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1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在19世纪末在美国兴起并逐步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案例教学模式在我国开始受到关注,并多用于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但在金融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还不成熟。国内学者对案例教学法在金融类的单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刘卫红分析了案例教学在《金融学》课程中的运用,冯丽娜分析了《金融市场学》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潘成夫分析了金融工程案例教学的难点与对策,骆祚炎分析了案例教学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运用。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以案例教学在单门金融学类课程的教学进行的探讨。本文在国内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将探讨案例教学在金融类整体课程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二、运用金融类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适应金融发展变革的需要
当前各种金融改革和金融工具的发展非常快,而现有的金融类教材不可能及时反映最新的金融发展。利用案例教学的时效性,可以将金融领域出现的最新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介绍给学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建立金融类课程之间的整体关联性通过建立《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国际结算》、《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精算》等金融类课程的通用案例,可将独立的单门课程的教学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通过金融类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其分析问题、交流沟通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了锻炼,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金融类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金融类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是为了达到提高金融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立金融类整体课程的案例库,总结金融类课程案例教学的一般方法;建立科学的案例教学评价机制等目标而建立的。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点。
(一)案例的选择
通常而言,案例的选择要遵循如下标准:(1)真实性和典型性相结合;(2)系统性和针对性相结合;(3)潜隐性和适中性相结合;(4)丰富性和精炼性相结合;(5)自主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目前,国外金融类案例基本上都是以跨国银行、大型投资公司等作为研究对象的,而仅仅将跨国银行、大型投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是欠妥当的。因为我国目前的跨国银行和投资公司还较少,我国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就业去向基本在国内金融行业,因此,有必要补充国内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在实际运营中的经典案例,实现案例教学的本土化,以服务我国金融和地方金融。此外,国内高校多半是每门课选择独立的教学案例,没有建立金融类课程的通用案例,缺乏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汇编金融类课程通用案例也是极其必要的。
(二)案例教学的组织
金融类课程案例教学的组织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充分做好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重点在于花足够时间准备案例讨论以及将焦点集中在案例关键问题上。(2)组织好分组及课外讨论。重点做好确保成员之间合理分工、加强成员间的相互沟通、贯彻团队精神。(3)分配好学生的任务。重点要求学生在积极参加讨论的基础上,撰写书面案例分析报告、口头阐述案例分析报告。(4)教师加强引导工作。案例教学中经常出现有的学生发言特别多,有的学生发言特别少甚至不发言的情况。因而可以采取在开始课堂抽查发言前,先让学生分组对课外已讨论过的案例议论3-5分钟,这样,即使是平时由于胆小发言少的学生,由于有了充分的准备也就敢于发言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逐步创造比较活跃的课堂讨论气氛。
(三)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
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例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将教学目的、教学计划中宏观性目标、原则具体化为微观的、可操作性的标准、程序与方法,还能对教师的教学具有较强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减少案例教学的随意性。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兴趣,从而不断完善教师的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必须构建金融类课程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在实际评价案例教学效果时,可以通过专家随堂听课评价、同行评价、学生反馈评价的形式。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活动,发放案例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对具体课程案例教学进行效果评价,从而提高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引导、驾驭技巧。
四、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一)教师的参与问题
教师参与度不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部分金融学教师没有实际从业经验,也不不熟悉案例教学方法,仍然习惯“照本宣科”或“照屏宣科”式的授课模式,不少教师对案例教学的实质并不是十分清楚,甚至将课堂教学中的举例教育与案例教学混淆,所以还需要时间来真正学习和适应案例教学模式;二是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的考核激励体系在促进案例教学方面还不够,教师在主观上应用案例教学模式的动力不足。因此可以将教师送往实际金融部门锻炼、优化考核体系等方面来加以改进。
(二)学生的参与问题
学生的基本素质、对案例的熟悉程度和课堂参与度是影响案例教学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差异,对案例教学的要求也不同。本科层次金融学专业目前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案例教学在本科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理应成为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本科层次的案例教学不同于MBA层次的案例教学,对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本科学生来说,几十年的传统教育方式使他们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对案例学习方法比较陌生甚至不接受,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案例的课前准备,有的在小组和课堂讨论中表现得消极被动,有的学生课前没有准备充分,在课堂上无法很好地参与讨论,有的不习惯当众发表意见等等,这些都会导致案例教学效果不佳,出现冷场的局面。因而教师需要加以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参与案例教学。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2
该书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论述了“国际上主要金融市场的法律与监管”,在这部分介绍了美国的证券法,美国的国际银行法,银行与证券领域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欧洲单一金融市场,欧洲货币体系和汇率体系,欧洲货币联盟和日本银行与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等问题。
第二部分介绍了“国际金融工具和离岸市场业务”。在这一部分介绍了欧元存款和银行存款,国际支付系统,跨国的资产冻结,欧洲债券和全球债券,国际资产证券化,国际股票市场的竞争,国际清算结算系统,国际期货与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国际掉期和离岸互助基金等内容。
第三部分介绍“国际新兴金融市场”。这部分着重介绍了亚洲一些国家的项目融资、新兴市场国家的民营化与机构投资者、亚洲货币危机。
从内容来看,书中收录了两位教授的有关论文,选摘了其他著名教授的有关论文和著名著作中的片断,还引用了一些法律和国际条约的原文,严格说来,本书是作者“半写半编”而成的。由于本书的领域涉及广泛,内容复杂,每部分都请最好的专家来写,请最有名的权威来支持。这种既突出重点,又体现合作的方法,使本书内容的每个部分都是最好的,全书也是最好的。
这两位法学教授在分析国际金融法的时候,不是就有关法律条文或判例进行介绍,而是从经济学与统计学的方法出发,用统计数字和图表向读者展现国际金融的现状与发展,然后进行金融市场的各种交易分析,再转入各国的国际金融政策分析、国际机构的政策分析,最后才落实到各国的有关法律和国际金融机构的条约。这种风格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同美国法学院着重案例教学和司法技术研究不同,在曾经创立了案例教学法的美国哈佛法学院里,这两位教授居然不用案例分析,却用经济统计的数字来分析,以引起读者对国际金融宏观的兴趣。
维仑斯教授进入法学院之前,是经济学教授,而斯卡特教授则是欧美“30人小组”的专家之一。这个小组的主要成员几乎都是著名的经济专家,斯卡特教授作为法学专家参加这个小组可见他的经济学功底之深厚。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3
一、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跨界的必要性 1.课程改革之需要 根据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世界(自然、生活)、作家、作品、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文学的这四个要素就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文学概论课程讲授的主体(包括本科院校),其内容与形态又可概括为所谓的五论:本质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源流论,这些知识基本上是先入为主。可近年的文学语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四要素当中的世界或许还是那个世界,但其他三要素却发生了很多变异,以至于出现了“文学消亡论”。作者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文字上的作家、诗人和艺术家,而扩大为文学艺术从业者,既包括传统意义上文联、作协等体制内的作家,也包括凭借宽松自由的市场和科技逐渐壮大的作家、网络和文学粉丝(或说创作大众)。作品在大众传媒的冲击或包装下也不再纯粹是以终极关怀和审美为价值取向的文学艺术作品,而是以商业利润为旨归、依托现代传播技术复制的大众文化产品。读者也不再是充满梦想和激情、寻求阅读享受和审美愉悦的读者,而是消费大众文化产品的消遣者,文学的休闲化、娱乐化、视听化和偶像化等是当前的主流。 作为以讲授文学四要素为己任的文学概论教学要正视这些文学现实语境之变异,不能再单纯地依靠传统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介绍的方式来进行讲授,而应该跨越理论框架与当前文学现实生存语境的界限,努力使理论教学与文学现实语境形成视域融合。有学者就曾直言,我们的文学概论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较为封闭的束缚人的心灵自由的知识传授和思想规训,而非一种诗性智慧的启迪”[1]。而作为讲授文艺理论的文学概论课程如果确实是这样,如果不能关注或解释当代的文艺现状,它存在的合法性就会变得可疑,就无法为学生所接受,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更别谈什么实现师生间的视域融合,难以为继就真正到来了。所以,我们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不能再孤芳自赏,必须要跨界。朱自清曾说:“‘概论’这名字容易叫读者感到自己满足;‘概论’里好像什么都有了,再用不着别的———其实什么都只有一点儿![2] ”高职的文学概论确是如此,它不像本科院校除了文学概论还有其他相关或外延的课程,大多只有这一门讲授文学理论的课程,所以只好“什么都是一点点”。另外,文学概论本身就具有融文学、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性质,所以又“好像什么都有”。 高职文学概论教学窘境很大程度就在于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依本科院校的瓢来画葫芦。我们的文学概论教学应该一方面要跨越理论与现实语境的界限,另一方面也要跨越文学理论与其他课程以及学科的界限,不能像本科院那样固守着文学理论本体进行讲授,而应尽量使它们融合,满足高职汉语人才的职业需求。 2.专业建设之需要 国内著名职教学者姜大源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类型,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与普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往往只在学校这个“围城”里办教育,而职业教育必须跨越“围城”,跨界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特征,目前,职业教育所强调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是对跨界教育的最好诠释[3]。学生在学校是受教者身份,必须接受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理论知识教育,而顶岗实习则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相关工作。可见,我们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不仅要遵从高等教育所必备的认知规律,也要遵循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跨界需求,遵循学生职业成长、发展规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扎实的知识储备,也要有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文科类的汉语专业也不例外。 高职的汉语专业大多是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文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应该培养具有一定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知识储备的交叉型“跨界”人才。相比本科院校而言,学生不一定要做到专精深入,从事文学研究工作,但必须要广博通达,具有把所学知识与社会运用综合汇流跨界的实践能力。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专业课程是照搬本科院校,在专业改革和建设上除了对专业课程精简门类和压缩课时之外,似乎还没找到行之有效的突破口,文学概论自然也难逃被压缩课时的厄运,以至于我们许多教师无所适从。为了适应专业建设的需求,文学概论教学必须改变传统封闭的教学思路,要根据社会需求及社会发展变化,因地制宜适当进行跨界探索。相反,我们高职院校的文学概论教学如果仍旧局限于文学理论本体的圈圈,而不寻求跨界探索,就会脱离“宽口径”的培养目标,也会违背高职教育要面向社会需要的基本准则。 3.人才培养之需要 在早些年的精英教育时代,汉语专业的前身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专门从事语言、教学的人才,而在现在的大众教育时代,高职院校的汉语专业培养的则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跨界人才。依据笔者所在学校的就业统计,近年的毕业生从事教学的在逐年减少,而从事企事业文员和各种文化、经济传播性质职业的占大部分。也就是说有相当部分学生所从事的职业与纯文学关系不大甚至没关系,但与文化有关的职业日益增长,尤其是近年“文化产业化”的提出,让汉语专业的毕业生充满憧憬。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文学概论教学就不能局限于对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纠缠,去玩什么“玄虚之理”,我们应跨越文学与现实文化的界限、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和方法来观照当下的现实案例(尤其是文化案例),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讨来提升理论素养,不再让学生有“学习文学概论有什么用”的感慨。 客观地说,高职生源素质比本科院校要差,相对而言,理论基础不扎实、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浓、钻研意识淡薄等表现更胜。他们是伴随着影视、网络成长起来的,他们情愿享受时尚杂志、影视、网络等视觉盛宴,不愿进行文学文本的阅读(有阅读也是消遣式的阅读)。他们手里拿的或包里背的不是所谓的经典文学文本,而是流行泛滥的大众文化产品,如时尚生活期刊或流行视听产品,他们介入的不一定是纯粹的审美活动,而是对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p#分页标题#e# 对这些产品的追求,学生也呈现出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文学概论教学需要跨界,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其他课程相比,文学概论与学生热衷的这些日常文艺生活和大众文化产品之间有着更为密切的天然联系。为了吸引学生,我们可以跨越文学与文化的界限,利用“主体间性”和“互文性”,通过对这些大众文化的批评分析来促进学生对文艺理论知识的掌握,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式的学习来奠定将来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 二、文学概论课程跨界教学的内容 跨界又被称为“互涉”“交叉”,也有“综合”之意。 跨界思维不是封闭的,而是灵活多样、开放的,一方面要多视角看问题,另一方面要寻找它们的关联交叉点,要把多领域知识进行融合。跨界作为突破文学概论教学困境的一种思维向度,它要求我们教师应与时俱进,要多关注社会现实、要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宽广的视野,要多接触学生乐于接受的东西,并给以指导。鉴于现在高职院校文学概论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跨界融合:1.理论与实践间的跨界结合文学概论的宿命是讲授比“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隐蔽和费力得多的理论知识,而其色彩的灰暗和抽象往往会让学生望而却步。但众所共知,理论是来自实践又要回归实践的,理论与实践就像一间房子的两扇窗户,虽各自独立,又相互贯通,二者之间保持着和谐有度的张力。由前所述,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我们的文学概论教学更应打破理论与实践间的壁垒,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间的跨界结合。应采取的举措有:一是教学要走出狭窄的审美领域而跨界进入到开放宽泛的文化艺术领域,将文学概论的教学适当扩大到文艺以及文化概论的教学,让学生从社会、文化、消费等方方面面的不同视角来理解文学理论,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沿波讨源”,由文学实践获得审美情趣;二是对庞大文学理论进行“减肥”“消肿”,把那些晦涩难懂又没有实用价值的章节进行简化、淡化处理,精简出最为基本的教学内容,内容以对高职学生“必需、够用”为度,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而定。从某种角度上说,教学的意义和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法,也取决于所讲授的内容,更取决于教师与学生的视域融合。我们文学概论的教学内容如果仅仅停留在从定义到定义,对概念只作抽象的讲解,这无疑会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紧密关联的张力平衡关系,拔高理论的抽象玄虚,阻拒学生对文学概论的学习,就更谈不上视域融合,这样的教学无异于作茧自缚。跨界思维意味着我们在传授文艺理论知识时一方面要有理论节点,另一方面也要大量运用实践案例做支撑,包括经典名著也包括他们喜闻乐见的现实案例。 2.文学概论与其他基础课程间的跨界融合 高职院校汉语专业基础课一般分为三大类课程,即:语言类课程、文学类课程和写作理论类课程。 作为中介的文学概论课程与其他课程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些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有些是借鉴与被借鉴的关系,它们之间有许多相通之处。 尽管如此,但在现实教学中,这些基础课程基本上是各自为阵,就是所谓的隔行如隔山。文学史课程教学只停留于史的传授,不注重理论更新阐释,而文学概论课程则注重从理论到理论、从定义到定义,有些甚至跟随本科院校玩弄术语游戏。写作课与文学概论课本是紧密相依,但各自为阵的教学现实难免会重复相撞,不同的教学侧重、教学演绎肯定也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其实,汉语专业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各课程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专业教学应使学生获得整体性知识与技能。跨界思维提醒我们,在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课时减少的背景下,各课程间应协调合作,实现跨界融合。如基础写作侧重在训练学生的“写”的能力,文学概论侧重训练学生的“接受分析”的能力,文学概论教学要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角度来学习理解理论就会事半功倍。 3.汉语专业与其他专业间的跨界辐射 从文学理论的产生来说,文学理论是无法脱离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专业学科的,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同专业学科理论之间的跨界互动与融合才为文学理论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基础。也就是说,文学理论本身就是一门在不同专业学科知识间跨界融合而成的学科,如文艺心理学、文艺生态学……还有批评模式如社会批评、心理批评等莫不如此。文学概论的教学是无法脱离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跨界融合的。专业间实际上也并不存在一清二楚的界限,各专业间有时是交互融合、互相渗透的,20世纪80年代,自然科学就曾被大规模应用于文学研究,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风靡一时,数学与诗的关系也曾引起一阵热烈的尝试。跨界思维意味着我们在传授文艺理论知识时一方面要引文学的经、据文学的典,另一方面也要大量运用正在发生的现实大众文化实例,要实现汉语专业与其他专业间的跨界辐射。因此,我们不应固守文学的语言属性、审美属性等界线,而应跨越这种界限,教学应辐射至现实生活中大众传媒文化的种种超文本、超语言、超审美的现象,如艺术表演设计、广告宣传策划、公关形象、传播策略以及消费时尚等。或许这些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具有吸引力,也更有实用性。我们的教学可以适当拓展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外延,把教学视野适当辐射到其他专业如艺术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 4.学校与社会间的跨界合作 高校人才培养有两个目标,一个是人文素养培养目标,一个是职业需要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与培养目标均有别于本科院校,在笔者看来,高职更注重职业需要的显性目标,现在所强调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既是对职业需要培养目标的最好诠释,而这也是对跨界教育的核心所在。虽然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它也不能像某些理工科课程那样方便地开展跨界合作,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身边资源,模拟进行“工学结合”,来实现学校与社会间的跨界合作。#p#分页标题#e# 如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诸如读书比赛、诗文朗诵、影视佳作欣赏等活动来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也可以利用学校的学术讲座和各种活动(如文化节、辩论赛、话剧等校园文化活动)来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鉴赏能力,还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地方上的文化文学活动,如地方作协、文联等举办的文化沙龙、诗会、读书会等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与传媒合作开展些文艺评论活动。这或许有点难度,但“文化产业化”的提出为我们文学概论教学实现学校与社会间的跨界合作提供了可能,相信在各位同仁的努力下一定会做好。 三、结论 跨界思维的价值在于让看似不相干的元素放在一起擦出灵感和创意,它的核心在于创新。对文学概论教学而言,跨界思维有助于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模式,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走出泥淖。跨界思维不能仅停留在理念上,关键在于我们要努力尝试。它实际上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善于将各处知识和信息加以融合。当然,在跨界教学的同时我们又要切忌误入另一个极端,即将文学理论完全置换到文化、传媒、产业等视域中,要防止文学概论无限越界而名存实亡。另外,跨界思维只是一种教学思路和模式的探索,笔者并非寻求而且它也不可能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或策略,提出跨界思路的目的在于提示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融会贯通各种文艺理论知识,使我们的教学在教与学相长的过程中实现视域融合,令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不再让学生望而生畏,使之真正成为学生人文素养成长和职业需要的一部分。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4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协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42-02
一、多学科融合的建筑教育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进入环境可持续发展、地域文化多元共生的建设阶段,人们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成为多学科交叉、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的整体。当代建筑教育,朝着多元、开放、高度整合的方向发展。
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贯穿于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始终,通过设置系列建筑设计专题训练,在各教学环节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和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建筑的建造问题。多学科融合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和协同性的特点。
二、突出建筑构造协同教学的建筑设计教学实践探索
功能与空间、场地与环境、材料与建造、地域与人文是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三年级的建筑设计相比二年级引入复杂条件,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专题,分别侧重于场地环境、地域与人文、材料建构和技术综合,逐步加深,强调专题间的承接性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整体性。第三个专题材料与建构的建筑类型载体一般选择为大跨度建筑设计,即以长途汽车客运站作为载体,通过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课程的协同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大跨度建筑与结构体系的相关知识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大跨度建筑的内在功能空间与外在形体塑造的关联性,将较为复杂的大跨度建筑设计过程分解成为便于理解、跟进和提升的进程,由较为宏观的建筑功能、形体、结构选型递进式地深入到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细部构造节点设计,最终形成完整的建筑设计方案和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分析成果。(图1)
1.教学过程。建筑与技术自古以来密不可分,随着技术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联性日益紧密,以技术为导向的设计思维训练显得非常重要。三年级材料与建构专题设计教学,依托大跨度建筑类型设定了技术综合训练目标。在大跨度建筑的设计中,建筑设计与结构的美学表现有着紧密关联,建筑构造是建筑设计的深入和实现,课程的协同教学体现在学生设计方案与结构选型、构造设计的积极互动上,通过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课程之间的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图2)
2.教学内容。大跨度建筑专题教学历时7周,教学内容以阶段性目标为基础进行教学组织,将设计内容分为4个阶段进行控制。(图2)
第一阶段,调研分析阶段。重点进行设计原理的讲授、场地和案例分析。通过多角度分析、讨论问题,集思广益,力求准确地发现和把握设计的切入点。学生以分组讨论、PPT汇报的形式进行调研交流。
第二阶段,概念形成阶段。重点进行方案构思,形成设计概念。这一阶段主要是明确整体构思,确定设计的研究方向。通过分析大跨度建筑结构选型方案,研究形体与结构的关联作用,探讨建筑在特定环境多种限制因素中建筑形态的可能性。
第三阶段,设计深化阶段。重点进行方案深化设计,材料与建构技术综合。这一阶段要求综合完善建筑功能与空间、流线组织、材料选择、细部构造等方面因素,对建筑主体进行深入设计与推敲。此阶段主要体现建造技术对建筑方案设计的推动作用。
第四阶段,成果表达阶段。学生绘制技术图纸、制作大比例模型(结合建造节进行)、制作效果图、完成结构体系分析图、制作多媒体汇报文件等。此阶段建筑专业教师和构造专业教师对设计成果制作进行不断线辅导。最后课程考核采用集中汇报答辩的形式进行,由建筑专业和构造专业教师共同对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审,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作品。
三、教学特色
1.向设计本体回归,建立强化课程之间衔接的教学体系。围绕建筑设计这一主干课程,将多学科知识加以优化整合,使之环环相扣,达到多学科融合的目的。建造是设计的前提,只有将建筑的空间、构件与材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好的作品。在大跨度建筑设计教学中建立建筑构造协同教学的体系,有利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建筑内外空间造型的引导,启发学生对大跨度空间形态的预判,进而在解决场地与环境、功能与空间、材料与建构的递进过程中,获得建筑技术的有力支撑,提高设计方案的可实现度,丰富建筑设计的深刻内涵。
2.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共生。顺应时展的需求,多元、融合、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建筑设计教学,有利于从历史与发展的角度出发,辨析建造的渊源,继承其地域与人文特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创新性地探索建构问题,学以致用,树立技术与艺术共生的可持续价值观。
3.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潜在的求知欲望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技术知识的支撑,收获设计成果的多种可能性,使创新成为可能。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明确的技术导向性,较为迅速地发现和把握设计的切入点,渐进式地深入到建筑的结构选型、材料的选择、细部构造节点的设计中,避免因设计深度不足而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构造知识从建筑全局的角度整体串联起来,由构造技术问题上升为建构艺术方面的探索。
四、教学总结
建造是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离开了建造思想的设计是无章法的盲目设计。在大跨度建筑设计专题教学中,建立强化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课程协同教学的体系,充分发挥了建筑设计课程引导教学的作用。通过立足于将构造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顺应了当代建筑教育多元融合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昭如.向设计的本体回归[A]//21世纪建筑新技术论丛[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1-5.
[2]宋桂杰.从建筑到构造――建筑构造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6,(7):60-63.
[3]樊振和.从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华中建筑,2007,(4):137-141.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5
主要研究领域。(1)宏观经济、区域经济规划及发展战略,财经理论与实践;(2)资本市场与金融创新、企业境内外上市与规范运作、资产重组与并购;(3)国际经济与企业战略、跨文化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组织创新、管理沟通、市场营销与品牌策划等。
获奖情况。2008年研究项目“资本市场系统风险评估、预警及控制”获中国***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007年获机械工业出版社金牌作者。“上海城市进步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创新战略对策”一文,2003年获得由中国管理科学院上海分院、《解放日报》、《文汇报》联合评选的优秀论文三等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与发展是第一要务”一文,2005年获得由上海管理科学院、《解放日报》、《文汇报》联合评选的优秀论文二等奖。
主持的课题研究。(1)“当前资本市场金融创新工具及对汽车类上市公司影响和对策研究”,上海汽车教育基金资助项目;(2)“沪深股市与香港股市一体化趋势及其风险特性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资助项目。(3)“人民币经济区发展趋势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上海社科基金资助项目。(4)“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上海汽车教育基金出版资助项目。
参加的课题研究。(1)“国有境外上市企业资产重组模式及案例研究”,上海汽车教育基金资助项目;(2)“构建支撑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研究”,上海社科基金资助项目;(3)“技术创新发展的投融资方略”,上海科委专项课题资助项目;(4)“碳交易市场发展研究”,浦东新区系列课题资助项目。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6
【关键词】跨学科素养;培育;打通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4-0010-03
【作者简介】邵俊峰,江苏省常熟市中学(江苏常熟,215500)教科室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一、跨学科素养的内涵界定
(一)核心素养的跨学科特性
当下,核心素养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新热点,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一些核心素养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性。美国“21世纪技能”的核心素养系统中,包含了5个21世纪议题,即全球意识、理财素养、公民素养、健康素养、环保素养,这些议题是跨学科性质的议题。2006年12月,欧盟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向各成员国推荐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及艺术素养等核心素养体系,统整了个人、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目标和追求,具有较强的整合性、跨学科性特点。我国台湾地区推动的“国民核心素养”包含了多元文化与国际理解、系统思考与解决问题、规划执行与创新应变等指标,也体现了跨学科的特性。
(二)核心素养中的跨学科素养
核心素养可以分为跨学科素养和非跨学科素养两类。非跨学科素养是学科指向鲜明的、学科核心素养的部分。例如,历史学科中的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素养属于非跨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是超越学科框架的,适应学生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解决现实、未来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基本能力。跨学科素养包含两部分:一是包含各学科素养中共通的内容(如图1中深色部分),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等学科都有类似“理性思维”的素养要求;二是包含学科之外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及实践能力,如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技术运用、劳动意识等(图1的中间部分)。
(三)跨学科素养的属性
1.跨学科素养是一种“隐性”素养。
与学科素养的“显性”相比,跨学科素养可以称为“隐性”素养,这种“隐性”素养将陪伴学生一生,对个人的成长和成功至关重要。例如,“史料实证”是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但很多学生今后接触历史史料的机会不多,这一素养对其一生的影响不是太直接,但学生从历史学习中获得的批判性阅读和思考能力则是伴其一生的,这种批判性阅读和思考能力就是一种重要的“隐性”素养。
2.跨学科素养又是一种“共性”素养。
跨学科素养的一部分来自于各学科素养的共通部分,是各学科的“共性”部分,因而是一种“共性”素养。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核心素养中都有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英语和语文都强调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
3.跨学科素养是“学校知识遗忘后的东西”。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爱因斯坦把这剩下的东西归为“神圣的好奇心”和“内在的自由”,即探究未知事物的强烈兴趣和独立的思考。这“剩下的东西”,就是现代高中教育亟待发展的一种跨学科素养。
4.跨学科素养是“桥梁”与“化学剂”。
跨学科素养对学生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跨学科素养是连接学科知识与生活世界(真实情境)的桥梁,是学生学科素养的一种可迁移能力。同时,跨学科素养也是黏合学科素养的“黏合剂”,是激活学科素养的“催化剂”。
二、高中生跨学科素养的培育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期,即将面对更为复杂、多元的学习及生活,拥有能应对复杂情境的跨学科素养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因此,对学生的跨学科素养的培育应该引起基础教育界的足够重视。
(一)高中生跨学科素养培育的目标
第一,通过学校组织的跨学科素养的培育,高中生获得应对复杂社会及未来生活的必备品格和跨界能力,获得创新灵感。具体包括:使学生具有大情怀、大智慧;使学生具有融通建构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大情怀包括全球意识、家国情怀、环境素养和文化理解,大智慧指具有应对复杂现实问题(大问题)的灵活思考及解决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社会经验、情感体验、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拓展能力、应用工具媒体能力、理解素养等;融通建构的能力指对各学科知识能融通、迁移并重新建构的能力。
第二,建构跨学科素养培育的支持系统包括四个方面:管理系统、外部支持系统、跨学科素养研究系统、高中生跨学科素养生发系统。
(二)高中生跨学科素养培育与美国STEM教育的区别
在学科跨度方面,与STEM重在培养学生的科技理工素养不同,跨学科素养培育的学科层次更丰富。跨学科素养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大尺度的跨学科,即科学与人文相融合。另一个是中尺度的跨学科,如科学类的跨科融合、人文艺术类的跨科融合等。
在培育目标方面,美国STEM教育重在培育学生的科技理工素养,关注点在创新才能和科技高级操作才能。跨学科素养培育更丰富、多元,在培养人才的层次上强调基础能力和必备品格,重在培养完整的“人”,重在提升学生在现实和未来生活的生存能力和生活品质。
在操作路径方面,跨学科素养的培育路径更多样。由于STEM偏重科技理工的素养,因而其操作重在基于设计的学习,重在学生的项目探究实验。跨学科素养的培育一方面也关注基于设计的学习和项目探究实验,同时也关注学科素养目标的整合,关注真实生活情境的人文体验、生活技能,培育学生的大情怀、国际视野。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更多元的操作路径。
(三)高中生跨学科素养培育的路径
1.打通课程通道。
从宏观层面看,基于跨学科素养的培育,打通课程通道就是用整合的思维方式思考学校的课程体系的问题。从操作层面看,打通课程通道是一种建设策略,是对各科课程的归并、精简、整理、加工与调整,把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内容、不同领域内容或问题统整,最终形成校本化的跨学科课程体系。
(1)统筹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从课程改革顶层设计的思想看,课程目标总体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不同学科有不同的侧重点,但育人的总体目标是不变的。只有跳出学科的范围,从更为广泛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的“三维目标”。依据各学科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比对、归并各学科相通的目标,统筹、整理适应学生跨学科素养培育的新的目标,找出其共性,这种共性就是跨学科素养培育的重要目标。如表1(见下页)。
(2)统筹各学科的课程内容。高中各学科的课程内容有重叠,交叉,需要合理统筹。例如,物理、地理、数学方面都有天体运行轨道的内容,政治、历史、地理课程中对于全球化都有涉及。通过有目的、有侧重地阅读分析,通过对话和交流,确认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相联系、相重复、相交叉、相衔接之处,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统整课程内容,并确定各学科在教学上的分工合作。比如,各学科中多有涉及能源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它们统筹,形成整合后的具有跨学科性质的课程内容――能源。如表2。
(3)统筹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为实现课程目标,培育学生的跨学科素养,需要统筹校内和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材外,还有教师、学生及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学习方式,以及各种专用教室、图书室、课程基地等。校外课程资源包括校外专家、校外实践基地等。统筹课程资源,在培育学生跨学科素养中搭建平台,形成合力,使培育更有针对性。
(4)统筹校本课程的实施。一是建立健全跨学科校本课程的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二是研究学生必备的基本跨学科素养,并将其作为课程的焦点,如自学能力、立体思维、全球意识、环保素养、理财素养等。三是组织各学科教师,合力编写校本教材,校本课程的编写源头包括国家课程的共通部分、跨学科主题、现实复杂性问题及地域特征、学校现有资源等,并具有一定体系。
(5)统筹课程实施的评价。根据跨学科素养的特征及实施要求,设立评价指标,以评价推进课程的实施。在跨学科课程实施评价指标中,特别关注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以及自主发展的能力。
2.打通教学通道。
跨学科素养这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是靠孤立的学科和学科相加能够形成的。基于共同的愿景,各学科都应力求共生与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原学科间的道道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能力和情意的整体面貌。“跨学科素养”的提出,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需要更新观念,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打开封闭的大门,打通教学通道。
(1)更新教学理念:全人育人
我们要培育的不是仅有孤立学科知识的“高分低能”者,而是“完整的人”。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站在“全人”“全课程”“全学科”的高度进行学科教学。
(2)变通教学思维:立体交叉
在教学上,改变“目中无科(其他学科)”的状况,由单科思维向跨学科思维拓展,打通思维通道,着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立体性和灵活性,以应对复杂现实问题。
(3)打开教学场域:开放融合
教学场域由封闭走向开放,改变目前教室“一统天下”的局面,引导学生多到实验室、图书馆、网络教室、课程基地,多到校外接触社会。以跨学科素养培育课程为核心,有机融合不同场域展开教学活动,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鼓励学生体验、思考、感悟。
(4)打通学科教学:交融共力
变单科作战为多科共力。本着“求同存异”的方针,更多地挖掘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共性,在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养成、团队合作精神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向并服务于生活实际等三个方向共力、用力、融力。一是以多学科的视角研究问题:培养学生以多学科角度来考察与研究共同的、相关的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形成多元、独特的视角,完善、融合其知识体系。二是以多学科的方法研究问题。教师指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不同理论和方法解决共同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是基于“立德树人”的共同理念,以跨越学科的视角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整体规划、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四是发挥新媒体新技术在学科共力培育学生跨学科素养方面的作用。
3.打通教师跨学科教研通道。
传统的教研方式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对本学科的学科教学研究比较深入,但对其他学科“隔行如隔山”。从跨学科素养研究系统与学校学术组织的关系架构来看,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素养研究和基于学科划分教研组、备课组有着明显差别。学科之间的“围墙”往往是影响跨学科素养研究顺利开展的障碍,为此,在跨学科素养培育的实施过程中,打通教师跨学科教研通道,建立起和传统学科组织之间的协调与和谐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把按照学科分化设置的纵向教研组织与按照问题、项目等横向联合的跨学科组织有机结合,两者之间通过教学任务、课时学分、课程与教研活动等联系起来。如成立跨学科教科研基地,定期开展跨学科教学研讨;尝试进行教师跨学科合作备课;实施跨学科听评课制度,并推行跨学科的课例研究;实践以问题和跨学科主题为导向、以跨学科项目为抓手的跨学科研究。同时,在跨学科的校本教材编写中也可以加强教师的跨学科合作。
让教师在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文化中浸润是高质量跨学科教研工作的前提。推倒学科分化的“高墙”,鼓励教师对不同学科的求知与“浸润”,培育平等、开放、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参与性的学科生态环境,是跨学科教研顺利开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培育跨学科素养环境的第一要务。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
[2]辛涛,姜宇.全球视域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人民教育,2015(09).
[3]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0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