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感动的文章
最感动的文章范文第1篇
一、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作文功底
一个有丰厚文化内涵的教师,往往热爱写作、重视作文,并能时时把作文教学贯穿于教学之中。例:《家乡的桥》,第三节介绍桥的千姿百态。在众多对桥的描写当中,对“过户桥”的介绍,文章只用了一句话: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这样的描写何其简单。为何?内容简单:搁(造法),连(作用)。内容的简单决定语言形式的简单:过户桥,一搁一连,仅此而已。把过户桥与单拱桥去比,写法有什么不同?结论是:简单的事物简单写,复杂的事物就要按一定顺序从几个方面去写。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一定明白这“详略”之中的奥秘了。
二、教学生善于积累材料、善于模仿写段
在学完《家乡的桥》后,有学生模仿“桥的造型”的写段:最简单的是单色喷泉,喷来喷去一个颜色;最漂亮、最引人瞩目的数彩色喷泉了喷出来的造型酷似一只巨大的毽子,被踢上了天空,色彩缤纷,一会儿黄,一会儿蓝,一会儿绿……天女散花般落下来,又升上去,仿佛看到了神话般的色彩,使人生出长久不易平息的联想来。这风景跟音乐相称相应,又平添了几分雅致。
三、引导学生写自己的作文
“文贵以真”作文应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心里怎么想,就该怎么写,不用掩饰更不能装腔作势、无病,要用自己的嘴巴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事和感受。
四、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1、写人文章
形神兼备,凸显个性。写人文章最重要的是多方面突出人物的个性。“相由心生”,人物的外貌、神态与其内在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写人的时候首先要做到形神兼备。写出人物特征,最简单的方法便是从人物的肖像描写入手。但要注意不要写得千人一面,“不――不――”的公式是不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类的大众化的脸谱同样也不能表现人物的个性。另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特定的品质,有跟别人不一样的行为和习惯。所以,“形”与“神”应该和谐统一起来,通过形象描写和神态描写,人物的个性也就凸显出来了。
通过言行,体现特点。 “一言一行总关情”人物的语言描写不能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的动作,既要写出人物做了什么,更要写出任务是怎么做的。首先,要精选动词,把动作写准确具体;其次,要写出人物的连续动作,展现出人物的动态情景;然后,尽力写出人物的动作细节,反映出个性风采。
精选事例,突出个性。事实胜于雄辩,写人,没有典型事例可不行。人的个性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一个人是急性子,那么他在吃饭、穿衣、干活、走路上,都比别人快一些。可是,是不是所有的表现都可以写呢?不行。我们得找那些最能表现这一个性的事实来写,这样的事就叫“典型事例”。所谓“典型”,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最突出的。
2、叙事文章
精心选材,力求真实和新鲜。写事最好选择自己熟悉的、真实的、亲身经历的。感受最深而又比较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习作的材料,这些事情包括自己做的、看到的、听到的……而且,选择的材料还要求新颖,最好要写别人没写过的。另外,还要表达新鲜活泼的内容,使文章具有独特的魅力,避免一般化。找到动情点,触发作者的情感。叙事的文章侧重表现真情,所以特别感人。这一类文章要想以情动人,就需要在叙事中凸显“动情点”。它可能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根白发;也可能是一排大雁、一间老屋、一朵鲜花;还可能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甚至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动情点”只是一个出发点,要想让读者从心底涌起喜怒哀乐,产生情感的共鸣,还需要注意生活情境的真实表现。细致描写亲生经历过的事情,抒发真实的感受,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3、写景文章
定点定景,集中笔墨描写景物
定点定景,写景的时候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景物呈现的方式也不同,所谓定点定景就是观察点不同观察景物相同。只有这样才可以集中笔墨把这景物详细的描述出来
定点换景,找好观察点描写景物。为了获得不同的感受还需要第二种方式――定点换景观察的角度要选好,我们在观察景物的时候,会随着视线的移动而观察到不同的景色,因此需要,“定点换景”。
观察的时候角度要选好,景物变幻的顺序也要合理,不要颠三倒四的,这样才能层次清楚。值的注意的是,运用“定点换景法”,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在具体描写时,是不要随意改变观察点。
定景换点。只从一个角度观察事物,不可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和特征。大诗人坡的诗《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可以不改变所要观察的景物,而是变换观察点,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所要描绘的景物,而是变换观察点,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所要描绘的景物。换点要在文中交代清楚,如果交代不清楚,就会使文章显得杂乱无章,既没有整体的感觉,也影响了写景的效果。
移步换景,全面而有所侧重地写景。大多数时候,我们观点不固定,所观察描绘的事物也不固定。在移动观察点的同时,我们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注意描绘出景物的各个局部,从而更好的展示景物的全貌。这种文章是以游览的顺序写的,写出来的文章层次清晰,条理清楚。
写景时应注意详略的问题。应该把最具代表性、最使自己激动、最令自己难忘的景物,当作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描述。次要景物可略写或不写,这样重点就突出了。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你还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文章的字里行间,丰富文章内涵,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4、观察文章
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外形
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还是物品,我们要观察一种物,首先要观察它的外形。每一种物都有它的外形,写出它们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是我们认识它们的开端。
写物的外形的时候,我们要用描写的手法来写。如果是植物,就要写出花、叶、茎的颜色和样子,以及他的果实的样子。如果是动物,就要写出他的眼睛、鼻子和皮毛。如果是物品,我们就要写出它的造型或者构造。
语言要生动活泼
生动有趣的语言,对于状物的文章尤其重要。我们来读一读下面这段话,看你有什么感受。
这天清晨,天才蒙蒙亮,蚂蚁们就出动了。第一只工蚁伸出小脑袋想四处张望,然后它把手一挥,后面的搬家队伍便从洞口出来,像它们选定的新家的位置前进。工蚁抱着小蚂蚁,吃力地趴着。
小蚂蚁们很可爱,行动起来跟人一样。这是作者运用了修辞手法拟人的效果。我们写物就要把它们写得有感情、有美感、有个性,同时也带出自己的感情来。否则,文章就会干巴巴的,没有味道。
最感动的文章范文第2篇
摘 要: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高中语文教学应当注意运用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整个语文教学能够把握好语言文字形式,充分地展现出语文文章中字、词、句所体现的情感,促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渲染和熏陶,增进文学情感,提高文章理解能力。同时对语文知识点运用能力、写作能力等也有很大帮助。而体验式学习的运用则可以达到这一效果,促使学生的综合语文知识和技能运用水平得以提高。 关键词:体验学习;语文教学;运用方法 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在我国教育领域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中语文课程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在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应当注意选择适合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非常适用于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它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乐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文学中的情感,促使学生被语文课程所吸引,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课程学习当中,不断强化自身语文水平。 一、加强语文分析,深化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最注重的就是理解,学生只有真正理解文章所表述的内容、情感、内涵,才能够懂得如何灵活的运用知识点。在语文这门学科中,最基本的组成形式就是语言文字,有效地理解语言文字才能了解教材内容,进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促使文章中字、词、句所体现出来的情感被学生理解、懂得,能够真正明白文章宗旨。所以,在利用体验式教学来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让学生体验语文文字,感悟字、词、句之间的人物情感,这样能够促进学生情感的抒发,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会理解知识的重点。 以《再别康桥》这篇文章为例,语文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的过程中,首先是以优美的背景音乐作衬托进行全文阅读,促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优美,并让学生对文章有深刻的印象。其次,在具体教授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应当将重点落到“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等词语上,让学生探讨这些词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这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再次,教师对文章中的重点词汇的作用予以说明,促使学生懂得写作技巧的运用,最后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促使学生可以领悟文章情感,真正懂得如何在文章中抒感。可以说,在教授学生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加强这篇文章的分析,深化文章细节理解,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文章讲述,可以大大提高文章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教学,感受体会 促使体验式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的另一种运用方法就是创设情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求体验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任务、学生情况等方面,制订出适合的、有效的教学计划,创设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引导性的学习情境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来进行体验式教学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于课堂上、并且带动学生主动学习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情境教学需要学生对所要演绎的文章进行详细的了解,这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在演绎文章情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理解文章所要讲述的事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情境演绎之后,学生可对整个文章进行思考,共同探讨文章中不理解或不明白的部分,最终准确的理解文章,掌握知识点。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创设情境教学,语文教师需要注意综合情感、诗意等方面的言语交流,让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够引发学生无限的想象,让学生真正体验文章中所传递的情感,促使学生在抒发感情的同时学会感悟知识,提高领悟能力。 三、仔细阅读文章,感悟文字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体验学习,还要注意要培养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的习惯,从而感悟文字,促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文字的奥秘,使学生对文字、文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那么,如何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关注对教材的相关文本,注重学生朗读课文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不断强化自己的朗读能力,促使学生认真地、仔细地阅读文章,从而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文字“生情”,从读中“悟情”,这样会让学生越读越有劲,在内心深处对文字产生较大的兴趣,为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创造条件。当然,要想达到这一目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教学设施,科学合理地开展语文教学,促使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引导性、教育性,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来感悟语文的内在含义。这也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形式之一,能让学生感悟到文本中的深刻哲理。 体验学习的有效实施,可以大大增强语文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教学中,增强自身语文知识和技能。那么,如何使体验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充分发挥体验教学的作用?笔者认为应当通过加强语文分析,深化理解、创设情境教学,感受体会、仔细阅读文章,感悟文字等来实现体验学习有效的运用,促使学生体验到文章的情感、感受到语文的乐趣,从而投入到语文课程学习当中。相信随着体验教学的研究,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为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朱江培.体验式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8. [2]邓占云.运用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思维品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8). [3]阳勇华.“体验”与“生成”:让课堂回归本真:也谈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 [4]刘兴春.新课程背景**验式教学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5]陈向农.语文体验式学习是生成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D].福建师范大学,2003.编辑 赵海宏
最感动的文章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阅读;整体感悟教学法;模式
整体感悟教学法强调的是整体。语文的文章都是言语和意义的统一体,作者在言语形成过程中,将其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也就表露出来,而我们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从言语分析入手,对文章进行肢解分析,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学生听,忽略学生自己的解读过程和对内容的认识,颠倒了阅读中读者与文章的关系,长期以僵死模式对文章进行阐释,造成学生与文章和作者疏远与隔膜。
为了指导学生形成自觉的整体感悟的能力和习惯,提高整体感悟的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应保证学生有充分感悟文章的时间,同时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整体感悟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通览全文,初步感知
要让学生明确了解文章的背景,如是谁写的,什么时间写的,在哪里写的,为什么写,写的是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写的,写得怎么样等等这一系列有关文章全局性的问题。从而形成最初对文章的认识。
二、保留最原始感悟,互动感悟
原始感悟指的是学生在初步熟悉读物的内容之后,随之而生的一种原始感觉。这种感悟是学生在毫无功利的情况下,和文本的思想碰撞、情感交流和价值判断。这也是最真实的体验,这种原初感悟会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乐趣。
教师应该重视和尊重学生的原始感悟,我们可以把阅读所得及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讲给大家听,师生、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方面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还能通过听取别人的见解,完善自己的认识,或提出更新更深的感悟,从而在师生的互动中形成对文章的阅读期待。
三、形成正确的阅读认识
学生有了最初感悟时,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文体和语体的知识,在学生形成阅读期待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最初的阅读有直观性、表层性和不确定性,能使学生从读物中退出来,以冷静的头脑、理智的思考感受文章,形成自己对文章独特的见解和体现,从而形成正确的阅读认识。
四、培养整体评说
当学生已经有了正确的阅读认识时,我们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从整体直觉过渡到整体评说。整体评说,实际上就是“理智思考”。在阅读中,教师不仅应当重视学生阅读初感,更应当重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评说。如:教师总结学生的感受后,针对学生的异议或重难点,对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进行引导分析,可以抓住时机,灵活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用理性的头脑,全面的观点去归纳、总结文章的内容意义和言语的表达形式。这既是阅读技巧的指导,也是阅读能力的练习。
阅读整体感悟教学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只强调基本阅读方法的自由选择和灵活多变。在具体的课堂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如下
问题:
1.教学应充分体现个性自由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放飞学生的想象,使他们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将注意的中心由作者作品转移到自己身上,超越文章,建构新意,培养思维,激发创造力;在个性化的阅读当中,获得由个性化到社会化的经验技能;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冲撞、融会与发展,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
2.教学应充分体现整体感悟
因为整体感悟既强调了“整体观照—系统解构—整体综合”的阅读方法和过程,不破坏选文的整体性,也反映了整体—局部—整体,概括—分析—综合,模糊—清晰的认知规律。
3.教学应充分体现互动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要在师生的互动中,保证全体学生个性阅读发现和创建的思维流程正常进行,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整体感悟。这是局部感悟上升到整体顿悟的必要措施。
最感动的文章范文第4篇
一、转变学生作文的情感态度
一提起作文,学生就产生厌恶的情绪。有的学生说:“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还有的学生说:“我最讨厌作文,我希望今后的各种考试都没作文这个项目就好了。”为什么不少小学生不喜欢作文呢?可以概括为“不喜欢写”或感到“不知道怎么写”。作文教学过程,是要变学生厌恶写为主动写、乐于写的过程,使学生从没有什么可写到满怀激情地记录自己所见所闻、所经历的而又感兴趣 的有意义的人和事。
首先要解决教师的命题。小学生的作文是先有题目后写文章。理想的新颖的题目要从学生中来。让他们通过作文把自己的经历过的有意义的生活、思想,围绕着一个中心,按着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重现出来。这样的命题,是让学生取材于身边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学生能“因事而发”,学生感到有事可写,也写得动人。有学生在《我童年的小屋》里写道:“搬进新家两年多了,但我却依然留恋着农村那间小屋,小屋里映着斑驳不一的阳光,和着各种小鸟的歌声,透过窗户远远望去,苍翠的山里充满了诱惑;每到雨季,小屋显得昏昏暗暗……小屋留下了我童年的快乐”。可见语文教师要捕捉时机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头脑中储存有的感性材料转化成某种感彩的记忆映象复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写作训练,即寓写于乐中,使命题作文引起学生的熟悉感亲切情,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好文章。
二、提升学生作文的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文,首先得让他们对作文产生兴趣。因此,作文评改中的激励机制是最关键的。学生写完作文后,老师要及时进行评改,而且在评改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励机制。即使是学生的作文写得一无是处,你也要能以火眼金睛,找到他的优点之处,并写上几句鼓励、赞扬的话,以提高他们对作文的兴趣。我班有几名后进生,起初写的作文字迹潦草,文理不通,而且篇幅也极短,完全是应付了事。我并不气恼,认真在文中找到几行字写得端正之处,批上 “这些字写得真漂亮!”而且评语我会这样写:“呵呵,真不错哟,能写这么长的作文啦,有进步,如果字再端正一点,少写点错别字,就更好啦!”等等,如此一来,下次他们的作文就有很大的进步啦。现在我班的后进生再也不怕写作文啦,如今的作文能够语句通顺、连贯,能将一件事讲清楚啦,这不就是激励机制发挥的作用吗?
三、创设学生的习作情境
语文教师要像“有心人 ”,一方面要注意在语文分析中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领会优秀作品的写作,学习别人是怎样以观察各种人物、各种事物为基础,从而写成内容丰富的文章的。小学生的作文训练,不同于一般作家的创作活动,它是 在教师指导下的语文课内容的模仿、借鉴范文学习写作。因此,作文教学时必须以课本内容为依据来进行作文训练。学生写作中常出现的毛病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内容不具体,概括叙述多,细节描写少。要克服这一毛病,首先我们要教给学生一种描写的方法进行分类指导,强化练习。按照写人、写事、写景来进行分类指导。写人,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重视细节描写的指导。写事,要求学生叙述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景,强调景物特点,讲究写作顺序。
但文章最大的毛病是平铺直叙,淡而无味。具体指导学生写时强调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设身处地,写出内心最真实感触,也就是把眼前的生活景象与以前相似或者相同的生活景象联系起来进行描写,或者对比、或者反衬,以突出所要描写的事物。在学了《猫》《鹅》等课文后,一位同学写《猪》“肥头大耳朵,目光呆滞,一张大嘴见到食物就大口大口地吃,圆滚滚的身子想一堵墙……猪一般吃完食物倒头就睡,全然不像猫呀鸡呀等动物,讲卫生,爱劳动。难怪别人都说懒猪,猪也真够懒的…”他运用了独特视角和感触,写出的也与总不同,十分新颖。在运动会之前,我都会布置学生在过程中,注意留心观察其他同学,特别是他们的语言、神态、动作,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在完成后,我再让学生与小伙伴交流自己的观察;最后再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
四、最美最真的情感源于生活
文章是表达思想、表现感情的。刘勰说过,“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思想和感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思想作为人的认识活动及其结果,既构成文章的内容,又指导着写作的方向。人的感情不仅是构成文章内容的一个方面,而且,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还有执行调节人动机的动力作用。那么,健康昂扬,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哪里来呢?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老师要抓好孩子作文训练的这条"溪水",就必须要努力抓好生活中的这个"源泉"。这个"源泉"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孩子去观察大自然是生活;让孩子接触社会,各种人打交道是生活;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也是生活。
最感动的文章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教育;相辅相成
小学语文教学是语言和文学的基础教学,这一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提升学生自身美育的水准。教师要善于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发现文字的美、文章的美、联系生活的美,把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发出来,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培养自己对美的展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带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为了让学生感受文章中的语言美,教师要借助带感情朗读课文这一环节,让学生带着情感进行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所以教师要把情感朗读作为一项日常训练,让学生针对不同的作品采用不同的情感表现,体会文章的深度内涵,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要想做到带感情朗读,就要用心去体会文章中的主题思想,知道作者想表现的情感是什么,言语的美在哪里,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去诠释文章。例如在学习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让学生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去朗读,并把文中赞美祖国的经典语句单独拿出来进行反复朗读。这里教师可以做范读,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去体会文中语句的感情,感受作品的语言美,还可以找学生进行个别朗读,看看谁的情感运用得恰如其分,能够贴切地表现文章的美,让学生在聆听范读和自己带『青感朗读的过程中,逐渐增强审美能力。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给予适时、恰当的评价,注意言辞,语气要和蔼可亲,帮助学生找不足、学亮点。
对于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这一点而言,情感朗读应该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式的表扬,让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也更有利于朗读中情感的投入和表现。有了情感投入,才能真正体会文章中的美,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二、分角色表演,让学生体会文章的主题美
文章的主题美怎样才能用心感受呢?分角色表演应该是很有趣,也很有效的一项练习。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后,用表演的形式去展现作品,通过饰演其中不同的角色人物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去表现作者文章的主题美,把文字转变成表演,让文学作品更生动,人物更鲜活,无疑能让作品的美表现得更突出。
对于分角色的表演要针对不同的文章作品,不是任何作品都适宜分角色的,例如在学习课文《三打白骨精》时,我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之后进行分角色地表演。根据课文中的情节去演绎角色,学生们非常积极主动,都想演里边的孙悟空,而对于白骨精这样的反面角色却不想演。这时教师应该这样言语引导:“同学们,反面人物能演好也是害的演员,我们一会儿就颁发一个**反面角色奖!”通过教师的激发,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饰演文中的反面角色,这样,角色表演就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起来,学生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在自己对自己饰演人物的理解基础上,设计动作,加入台词,把文章内容用自己独特的角色表演方式表现出来,展现文章的主题。教师要对学生的表演给予奖励,可以颁发小奖品,尤其是对饰演反面角色的同学要颁发**反面角色奖,告诉他们演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是剧情的需要,都是好演员,学生们在角色扮演中深刻体会到了文学作品之美。
学生在这样的角色表演中,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开发,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把不同的情节演绎得更丰富、更有趣,也让学生学习文章的激情更高涨,对于文章的主题思想也会掌握得更牢固。
三、多方面的拓展,让学生展现文章的内涵美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拓展教学是语文教学当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新课改后的教学,提倡拓展部分更灵活、更广泛,拓展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文字方面,它可以涉及唱歌、舞蹈、美术这些艺术内容,也可以联系表演领域,甚至其它更广的方方面面,通过多方面的拓展,感受文章的内涵美。
每堂课的语文教学的结尾部分,我们会涉及教学的拓展环节,这样的设计是要把学科多元化,让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拓展环节要灵活,不要局限,要顺应新课改的方向、目标,把学科交融,相互渗透,为展现文章的主题美服务。例如在教学《梦圆飞天》时,教师在拓展部分让学生分组进行作品创作,并提出具体要求,各组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现这篇文章。第一组用唱歌,第二组用舞蹈,第三组用绘画,第四组用课本剧表演。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比如为第一组提供几首学唱的歌曲供学生选择,看看哪首歌曲最能表现这篇文章的主题;可以为第二组学生提供合适的歌曲音乐,让学生进行动作的创编;而第三组教师可以提供纸张和彩色笔,让学生独立创作;对课本剧的表演,教师则可以辅助学生分出角色,进行表演创作。学生们在多方面的拓展活动中,用集体的力量展示了文章的内涵美,也体会到了创造美的快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fwzx/15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