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作文

最牛作文 最牛作文范文第1篇 同学答:只要貌似萨达姆 老师后来说还可以改成:(只要貌似本拉登) (正解为:“莫愁前路无知已”,呵呵) 2.后宫佳丽三千人,__________ 同学答:铁棒也会磨成针~~~~~~ (正解为“三千宠爱在一身”) 3.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__ 同学答:富则妻妾成群 (正解:达则兼济天下) 4

最牛作文

最牛作文范文第1篇

同学答:只要貌似萨达姆

老师后来说还可以改成:(只要貌似本拉登)

(正解为:“莫愁前路无知已”,呵呵)

2.后宫佳丽三千人,__________

同学答:铁棒也会磨成针~~~~~~

(正解为“三千宠爱在一身”)

3.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__

同学答:富则妻妾成群

(正解:达则兼济天下)

4.__________,糟糠之妻不下堂

同学答:结发之夫不上床

(正解:“贫贱之交不可忘”)

5.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同学答:宽衣解带终不悔

(正解为:“衣带渐宽终不悔”)

6.君子成人之美,__________

同学答:小人夺人所爱

(正解为:“不成人之恶”)

7.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

同学答:床头打架床尾合

另有同学答:上错花轿嫁对郎

(正解为:“道是无晴却有晴”)

8.身有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

同学答:拔毛凤凰不如鸡

还有同学答:夫妻双双把家还

(正解为:“心有灵犀一点通”)

9.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

同学答:夫妻对坐到天明

(正解为:“却话巴山夜雨时”)

10.葡萄美酒夜光杯,__________

同学答:金钱美人一大堆

(正解为:“欲饮琵琶马上催”)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

同学答:妻吾妻以及人之妻

(正解为:“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2.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

同学答:李白睡的香

还有同学答:地上鞋两双

(正解为:“ 疑是地上霜”)

13.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

同学答:东村河边爬乌龟

(正解为:“桃花流水鳜鱼肥”)

14.蚍蜉撼大树,__________

同学答:一动也不动

(正解为“可笑不自量”)

15.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初一学生的杰作:半夜三更鬼敲门

(正解为:“清明时节雨纷纷”)

16.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

同学答:天公对我吼三吼

(正解为:“不拘一格降人才”)

17.天生我才必有用,__________

同学答:关键时刻显神通

另有同学答:老鼠儿子会打洞

(正解为:“千金散尽还复来”)

18.天若有情天亦老,__________

同学答:人不风流枉少年!

(正解为:“月若无恨月长圆”)

19.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

同学答:请你不要告诉他

(正解为“一片冰心在玉壶”)

20.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

同学答:一颗永流传

(正解为:“千里共婵娟”)

2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

同学答:只是死的有先后

(正解为:“留取丹心照汗青”)

22.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

同学答:不吃才是大傻瓜

(正解为:“忠言逆耳利于行”)

23.管中窥豹,__________

同学答:吓我一跳

(正解为:“可见一斑”哈哈哈!)

2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

同学答:看今朝,死缠烂打

(正解为:“气吞万里如虎”)

25.五年级的一次考试就考到了“三个臭皮匠,__________”

同学答:臭味都一样

(正解为:“顶个诸葛亮”)

最牛作文范文第2篇

今年,爸爸给我买了个新玩具——玩具牛,今年是牛年,我希望在这年中牛气冲天,所以给它取了个名字——牛牛。

这只玩具牛很可爱,它有一个吸盘,一对外红内金的耳朵左右摆动,两颗黑乎乎的眼珠子圆溜溜一双金角软绵绵,一个大大的红鼻子绣着两条黑色的线,一个椭圆形的头,绣着金黑相间的花纹,两只短短的手,缝着金色的圆形布,肚子滚圆滚圆的,印着金色的条纹,两条长长的腿向两边伸直,那憨厚、可爱的样子真逗人喜爱。

在那一大堆的玩具中,虽然它没有贝贝的活跃;晶晶的老实;欢欢的激情;迎迎健美的身姿;妮妮的美丽;小贝贝的乖巧伶俐,加菲猫能隐藏钥匙的功能;也没有大洋娃娃的可爱,但是,它是独一无二的,它能展示自己别具一格的魅力,它不会强迫自己让别人喜欢,只像那朴素的荷叶,展现自己谦虚的一面,上学时,我想到它,下课时,我惦记它,就连在回家的路上,我都恨不得一眨眼飞到它身边,因为,它带给了我快乐,我总是向它倾诉自己的真心话,它带给了我前进的动力,使我奋勇前行,它的眼神,使我忘记了所有的不愉快,一天的学习生活以及繁重的作业,它是我的知心人,我的开心果,它是我永远的朋友,它给我的实在太多太多,这使我更加爱它。

这就是我世界上最好的知心朋友——牛牛,它将伴随我成长,伴我度过属于我的幸福快乐的金色童年,让我有一个美好的回忆。我爱它,我可爱真诚的朋友。

最牛作文范文第3篇

最牛的小画家一一李佳伟 嗨,同学们,你们班有没有画画高手呢?如果有就和我们班的李佳伟来比比吧。但输了可别不服气哦! 他可是我们班的画画高人,有一次在美术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互相画出自己的同桌,同学们都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画得都难看死了,有的把鼻子画的超大,有的把头画成了皮球,还有的把嘴画反了,真叫人笑破肚皮!可只有李佳伟画得活灵活现,非常漂亮,像真人一样。 还有一次,老师留了一张小报,同学们更加愁苦不堪,不知所措。可李佳伟非常高兴。第二天,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的小报,老师一看,七扭八歪难看的要命,可就李佳伟一个人做得非常好,老师一气之下就都让重做,而且要我们全向李佳伟学习。 我们真纳闷呀,李佳伟的手有魔法吗?为什么同样的一支笔、一张纸,他却画得那么好,我们却画不了。他可真厉害,真牛啊! 听了我的介绍你还敢来和他PK吗?哈哈。 实验小学 三三班 邢城峰 指导老师

最牛作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桂东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民间戏剧的活跃之地,牛歌戏则是广西民间戏剧的一颗明珠。戏队、戏班、剧团自古以来就是传统戏剧的重要组织形式,而传承人则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戏剧的主要载体。牛歌戏也不例外,在藤县民间仍活跃着不少自发组织的牛歌戏班,但其传承和保护现状却日益不容乐观。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牛歌戏传承人和戏班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目前牛歌戏的主要传承人、传承谱系和传承方式,并对戏班的组织结构、运营方式和活跃区域进行陈述,希望能为牛歌戏传承和发展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藤县牛歌戏;非遗;传承人;戏班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22-03目前藤县牛歌戏大多是以不到十人组成的戏班活跃于乡间,戏班也是传承和保护牛歌戏的主体。而目前的戏班多是由政府确立的传承人或其他比较有名望的演员、剧作家带头创立,他们掌握了大多数的表演资源,同时对牛歌戏也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是使牛歌戏焕发生机的重要方式。笔者在田野调查时深入了解了自治区级牛歌戏传承人马伟文所带领的戏班,并采访、询问马伟文本人学习、表演牛歌戏的经历以及他对当下牛歌戏传承状况的看法。一、传承状况牛歌戏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非物质”性决定了只能通过传承人来将它发扬、继承下去。马伟文是藤县牛歌戏传承人的代表,黄世裕是平南牛歌戏传承人的代表,此外在藤县较为出名的还有陈寿坚,三个人分别代表不同的牛歌戏流派。陈寿坚是目前最年长的牛歌戏传承人,代表的是老派;黄世裕根据市场的需求对牛歌戏进行了改造,是新派的代表;马伟文处在两者中间,稳中求进。(一)传承人――马伟文马伟文1968年6月出生于藤县平政村新度组的一个农民家庭,80年代初中毕业后跟村里的牛歌戏班学唱牛歌戏。平政村当时有几个同龄人都会唱戏,但属他悟性最高。后来因为表现突出,马伟文顺利进入了镇上的牛歌戏队。后来藤县文化馆建立县牛歌戏队,马伟文在1984年加入并逐渐成为“台柱”。为了养家糊口,牛歌戏表演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是马伟文的兼职工作。马伟文当过农民、保安、门卫①,白天上班,晚上骑着摩托车赶到各乡镇表演牛歌戏,现在马伟文是平政村村委的一名计生专干,同时也拥有自己的牛歌戏基地,有了更多时间进行牛歌戏表演和培养新人。马伟文在牛歌戏中的角色都是以丑生为主,并担任整部剧的主角,一般情况下整场表演只扮演一个角色,且不演奏乐器。这是因为马伟文在戏中的戏份较重、唱词较多,在舞台表演的时间也比较长,不方便中场更换妆容和服装。马伟文曾经演过的角色有《洛神》中的曹丕、《花王》中的陶花痴、《梦断香销十八年》中的王云生等。(二)传承谱系马伟文目前是牛歌戏的第四代传人,这里的传人不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代代相传,而是指藤县文化馆在民间师徒传承的基础上建立牛歌戏队培养出来的第四代表演人才。根据对民间传说的整理,目前普遍认可的牛歌戏谱系有两支,一支是最早从李秀标(出生于1885年,1960年去世,可大概推测出其表演活跃的时间是1920年前后)开始,马伟文属于这一支,其后还有陈娇(1978年生)、霍达林(1982年生)为代表的第五代传人;另一支最早从李凤堂(1892年生,1963年去世)开始,陈寿坚属于这一支的第四代,目前已经到了第六代。李凤堂这一支传承脉络从第二代(陈作才)至第六代(陈德光)的代表人物都是纯平村纯咀组的陈姓继承人,更大程度地呈现出宗法制度下依靠血缘关系代代相传的特点。上述的谱系是新中国成立后县政府对牛歌戏传承状况作出的统计,根据一些史料和民间传说,李秀标和李凤堂只是处于这一脉络的第三代,其实从1875年(光绪元年)开始在藤县就有了大规模、专门化的牛歌戏表演和传承活动。第一代传承人已经不可考,第二代传承人是“阔老三”(魏焕光),相传阔老三为办戏队把自己家中十几亩田中的一亩卖了,而民间广为流传“传戏至死”的故事说的就是李秀标。(三)传承方式目前牛歌戏主要的传承方式有三种:师徒式、剽学式②、培训式。师徒式,顾名思义就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藤县文化馆开始接管跟牛歌戏相关的各项事务之前,民间主要依靠师徒式来传承牛歌戏,师徒关系的确立其实就是传承血脉的确立。剽学式是指不拜师、不经过专门的学习训练,只通过看戏或看别人学戏而传习牛歌戏的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潜移默化。马伟文一开始只是出于兴趣而观看、模仿牛歌戏的演唱、动作,这就是一种剽学式的传承,后来进入村牛歌戏队专门学习,则转变为拜师学艺式的学习,即师徒式的传承。还有一种传承的方式是培训式,也是目前保护和传承牛歌戏最主要的方式,即相关文化部门聘请老师过来对牛歌戏的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专业技能的培训,老师的人选不固定、流动性强,培训的时间地点固定、集中且专业性强。结束后至80年代县牛歌戏队成立之前,牛歌戏的演唱方法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混乱,没有一致的标准,具有随意性。组建县队之后,文化馆专门请了演唱粤剧的老师进行辅导,加强了唱腔和动作的规范性。二、戏班的组织结构、运营方式及其活跃区域(一)组织结构目前马伟文带领的牛歌戏班是他自己建立的,并不隶属于藤县文化馆组织和管理的牛歌戏队。马伟文在藤县各乡颇有名气,到处都流传着“看牛戏,找马四”的口号,大家都叫他“马四”,甚至很多人都只知道马四,不知道马伟文是谁。马伟文的牛歌戏班目前共有成员十几人,因为人员流动性大,所以成员的数量并不确定。戏班同成员之间没有书面的协议或劳动合同,马伟文往往是依靠人脉来招揽成员,也依靠个人人格魅力加强戏班的凝聚力。他的戏班中有8人参与演出(5人为男性,3人为女性),他们在表演方面“样样精通”,也就是说他们除了会化妆、演唱,掌握一定的舞台动作技巧,也要会敲击乐器。演员一般都是戏班中的稳定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表演训练且具有一定的表演经验。不仅仅是在马伟文的戏班中,据介绍,现在牛歌戏的表演者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多数是初中学历,少有高中学历,年纪多在40岁以上,职业是在藤县各乡务农,表演牛歌戏只是他们的兼职。在实际表演中,演员的性别与角色的性别往往并不对应,即女演员也会出演男性角色,一个演员往往也会扮演多个角色。同时,演员在幕后候场时,除了更换服装,也会退居舞台一侧,为接下来的表演演奏配乐。马伟文向我们表达了强烈的收徒意愿。在他看来,招收徒弟最起码的条件是要有对牛歌戏的热爱,对牛歌戏表演能一如既往地坚持;另外还需要考查其是否具有表演牛歌戏的天赋,比如说嗓音、外貌条件和记忆力等,也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目前演员以小学、初中文化水平者居多),对人物艺术性的理解要到位。马伟文很希望牛歌戏得到传承,因此利用政府拨发的传承人资金(一年2000元)建立一个牛歌戏基地,免费培训,也尽量让新人登台演出。目前只有10个左右的年轻人对牛歌戏感兴趣,也向马伟文表达了想学习牛歌戏的意愿,但是通过唱戏赚到的钱毕竟还是很少,最后往往都放弃了学习牛歌戏而选择外出打工,所以一直培养不出新人。过去牛歌戏的剧本都是改编自民间故事,具体作者不可考,但现在戏班中一定要有写剧本的人。在马伟文的戏班中,他自己就是剧作家。根据马伟文的描述,牛歌戏的剧本都是用藤县白话写成的,曾经也尝试过对戏剧的语言进行改造,但观众不喜欢,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藤县文化馆前馆长覃洪初老师向我们介绍,现在的牛歌戏剧本的艺术价值普遍不高,很多剧本的情节模式非常固定,基本上替换名字和故事背景就又写成了一部新剧,思想内容也比较老旧,绝大多数都是家庭伦理、历史故事的题材。(二)运营方式截至2015年10月,马伟文估计在2015年共演了100多场戏,可是往年表演的场次最多可以达到200多场。过去马伟文接到的牛歌戏表演多是私人邀请,牛歌戏作为传统戏剧在当地是祭祀或红白喜事的一个重要仪式,每次表演东家都包食宿,以“利士”的形式支付1000―2000元的酬劳。因为现在人们的传统文化意识逐渐淡薄,也因很多乡镇都相当贫困,私人邀请表演的情况已经很少了,但很多地方村民都非常想看牛歌戏表演,所以只能依靠县政府的“文化下乡”活动经费来支持表演。市场化程度低是藤县牛歌戏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平南牛歌戏则情况相反。根据藤县文化馆负责人的介绍,牛歌戏在贵港平南的活跃程度远超在藤县的情况,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牛歌戏在平南已经实现了市场化运营。同样是自治区级牛歌戏传承人的黄世裕,从藤县来到平南,在华艺牛歌戏剧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华艺演艺经纪公司,制度化管理旗下的演员,聘请职业作家撰写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剧本,同各类牛歌戏的商业性表演邀约接洽,组织拍摄、发售牛歌戏的影碟等等。黄世裕为牛歌戏传播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使牛歌戏市场化运作的设想成为了现实。除了市场化运作以外,平南还拥有比藤县更为广泛的观众基础,观众对于牛歌戏的审美情趣也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同时,平南的经济发展状况比藤县好,很多企业落户平南,并愿意赞助当地的牛歌戏剧团或戏班,解决了牛歌戏发展过程中资金来源的问题,因此很多藤县的牛歌戏演员都去了平南。政府部门的支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平南县政府非常重视当地文化事业的建设,县委曾出面打击盗版牛歌戏光碟的行为。藤县牛歌戏和平南牛歌戏在2008年同时申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功,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两者生存状况的对比值得我们深思。目前藤县文化馆非常重视牛歌戏的保护工作,多次组织“文化下乡”活动,并协同县图书馆对牛歌戏的剧本进行普查。2012年开始,县文化馆每年都举办全县的牛歌戏展演,参与表演的牛歌戏队、戏班逐年增加。但在行政力量退出之后,藤县牛歌戏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市场中求得生存,这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三)活跃区域以贯穿藤县的西江作为分界,藤县可以被分为藤北和藤南。藤北主要有蒙江、太平、天平、古龙等镇,藤南有塘步、金鸡、象棋、新庆、岭景等镇,藤洲镇作为藤县的中心刚好被西江横穿而过。牛歌戏最早活跃于藤南地区,藤北以前没有举办和观看牛歌戏的传统,但现在藤北的部分乡镇如和平、太平也有了自己的牛歌戏队。在藤南地区,金鸡、岭景、象棋等镇的牛歌戏表演最多,很早就组建起了自己的牛歌戏队。藤北地区七八十年代曾大规模地修过水库,政府从附近乡镇抽调出许多民工长期居住于此,白天做工,晚上有时间则会聚在一起听牛歌戏。在修水库期间,藤北地区有多场牛歌戏表演,出现过短暂的繁荣,从此以后牛歌戏在藤北地区流传开来。藤南与岑溪接壤,与牛歌戏有同源关系的牛娘戏在岑溪也非常活跃,这个区域自古以来就是广西传统戏剧活跃的地方。建国前,影响力较大的牛歌戏队有金鸡镇镇安村的“兆丰年”、陶塘村的“群英社”、龙头村的“新庆社”,岭景镇篁村的“同庆堂”,新庆镇纯平村的“同乐社”,象棋镇河柳村的“群英社”以及三堡镇(时属藤县)老鸦村中外号“牙锄七”的覃国基、覃国荣兄弟挂牌的戏队。1946年,金鸡镇龙头村“新庆社”戏队曾赴桂平市、容县、平南县等地表演三个多月,并在当地开班收徒,传习牛歌戏,首次使牛歌戏在地域上跨出了藤县的范围。1978年秋,象棋镇道家村的“群英乐”戏队先后多次到平南、岑溪、容县等地巡回演出。2003年,藤洲镇纯平村陈寿坚带领本村牛歌戏队去了广东封开、郁南演出。参考文献:[1]李燕霞,马四.牛歌人生[J].广西城镇建设,2013(2).[2]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广西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壮剧[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作者介绍:陈 乐(1994-),男,广西北海人,广西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3级本科生。

最牛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贵州苗族;牛崇拜;审美文化

苗族,起源于中国,是一个国际性的民族,五大洲都有苗族的存在。在我国,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四川等省份。苗族是一个很古老的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里,苗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古老的苗族延续至今的独特生存奥秘,正是因为其顽强的持续着一个民族必须拥有的身份记忆。以及由这个记忆生成最强烈的象征。贵州是中国苗族分布最多的一个省。就像人们所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贵州苗族历史悠久,分布面广。他们喜欢聚居的生活。他们的家园依山傍水而建,生活的地方气候温和宜人山环水绕。贵州的苗族集合了全国苗族最主要的文化特征,无论从方言、服饰、手工艺品、审美文化、风俗习惯等都可以称得上全国苗族文化的首要代表。苗族的历史文化是由智慧的苗族人民创造的,在多民族的大家庭当中苗族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许许多多、丰富绚烂的文化。苗族也为祖国多民族的大家庭增加了许多灿烂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贵州苗族有很多自己的节日,如“鼓藏节”、“苗年”、“芦笙节”。而“鼓藏节”又是贵州苗族人最隆重的最独特的节日。

苗族人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苗族也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他们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这些就是苗族人自己的信仰。而在众多崇拜中苗族人牛有着特殊的情感,牛自然也成为苗族人崇拜的对象,牛崇拜显得尤为突出。贵州苗族人对牛的崇拜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来自于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苗族人对牛的崇拜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他们将牛视为自己的祖先,并把它们画作图腾,牛崇拜也就是源于远古的图腾崇拜。苗族人世代居住在山田间,以种植水稻为食,现在仍然延续着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而耕作工具便是牛。苗族人和牛一起耕作,同时产生了不可割舍的情感。牛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牛是维系苗族人生存的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牛,苗族人连最基本的吃饭都成问题,所以牛在苗族人心目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牛作为苗族的崇拜对象,也作为他们的审美对象,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着不同的崇拜形式。首先,苗族人的房屋有一种特殊的形式,那就是人牛共屋。贵州苗族人在修建房子的时候要把牛住的地方设计好,牛住的地方一定是大而宽敞的,因为这样苗族人就可以吉祥安康、人丁兴旺、辟邪、防止火灾等。其次,牛崇拜在苗族服饰和头饰上也有表现。在苗族人制作的盛装上绣有很多图案其中就有牛,苗族妇女把牛绣得栩栩如生,巧夺天工。而在头饰方面最突出的就是银制的牛角头饰,那对大大的高高耸立的雪白的银水牛角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服饰、头饰上的牛的图案在苗族中非常盛行。再次,苗族牛崇拜在苗族手工艺品中都有具体表现,如雕塑、刺绣、剪纸等。特别是水牛角的形象运用到工艺品中,造型雄伟壮观,是苗族文化与精神的象征。在苗族的刺绣与剪纸的图案中不仅有龙头牛身形、有牛头蛇身形等,都充分表现出对牛的崇拜。贵州苗族对牛的崇拜也表现在他们的节日活动中,鼓藏节就是最具代表的祭祀活动。苗族牛崇拜在苗族古歌和民谣中也可以体现出牛崇拜。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却有自己的语言,而历史和文化能够流传是靠《苗族古歌》和民谣口口相传,辈辈相承。而这些古歌和民谣中有很多是跟牛有关的。可见,苗族古歌和许多流传的民谣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牛与苗族的祖先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牛在生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贵州苗族牛崇拜文化中有着他们独特的审美内涵。首先,贵州苗族人崇拜牛也就是崇拜自己的祖先。苗族人以牛作为自己的图腾,他们认为,牛就是他们的祖先。苗族是生存在高山上的民族,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要牛与人一起耕作,牛就是苗族人非常崇拜的对象,视牛为自己的祖先,对祖先要很尊重,这样可以风调雨顺、平安吉祥。苗族人用牛犁地也与崇拜祖先有关,用牛耕地也就意味着请祖先来开垦地基,便可修房顺利,入住后平安吉祥,万事大吉。贵州苗族人对祖先是非常尊重的,所以会留着自己的房屋给祖先住。这样才能大吉大利、福气安康。牛角也是他们认为的吉祥之物,只有祖先牛才能享有资格在家中同其祖宗一样的地位。其次,苗族人非常重视农耕,而牛对农业耕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在云贵高原地势险峻山峦叠嶂,贵州苗族人民居住于高山之上,以种植水稻为主,其主要农耕工具就是牛,牛与他们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这也是苗族牛崇拜的一个原因。还有一点就是苗族人认为牛有很强大的生育能力,人们祭祀牛崇拜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借助牛的生殖能力带来大丰收。牛不仅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而且节省劳动时间,牛也是象征五谷丰登的吉祥物,苗族人希望借助牛祈求丰产。

在苗族的审美文化中,牛就是一个特殊的符号。从服饰方面上看苗族牛崇拜文化中的美你会发现无论从蜡染或者刺绣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牛元素。苗族也是一个非常爱美的民族,他们格外重视银器,苗家姑娘头上大大的“牛角形银冠”就已经充分表现了贵州苗族人牛崇拜文化中的美。从舞蹈方面来说,苗族牛崇拜文化中的美也是不可替代的。他们模仿牛格斗时的场景通过舞蹈表现出来,还用敲击铜鼓的声音模仿水牛的叫声为舞蹈增添了音乐,使舞蹈与音乐融为一体十分和谐,令人赏析悦目。从建筑上看贵州苗族牛崇拜文化中的美,你会发现更多吸引人的东西。苗寨建筑结构有很多不同的变化,因为地域的不同,苗族山寨的建筑也因此而多姿多彩。可是无论建筑结构怎么变化,建筑物上总会找到他们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无处不在的“牛”元素。例如苗族人的房屋连结门板的连楹做成牛角形,腰门的上门斗也做成牛角形。在苗家人心中牛就是祖先要尊重祖先,所以几乎每家都在自己的房屋中留出一个屋子供他们的祖先生活。将牛的形象用到贵州苗族建筑当中有崇拜的意义还有使得建筑造型更加独特,别有洞天。

贵州苗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农耕民族,农业生产是他们生存的根本。贵州苗族人民非常崇拜他们的祖先,对农业生产和祈求丰收也是非常的重视。贵州苗族在长期的生活中意识到牛与他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苗族人看来,祖先带给他们的种族的繁衍与兴旺,而牛则给他们带来丰衣足食,因此苗族人祭拜牛,其实是他们祭祀祖先重视农耕和祈求丰产的农耕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牛既是贵州苗族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又是审美意识的体现,还是苗族精神层面的支柱。牛在苗族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它已经成为一个图腾,一种文化符号。对于牛崇拜也成为苗族的一种精神寄托,不仅影响服饰而且影响到苗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罗义群.《苗族牛崇拜文化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2] 宋长宏.《中国牛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5-09 20:53
下一篇 2024-05-09 20:53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fwzx/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