计中的代表人物。是一位有着40年从业和教学经验的景观设计师。他是美国景观设计协会会员,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他同时编写以及讲学景观设计。是将景观设计中的“神”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是日本和法国的园林精神的一个高层次的融合。Peter Walker事实上创造了美国景观园林艺术的整体风格,并对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坚持简洁、自然、永恒,反对复杂、人造和临时性。他是美国第一个英式风格或自然派风格的伟大代表,这一学派反对意大利、荷兰和法国的人工学派的风格。他一生中有许多学生,同时也是Frederick Law Olmsted启蒙者,后者成为美国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又一个伟大天才,在Peter Walker之后,负责了中央公园的设计,成为美国城市公园的先驱。Peter Walker的理论和实践的开展并不是一个人的独立工作,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师,他们共同推进了景观园林设计历史前进的车轮。在我看来是将景观设计中的“形”的表现达到了景观设计历史的一个高度。

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Peter Walker追求的自然主义和追求的极简主义是景观设计中的“形”和“神”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也为现今存有争议的对中华传统景观的传承的一个对“形”的粗略的模仿以及对“神”的生搬硬套,尤其是在现今正在发展改造中的乡镇、田园景观的设计,是依于最质朴的自然的景观来设计还是基于乡镇、田园景观的人们的生活的文化的精神的来设计,无论用“形”还是“神”或是两者的结合都可以借鉴Peter Walker对景观的处理,在实际的景观背景条件上,无论抓住哪一点把它的深层次的特征表现出来,都可以表现出其地方本身的景观特色,Peter Walker追求自然的真谛,在“形”上面下足了功夫,照样可以让其景观设计达到一个高度,这就是“看着像中国,感觉也像中国的”;Peter Walker追求精神的真谛,在“神”上面下足了功夫,也可以让其景观设计达到一个高度,这就是“看着不像中国的,感觉很像中国的”,两者都已经是很好的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景观设计师简历范文2

法国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

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在一个充满变数的社会,在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就整个行业而言,任何单一化的、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设计理念或设计方法,最终都将遭到社会的抛弃。但就个体而言,面对激烈的竞争,每一个设计师又不得不追求个性化、专门化的工作方式。因此,就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而言,我们只能“就人论人,就事论事”,绝不能以偏概全,用几句口号来概括现代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理念。对于同样的理念,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个人,当他面对不同的场地或项目时,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来。此外,随着现代园林景观从业人员构成的日趋复杂,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主流设计师的理论与实践,而不要片面地追随“先锋”、“前卫”的设计理论,或者只留意那些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总的来说,法国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场地的设计理念

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风景园林师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创新,更多的在于发现,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发现它积极的方面并加以引导。其中,发现与认识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因此说,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只是对场地景观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而已。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场地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场地的最大特性,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就像“潜能布朗”所说的,每一个场地都有巨大的潜能,要善于发现场地的灵魂。

2 注重空间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一些景观元素构成的实体,一是由实体构成的空间。实体比较容易受到关注,而空间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我们目前的设计方法,常常只注重那些硬质实体景物,对软质实体景物相对忽视,对空间的形态、外延,以及邻里空间的联系等等注重不够,形成各种堆砌景物的设计方法。因此,注重空间结构和景观格局的塑造,强调空间胜于实体的设计理念,针对视觉空间领域进行整体设计的方法,对我们来说显得尤其重要。老子在《道德经》中的第十一章说:“……故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也就是说,实体“有”之所以给人带来物质功利,是因为空虚处“无”起着重要的配合作用。

3 注重时效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园林景观是随季节和时间变化的,是有生命的,是处在不断地生长、运动、变化之中的。因此,设计师提出将运动中的花园作为自然持久的作品。所以风景园林师必须认真研究时间性和时效性因素,注重园林景观随时间变化的效果,以塑造随时间延续而可以更新的、稳定的园林景观。一个园林景观作品的诞生,就像一个婴儿出世一样,他本身的生长、变化过程就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愉悦和满足。不要期望园林景观作品一次完成、一步到位,那样将会失去很多乐趣。

4 注重地域景观的再现

所谓“地域性”景观,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等。我们所看到的景物或景观类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其周围区域的发展演变相联系的。园林景观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景观类型和人文条件,营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类型和满足当地人们活动需求的空间场所。

5 注重简约的设计理念

“少即是多”,简约并不是简单,相反却是对本质的深度挖掘和坦诚表现。高度概括设计方法和惜墨如金的表现手段,是简约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简约的设计理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计方法的简约,要求对设计对象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从而抓住其关键性因素,减少细枝末节过多的纠缠,以求少走弯路,以最小的改变取得最大的成效,即事半功倍;二是表现手法的简约,要求简明和概括,以最少的元素、景物,表现景观最主要的特征;三是设计目标的简约,要求充分了解并顺应场地的文脉、肌理、特性,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人为干扰,也就是“最小干预”的原则。简约的理念实际上是要求有的放矢,反对闭门造车的设计方法。

6 注重生态的设计理念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在近邻德国的影响之下,法国风景园林师逐渐开始注重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关于生态,有几点需要进一步阐述。首先,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不是光靠风景园林师就能够解决的,园林景观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生态理念,更多的是呼吁政府、公众的关注生态环境,更多的是表明一种姿态;其次,风景园林师提出的生态理念与生态学家、环保组织提出的生态理念还有一定的差别,他们所关注的内容虽有着一定的交叉和融合,但根本上却具有不同的层面,否则社会就不需要风景园林行业了;最后,如若完全从生态原理出发,设计师往往会陷于极端而难以被社会接纳。

法国风景园林师并没有天天把“生态”挂在嘴边,呼喊各种“生态”口号,而是努力把生态理念落实在一些具体的设计方法上。生态学的本意,是要求风景园林师要更多地了解生物,认识到所有生物互相依赖的生存方式,将各个生物的生存环境彼此连接在一起。这实际上要求我们具有整体的意识,小心谨慎地对待生物、环境,反对孤立的、盲目的整治行为。不能把生态理念简单地理解为大量种树、提高绿量。此外,生态学原理要求我们尊重自然,以自然为师,研究自然的演变规律;要顺应自然,减少盲目的人工改造环境,减低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成本;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营建园林景观类型,避免对原有环境的彻底破坏;要尊重场地中的其他生物的需求;要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等等。因此,荒地、原野、废墟、渗水、再生、节能、野生植物、废物利用等等,构成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念中的关键词汇。

7 对立统一的设计理念

自然与人工,是贯穿整个园林景观发展史中的对立统一体,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是改造自然,还是顺应自然,既是某种园林景观形式、风格、类型的衡量准则,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因地制宜,根据场地状况和使用要求来决定的,不能片面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一般来说,在城市环境中,应较多地考虑到人工与自然结合,考虑到自然的人工性手法,而随着离城市环境的远去,自然的作用在逐渐增强。

园林景观设计实际上反映出设计者对自然的认识、理解,并通过设计手段加以表现。在各种园林景观形式中,自然始终是设计的源泉。风景园林师对自然的认识、理解的程度,如何处理自然与人工的关系,是其设计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8 注重科学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边缘性学科,与多门学科交叉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如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美学等等。因此,风景园林师应采取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充分研究和了解各个学科特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强调科学的设计方法。

但是,园林景观设计又是统筹和综合的技艺,任何一门单一的学科都取代不了园林景观设计。因此,就某一个项目而言,我们可以重点突出某一学科的特点,但是就整体而言,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特性并不可取。在一个复杂而充满变动的社会,单一性的景观设计趋向是难以为继的。现在这种不分场地、不分环境的强调绿廊、湿地的做法,实际是对生态学的误解,是在破坏生态环境,也造成园林景观的单一性和趋同性,最终必将像国际建筑那样遭到抛弃。

9 注重个性的设计理念

在一个越来越强调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社会,个性体验、个人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也是园林景观设计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保证。注重个性的设计理念,并非鼓励个人刚愎自负或脱离实际的闭门造车,而是强调个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态、对艺术、对历史等等的独特理解、在旅行中的独特体验、以及个性化的设计表现手法,强调个人对园林景观内涵与本质的独特认识。 对中国现代园林景观发展的启示

近10年来,中国的园林景观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面对开放度越来越高的中国市场,面对各行各业、尤其是境外设计师的激烈竞争,中国的风景园林师如何提高行业的门槛,并确立自身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如何抵御外来文化的全面入侵与占领,并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在研究借鉴西方先进理念与设计方法的同时,加深对本土园林景观文化内涵的研究与认识,营造既符合“全球一体化”趋势、又具有本国地域性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避免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完全丧失自我,以致被世界文化所淘汰,是每一个中国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

大量的园林景观建设项目和低劣的设计施工水准,造成中国现代园林景观整体行业欣欣向荣,设计作品却粗制滥造的矛盾局面,长此以往,将严重阻碍园林景观行业的健康发展。学习、研究西方现代园林景观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对推动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然而,无论是学习西方经验,还是继承中国传统,都应以科学、严谨、全面的治学态度,注重其内涵与本质的研究,反对各种形式的断章取义、惟我所用。因此,法国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与设计理念,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

1 规范行业管理,完善竞争机制

只有在一个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才会有好的从业人员和好的作品出现。在国外严肃的设计师看来,中国还没有形成出“作品”、出“精品”的氛围;在国内设计师眼中,缺乏公平竞争机制、混乱无序的市场也不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走规范化、市场化之路,完善竞争机制,是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行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2 深入理论研究,反对****

应加强对东、西方园林景观历史与文化内涵的研究,尤其是要深入研究其理论、理念,力求抓住园林景观本质性的内容,反对各种不求甚解的简单抄袭和****风气。当中国人还在表面化地研究老子的学说时,外国同行则将其奉为研究空间理论的鼻祖,深度挖掘其理论的精华和实质。我们的园林设计不应一提到中国本土文化,就是仿古建筑,就是风水图形,就是金木水火土、阴阳八卦等等;一提到西方文化,就是欧式建筑、机械的平面构成,就是各种图案、色块,就是各种“风格”、“风情”等等。要提倡脚踏实地的研究作风,反对不求甚解的商业炒作。

3 借鉴西方方法,研究本土问题

学习、研究西方现代园林景观,首先要了解西方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要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适用的范围、场所。不能盲目照搬,表面化地将各种各样的风格特征都弄到自己的花园里来。我们应注重借鉴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并借此来研究中国的问题。要注重在观念上的学习和研究,反对粗浅的模仿和抄袭。

4 提倡未雨绸缪,杜绝急功近利

尽管目前我们的园林景观市场表面上看来是一片“欣欣向荣”,热火朝天,但是,我们应该扪心自问,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们的园林景观行业给我们、给后人留下哪些东西?现在看来,留下来更多的是遗憾,是若干年后人们不齿于面对的园林景观垃圾,是对园林景观资源与文化的糟蹋和破坏。如此急功近利、东拼西凑下去,中国的园林景观行业将走向没落,甚至遭到全人类的唾弃。

景观设计师简历范文3

关键词:极简园林设计;施工特点;植物配置

1 极简园林施工概述

极简主义景观形式上具有极度简化、客观、抽象等特点,但能给观众带来迅速而直接影响和冲击力。并且尽管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元素较少,但能控制大尺度的空间,简单中彰显着复杂,纯净中映射出神秘。

1.1 极简园林施工内涵

(1)主题的消失。极简主义认为真实即是客观存在,园林景观构造应不表现或反映除本身以外的任何东西,不参照也不暗示任何属于自然或历史的内容和形象,人们看到的就是真实的存在。因此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应尽力保证现实生活的客观存在,这样才能唤起观赏者的真实的感觉,艺术也能替代不在场的事物发展起来。如:杜尚的作品《泉》(图1),当赋予普通生活用具新标题时,它原有的实用意义就会消失,而获得新的内容。

(2)简化和抛弃。极简艺术设计者认为造型的简单并不一定等于体验的简单,简化的单一形体也能反应作品的完整、统一。国外建筑师也说过:“喧嚣是困扰人类的一个主要难题,如:噪音、各种烦乱的景象。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必须客服这种困扰,体现人类视线的焦点、设计者思想和宁静沉默的具体化”。这也成为了园林施工重要依据,应尽力体现人性化(如图2)。

(3)表现形式的简洁。极简园林是将复杂的内容通过简洁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施工过程中要运用点、线、面、圆、锥体等简单几何形体,作为创造景观的元素,或其它单一简洁的几何形体。目前也有部分极简园林景观是通过利用科技手段,将多种简洁的几何形体灵活组合,营造视觉效果,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作为现代园林施工手段之一。

(4)新材料的运用。为了解决新材料难于造型问题,大多园林景观施工利用现代机器来制造作品,使得园林建设更加科技化。极简园林施工应选用具有历史内涵,抽象冷峻的非天然或工业新材料来制做作品,保证作品不留给观众联想的余地,不留艺术家痕迹,使得观众更加注重作品本身。对于工业新材料的运用彻底脱离统艺术,独到的客观表现艺术。

1.2 极简园林施工特点

(1)时空与场所的体验。园林施工建造要注意变化的因素的引入,注意时间、气候对于园林景观的变化的作用。施工过程最重要的是善于利用非专业训练仅凭直觉的艺术手法来安排、反映自然景观,体现人类活动与外部自然的联系;施工中善于运用参照的、几何的、韵律的等手段营造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如“坦纳喷泉”利用自然水声、风声、薄雾、石头等营造了迷一般的自然特征。

(2)遵循极简设计理念。极简园林不是简陋的园林,是通过高度概括的设计方法和惜墨如金的变现手法对事物本质进行深度挖掘。因此施工要注意3个方面:

①设计方法的极简:通过对设计对象的研究、分析,尽量少走弯路,避免细枝末节的纠缠,抓住本质因素以最小的代价营造最大的成效;②表现手法的极简:力求简明、概括,以最少的元素反映景观的主要特征;③设计目标的极简:对施工区域肌理、特性要有充分的了解,并顺应场地找出适应场地**方式,遵循“最小干预”的原则,减少人为对原有景观的干扰。

2 极简主义园林中植物配置的常用手法

(1)孤赏树。极简主义园林不仅追求园林中材料的“极简”, 对植物选材的数量也力求简化,有时只用一棵乔木就构建了整个景区的植物景观。设计师对树木树冠、形态、色彩或质感等树木常备特点有着较高的要求。如:圣·克里斯·多巴尔庭院入口空间的孤赏树,在具备遮荫的基础上,外形富有雕塑感,并能体现生命要素展现了“时间的流逝”, 将建筑与环境的空间意义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就是极简主义植物配置的精髓。(2)草坪。草坪不仅色彩和质地较为单纯均质,修剪后也会形成简洁的色块,具有将园林不同的空间联系成统一整体的功能,是极简主义园林常见的植物种植形式。极简主义大师彼得·沃克设计的凯宾斯基酒店花园就是通过将大面积的草坪广场划分为小块,不仅有利于游人集散、而且使得景观外形整齐大方。(3)苔藓。极简主义一方面汲取现代艺术精髓,另一方面结合西方古典园林和东方园林探寻极简主义元素,如:日本的枯山水艺术。该艺术以石代山,以砂代水,营造万里河山的宏伟景象,而苔藓有均质的质感和色彩,代表了“山之毛发”。较之草坪苔藓在“以小见大”环境下,代表了葱茏的山林景观,意境上高于草坪。(4)片植的纯林。极简主义园林另外一种常用的植物种植形式就是纯林景观,相比较孤赏树植物个数的极简,纯林反映了植物种类的极简。仙人掌和欧洲刺柏就是其中的代表植物。伟大的建筑师 CesarManrique 利用1400个不同品种的仙人掌曾构造了宛若天成的雕塑公园。

3 实例分析

3.1 园林环境概况

本次规划园林位于市区内,与周边城市交通便捷,基地地形以平原为主,零散分布低山、丘陵,水网发达,地形由中向西缓缓倾斜。基地地形自身高低起伏,并分布有小河、池塘,为景观创造提供了较好的水资源和景观元素。

3.2 极简主义设计手法在园林的应用

(1)一环五区的景点布局。为不破坏自然,不显露过多的人工痕迹,并融合原有的自然景观,整体施工采用简约的几何形式,理性分配景观元素,合理规划景点,形成了“一环五区”的布局:一环为连接各景点及入口的主要游览路线;五区是根据规划功能划分了农业观光区、生态示范区、历史文化游览区、休闲度假区综合服务区。不仅合理配置和分割了景观要素,而且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连贯了园区的景观。

(2)“点”、“线”、“面”的植被规划设计。遵循植物自然生长规律,秉承追求自然植物的野趣。本次设计按照尊重自然性、指示性、时间性原则,在保护自然植物群落设计的同时,追求营造自然意境。通过“点、线、面,”的设计理念,将园林植物分为3个层次,分隔了植物景观要素。

①点:园林建筑周围或景点周围的绿化;

②线:在主干道两旁进行重点绿化处理,营造全园的绿线。路边留出草坪,植物配置以乔木、灌木或藤本为主;

③面:对园林5个分区进行绿化。主要植物为:乡土乔木;广玉兰、迎春等乔灌木;松杉次生林等。

3.3 简约纯的净造型

园林展馆建筑,小品设施等造型依据简约的设计精神,坚持“有机”的原则的同时,重视比例的细微变化。建筑简约的外观使视觉安静,视觉方向没有压迫感,空间形态均简单纯净,如图3、图4。

4 结语

极简园林作为当代新的景观营造形式,不仅充分利用了自然材料,并且景观几何学的造型,不张扬的色彩散发了禅意与诗意的气息,创造了沁人心脾的神秘。因此对极简园林客观系统的研究对我国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景观设计师简历范文4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一、问题的提出

早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景观布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如今,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人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

二、居住区的含义与规模

(1)居住区的含义。居住区是居民生活在城市中以群集聚居,形成规模不等的居住地段。(2)居住区的规模。建国以来,我国居住形态从初期由于缺乏经验而借鉴西方邻里单位,学习苏联街坊的布置,直到小区规划理论的出现并传入我国被广泛地采用及积极发展的今天,总结这段走过的道路,有必要给小区下个定义。白德懋在《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一书中,将居住区划分为三级: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又称居住组团)。一是居住区。居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在居住区内设有比较完整的日常性和经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这些设施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要求。因此它的规模一般为1万至1.5万户,3~5万人,相当于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管辖的范围。居住区下可划分若干小区,也可不划分小区,而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二是居住小区。简称小区,有别于工业或其他小区。小区应是居住区道路(也可是城市一般道路)所包围的日常性生活居住单位。小区内设有日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日常生活必须;但经常性的设施,如规模较大的邮局,购物超市、医院等还得去小区外解决。它的规模约2~3千户,1万人左右。小区下可划分若干住宅组团,或视具体情况不分组团。三是住宅组团。是居住区的基本居住单位,由若干栋住宅组成。其规模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或里弄委员会),300~700户,1000至2500人。所以称之为住宅组团,以表示它的单纯居住性质。明确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的性质和规模是为了在规划设计中有共同的语言,便于配备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但我国地域辽阔,城市大小不一,人民生活需求水平不同,而且居住区规划的理论还在继续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多种多样的居住形态,因而不要简单化、模式化,不强求划一。

三、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景观设计师简历范文5

1.丹麦的设计背景

1.1 作为北欧国家的丹麦

北欧国家在地理、文化、语言、政治、经济等方面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和趋同性,历史上这一地区的政治单元分分合合,相互交融,经过数世纪的演变才逐步形成现在这样五个独立的国家。作为其中一员的丹麦在各个方面表现出许多北欧特质,这些也深深地影响着丹麦的设计风格。

北欧国家地处偏远的欧洲大陆北部,多属高纬度国家,受海陆位置和西风环流的影响,这里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明显偏高,但温和的夏季仍然短促,冬季依旧寒冷而漫长。北欧地区属于多云的地区,降雨量大,充沛雨水滋养了这里广阔的森林。由于北欧地区的冰盖消退的时间晚,这里的森林林木种类比较少,生态环境比较单一。除木材外,其他的天然资源比较缺乏,特别是矿产资源比较稀缺。

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北欧国家在历史上较为远离欧洲主体的成熟文化,但也形成了自身浓重的地域文化色彩。寒冷的气候不适宜长时间的户外活动,这使得北欧人不得不栖居于室内,也导致他们非常重视家庭的温暖生活,讲求舒适性和人情味。而久居室内的行为也形成他们较为平和、宁静和细致的气质特征。这亦影响到他们对材质的特殊关注和对精制细腻的细部追求。

在农业社会和早期的工业社会中,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性很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乏的资源使得北欧国家相较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是贫穷和落后的,并一度产生了令人生畏的“北欧海盗”。能商则商,不商则盗,北欧海盗们无形中促进了欧洲大陆先进文明在北欧国家的传播。然而落后却不屈的民族往往能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着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在十九世纪末兴起的北欧民族主义运动中这种精神特别得到了充分体现,各国都不遗余力地挖掘和恢复自身的文化传统,并将民族文化振兴和国家经济振兴联系在一起。

同样,落后也无法阻挡北欧人对民主、富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19世纪以来,北欧国家为摆脱贫穷落后的国家状况而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并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摆脱了经济上的贫穷,并建立起为世界所瞩目的国家福利体制和社会民主制度,形成一个全民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成为北欧国家的代名词,而这也导致了北欧国家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民主社会结构,各阶层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差距较小。人数众多的中产阶级有着一种务实、平和、理性的工作和生活态度,讲求工作的效率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他们要求一种稳定安宁的生活状态并追求良好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情趣,节俭经济的同时又要优雅体面。而国家的艺术领域的审美情趣也正是由这些社会的主体来决定和影响着,于是设计没有朝着贵族化和奢侈品的方向发展,而是体现出一种理性的大众化和平民化倾向。

1.2 作为北欧国家的丹麦

丹麦处在欧洲大陆的一角,与其他北欧国家相比,丹麦与欧洲大陆的联系更加紧密。它的文化中既包含着北欧国家的共同特点,又相对更多地受惠于欧洲大陆的成熟文明,展现出更为优雅的一面。

丹麦面向英国和西欧的海岸线漫长,交流方便。历史上丹麦皇室与英国皇室之间有着密切的通婚关系,贸易关系源远流长,这使得英国的设计风格也对丹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相较于北欧的其他国家,丹麦的设计透露出更多的优雅、从容之感。

丹麦与德国国土紧密相连,德国的设计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丹麦的设计领域。简洁而严谨的形式、对功能的重视也突出地体现在丹麦的设计中。

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也是从欧洲大陆传播到丹麦以及北欧其他国家。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运动传入丹麦时已没有初期的气势,却带给了丹麦更多的思考缓冲时间,新思想与国家和民族的既有传统相结合。于是丹麦的现代主义保留了功能主义与简洁的形式,同时又软化了过于冷漠生硬的线条,从而产生了更为柔和、更富于人情味和地域特色的现代主义。

2.丹麦现代景观特点

2.1功能完善,形式简洁平和,富有人情味

丹麦的景观没有华丽的装饰,也不追求磅礴的气势,景观的构成总是出于对功能的分析研究,这无疑是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然而,丹麦的设计却很少出现冰冷的直线,笔直坚挺的棱角总是被温和的曲线所代替。正是这“让线条带一点点微笑”,使得丹麦的设计更带给人一种温情。而这其实是基于对功能的更广泛的理解,是一种人文功能主义的手法。正如芬兰著名建筑大师阿尔托所说,“技术功能主义只有扩展到心理学领域才是正确的。”形式服从于功能,形式也能够完善功能。于是我们看到的是简洁、平和、优雅和更具人情味的景观。

位于哥本哈根博物馆岛的bertel thorvaldsens plads就是一例。这是一个博物馆前的广场,南边紧邻丹麦国会大楼。在这里没有复杂的活动要求,场地最大的功能要求就是对周围古老建筑的烘托。于是设计师用了一个几乎与地面平齐的浅浅的水池,池中是之字型的花岗岩条带装饰。没有过多的元素,也没有突出的标志物,景观只是谦逊地融在建筑的氛围中。但一个薄薄的水面,一个甚至会由于粗心而被忽视掉的艺术品,却把丹麦设计的简洁、优雅、精致、平和表现得淋漓尽致。阳光下,水池闪着濯濯的光,倒映着天空和周围的建筑,历史和现代在这里共荣。

havnegade庭院则是一个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实例。作为一个被建筑围起来的三角形地块,庭院完全是属于这个组团建筑的居民的,更像是一个扩大了的私家庭院。从功能上讲,这里要求的是可供不同人使用的丰富的空间。而从人文功能上讲,则更强调一种生机和情感。于是设计师在这片庭院中只留下了一个重要特征——草坪上一道迂回曲折的山毛榉绿篱。柔和而蜿蜒的曲线充满温情,而层层叠叠的绿色则围合出一个个不同的使用空间,也将院子点染得生机勃勃。

而christinansbro是哥本哈根nordea银行的新总部庭院,面向码头。由于建筑的安全私密性要求,这些庭院并不与办公楼贯通。庭院的主要作用就是满足公司职员视觉放松和思维放松的要求。设计师sven-ingvar andersson采用了两种处理方式。一些庭院中铺满白沙,矮篱和三年一换的小柳树在其上组成地毯般的图案,笔直的石板条穿插其中。白色与绿色的搭配加强了视觉刺激,而小柳树则增加了竖向上的变化和绿色感受,同时又不会过多遮挡来自建筑的视线;而另一些庭院则设计了极缓的水台阶,向码头方向缓慢跌落。建筑像从水中升起,而水又似乎流向大海,既加强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也暗示着曾经在这里出现的码头水面两种庭院都没有追求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但十分简单的处理手法却使环境无比纯洁,充满禅意,也带给银行职员心灵和视觉的双重享受。

2.2关注场地历史

对历史的关注和重视是一种态度,大到国家和民族而小到场地。在丹麦的景观作品中,如果说国家历史传承和民族传统是一个设计的背景、产生的是一种潜在影响,那么场地历史则常常作为具体设计的一个契入点。景观设计师总是探索用不同的方式将场地的历史展现出来,并与现在的功能、形态等相结合,创造符合自身结构的新的景观。

gammel dok曾经是一个船坞码头,但在20世纪20年代这里干涸了,并被覆盖成为一块陆地。现在这块陆地周围是建筑展览中心、丹麦艺术工艺品中心以及政府外事部门的办公楼。面对这样一个曾经的码头,设计师jeppe aagaard andersen努力挖掘场地历史中“水”的特性,用一个切合原有水面形式的水池来暗示曾经的船坞,并用一个“半岛”强化这种感觉。在曾经的木甲板的位置,设计师用枕木沙石铺地,重塑历史的路径。而靠近水边的地方则完全采用木平台,仍旧与场地的历史感受相呼应。整个形态处理简洁、材料选择古朴,设计没有过多的处理手法,却将场地的历史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2.3挖掘材料特性

丹麦的设计总是深入研究材料的内在特性,使材料以**的表现形式出现。地方石材的使用就是一个鲜明而生动的实例。

丹麦的景观设计师喜欢使用产自北欧的花岗岩。在哥本哈根城市步行街的一系列广场项目中,设计师没有做过多的装饰改造,许多广场只是简单地用花岗岩对场地进行重新铺装。这些花岗岩铺地与城市的建筑协调统一,以一种谦和的姿态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建筑和空间,而又从丰富的细节中展现自己的精彩。

天然石材的丰富纹理、色彩和结构也带给了设计师多样的设计可能性。设计师抓住丹麦多雨的气候特点,通过石材的使用使简单的设计变得丰富,耐人寻味。雨中,天然石材(如花岗岩)的花色纹理比干燥时更加清晰、更加突出也更加美丽。丹麦的一些设计师选择不同纹理和色彩的花岗岩来拼合场地铺装,并构筑小品,使场地更加生动有趣。

vejle 交通站广场(traffic terminal)就是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场地面积3000平方米。广场上,一个椭圆形的浅浅的溢水池上立有一个名为“天梯”的浅浮雕柱,这似乎形成了广场的全部。而其实,这个广场最有特色的是石材铺地。广场的地面是由6种不同规格和颜色的石材组成,他们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连接,形成了45种不同的图案。特别是在雨中,各种色彩、纹理的相互穿插,清晰而明确,形成强烈的动感,好象水波在荡漾,生动而有趣(图9)

2.4关注细部、工艺精细

丹麦设计简单,但却丝毫没有简陋之感,反而处处体现出优雅和品味,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精致的细部处理和近乎完美的工艺丹麦有着悠久而闻名于世界的手工艺传统,而资源的缺乏又使得丹麦选择了以工艺作为国家发展策略。正如彭妮。斯帕克(penny sparke)在她的《设计顾问》一书中所说:“德国以科学之名销售设计,意大利以艺术之名,斯堪的那维亚以工艺之名,而美国则以商业之名。”

丹麦的景观设计中,作为景观细部构成要素的灯具、座椅等设施常常是针对每个具体项目而单独设计的。

jarmers plads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广场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的保险公司总部大楼前。广场采用了和保险公司大楼立面相似的材质、一致的比例关系,创造出一个完全的建筑室外客厅。灰色的挪威花岗岩板升起于地面,形成一个与建筑呈精确垂直关系的平台。与建筑立面呼应的地面铺装划分亦将座椅和灯具纳入体系。简洁的条形座椅与灯结合,使得每一个元素的位置都严谨而理性。而嵌于座椅内的灯不但散发出低于膝盖的灯光,同时也将座椅的方向性、结构性突现,带来场地与建筑的统一感除了灯具和座椅的细致,连接街道和广场的花岗岩平台的金属楼梯如同一件高品质的工业产品,简洁而精致为此项目而特意设计定制的产品与场地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细部关系,展现了一种整体的统一。正是依靠这些精心处理的细部和极其精湛的工艺,才使得简洁的要素和简单的结构却能显示出优雅和品位。

景观设计师简历范文6

关键词:现代景观;中国景观;设计;****;借鉴;交流

0引言

伴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繁荣,以及环境意识的觉醒、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景观设计开始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我们在前期景观设计理论研究的滞后和不足,导致了我国景观建设出现了很多不切实际的现象,甚至在向西方借鉴时,生搬硬套的较多,因而显得十分生硬。一方面,我们要努力融入到景观设计全球化、世界性的进程中,这就要求既要注重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又要在世界大潮中分享技术经济进步的成果[1]。但另一方面,由于西方悠久的园林文化传统和批判反思精神,他们的现代景观设计涉及对象十分复杂,设计实践非常广泛,多元化特征异常明显,有着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和众多的高质量作品,这些都值得我们当前来学习和研究,因而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和中国景观之间的影响及相互借鉴的研究是一项有价值的命题。

1西方现代景观艺术设计倾向

现代景观艺术确实是一个难以用几句话来概括的东西,很多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倾向都只能“就事论事,就人论人”,稍有不慎,便会以偏概全。我国学者王晓俊在他的《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一书中总结了向传统挑战、当代艺术的影响、场所精神与文脉主义、自然的精神、对意义的探索、生态与设计、形式与功能的结合、设计要素的创新、现代与传统的对话等九种倾向[2]。笔者在此,也将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倾向总结如下几点。

1.1多种形式的艺术追求

当前,西方这些新生代设计师们都经过了艺术学习的培训,他们具有了更加自由的思想和更加开阔的视野,在欧洲,景观设计师们与艺术家们的交往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很多知名的艺术家们甚至直接参与了景观的设计,他们把自然与外部世界沟通起来,将波谱艺术、大地艺术、极简艺术等艺术形式带入了景观设计领域,从而超越了之前简单的植物、建筑、水体、地形等传统造景要素,他们正在增加和创新着景观设计要素,通过运用声音、光彩和质感,他们使景观设计变为了富有哲理和诗意的工作[3]。艺术的介入使当代设计师不再模仿具体的古典园林形式,而是在领会传统和感悟传统的基础上,采用了隐喻、多义和复杂的方式表示出来。

1.2科学含量的提升

在欧洲,现代景观艺术设计师们不仅与艺术家合作,更与科学家们密切合作,生态科技的发展推动着景观设计的进步。植物基因工程、场地雨水滞蓄技术、污水的自然和生物净化技术等等的出现,都是一些既科学实用又具有景观价值的技术手段。工业技术的发展也是改变欧洲景观艺术面貌的重要因素,它们利用工业材料和工业构件来展示当代工程技术中的高精度之美,人造草坪、钢结构彭家、塑料植物等都是如此。

1.3更加重视观念和意义的表达

从上个世纪后期开始,西方景观艺术设计中开始更加重视隐喻和设计的意义,他们在设计中通过隐喻来创造着有意义的空间形式。如罗斯福纪念园便是有一些亲切的、叙事般的空间组成的纪念场地,充分体现了罗斯福总统温文尔雅的气质和民主的思想。

1.4尊重场地,构建地域性景观

西方现代景观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便是因地制宜、尊重场地、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4]。风景园林师们更多的是在发现,根据场地的原有特征往它的积极方面引导。地域性景观,简单来说,是一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的总和,景观设计师们要认识到,大到区域小到场地的景观类型都是与周围区域的发展演变紧密联系着的。

2对我国景观设计的启示和借鉴

2.1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创新

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景观差异很大,即使是相同地区、民族和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他们的景观设计也体现着很大的异质性,这就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到景观设计与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4]。我国的景观设计当前在对传统和西方的借鉴中,出现了大量拷贝的现象,很多景观作品虽然充斥着西方景观的经典符号,但深究其中,发现许多景观艺术中并没有体现出它们的审美意义和文化特征。因而我们要在当前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从现实生活和文化背景出发,设计出富有时代生命力的现代景观作品。

2.2需要重视景观多种功能的协调发展

只要粗略的关注西方现代景观的设计功能,我们就会发现,西方现代景观很好地协调了艺术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这一点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反观我国当前景观设计的功能部分,有的广场面积虽然足够大,却对社会功能定位缺乏考虑,忽略最基本的遮阳,避风等人性化设计,有的城市的形象工程,根本不考虑景观的生态功能和艺术功能。在当下公共空间严重缺乏,人口密度极大的中国,生态、社会、艺术等多个方面功能的协调尤为重要。

2.3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做到互补

不能否认的是,在西方景观发展史上,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现代新艺术运动等技术和艺术革命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很多优秀的景观艺术作品都是雕塑家、规划师、建筑师和设计师共同来完成的。美学、宗教、哲学、心理学等成果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设计师们的艺术作品的品质[5]。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不断的从人文、社会等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来创新景观设计。

3结语

尽管中西方在景观艺术形态上存在着鲜明的风格差异,但园林景观作为世界人们共同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环境,需要彼此借鉴和学习。但学习西方,并非是简简单单的“拿来主义”,且不能只做人家的“文抄工”,而是要真正认真的研究他们的设计文化和美学思想,从而渗透,沁入到我们的设计思想中去,最终使我国景观设计能够在深层次上得到发展和变化。

参考文献:

[1] 钟安林,卜岩枫,王玉坤.分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对中国园林的启示[J]. 职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03).

[2] 师卫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3] 师卫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启示[J].山东农业科学,2008(06).

[4] 张纵,李智瑛.论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的启示[J].艺术百家,2003(03).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5-24 23:06
下一篇 2024-05-24 20:06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