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范文第1篇
Abstract: There are increasing requirements for online examination system, but there is no mature marking method for automatic assessment of the subjective questions. In this paper, it first simulates the marking idea of the marking staff. Based on fuzzy mathematical similar degree theory, single similiar degree is used to design the automatic marking method of subjective questions. Specific algorithm implementation is provided, which is of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for automatic subjective questions marking of all kinds of examinations.
关键词: 考试系统;主观题;自动阅卷;单向贴近度;算法
Key words: examination system;subjective questions;automatic marking;single similar degree;algorithm
中图分类号:TP3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231-03
0 引言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在线考试在的需求越来越高,不论学校课程考试、行业认证考试、等级考试还是选拔考试,在线考试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它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考试阅卷成本,提高考试的效率,打破考生地理位置限制,提高评分准确度和公正度。
就考试的目的而言,一是检查考生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序,二是对考生进行区分或选拔。一份评价效果优秀的试卷应包含客观题(选择题、判断题等题型)和主观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证明题、程序设计题、翻译题等多种题型)。由于客观题的答案一般情况下是封闭性答案,自动阅卷算法简单,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也较为成熟。但主观题答题过程中普遍存在个体差异,语言使用能力不同,不同考生对同一个知识点的论述方式不一样,加之该类题型解答的开放性强,答案的复杂程度很高。目前,在各类实际考试过程中,还没有成熟地可以准确进行主观题智能阅卷的考试系统[1]。主观题智能评分是一个较为庞大的课题,涉及领域广泛,相关基础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如人工智能领域、学科专家领域、模式识别领域以及自然语言理解领域等,还有非常多理论上和技术上的问题急待解决。[2]
1 主观题型智能阅卷算法
1.1 考生语言特点分析 考生在解答主观题时,通常解答思路较为开放,导致答案也较为开放。在语言的使用上普遍为叙述类语言,表达方式上普遍比较多样,而每位考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一样,所提交的答案就会有很大差异。考生提交的有些合理答案,并不一定与参考答案一致,要达到对封闭性答案一样的评分准确度就非常困难了。
1.2 阅卷人员分析与模拟 对阅卷人员在评阅主观题时的思维活动,往往先考查考生所提交答案中有多少个点可以列为得分点;然后再比对考生的提交解答和参考答案的贴近度;再由得分点和贴近度来形成该主观题的基础得分;最后再考虑考生答案语法是否通顺、条理是清晰等因素,得出最终得分。这种阅卷人员的阅卷思想,在智能阅卷系统中可以进行模拟。
1.3 主观题评分影响因子分析 主观题评分主要有两个影响因子:第一个影响因子是得分点,每道主观题的参考答案可以先整理出确定的几个得分点。第二个影响因子是考生答案和参考答案的贴近度。要在计分时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普遍会将不同的得分点量化为一个合理相同或不相同的数量值,贴近度也可以使用算法进行量化。本文的实践过程中,使用模糊数学中贴近度的方法作为理论基础和依据。最后,依据关键词贴近度在评分时所占的权重,计算最终分值。
1.4 参考答案设置思考 由于不同的考生对同一个事物的理解方式和阐述会不一样,即个体差异,所以,在参考答案设置时,建议把参考答案提取出得分点,然后对每个得分点设置关键词,设置关键词时,要考虑到来自不同领导和语言方式的考生的表达方式,尽可能涵盖合理的关键词。评分算法的第一步要扫描统计考生提交的答案中与参考答案所设置关键词数相符个数,再对应出相应的量化分。第二步要对考生提交的答案中的关键词和参考答案中的关键词进行贴近度分析[3],统计出考生答案每个关键词的贴近程度得分,累加出基础分。第三步要适当考查考生答案的语言表达能力,适当进行加分或减分,最后统计出该考生该主观题的最后得分。
2 算法设计
2.1 概念 把考生答案和参考答案均理解为字符串,解决考生答案和参考答案的贴近度量化和之后的编程问题,参照模糊数学中对单向贴近度的定义。把一个字符串分解为单个字符,并将它们构成的有序集合称为一个模糊集,U={u1,u2,u3,…,un}称为论域,论域U上的全体模糊子集所组成的集合记作F(U)(也叫模糊幂集)[4]
为了分析两模糊集的接近程度,文中引入了单向贴近度的概念[5]。
定义1:设U={u1,u2,u3,…,un},A,B∈F(U)。若映射
δ:F(U)×F(U)[0,1],满足条件:
①δ(A,A)=1
②δ(B,B)=1
③若ABC或ABC,则δ(A,B)≥δ(A,C)称δ(A,B)为A贴近于B的单向贴近度。
定义2:设A、B是字符串,A中包含n个字符,δ(A,B)表示A贴近于B的单向贴近度,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模糊集A中的每个元素在模糊集B中出现的有效次数之和记为m,则δ(A,B)=m/n。可以证明,满足单向贴近度的定义。
在评阅主观题时,将参考答案当作字符串赋值给模糊集A0,考生提交的答案当作字符串赋值给模糊集A,用δ(A0,A)来表示参考答案模糊集A0与考生答案模糊集A的单向贴近度,这样单向贴近度就引入到问题解决中来了。
2.2 算法思想分析 智能阅卷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扫描统计考生提交的答案中与参考答案所设置关键词数相符个数,对考生提交的答案中的关键词和参考答案中的关键词进行贴近度分析[3],统计考生答案中各个关键词贴近度得分,根据考试的类型和目的,参考考生答案时的语言运用能力适当加分或减分,最后计算该考生该主观题的最终分值。
2.3 算法实现 依据单向贴近度理论基础和算法,使用VBScript语言作为实现平台,设计函数near,用于统计字符串m贴近于字符串n的单向贴近度[7]。
该程序如图1所示。
2.4 主观题评分 综合考虑知识要点和贴近程度两个得分因素,得出主观题智能阅卷评分公式:
S=(P×δa(A0,A)+(1-P)×■×S0
式中各符号的含义如下:
S:考生该主观题的最终成绩。由公式转化为程序得出,保存到数据库,按需求确定是否需要及时显示成绩;
S0:该主观题的分值。由学科专家出卷时设定,抽取试卷时,取自数据库;
A:考生提交的主观题答案。考生确认提交试卷后,保存在考生答卷数据库中等待智能阅卷系统读取;
A0:该主观题的参考答案。生成试卷时,由相关学科专家、模式识别领域专家和自然语言理解专家等共同研究确定,从试题数据库中取得;
P:关键词这一影响因子在该主观题中比重,量化为分值,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由学科专家出卷时设定,考试系统管理员也取得权限进行修改;
1-P:根据不同考试类型及考试目的所设置的非关键词影响因子在该主观题中的比重,同样量化为分值,由学科专家出卷时设定,考试系统管理员也取得权限进行修改;
n:该主观题参考答案关键词的数量。由学科专家确定,存于试题库中,阅卷时取出用于计算成绩。
根据程序可知:
Ki:第i个关键词,i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n,由变量i实现程序循环逐一扫描关键词;
E(Ki,A):检查程序循环到第i个关键词时,该词与考生答案中关键词的单向贴近度;
E(K,A):关键词与考生答案的单向贴近度阀值。组卷时生成,也可评分时修改,从试卷库中取得。其含义是:
当E(Ki,A)
当E(Ki,A)≥E(K,A)时E(Ki,A)等于其本身;
δa(A0,A):参考答案模糊集A0向考生答案模糊集A的单向贴近度。由程序计算得到:
δa0((A0,A))单向贴近度阀值。组卷时生成,也可评分时修改,从试卷中读取。其含义是:当δa(A0,A)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流程图 系统设计以计算机类编程题为例,在系统中对编程题的实现,使用其运行结果与参考答案之间的比较来判定分数设计也相当容易。但是,要实现当程序运行结果与参考答案比较不匹配或程序无法编译运行的情况,则如何检测其程序的编程思想是自动评分系统的要点。该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如图2所示。
3.2 系统设计 使用 2010作为系统开发工具,用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系统设计的界面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
4 结束语
计算机系统智能阅卷和智能成绩计算,是在线考试系统的必由之路,主观题的智能阅卷和智能成绩计算技术,是这个领域的关键点和难点。在具体的开发中,要深入研究不同学科、不同考试目的、不同题型的解答差异,做细划区分,有针对性的研究、设计相关得分点和关键词,结合单向贴近度算法。兼顾效率和效果,提高在线考试评分效率、提高在线考试评分准确度、提高考试公平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对于主观题的精确评分还有很多急需解决的技术及算法难题,本文仅运用模糊数学中贴近度的概念,对主观题的智能阅卷思路作了简要论述,分析了算法,并进行了简要实现,初步把思路和算法转化为系统目标。主观题阅卷这一课题,还需要结合学科专家、考试专家、算法专家共同协作,还需要从基础理论和算法做起,各领域相互协作,进一步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董英斌,竹翠.基于网络的新型计算机考试系统[J].计算机工程,2011,27(8):150-152.
[2]高思丹,袁春风.语句相似度计算在主观题自动批改技术中的初步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14(5):132-135.
[3]张森,韦明.数据库的模糊查询技术[J].电子与自动化,2000(5):23-24.
[4]孟爱国,卜胜贤等.一种网络考试系统中主观题自动评分的算法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5,33(7):147-150.
[5]彭祖赠,孙韫玉等.模糊(Fuzzy)数学及其应用[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数控加工工艺学;教学创新;交互式;设计
一、引言
数控加工工艺学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其基础性内容以传统机械制造工艺为基础,密切结合数控加工的特点,是连接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桥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金属切削原理、切削刀具以及数控加工工艺理论基础知识,能针对真实的产品零件图设计合理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笔者以多年的教学经验,粗浅地探讨一下本课程的交互式创新教学。
二、课程设计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课程基本理论知识要点,并能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到实践。掌握数控加工的切削基础知识;数控加工工艺概念、基本理论;数控车削和铣削加工工艺知识。能将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合理设计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
2、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表现在学生机械行业领域的的专精和学识的博通。
(2)社会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包括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全面考虑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在工作及社会交往中密切的合作关系。
(3)方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突出了学习的本质。
三、课程教学组织设计
课程教学的设计要以学生为本,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同时又注重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分成基础内容、巩固提高、扩展应用三个方面,在教学组织中,我们采用互动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基础内容的教学设计
基础内容是该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包括概念知识、原理知识等。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对教材的自学熟悉理解该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主要采用预习――测试――讲解的方式。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自学相关知识点。教师在每次上课开始的几分钟,给出相关测试题测试学生自学完成情况。这样可以在课程一开始就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如果学生整体掌握良好,则只需要稍加讲解指出重点,如果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理解不透彻,则详细讲解并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学生也可以知道自己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自己的疑惑,及时在课堂中请教师指导讲解。
2、巩固提高的教学设计
巩固提高内容是在学生基础内容学习的基础上,能举一反三,在实际中简单运用。这个知识点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同时能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中可以采用PI互动教学法,这样可以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后,教师在课堂中给出相应的测试题(一般为选择题),让学生每个人作答,并将学生整体的答题结果通过屏幕显示出来,如果得到多个不同的答案,则组织学生就近讨论,学生互相阐释自己的观点,彼此说服对方,在获得更多信息的基础上反思自己和他人的观点,通过互相引导得出新的结论。教师在学生互相讨论时可以置身其中,及时了解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学生新的结论正确率高,则说明学生掌握良好,可以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如果掌握较差,教师则补充内容详细精讲后,再次让学生作答。直到学生基本掌握,再进入下一部分的学习。这种互动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思维,更培养了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3、扩展应用的教学设计
扩展应用内容是学生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能够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的联系,教学内容要贴近社会现实,要符合各学科的内在发展趋势,符合真实产品零件生产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出学习项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学习的内容与自己未来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体会到学习任务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今后职业中所需要的综合素质。教学中可以采用团队项目、仿真训练 、讨论辩论等。如教师备课中精心选取几个基于真实产品的典型案例,上课时将学生分成几组,将这些案例分别交给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分析, 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合作,学生在讨论中允许查阅资料。讨论结束后,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将自己的学习项目成果汇报给教师和全班同学。汇报后同学们可以互相提出疑问和见解。最后教师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将项目内容进行梳理。这种结合了案例教学和团队合作教学的方法, 让学生在参与和思考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四、教学方法实例
以数控加工工艺学中的“工件的定位”为例来简要说明。
1、基础内容
学生先预习理解六点定位原理概念,常见的定位元件和定位方式。教师测试学生的预习情况后,再通过实例讲授定位元件限制的自由度。
2、巩固提高
理解了基本的概念后,教师在课堂中给出相关的测试题,如轴类零件加工时,采用两个顶尖孔可约束( )个自由度。
① 3 ② 4 ③ 5 ④ 5
学生单独思考,一分钟后给出自己的答案。第一次答案正确率如果小于80%,教师则要求学生与相邻的学生就近讨论,积极分析自己的答案与他人答案的不同之处,互相说服,教师穿插各个讨论小组中,鼓励学生多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几分钟后,学生再次回答刚才的测试题目,如果正确率高于80%,教师做简短的正确解释。然后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测试环节。
3、扩展应用
经过巩固提高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相关知识点。接下来锻炼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分组发放相关的案例,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进行汇报。如给某个小组的案例分析为:下图所示为一长轴工件在双顶尖和三爪卡盘上定位。试分析此定位方案:写出各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属于何种性质的定位?如有不合理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小组拿到题目后,互相交流讨论每个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找出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然后派学生代表在全班针对自己的题目做出相应的分析和解释。其他学生可以对他们的分析结果提出疑问和见解。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做点评总结。
五、结束语
教学设计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数控加工工艺学虽然枯燥难教,但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程知识通俗化。教学内容分三部分的设计去逐步提升难度,能更加合理地理解知识的发展和应用,学生也能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思维,同时通过教学中的互动交流思考,更加培养了学生获得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红英.《数控加工工艺学》教学探讨.装备制造技术,2010.6.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自适应;测试;特质;难度;区分度
1 引言
自适应测试是一种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测试方式,在考试过程中及时根据考生能力值和答题情况为该考生从题库中选取难度恰当的下一道题目继续测试,直到达到指定的精度或一定题量时为止。如此,以极少的时间和题量达到和传统测试相同的效果,大幅度节省资源。
每一个考生的答对率可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高水平的考生回答问题的难度较大,因此,他的得分将会较高。计算机基础试题除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大众题型外,还有计算题、实验题、图形题等。因此无论在题库建设方面,还是在考试方式方面,都有其个性。
2 题库建设
题库的建设关系着自适应测试的成败,必须高度重视。
2.1 题库组织
(1)组织好命题队伍。命题人员应当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专业人员,熟悉计算机基础当前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法与教学理论有较高的研究水平,掌握一定的考试理论和方法。
(2)在题目难度方面要展开,涵盖不同层次的考生,各个等级的题目数尽量均匀。此为要点,是自适应测试成功的关键之一。
(3)区分度值是衡量题目质量的重要指标,是题库建设的最大难点,是测试成败的关键之一。题目的区分度值越高,越能反映考生的特持水平。
2.2 题库结构
自适应测试涉及的数据表很多,但至少应包括题库结构表、题目表、题目使用情况表、学生登录表、学生答题表、考生记录表、题目关键词表、试题参数表等。
(1)题库结构表
字段题号题目题型答案难度区分度使用次数IRTa参数IRTb参数IRTc参数类型CCCCSSSCCC长度550330443444
(2)题目表
字段题号题目答案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类型CCCCCCC长度5503030303030
3 考生特质水平的确定
3.1 罗杰斯蒂模型表达式
某一特质水平的考生,答对某一题目的概率遵循如图1所示的罗杰斯蒂曲线规律。由于考生做题时有猜测的因素,所以曲线的起点高度不是在0点而是在c点,c即猜度值。当测试人数小于600时,可令c=0。
罗杰斯蒂曲线有两种数学表达式,即
(1)
和
(2)
二者曲线形状基本相同,本文采用(1)式进行分析。
3.2 考生特质水平初值θ0
自适应测试的最大特点就是根据考生的能力提取相应难度值的试题,因此,必须首先确定考生的初始能力值θ0。先选用少量的CLOZE题(最多L=20道)作为初试,如果答对了m道题,则初始能力值为:
θ0=ln[m/(L-m)]
(3)
3.3 考生特质水平θ的确定
设置一个变量U,当第i道题答对时,Ui=1,否则Ui=0,某位考生做了n道测试题。根据解似然方程,可以得函数:
(4)
对(4)求一阶导数,得:
(5)
利用牛顿迭代公式可以最后确定θ,即
θm+1=θm-hm
(6)
其中,θm+1 、θm 为第m+1、第m次迭代后的能力值。hm=f(θ)/f'(θ)。
在实际应用中,将(1)-(6)用VB等程序语言编写成计算机程序,快速解出能力值θ。
4 题目难度值b的确定
参照能力值θ的确定方法,设有k人选择了第i道题目,由似然方程,得函数:
(7)
和:
(8)
利用牛顿迭代公式可以最后确定b值,即
bm+1=bm-hm
(9)
其中,bm+1 、bm 为第m+1、第m次迭代后的难度值。hm=f(b)/f'(b)。编程序解出题目难度值b。
难度值分为五个级别,如表1:
难度级别很难较难中等较易容易难度值b0.90.70.50.30.1IRTb2.200.850-0.85-2.20
表1:难度值表
表中,IRTb=ln[b/(1-b)]。
5 题目区分度值a的确定
参照能力值的确定方法,由似然方程,得函数:
(10)
和:
(11)
利用牛顿迭代公式可以最后确定a值,即
am+1=am-hm
(12)
其中,am+1 、am 为第m+1、第m次迭代后的区分度值。hm=f(a)/f'(a)。编程序解题目区分度值a。
区分度值分为五个级别,如表2:
区分度级别很难较难中等较易容易区分度值a105.02.01.00.5IRTa105.02.01.00.5
表2:区分度值表
表中,IRTa=a。
6 计算机基础试题题型的确定和试题的抽取
在计算机上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由于测试软件的限制,主要以客观题为主,如单选题、精确多选题、判断题、精确填空题等。而对于问答题、计算题、操作题等主观题在电脑上进行测试比较困难,为此,可以将主观题转变成为客观题。比如计算题,可以将结果做为选项供考生选择。
如果某道题有图形或图像,可以利用数据库的图形功能,也可以利用数据库与图形文件相结合的方法。后者更简单有效,但是需要在试题数据表中设置一个有否图形的字段,如果该题有图形则该字段为该图形文件的文件名,否则为空。
对于题目的抽取,首先确定题型的种类,假设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精确填空题、计算题五类题型,第一步根据考生θ0抽取相应难度的 单选题,做对升一级,直到做错或到最高级转入多选题;做错则降一级,直到做对或到最低级转入多选题。以此类推。
7 设计程序实现参数调整
a、b的初始值是由人工确定的,一般不精确,必须通过每次考试后采集数据利用程序语言进行调整,使之逐渐趋于真实值。人工调整极为耗时耗力,利用计算机语言分别解(4)-(12)式的三组非线性方程则实现了试题参数值的自动调整。
以难度值b的确定为例。首先确定选择了题目i的考生,再从第i题的IRTa、IRTb、IRTc中取出当前该题的a、b(作为难度初值)和c(如果测试人数少于600,可令c=0),即可确定难度值b。假设在学生数据表中有该生能力值ability字段和对第i题答题情况的U值字段,答对U=1,答错U=0,令c=0,用ASP.NET描述如下。
do while not rsrs.eof
//对每一个选择了某题目的考生(共k名考生)进行操作
that=rsrs(“ability”)
a=rstk(“IRTa”)
b=rstk(“IRTa”)
U=rstk(“U”)
f1=0
f2=0
//f1的一阶导数
For i=1 to 10
//循环10次即可达到足够的精度
p=1/(1+exp((-1.702)*a*(that-b)
h=-p*(U-p)/(1.702*a*(p-1)(p*p))
b=b-h
next i
loop
考生特质能力θ值的调整与区分度值a的调整方法与此类似。
8 长文字题和图形题的操作方法
8.1 长文字题
当一道题的题干文字超过255个字节时,数据库报错。此时可以将文字写入写字板中,其文件名与数据表中的相应题目的编号相同,如某题目的编号为tk001012,则该写字板保存的文件名为当前目录下的cloze文件夹下的tk001012.TXT,按以下代码调用:
file1=right(rs(“编号”),6)
j=Server.MapPath(“clozetk”& file1 & “.TXT”)
file2=file.readalltext(j,Encoding.Default)
label1.text=file2
8.2 图形题
对于计算机基础课考试要考虑图形。可将图形设置成文件,文件名与数据表中的题号一致,如:
9 后记
自适应测试最关键之处在于难度值和区分度值的调整。本文阐述的调整方案实现了这两个参数的自动调整,为自适应测试方法的普及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每当一次考试完成以后,对本次考试所涉及的每道题进行一次调整,使得θ、a、b值趋于真实。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范文第4篇
(一)考点分布广泛,试题量大,综合性强从1999年开始,注册税务师考试试卷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满分为140分,共四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综合分析题,共90题,其中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计算题8题,每题2分,综合分析题12题,每题2分。试题覆盖了考试大纲以及辅导教材所有章节的内容,体现了全面考核的特点。
《税法(一)》教材内容共八章,每章均属于大纲列举的考试范围。由于《税法(一)》是注册税务师的主干课程,分值设置为140分,而近年教材正文页码均不超过280页,在如此少的页码内,要设计分值为140分的90个题目,覆盖面是相当宽的,精细化程度不言而喻。所以凡是教材中的内容,均属于考试命题的范围。《税法(二)》中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均涉及各章内容,计算题主要涉及“原企业所得税”、“原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两个税种,综合分析题主要考察“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个税种。《税务实务》中各年试题基本上集中在重点章节,同时涵盖其他章节的小知识点。2007年考试中,第八章《所得税纳税申报实务》和第十二章《所得税纳税审核实务》的考题分值高达近50分,而非常重要的“涉税会计”一章仅考核了1分的单项选择题,这在历年的考试中都是罕见的。按一般考试规律推测,2008年考试中“流转税”和“涉税会计”的分值很可能会有所上升。
(二)重点突出,略有变动 《税法(一)》虽然强调全面测试,但是重点内容也是非常明晰的。据统计分析,“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章历年平均分值在80分以上;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历年平均分值也在20分以上,2006年分值达到30分。即此四章内容学得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税法(一)》考试的通过。同时《税法(二)》课程的重点也非常突出,“原企业所得税”、“原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个章节的内容考试分值在试题中所占的比例达到80%左右,计算题、综合分析题大部分考核这三个章节。其中原企业所得税在试题中所占比例最高,高达35%左右,但由于两税合并,《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在2007年考试中本章所占分值有所下降,仅占24%即34分。由于科目考核重点突出,考生牢固掌握上述章节的重点内容,并融会贯通,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试题难度逐年提高 自2003年起,试题的阅读量和难度明显加大,主要体现在试题的综合程度提高了。2006年的注册税务师考题是考试制度建立以来,难度最高的一次,2007年试题难度有所回落。早前考试的单项选择题简单明了,考核的知识点很单一;现在有的单项选择题本身就是一个大的计算题或者综合题。在2006年《税法(一)》考试题中,单项选择题的第33题,就是注会2005年税法考试的计算题略作变动得来的,注册会计师《税法》科目中,该题目分值为4分,而《税法(一)》中,该题是1分;单项选择题第3l题,将进口关税、进口消费税、境内销售自产应税消费品的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合并设问,要求计算该月的应纳税金和教育费附加;而第32题将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设问,要求计算增值税、营业税合计税金等。将不同税种结合、同一税种的多个知识点揉和,甚至将计税依据和纳税地点结合命题,是当前考试的趋势。
在设计题目的计算过程上提高难度,比如在2006年的计算题第1题,第一问要求计算甲企业的应纳增值税,该题的文字阅读量不含问题和选项总计819个字,业务为10笔,业务涉及甲、乙、丙三个企业,考生必须将所有的10笔业务一一正确解答才会保证不致遗漏,才有可能选出第一问题中的选项,获得这宝贵的2分。题目考核点选择了教材上隐蔽性的知识点。
(四)侧重对新知识的考核 体现知识更新是注册税务师考试的一个重要特点,每年辅导教材都会根据最近一年法规制度的变化予以修订,都会增加一些新的税法规定,而这些新知识点往往在考试中又特别容易出现,这就需要考生在学习别关注。例如,2007年教材“个人所得税”一章新增股票期权所得的规定,当年考试在综合题中考核。《税务实务》教材,每年都有新增的知识、新政策和新内容,以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注册税务师知识更新的要求。从历年的试题情况来看,教材中新增或变化的内容,都是当年命题重点,2007年《税务实务》教材增加了新会计准则的内容,但因教材编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没有重点考核,2008年教材对原存在错误的地方进行了大量修改,建议考生在2008年的考试中给予足够地重视。
(五)科目间结合较紧密,对其他科目知识运用较多 《税务实务》科目试题,涉及税法基本知识、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解答试题需要综合掌握和运用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知识。所以考生在学习中不能只学习《税务实务》教材内容,还要学习《税法(一)》、《税法(二)》、《财务与会计》教材内容以及《税收相关法律》中税务行政复议的有关规定,并使所学融会贯通。
例如,在综合分析题中出现关于增值税的题目,可能涉及会计分录的编写,“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计算,税务处罚的规定,税务行政复议的规定等。考试中会将许多知识点融合在一个题目中,提高题目的难度,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六)重实务,对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较高 试题侧重考核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这种能力的测试,主要检验考生是否具有一名注册税务师的基本业务素质,如是否有坚实的专业技术知识,是否具备应用基本理论处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复杂问题的能力等。在历年的《税法(二)》科目试题中,不仅考核考生对税法基本规定的掌握情况,还着重考核考生对税法规定的综合分析能力。从近两年考试考核侧重点来看,这种考核要求不单体现在计算题、综合分析题中,即使在客观题也有所反映。
近几年的考题,尤其是简答题,与实务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例如,2006年、2007年考题中的简答题,都是根据实务案例进行分析判断或具体处理的题目,主要考核考生的专业判断能力及实务与税法知识相结合的能力,要求考生在学习中对税法知识要活学活用,不要拘泥于某种应试模式。纯理论性试题和完全按照教材的某一个知识点出题的情况逐渐减少,实务性试题逐年增多。《税收相关法律》理论与实务的结合主要表现为:民商法律制度和刑事法律制度部分的试题,越来越多的采用简单案例的形式,着重考查考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能力和运用、分析能力。行政法律制度部分,试题内容更加注重行政法律、法规与税收的结合。特别在近几年考试中,单选题、多选题和综合分析题中都有此类试题出现,且分值呈上升趋势。
二、复习技巧
(一)把握考试重点,关注教材的新增或变化内容 考生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应着重把握重点内容,从历年的试题可知,重点章节内容,分数比重约占70%~80%。例如,2005年试题重点章节考核分数占到了76%;2006年试题重点章节考核分数占到了91%;2007年试题中重点章节考核分数占到了79%。同时还应特别关注《税(一)》、《税(二)》、《税务实务》三科教材的变动和新增内容,考生复习过程中应在把握重点知识的基础上特别关注教材变化和新增的内容。
(二)听课、看书、做题有机地结合 高效率的学习方法至少应当包括听课、看书和做题三个步骤。参加辅导班,选择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税务实务》,可以帮助考生有效提高复习效率。通过老师的整体讲解,有针对性的解答学员在学习中的疑惑,获取相关的考试信息,对考生把握考试重点、提高复习效率是有很大帮助的。看书是学习知识的基础,考试的试题也是以教材为基础的,所以对于教材本身一定要多看多思,做到通读、精读。最后选择一套质量较高的辅导资料和模拟试卷,多加练习,积累实战经验以达到巩固知识、熟悉题型、强化记忆的效果。考试的时间为2.5个小时,在有限的时间里,解答全部的题目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非常紧张的,这就要求考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提高答题速度和答题的准确性,为顺利通过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应试策略
考生在答题时,如能够正确把握答题技巧,对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答题速度很有益处。
(一)计划统筹时间 考生在拿到试卷后,应该看一看试题的大致内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题型、题量、分值有无变化,选项是否较往年变化;哪些题目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或者平时练习过,哪些题目较生疏。然后确定主攻题目,计划将不能确定难易程度的题目放在后面做。在一道题目上花费过多时间是不值得的,即使做对了,也是得不偿失的。一般安排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答题时间为一个小时内;计算题和综合题时间为一个小时内;检查时间为半个小时。《税务实务》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但题量较大。以2007年试题为例,共有27个题目,单项选择题10道10分,多项选择题10道20分,简答题4道24分,综合分析题3道46分。一般认为合理的时间分配方法是:客观题20分钟,主观题130分钟。即单项选择题每题0.8分钟计8分钟;多项选择题每题1.2分钟计12分钟;简答题每道5分钟计20分钟;综合分析题用100~110分钟。
考生应争取在30~40分钟时间内完成前3道大题,用110~120分钟的时间来做剩余的3道综合分析题,否则很难在15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全套试题。考试时间是非常紧张的,考试分值基本集中在主观题目中,所以,对于客观题不是十分清楚,无法解答的,可以先试选一个答案,尽量保证主观题目的解答时间,不要为了一道客观题耗费过多的时间。
强化练习。从历年考试来看,150分钟完成90道题目的作答,时间紧张,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多进行相应的练习,加深对教材内容的掌握,领会做题的技巧,同时,多做练习还可检验学习效果,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及时纠正理解上的偏差。
(二)读准题目,弄清题意 注意仔细审题,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有些考生拿到题目就迫不及待开始做题,这样容易答非所问;必须将选择题题干读完,弄清楚问什么,条件是什么,备选答案是什么,注意迷惑信息的干扰。对于计算题和综合题,由于时间紧迫,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细细将题目分析得很透彻,可以先将题目浏览一遍,将重点信息划出来,然后结合题目设问的要求快速确定答题思路,再按要求答题。防止花费了很多时间,再从头开始。一般来说在安排答题顺序时,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不会做或无把握的题目,要有果断放弃的决心。
(三)各题型应试技巧 预计今年考试与往年相比,题型和题量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是不同的题型应有不同的答题对策和答题技巧。答好选择题,除了掌握必备的知识以外,还应掌握一些答题技巧。(1)运用排除法。如果不能一眼看出正确答案,应首先排除明显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尽可能排除一些选择项,就可以提高你选对答案而得分的机率。(2)运用猜测法。如果不知道确切的答案,也不要放弃,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猜测。一般来说,排除的选项越多,猜测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3)运用比较法。直接把各项选择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选项之间的不同点,集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所在。下文将针对各种题型提出应试技巧。
(1)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各类题型中难度最小的一种题型。如果能够确定正确答案,直接选择即可,不能确定正确答案时,可以采用“排除法”和“猜测法”进行选择,因为不采用倒扣分制,所以不应放弃任何题目。另外,由于此类题型较为容易,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尽快做出正确的选择,在答题时尽量多得分,并注意合理分配时间,遇到不确定或比较棘手的问题,可以留到考试最后处理。
(2)多项选择题。根据历年考试情况,多项选择题少选可以得分,这是注册税务师考试与注册会计师考试题型方面最大的区别之一,该评分规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考试难度。因此考生做题时要谨慎,尽量选择有把握的选项,谨慎选择不确定的选项,宁可少选少得分,也不能因冒险多选导致不得分。
(3)计算题。此类题型综合性较强,但有时其难度尚不及一道多项选择题,因此再次强调多项选择题遇到“陷阱”时,先放下,可能后面的计算题更为简单,更容易得分。注册税务师考试计算题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所以当其中某一问题计算出的结果没有答案可选并且时间不充裕时,可以选择最接近的数字,因为很有可能是中间四舍五入取舍不同造成了误差。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考阅卷;文综试卷;规范答题
中图分类号:G4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77-01
网上阅卷的程序是:高考结束后,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将考生的答题卡通过高清晰高速扫描机,以图像的方式扫描到主数据库,不允许做任何的修改,评卷时,考生的主观题部分的图像通过网络自动调配给阅卷人员,阅卷人员只能通过浏览器进行打分,评分完后系统将会自动提交下一份试卷。
网上阅卷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采用“多评制”。一份试卷要经过二评、三评、甚至四评,这样有助于阅卷教师把握评分标准,提高阅卷质量。
(二)引入误差控制机制。网上阅卷时要实时控制误差,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阅卷公平、公正、准确。
(三)简化答卷回收、存放、装订等环节。考生的试题必须答在统一的答题纸上,再进行图像处理,这样,即减少劳动量又提高考务工作的效率。
(四)采用计算机管理。网上阅卷采用全程的计算机管理和操作,减少了传统阅卷方式的人工登分、核分、合分等诸多手工环节。
(五)有效地监控教师的阅卷质量和阅卷进度。阅卷时要对阅卷人员进行直观的了解,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从而保证阅卷员掌握标准的一致性,确保对阅卷的管理力度。
正因为实施网上阅卷已经成为全国阅卷的趋势,因此,我们在备战高考的时候更需要对网上阅卷知识进行了解,做出相应的准备,扩大非智力因素得分,以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网上阅卷对我们教师和高三的学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规范我们的答题,迎难而上,争取更大的辉煌。
一、学生答卷存在的误区及应对措施
(一)答题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答题纸的版面设计不规范,许多学生在考试中,将答案写在规定答题范围之外;字体书写的太小或太大;关键字或关键词写错别字;答题版面格式不规范。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学生在考试中要有意识的进行这方面的强化训练。文科综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选择题部分、材料解析题部分,在一般情况下,材料解析题耗时大约在90分钟,平均在历史题上的时间也就固定在30分钟左右。学生在考试中必须合理安排时间,避免答案书写太多而浪费时间,造成版面设计不规范;字体一般占用所在格的2/3,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高考文科一般采取“踩点”取分,所以,关键的字和词千万不能有错别字,否则,一分不得;文科答案一般应分点、分段回答,列出序号一目了然,便于阅卷人员很快找到答案点。
(二)语言不“历史”。主要表现是学生答题时往往使用口头语,全都是“大白话”,缺乏学科性术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同学在组织语言时千万要用历史专有名词术语,保持历史学科的特色,日常学习要求我们同学要多品读史料,多揣摩历史素材,充分理解教材,做到历史语言精炼、准确、专业,这样才能尽量减少失分。
(三)表述不“逻辑”。学生在答卷书写时用词模棱两可、时间顺序颠倒、历史逻辑混乱,不能清晰准确的表词达意。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要在书写前,组织好语言,要有逻辑性,想好后再下笔,争取一遍成型,这就需要我们同学在平时训练中勤加练习、多加磨砺。
(四)基础不“扎实”。主要是学生对一些基础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历史史实掌握不清、不透、不会用,造成基础题得不到分,文综总分低下,直接影响了高考的成败。在高考命题中,文科综合至少要有60-70%的基础题分,这些分值想得到并不难,只求知识稳固。在基础题精准的情况下,谋求尖端进取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这就要求我们同学必须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能力,特别是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二、教师在冲刺阶段应该急切去做的事情
(一)要重视“教材”。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教材和理解教材,在对教材的解读和品鉴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千万不要“以题为纲”,陷入题海战术而不能自拔。
(二)要精讲“考题”。高考前,大型模拟训练、小型评测,我们老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规定,必须按照高考的要求去答题,否则一律不给分;考完后,要及时讲解,并且要依据答题纸规范进行精讲;同时,还要将标准的答案(由教师进行书写)贴到班级前面,要求学生参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fwzx/15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