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景范文1
然而在这个城市里,同样还有一群人,白天他们做着最辛苦最肮脏的工作,晚上,在立交桥下,在车辆碰不到的马路边,在废弃的屋檐下,他们用一床被子往身上一卷,便是一夜。他们被众多的城市所不屑,因为他们的破衣烂衫,语言粗俗,影响着城市的形象。为着生活,为着妻儿老小,不管城市用怎样的眼光看他们,他们都必须在这里坚持下去,忍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
他们不会和城里人一样闲着没事逛逛街,他们下班之后已经没有力气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微薄的工资,不足以让他们享受这个城市的奢华与繁荣。为了取暖,有的时候他们会和同伴将被褥和在一起,一人一头。他们没有太多的语言交流,一人手中一支烟,所有的酸甜苦辣都随着缭绕的烟雾飞向了夜空。他们沉默不语,面色凝重,却不见悲喜不见苦乐。仿佛在思考着人生,思考着社会,思考着他们与这个城市的关系。事实上,我很清楚这些东西与他们内心深处的问题毫无关联,都是我假想的。花白的头发在微弱的路灯下若隐若现。
他们不属于这个城市,他们干最高最危险,最累,最苦的活,一栋栋富丽豪华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之后,他们便需要转移到其他地方去,再次进入那些高楼大厦的不是他们,他们是没有这样的资格的。现在已经是深冬了,刺骨的北风整日呼啸,祈祷他们能有个容身之所!
还有一群人,他们来自全省天南地北,操纵者河南不同地方的方言,各自骑一辆三轮车,停靠在某个车来人往的十字路口,或者某个比较集中的蔬菜水果市场,有的买蔬菜,有的买水果,有的买特产。和前面那些打工的相比,他们要好的多,至少时间自己可以掌控,不管成本是多是少,挣钱多少,还有妻儿陪在身边,即便是深夜回家,他们仍然可以吃上一口热饭,喝一口热汤。
我很同情他们在冰天雪地里可以坚守到凌晨两三点钟,几次加班到深夜,我都忍不住要买一些水果,不管他们要多少钱,有无缺斤少两,我都会买。
曾经,我还很矛盾,很纠结,深更半夜,我应该买还是不买。在冰天雪地寒冬腊月,晚上他们本应该和亲人为着火炉,看看电视或者给孩子辅导辅导作业,钱是永远挣不完的。“深更半夜,如果一直没有人买,他们坚持一会儿应该就会回家了吧。”我想,我如果买了,他们回想着等会儿还会有其他像我一样的人深夜也会买东西。不买的话,他们是在是太可怜了。
事实上,我的纠结是多余的。他们的被风雨写满沧桑的脸上,灿烂依旧,欢声笑语依旧。有的人会等客户的时候偶尔会哼上几句小曲,有的,孩子陪着他们一起照顾摊位,一家人配合的非常默契。对于他们,这样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幸福呢?
在幸福快乐的天平上,人人都是平等的,人的幸福感不在于我们最终获得了什么,而在于为获得这些东西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我们和他们相比,面对工作、生活的种种压力和所谓的精神上的痛苦,幸福指数或许还不如他们高。
还有一群人,他们是这个城市里的乞讨者。他们推着音响,夫妻相伴,一个伴奏,一个演唱,极为不专业。他们走遍郑州的大街小巷,这不算是乞讨,我想,卖唱也算是一种付出和劳动,专业与否、悦耳与否需另当别论。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让我感动的应该是那种不弃不离的爱情。
一次与朋友出行,一对穿着臃肿,白发沧桑的老人,坐在马路边,音响里放着穆桂英挂帅选段。他们我是经常碰到的,只是这次,他们看上去疲惫了许多,苍老了许多。他们背靠着墙,脸上写满沧桑,面无表情地坐着,满脸尘土的颜色,头发白了大半,衣服破旧不堪,衣物和饭盒捆绑在一起,堆放在地上。毫无疑问生活对于他们苦不堪言,然而生命对于他们,具有和别人一样重要的意义。
面对这样的生活,他们可以搀扶一生。对于我们这些所谓的高素质,有追求的年轻人来说,我们的爱情似乎显得弱不禁风。
城市风景范文2
关键词:金鸡湖;西湖;山水园林;西方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7-0001-03
1 引言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和苏州相距仅100多km,同处长江三角洲,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这两座城市就有了紧密的联系,共同演绎了吴越灿烂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景观设计在这两座城市走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在苏州城东,开发了新的工业园,而金鸡湖――一个养殖业为主的湖泊随着城市的扩张逐渐演变成城市湖泊。在杭州,同样由于城市扩张的需要,西湖地区已从原来的郊区转变成市中心地区,西湖也成为盛名远播的中国式的山水景观的典范。本文通过对这两个湖的比较,体会中西方景观的差异与影响。
2 金鸡湖与西湖两地园林比较
2.1 区域位置
在区域位置上,两者都处于长三角经济商圈。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苏州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文化城市。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南侧,在城市和群山环抱之中,水面面积约5.66km2,岸线周长15km,西湖南北长3.3km,东西宽2.8km。水的平均深度在1.5m左右。苏堤和白提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西湖西侧,天目山的余脉柔和的天际曲线与西湖柔和的湖光水色巧妙的连成一体。东侧城市建筑与西湖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三面云山一面城”,“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景区。随着城市的扩张运动,西湖和杭州城区连为一体,扮演着城市后花园的角色,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也是杭州的大型会客厅,迎接着四方来客。
金鸡湖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古城区东侧,面积7.38km2,平均水深3m,有建成的和正在建设8大特色风景区。从东北到西南的一条轴线把这个的城市湖泊公园分成两个部分,西北部属城市圈,被高层建筑包围。东南部属自然圈、生态区域。整个金鸡湖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区域,是人们休闲的乐园。
图1 金鸡湖区域位置
2.2 道路交通
在湖区道路交通的组织上,杭州和苏州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在杭州景区内交通根据地形沿湖环状布置,有很多的车行入口,但是道路的等级不一致,交通压力大。对于西湖来说,湖区的交通靠西湖太近,为了不影响湖区的景观,道路不能太宽敞,城市的道路网上的很多支路都直接连到了西湖的环湖路上,造成了车流混杂的局面,同时西湖区域的人行和车行没有合理安排,使得游人和城市中活动的人相互冲突。西湖周边的地形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西湖的交通,西湖环湖的车行道上有很多的沿街商业区,吸引游人驻足,因而限制了车速。
区域内交通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湖区地形特点网状布置,和湖水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禁止过多的外向型交通直接进入湖区,使其成为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而有些地方又直接能看到水,甚至驾于水之上。道路的等级明显,城市的道路和内部道路区分明显,有秩序。
2.3 人文历史
图2 许仙和白娘子的雕塑
图3 白居易离行送别的雕塑
在杭州,历史文化基本上位于西湖地区,而由这些历史形成的区域,形成的景观,又把西湖装点得更加妖娆美丽。在金鸡湖区域,是以各种功能区域作为背景的,历史文化是区域的一种装点。杭州西湖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坡、白居易、苏小小、秋瑾、白蛇、许仙等形象鲜明的人物留下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如图2、3)。金鸡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其名源于吴王夫差的女儿琼姬,因在吴语中的“琼姬”念起来和“金鸡”的相近。故后来人们便渐渐地把“琼姬湖”称为“金鸡湖”了。
2.4 生态环境
金鸡湖原先周围是沼泽,没有树木,随着周边地块功能的转变,湿地逐渐减少,最后成为一个城市湖泊,但其原有的生态性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作为城市开发的一部分被开发和利用起来。目前金鸡湖植被都是重新种植,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引进许多新的植物品种,使得植物更加多样化。对原有驳岸的改造,运用了直立驳岸,台阶踏步,沙滩等多种形式,丰富了湖岸线的肌理,对原有的湿地部分,在保留的同时,进行适当改造,不仅满足了其生态要求,还使景观更加美丽,堤岸也更耐风浪的侵蚀(图4、5)。
图4 西湖东侧沿湖大道
图5 金鸡湖的台阶驳岸
3 园林景观比较
在苏杭两地,湖泊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通过对湖滨环境的营造,吸引人们休闲游览,提升城市地区价值,继而带动城市整体的开发。在湖滨开发形式上,西湖和金鸡湖有着不同的尝试,西湖走的是自然景观结合人文历史的中式山水园林路线,在保护自然,开发自然中寻求经济效益,提升城市品位。而金鸡湖采取的是经济发展,以为经济区发展服务的公共景观为主的发展路线,在改造湖滨和自然的相互对话、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城市的魅力。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苏杭两地在景观规划的模式上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3.1 杭州的中国传统园林
杭州作为一个历史名城,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了原有资源的优势,把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旅游结合开发,西湖早已是整个城市的灵魂地带。中国园林基本要点是要完成山水的构造,包括堆、湖石山堆砌、处理水源等具体的形式问题。中国人对风景的关注更多的集中在风景所唤起的情感和显示的哲理方面,这当然也于自然风景的形式有关。不同的形式会产生不同的情感,表达不同的哲理,但这些形式本身被过早的图示化了,不仅是造园,中国人在观赏风景和从事所有建造活动的时候,都与文学、书画相伴。
3.2 苏州的城市生态公园
苏州金鸡湖在景观规划设计上,沿用西方景观的城市生态公园的路线。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界定。
3.2.1 城市化
城市生态系统与森林、草地、河流、湖泊、海洋、湿地生态系统并列为世界七种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在层次结构上,城市生态系统又可分为三个亚系统,即社会生态亚系统、经济生态亚系统和自然生态亚系统,它们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一部分的城市生态公园,无论从地理位置、空间格局、生态功能和规模级别上,都是城市的一个有机部分,都具有城市的属性。从地域上划分城市生态公园,包括城区生态公园和近郊生态公园两种。城市生态公园的“城市”属性,使其有别于位于近郊和林区的自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国家公园。
3.2.2 生态性
城市生态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其“生态性”。从生态学的体系来看,这种生态性应该满足三个不同层面的标准。
(1)对宏观尺度(全球生态系统)而言,它的生态过程、能源和物质的使用是有利于全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
(2)对于中观尺度(城市生态系统)而言,它的功能可以保护或者改善城市系统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结构,减少污染,改善环境,保护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3)对于微观尺度(公园生态系统)而言,它的环境建构是符合生态原则的,生态环境系统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合理性的特征,具有自我演替发展的能力。它的具体空间和实体形象能充分考虑到与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个体的互动关系,能唤起人对于生态意象的文化体验和美学感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2.3 公园化
满足人的心理和活动要求,也是城市生态公园的一个重要功能。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权利,因此城市生态公园对于生态的保护与修复不应以隔离人的活动为代价,而应遵循生态原理,合理规范、引导人的活动,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
金鸡湖地区成为城市生态公园,和苏州城市的发展建设有着很大的关系。苏州作为一个人文资源绘粹的地方,城市规划范围较小,如在城市中发展,对古城的人文资源和已经存在的脉络会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苏州的很多的自然资源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开发这些区域,使其和古城保持一定的联系,又相互独立,对于现在的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建成的区域,以自身的自然资源为开发的先导,融入于各个功能区域之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但这必定是与苏州的地理优势联系在一起的,依托于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作为其他的城市,如果有一定的城市经济区域可以依托,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发展成一个新型城市副中心,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4 结语
杭州西湖的成功是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骄傲。金鸡湖的景观是西方现代景观在中国大地上落地开花的代表。然而,在现代景观设计上,中国景观设计和西方先进的景观设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不能拘泥于中国古典园林在过去创造的辉煌,作为一名中国的景观设计师,要做到学习西方景观设计的先进理念,结合中国古典园林的优势并为高速发展的现代城市、乡村服务,需要对现代景观设计进行更深的思考,通过利用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让中国的景观设计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Roy Strong.Creating Small Cardens[M].New York :Villard Books,1989.
[2]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3] 针之谷钟吉.西洋著名园林[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
[4] Rosemary Verey. The Garden In Winter[M].London: Frances Lincoln Limited,1988.
[5] Wolfgang Oehme. Bold Romantic Gardens[M].Washington:DC. Spacemaker Press,1988.
[6] L.贝纳沃罗.世界城市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城市风景范文3
关键词:城市景观;风景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城市园林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加快城市生态建设,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构筑城市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园林的建设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现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充分的对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才能真正的发挥其生态效用与景观价值,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现状
1、传统园林
传统的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人对园林审美的一种集中发展,我们既要保护也要改造.在相对自然的地理位置上,以情感的和主观想象结合进行设计。以风景名胜、官员官邸、有文物保护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寺庙、历史遗迹等作为设计概念.满足人们观赏价值的同时,也深化了历史熏陶。它在形式上有别于西方的landscape(指从事景观美化或园艺工作),更接近于scenery(更强调自然景观)。在建设上遵循“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指导思想。(传统的中式园林如图一所示)
图一:传统中式园林
2、现代园林
现代园林是从西方传入的.与中国传统的造林方式有很大区别.主要采用与现代建筑相匹配的对称和几何形状等方式.注重对环境整体进行科学分析和理性规划以现代城市广场、道路、公园和居民住宅小区对现代建筑物为服务对象。重视人工改造和建设。
二、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随着现代园林景观从业人员构成的日趋复杂,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主流设计师的理论与实践,而不要片面地追随“先锋”、“前卫”的设计理论,或者只留意那些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1、主景与配景
各种艺术创作中,首先确定主题、副题,重点、一般,主角、配角,主景、配景等关系。所以,园林布局,首先确定主题思想前提下,考虑主要的艺术形象,也就是考虑园林主景。景物能通过配景、陪衬、烘托,得到加强。
2、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是布局中运用统一与变化的基本规律,也是景观的具体表现形式。采用骤变的景象,以产生唤起兴致的效果。调和的手法,主要通过布局形式、造园材料等方面的统一、协调来表现。
3、节奏与韵律
在园林布局中,常使同样的景物重复出现,这样的同样的景物重复出现和布局,就是节奏与韵律在园林中的应用。韵律可分为连续韵律、渐变韵律、交错韵律、起伏韵律等处理方法。
4、均衡与稳定
在园林布局中的静态要依靠动势来取得均衡,或称之为拟对称的均衡。对称的均衡为静态均衡,一般在主轴两边景物以相等的距离、体量、形态组成均衡即和气态均衡。拟对称均衡,是主轴不在中线上,两边的景物在形体、大小、与主轴的距离都不相等,但两景物又处于动态的均衡之中。
三、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策略
1、园林设计理念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
(1)多样化原则。园林景观多样性是指描绘生态镶嵌式结构拼接的多样性,环境上的差别能保持植物类型的多样性。另外,园林景观多样性也包含垂直空间层面的差别导致的景观镶嵌复杂度。这一多样性多是通过不同生物学制度配备来完成。
(2)综合性原则。景观为文化生活与自然的系统性载体,对景观生态规划需要使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很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3)景观个性化原则。每一个景观都具备与其它景观不一样的个性特点,也就是不一样的景观的结构以及功能存在差异性,这也是地域差别造成的客观要求。按照不同的环境条件,选取合适的个性动态景观,将会呈现多彩性景观。
2、强化城市公园规划和建设,科学布置植物
(1)强化城市公园的规划与建设。积极开展生态保护是为了更好的治理环境污染,为此,需要不断加强绿地建设,以绿色植物为主的城市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小气候,达到冬暖夏凉的目标;适当增加城市内空气的湿度,制造天然扬弃,吸附空中的有害物质与浮尘,有效抵御风沙侵袭,大大降低城市噪音,涵养水源,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2)科学布置植物。城市内性质不同的用地中,都需要做好植物的布置工作,需要从用地的性质、景观营造的要求、建筑物的基本功能以及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出发,选取绿地设计的整体风格加以规划,进而有效控制城市绿的发展与建设。实现城市绿地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的同步实施,进一步加快城市园林绿化。
3、适当增加绿地面积,保护好原来的自然地貌与植被
(1)适当增加绿地面积。城市内的规划为系统性规划,为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绿地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整体目标以及要求,对城市内的各个类型的绿地加以布局规划,进而有效控制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建设。积极开展系统性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以此为契机,不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
(2)保护好原来的自然地貌与植被。当前在某些地方,尤其是城乡结合的地区正在大力搞经济开发,进行移山造地、大面积推土,这严重破坏了原来的地貌,建设了大面积绿地广场、商品住房等。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城市内或者城市近郊,需要保持好原来的植被,因为它们是当地物种的典型代表,这对研究当地生态环境、生态变迁等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构建丰富园林景观
城市景观规划需要全面考虑到观赏价值,所以,需要建立丰富的园林尽管,开展科学植物造景,充分利用植物本身的色调以及植物层次来构建观赏性的园林景致。此外,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只突出设计建筑,还需要充分依托城市的特色,设计大量的自然景观,将当地独有的特色物种、古老树木作为设计主元素,真正实现绿化城市与游览观赏的目的。
5、创建现代园林绿地衡量标准
从生态系统基本理论出发,园林工作人员在开展城市的规划以及建设的基础上,对能体现城市环境质量的园林具体数据加以衡量,这对城市景观规划来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功能标准。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为现代城市园林功能进行评价;
(2)循环和再生标准。注重充分利用好生态系统本身的再生与循环功能,建立城市园林的绿地系统,禁止过度使用非可再生资源;
(3)经济和高效标准。注重使用最少的经济投入来完善自然生态,进而能充分满足人的身心健康,注重科学使用有限土地资源,减少施用农药与化肥。
(4)地方和风土精神标准。注重每一个地方的文化与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独有的地方特色。园林绿地对体现地方精神起到一定的作用,能从内涵上更加注重表达地方精神。
结束语
当前我国城市园林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但其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其发展,我们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通过城市园林设计理念的改变,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手段,从本质上改变城市园林设计的现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性怡.论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设[J]. 生命与灾害. 2009(S1)
城市风景范文4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园林设计;主要问题
1当前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城市风景园林建设雷同现象严重
各地城市园林建设相互模仿,对园林建设的规划及构思浮于表面,为了城市风景园林建设而建设。城市形象工程频频出现,缺乏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地方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缺乏人文精神
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是一个地方的地标,在各城市跟风的城市建设中,在追求大而美的园林建设中忽略了自身特点,在园林设计中没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反映不出当地的人文风情和当地习俗。大面积雷同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区域设计。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韵,雷同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掩盖了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缺乏历史文化的继承,造精神的缺失。
1.3忽视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因素
在不考察当地环境、地理风貌的基础上,照搬其他地方园林建设。追求新鲜、不同的设计,不合理的规划设计,不考虑当地地理条件是否能够承担起新的生物样种的引进和繁衍。不仅破坏了当地的植被和环境,造成资源浪费,也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
1.4加大了当地经济负担
不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盲目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不顾经济水平和城市发展速度的建设,加大了经济发展的负担。盲目地跟风建设,不切实际的大规模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财力的耗费。如果地方经济负担不起城市建设费用的支出,容易导致国家资产被挪用等经济案件发生。
1.5不适合当地环境的园林建设,维护成本过高
照搬其他地方的园林规划建设,不适合当地的城市环境的建设,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维护,导致经济支出偏大,园林建设成本过高,容易滋生乱收费等问题。
2对于当前问题应该采取的对策
2.1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合理布局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
在加快城市建设进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发展蓝图,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筹布局,根据当地地理风貌和人文条件进行研讨和商议,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制定合理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长效的、可持续的风景园林规划机制。从制度上加以保障,有效规范和监督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
2.2实地考察,园林建设注重当地生态环境
在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地貌、水文、植被、人居环境等因素,在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要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因地制宜,利用当地优势条件进行规划和设计,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
2.3坚持当地特色,保护当地人文风情
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在城市建设中守护和传承历史文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必须结合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城市特色,在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保留当地特色,这是古老文化的瑰宝,当地的风俗民情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名片,是当地最真实的面貌,在追求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古老文明的传承。
2.4科学、有序地进行城市风景园林维护工作
合理规划城市风景园林,根据当地的人员数量、分布等合理调配,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园林修护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园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2.5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要讲究“人”的因素,重视“以人为本”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更注重“人”的因素,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因此在整个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要注重人文因素,增强人性化设计,体现“以人为本”,提高城市的内涵和品质。
3结论
现代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既要考虑当地地理地貌和人文风情,还要考虑当地经济水平;既要体现现代文明的发展,又要传承历史韵味。面对当前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要改变思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实事求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坚持先进的设计理念,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城市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泉煌.浅谈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5)
2王莹.探析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弊端及完善对策[J].现代园艺,2016(6)
城市风景范文5
关键词:武陵源 风景区 城市化 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风景区城市化现象日益普遍。风景区城市化是指发生在风景区内的城市化现象,其人口由农村向风景区内的城镇转移,农业生产活动向旅游接待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活动转移,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镇生活方式。风景区内的城市化现象按照发生地域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风景区核心景区的城市化现象,如通常所说的“山上、沟内、湖内”等地域,另一类是风景区内接待基地(旅游村、镇)的城市化现象。
一、武陵源风景区的城市化
武陵源自古地处边远,旧时交通闭塞,舟车隔绝。其开发以1979年由张家界国营林场开放接待游客1.3万人次开始,到2002年接待游客量560万人次。武陵源风景区的城市化现象始于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自1990年代城市化迅猛发展。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专家对武陵源的考察报告中,“对武陵源的旅游业基础在1992年评估后的发展速度十分震惊”,认为“武陵源现在是一个旅游设施泛滥的世界遗产景区”,“已变成被围困的孤岛”,它们“对景区的美学质量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2000年4月,武陵源风景区建筑物拆迁总体方案出台,“连同居民住房在内将有近34万平方米的建筑物被拆除,耗资至少3.45亿元”,“自1990年到现在,景区所有门票收人也不过这个数,等于白干了”。武陵源风景区的城市化已经成为关系到这一世界级旅游胜地生死攸关的关键问题。
城市风景范文6
关键词:城市风景;情感意象;城市意象;城市风景绘画;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风景绘画一直是西方绘画艺术体系中的重要门类。自17世纪在荷兰画家那里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以来,风景画就有以自然风光为题材和以人造环境为题材的两个大类,分别承载了人类对待其所生存环境的不同情感。自然风光的描绘歌颂了造物的神奇与伟大,抒发了人们向往回归自然的田园诗般的浪漫情感以及对我们这个物种漫长的过往的回忆和依恋。而城市风景的描绘则颂扬了人的力量,人类按照自己的需求改造环境的期望和成就,是贴身的舒适和亲密。进入20世纪后,城市风景画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情感和审美表达。这就是过分发达的城市和城市生活的人造成的束缚感和压迫感,以及人性在这种束缚和压迫下的挣扎与反抗。至此,城市风景题材绘画以超越自然风景题材绘画出现,展现出更为丰富、完整的情感表达和更为直接、现实的人文关怀。
一、作为亲切与和谐意象的城市风景绘画城市生活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体,它由人类创造,体现了人类的意志!“艺术的知觉样式并不是任意的,它并不是一种由形状和色彩组成的纯形式,而是某一观念的准确解释者。”①对于城市风景题材绘画的创作者们正是要通过一种知觉样式来阐释对绘画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对于城市风景题材的画家们来讲,他们所阐释的观念正是通过绘画中的城市元素传递出来的,城市中的元素成为其绘画本身所研究与表现的对象。城市元素带给绘画色彩与形状、带给绘画构成与形式、带给绘画情感与象征。历史上大部分时间人与城市的关系是和谐、温馨,亲切而随意的。画家维米尔的作品描绘了一所豪宅庭院里几位女佣安静平和地劳作着,反映了17世纪荷兰人悠闲舒适富足的城市生活。高大的墙壁没有造成压迫感,却合围起一个私密、雅致的物理和心理空间。两百年后,法国画家郁特里罗展现了城市的另一面。郁特里罗出身贫寒,整日游荡在巴黎的贫民区,他的作品主要取材于蒙马特高地的街景。他画中的城市像一位包容宽厚的老者,破旧、熟悉,美丽而充满忧伤。另一位一定要说到的画家是美国当代水彩大师约翰・萨尔明,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以城市风景为题材来诉诸自我的,可以说城市风景题材一直是萨尔明在绘画中追求的主题,他曾这样说到:“第一次去纽约我就意识到自己找到了主题:一个具有内涵的大都市”。②城市题材、城市元素是萨尔明绘画视觉焦点,他力图通过构图来疏解城市元素,通过明暗处理来营造和谐的城市色彩主调。城市题材绘画是萨尔明表达绘画追求的立足点,是表现画面基调的内容,是传达自我理念的半导体。
二、作为宏大、庄严意象的城市风景绘画
一旦某种东西复杂起来,秩序就变的尤为重要。当代城市不管是人口还是建筑或内容上都是沿着历史的步伐变得丰满起来,城市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所以城市开始有着自己的秩序,就像交通规则一样,城市建设、城市设计都有着规则,因此呈现出来的城市风景也有着线与色的秩序。城市本身存在秩序,城市风景题材绘画正是在秩序中看到的并表达出的这种存在秩序中的秩序。直立冷静是城市风景的首要秩序,成为城市风景题材绘画的表达途径。城市建筑的高与广代表的是城市风景绘画造型中的长与直,这种拔地而起的建筑成为绘画主体时垂直的线条成为画面中的力量。
西班牙人安东尼奥・洛佩兹・加西亚是当代世界以城市风景为题材油画画家的典型代表。20世纪80年代洛佩兹开始了他描绘马德里市的大型主题油画,此系列作品成为了他享誉世界的巅峰之作。洛佩兹所选用的具象绘画观察角度是俯视的、宏观的,所以他的作品展现给读者的是大型的、宏伟的城市风景,他关注的马德里城市风景中规律性的元素,比如光线、建筑等,略去了汽车、人物等游动性的元素,这种切入点使得他更好的理解着城市进化发展表现着马德里这座城市视觉标识,他传达的是“时间流逝及事物的一致性”③。
三、作为束缚与压抑意象的城市风景画
19世纪人类社会进入到现代主义,此时正是欧洲工业扩大化时期,建筑艺术本身也进入了现代主义阶段,此时城市大量建设和推广并使用着新材料,比如铁、玻璃、空心砖等,框架式结构不断扩大,建筑不断拔高,这也是城市日益拥挤所产生的要求。此时,城市的面貌在开始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摩天楼开始在城市中央耸起,商业中心的建设为更多的高楼大厦提供了建设的依托,而建筑向上、下、外的扩张,首要解决的就是安全结实的建筑结构因素,直线交叉的钢架结构正好解决了问题。所以垂直于地面的建筑线条此时开始不断在城市的发展中重复出现直到今天。今天的城市形象更多的是生硬冰冷的几何线条。另一方面,我们的城市每天都在扩张――向上扩张、向外扩张,钢筋水泥浇筑着一栋栋既不同而又相同的建筑。这种扩张是现代城市拥有了巨大的体量,这种巨大与个人渺小越来越造成人们心理上的失衡,随之而来的是压抑、苦闷、迷茫等负面情绪。与社会的现代化相对应的是绘画艺术也进入了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绘画不像古典主义那样试图在栩栩如生的写实画面中找到对生活的阐释而是试图表达自我的感情、研究,突出的一种元素一个问题,现代艺术家们找到的是一种全新的观看方式。比如梵高,他用其狂放的笔触与颜色传达出自我对生命的阐释以及对绘画中色彩与造型的理解,这正是他的观看方式甚至是生存方式。这种阐释一种元素、一个问题的观看方式与表达方式也正好与城市建设统一起来,从某种角度上契合了城市风景题材画家们的观看方式。束缚与压抑的意象具体在绘画中其表现手法与人们的视知觉感知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是城市建筑给观看者造成的巨大的心理重力,如何在画面中表达出这种心理重力,现代绘画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楼房是一种垂直于地面的建筑,这种高大与耸立不仅仅给建筑带来稳固也给视觉带来力的牵引,垂直冷静与重力作用相呼应。重力在绘画的视知觉体系中一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左右绘画的重力因素有很多,比如构图、大小、形状、方向等,在这些因素中很多都是城市元素的表像,在城市风景题材绘画中表现尤为突出。首先,形状影响重力。一般来讲,规则的形状其重力就比那些不规则的形状的重力大一些。在城市中,规则是城市建设需要遵循的法则,在城市元素中,形状统一更是楼房、马路、电线杆等的基本表象。所以,当取景于这些城市元素在绘画中,自然画面的重力感会无形的加强与集中。其次,方向影响重力。一般来讲,垂直走向的方向形式其重力看上去比倾斜走向的方向形式的重力大。城市中到处都是垂直于地面的建筑,这些建筑的直线形式为城市风景题材绘画的构成形成提供了主力支持。再次,知识经验影响重力。人们看到同样大小的棉花与水泥时的重力认识绝对是不同的,人们的知识经验告诉自己水泥的重力一定是高于棉花的。在钢筋水泥浇筑的城市中,在人们知识经验中厚重结实的材料基本是城市元素的集结,在以这种元素为表现主体的绘画中,重力自然成为绘画本身的突出表象。
最后,集中性影响重力。在人的视知觉体系中,物体向一起集中给人的重力感强。在城市中,集中性成为城市建设的规律,比如商业中心、生活小区等等,以这些城市元素为题材的城市风景题材绘画在其作品中的视觉重力甚至是作品重力都是通过集中性得以实现的。重力为城市披上垂直冷静的外衣,是城市题材绘画的表现元素,在不同画家的作品中以不同的绘画风格得以体现与表达。马克思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现代城市风景画展现的是城市气氛或者叫城市感受,充斥着对现代都市生活的隐喻性,这种隐喻可以是对都市快节奏生活的压抑也可以是对都市霓虹灯下愉悦心情的突破。这种绘画类别的形成与美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现代主义,其对当代城市风景题材绘画有着推进的历史作用。特别是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膨胀为城市的迅速扩张带来了契机,当代社会发展为城市带来新的面貌,使城市元素极大化的丰满起来,这些都为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内容与形式,越来越多的画家们关注城市、描绘城市,试图通过城市风景题材来表现美学观点、来表达对生活的感知、对社会的认识。城市本身又为绘画带来更多的直线元素、重力元素,复杂又有规律的知觉感受成为绘画可以表现、利用的手段。总之,城市风景题材绘画已经成为当代绘画的重要门类,已经成为一批画家的所推崇现实主题,并通过其表现着不同的理念与观点,绘画已经开始和城市建立起表现与被表现的桥梁,打开了城市在绘画中的定义与内涵。(责任编辑:贾明哲)
①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31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3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