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新思路范例6篇

农业发展新思路范文1 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广大农民在党中央和国家的领导下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和帮助,但在新农村建设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农民增收的压力较大,当前农产品市场的价格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作物成本和销售价格不成正比,农民增收空间小。加之现代农业机械的投放不到位,使得农民的综合生产能力得不到提升。良种推广、基础设施、沼气建设等工程不到位。另外则是农村水电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业发展新思路范文1

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广大农民在党中央和国家的领导下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和帮助,但在新农村建设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农民增收的压力较大,当前农产品市场的价格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作物成本和销售价格不成正比,农民增收空间小。加之现代农业机械的投放不到位,使得农民的综合生产能力得不到提升。良种推广、基础设施、沼气建设等工程不到位。另外则是农村水电等基础设施不完善,财政金融、生育保障、教育体系等指导不足、建设不足、供给不足,对规范化运作体系的认识不高,容易受利益的趋势淡化对农村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要切实改变农村发展现状,就要创新经济发作思路,以充足的资金为保障,不断壮大农村集体。

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路

(一)产业项目化运作农村运用现代化、工业化、机械化的生产和营销理念,是壮大农业农村经济的必经之路。要不断推动产业项目化运作,加快工业入驻农业领域,扩大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产品精深加工,增强城镇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才能更好地转化农村独特优势,实现农村与城镇的同步建设。借助城市的人才、技术、物资、机械等生产要素,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农村生产现代化的进程。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把农业同二、三产业联系起来,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要从主体的确定到招商引资,从机制的建立到项目的管理,从对外影响到品牌的确定,都要事先项目化运作,规范化发展。对于资源型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来说,更要紧密围绕特色农产品、丰富资源等内容,对绿色生态的产品进行精心培养和整理,不断推出一批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好产业,好项目,积极吸纳外来投资,盘活民间资产。加大规模化种植养殖、精细化产品加工、有序化产品运销等技术推广,建大基地,办好企业,拉长产业链,做好一体化经营模式,借助外力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的发展动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二)农村产业化经营以科学化的思路发展农业经济,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抓。要合理借助国家对农村农业的政策补贴,实现的合理化增值。以规模化、组织化为重要手段,围绕内外市场需求,引入高新技术,大力新办农产品精细化加工的龙头企业,让他们组建基地,搞活农产品流通,全面推动农村产业化。要立足‘精’,提高农副产品的加工水平,把果品、畜牧业、药材等能够带动一方经济增长的龙头企业建设落实,提高科技附加值。支持带动能力强的企业,集合产品的储藏、运销和开发等工序,走出一条精品专业的发展之路。要立足‘优’,建设高产、高质的绿色产品基地,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入绿色新品种,扩大生产规模,控制生产成本,为农村农民打响多个品牌。立足‘连’,做好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工作,通过农业部门、技推部门、专业协会等载体扩大融资渠道,探索示范推广型、产业带动型的产品经营模式,创新‘共赢’机制,促使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起长效、稳定的合作关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三)丰富服务方式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努力,协调合作。随着市场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对服务业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要办好农村发展工作,就要抓紧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科技化水平。一是搭建网络培训平台,加快教育基地的建设,积极开展组织基层党员培训活动,以科技富民的思想与各大专业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稳定的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在批发市场、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之间建立起信息终端,加快农产品流入市场的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开展网上订单、网络销售等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业务,扩大供销渠道,让农民把质量好、产量高的产品顺利卖出去,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要坚持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农村发展原则,以企业+农业的形式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拓宽市场,降低新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市场风险。

三、结论

农业发展新思路范文2

粮食是我们生活的基础,是安民心的保证。把粮食生产放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首位是无可厚非的。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改变栽培方式、增加配方肥用量、开展统防统治,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用创建万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作技术引导,带动全区粮食稳产高产,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积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以其自身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等优势,为社员提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通过向社员提供购销信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利用社员间的辐射和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以服务为桥梁、以经济为手段、以共赢为目的,把农民联合起来,加速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经营,对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民收入起着重要的作用。

3.加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使之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农民在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采取多渠道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广泛宣传现代农业技术,增强其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成为农业科技的应用者和受益者,发展规模经营,展示农业规模效益。

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源泉。

4.1创新生产模式,加快农业发展。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实现种植业集聚效应。按照“特色+规模+科技”的思路,采用项目扶持、股份投入、产业化经营、科技共享、风险独担的管理模式,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一是争取政府扶持。政府通过项目投资,在园区建设基础设施;二是股份投入。农民可以用每亩耕地一个股作为基础股份,农技推广单位以投入生产技术作为另一个基础股,专业合作社负责购种、种植、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三是利益共享。生产的产品所获收益,按每股所承担的份额分享。四是风险独担。园区除遇到特大的自然灾害造成绝收外,不论收益高低,专业合作社全部担当,保证农户按股收益。这样做解决了长期制约农业发展中资金、技术和人才等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4.2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大力培育和示范推广各类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标准化栽培、保护性耕作及生物技术,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加速农化新产品、新药剂、新机具的推广,促进农业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业新技术的覆盖率和到位率。

4.3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推动农产品、农业技术的交流,加快现代农业迅速发展。

5.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现代农业。

5.1提高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种植比例。目前全国各地出现了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的情况,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种植情绪。究其原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农产品的要求,不仅要好吃,还要好看,更追求农产品的品质。但农民仍然种大路货的多,在产业发展上盲目跟风,所以出现了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导致部分农产品出现“卖难”,价格下跌。农民应面向市场,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优化农产品的种植结构。扩大适销对路、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种植面积。

5.2提高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种植比重。发挥地方优势,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区域优势比较明显和竞争力较强的品种,提高地方特色的种植比重。比如在我区的西部山区,利用昼夜温差大,果品糖分积累多的特点,扩大苹果种植面积。结合退耕还林,积极发展经济林,大力发展花椒产业;渭北塬区要利用土层深厚、空气污染小、交通运输便捷、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等优势,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发展设施蔬菜。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5.3提高高质高价农产品种植比例。首先发展蔬菜产业。蔬菜产业经济效益高,将蔬菜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效应。积极推广设施生产技术,增强反季节生产能力,在品种方面种植樱桃番茄、水果黄瓜及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的种类;其次优化果业结构。在渭河川道和秦岭北麓地带,积极扩种猕猴桃、红提葡萄等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应大力推广果菜套种。可以在梨园种植黄瓜、丝瓜等,利用梨树打架,既节省了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利用给瓜类施肥、灌水、喷药的机会,顺便给果树追了肥,防了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6.推广农村远程信息化。

农业发展新思路范文3

一、引言

农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三大基础产业之一,它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业生产等都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和材料。由于其地位特殊、作用关键,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转变农业发展的理念,坚持我党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为农业的指导思想,不断改变经营管理方式,促使农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真正的实现农业生态化、科学化等。就我国农业的现状来看,仍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发展水平、规模都无法得到最好的发展,要想确保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我国就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改变传统农业发展道路,实现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进步。

二、生态农业经济

(一)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这一重大产业也有了新的发展理念,我国对生态农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首先生态农业有着开放性和局限性并存的双重特点,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农业技术,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但是在发展生态农业时要注意合理的开发、利用我国土地资源;其次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此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进步需要将很多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确保资源和技术的相辅相成,也就是说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只有这样农业才能真正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传统农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弊端很多,仅仅依靠劳动力和资源投入来获得产量的方法无法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农业的生产模式。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应势而生,这一新机遇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比如说农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农民素质不高、社会环境严峻等等。

(三)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我党提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农业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应该构造生态农业系统,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科学、合理的调整农业结构,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提高自然资源使用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证对环境的保护、提高农民的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等。

三、新时期如何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一)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

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做支撑,生态农业系统才能有极高的生产力。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们要重视科学技术对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力的进步,这就是“科技兴农”,这就需要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不断向其灌输科学知识、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培养出一批有着极高素质的劳动生产力;此外,发展生态农业还需要不断引入新人才,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视力度和相关知识宣传力度,做好对生态农业的指导工作。只有这样提升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积极实现科技创新,才能真正发挥生态农业的作用。

(二)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国家制定的惠农政策,充分使用当地资源,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有足够资金支持,这样才能有发展的动力。此外,要尊重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制定科学的农业发展方案,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确保自然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实现生态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我国还要重视建立和生态农业相关联的法律法规,确保惠农支农政策的出台,适当对生态农业的产品给予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加大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的监管、打击力度,尽可能减少乱砍滥伐、围湖造田、非法占用耕地等多种现象的发生。

除此以外,还要重视把农村以及城镇地区的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尽可能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率,解决农村劳动力闲置的问题,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自然资源的节约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三位一体,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四、总结

当今新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也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工作者都应该提高自己的工作素养、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认识到生态农业发展是农业转型的必经之路等等。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在其实践期间,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农业发展新思路范文4

一、江苏外向型农业发展成绩斐然

“入世”以来,江苏各地紧紧围绕全省农业农村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意见》和《江苏省农产品出口振兴计划(2005-2010年)》,努力完善全省外向型农业工作体系,加快建设农洽会、境外促销、出口农产品基地、外向型农业示范区、苏台农业合作园区等平台,全省外向型农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是农产品国际贸易持续增长。“人世”以来,我省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外需不足、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劳动力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实现农产品国际贸易持续稳定增长。2011年,全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135.21亿美元,是2001年的9倍,其中,进出口双双再创历史新高,进口额居全国第三,出口额保持全国第六。休闲食品与宠物食品两大新兴产业出口发展迅速,出口额达4.51亿美元。2011年,全省有出口实绩农产品出口企业1259家,比上年增加62家,企业平均出口规模223万美元,已连续10年保持增长。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55家,其中,外资企业出口11.81亿美元,同比增长10.7%。私营企业出口11.5亿美元,同比增长15.8%。

二是农业使用外资稳中提质。“入世”以来,我省农业使用外资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截至2011年底,全省累计吸引外商投资农业项目5900多个,来自8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客商在江苏投入资本120多亿美元。2011年,全省新批外商投资农业项目221个,增资项目49个,实际使用外资15.91亿美元,农业利用外资连续5年保持在10亿美元以上规模。

三是苏台农业合作稳步发展。近年来,苏台两地农业合作持续升温。截至2011年底,全省累计批准设立台资农业企业1410多家,实际使用台资21.33亿美元,涉及农业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园区开发、休闲观光农业等多个领域。2011年,两地农产品贸易额8247.9万美元,同比增长16.2%。截至2011年底,全省已有昆山、扬州2个部级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无锡锡山、南京江宁、淮安淮阴、南通江海、盐城盐都5个闰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赣榆、铜山、海安、泗阳4个省级苏台农业合作创业园(示范区),苏台农业合作园区数量达11个,居全国各省前列。

四是农业对外交流与农业“走出去”扎实推进。近年来,我省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荷兰等发达国家进行了农业技术和贸易合作,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20多个国家完成了多个技术合作和援助项目。近年来,全省企业积极参与境外农业试验示范项目,截至2011年底,我省正在筹备和正常运行的农、林、牧、副、渔等行业境外投资项目27个,中方协议投资1.6亿美元。

二、创新思路,积极实施促进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针对外向型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我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一主题,充分利用开发国际国攘礁鍪谐。大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农产品出口振兴计划,加大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农产品境外促销、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着力培育外向型农业示范区与苏台农业合作园区,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

一是强化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确保出口农产品质量符合国际市场的标准。近年来,我省根据农产品出口的品牌特色和国际需求,规划建设了一批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区),有力促进了有竞争优势和出口潜力产业、产品发展,培育了一批带动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农产品出口示范企业。同时,鼓励出口企业自建基地,重点扶持按照日本、美国和欧盟等主要目标市场质量标准建设的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出口农产品从“基地”到“市场”的全程质量控制。近三年,按照外向化、规模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标准,全省建设了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47个,涵盖97家农产品出口企业,累计建设出口示范基地40多万亩。

二是强化农产品境外市场促销,主动培育和抢占农产品国际市场。自2004年以来,我省利用WTO“绿箱政策”,加强不同类型农产品出口目标市场研究。支持出口企业和行业协会到境外参展促销,发展网上交易和、连锁、配送、批发等新的营销方式,建立快捷高效的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同时,更加重视品牌建设,整合现有资源,保护、挖掘和提高传统品牌,大力培育新兴品牌。积极鼓励外向型农业企业培育和创立品牌,引导和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申请境外品牌注册、卫生注册和国际质量、环保认证,创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江苏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品牌和质量开拓国际市场。

三是强化农业招商引资载体建设,打造农业招商引资的强势平台。举办农洽会,是省委、省政府推进农业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战略措施,目前,农洽会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在办会理念、办会内容、组织运作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一年一度的农洽会已成为展示企业形象、洽谈商务合作、把握农业商机、探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商务平台,知名度不断上升,平台效应逐步放大。此外,以推进苏台农业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为目标,积极引进台湾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科研成果,努力将苏台农业合作创业园(示范区)建设成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重要农业基地,建设成科技创新、信息交流、安全农产品交易和为台商提供优质服务的平台。

四是强化农产品出口行业协会发展,加强对农产品出口的协调服务。农产品出口行业协会既是企业与政府间沟通联系的桥梁,也是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主体。通过整合、新建、提升,在我省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建设一批组织化程度高、国际竞争力较强、运作规范的农产品出口行业协会,积极组织企业参与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应对国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三、进一步创造外向型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环境

外向型农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强化服务,部门配合,全力推进,为外向型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作为重要任务。农委、商务、发改委、财政等部门,要加强协作,搞好服务。农委、商务部门要及时了解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制定对策,强化指导和检查考核,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等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协助农产品出口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外办、台办、侨办等部门要注意收集信息,指导农业招商和促销组团。

农业发展新思路范文5

本文介绍齐齐哈尔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况,分析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针对齐齐哈尔市“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一、引言

2012年易观国家董事长于扬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互联网+”的理念,2015年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自此,互联网成为众多产业发展的新视角。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传统农业,从计划、生产、销售、服务和金融等模式进行改造、优化、升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把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转变为新型的生产方式,改变农业发展的落后状态,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1〕。

二、齐齐哈尔市农业发展概况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辐射黑龙江省西部、吉林省西部及内蒙古北部,是我国重要的食品粮基地、畜牧业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素有“鹤城”之称。1984年,国务院确立齐齐哈尔市为全国13个较大城市之一,2002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委员评为“中国绿色食品之都”。

近些年,齐齐哈尔市在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产业化项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营销方面、农业园区方面、绿色食品方面均有所提升。

(一)拓展农业产业化项目。齐齐哈尔市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绿色食品产业项目95个,固定资产总投资达到152.7亿元。克东禹王大豆深加工等一些项目都已陆续建成投产,梅里斯区成为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进京基地。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生态化水平提升,增强了农业观光的可看性,预计水利投资10.26亿元,完成80项水毁修复工程,龙江花园水库项目经过多年努力,得到国家批准,投入3.76亿元新组建现代农机合作社64个,总数达到271个,完成造林面积25万亩,乡村全民义务植树820万株。

(三)强化农产品市场营销。齐齐哈尔市成功承办了十四届绿博会,实现了水平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好的办会目标,积极开辟马铃薯、水稻、杂粮等外埠市场,加大外销,在北京、上海、昆明等城市建立以大米为主的销售形象店和直销连锁店,着力搭建了农业、龙头企业产品、绿色食品、马铃薯等信息销售平台,推进了农产品营销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四)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全市落实县、乡、村试验、示范园区1494个,实现了种子前沿示范、品种栽培对比、项目综合组装,每年参观博览人数达18.5万人次,兴十四现代农业园区辐射区面积扩大到2.4万亩,示范、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每年参观学习人数达15万人次,为加快齐齐哈尔市现代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可借鉴的经验。

(五)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开发。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部级原料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40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0.7%,为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600万吨原料,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数量306个,有11个产品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参加哈洽会、海峡两岸农博会和北京农博会,进一步提升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发展水平和“绿色食品之都”的知名度〔2〕。

三、齐齐哈尔市农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齐齐哈尔市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齐齐哈尔市农业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一)“互联网+农业”观念落后。齐齐哈尔市农民还不是很了解“互联网+农业”的作用,观念较为落后,部分农村的网络基础社会不完善,计算机普计量不足,即使有计算机也无法应用计算机来销售农产品,尤其是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素质不高,农村使用互联网的专业人才非常缺乏,无法完善的使用计算机功能和技术,更无法在农业发展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另外,齐齐哈尔市所属的县、村、镇的差异性较大,无法同时推广“互联网+农业”〔3〕。

(二)“互联网+农业”基础设施不足。与其它城市相比,齐齐哈尔市经济条件还较差,导致农业发展的基础建设水平不高,互联网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平台没有充分利用,导致网络上的信息较少,无法满足农业从业人员的要求。另外,齐齐哈尔市农产品市场尚不健全,市场化程度低。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发育较慢,农民对市场的认知程度低,适应能力差,经不起市场波动的冲击,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速度缓慢,农业的发展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就无法顺利进行。

(三)“互联网+农业”资金缺乏。齐齐哈尔市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仅占农村经济总量的30%左右,农业生产分布不集中,规模经营程度不高,大豆、马铃薯等优势产业没有充分发挥,畜牧业支柱产业没有做大做强,畜牧业比重仍然偏低。绿色和特色农业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绿色食品的品牌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工规模需要进一步扩大。但是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软件设施、软件开发、网络运营、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资金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齐齐哈尔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导致农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

(四)“互联网+农业”物流成本较高。农产品的存放时间相对较短,在运输中会出现农产品腐烂、变质等问题,因此在物流运输中要采取必要措施,这些都要导致物流成本的提升。另外,农产品的季节性较强,不易储存,尤其是对保鲜设备的要求更高,如果在运输中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直接损失。同时“互联网+农业”往往在销售中物流的主体地位提升,农民也会考虑物流成本问题高低的问题,直接影响农业电商的发展〔4〕。

四、互联网视阈下齐齐哈尔市农业发展思路

农业市场潜力巨大,齐齐哈尔市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农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要求齐齐哈尔市农业发展提出新思路。“互联网+农业”的全新产业链如图1所示。

(一)引导农民运用互联网的思想观念。消费者在网络购买产品的方式逐渐得以普及,因此加快“互联网+农业”的新型模式势在必行,要求农民在思想上主动接受“互联网+农业”的运营模式,并明确利用互联网技术下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宣传“互联网+农业”的经验和好处,推动农民运用互联网的思想观念〔6〕。

(二)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目前现代旅游农业还处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引导与规划,对道路、灌溉设施、水资源等基础设施增加投入,加大扶持〔7〕。按照资源情况,搞好区域规划。抓好龙头企业,发挥其联动效应带动农民进行生产经营。用政策宣传、信息服务等手段加强引导,使农民自觉参与到现代旅游农业的运作中来。

(三)发展农业需要实行多元投入。发展现代农业不能完全依靠农民,需要动员各方力量,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农民、信贷等多元化的投入。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齐齐哈尔市农业开发,鼓励个人投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可以技术入股。金融部门制订支持现代农业的具体办法,解决现代农业的运转、发展所需资金〔8〕。

(四)完善“互联网+农业”的利益机制。在现代旅游农业经营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产业化利益调节机制,探索在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机制和办法,保护农民利益〔9〕。建立政府支持与市场导向相结合、技术供给与需求双向互动、农科教结合、科技链和产业链联动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加快创新成果实用化、产业化、市场化。

(五)注重“互联网+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互联网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生产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尽快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另外,不断普及新技术、新工业,促进基础设施的应用规模,扩大智能设备的使用效率,给齐齐哈尔市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六)重视“互联网+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政府的支持,培养专门从事农业的人才,加强农业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聘请专家和科技人员将最新的信息技术、生产理念、经营方式等传递给农民,还可以定期开展交流会,促进农民企业家相互交流,将学到的经验技术应用到本地农业,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另外,要注重高校教育,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在实际教学中提升学生对互联网知识的掌握能力,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展示农业研究成果,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农业发展的有效结合。

农业发展新思路范文6

关键词创新思路推进产业化 发展 新跨越

近年来,博兴县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用先进的技术改造农业,用市场的办法经营农业,把农业产业化作为重头戏来抓,强龙头、抓基地、建组织、扩市场、促增收,推动形成了龙头企业成群、中介组织成网、生产基地配套、市场份额扩大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农民收入来自于产业化领域的达到65%以上。2011年全县被农业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先后被滨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先进县。

一、做强龙头,强力带动。科学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全面启动企业提升、基地扩建、组织放大、名牌创建和村企互动等农业产业化“五大配套工程”,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实行县级领导挂包制度,设立专项发展资金,优先安排专项贷款,协力推进项目建设,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05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23家。争创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1家,部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重点8家,市重点41家。2011年,全县农业龙头企业拥有固定资产4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82亿元,净利润10.5亿元,出口创汇1.2亿美元,上缴税金4.6亿元,吸纳农民工就业2.2万人。今年,重点实施的华康食品1.2万只肉鸡屠宰加工、260万吨冷链物流,天鹏鸭业标准化立体养殖、新盛食品二期工程等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稳步推进,随着这些新项目的分期投产,我县农业龙头企业将进入一个快速膨胀发展的黄金期。

二、做大基地,整体推进。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总要求,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投资200余万元建成全县标准化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投资30余万元为龙头企业、基地、市场等配套了产品质量速测仪,对农产品生产销售全过程实施监测,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标准化生产基地2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5个、绿色食品认证4个、有机农产品认证19个(包括国家OFDC和国际OCIA、美国NOP、KSA犹太和BRC第三方认证,以及日本JAS认证),建成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园23个,市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11个,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农产品注册商标17个,其中,“龙升源”牌有机蔬菜、“迎康牌”绿色西红柿、“博丰牌”绿色芹菜已享誉国内外,“香驰”牌、“泰元”牌、“顺天”牌、“美食客”牌等已成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三、做优组织,规范运作。为确保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我县专门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畜牧、蔬菜、林果、淡水养殖四个农业主导产业领导小组,实行了一个县级领导,一个主管部门,一个发展规划,一套配套措施,专门抓好一个产业的领导体制,并列入全县重点工作实施目标考核,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保驾护航。全力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培强做优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强力推进农企对接、农超对接。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97家,其中市重点合作社13家。涉及种植、养殖、土地、农机、服务等多个行业,拥有社员1.9万人,带动农户7万余户,占全县总农户的50%以上。部分合作社已与华康、天龙、龙升等省重点龙头企业,滨州银座、东营胜大等大型超市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农、社、企”三方共赢。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5-13 08:51
下一篇 2024-05-13 08:51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4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