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方案范文1
企业筹资决策应具有超前意识,对未来融资环境和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增强筹资决策的预见性。筹资规模。企业的筹资决策应量力而行,筹投结合,提高资金的效益。企业筹集的资金过多,造成资金的闲置及不合理利用现象,增加企业的负债经营的规模,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非常不利。再者,资本结构对企业筹资决策有重要影响。最优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企业的负债经营规模和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假设企业拟筹资20亿元,分别有A、B、C三种筹资方案。假设三种方案的资本总额、税前利润及税前的利润增长率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资本构成。A方案的无负债,资本筹集全部为普通股;C方案资本构成为债务、普通股各占一半比例,B方案的负债比C方案低。假设企业的税前利润增长率为20%,A方案的普通股利润将以20%的增长率增长,B方案的利润增长率为24.90%,而C方案的增长率却高达33.33%。这是因为以C方案筹资时,企业要支出8000万元的债务利息,为企业带来了一部分的财务杠杆效益,因而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收益。
如果企业的税前利润下降,则C方案的普通股利润的下降幅度比A方案的利润下降幅度大,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再将B方案与C方案相比,两个方案都有负债,只是负债的比例不同,根据图表可知,负债比例越高,预期股利也会增加。当然,如果企业效益不佳,税前利润下降时,C方案承担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由表1可知,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其获利能力与筹资结构和资本结构有重要影响。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说明:DFL=EBIT/(EBIT﹣I),其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BIT为税前的利润,I表示债务利息。以A、B、C三种方案进行分析,其财务杠杆系数分别是1、1.25、1.67,财务杠杆系数表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即当企业税前利润增长一倍的时候,以A方案所筹集的股票利润每股可增长一倍,以B方案则可增长1.25倍,以C方案可增长1.67倍。但是,如果企业的税前利润下降一倍时,以A方案所筹集的股票利润每股会下降一倍,以B方案则会下降1.25倍,以C方案则要下降1.67倍,因此,负债越高,企业的预期获利可能是最大,但是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假设企业将筹资20亿,有两种方案,A方案和B方案的债务和股票筹资各一半,A方案利率为6%,B方案利率为12%。通过计算可知,A方案比B方案的每股预期股利下降了0.43,利息率偏高,导致企业的获利能力减小,且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以维持企业的日常经营。目前,由于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以及筹资方式受到限制,导致中小企业的筹资困难,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中小企业的筹资决策应建立在相对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之上,不断拓宽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为企业经营发展筹资所需的资金。再者,企业筹资决策应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和资本结构来确定筹资规模,尽量减少负债经营的规模,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侯权洪罗琪琛单位: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
降本增效方案范文2
在进出口贸易总额同GDP之比已达50%的今天,人民币升值肯定会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但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持续的时间会有多长?已发表的尚无法就这些得出量化的回答。本文通过China_QEM模型就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模拟,得出了有一定价值的数量结论。
汇率的变动将首先影响到中国的国际收支,之后通过对经济总量及价格的影响波及宏观经济的其它变量。在事实上采用固定汇率制、对资本项目实施严格管制并且利息率市场化程度还很低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将不会对短期资本流动产生大的影响。另外,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在起步阶段,数额相对较少,因而基本上可假定,国际收支表中的项目是由外商来华直接投资所决定的。同时,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在经常项目下,China_EM模型也只考虑了商品进出口,未包括服务进出口等其它项目。因而,在引用本文所列China_QEM模型拟合结果时须加以注意。
在确定基准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利用China_QEM模型对汇率的三种调整方式进行了模拟,结果如下。
模拟方案一人民币一次性中幅升值的效应
本方案假定,2004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升值5%,之后汇率保持在新水平。
人民币升值,将首先影响到进出口价格、进出口额以及人民币实际汇率和外商直接投资。与基准方案相比,升值后人民币进口价格将下降5%。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受人民币进口价格指数下滑的影响,自第二季度开始明显低于基准方案,在持续低于基准方案约5年之后方趋于平稳。届时,与基准方案相比,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约下降1.5%。
消费者价格指数受人民币进口价格指数的影响较小,但受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影响较大,它与基准方案的偏离略晚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自2004年第三季度才开始低于基准方案,但偏离时间长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降幅度也大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8年之后与基准方案相比,消费者价格指数间的差距仍在扩大,与基准方案相比降幅接近2%。以消费者价格指数的通货膨胀率在最初两个季度几乎与基准方案相同,但第3个季度起开始低于基准方案约0.25个百分点,之后降幅渐渐回落,两年后虽仍低于基准方案,但已可基本忽略不计。
受工业品出厂价格和进口价格下跌的双重影响,人民币出口价格指数与基准方案相比,2004年第一季度将下降2.83%,自第二季度起下降幅度将有所减缓,至第三季度下降幅度达到最小,之后下降幅度将渐渐回升,在约8个季度后厂降幅度稳定至 3.3%左右。
尽管人民币出口价格指数呈下降态势,但由于人民币升值,美元出口价格指数仍呈上升态势,因而导致出口相对价格大幅上扬。2004年第一季度出口相对价格比基准方案上升2.29%,2004年第二季度上升2.47%,2004年第三季度上升幅度最高,达到2.56%,之后上升幅度逐渐下降,在人民币升值约8个季度后趋于稳定。届时,与基准方案相比,升幅约在1.8%左右。
尽管人民币进口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均呈下降态势,但进口相对价格仍大幅下跌。2004年第一季度,由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尚无变化,进口相对价格下跌幅度与人民币进口价格指数的下跌幅度相同,为5%。之后,随着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下降,进口相对价格下降的幅度有所减缓,至5年后降幅稳定在约 3.6%左右。
人民币升值后,受进出口相对价格以及国内产出水平下降的影响,进出口额呈现下降态势,但由于J曲线效应,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额下降幅度在最初的5个季度内要小于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的下降幅度。之后出口下降幅度超过进口下降幅度,约在 5年后两者下降幅度之差稳定在0.35个百分点左右。与此相对应。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额自人民币升值后却一直呈上升趋势。与基准方案相比,除第一季度出口增幅略小于进口增幅外,出口增幅在第2个至第6个季度均高于进口增幅,之后进口增幅开始高于出口增幅,约在4年后进出口增幅之差稳定至0.35个百分点左右。
相对于价格指数的下跌幅度而言,人民币升值对现价总消费的影响很小,仅使现价总消费下降不到0.7%;同时受消费者价格指数下滑的影响,不变价总消费却在短暂下降后一直呈上升趋势,8年之后与基准方案相比上升约1.2%。
名义固定资产投资在人民币升值后虽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极为有限。在汇率调整4年后下降幅度稳定在0.4%左右。
人民币升值,在最初的约6个季度内对名义政府消费基本无影响。此后政府消费与基准方案相比开始有所下降,至6年后降幅稳定在0.5%左右。
综合上述各因素的作用,与基准方案相比,名义GDP在人民币升值后下降较快,但在连续下降约10个季度之后降幅趋于平稳,约为0.6%左右。各价格指数虽均呈下降趋势,但各自下降开始的时间与速度有较大差别,因而GDP减缩指数在人民币升值最初的约8个季度内与基准方案相比却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其升幅在第2个季度达到最大,为基准方案的1.15%,之后升幅开始减小,约在3年之后较基准方案有所下降。在人民币升值 8年之后较基准方案约下降0.7%左右。在上述两项因素的作用下,实际GDP同比增长率仅在人民币升值的前4个季度内低于基准方案,其中第一季度低1.29个百分点,第二季度低1.41个百分点,第三季度低1.32个百分点,第四季度低0.96个百分点。但在第2年的前3个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率却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较基准方案反而高出0.4至0.6个百分点。之后,虽仍高于基准方案,但超出的幅度却只在0.2个百分点上下波动。
由于中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证券市场规模还很有限,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还基本限于商业银行贷款,居民储蓄的主要形式也还是把钱放入银行(与存款利息率的高低基本无关)。鉴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已基本属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资本使用者成本(由通货膨胀率、折旧率、利息率以及税率共同决定)已成为决定企业投资的主要因素,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而在利息率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基本取决于经济增长和相应的物价水平。因此从模拟结果看,货币供应量M,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很小,8年后相对于基准方案也只下降了不足0.5%,但由于人民币升值对消费的影响,准货币的供应量(M2-M1)相对于基准方案却在8年后下降了1.5%。不过总的来看,正如以消费者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所显示的那样,通货收缩的压力仅表现在最初两年,之后对货币供应量基本不再有大的影响。
模拟方案二人民币一次性较大幅度升值的效应
本方案假定,2004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升值10%,之后汇率保持在新水平。
升值后人民币进口价格较基准方案下降10%。品出厂价格指数在前两个季度几乎与基准方案相同,但自第三季度开始出现明显下滑,到8年后与基准方案相比降幅达3%以上。消费者价格指数基本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时下降,但与基准方案相比,其降幅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8年后与基准方案相比降幅已接近4%。以消费者价格指数的通货膨胀率在最初两个季度几乎与基准方案相同,但第三季度起开始低于基准方案约0.5个百分点,之后降幅渐渐回落,与方案一相似,两年后虽仍低于基准方案,但已可基本忽略不计。与此同时,人民币出口价格指数在人民币升值后即开始低于基准方案,虽第2、3个季度下降幅度有所减缓,但之后降幅逐渐加大,约在8个季度后降幅稳定在6.7%左右。
与方案一相似,进口相对价格最初较基准方案下降达10%,之后随着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下降,进口相对价格降幅缓慢回升,8年后回落至7%左右。出口相对价格最初上升较快,前5个季度均在5%以上,但自第3个季度起升幅开始下降,约在8个季度后稳定在3.7%左右。由于J曲线效应,人民币升值后,在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额与基准方案相比均呈下降趋势的同时,出口额的降幅在最初5个季度内小于进口额的降幅。之后,出口额降幅将大于进口额的降幅,约在5年之后两者下降幅度之差稳定至0.7个百分点左右。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额在人民币升值后均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同时,与基准方案相比,只有第2到第5个季度的出口额升幅高于进口额升幅,自第6个季度起进口额升幅开始超过出口额升幅,并在约4年后两者之差稳定在0.7个百分点左右。
与基准方案相比,人民币升值10%,对现价总消费的从最初的些许影响到两年后稳定在低于基准方案1.3%左右,而不变价总消费只在第2、3个季度出现短暂下降,之后则一直呈上升趋势,8年后与基准方案相比上升约2.5%左右。
名义固定资产投资与基准方案相比下降幅度很小,在汇率调整4年后下降幅度稳定在0.8%左右。
人民币升值后的最初5个季度内,名义政府消费基本与基准方案一致,此后政府消费开始下降,但降幅在6年后将只有1%左右。
与方案一类似,名义GDP在人民币升值后呈下降的态势,但在10个季度之后将稳定在略高于1%。GDP缩减指数在最初约8个季度内较基准方案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升幅在第2个季度最大,达2.27%,随后开始缩小,并于3年之后开始低于基准方案,8年后将较基准方案下降1.2%左右。实际GDP同比增长率仅在幅度上与方案一有所差别,其趋势基本相同,也是先降后升,最后稳定在高于基准方案0.4个百分点左右。
与方案一类似,货币供应量M1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不大,8年后相对基准方案也只下降0.9%左右。准货币的供应量(M2-M1)在8年后相对基准方案下降了约3%。通货紧缩的压力只体现在最初两年。
模拟方案三人民币小幅渐进式升值的效应分析
本方案假定,人民币自2004年第一季度起每季度升值1%,连续升值5个季度,之后保持不变。
相对于一次性大幅调整,如进行持续的小幅调整但最终调整的幅度相同,则由于误差修正机制的存在,系统调整的过程将大大缩短,对宏观的冲击要小一些。以价格的变化为例,无论消费者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还是人民币进出口价格指数,与方案一相比,相对于基准方案,它的下跌幅度均会有所减少。相对于一次性大幅升值,人民币小幅渐进式调高币值的做法,对进出口的影响在前两年明显减弱,但对更长期的影响基本与一次性大幅调整接近。同样的情形可见于其它名义类变量,如名义GDP、名义总消费及名义固定资产投资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变价总消费在第一年较方案一有所上升,而在第二年和第三年明显低于方案一,同时在长期也要略低于方案—。相比之下,实际GDP同比增长率第一年要高于方案一,而第二年低于方案一,但随后却基本与方案一相同。
尽管从长期看,方案三与方案一中以消费者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基本相同,但在前6个季度,方案三却高于方案一或与方案一持平,表明人民币的渐进式升值所产生的通货收缩压力要明显小于瞬间调高人民币币值的做法。同时从长期看,无论以M1或M2-M1所表示的货币供应量均高于方案—。
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合上述,采用China_QEM模型对人民币升值进行政策模拟的结果与经济学基本相符,如汇率调整之后所出现的J曲线效应、人民币升值所引致的通货收缩压力等。
模拟结果显示,当汇率调整为一次性冲击时,因人民币升值而引致的J曲线效应对经常项目的改善只表现在前5个季度,其后经常项目顺差将呈减少趋势。而当对汇率进行渐进式调整时,J曲线效应却几乎不存在(只在第1个季度出现,且幅度很小)。
渐进式调整虽然在长期与瞬间调整的影响类似,但在短期对价格的冲击要小得多。考虑到仍未摆脱通货紧缩的现实,渐进式调整较为可取。当然采取这一政策的前提是仍保持目前对资本项目的严格管制,严禁外汇黑市交易。否则,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下可能将使渐进式调整的努力失效,而演变为事实上的瞬间调整,甚至高于所需调整幅度的调整。
尽管人民币升值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从模型运行结果看,这种冲击的影响是极为有限的,即使人民币升值15%也不致使中国经济陷入日本式的通货收缩。
:
降本增效方案范文3
主要的电源要求包括高效率、小型的解决方案尺寸以及调节led亮度的可能性。对于具有无线功能的便携式系统而言,可接受的emi性能成为我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当高效率为我们选择电源最为关心的标准时,升压转换器就是一款颇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而其他常见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充电泵转换器。在本文中,我们分别对用于驱动白光led的两款解决方案作了讨论,并探讨了他们与主要电源要求的关系。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设计考虑因素是调节led亮度的控制方法,其亮度不但会影响整个转换器的效率,而且还有可能会出现白光led的色度变换。下面将介绍一款使用一个pwm信号来控制其亮度的简单的解决方案。与其他标准解决方案相比,该解决方案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其更高的效率。
任务
一旦为白光led选定了电源以后,对于一个便携式系统来说,其主要的要求就是效率、整体解决方案尺寸、解决方案成本以及最后一项但非常重要的emi(电磁干扰)性能。根据便携式系统的不同,对这些要求的强调程度也不尽相同。效率通常是关键的设计参数中最重要或次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在选择电源时,要认真考虑这一因素。图1示显示了白光led电源的基本电路。
该锂离子电池具有一个介于2.7v~4.2v的电压范围。该电源的主要任务是为白光led提供一个恒定的电流和一个典型的3.5v正向电压。
与充电泵解决方案相比,升压转换器可实现更高的效率
一般来说,用于驱动白光led的电源拓扑结构有两种:即充电泵或开关电容解决方案和升压转换器。这两款解决方案均可提供较高的输出和输入电压。二者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转换增益m=vout/vin,该增益将直接影响效率;而通常来说,充电泵解决方案的转换增益是固定不变的。一款固定转换增益为2的简单充电泵解决方案通常会产生比led正向电压高很多的电压,如方程式(1)所示。其将带来仅为47%的效率,如方程式(2)所示。
式中vchrgpump为充电泵ic内部产生的电压,vbat为锂离子电池的典型电池电压。充电泵需要提供一个恒定的电流以及相当于led3.5v典型正向电压的输出电压。通常,固定转换增益为2的充电泵会在内部产生一个更高的电压(1),该电压将会导致一个降低整体系统效率的内部压降(2)。更为高级的充电泵解决方案通过在1.5和1转换增益之间进行转换克服了这一缺点。这样就可以在电池电压稍微高于led电压时实现在90%~95%效率级别之间运行,从而充许使用增益值为1的转换增益。方程式(3)和方程式(4)显示了这一性能改进。
当电池电压进一步降低时,充电泵需要转换到1.5增益,从而导致效率下降至60%~70%,如示例(5)和(6)所示。
图2显示了充电泵解决方案在不同转换增益m条件下理论与实际效率曲线图。
转换增益为2的真正的倍压充电泵具有非常低的效率(低至40%),且对便携式设备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具有组合转换增益(增益为1.0和1.5)的充电泵则显示出了更好的效果。这样一款充电泵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从增益m=1.0向m=1.5的转换点转换,这是因为发生增益转换后效率将下降至60%的范围。当电池可在大部分时间内正常运行的地方发生效率下降(转换)时,整体效率会降低。因此,在接近3.5v的低电池电压处发生转换时就可以实现高效率。但是,该转换点取决于led正向电压、led电流、充电泵i2r损耗以及电流感应电路所需的压降。这些参数将把转换点移至更高的电池电压。因此,在具体的系统中必须要对这样一款充电泵进行精心评估,以实现高效率数值。
计算得出的效率数值显示了充电泵解决方案**的理论值。在现实生活中,根据电流控制方法的不同会发生更多的损耗,其对效率有非常大的影响。除了i2r损耗以外,该器件中的开关损耗和静态损耗也将进一步降低该充电泵解决方案的效率。
通过使用一款感应升压转换器可以克服这些不足之处,该升压转换器具有一个可变转换增益m,如方程式(7)和图3所示。
该升压转换器占空比d可在0%和实际的85%左右之间发生变化,如图3所示。
可变转换增益可实现一个刚好与led正向电压相匹配的电压,从而避免了内部压降,并实现了高达85%的效率。
可驱动4白光led的标准升压转换器
图4中的升压转换器被配置为一个可驱动4白光led的电流源。该器件将检测电阻器rs两端的电压调节至1.233v,从而得到一个定义的led电流。
本结构中使用的升压转换器在1.233v电流检测电阻器两端将有一个压降,而检测电阻器的功耗会降低该解决方案的效率。因此,必须降低检测和调节该led电流的压降。除此之外,对于许多应用来说,调节led电流和led亮度的可能性也是必须的。图5中的电路实现了这两个要求。
在图5中,一个可选齐纳二极管被添加到了电路中,用钳位控制输出电压,以防止一个led断开连接或出现高阻抗。一个具有3.3v振幅的pwm信号被施加到该转换器的反馈电路上,同时使用了一个低通滤波器rf和cf,以过滤pwm信号的dc部分并在r2处建立一个模拟电压(vadj)。通过改变所施加pwm信号的占空比,使该模拟电压上升或下降,从而调节该转换器的反馈电压,此举会增加或降低转换器的led电流。通过在r2处施加一个高于转换器反馈电压(1.233v)的模拟电压,可以在检测电阻器两端实现一个更低的感应电压。对于一个20maled电流而言,感应电压从1.233v下降到了0.98v(对于10maled电流而言,甚至会降至0.49v)。
当使用一个具有3.3v振幅的pwm信号时,必须要将控制led亮度的占空比范围从50%调整到100%,以得到一个通常会高于1.233v反馈电压的模拟电压。在50%占空比时,模拟电压将为1.65v,从而产生一个20ma、0.98v的感应电压。将占空比范围限制在70%~100%之间会进一步降低感应电压。由此得出的效率曲线如图6所示。
效率还取决于所选电感。在此应用中,一个尺寸为1210的小型电感可以实现高达83%的效率,从而使总体解决方案尺寸可与一个需要两个尺寸为0603的飞跨电容充电泵解决方案相媲美。
图7显示了led电流作为控制led亮度的pwm占空比的一个线性函数。
上述解决方案显示了用于驱动白光led的标准升压转换器的结构以及通过限制pwm占空比范围并选择一个不同的电流控制反馈网络来提高效率的可能性。按照逻辑思维,我们接下来将讨论一款集成了所有这些特性的解决方案。
专用led驱动器减少了外部组件数量
图8显示了一款集成了前面所述特性的器件。直接在ctrl引脚上施加一个pwm信号就可以对led电流进行控制。
电流感应电压被降至250mv,且过压保护功能被集成到一个采用小型3mm×3mmqfn封装的器件中。其效率曲线如图9和图10所示。
图10显示整个锂离子电池电压范围(2.7v~4.2v)内均可以实现80%以上的效率。在此应用中,使用了一个高度仅为1.2mm的电感(sumida cmd4d11-4r7,3.5mm*5.3mm*1.2mm)。
从图10中的效率曲线可以看出:在大多数应用中,升压转换器可以实现比充电泵解决方案更高的效率。但是,在无线应用中使用升压转换器或充电泵时还需要考虑emi问题。
对emi加以控制
由于这两款解决方案均为运行在高达1mhz转换频率上的开关转换器,且可以快速的上升和下降,因此无论使用哪一种解决方案(充电泵还是升压转换器)都必须要特别谨慎。如果使用的是充电泵解决方案,则不需要使用电感,因此也就不存在磁场会引起emi的问题了。但是,充电泵解决方案的飞跨电容通过在高频率时开启和关闭开关来持续地充电和放电。这将引起电流峰值和极快的上升,并对其他电路发生干扰。因此飞跨电容应该尽可能地靠近ic连接,且线迹要非常短以最小化emi放射。必须使用一个低esr输入电容以最小化高电流峰值(尤其是出现在输入端的电流峰值)。
如果使用的是一款升压转换器,则屏蔽电感器将拥有一个更为有限的磁场,从而实现更好的emi性能。应对转换器的转换频率加以选择以最小化所有对该系统无线部分产生的干扰。pcb布局将对emi产生重大影响,尤其要将承载开关或ac电流的线迹保持尽可能小以最小化emi放射,如图11所示。
粗线迹应先完成布线,且必须使用一个星形接地或接地层以最小化噪声。输入和输出电容应为低esr陶瓷电容以最小化输入和输出电压纹波。
结论
降本增效方案范文4
一、项目立项背景
2016年11月28日, 公司下属银川中节能联合电力有限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建设的银川经开区增量配电改革试点项目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增量配电试点项目。配电网作为电力发输配用的末端直接面向用户服务,增量配电业务由于体制机制更加灵活,有更多的创新服务。
公司投资建设的银川经开区综合能源低成本化园区改造项目作为综合能源工程,年发电量4000余万度,是增量配电网区域的重要延伸,一方面可依托增量配电网实现分布式能源电力上网,并寻求更丰富的商业交易模式,获得较好的上网电价水平,特别是可以通过增量配电网就近向用户输送低价电量,降低园区用户生产成本,体现了“低成本化园区”的改造方向。另一方面能够给增量配网提供必要的电源补充,提高园区增量配网区域的电能质量。增量配网模式下,综合能源服务商可以更直接实现分布式电源和用户的关联,通过综合能源商的售电服务完全耦合电能生产端和销售端。通过这种耦合,综合能源服务商能根据用户的用能需求实现多能互补系统的运行优化,降低能源生产成本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项目现有设备:
1 套数字化综合能源管控平台;
1 回 35kV 增量配电网接入系统(含红线外 35kV 出线);
5.6MW 燃机 CHP;
2MW 光热利用装置及高温储能装置;
1 台 10t/h 加 1 台 20t/h 高效低氮燃气锅炉;
能源站外蒸汽管网、站外供热回水管网、站外给、排水管网;
二、提质增效方案
在工程设计建设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项目运行经济性、效率性,达到降本增效、提质增效的目的,结合实际需要,经过研究讨论并与设计院、总包方沟通方案的可实行性,最终确定了三种可实行的技改方案。
方案一:
由于分汽缸的汽源是来自三台锅炉,三台锅炉的热负荷、工况不同,会造成分汽缸入口和出口蒸汽温度波动范围较大,造成用户用汽参数波动较大,影响用户生产;由于蒸汽温度波动较大,一旦蒸汽温度波动至对应压力过热温度以下,会造成蒸汽带水,管道中形成水锤,会严重损坏管道和设备。通过在分汽缸的出口和入口各增加一个减温器,对三台锅炉供来的蒸汽先经过入口的一级减温器进行粗调,将波动的蒸汽温度先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再经过分汽缸将不同温度的蒸汽混合、进一步的稳定,最后通过分汽缸出口的二级减温器进行细调,通过分段控制,精密调节,以维持主蒸汽温度为设定值,使被控对象的延迟和惯性都小于一级减温水的控制方案,从而消除单级减温水存在的内扰,达到蒸汽温度的稳定,避免了对管道和设备的损坏,而且减温器实现降温使用的是锅炉给水母管来水,在保证用户参数和对应压力下过热度的同时,还对减温水进行了100%充分利用。使能源消耗达到了最优,也使能源站的效益相对于未增加减温器,有了较大的提高。
此方案通过技术改造,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预计累计两年共节省26.2万元的生产费用。
详细计算:
每年能源站供热蒸汽量在13万吨左右,锅炉燃烧的额定温度及压力为1.2Mpa、200℃,保守估计,通过喷水降温控制温度至0.8MPa、180℃,1.2Mpa、200℃蒸汽焓值为2814kJ/kg,0.8MPa、180℃蒸汽焓值为2791kJ/kg,则通过计算可得全年13万吨蒸汽共降低热量2990000000kJ,天然气热值约为34MJ/Nm3,则换算为天然气为87941Nm3,每标方天然气价格为1.8元,则每年天然气共节省15万元左右,两年共节省30万元。
该项目计划投资减温器设备及安装费为2万元,预计年消耗减温水(除盐水)量为1103吨,吨除盐水费为8元,则两年除盐水费用为1.8万元。
两年节省费用减去成本费用=30万元-2万元-1.8万元=26.2万元。
方案二:
现有技术从外供蒸汽的分汽缸引出一路至生水加热,会造成本该外供收费的蒸汽用于厂内水源加热,经济性差,并且消耗有限的资源。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综合能源站通过燃机及燃气锅炉现有的烟气换热器和冷凝器对燃机及燃气锅炉的排烟余热加以利用,作为生水加热的热源。在锅炉烟气排放尾部加设冷凝器,利用本该外排的高温烟气对化水来水进行加热,对除盐水进行了一个初步的预热,使除盐水在进除氧器之前自身就已带有温度,间接的提高了除盐水的升温速率。增加锅炉的效率的同时还对锅炉的余热能源达到了高度利用。燃机的烟气换热器与锅炉的冷凝器都是利用本该外排的高温烟气加热化水来水,减少了从分汽缸引热源的额外热损失,大大提高了能源站的经济性。预计两年内累计可为能源站共节省180万元。
详细计算:
现有锅炉年需26万吨原水,但冬季期间有约12万吨原水需从5℃加热至25℃,5℃水焓值为21kJ/kg,25℃水焓值为104kJ/kg,则12万吨水从5℃加热至25℃共需9960000000(9.96×109)kJ,1.2Mpa,200℃蒸汽焓值为2814kJ/kg,,60℃的水焓值为251kJ/kg,则通过换算可得蒸汽约为3886吨,加上启停过程中汽水损失,换热过程中损失,总计需约4000吨蒸汽,按一吨蒸汽230元计算,则一年共计节省费用92万元,两年节省费用共计184万元。
该项目计划投资4万元,包括从烟气换热器出口至原水加热器的供水管道,水-水换热器,手动阀门,以及原水加热器至烟气换热器的供水管道。
两年节省费用减去投资的成本费用=184万元-4万元=180万元。
方案三:
现有技术的现状是:能源站现有三台燃气锅炉为工业园区供高温蒸汽,因工业园区蒸汽用量波动较大,故三台锅炉根据园区热负荷进行频繁启停,蒸汽负荷增加时,需要启动备用锅炉时,需进行上水、暖炉等步骤。
现有技术的缺陷或存在的问题是:燃气锅炉冷态启动耗时较长,锅炉从上水,至供应蒸汽,无法及时响应用户用汽负荷的增加,对园区生产影响较大;锅炉长期启停冷热变化较频繁时,锅炉受热面热力变化频繁,会造成锅炉寿命减少,容易造成管道磨损,甚至爆管的风险。
本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缩短燃气锅炉从冷态启动至供应蒸汽的时间,及时响应用户热负荷,尽量减少汽源端对用户生产的影响;降低因频繁启停造成的锅炉损耗。本方案相比与现有技术的优势是:减少了燃气锅炉从上水至锅炉预热的时间,能够较快响应用户热负荷,减少汽源端对用户端生产的影响。
具体的方案:通过给燃气锅炉增加一台炉水自循环泵,从锅炉的下锅筒定排管道接出一路管道,增加锅炉自循环泵连接至燃气锅炉给水管道,当炉水温度较低时,对锅炉进行上水,并利用锅炉自循环泵对锅炉进行循环加热。该方案解决的问题:能够极大提升锅炉的升温升压速率,及时响应用户用汽负荷的变化,减少了锅炉频繁启停造成的受热面应力变化频繁,从而减少对锅炉寿命降低的影响,降低了锅炉爆管的安全隐患风险。提高了锅炉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降本增效方案范文5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a)-114-01
医院成本管理是进一步深化医院改革的重要课题,是医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医院管理者提高医院两个效益的重要手段。尽管近年来广大医院管理者和许多医院都有了些探索和实践,但远未引起重视,同时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经验,现就这一问题谈几点体会。
1 医院成本管理的提出
目前我国医院成本管理意识淡漠,这是由我国医院的管理模式决定的。建国初期,医院为供给型事业单位,其开支由政府拨给,所以成本核算概念淡漠。进入80年代,国家财政拔款相对减少,医院的支出逐渐靠自己的收入支付。到了90年代国家拔款越来越少,医院不得不加强自己的收支管理,医院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成本管理提到了议事日程,医院成本管理成为医院经济管理的重中之重,所以医院成本管理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是医院适应市场竞争的产物,也是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
2 医院成本管理模式
医院成本管理起步较晚,经验不足,仍处在模糊成本管理状态。卫生资源的相对过剩,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特别是中、下级医院床位使用率逐年下降。降低成本、扩大医疗消费、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也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严竣问题。
2.1 医院固定成本降低
医院固定成本包括房屋、医疗设备、其他设备、人员工资、奖金福利等。这些成本不可能降低而是会逐步加大,如设施要不断增加,设备不断换代,人员工资不断提高,奖金福利不断改善,特别是人才培养投入更大。如果在这些方面降低投入,会使医院竞争能力明显下降,而且使医院发展失去后劲。
2.2 降低活动成本是关键
医院活动成本包括除上述开发成本以外的一切开支,如器材消耗、药材消耗、水暖、电及维修开支、办公费、差旅费开支等。这是医院降低成本的关键和重点,也是活动程度较大的一块,可实行节余提成,超标院科分担,分担比例不少于50%,从奖金中扣除,从而有效地控制支出,另外对有条件的科室实行承包经营,自负盈亏或定额上交等办法,以减轻医院的负担,降低成本。
3 医院成本管理的组织与实施
3.1 建立总会计师负责制的成本核算体系
医院成本核算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关系到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大事。由于院领导工作忙,财务专业现代信息知识不足,不可能实际操作和执行成本核算,所以建立有财会知识、熟悉医院经营、懂财务管理的总会计师负责制是落实成本管理的关键。
3.2 提高医护质量可间接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的目的是提高效益,增加病源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提高医护质量是增加病源的根本。首先降低成本的目的是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效益就提高了,这是一般规律。但成本确定要合理,要保证能正常运转,因为医疗收费标准是国家定的,但具体到一个医院,有的项目收费可能高了,有的可能低了,医院又不能擅自改变收费标准,另外各家医院设备、设施不同,购买价格的多少,人员结构不同,工资福利也有高低,特别是具体到一个科室更明显,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标准,才能调动各科室人员的积极性。其次是决不能忽视医疗质量的提高和服务态度的改善,因为这是增加病源、相对降低医疗成本的关键和根本,要使病源增加,医疗质量是关键,这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同时改善服务态度,服务于病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是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特别应注意的问题。
3.3 坚定不移地开展纠行风和树新风活动
当前医院不正之风虽经多年整治有所好转或改善,但仍然存在,且形式多样,回扣风、收红包、收礼品现象时有发生,直接损害了医院形象,侵犯了患者利益,增加了患者负担,既影响了医疗质量,也提高了成本,同时使医院效益下降,所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降低医院成本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3.4 奖惩兑现是落实执行成本管理的关键
在制定完善成本核算管理办法以后,怎样才能执行下去,关键是要将奖惩兑现。一是方案要有充分依据,符合本院实际。近年来医院都实行了奖金制度,在执行奖金制度时都有一套核算办法,都有多年的统计数据。根据这些年的数据资料分析,预测制定方案就有一定的科学性。二是要充分发动职员。方案制定以后,要反复强调,使广大职员了解、理解方案、才能更好地落实、执行方案。三是要严格奖惩,完成的或超额完成的给予奖励,完不成者给予处罚,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才能使方案执行下去。四是不要轻意改动方案。因为检验实践的正确与否要有一定的时间。五是要不断总结,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继光,何利,姜明燕,等.药品价格调整及集中招标采购对患者药品费负担的影响[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1):34-36.
[2]周文彪.现代设备管理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降本增效方案范文6
机房散热是数据中心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针对空调散热的高成本问题,中兴新公司推出了新一代高密度机房散热解决方案――液冷门散热系统,它专为刀片服务器等高密度数据产品而设计,有效解决了数据中心机房存在的散热效率低、局部温度高、空间利用率低、噪音大等问题。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中兴新公司创造性地引入了室外空气自然冷却源,减弱对空调的依赖,有效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节约运营成本。
在传统的数据机房制冷系统条件下,机柜热密度一般在每机柜2到3千瓦,很多机房的机柜只能放几个服务器,以此来降低单个机柜的热负荷,从而造成了机柜的低利用率。中兴新公司在本次展会亮相的一体化冷却机柜――高密度散热解决方案,即利用“液冷门”的辅助散热方案,可以使单个机柜支持每机柜20到25千瓦的高热密度。该方案通过液冷、智能化热环境控制。节省电费;智能化调节,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再投资成本;实现高密度配置,节省空间。
本届展会,中兴新还推出其户外动环一体化解决方案,旨在解决传统的各类移动基站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目前,传统基站缺乏一体化解决方案,设备整合难度大,建设时间长;远程监测和智能控制缺失导致运维难度大,成本增加;缺乏电力多元化配置,能耗高且设备寿命缩减,增加了设备的二次投资。中兴新解决方案不仅能一体化配置降低设计成本和采购成本,同时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创立并控股中兴通讯的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长期致力于推动、扶持高科技、新产业发展的投资控股公司,目前的业务涉及精密机械设计和通讯配套高科技产品制造、网络增值应用产品的持续研发应用、新动力能源、绿色替代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开发等领域,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市场,并进入欧洲、北美等国际高端市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6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