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表演范例6篇

茶艺表演范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晚上好! 伴着优美的音乐《二泉映月》,柔美如水的姑娘希望能让您嗅着袅娜的茶香,把紧张忙碌的心情搁置,感受雁林人的好客与热情,共享温馨和怡悦的时光。 静坐:“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杨落花风。”春暮景美,茶易解风情,袅袅绕绕。陌上飞花,实则,美景倚心而居。喝茶,品的是一份心境。人在草木间曰“茶”,与茶同行,取的便是那份天地间的释然,那份纯净。

茶艺表演范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晚上好!

伴着优美的音乐《二泉映月》,柔美如水的姑娘希望能让您嗅着袅娜的茶香,把紧张忙碌的心情搁置,感受雁林人的好客与热情,共享温馨和怡悦的时光。

静坐:“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杨落花风。”春暮景美,茶易解风情,袅袅绕绕。陌上飞花,实则,美景倚心而居。喝茶,品的是一份心境。人在草木间曰“茶”,与茶同行,取的便是那份天地间的释然,那份纯净。

温杯 :终于可以停靠于你的鼻息,说不清是茶寻了你,还是你寻了茶,那份妥帖是恰到好处。纤巧的杯盏,清淡的茶色,看着亦是赏心悦目。都说,茶里乾坤大,杯盏人生。这一季的茶,何尝不是一季生命,浅淡浓墨,或繁华、或落寞,美好,亦或是酸涩,无论是什么,只此一生……

赏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沿着岁月的长河跋涉,或是风光旖旎,或是姹紫嫣红,万千风景皆在书中。沐唐风,淋宋雨,心与远古毗邻,亦可与同行者细数风烟无数。

投茶:其实,无论何时,有茶的时光终还是美的。只需将那一枚枚小小的茶朵放入壶中,捡拾一丝丝的记忆。

洗茶:酌量加入适温的水,细听那茶朵伸展的声音。听着她将你的记忆慢慢打开,让一抹暖阳照进来。那幽幽的茶香啊,便也是寻了千里万里。

冲泡:世间一切情缘,皆有定数。今天我们能共聚一堂,以茶敬友,就是情缘合一的**感受。

洗杯:随缘即安,方可悟道。茶水洗心,心如明镜,一个人只要看清楚自己,即可辨别无常世界。意乱情迷时,大可不必慌乱。静心坐禅,明天会如约而至。春花依旧那样美,秋月还是那么圆。可以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情,千里共婵娟。亦可以有“只如初见”的温暖,沧海桑田,任世间偷天换地,守一阙游云散淡,只向巫山。

出汤:茶书益友,茶醉之人在茶韵里愈加显得飘逸而脱俗;书能醒人,人在书香里愈加显得清纯而放达。在书香茶韵中潜入心扉的深处,抛开浮华躁动之心,以坦白和真诚之心,每晚无事空闲时,看看自己喜爱的杂文,品味真善美之人间真情。

赏汤:时光流转,云水千年。茶成了生活中的习惯,成了修行者不可缺少的知音。

分汤:只是多少人,可以将汹涌不安的岁月,喝到水静无波。多少人可以将浑浊纷纭的世象,喝到纯净清朗。也许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无意的日子,无论晴雨,不管春秋,饮下一壶人生的禅茶,回归本真,找到最初的自己。

奉茶:“千金易得,知己难求”。茶可有,书可有,茫茫人海,知己却是难寻。早在春秋时,伯牙与子期成就了高山流水觅知心的佳话。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人生得一知己”为多少人所向往之。只是,知己,可遇不可求。那是一种灵魂的相遇,一种心灵的相惜。很多时候,人在天涯,可以心若咫尺,千里万里亦能感受到彼此的气息。

茶如人生,淡中有味,虚怀若谷,怡然自得。喝出了苦和甜,清和涩。人生就是一本书,谱写出了成功和失败,幸福和快乐。人生必有一知己无话不谈,无话不说。人生何求?就像一杯茶、一本书、一知己……

茶艺表演范文2

1、唐装给人的感觉较为庄重、带有古典风味,比较适合古朴优雅的品茶氛围;女生表演茶艺也有穿旗袍以及各类民俗服装的,但要考虑到茶艺师所属茶馆的统一风格、更要考虑到服装制作的成本,唐装设计较为多样且符合时尚、便于茶馆统一款式;

2、旗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服装代表,她曾经烙印了无数美丽的轨迹,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显露着修养,体现着美德;

3、茶艺与旗袍同为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两者合一更显珠联璧合,相互辉映,充分展现了民族的精华,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味。

(来源:文章屋网 )

茶艺表演范文3

关键词:茶艺教学 表演 背景音乐 选择 融合

茶艺是一种艺术形式,源于唐代的灿烂文化,通过宋、明、清几代的历史发展,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它融茶艺术、饮酒艺术、表演艺术、环境艺术和音乐艺术为一体。茶艺表演是将茶性特点、冲泡技艺、审评要求、茶艺礼仪等艺术化、形象化的基础上,由茶艺表演者营造出优雅和谐的品茶环境和氛围,使饮茶、观赏的人在欣赏、品饮过程中享受茶艺之美,感受茶文化的深刻内涵乃至领悟人生哲理。作为一名茶艺专业的音乐老师,笔者深知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了文化品位的提高,在茶艺表演中,音乐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和作用。不同民族、茶类、主题的茶艺表演形式都有所不同,选取烘托氛围的背景音乐也应不同。在茶艺专业茶艺表演的教学当中,应该更加具体透彻地给学生分析,让学生知道该艺术是包含了茶的茶性特征、冲泡特点、表演流程和地方文化风俗特点以及茶艺主题等多方面因素。因而如何结合茶艺表演和音乐艺术之美,合理选择茶艺表演背景音乐,才能更好地营造出茶艺表演及品饮环境和氛围是笔者探者的重点。

一、茶艺表演和音乐的个性与融合

1.茶艺表演的基本内涵

大众理解的茶艺表演是以茶道文化与美学内容为基础,并以茶叶的冲泡及品饮过程作为艺术表演的载体,同时将音乐、演艺、书法、绘画、文学、服饰、场景等各个细节要素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茶艺表演是在具有悠久历史深度的茶道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同样是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茶文化与艺术相融合的产物。饮茶仪式可以使饮茶在优雅和安静的环境中冥想,享受茶礼的美,静悟茶的精髓。茶艺表演源自古代劳动人民,不仅具有历史深度,也同样是一种大众文化,具有广度。据有关文献记载,魏晋思想奔腾时期就出现了茶艺表演的雏形。隋唐文化绽放时期,茶艺表演日渐成熟。明清文化集中时期,茶艺表演逐渐融入社会生活和各地民风民俗之中,并成为了一种历史积淀。虽然我国茶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文献记载中并未出现“茶艺”一词,直到20世o80年代,“茶艺”的称法才被引入,逐步形成了程序化、步骤化的茶艺表演。

2.音乐的基本内涵

音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涵盖了器乐、声乐、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每一首音乐都有它独立的个性,是创作者当时全部感受的载体。在音乐艺术中存在著名的两分法的论断:特殊与非特殊内涵,属于音乐艺术内涵理论的基础论据。两分法的 “特殊”和“非特殊”表示“专有”和“非专有”,相比较而言,后一组容易产生“非独有”与“独有”等歧义。在当代艺术表演艺术中,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语言,它有一种传达情感、艺术结构、营造气氛的场景等功能。

3.茶艺、音乐艺术层面的多样化融合

中国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表演形式多样、民族风情不同,民俗茶艺表演也各具特色。近年来,茶艺表演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各地代表的民俗茶艺纷纷有自己的特殊内涵,如北京盖碗茶、潮汕功夫茶、四川掺茶、白族三道茶、藏族酥油茶、广西六堡茶等,这些全国各地的茶艺表演结合当地特色的音乐涌现出浓郁的民族风味,充分体现了我国多民族的特色与幅员辽阔的地域风情。因而,在特色少数民族茶艺艺术展现中,不仅要讲究冲泡技艺、品饮艺术、服饰细节、布景等,还应选择能灵活运用代表着民族特色的背景音乐,更加全面化地展现出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与饮茶习惯。例如,在云南白族三道茶茶艺表演中,茶艺师不仅要展示冲泡茶的技巧,炮制热茶还需要用特色土陶茶具,这样能够丰富茶艺表演的民族意义。

4.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类型和特点

(1)中国古典名曲。传统中国的古典名曲大多采用洞箫、琵琶、古琴、古筝、二胡等音乐,通过独奏或者是合奏来表现的。而这其中古典名曲所体现的情感是委婉却又缠绵、细致真切、感情细腻的。所以,在当代茶艺表演中结合古典名曲,恰恰能促使茶客快速融入品茶道氛围中,心旷神怡,纵身道法自然。同时,在古典名曲中,尤以反映高山流水之音、登高思乡之情、月下朦胧和禽鸟之声的曲目可作为茶艺表演背景音乐。正如反映望月之情的《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月儿高》《关山月》《彩云追月》《霓裳曲》《汉宫秋月》《灯月交辉》以及《秋胡月夜》等。这些传统音乐能够让品茶客如临其境,在观赏湖光月色之美时,欣赏茶道、茶艺表演之美。《幽谷清风》《潇湘水云》《汇流》及《流水》等汲取大自然山水之美的曲调,给茶客带来自然和谐之美,焕发了品茶客对大自然的无比崇拜与赞美之情,从而引发对茶、对茶艺表演的关注。汇聚念情、念亲的《阳关三叠》《远方的思念》《情乡行》《塞上曲》等,将其置为背景音乐,真真切切地将茶客与茶之间建立起细腻深厚的情感。《平沙落雁》《鹧鸪飞》《空山鸟语》及《海青拿天鹅》等表现自然鸟兽的传统音乐。能够让茶客真切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震撼美,让茶客进入茶道自然,更好融入茶的世界。

(2)近代作曲家所谱写的背景音乐。不同于古典名曲的和谐柔美,《闲情听茶》《桂花龙井》《茶雨》及《听壶》等近代名家创作的音乐则富有意境,这些都是近代作曲家们专为品茶、茶艺表演而创作的背景音乐。在茶客品茶时,伴随这些独具意境的音乐,能够将茶客嘈杂的心带入茶的优美意境内,让茶客纵情感受到茶文化的精髓。

二、不同风格的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选择

1.根据茶艺表演所要传达的茶性来选择

茶艺表演形式丰富多样,使得我们必须根据要表演的茶类及茶性来选择相应的背景音乐。我国是茶业大国,目前有白茶、绿茶、红茶等六大茶类及其他再加工茶,种类繁多。茶的种类不同,它所涉及的冲泡技艺及表演艺术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

如上所述,不同的茶类因其茶性不同,它的外形、香气、滋味、加工、冲泡、品饮方式等都各不相同,在进行茶艺表演时,明确要由所要传达的茶性来匹配对应的乐曲。例如,绿茶的加工方式、冲泡程序相对较为简单,茶香清淡、茶汤滋味鲜爽、颜色淡雅,根据茶性应选择较素雅、简洁、悠扬的乐曲,因为竖琴、古筝、竹笛等传统乐器,这些乐器在模仿清澈、 绵长的水流声上比较突出。所以茶艺表演者可以选择古筝或笛子演奏的乐曲结合绿茶茶艺表演。乌龙茶制作工艺繁琐,茶汤香气馥郁醇厚,茶性沉重浓厚,茶艺冲泡及表演程序复杂,所以其背景音乐应该是以舒缓柔和而又情感饱满的中国传统古典音乐,如古琴、洞箫等,从而突出乌龙茶的茶性特点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红茶相比较其他茶叶茶性具有冷艳、高贵的特点,更有茶中之梅的美誉,可以选择与梅花、寒冬等气质相近的乐曲作为红茶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茶艺专业教师在茶艺表演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根据茶叶的冲泡方法,并在了解茶性的基础上如何选择运用背景音乐,将乐曲与茶叶独特的气质进行糅合,达到渲染气氛,彰显茶艺表演所具有的独特艺术气质。

2.各民族风俗与茶艺表演所需背景音乐的有效融合

我国是茶叶、茶文化的发源地,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因而各个民族的茶俗及表演方式风格迥异,时间与空间共同积淀出了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现阶段,国家鼓励发扬民族文化,各代表少数民族特色的茶艺表演也逐渐兴起和传播,成为茶艺表演的特色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茶艺表演很好地结合了本民族的民俗及歌舞艺术,如藏族的酥油茶、傣族的竹筒茶、广西的龙虎斗、白族的三道茶等都展现出少数民族的文化魅力,在其茶艺表演中多数表演要求环境、服饰、道具都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因此所运用的背景音乐也必须能够表现出其民族民俗特点,才可以充分发扬该民族的传统茶俗文化。例如傣族的竹筒茶,在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具有云南傣族特色的乐器演奏的乐曲,例如葫芦丝、巴乌等演奏的《欢乐的巴乌》《竹楼情歌》等。在茶艺表演过程中背景音乐对茶艺动作及表演氛围进行了美的衬托与渲染,在茶艺表演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民俗茶俗文化,选择当地民族乐器乐曲及民谣为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也可与当地特色舞蹈进行节奏配合,使茶艺表演精彩更具有特色。

3.根茶艺表演的主题来选择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各地方都推出当地最具特色、主题鲜明的茶艺表演。目前茶艺表演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设计新颖,主题各不相同。而茶艺表演的主题就是寄情于茶,让茶作为一种有效载体来表达其中细腻的感情。创作者们可以根据不同茶类的表演程序及茶性特点,让茶艺表演可以有更多的主题选择。正如写作文一样,可以有表达励志、亲情、学习、互现帮助等正能量主题。例如笔者学校2016年茶艺参赛作品:潮汕功夫茶情思――《守望与归盼》这一主题茶艺,是以潮汕功夫茶的冲泡流程为表演主体,描述了忙于生计的子女在外努力拼搏与家中老父母的守望,通过一杯功夫茶,表达了儿女的思乡之情,家中老父母的思念、支持与期盼。那么前面温洗器具、赏茶、纳茶、洗茶泡茶部分的背景音乐是选择了一首比较安静的古琴,古琴音色厚重、幽静,古朴,能够很好地叙述出子女在外打拼的努力、辛苦和思乡之情,以及家中老父母对子女默默的守望与支持。而在茶艺表演的分茶、献茶与结束部分,笔者选择一首古筝与多种乐器合奏的感人曲子,把表演及主题推向高潮,表达了子女及老父母的相思之情,渲染现场气氛。

主题茶艺合理选择背景音乐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它必须结合前文3点的所有内容,再赋予一个鲜明的主题思想,最后再来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这一切都是比较需要技巧性。茶艺专业教师应该在上课过程中,对音乐进行比较系统的介绍,从简到难,循序渐进,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小结

当前,我国常见的茶艺表演多以重冲泡动作、轻背景音为主,以致很多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茶艺表演都使用了一样的背景音乐,造成了欣赏、品饮者的审美疲劳,从而削弱了对茶艺表演动作的直观感受,无法纵身其中。所以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选择,考验着茶艺专业的教师、学生和茶艺爱好者的智慧。为满足欣赏者对茶文化的精神追求,茶艺文化的教学人员、创作传播人员务必要对背景音乐的选择进行合理的解析,与茶艺表演相糅合,更深层次地表现出茶艺表演的精髓。

参考文献:

[1]许远伟.论音乐在茶艺表演中的重要性[J].福建茶叶,2016(4).

[2]胥佳.浅谈农村茶艺表演中的肢体语言及审美[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

[3]陈力群,郭威.茶艺表演阐微[J].艺苑,2014(2).

[4]刘钟瑞.浅谈茶艺表演中的技艺和气质[J].农业考古,2006(2).

[5]刘盛龙.感悟茶艺表演[J].农业考古,2004(2).

[6]张明行.帝国茶苑举办中国茶艺表演洋观众齐鼓掌谢幕场面感人[J].农业考古,2004(4).

茶艺表演范文4

赣南采茶戏的剧目比较丰富,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其中喜剧、闹剧占多数。题材较为通俗,唱腔上“三腔一调”(茶腔、灯腔、路腔、杂调),用方言演唱。人物行当通常为“二旦一丑”,载歌载舞,具有浓厚的生活和劳动气息。舞蹈方面主要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模拟动物形象。

一、源于生活的矮子步

(一)矮子步的形成原因

追根溯源,矮子步的形象特征是原始“登山步”的模拟。赣南地区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客家人靠山吃山,垦荒种茶,几乎所有负重的劳力都有人力来挑或者背。由于长期的劳动生息,老百姓已经习惯了上山腿蹲、单挑重压的的动作,矮子步就是从这里提炼出来的。

有民间艺人介绍,矮子步与茶园生活密切相关。俗话说“负重必蹲,爬山要倾,摘茶要矮,挑担要稳”。茶树一般较矮,摘茶时大多数采用的是半蹲的姿势,尤其是男性。茶叶交接的时候,女性把自己篮子里的茶叶倒给男性的背篓的时候,由于男性比女性高,男性需要比女性略矮,保持屈膝的姿势。长期以来,这个姿势一直流传下来,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矮子步。

(二)矮子步的风格特点

在赣南采茶戏里面矮子步是生与丑的表演技巧和基本步法。矮子步有高桩、中桩、矮桩之分,其表演技巧主要是始终保持双腿半屈膝或屈膝蹲身,抬头、直腰的典型基本体态。矮子步的基本步法有矮步、高步、矮步交叉步、摇蹉步、惊?、滑步、铲步。通过一人的长期创造发展,逐渐形成了河东、河西两个不同流派,表演上各有特色。

矮子步中,男生的步法一般要比女生低,意图表达一种女性地位高于男性的舞台形象,这种的矮子步由于体态滑稽、夸张的步伐,极大的增强了它的艺术娱乐性,丰富了它的表演魅力,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客家人开朗风趣独特的生活方式。

矮子步的要诀“老虎头,鲤鱼腰,双手峨眉月,下身轻飘飘,腰腹稳紧住,膝头定三桩”,矮子步又以丑角的矮桩最富有特色,“丑角”中的“矮子步”的要诀是“蛤蟆腿、狗牯尾、三节腰、筲箕背,画眉跳架、贼手侧脚侧背,紧走紧跪,矮步相随。”这是滑稽风趣的形态特征的一种体现。总而言之,表演做到头要有神,手要柔和,腰有风韵,步伐轻盈,才能做到有特色的美感。

二、变化莫测的扇子花

(一)扇子花的形成原因

“采茶没有了扇子,就等于吃饭没筷子”是采茶戏老艺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见扇子在采茶戏的表演中占着重要作用。扇子花是茶农在山中采茶时,一边摘茶一边不停的给茶蓝扇风,避免篮子的采摘的茶叶藏熟,以确保茶叶的口味纯正、保鲜而创造的。在明清以前,茶叶的制作工艺,大多数为使用铁锅进行手工作坊式制茶。因此在制茶过程中,为了使茶叶不烫确保茶叶的纯真的效果,需要一手用大蒲扇不停的扇风。茶农在平时休息的时候,也习惯用大蒲扇来扇风避暑。因此扇子成为赣南采茶舞动中必不可缺的一项道具,以此增加舞蹈活泼诙谐的形象。由于大蒲扇携带折叠不方便,在演出中渐渐被轻巧的折扇代替。

(二)扇子花的风格特点

扇子花的表演动作千姿百态,扇法极为讲究,其模拟形态与许多民族舞蹈或民间戏曲中的用法相似,有避风、闻花、扑蝶之说,但是在扇花指法上别具一格,分为二指、三指至五指的不同指法,表演时有“五指花头朝天,四指花头朝前,三指花打四边,二指花摇胸前,耘、按、抓、抖靠肚面”的口诀。表演者右手持扇,有“单扇花”、“双扇花”之分。“单扇花”男女通用,而“双扇花”一般多用于女性。扇子可形象地用作瓢、刀、挖笋、打鞋底、绣花等用途。采茶戏常用的扇子花主要有:、三击扇风车扇、抛甩扇、平端扇、摇摆扇、风流扇、瞄路扇等三十多种。在不同的情境之中,艺人往往根据剧情舞着各种扇花,艺人在三十多种扇花中可自由变化,具有一定的即兴性。老艺人也有艺决说“扇花变化在于手,力在手腕见于烽,左甩袖筒右摇扇,十指牵着两臂走”。

三、别具一格的单袖筒

(一)单袖筒的形成原因

关于单袖筒的形成原因,民间主要有三种说法

1.相传采茶戏的鼻祖在峨眉山上迷了路,山高林密,找不到方向,这时候忽然来了一条黄狗,狗在前面带路,引导着鼻祖走下了山,人们感激不尽,特意将左袖加长,模仿狗摇尾巴的姿势,变出了各种水袖的动作。

2.传说采茶舞的先师惨遭暗算后失去了左臂,形被一茶女相救,茶女无微不至照顾他,用浓茶洗其伤口并嚼碎茶叶敷于伤口。为了遮挡失去的左臂继续舞蹈,茶女为其缝制了一件左袖较长的衣裳,结果空荡荡的袖子舞出了各种“袖花”,一直流传下来。

3.采茶舞属于民间小舞种,经常被一些大戏班子瞧不起,认为其庸俗,难登大雅之堂。采茶艺人于是专门制作了上身留一只带水袖的左袖袍衣,威风凛凛的像帐中坐稳的元帅。演出时,头戴“一把抓”,腰系“白堂裙”,下穿“灯笼裤”,右手舞“扇子花”,左手甩“长袖筒”。不敢弱小,以示自强。

也有说法是赣南气候湿热,茶农在劳作时,右手一长袖,时而遮阳,时而擦汗,时而用来驱蚊,时而做茶蓝盛茶,于是长袖便保留了下来。

(二)单袖筒的风格特点

一般我国的传统戏曲在表演的时候,袖子都是成对存在的,但在赣南采茶舞中,单袖筒是它特有的一个特征。在采茶舞中,单袖筒一般是生和丑的专用技巧。虽然为单水袖,但是刷袖筒的动作确是很丰富,有甩、扬、抓、遮、绕、抛、挥、摆、飘、圈、拖、缠、摇等等,每个动作都有其鲜明的意义。由于它的劲道和用劲的地方不同,又形成众多的水袖动作,如抓袖、背袖、搭袖、绕膝袖、绕肩袖、抖袖等等。运用的时候,没有特殊的规定,大多数时候都是与右手耍扇配合身段即兴演出。关于耍单袖筒的要领,老艺人也传下了艺决:“摆动象狗尾,站势吊马腿,游走像蛇过,龙头又凤尾。”这句艺决生动的描绘了赣南采茶戏在表演中的形象生动、变幻莫测的艺术特色。尽管由于受角色不同的影响,采茶舞袖的表演技术要领还是大同小异的。

茶艺表演范文5

【关键词】戏剧表演 生活刻画 动作要求 服务百姓

会昌县采茶歌舞剧院建树五十多年来,他们有跌荡放诞、有升沉,有喜悦、有辛酸,但非论是在什么情形下,全院上下始终团结一心,走 “以有为争有位” 的成长之路,坚持表演、坚持自立立异、坚持打造艺术精品,慢慢使一个濒临瘫痪的剧团,成长成软硬件齐全、艺术人才云集,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都有必然声望的艺术剧院。他们的全力,获得了群众的赞许、率领的必定,也是以多次获得部级、省、市有关部门的奖励。更为可喜的是,由他们自立创作的多个剧目还在部级和省级的调演中荣获大奖。其中2003年,创作演出的采茶小戏《姐妹招商》在中国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上,采用具有赣南特色的“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为主体的“三大表演技巧”演出,获得专家评委的好评,一举荣获银奖。剧院获奖剧目不断踊现,小戏《连心桥》获第五届全国小戏小品大展作品金奖、《姑嫂劝赌》获“中国江南文化节”全国小戏小品大赛优秀剧目奖,《鸳鸯树》获得江西省第三届艺术节剧目一等奖。

1 采茶戏必须充分表现人物的鲜活和细节的真实

采茶小戏的创作手法采用幽默风趣的喜剧风格、短小精悍的“三角班”格式,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模仿动物形象的表演艺术,活泼明快、优美抒情的民歌体音乐,配以二胡正反弦与民间锣鼓的伴奏形式,加上头带一把抓(罗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腿穿灯笼裤的独特服饰,构成了赣南采茶戏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风格而深受客家人的喜爱。采茶小戏的表演,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精炼、明快、灵活,追求反映生活的深刻,表现人物的鲜活和细节的真实。赣南地区广阔的自然环境和多彩的地理风貌,以及南方人的热情、直爽、乐观、是南方小戏发育和成长的土壤,成为祖国戏剧百花园中姹紫嫣红的山茶花。

在采茶戏表演艺术中,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一种,同样存在高难度的问题,相比较其他舞台表演艺术,采茶小戏作为用演唱、表演溶为一体的艺术,显然具有明显的弊端。它需要演员有过硬的基本功底,唱、做、念、打样样都会,不像话剧演唱一样,直观地把演员的心理诉求呈现在舞台,传达给观众。因此,在种种弊端面前,戏剧演员要求基本功扎实,努力寻找一种切合于戏剧表演艺术的性格化训练成了戏剧演员提升其综合表演能力的关键点。在寻求方法的同时,我们会发现, 在我国各种民间戏剧中,由于其地域、文化、人文品性的不同,所体现的戏剧人物性格也截然不同。赣南采茶小戏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等特征, 具有很典型的人物性格特征,尤其是以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为主体的“三大表演技巧”具有浓郁的人物性格体现,在我国众多戏剧中独树一帜。

2 采茶戏独具特色的三大表演技巧

采茶戏独具特色的矮子步是三大表演技巧之一,有高桩、中桩、矮桩,表演者右手持扇在头上、胸前或腰间舞扇子花,左臂舞水袖,前后左右、上下自由摆动,以跳跃节奏行走,表现人们生活中的行走、上山、下坡等,矮子步是男角的戏剧基础,动作千变万化,其本身是一个综合体,包括了动作的轻重缓急、高低大小的鲜明对比。茶女摘满茶篮要随时倒入茶篓,茶郎如不双腿半蹲,茶女则不能倒茶入篓,天长日久,这种生活的自然形态,经过历代采茶艺人的艺术再创作,形成了矮子步 。独具特色的矮子步夸张得体,风趣幽默,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而单水袖表演技巧别具一格,在一般的戏曲艺术中的水袖,或长或短,都是双水袖,而赣南采茶戏中却是单水袖。相传采茶戏的传人,被困在四川峨眉山上,山林茂密,迷途难返,此时,突然来了一只黄狗,默默在前面带路,引他下山,传人感恩不尽,特把左袖加长,以似狗尾,并模仿狗尾摇摆的姿态,编出各种水袖动作。单水袖动作非常丰富,有抓袖、遮阳袖、绕肩袖、腋下袖、穿针引线袖、花篮袖、拜年袖、缠腰高抛袖等等,表演时有 “摆动像狗尾,站势吊马腿,游走像蛇过,龙头又凤尾” 之艺诀。单水袖与另一只手的扇子花相对称,一手甩袖,一手舞扇,踏着特有的矮子步,显得异常独特而有情趣。

扇子花赣南采茶戏剧中,无论男女老少,手中必拿彩扇。它可以拟作任何生活用具、生产工具,是助情之物,表演起来夸张得体,给人以丰富的想象,配以千姿百态的扇子花,用来表达感情,喧染气氛。我院创作生产的采茶小戏《魅力采茶》中扇子成了反映茶农劳动与生活的表演道具,时而为鞭,挥戈千里;时而成笔,书写绘画;时为茶篮,时而又为锄头,运用自如,变化无穷。扇子花常用的有单扇花和双扇花,表演时有 “五指花头朝天,四指花头朝前,三指花打四边,二指花摇胸前,耘、按、抓、抖靠肚面” 的艺诀。各种姿态的扇花,令人心旷神怡。“龙头凤尾” 轻松活泼,“水漂漂” 连滑步一气呵成,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

茶艺表演范文6

在这场国际茶文化节上,来自日本的茶道专家速川和枝教授表演了古朴典雅的日本茶道;来自台湾地区的叶春莲则表演了有浓重生活气息的台湾茶艺;来自上海的著名陶艺家许四海也表演了紫砂陶艺。而压轴戏,则是福安民族茶艺团的“畲族宝塔茶”节目。

在一片喜庆气氛中,山歌响起,畲家姑娘要出嫁了。“迎亲伯”领了四个轿夫,“送嫁嫂”张罗着接轿迎客。“送嫁嫂”向“亲家伯”敬茶,但敬的却是“高难度”的“宝塔茶”――“送嫁嫂”把五大茶碗叠成三层,一碗作底,再托起平排成三角形的三个碗,最后在顶端再压上一碗,轻巧地斟满茶。托着茶盘,单手稳稳地将茶托到“迎亲伯”面前。

考验“迎亲伯”的时候到了。“迎亲伯”俯身用嘴衔住上层那只碗,同时双手拢住中层三只碗,仰着脖子滴水不漏地干了那碗茶,其余三碗用手捧了给同伴分享,成功地完成使命。这样,在鼓声号乐的欢闹中,把新娘接过了门。

他们的表演,取材于流传在福安松罗乡一带畲族的饮茶风俗。这套“宝塔茶”的传统表演节目,取材生动颇有意趣,延续到今天,一直受到人们的盛赞。

在福安,畲族人口达到6.7万。当畲族的茶文化渐渐被年轻一代所遗忘的时候,民族茶艺团的表演者正把它挖掘出来并向世界展示。除了“宝塔茶”、“新娘茶”这一类传统的民族茶俗表演,他们的茶艺表演还涵盖了曾经闻名中外的坦洋工夫红茶、茉莉花茶等茶艺。

当我们慕名前来,在福安文化馆的大厅里,茶艺团的女孩们正在演练越剧,歌声富有感染力。而留着长发的原团长,气度像是李白,他在这里创作茶歌。

茶艺团常务副团长郭晶依然年轻而有气度,她介绍说,这是福建省内最早的茶艺团,在十五年前就成立了。茶艺团一路走来,他们的成绩令人骄傲。在中外茶艺高手如林的“92香港福茗堂首届国际茶艺邀请赛”竞技场上,茶艺团的杨玉冰技压群芳,摘取了桂冠。1999年11月4日,茶艺团赴京表演,受到了朱F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并一一亲切握手……

前来福安的人们说道:“观看了福安茶艺表演,这一趟福安是不白来的。”

去年,民族茶艺团在人民大会堂表演,他们受到了人们的瞩目;甚至于那两套郭晶精选的很漂亮的坦洋工夫茶具,在混乱之中也给人“借”走了。

在坦洋工夫红茶的茶艺表演中,他们自己创作了一套与茶具一样美丽的服装,红茶加糖加奶或者柠檬,除此之外,他们还尝试在红茶中加入高度酒。“中茶西饮”,这是他们茶艺表演中所展现的创新特色。

郭晶感慨,要让茶艺表演出韵味是很难的。我们了解到,艺术团有导演、编导、作曲等等人才,茶艺表演的女生还要经常进行形体训练,或者寻访茶艺名师进行严格的茶艺培训,他们正是这样不断地去展现茶艺的文化内涵与美丽。

杨柳和张玮是在1996年的一次学校艺术晚会上被郭晶碰到的,然后被郭晶“引进”艺术团。茶艺团选择演员很注意外形和艺术天赋,郭晶说:“这是一种缘分,他们都很认真。”多年后,他们成了团里的顶梁柱,以他们独有的气质展示着茶的美丽。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6-22 13:06
下一篇 2024-06-22 12:24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