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采购风险防控要点范例6篇

采购风险防控要点范文1 【关键词】廉洁;风险;防控;设备采购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的有力措施。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廉洁风险防控在我院试点的重要意义,制定了相应的廉洁风险防控制度,其中涉及到设备采购、医用耗材方面方面的制度有11个,我们希望通过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制度来加强设备采购、医用耗材采购的管理和监督,为医院在设备采购

采购风险防控要点范文1

【关键词】廉洁;风险;防控;设备采购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的有力措施。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廉洁风险防控在我院试点的重要意义,制定了相应的廉洁风险防控制度,其中涉及到设备采购、医用耗材方面方面的制度有11个,我们希望通过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制度来加强设备采购、医用耗材采购的管理和监督,为医院在设备采购、医用耗材采购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1 当前医院设备采购方面廉洁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医疗设备、医用耗材招标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商业贿赂案,使得全社会对医疗行业的廉洁性给予了高度关注,行业管理部门也不断出台措施加强监管,我认为医院设备采购、医用耗材采购方面廉洁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如下:

1.1 思想防线风险

思想防线风险是构成廉洁风险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说,不注重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放松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蜕化,权力观、利益观扭曲,拜金、享乐、奢侈、攀比之风滋长,自认为是业务专家型领导,居功自傲,甚至有的人会认为“回扣”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存有麻木、侥幸心理。

1.2 监督制约机制薄弱

目前,医院不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工作,坚持完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但监督的形式比较单一,监督的客观评判标准不完善,执行制度不到位,导致监督的有效性不够。一是,共性规定多而针对性制约少。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制度规范多照搬一般的管理制度,并未针对本部门、本岗位廉洁风险易发高发环节作有效的制约性规定。二是,可操作性不强。多数制度以原则规定,不具体,不具操作性。违反制度没有实实在在的问责制。三是,制度多为内部规定。重点部门和岗位的流程规范尚未上升到法律,多局限于内部的自律性规定,而自身既为“运动员”也作“裁判员”,不能形成制约合力。

1.3 外部环境的影响

主要是指医疗设备、卫生耗材、药品经销商在业务往来中可能对医务人员科主任和工作人员利益诱惑或施加压力,导致决策失当、工作人员行为失范,构成失职渎职或权钱交易等严重后果。存在医药购销领域机制不完善;部分医疗器械与耗材招标的范围与区域选择性较小;使用科室与相关专家因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对药品、设备、耗材等具有较大的推荐权,导致采购权力相对集中等原因,从而有利于商业贿赂的发生。

2 坚持围绕“两权”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在医疗设备方面的推进工作

(1)医院结合医院资产管理部的岗位设置,认真开展调研,对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建设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引发廉洁风险的问题,逐一进行排查,形成重点明确、权责清晰、流程规范、措施有力、制度管用、务求实效和简便易行的廉洁防控制度,确保医院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的采购按流程采购,努力使医院医疗设备、医用耗材采购按制度运行,预防腐败在采购流程的各个环节。

(2)医院党政对“三重一大”事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进行梳理和整理,进一步明确医院党政领导、职能科室、后勤管理部门和临床医技科室的职责职权,理顺工作关系。按“三重一大”的要求,逐步推行职务权力、职业权力公开,突出重要权力和权力行使的关键环节,提高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明确“三重一大”的具体事项后,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工作规则,规范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决策权限、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完善“三重一大”事项的风险防控措施,重大决策必须集体讨论决策,防止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

(3)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按实施方案,结合资产管理部的权力运行,全面排查出职权目录、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廉洁风险点。在岗位职责方面,要重点查找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风险;在业务流程方面,要重点查找由于运行程序不当或自由裁量空间过大,可能造成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的风险;在制度机制方面,重点查找由于制度机制缺失或不完善,可能导致权力失控的风险。在找准查深廉洁风险点的基础上,依据廉洁风险点的多少、权力重要程度、自由裁量权的大小、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等,由岗位责任人及科室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初评廉洁风险点。通过上述工作,使资产管理部主任明确职务权力和职业权力运行规则,规范科室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在医院内部宣传栏、局域网、电子显示屏进行公示,认真听取干部职工意见,自觉接受干部职工和社会监督,杜绝在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采购中的不廉洁行为。

(4)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办公室收到科室上报的相关制度共15个,通过办公室对所拟定的制度进行梳理、整理和规范,对科室拟定的制度针对性不强、操作性不强、不切合实际的,上报医院党委、纪委,医院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和办公室人员,找科室主要负责人进行谈话,使其进一步提高对廉洁风险防控的认识,重新拟定或修改相关制度。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充分反复酝酿、探讨,形成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11个制度。涵盖医院医疗设备、医用耗材采购的各个方面,使每个职权目录、风险点都有对应的相关制度,达到全覆盖,不留死角。

3 廉洁风险防控制度在医院医疗设备、医用耗材采购过程中的监督作用

根据医院物资管理部的职权目录和风险点,制定了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11个制度,从医疗设备采购的各个环节预防腐败。具体环节如下:

1)使用科室内部论证:使用科室在上报购置清单时,必须提供以下信息(1)技术可行性;(2)社会效益分析;(3)经济效益分析;(4)安装条件是否具备。

采购风险防控要点范文2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校招标采购过程的分析,找出招标采购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诱发风险的不利因素,探索招标采购过程中风险防控的切实可行路径,以期为规范权力监督和制约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的经济管理水平,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高校;招标采购;风险防控;对策

招标采购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应用技术、经济的方法和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作用,有组织开展的一种择优成交的方式。通过招标采购活动,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它包含两个方面,即招标和投标,招标是相对于投标而言的,招标就是在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行为中,招标人通过事先公布的采购内容、采购要求以及技术参数等相关信息,吸引众多的投标人按照同等条件进行平等竞争,招标组织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并组织技术、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对众多的投标人进行综合评审,从中择优选定项目中标人的行为过程。招标工作的实质是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最优的货物、工程和服务。招标采购最早应用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因此也叫政府采购。

招标采购形式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招标采购方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规范制度,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政府采购工作起步较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建立和完善,我国开始推广完善政府采购相关工作。1996年开始在上海试点,1998年逐步扩大试点范围,2000年全国范围全面实行,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时间了。在此期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府采购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如《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政府采购招标管理暂行办法》等,2000年1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003年1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工作逐步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由于我国高校办学资金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是政府资金主要使用部门之一,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校逐步开始引入招标采购机制。时至今日,招标采购工作已成为各高校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施工以及信息咨询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风险控制对高校招标采购工作的必要性

(一)我国内控制度建设的需要

2014年开始,财政部先后颁布施行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加强政府采购活动内部控制管理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单位内部控制,规范采购行为,构建规范透明、公平竞争、监督到位、严格问责的招标采购工作机制,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将内控管理贯穿于招标采购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不断提高招标采购活动的组织管理水平和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规避招标采购活动日趋复杂的不规范行为的迫切需要

受利益驱动以及市场经济变化莫测的复杂情况,利益的链条与触角已深入到高校招标采购活动中。而大多数高校具体负责招标采购工作的人员只有1-2人,往往是从受理立项申请编制招标文件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开标、评标中标通知签订采购合同,均经同一人之手,不相容岗位未能有效分离,[1]因此,存在很大的腐败风险。具体表现在:标书制作上具有倾向性,隐含技术陷阱,为投标人围标、中标创造条件;校方代表直接参与评标过程,为投标方贿赂评委提供了条件;与投标人私下泄露标底,为其顺利中标提供方便,等等。

(三)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需要

我国招标采购工作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已具有规范性、透明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点。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招标采购工作的不断深入,招标采购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点逐渐显现。因此,以加强防控为目标,切实筑牢廉政风险的“防护堤”,是防范廉政风险的关键。同时,国家不断推进的反腐倡廉工作的高压态势,也要求高校对招标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规避,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以防患于未然。这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是保持高校纯洁性、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以上分析,有必要对招标采购各环节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对各风险点进行研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范招标采购经济活动中的风险。

二、高校招标采购活动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高校物资采购工作是保证高校教学、科研、教辅、行政以及后勤管理等方面工作正常运转的可靠保障,根据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相关规定,凡是纳入政府采购范畴的货物、工程以及服务等均需采用招标形式进行,在高校主要涉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采购、教辅部门、行政后勤部门办公设备、办公家具、学生桌椅、宿舍床品、校舍维修改造、基本建设工程以及各类有偿服务等方面内容,政府采购工作涉及范围广,涉及资金量大。近年来,尽管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活动的合规性从总体上得到不断提升,但是,高校内部仍存在管理制度设计不完善,实际执行不到位,监督走过场等问题,其中,招标采购工作也不例外。

(一)高校对招标采购风险防控工作重视不够,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首先是单位领导对招标采购工作存在的风险重视不够,意识淡薄,部分领导仍就保持着原来的思想观念。其次是从事招标采购的工作人员对日常招标采购工作中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通常是只顾忙于常规的事务性工作,缺乏应有的防范意识,在招标采购各环节中不按照规程操作,或者个别事项考虑不周,存在疏漏,由此导致供应商钻孔子,造成围标、恶意中标等现象的发生。

(二)高校招标采购风险防控制度建设不完善,落实不到位

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第三十二条到三十九,对政府采购业务控制进行明确规定。其中:第三十二条规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管理、政府采购活动管理、验收管理等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此外,还对不同岗位的职责权限、不同环节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项目验收管理、业务质疑投诉答复管理、业务档案管理、项目安全保密管理等方面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据调查,各高校仅仅是参照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搬过来,制定了招标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和物资设备及低值易耗品采购管理办法,从宏观上对招标采购工作做了规定,没有很好地结合招标采购各环节的实际情况进行规范,规章制度停留在纸面上,落实不到位。导致约束力不强,没有可操作性。因制度缺失,不利于内控工作的展开,从而有助于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高校从事招标采购的专业人员匮乏,业务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

招标采购工作是一项面向市场、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专业化水平要求极高的工作。[2]尤其是专业性比较强的高技术含量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工程量核定等相关内容,更需要有专业人士来把关。经项目组调查,实际情况是许多高校从事招标采购的工作人员不仅人数少,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从不同岗位上转行过来的,有的还一身兼多职,受自身专业条件的限制,以及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从事招标工作的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形的供应商,复杂的外部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为了个人的利益或者小集体的利益发生违规操作的现象,给国家和单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四)高校招标采购廉政风险防控监督工作流于形式

高校招标采购风险防控监督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没有针对招标采购工作的具体监督措施,校务公开工作做的不够彻底,廉政风险防控因素没有在招标采购制度中有效体现,没有在招标采购活动的具体业务中有效发挥,招标采购廉政风险防控监督工作流于形式,从而导致监督的缺位。针对以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现象,项目组通过对高校招标采购全过程的分析,从中找出各环节可能存在的诱发风险的不利因素。结合国家、省、市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制度和规定,探索在招标采购过程中风险防控的切实可行路径,为规范权力监督和制约提供良好的体制保证。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经济管理水平,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高校招标采购风险防控对策

(一)强化招标采购风险防控意识

招标采购风险防控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维护招标采购当事人合法权益,构建规范透明、公平竞争、监督到位、严格问责的招标采购工作机制,是使招标采购工作在“阳光下”运行的重要保障。强化风险防控意识要分三个层次进行,首先是强化单位领导层的意识,单位领导层应将招标采购风险防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领导层往往具有重要的决策权,也是不法供应商寻租的主要对象。因此,领导层应首先做到对招标采购工作的敏感事项不插手、不暗示、不关照,不给某些人设租、寻租创造条件,为基层工作人员树立榜样;其次是强化单位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意识,明确招标采购工作各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对风险点做到督查到位,执纪问责到位;最后是强化工作人员的意识,通过开展警示教育、廉政谈话的形式提高工作人员的廉政风险防范意识。

(二)建立高校招标采购各环节风险防控机制

以规章制度来约束人性和权力,加强招标采购工作程序化、规范化、透明化,形成有效制衡的招标采购内控机制。具体包括:

第一,采购预算编制科学合理。项目申请部门预算编制应科学合理,编制前需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详细了解产品的市场价格和质量,力求准确,不能以概算代替预算,要“应编尽编”,做到“无预算不采购”。不得超标准采购和重复配置,本着勤俭节约、物有所值的原则编制采购预算。

第二,明晰采购主体责任,采购人需对采购执行结果负责;严格依法采购,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定开展政府采购活动,落实采购主体的相关职责。采购人不得违反规定以任何方式和理由指定或变相指定货物的品牌、服务的供应商、工程的施工方。对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采购项目,应当公开招标。

第三,规范采购需求,采购人要编制好采购需求,对采购项目完成的时间、技术参数、服务等要求充分考虑,并对采购文件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强化招标采购内部流程控制。明确招标采购工作负责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业务相关部门在采购活动中的岗位责任,分别设置项目需求确认、项目组织评审、项目合同签订、项目验收等不相容岗位,杜绝权利滥用。

第五,加强招标采购档案资料保管。在组织实施招标采购项目活动中形成的原始文件材料,主要包括文字材料,如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等。同时对采购业务中形成的相关资料如:图纸、影像、光盘等不同媒质载体的记录正本也要进行妥善保管,以备查阅。

第六,加强合同管理。采购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签订采购合同,不得向供应商提出超出采购文件以外的任何要求作为签订合同的附加条件,不得与中标单位签订违背采购文件以及有损单位利益的协议和附加条款。

第七,加强项目验收环节的管理。采购人应当重视采购合同的履约验收,履约验收是保证采购项目品质的最后一道关卡。《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明确规定,采购人或采购机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合同规定的技术、服务、安全标准组织对供应商履约情况进行实质性验收。当涉及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验收时应当邀请服务对象参与并出具意见,验收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告。因此,单位应该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采购项目履约验收,启动资产、财务、审计、纪检、专家及用户单位等部门参与联合验收,严禁出现所采购的产品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等现象的发生。第八,加强采购信息公开的管理。采购文件、采购公告、中标、成交结果公告、以及更正事项、采购合同等采购信息的,应在对外公开的网站上进行,同时还要规范信息的时限,明确信息内容,增强招标采购公开的透明度,避免“暗箱操作”,使招标采购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三)加大招标采购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培养力度

从事高校招标采购工作的人员要面对不同的需求主体,既要满足具体使用者的使用要求,又要符合招标采购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还要面对诸多供应商的各种利益述求和诱惑,如何准确把握政策、高效率高效益地利用好资金,如何处理好廉政风险,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亟需思考的问题。而风险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素质低下,因此,要想降低风险,就要从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开始,从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开始。具体包括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招标采购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最后,就是加强招标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提升,从职业理想、信念、态度、品质、责任、良心等诸多方面进行培养和教育。

(四)建立常态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及问责机制

发挥高校内部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实施有效的问责追责机制,明确有多大的“权”就担多大的“责”,增强招标采购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营造阳光行权,规范用权的工作氛围。对照招标采购法律、法规、规章及制度规定,对招标采购各流程、环节、岗位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梳理,划分风险等级,建立风险防控管理台帐。加大采购信息公开力度,以公开促监督,以监督促规范。根据招标采购业务流程及职责权限,实行岗位分离,建立相互制衡的监督机制。对关键岗位进行重点监督和定期轮岗,对重要环节由两人以上共同办理。从而杜绝寻租腐败的发生,以常态化的监督和问责为实现采购目标和实现物有所值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国兵.廉政风险防控视角下的高校廉政制度建设[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12).

[2]鬫风.浅谈高校实施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0,(6).

采购风险防控要点范文3

关键词:物资采购;风险管理;经济效益

0 引言

所谓的风险简单说来就是指在一种特定的环境和时间内,人们期望达到的目标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性[1]。一般情况下,人们对风险的理解有两种:第一种是强调风险表现出来的不确定行为;另一种是强调风险表现出来的不确定损失。风险管理是个人或社会组织用来减小风险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决策过程,利用识别风险、估测风险以及评价风险,并且在这种基础上选择出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并对他们进行优化组合,有效控制风险,对于风险带来损失的后果要进行妥善处理,这样就能做到投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

1 企业采购物质时采用风险防范措施的重要性

及时供应给企业原材料以及相关设备是企业顺利进行生产活动的根本保障,生产型企业主要是通过物资采购这一重要渠道才能和资源市场取得联系[2]。所以,企业能否正常进行生产与物资采购的安全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并且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物资采购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除此之外,通过科学核算材料成本实现企业控制经营成本的目的是物资采购的核心内容之一,物资采购的这一核心内容使得它成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所以,企业有效地防范物资采购中的风险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有效实施风险防范管理措施能够保证原材料采购的合理性,同时也能够保证将质量合格的材料供应给企业生产,并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这样就有效的降低了断货或者是缺货的风险。同时,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对风险进行防范管理有利于企业控制物资采购的成本,可以降低企业经营的总成本,使企业能够提高收益,从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所以,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有效地防范管理物资采购中的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的相关措施

2.1建立一支高效专业的采购队伍

目前,有一些企业没有对培养物资管理人才这一工作内容形成重视,觉得采购是一种十分简单的工作,不管是谁都可以胜任。但实际上,采购可以说是具有极强专业性的一项工作。只有专业的物资管理人员才可以更加深入的看到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并能够及时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思路,从而使采购中的风险得到有效防范、使采购成本得以降低,最终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2在企业中应该制定物资采购战略

企业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带有长远性、全局性以及指导性的基本运作方案就是企业的物资采购战略。一般情况下包括五种战略:进货方式战略、订货谈判战略、选择供货商战略、采购发生战略以及采购品种战略等。企业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目标明确的采购战略有效地制定出来。采购风险管理机制一定要和采购的战略方向形成一致,要有助于采购战略目标的实现,并且要依据采购战略框架将控制风险的相关措施制定出来。

2.3一定要对采购风险进行科学分析,针对主要风险确定风险管理措施

一般来说,没有固定的模式来分析风险,分析风险主要经历3个阶段:识别风险阶段,在这一阶段就是要将采购中潜在的风险以及风险点找出来;评估风险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要评估所有的风险,并将采购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找出来;控制风险阶段,在这一阶段风险管理者将会运用各种方法以及措施来减少或者消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事件,或者减少发生风险事件后带来的损失。方法主要有:回避风险、控制损失、转移风险以及保留风险等[3]。如果企业中的管理层不能对采购风险进行仔细以及全面的分析,即使能够发现物资采购中的主要风险,也很难找出形成风险的根源,那么,制定出来的风险控制措施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企业应该科学全面的分析物资采购中存在的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物资采购中的主要风险。

2.4要制定出有助于企业和供应商合作的采购风险管理机制

企业对物质采购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的最关键之处就在于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将这种关系长久保持下去,很多人都对这一观点形成了认同感。这就需要企业一定得具备有效判断供应商资质的能力,准确的将优质的供货商筛选出来,并且和这些优质的供货商建立起长期的战略联盟,在进行审计以及监督等采购活动时,不能对数量以及价格等因素过于纠结。

3 结语

在企业当中,物资采购部门是基本职能部门之一,不仅能够有效满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料的需求量,同时还能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企业在面对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的同时,还要应对自身特点造成的不良影响,在面对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企业将会更加频繁的产生物资采购风险问题,这将会严重阻碍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以及业务素质,对于供货商以及市场的具体情况要进行严格的把握,从而做到对采购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使采购成本得以有效降低,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水平。

参考文献

[1] 曹旭. 企业防范物资采购风险略论 [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15),231-233

[2] 张琴,陈柳钦.风险管理理论沿袭和最新研究趋势综述[ J].河南金融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11(5),325-327

采购风险防控要点范文4

关键词:电力物资 招标采购 风险管控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095-01

一、大型发电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风险控制体系构建的背景

招标采购是市场主体通过有序竞争,择优配置工程、货物和服务要素的交易方式。招标采购方式的特点是变“买卖双方博奕”为“投标人之间的博奕”,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对买方的不利,目前,招标采购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在招标采购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事件的出现,会使得招标采购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偏离,给企业带来损失,这种偏离就是招标采购风险。招标采购风险一旦发生,就可能影响招标项目的进程、效率、效益、目标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法律责任方面:如果在招标过程中发生违法行为或者参与招标投标的利益相关方提出异议、投诉、等,相关责任人有可能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第二,成本方面:增加了招标采购组织方面的费用,增加了人力成本;导致工期延长、甚至工程质量问题而发生的费用,增加了项目隐形成本。第三,工期方面:由于招标进度改变,导致采购周期延长、交货期推迟,必然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第四,信誉方面: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对招标项目产生影响,必然会对公司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大型发电企业的机组装机容量大、机组数量多,相应的生产运行所需备品备件、大规模的技改项目和机组检修就多,物资招标采购需求随之急剧增长,招标采购风险发生的几率也在变大。另外,在招标方式的确定、招标文件的编制、开标、评标、定标、确定中标人等环节,都可能存在重大的廉政风险。因此,为了避免招标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构建招标风险控制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大型发电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风险控制体系的内涵

招标采购本身就具有特定目标的唯一性、临时的一次性、不断完善的渐进性、风险与不确定性等项目属性,故借助于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以物资招标采购各环节的风险辨识及分析为基础,以招标采购流程为主线,以内防外控为抓手可构建出大型发电企业物资招标采购“3S4M”风险控制体系。

大型发电企业物资招标采购3S4M风险控制体系是以招标采购六大环节的顺序作为招标流程,以“降、转、消”三策略(3Strategies,简称3S)作为外部防控层,以四“规避”措施(4Measures,简称4M)作为内部管控层,形成两层防护,实现招标采购过程公开、公平、公正,确保招标采购过程的顺利“流动”,为物资招标采购的风险控制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该体系中3S即外部防控三策略具体是指“降低风险、转移风险、消解风险”。4M即内部管控的四措施是指“规避投标人风险、规避制度风险、规避物资计划风险、规避招标方案风险”。中间“流动”的六环节是指“招标、投恕⒖标、评标、定标、签订合同”,签订合同结束后,进行总结、归纳,将经验应用于下次招标,形成一个闭环。

三、大型发电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风险控制体系的做法

1.外防抓降转消

1.1降低风险(S1)。设法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或者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影响,或同时从这两方面来考虑。如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可以选择资质等级高并有同类项目采购业绩的招标机构,从而有效地抑制风险。

1.2转移风险(S2)。在招标采购过程中,招标人可以将无法避免的风险,部分转移给投标人或其他利益相关方,共同承担风险,一般有三种方法:第一,投标担保。通过投标担保可以有效控制招标采购中投标人开标后弃标的风险,是转移违规行为风险的有效方式,通常采用递交投标保证金的方式。第二,合同履约担保。根据相关规定,是否采用履约担保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如果没有规定则不能要求投标人提供。履约担保可以转移中标人违反合同的风险,将风险转移给担保人。第三,合同履约保证保险。保证保险是保险人为被保证人(中标人)向权力人(招标人)提供担保。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可采用合同保证保险和商业信用保证保险来转移中标人行为可能带来的信用风险和所提供的商品质量风险。

1.3消解风险(S3)。在招标采购过程中,招标人面临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只能自己承担,或因转移风险成本太高而由自己承担。如内部人员风险,招标人只有自己制定措施来进行防范:一方面要加大招标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招标从业人员和评标专家的廉洁自律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避免廉政风险。

2.内控重四规避

在招标采购中,规避风险是指招标方和投标方设法远离、避开风险发生的事件和环境,避免风险发生,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实施:

2.1规避投标人风险(M1)

招标过程中投标人的风险是主要风险之一,这种风险是招标人可以设法消除的:一是严格执行资格审查制度,潜在投标人或投标人的资质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法定条件)、符合集团公司和基层企业的相关规定、符合招标文件对资质的要求(特定条件)。二是科学策划和编制招标文件,防止投标人利用招标文件中的漏洞设置陷阱而带来风险。三是严密监控、严肃处理投标人的不规范甚至违法行为。

2.2规避制度风险(M2)

规避制度风险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集团公司采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的招标采购规章制度;二是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在招标采购各环节做到有法必依、遵章守纪,执行力应与相关人员的绩效挂钩。

2.3规避物资计划风险(M3)

需求计划合理提报对规避招标采购风险至关重要,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需求计划时效性管理,根据公司的生产安排及检修计划提前上报,尽量避免紧急采购。二是提高物料描述的准确性,保证描述准确、编码唯一,以便于计划汇总和标包划分。三是对设备类物资,使用专业应做到技术要求编写规范、标准、明确,使得各潜在投标人的报价依据统一。

2.4规避招标方案风险(M4)

招标方案是招标采购的综合计划性文件,科学合理地编写好招标方案,可以有效地规避招标采购风险。编制招标方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选择适当的招标组织形式,即自行招标与委托招标机构招标。

二是尽可能选择公开招标采购方式。采用公开招标,可以为投标人提供公开、公平的竞争条件,同时可将招标环节置于各方监督之下,减少争议。

三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招标工作计划。招标机构应当合理安排招标计划,绝不能为了满足采购进度的要求而改变招标的合法程序。

四是科学和合理地划分标段或标包,不得利用划分标包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化整为零规避招标。

五是科学策划和编制招标文件,是整个招投标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招标采购风险防控最重要的一步。应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第一,编制招标文件前,做好充分、准确的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工作。如对所需招标物资的行业特点、制造加工难度,运输及安装调试周期等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第二,O定合理的资格条件。保证既能使投标人形成充分的竞争,又能使招标人买到质优价廉的产品。第三,选择合适的评标办法。对于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对其技术、性能无特殊要求的设备,应选择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使招标人既能完成采购需求,又能获得最大效益。对于功能复杂、技术含量高或技术要求特殊、通用性和可比性较低的货物,应选用综合评估法。第四,设定合理的合同条款,货物合同条款及格式应明确合同项目情况、供货的内容范围与要求、招标人与中标人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等。

四、大型发电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风险控制体系实施的效果

3S4M风险控制体系的运用,实现了风险管控机制的转轨变型,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现在的“主动出击”, 建立并完善了精细、标准的风险控制细则,实现了招标采购环节中的各个细分目标,从而保证了企业采购总体目标的实现,提升了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风险管理水平。

该体系运用后,不仅可以满足生产现场的物资需求,从时效性方面也可间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招标采购成功率,避免重新招标带来的时间和经济损失。合同履约风险的控制,使得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保证了资金安全,法律风险得到进一步控制。

五、结语

综上所述,招标采购作为一种通过市场竞争择优选择的采购方式,其有利于推进程序化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在采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招标采购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确保招标采购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不仅需从内部着手,完善各项基础工作,而且需要把握外部因素,详尽分析风险成因,进而“对症下药”,合理运用风险控制体系,有效的防范招标采购风险,为企业健康良性的运行和经营目标的完成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叶青等.项目管理与招标采购[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采购风险防控要点范文5

1.企业物资采购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企业物资采购是企业运营过程中进行的购买原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工具、备件和相关设备等物资的活动,旨在保证成本控制最大化的基础上,满足企业生产的各项物资需求。在物资采购过程中,需要核算企业购入材料及商品的实际采购成本,按照材料的类别和品种作出明细账目,从而实现物资采购对原料成本的控制。(图一)为企业物资采购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采购计划制订、采购审批、供应商选择、价格咨询、采购招标、合同签订与执行、货物验收、核算、领用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中均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影响着企业物资采购的实施,使得企业物资采购风险问题时有发生。

原材料及相关设备的及时供应是企业生产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物资采购是生产型企业与资源市场相互联系的重要渠道。因此,物资采购的安全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占有关键地位。与此同时,物资采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于通过对材料成本的科学核算来实现企业经营成本控制的目的,这就使得物资采购成为了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水平的重要渠道。因此,企业物资采购风险问题的防范是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物资采购风险防范管理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原材料采购的合理性,保证材料的质量合格和企业生产供应,从而降低了缺货、断货的风险。此外,物资采购风险防范管理有利于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能够促进企业经营总成本的降低、提高企业收益,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物资采购风险防范管理对于企业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现实意义。

2.造成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因素

物资采购的安全性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外部环境和自身局限性等诸多因素给物资采购的各个环节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了物资采购风险问题的发生。针对造成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因素,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2.1造成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外部环境造成的采购风险,主要来源于供应商和企业自身难以避免的外因。

(1)意外风险。由于自然、经济政策、价格变动等因素在物资采购过程中所造成的意外风险。该类风险具有不可预知性、突发性和不可抗力性。

(2)采购合同欺诈风险。合同欺诈相对隐蔽,其风险主要是由于供应商通过虚假的身份和担保的方式设置的合同陷阱,来骗取企业货款和相关利益。

(3)采购质量风险。在采购中,供货的物资质量不符合要求将直接影响企业制造产品的质量,给企业的信誉、经济效益都造成了巨大风险影响。

(4)技术进步风险。社会技术的进步使得企业的制造产品贬值以及物资设备更新迅速等问题时有发生,从而造成了已采购的原材料不符合要求而积压、刚购设备被淘汰的风险。

(5)价格风险。一是供应商在招标项目中相互串通,恶意提高价格,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二是企业对市场的判断失误,在认为价格合理的情况下批量采购,但这种物资有可能出现价格下跌而造成的风险。

2.2造成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企业内在问题原因造成的风险,可通过内部管理和规范来解决。

(1)采购计划风险。市场需求发生变动和采购计划管理技术不适当或不科学,影响着采购计划的准确性,造成计划风险发生,从而导致企业采购物资的积压,给企业资金的正常流通造成影响。

(2)采购合同风险。盲目签约、合同行为不正当、合同日常管理混乱等问题是造成采购合同内部风险的重要表现。

(3)采购验收风险。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企业所采购物资在进入仓库前未按合同及制度要求,采购物资在品种、规格、数量、价格、质量和单据等多方面的风险问题频有出现。

(4)采购存量风险。采购存量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量不能及时供应生产之需要,发生生产中断造成缺货损失而引发的风险以及物资采购过多,造成积压,企业物资无形损耗而形成的损耗风险。

(5)采购责任风险。这是由于企业经办部门或个人责任心不强或管理水平不高,造成采购物资不符合生产发展要求而形成的损失,也有不少风险是由于采购人员假公济私、牟取私利而引起的。

3.企业物资采购风险防范管理的策略

企业物资采购风险存在于企业物资采购的各个环节,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制定科学的战略,对物资采购实施合理的风险防范管理,通过对风险的正确评估和及时处理,实现对整个采购过程的有效控制。对此,本文结合造成物资采购风险的各项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物资采购风险防范管理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3.1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

(1)运用多样灵活的采购方式。企业物资采购方式多种多样,渠道的不同很可能造成采购成本的巨大差异。因此,要降低有效企业物资采购的成本,就必须多方面考虑、全方位比较,选择更为灵活的采购方法。可以采用公开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以及询价采购等方式。

(2)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采购计划是对组织内部各种工作进行稀缺资源的配置,包括采购品种、数量、预算价格、到货时间等多项内容。为实现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目的,就必须科学分析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当前库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

(3)制定合理的采购预算。采购预算是对物资采购成本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是对整个采购资金的一种理性的规划。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要求企业采购资金的使用必须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浮动。因此,合理采购预算的制定是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必然要求。

(4)选择诚实可信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信用问题直接决定着物资采购的质量和品质。这就要求必须选择符合采购条件的供应商,物资原料质量的各项因素,拓展采购渠道。同时,坚持公平竞争的招商原则,使得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具有同等的机会。

(5)建立供应商信誉等级评定机制。通过建立供应商信誉等级评定机制来化解来自于供应商方面的风险。信誉等级评定机制有助于规范供应商在供货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行为,培育更多诚信的供应商,降低履约风险。通过信誉等级评定,促进信誉等级较高供应商参与采购活动流程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取消或限制信誉等级较低供应商的采购活动资格,提高其失信成本,促进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

3.2构建完善的内部采购监督管理体制

(1)建立采购风险管理体制。采购风险管理体制的建立需要涉及到物资采购风险的各个环节,要求建立采购管理计划机制、采购风险防范机制、采购风险评价机制、采购风险处理机制和采购风险责任追究机制等各项机制对风险进行全面控制。同时,要明确采购管理目标和职责。目前,许多企业采用要求采购部门风险评价表的方式来实现风险管理。

(2)制定采购审计监督制度。物资采购审计监督制度是防止采购活动风险的重要措施,要求建立健全的请购计划制度,严格实行职权限制和职务分离制度,严格订货控制制度。此外,还要构建严格的入货质检验收程序,及时对物资进行质量检查和数量核实。

(3)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度能够有效预防采购人员的违规行为和违法行为。这就需要实行采购公开制度、集体定价制度以及择优选用供应商制度,保证物资采购活动都在公平、公正的透明环境下进行,防范了个人不当行为的产生。

3.3制定完善的采购合同内部审查机制

(1)采购合同条款审查制度。采购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完整性和严密性是物资采购安全性的重要保障,需要专门的采购合同条款审查制度来对其实施制约。具体内容涉及到对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的审查、对标的及其数量、质量的审查、对价款或者报酬的审查、对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的审查以及对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方式的审查。

(2)采购合同产生过程审查制度。采购合同产生过程审查制度是对合同产生必要性及效益性的判断,包括对采购计划、资金使用和采购价格的审查,对采购方式的审查和对供应商和开标过程的审查。这些审查是保证采购合同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必要措施,可以有效的保证整个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

(3)采购合同履行情况审查制度

采购合同履行情况审查制度是用于对采购验收和结算环节的审查,需要检查检查采购标的的数量、质量,与采购商的资金结算以及质量保证金的保留等各项内容与合同规定的符合度。

3.4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采购管理队伍

(1)加强采购人员的教育培训,注重绩效考核。企业物资采购的技术性相对较强,对于采购工作人员也有着较高的素质要求。因此,要保证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顺利实施就必须加强对采购业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不断增强法律观念,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和企业团队精神的培养。同时,要对员工的个人业务能力及素质进行明确、量化的考核,从而实现激励的效用。

(2)制定员工行为守则,贯彻制度规范。企业应制定员工行为守则, 明确规定禁止员工接受各种形式的商业贿赂、禁止商业舞弊等不正当行为,强制化要求员工加强自律,防止采购人员在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败德行为问题的发生。

(3)定期岗位轮换,降低人为风险。定期岗位轮换可以避免采购人员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密切的关系,防止采购回扣等腐败现象出现,也有利于员工业务知识的增加,从而促进长效管理。因此,应对采购员进行离岗审查,并进行阶段性的工作总结和考核,及时发现并纠正失误或错误,避免损失。

4.结语

物资采购部门是企业的基本职能部门之一,在满足企业生产原料需求、控制企业生产成本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现代市场经济竞争趋势的日益严峻,外界市场环境及自身特点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得物资采购风险问题的产生更加频繁,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这就要求必须建立严格的物资采购管理机制,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严格把握市场和供应商情况,从而防范采购风险、降低采购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曹旭.企业防范物资采购风险略论[J].现代经济信息.2009(15)

[2]魏也.优化供应链从采购开始[J].市场周刊.2006(9)

[3]吴跃东、尹丽丽.战略采购关乎企业赢利能力[J].上海经济.2005(5)

[4]管理审计防范物资采购的风险技术与方法[DB/DL].(2006一02~03).中国审计网

[5]企业防范物资采购风险的方法[DB/DL].(2005一07).支点国际在线

[6]谭颖.企业物资采购风险防范管理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23)

采购风险防控要点范文6

关键词:购成本方;采购模式;采购渠道

一、在采购成本方面

钱茜(2010)在《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研究》中通过对采购流程的分析、准时采购模式、采购商品分类管理、引入价工程(VE)理念,四个方面对采购控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观点,如在实际经营中我们也有考虑到人的因素,即培养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企业责任心。

吴旭(2011)以里理论分析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完善采购管理,提高效率,控制采购成本的计划工作,如建立价格档案和价格评价体系。同时一些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强调了计划的重要性。

二、在采购模式方面

刘振海(2011)在《莱钢:实现绩优化的采购管理》中运用实证分析法,以莱钢为背景,研究了建立科学高效的采购供应体制,强调了形成较为成熟的采购模式的重要性。并从需求计划、合同、招标等不同方面加强了采购程序规范化的要求。

唐怡铮(2005)通过《刍议完善集中采购内部控制》介绍美国、加拿大、韩国、香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集中采购制入手,以我国人民银行为例,分析了我国人民银行的集中采购制度,剖析影响集中采购的各种因素,进而提出防范腐败、加强集中采购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

进一步的讲,在防腐败问题上倪井喜(2009)在《优化内控设计 预防采购腐败》中通过对当前中国企业采购腐败现象的分析,以及借鉴跨国公司限制采购腐败的实践,从设计理念、健全内控、优化流程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企业采购内控制度的设计思路。

同时,王亚东(2011)在《企业内控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以新修订的《会计法》为基准,强调了影响内部控制的几方面因素:控制环境、关键控制点、风险管理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内部控制评价的六大原则。

吴长辉(2010)《原料采购风险及其防控措施》中,以辽宁省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从铜原料采购的角度分析了采购风险包括来自企业外部的资源风险、几个风险、欺诈风险、质量风险和来自企业内部的库存风险、销售风险等。并针对这些不定风险提出了风险管理措施等具有实际意义的理论方法。

宋丽娟(2009)在《企业增值采购研究》中,在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价值链理论思想下,提出了采购价值链增值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观点及建议,诸如降低采购总所有权成本、降低库存成本和管理费用等。

李思艳(2011)通过《浅谈施工企业基于内控系统下的物资采购管理》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分析了建立物资采购内控体系及物资采购风险评估的必要性,并围绕7个流程环节对企业物资采购内部控制活动进行了阐述。

关于内部控制建设的早期研究还有宋涛(2005)发表的《企业采购内控制度的建设》此文章以提出了供应系统的内控制度建设的重点突出“控制风险三道防线”,即完善自控、互控、监控体系。并以山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为背景案例,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在采购渠道分析方面

黄为一;范征(2008)联合发表的《外商常用的采购渠道及民营小企业的对策分析》针对欲开拓国际市场的我国民营小企业在寻求国外客户、与外商建立业务往来过程中的问题,总结外商采购我国产品常用渠道和民营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分析民营小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指出与外商接触旭注意问题,探讨民营小企业成功地走向国际市场的对策。

罗如学;尤妙娜(2009)共同发表的《基于供应链模式下电子化采购研究》中,基于网络发展的背景,应用对比方式,考虑到传统供应链中的采购活动存在信息不对称、需求反应迟钝及成本过高的一些因素,文章分析了采购工作实施电子化采购和信息化的必要性,同时阐述了在供应链模式下实施电子化采购的核心思想,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案选择和注意的问题。

Anoka Jokai(2009)于《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internal control in firms: a contingency theory based analysis》中通过对COCO.COSO等几个框架的分析指出,每个组织要选择最合适的控制系统时,必修考虑到意外事故的风险是否切合权变理论。该文主要研究了检验这些风险特点的选择是否适应他们公司内部控制结构和它是否会导致一些更加优惠的有效性的评估控制管理。

Jan Colbert(2008)在《How to Monitor Internal Control》中指出一个有效地控制系统在合适的地方运用,风险可以降至最小化。而将风险降至最小化需要运用一种有效地风险系统,同时还可以控制促进经营和与经营有关的信息的可靠性。此文中,作者指出了内部控制的系统包括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和沟通、控制活动、监控。

哈米的阿拉德(Philae)(2009)《内部控制透视:理论与概念》中认为内部控制是管理层的平等与控制可以帮助管理者实现资源的与其有效管理的结果通过。并指出设计和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不可能是一个实现通过快速修复短套。于此讨论了内部文件的概念的不同方面的内部控制和管理。

结论

过以上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对于各种内部的控制机制,采购内控可谓核心因素,采购价值可以说是基于时间和质量的一种竞争,对价值流中不能增加价值的环节,要通过减少浪费来节约成本。不论是节约还是提高效率,采购的内部控制,其中包括成本、管理、流程、定价、供应商、渠道等各方面的控制都紧密相联,每个环节的控制都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及方法。

通过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总结出采购控制在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增值”方面的中的角色性作用。采购内控不是最新提出的课题,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新的理念层出不穷,采购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等形式结构与理念,是现代企业不得不主动创新,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尤其是特殊商品的材料采购对于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余丽生,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践与思考[J].财会研究,2011年11期

[2]刘振海, 莱钢:实现绩优化的采购管理[J]. 企业界,2011年第4期

[3]钱茜, 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研究[J].中国外资,2010年1月第209期

[4]宋丽娟 ,企业增值采购研究[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9年第12期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7-14 09:08
下一篇 2024-07-14 09:04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