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例6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 【关键词】和谐社会;发展历程;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涵义 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

【关键词】和谐社会;发展历程;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涵义

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时期

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明确提出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解决***与派的矛盾,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他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继承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些思想奠定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三)、成熟时期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必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

(四)、形成时期

2005年2月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涵义。十六大以来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的任务。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原则、目标任务等。***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构建和谐社会。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深化,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执政规律的深化。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说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思想指导。

(二)、实践意义

在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布局由“三位一体”变为“四位一体”,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国内环境的稳定这样有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参考文献】

[1]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2

论文摘要:不少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明显效果,也有过因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延缓现代化进程的教训。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本文试述国外经验教训,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此作出了全面部署。六中全会还提出到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其中一条便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这表明我们党清楚地认识到,党的方针、政策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深深植入人们心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实现现代化的生命线。

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针对本国出现的思想道德问题,往往都非常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明显效果;也有过因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延缓现代化进程的教训,可以作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

一、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化肇始于200多年前的英国工业革命,随后向全欧和北美扩散,再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大。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将时间限定在20世纪以来,主要涉及美、英、法、德、日、“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的实践。

现代化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迁,不仅改变社会物质生产的面貌,也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和整个社会的结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一切变化也带来严重的思想道德问题,带来普遍的忧虑和困惑。正如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二十世纪尽管拥有物质的繁荣,政治与经济的自由,可是在精神上二十世纪比十九世纪病得更严重”。①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大量思想、道德问题,发达的科技和经济往往无能为力,各国都认识到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来说,20世纪是最具变化的年代,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初,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基本完成,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古典”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对生产力的发展显示出巨大适应力;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结构性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殖民地掠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之军国主义兴起与经济军事化,终于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经济大萧条的爆发;随之而来的是法西斯主义作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反动而猖獗一时。这些新因素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

美国在20世纪初期,出现了后来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社会转型时期也遇到的种种问题,即贫富分化加剧,社会风气败坏,贿赂风行,假货、商业欺诈比比皆是,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盛行。在欧洲,激烈的社会矛盾促使人们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英国和法国综合国力较之以前有所下降,国内矛盾激烈。他们对文明与进步的信念发生了极大动摇。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宗教价值观进行反省,不再相信有普遍的、共同的价值信仰,不再相信传统的国家主义说教,反对各种各种各样的束缚和规制,蔑视权威,尊重个体的自由选择,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成为人们思想、道德的主流。

无论是欧洲或是美国,教育改革家们对历史上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的道德教育,特别是其所采取的强制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提出了质疑。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杜威认为,社会上不存在一种绝对的道德真理,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道德需要。在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根据当时人们思想道德的实际情况,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各种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掀起了一场“公民教育运动”。1934年,英国“公民教育协会”在其成立宣言中声明,它要给予青年以“为民主主义社会公民所必需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训练”,这种道德品质的基本内容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为了公共利益而消泯个人利益及全力为社会工作的意志。提倡合作、忠诚、诚实、节制、礼貌等美德。法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公民道德教育的方针、内容做了精心调整。学校里“公民道德”课受到特殊的重视,有关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与结构的知识被放在了优先讲授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西欧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直接为战争服务的宣传教育工作。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欧疮痍满目,衰败状况更胜于一战以后;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唯独美国享受这次战争的胜利果实,一跃而居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顶峰。与此同时,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成为一个世界体系,形成资本主义西方以外的另一个吸引中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呈现出更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美国的扩张遇到了苏联的挑战。美苏出于各自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国家利益、不同的意识形态而爆发了相互对抗,即冷战。由于双方军备竞赛的加剧,导致冷战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发展成了东西方两种意识形态的全面对抗。

面对战后满目疮痍和一片废墟,西方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启动满足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工业生产,思想政治教育似乎不再重要。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在一些美国人的脑子里第一次产生“美国毕竟是脆弱的”想法。②许多人认为,“国家如果想在经济和军事的前沿与苏联展开有力的竞争,学校就应该在像道德教育这样的‘软’领域中少花些时间,而在学术性主题上多花些时间。民主更多地是依靠国家产品的多少和核弹头的数量,而不是个人的道德自律。”③1958年美国政府制定了《国防教育法》,把数学、外语、科学放在学校教育首位;把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上,甚至把现代化知识作为教育的核心,大大压缩了传播政治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公民教育、历史、地理等课程,使伦理道德、情操教养等内容从教育领域淡出,技术至上主义、学历主义等在教育中居于支配地位。这种重智育轻德育的做法,达到了与苏联抗衡的目的,却产生了严重的思想道德问题。发展至六、七十年代,酿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一度阻滞了经济的发展。

3.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在这一阶段,世界现代化进程出现了若干引人注目的趋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日本和德国工业发展速度之快,堪称“经济奇迹”;“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成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由于“技术至上主义”的影响,加之50年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社会一片混乱。

20世纪60年代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越南战争,要求公民权利,反对种族歧视,少数民族叛乱等,使西方发达国家很快陷入极端混乱之中。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失业、贫困和犯罪率的上升,更使社会风气日益败坏,性观念、、甚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激烈的变化。60年代吸毒在年轻人中甚至成为一种时尚。在生活伦理方面的冲击尤甚:婚前同居、高离婚率、少女妈妈等现象大量出现,人们普遍对传统家庭观念淡漠。尤其是60年代席卷欧美大陆的学生风潮,使国家领导人、学校和家长普遍感到震惊,它不仅表现出对一切传统价值观念的蔑视,而且认为“暴力乃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手段”。④许多批评家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的繁荣和根深蒂固的道德沦丧极不相称,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远比技术上的高明更为重要。

政治风潮和教育界的涣散引起了各国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美国专门研究如何实施公民教育的学科——“政治社会化理论”逐渐形成,并得到迅速发展。英国思想界和教育界提出了“由道德教育解决道德问题”口号,特别是在60年代青年反抗运动的冲击下,统治阶级及其学者更加感到加强“世俗的”道德教育的迫切性,相继在一些大学成立了专门性的道德教育研究机构,如牛津大学的“法明顿信托研究单位”和“道德课程发展课题组”,莱斯特大学的“社会道德教育中心”等。这些大多得到官方资助的机构不仅研究有关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重大理论问题,还为学校和社会编制道德教育的计划、教材以及进行师资培训。

在亚洲,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受到了高度重视。60年代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到了70年代中期,日本基本实现了自明治维新以来梦寐以求的现代化理想。然而,个人主义、自私自利观念大为盛行,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出现了“暴走族”等青少年反文化团体。因此,日本1977、1978年进行的课程改革中,一方面强调要培养人性丰富的学生,另一方面又强调“特别要养成尊重社会规范的态度”,要求更加重视“纪律和责任、爱国心与国际理解”等,“尤其要进一步培养敬畏超人力量的观念”。⑤新加坡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国,属于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国家。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新加坡在建国初期实行“英才教育”,即重视培养职业技术人员,而对道德标准只做了软性规定,结果造成了大量社会问题。政府逐步认识到,西方腐朽和颓废的价值观,将会使国家的工业化成果毁于一旦;在工业化的同时,必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守住新加坡的“根”——“东方价值观”。以李光耀为首的新加坡领导人开始倡导“精神文明”,倡导诚实、节俭,对长辈和权威的尊敬、孝道,以及社会和国家至上等。

4.20世纪80年代起到现在。这一时期,现代化浪潮已成为一种全球趋势,整个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广大亚非拉国家也奋起直追,不甘落后。处于改革开放旋涡中的中国现代化洪流,更是波涛涌起,大势磅礴。同时,这一阶段世界格局也出现了巨大变化。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德的统一,宣告冷战结束。

这一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总的来说是“向传统回归”,以保证完成经济政治上的振兴目标,面向21世纪,迎接新的挑战。美国“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于1983年4月发表了《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其中“加强道德教育,整顿校风校纪”成为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9.11”事件后,美国更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2002年3月的“美国联邦教育部2002——2007年工作要点”重申,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时期负责任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高素质公民。英国

1988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把培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绅士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在政府规定8条基本目标中有4条是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⑥90年代末,英国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进一步调整,认为21世纪的竞争对于德育既是压力又是挑战。法国在统一的教育计划中规定思想品德教育始终是学校一项“不能回避”和“义不容辞”的任务,在学校开设了“共和国公民的伦理与道德课程”。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政治养成教育和宗教教育开展,联邦政府以及各州政府均设有政治养成教育中心机构,此外还有大量从事此类工作的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

日本自80年代以来,鉴于本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下降、犯罪日益增多等事实,各界纷纷呼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日本在其规划的《21世纪教育目标》中认为:“只有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人才的健康成长”,同时将二战后教育实现目标的“智、德、体”顺序改为“德、智、体”,并呼吁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应与其他学科有相同的地位,设置为必修课。日本的教育改革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德育改革。日本政府正是通过包括学校道德教育在内的全民思想政治教育,把国民的爱国心和忠诚意识具体化为经济生活中的工作意识,集中了全体国民的智慧与精力,以超常的速度完成经济政治崛起的任务。

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加坡开始纠正教育领域重实用、轻人文的倾向。针对学生人文素质下降、社会道德水平明显滑坡的状况,从80年代开始纠偏,实施全面道德教育。1991年,经新加坡人民反复讨论并经国会批准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得以公布发表,制定了为各民族不同信仰的民众均能接受的国家意识:(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由于比较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新加坡在经济高度西方化的同时,保持了作为东方国家的文化和精神的菁华。

对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我们会发现大都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道德滑坡—道德回归—经济再发展”的过程。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在兴致勃勃发展经济的同时,遇到了由于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引发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以至经济停滞不前。于是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改革和调整,其中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建设则是重中之重。这无疑对我国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现代化的历史表明,在体制变革和经济腾飞的进程中,传统的思想文化必然会遭到猛烈的冲击,而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又不可能很快地发育成熟,在这种状况下,社会的某些领域和群体中会出现所谓“精神失序状态”。这在发达国家往往引起深刻的文化和精神危机,在欠发达国家则易引起严重的文化“倾斜”与崇洋心理。若不能够及时关注这些不和谐因素,必然影响现代化的整体推进。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都不能藐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战略地位,并且看到了它所拥有的巨大潜能。各国的事实对我国现代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提供了如下启示:

1.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阶段,这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很多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可能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分配两极化、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当前我国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变革加快,我们正面临并将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和谐社会的构建正是应对新形势新问题提出的重大措施。从价值和心态层面来讲,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相互了解、沟通、交流建立社会认同机制。人类社会和谐,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并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去维护和遵守,要求人们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一个国家的目标、信仰、价值观等都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从而为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因此,我们说,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命线。

2.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主动进行改革。西方各国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先后都对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改革。在培养目标方面,由培养古典绅士到塑造好公民;教育内容方面,出现了世俗化趋势,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教育的方法、途径更加个性化、多样化。此外,发达国家都加强了国际化教育,培养国民的国际意识和参与国际活动的能力,以适应21世纪更加广泛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已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把思想政治教育窄化为政治教育,割裂内容的关联性;片面强调最高理想教育,忽视内容的层次性;片面强调社会化教育,排斥内容的个体价值取向性。存在着一定程度超现实的理想主义色彩,重集体、轻个人的倾向以及由此尔造成的意识形态中的浪漫主义情愫。在新的世纪,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主动进行改革。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必然要求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关注生活,和实践密切结合。

3.政治教育要立足本国,放眼世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与其他许多欠发达国家一样打开了国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人们的精神与心灵也经历着强烈震撼与冲击,西方文化价值理念迅速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以往恪守和坚持的价值、理想、信仰等受到严峻的考验,社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道德困惑、理想迷失、信仰危机现象。有学者尖刻地指出:“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需要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的支撑,需要在变动不定的世界里寻求到一个安定的精神家园。”⑦所以,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始终与反传统的道德批判交织在一起,但始终没有真正解决道德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的问题。当代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已更为密切,不仅世界的经济、科技不断得到交流与发展,而且教育、文化、价值观念也不断发生碰撞和融合。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可以吸收的好的理念和成果,这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探索优良传统的新发展,拓展服务保证的新领域,形成政策制度的新体系,运用科学先进的新手段,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4.多方动员,齐抓共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运行是个系统工程,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政府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行强有力的干预,并承担主要责任。在任何国家、任何时期,只要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放任自流,社会就会动乱,青少年犯罪率就会升高,国家的经济、政治目标就难以实现。我国在这方面也有过深刻教训。***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训时指出,“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方面,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同时,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非常注意动员社会力量的投入,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资源。1990年美国国会还通过了《国家、社区服务信托法》,法国、德国等国还有“国家服务体系”中的民事服务部分。世界各国在齐抓共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值得我国借鉴。

①②③④Irichfrom.Thesomesociety.NewYork.1955。

②③戚万学:《冲突与整和——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版,第83页、89页。

④黄海洋:《美国品质教育的复归及其启示》,《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第7期。

⑤《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王瑞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3

关键词:文化;和谐;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021-02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整体布局的一个方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本文尝试从文化及文化和谐的思想内涵,促进文化和谐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最终归宿等方面发现文化发展规律,从而探索出促进文化和谐的有效途径。

一、文化与文化和谐

古往今来,文化的定义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上来说,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一切反映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仅指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本文笔者所谈的文化仅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等基础上依照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发展起来的文化,是既有别于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但又与之密切联系的文化。所以,本文主要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来探讨和分析文化和谐这一重要课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实践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科学的、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便由此诞生了。它具有广阔的内涵和外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但是二者又不尽一致;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创新;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终状态其实就是文化和谐,文化和谐是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二)文化和谐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创建和谐世界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谐文化的引导下,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三)文化和谐与和谐文化区别与联系

文化和谐指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文化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包括: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和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文化体制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而就其表现形态来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形态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形态方面的内容;就思想观念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就制度规范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在和谐观念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设计和机制规范。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认同和向往。而文化和谐的形成是文化要素本身、文化要素之间的先后碰撞和交融,相互排除和吸收,在斗争中求同一,在融合中求发展的。

同时,二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是形成的途径存在交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而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文化和谐的源泉。二是指代范围存在包含关系。文化和谐是文化自身的和谐,和谐文化是在文化和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反之,和谐文化为文化和谐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文化和谐与和谐文化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二、文化和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2]

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反过来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反作用。同志指出:“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3]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的兴盛提供了条件,而文化的繁荣兴盛,反过来又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2]。因此,文化和谐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的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二)文化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综合国力实际上就是国家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发展以及对外部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文化实力等基础实力。文化是影响综合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文化与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相互交织,共同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知识无疑将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前提;文化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文化产品与服务已作为独特的贸易形态,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2]。总而言之,文化建设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凸显的作用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文化和谐有利于促进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形成

文化对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维持,对于国家精神状态和凝聚力,对于国民素质的形成及其能力的提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文化哺育和传承民族精神,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激发着民族的创造力,铸造着民族的凝聚力。二是文化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中华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精神动力,为推动中华民族美好未来奠定基础。

三、文化和谐的基本内容

文化和谐的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2]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规定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由此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两个最基本的内容[2]。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两个最基本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体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容的日益丰富。从文化体制改革的角度来看,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112。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党的***针对新形势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越来越突出的现实和我国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强烈的现状,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把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2]。

四、促进文化和谐的基本思路

(一)文化和谐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文化和谐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123。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理解为: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公正的逐步实现,精神文明的逐步提升,民利的逐步扩大,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是一切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也是一切文化成果的最终受益者,因此,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71。促进文化和谐,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文明风尚建设和大量发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深入推进,通过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得以弘扬,群众在浓厚的文化氛围内得以熏陶,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从而提升参与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水平。

(三)文化和谐要坚持促进文化协调发展的前进方向

1.坚持促进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报告提出的“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重大举措。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群体生活、生产的真实反映,城乡区域文化的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进步与发展,直接反映文化是否和谐。推动文化和谐,需要通过创新文化下乡形式,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下乡活动,改善农村、偏远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问题;推动文化和谐需要进一步改善进城务工农民的文化生活,通过提升农民工地位、改善农民工文化娱乐方式、改善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调节农民工“乡土化”人际关系及公共参与状况,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通过城市文化带动乡村文化的方式,促进城乡之间文化的交流互动,推动城乡区域文化的协调发展。

2.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文化和谐呈现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一是社会主义文化传媒事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文化等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二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化项目、文化基础设施、卫生体育等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三是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得到实施,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逐步形成,文化市场繁荣,国际竞争力增强[5]136。

参考文献:

[1]曹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历史考察[EB/OL].2010-04-13..

[2]刘斌杰.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

[3]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66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4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在《***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新的历史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5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属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同时又必须认识到这一过程的艰巨性。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

社会和谐是整个人类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就其最终的目标状态而言,应该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性质上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它初步具备了和谐社会生成的现实基础。

(一)思想基础。

***理论和“****”重要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两者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在***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重要思想系统概括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举***理论的伟大旗帜,不断学习和贯彻″****″重要思想,使先进的思想和理论为群众所掌握,从而化为自觉的行动,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二)政治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之间的关系。中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力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大多数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有着共同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诉求。中国***领导人民打破了一个不和谐的旧世界,其执政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领导人民建设一个和谐的新世界。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奠定了领导地位并形成了强大的领导力,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对社会资源形成了强大的整合力。所有这一切,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

(三)物质基础。

1984年6月小平同志讲到:“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人均达到800美元。这同你们相比,还是低水平,但对我们来说是雄心壮志。”[1]P64在这里,***提到了把小康水平作为人们生活水平的一个衡量目标。1987年4月16日,***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说:“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800至1000美元,看来1000美元是有希望的。……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基础,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的水平,在世界上,虽然还是几十名以下,但中国是个中等发达国家了。”[1]P216可见,在小平同志的语义中小康水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物质基础。小康生活水平在上世纪末基本达到后,我们国家接着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人们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之后的更高的目标追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可以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生活质量的改善提高了人们的素质和觉悟,以上这些均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艰巨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备和谐社会生成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构建和谐社会可以一蹴而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条件进行全面慎重的考量后,必须充分认识到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考察社会各个方面的条件。马克思曾经指出:“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2]P119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的前提,在实际层面“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的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2]P86另外,马克思也谈到社会制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的交往的产物。而且是必然的产物。社会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化了的生活,制度一旦从人的活动和社会关系中产生,不仅赋予社会关系以合法性、稳定性和普遍性,而且也成为人的本体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3]P79从上可以看出社会制度的好坏、合理与否对于人们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而言,我国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不够高且很不平衡,东西差距、城乡差距比较大,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尽管已经确立,但是很多具体体制上还存在着弊端,政治体制的改革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也显得滞后。所有这些,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言都是不利的制约因素。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层面看,必须注意到目前我国经历的深刻的变化。国内而言,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各方面的矛盾开始凸显;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需求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复杂、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国际上而言,和平与发展虽然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和日益融入全球化,整个社会增加了很大程度上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来自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的严峻压力可能加剧和放大国内深化改革所激发出来的矛盾。以上的实际情况,也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比较长且比较艰难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6

和谐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自然和必然、实践活动目的性与客观世界规律性的统一;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是繁多因素的统一,是不协调因素的协调。无论是自然中存在的大小、比例、平衡与对称关系的各种运动选择的物质,还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有形实体或无形精神文化,和谐无处不在,并且时时刻刻影响着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讲求和谐,不仅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力的社会,所追求的是人类共同富裕的大同社会,还因为倡导和谐社会具有以下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和谐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和谐首先是一个整体的范畴。和谐除了具有因素和要素量上的差异外,还有质的对立或区别。社会制度不同,和谐的内涵也有所差别。和谐不能取消事物的矛盾斗争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它所体现的是事物对立的统一,差异中的一致。

(二)和谐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高共同目标。世界是复杂的,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也不一样。但是就人类本身而言,人们总是在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合规律的和谐事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人类追求自然、社会与思维之间的更大和谐统一,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也反映着人类社会综合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作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制度,更应体现和追求社会的和谐。

(三)和谐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社会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和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和谐社会是客观事物诸方面的配合与协调平衡紧密联系的一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由于社会是一个涵盖面十分广泛的物资和非物质世界,体现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和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而中国***作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执政党的基本宗旨是“执政为民,和谐社会”。因此,评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

(一)客观公正的原则。所谓客观公正是现实物质世界现象的真实反映,它要求指标能够公正地再现社会现象的实际,从而为评价和谐社会实现的程度和水平提供客观的依据。

(二)综合、全面性的原则。社会现象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地区、民族、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差异,使得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呈现着不同的形式。但是,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则是一致的。因此,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设置应当求大同,存小异,尽可能综合、全面地反映共性的社会现象,使指标体系尽可能地完善,以最大限度地能够满足不同地区、方面对和谐社会评价的要求。

(三)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现象范围大小的指标,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现象水平和程度的指标。和谐社会的判定不是想当然的凭空想象,而是通过一定的真实数据客观进行的评价。由于不同的指标是从不同的侧面对同一社会现象的反映,而要对同一社会现象做出全面公正的判定,则必须对不同的指标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才能实现。因此,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必须遵循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由于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又具体表现为货币、实物和劳动量三类指标,所以遵循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相结合原则的实质体现的是货币量指标、实物量指标与劳动量指标并重的计量原则。

(四)可比性原则。社会总是处于不断的运动过程之中。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评价和谐社会的标准也会随着变化。而标准的变化总是在比较中实现的。因此,指标的可比性自然是和谐社会评价指标设置必须遵循的原则。可比性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时间和范围的可比性方面。尤其是对于价值指标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今天的一元钱与昨天或明天同一货币一元钱的价值是不相等的,其购买力也是不一样的。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5-13 09:03
下一篇 2024-05-13 09:03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