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驰神往造句范文1
心驰神往,汉语成语,拼音是xīn chí shénwǎng,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作定语、状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心驰神往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心驰神往成语解析驰:奔驰。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隋书·史祥传》:“身在边隅,情驰魏阙。”
二、心驰神往成语近义词梦寐以求 [ mèng mèi yǐ qiú ]
睡觉做梦时也在追求。形容迫切期望。《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寐:睡着。
全神贯注 [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心向往之 [ xīn xiàng wǎng zhī ]
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
馨香祷祝 [ xīn xiāng dǎo zhù ]
旧指陈设祭品,向神祷告。也指心中祈愿。馨香:祭品的香味。
全神关注 [ quán shén guān zhù ]
指一心注意。
三、心驰神往成语造句1、怎不叫人心驰神往呢?啊,那条美丽的蓝色的河,那缥缈的碧绿山野的白屋……
2、家乡那座低矮的小山,总是令爷爷心驰神往。
3、她醒来的时候,总是俯首注视大地,对真情的人间心驰神往。
4、对独立的Windows开发者来说,他们也同样会心驰神往。
5、你有心驰神往的梦想是对的,但是同时你也要看清现实。
6、这个地方就是我这么多年以来心驰神往的地方。
7、长江三峡,多么美丽,多么迷人,一直是我心驰神往的地方。
8、那个领奖台就是我学生时代最心驰神往的地方,总有一天我会登上去的。
9、中国一直令我心驰神往。
10、能够到心驰神往的地方走一遭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荣幸了。
11、忆起往事心驰神往,神往之后尽是心伤神秘而迷人的九寨风光令人心驰神往。
12、这欢快的歌声,让我们心驰神往,忘掉了一切。
13、看完电影之后,电影中的女主角让彼得心驰神往。
14、这欢快的舞蹈,动人的鼓乐,让大家心驰神往,忘怀一切。
15、神秘而迷人的九寨风光令人心驰神往。
16、依靠人力的飞行几百年来一直让科学家,艺术家和物理学家们心驰神往。
17、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美国人觉得中国远在天边海角,鲜为人知,令人心驰神往。
18、仍然有许多美国人觉得中国远在鲜为人知,天涯海角,令人心驰神往。
19、忆起往事心驰神往,神往之后尽是心伤。
20、退休后到法国南方去,这个主意令人心驰神往。
21、看到我们的喷气式飞机,听见隆隆的机声,我心驰神往。
22、让我说明一下美丽的建筑物遗址为何令我心驰神往。
23、桃花源的和平令人心驰神往。
24、这位新明星肯定会使姑娘们心驰神往。
25、我心驰神往的天安门原来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神秘。
26、我的梦想就是到我心驰神往的地方去走一趟,满足我的好奇心。
27、只要瞧一下这帧作品,便令人心驰神往。
28、耳边不时传来酒客猜拳行令,更让人心驰神往。
29、成功的彼岸让人心驰神往。
30、他心驰神往的地方就是故乡。
心驰神往造句范文2
电影也称之为映画,它是一种现代艺术,也是一种综合艺术,包含文学戏剧、舞蹈、文字等多种艺术。电影具有恐怖、动作、犯罪、喜剧、爱情、武侠等多种类型,而周星驰的众多搞笑电影堪称喜剧之最,在他的影片中,我们不仅被无厘头式的风格所吸引,也从中看到了社会的现实面。他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让我们仰天长笑,也用电影中许多社会底层的平民角色给我们呈现了社会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本文将通过对周星驰电影幽默语言修辞艺术的分析,反映出中国电影幽默语言的魅力所在,从而反观社会现实,弘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及勇敢追求的情感观念。 一、电影及其修辞艺术 (一)电影的幽默语言周星驰的众多搞笑电影堪称喜剧之最,他的电影之所以能让观众笑得酣畅淋漓,其中大多归功于其语言的幽默性。幽默语言的产生不仅依赖于语言自身的内在规律,也依赖于语境。 (二)幽默语言的修辞艺术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艺术修辞,它包括综合运用多种辞格,灵活地选择句式以及词语锤炼的个性化。观看周星驰的电影,它里面的语言给我们带来的是强烈的新鲜感,其使用也具有创造性。电影通过无厘头式风格的表述,引人入胜,更创下票房佳绩,而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则是呈现这一景象的重要途径。 修辞手法包括夸张、仿拟、反复、比喻、顶真以及其他一些生僻辞格如降用、拈连、同异、呼告、示现等。辞格通常情况下是综合运用的,一般有连用、套用和兼用几种形式,它是对语言表述进行的特定的艺术加工。辞格让人们的语言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失去辞格的幽默语言电影将会暗淡无光。辞格的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文学作品、电影、广告等,而周星驰的众多电影中也运用了多种辞格,夸张便是其电影语言中的一种代表。夸张包括内容以及形式上的夸张,在《大话西游》中,啰嗦的唐僧更是将语言的夸张发挥得淋漓尽致,颠覆了传统中的唐僧形象,令人们叹为观止。句式的选择也被看做是修辞手段的一种,它必须按照特定的模式去规划、组织,这个模式便被称之为句式。它包括排比句、命令句、判断句、被动句等,同样的词语,由不同的句式组织在一起便会风格迥异。在不同的情景下,灵活地选择句式,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也可以强化情感色彩。在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中,运用了散句的特点,长短参差不齐,使整句和散句交错综合,独特新颖。词语锤炼作为我国一门传统的修辞艺术,它追求的是整齐均匀、准确精练以及鲜明色彩等,然而,为凸显其个性化,常常需要打破常规。周星驰便创造出无厘头式的电影风格,使语言环境及语言色彩陌生化,如《越光宝盒》中,为制造幽默,将牛魔王与上帝放在了一起,在观众觉得滑稽荒诞的同时,无厘头式的幽默感也油然而生。 二、电影幽默语言的修辞艺术 (一)营造搞笑氛围 许多观众都热衷于观看喜剧电影,目的无疑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能够开怀大笑。如今早已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了,学生努力读书是为将来有文凭,找份好工作,工作了的人更需勤奋自勉,止步不前便会落后于人,只有时时刻刻神经紧绷,处处小心。可在物质条件有所保障的同时,天平的两端,精神生活便成了失重的一方,此时,欣赏一部喜剧影视作品不仅能让人开怀大笑,学业或事业上的压力也会让人觉得有所减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相辅相成,当精神生活得到了满足时,物质生活的效率也会相应提高。周星驰电影之所以赢得广大观众的青睐,幽默诙谐是其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其最大的魅力所在。看过周星驰的电影后,不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电影中的语言通俗恶搞,怪诞出奇,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博得观众一笑。影片中的任何言语都是为制造幽默,为观众服务的,在周星驰的电影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平凡小人物的形象。如《国产凌凌漆》中的零零漆,《九品芝麻官》中的包龙星,《喜剧之王》的尹天仇,他们演绎的都是平凡的小人物,却在观众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凭借的无疑是幽默诙谐的语言以及精湛的演技。平民式的幽默来源于生活化的语言塑造,这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周星驰电影中的语言幽默色彩深得人心,周星驰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更展示出其幽默功底。观看他的电影,不仅让人放声大笑,郁闷心情一扫而空,更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轻松。 (二)提示社会现实 影视剧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底蕴的传承,虽然里面大多都是编剧虚构的人物角色,但其中的台词却折射出社会的许多现象以及编剧对待社会所持有的态度。对观众而言,选择欣赏哪一类型的影片也可以看出其内心的活动。一部成功的喜剧影视作品不仅仅在于它的搞笑程度,更取决于其中的语言给人带来幽默感的同时又反观了社会现实,这是编剧与观众的共鸣所在。一部影片,如果它不能真实地反映观众的内心世界,反而让观众觉得遥不可及,那它仅仅只是一具尸体,犹如现下横行无忌的商业片。在周星驰的电影中,他总是尽量给观众展示平民化的生活情景,让观众看到的是社会生活最真实的一面。他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塑造了许许多多小人物形象,他们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却在自己的领域里奋力拼搏,自强不息。 《国产凌凌漆》中,凌凌漆首先考虑自己的儿女私情,让国家这种“小事”靠边,这极大地讽刺了现实社会中“假庄严”的某些人。《唐伯虎点秋香》,1993年7月1日上映,导演李力持,讲述的是唐伯虎对秋香一见钟情,并设计混进华府,最终抱得美人归的爱情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华家院门设有一块写着“下等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这让当时作为下等人的唐伯虎有些为难,而此时夏香说“我只当你是狗”。牌子上的内容不免让人想起“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回忆曾经中国人所受的屈辱,而这代表屈辱的牌子在周星驰的电影中却是华府人显示身份尊贵的象征,这是对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一种绝妙讽刺,同时也提醒着现代人勿忘国耻,是对现代人进行的再教育。在周星驰的喜剧电影中,这种无厘头式的讽刺比比皆是,它像一面镜子,反观着社会现实,在无情解构那些社会现象的同时,也向我们传达了深刻的现实意义。#p#分页标题#e# (三)弘扬传统伦理道德 周星驰的电影虽然通俗恶搞,怪诞出奇,但在其无厘头式的风格下却体现出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极度尊重,这种尊重主要体现在对友情、爱情、兄弟之情及父子之情的解释上。周星驰电影中最显著的即是父子、兄弟之情,然而与其他电影不同的是,他电影中的父子没有传统中的命令与服从,亦没有长幼尊卑,有的只是嬉笑调侃,轻松平等,但并不表示这与传统的亲情有何差异,它依然渗透着令人动容的亲情。 《百变金刚》中,周星驰饰演的儿子一开始不认自己的爸爸,最后却动情地说出“我一生对不起你,老爸”,此时此刻,人性的幡然醒悟足以让我们领悟到亲情的伟大。《整蛊专家》中,周星驰饰演古晶一角,他居心不良,冒充车家儿子,最终害得父亲和哥哥失业,然而他们却并没有怪罪他,反而在他过生日的时候变着花样逗他开心,古晶最后被亲情感化。他向父亲表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父亲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说出了宽恕的话,父子之情由此得到了最动人的体现,而令人心震撼的还有那作为父亲的宏伟豁达的胸怀。(四)情感意义的传承周星驰的电影虽然以搞笑著称,但爱情作为电影艺术永恒的主题,他的也不例外。与传统电影不同的是,周星驰电影中的爱情以大胆搞笑为新貌,打破了以往的风格,改变了饱受矜持的一面,凭着一份执著,凭着一份信念,勇敢大胆地去追求和表达爱情。被堪称经典的莫过于《大话西游》中至尊宝对紫霞那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告白,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至尊宝的面前,但他却没有珍惜,等到已经失去了之后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能给他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他会对那个女孩子说“我爱你”三个字。 如果一定要给这段爱加上一个期限,那他希望是,一万年。即使是在喜剧形式的包裹下,却依然引起了观众情感上的共鸣,无数的观众都被这段爱情誓言所打动。《武状元苏乞儿》中,周星驰饰演苏灿,他只会吃喝玩乐,无所事事,但却突然下定决心去考武状元,原因则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人。途中他沦为乞丐,却仍然痴心不悔,最终经历艰辛磨难抱得美人归。虽然他是为了一个女人这样的动机才去考状元的,这无疑有些荒谬,但他的行为令我们折服,他对爱情的勇敢与执著是无可厚非的。《大话西游》中,师徒之情也被诠释得万分动人,孙悟空被压五指山下,唐僧却大义凛然,舍生取义,以此换取孙悟空五百年后重生的机会。而投胎之后的孙悟空并不知此事,凭借越光宝盒,他回到了五百年前,当年情景幻化成形,历历在目,他终于体会到了师父的用心良苦,从此心甘情愿地保护师父踏上取经之路。从一开始地不理解师父,到通过越光宝盒看到师父对自己的牺牲,从而被师父感动,师徒之情的难能可贵越发得到了映现。 三、结语 电影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它的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归根结底,它仍然反映着社会阶级斗争,不能脱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影视剧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底蕴的传承,虽然里面大多都是编剧虚构的人物角色,但其中的台词却折射出社会的许多现象以及编剧对待社会所持有的态度,通过对周星驰一些影视作品的分析,无论是《大话西游》还是《越光宝盒》,里面那些饱含幽默又极具讽刺的对白都让观众啼笑皆非,幽默的语言是一部喜剧作品的精髓所在。没有了它,一部剧情再完美、演员再优秀的喜剧都将暗淡无光。本文通过对周星驰电影幽默语言修辞艺术的分析,反映出中国电影幽默语言的魅力所在,从而反观社会现实,弘扬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及勇敢追求的情感观念。
心驰神往造句范文3
一、周星驰“无厘头”电影中
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的体现
“无厘头”作为公众对周星驰电影风格的一种代表性的评判,其原出自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方言,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有道理。[1] 而按照伊格尔顿的观点,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中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来反映这个时代变化的某些方面,这种艺术模糊了“高雅”和“大众”文化之间以及艺术和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2]“无厘头”的表演风格与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典型特征有着惊人的吻合。
其一,“无厘头”式的夸张搞笑:后现代主义文化“反理性”特征的体现。
后现论家德里达有一句名言,即“文本之外,别无他物”,就是说在文本与文字之外没有、也不显示真理,一切仅是游戏而已。[3] 另一理论家詹姆逊也指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肤浅和缺乏深度感。[4]
在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为了搞笑而搞笑的,大都过于夸张,毫无理性可言。如在《国产零零漆》中,零零漆大腿中枪,阿琴居然用锤子和螺丝刀帮他把子弹“挖”了出来;《九品芝麻官》中包龙星能把死人骂活,把弯曲的钢柱骂直;《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作画的方式、手段、速度,等等。这些大胆得近乎荒唐的桥段完全不符合甚至直接违背了理性原则。
其二,粗话的频繁使用:后现代主义文化“大众性”特征的体现。
詹姆逊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中,文化已不再有高雅与通俗之分,有的只是文化的彻底大众化,文化成为一种大众参与的大众消费品,显示出强烈的大众性。其表现就是在后现代主义的文本中,往往充斥着大量日常生活中的粗俗语言,甚至在严肃的作品中也出现这种粗俗语词的拼凑现象。[5]
周星驰的电影就经常出现正式电影文本中少有的粗俗骂人的台词,如他最著名的口头禅“靠”,意即“操”,是句不折不扣的脏话。另外,《大话西游Ⅱ》中至尊宝对喋喋不休的唐僧说:“On你妈个头啊!”《鹿鼎记》中韦小宝则跟陈近南说:“要反清复明抢回我们的钱跟女人,是不是,复不复明根本就是脱裤子放屁,关人鸟事呀……”《九品芝麻官》中更是“公你老妈”“阴阳人”“烂屁股”等粗话连篇,不绝于耳。粗话经过这种频繁的随意运用,竟然带上了些许天真无邪的味道,更接近市民的日常生活;而且反面角色们被骂得狗血淋头无力还击,不但博得观众的开怀一笑,更迎合了观众的心理需求。
其三,拼贴复制的运用:后现代主义文化“断裂性”特征的体现。
“拼贴”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典型的艺术技巧。它是“一种关于观念或意识的自由流动的、由碎片构成的、互不相干的大杂烩似的拼凑物”[6]。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就运用了大量“拼贴”复制技巧来制造新奇的喜剧效果。
如在《唐伯虎点秋香》里,唐伯虎和华夫人本来正在恐吓对方自己的毒药有多厉害,可说着说着竟然对着镜头做起了现代味十足的药品广告。《大内密探零零发》中,最后在揭露事情的真相时,居然复制了当代影视界里颁奖典礼的形式,评出了**女主角和**男主角,还像煞有介事地对“演员的演技”进行了点评。
电影中还有无数对经典电影直接戏仿和近乎粗暴的挪用,比如那段著名的“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其实是拷贝自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原版是:“如果记忆也是一罐罐头的话,我希望它永远都不会过期;如果真的要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还有著名的“I服了YOU”以及唐僧改唱的经典英文歌曲Only You等语言方面上的拼贴。它们打乱了事件发生的时空顺序,虽然很出乎观众的意料,但它们既加快了故事情节的推进,又收到了很好的搞笑效果。
总之,周星驰电影的喜剧特点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某种程度上与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相吻合,其被披上时髦的后现代主义的外衣也是理所当然的。但事实上,在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后现代主义”外衣下面,深深隐藏着诸多传统主义的因子。
二、周星驰“无厘头”电影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因素
其一,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宣扬。首先,在亲情方面对孝道的弘扬。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在周星驰的影片中,只要有父母角色,无论周星驰最初的德行是多么的不堪,品质是多么的恶劣,最终他必然会变成一个孝顺之人。如《百变星君》中他由一个挥霍无度、认钱不认父的纨绔子弟,变成了为保全生父性命而牺牲自己的孝顺儿子;《整蛊专家》中古晶片尾立场的转变也是由于他孝心的发现。其次,在友情方面对道义的宣扬。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中,对道义二字赋予了厚重的价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舍生取义”,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先贤们对道义的看重。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往往是看似荒唐,但却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如在《审死官》中的宋世杰、《九品芝麻官》中的包龙星等起初虽都是见钱眼开、不顾正义,但都很快就幡然醒悟、“浪子回头”。再次,在爱情方面对纯洁爱情的追求与赞美。作为永恒的话题,爱情的主线也一直贯穿于周星驰的电影。其最为人称道的经典爱情电影《大话西游》中,至尊宝先后真心地爱上两个女人,可以说正是这种对上天安排姻缘的无奈与对纯美爱情的追求使得他最终只能戴上金刚圈,踏上取经路。最后,大量宣扬“善恶有报”的伦理思想。纵观周星驰的电影,只要有反派人物出现,其结果一定是被主人公狠狠地修理甚至消灭掉,而正面人物一般也都有较好的结局。而且,只要有过必改,也一定有好结果。在后期的《西游降魔篇》里,唐僧以“儿歌三百首”作为“降妖利器”,实质上是用荒诞的手法为“大爱”作了完美的注解。作为喜剧片,这种善恶有报的结局安排能让人比较轻松愉快地接受。
其二,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这点可在影片对中华武术精神的追求和弘扬中得窥一斑。武术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画卷中厚重而华丽的一笔,而周氏的“无厘头”电影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对武术的弘扬都可谓登峰造极。在形式上,周星驰本人对武术的热爱使得他的作品经常出现武术的影子,如其打斗中经常发出的“啊达”及摸鼻子的动作被许多人解读为其对功夫前辈李小龙的致敬。而《食神》里的烹饪绝技“倚天切、屠龙斩、降龙十八炒、打狗铲、黯然销魂饭”,《武状元苏乞儿》中的“降龙十八掌”,《功夫》中的“蛤蟆功”,《大内密探零零发》中阿发最终练成的“天外飞仙”,全是借用当代武侠名著中的武功套路。在内容上,最为典型的例子要算周星驰自导自演的《功夫》,整个电影落脚点就是武术的精神――“恕道”上。片尾男主角那句“想学啊?我教你”尽显了中华武术精神中的宽恕与原谅,这也正是传统中华武术“仁者无敌”思想观点的继承和发扬。
其三,影片里体现的封建文化因素的残留。囿于篇幅,这里仅就影片对女性角色的传统定位与刻画进行分析。有人评说周星驰的电影中唯一的主角就是他本人,这种女主角的缺失现状其实也正反映了影片对女性附庸角色的定位。周星驰的影片中,女主角无论是美(如《大话西游》中的紫霞仙子、《唐伯虎点秋香》中的秋香、《大内密探零零发》中的妻子等)还是丑(如《食神》中的火鸡姐、《少林足球》的阿梅),她们的共同之处是最终都掩映在男主角的光芒之下,受男主角的庇佑。女性在影片中对男性是从身体到心理全方位的依附,实际上这正是封建思想中男尊女卑观点的延伸。
由此可见,周星驰的电影中其实处处蕴涵着传统文化因子,只不过在喧闹嬉戏的外衣下,人们更多地关注于他所运用的搞笑伎俩,关注于他令人瞠目结舌的叛逆性表演,却忽视了电影中无处不在的传统价值理念的流露和宣扬。
三、两种文化因子的社会功能分析
其一,影片后现代主义文化因子的社会影响。一方面,后现代文本的特征使得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身具疯狂娱乐的功能,它对传统的颠覆能使相反或不同的意见和情绪得到暂时释放,使人们陶醉于颠覆所带来的乐趣中而并不具有真正的颠覆企图。而人们在嬉闹的同时又消耗了这些负面情绪,起到了科塞所讲的“社会安全阀”的作用,有利于正常社会秩序的维护。
但另一方面,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中许多内容颓废而放任,语言粗鄙恶俗,经常通过对传统的反叛乃至歪曲以达到搞笑目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与原著大相径庭,甚至丝毫没有关系。如《鹿鼎记》中对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的刻画,《唐伯虎点秋香》中对江南四大才子的歪曲等,既违背原著更背离历史,客观上对社会尤其是年轻受众的价值观会产生一定的误导作用,带来负面影响。
其二,影片传统文化因子的社会影响。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中传统文化因子对社会的影响也是有双重性的。正如前文所述,作为精华的绝大部分传统文化,于嬉戏笑闹之间教观众明是非、辨善恶,比正式的说教更能起作用;而有一小部分则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某些封建糟粕文化的继承和宣扬者,与时代相脱节,不可避免地有其负面的社会 影响。
心驰神往造句范文4
和大部分人不同,《大话西游》并不是笔者最重视的周星驰作品,诚然这两部电影确实代表了他的风格,只是往往我们会因为这两部电影而忽视了在笔者看来更有趣更具代表性的其他几部作品。
《唐伯虎点秋香》:一个爱情喜剧背后的悲剧爱情
这是一部极其特殊的影片,被掩盖在贺岁外衣之下的是一个灰色的故事。简单说来,这是一部展现关于爱情、理想和现实之间激烈冲突的影片。
“唐寅聪明绝顶,号称诗画双绝,位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为当时男女老少所崇拜的偶像。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拥有8位天香国色、温柔贤淑的娇妻,恍若神仙美眷,羡煞旁人啊。”――这是影片一开始对唐伯虎的介绍,配合随后出场的如同一般的唐家大厅,奠定了本片的基调:通过强烈的对比以及对传统的颠覆,重构出一个全新的唐伯虎。而那8个嗜赌如命的老婆,和“天香国色、温柔贤淑”形成了绝大的反差,传闻和事实的距离就好像天堂和地狱。被用来垫桌子的《百花争艳图》、垫桌脚的《唐寅诗集》、挖掉脑袋的《百鸟朝凤图》……无声地向我们诉说着一个不被理解的男人的悲哀。“家财万贯,妻妾成群。你应该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了,不是吗?”唐母的问题也正是我们所疑惑的,更是困扰现代人的主要问题:到底什么是幸福?物质和精神的内在紧张应该如何调和?
配合着悲凉的二胡曲调,唐伯虎在月光下离开了唐府,虽然没有留恋,但也绝对谈不上解脱。“我心又悲我心又痛,8个老婆如豺狼恶虎,人家当我享尽齐人福,其实空虚寂寞谁人知,谁人知?”这是唐伯虎对命运的质问。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是出走未必就意味着问题得以解决。“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唐伯虎发现,清醒往往并不是好事,所以才会有“难得糊涂”的长叹,政治如是,爱情如是,人生亦如是。
“原来当今世上最美丽的笑容,就是充满爱心的笑容。天啊,我终于找到了我的理想,她就是秋香。”爱情总是在我们没有准备的时候降临。唐伯虎并不成熟,在失败了8次之后,他对爱情依然抱有天真的信心。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就如同我们常常说的“因为误解而相爱”,一见钟情这种事情早已被历史证明是靠不住的。
“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华府的低等下人。9527就是你的终生代号。”在现代社会中,人的个性不仅逐渐失去意义,更成为社会着力消除的东西。你不需要成为自己,而应该成为一件工具。姓名以及爱情这些私人的东西都应该被消灭掉,就如同监狱、医院、学校,甚至银行排队的人群,在这里,每个人和其他人没有任何不同,人类蜕化成一个个冰冷的符号。
“死做活做像条狗,被人骂不能汪汪叫。像条狗,真好笑……”这是华府低等下人的歌谣。我们必须注意到这里狗的隐喻,似乎周星驰对狗的形象特别偏爱。《大话西游》里的那句“他好像一条狗”以及在这部电影稍后出现的“低等下人与狗不得入内”,大都反映了周星驰一贯的对小人物生活的关注。进入华府之后,唐伯虎这个“四大才子之首”就消失了,而只剩下华安――一个几乎被无视的小人物。在这部影片当中,我们必须要注意到这一点,在华府内,我们要将唐伯虎这个身份排除掉,才能真正理解华安这个人物形象的举动言行间的意义。华府是等级森严的社会的缩影,从9527到华安,代表着社会阶层的互动和变迁。而这种变化发生的前提是“奇迹”,如果没有宁王挑衅这样的意外,我们不难想象9527将始终是9527,而不可能成为华安,更不可能和秋香发生任何联系。对于生活在较高阶层的秋香来说,9527甚至不如一只纸鸢重要,华安则可以引起她的一些注意,但是爱情的憧憬则只会对唐伯虎产生。9527、华安以及唐伯虎,这三个身份其实是同一个人,但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可见,爱情的电流要想击穿社会的绝缘层,我们必须寄希望于意外的发生,或者可以叫做“神迹”。
“风流不羁只是他的表面。我读过他的诗,从他的字里行间,我看得出他是一个用情专一、真情真意的男子汉。”秋香的这段话无疑命中了唐伯虎的死穴:人生能有一知己则死而无憾,更何况还是个红颜知己。唐伯虎正在寻求理解自己的人,于是秋香出现了。如果说之前唐伯虎对秋香的感情还是好感多过爱情,吸引他的主要还是秋香美貌的话,听完这段话,他只能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秋香,爱情终于完成了最后一次蜕变,破茧而出。而结合电影的结局,这时候唐伯虎爱得越深,越感人,最终造成的反差越大。
(华府柴房)秋香:有个问题我很久前就想问,你回答我好吗?……这里的一段问答充分地说明了问题,对于秋香来说,唐伯虎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中人物。她面对身份转换为唐伯虎的华安,则着实有些不太适应,让我们自然地联想到一个面对偶像的粉丝。这也预示了最终的结局不会是完美的爱情,因为爱情需要的是双方平等的交流,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崇拜。而当满足了她的好奇心之后,当偶像从梦中来到面前,带来的必然是烦恼。可以想象,当秋香发现唐伯虎也只不过是个普通人的时候,之前的那种迷梦一般的偶像崇拜就会消失,其失落感将会非常强烈。
终于,在救了华府上下之后,秋香被作为犒赏嫁给了唐伯虎。这段姻缘的完成,此时完全摆脱了爱情自由发展的结局。如果故事在这里就结束的话,那这只能是一部热闹的贺岁片。而最后几句对话,如同画龙点睛一般,将闹剧上升成为喜剧,更将喜剧变换成悲剧。
唐伯虎:“人生大起大落的太快,实在太刺激了……”秋香:“慢着,划两拳先……麻将、牌九、掷色子四色牌,你总会一样吧?”
正如唐伯虎所说的,大起之后必有大落。人生的失落不在于你得不到,而在于你竭尽全力得到了之后,发现那根本不是你想要的。
《功夫》:低谷还是巅峰?
《功夫》无论在拍摄技法还是叙事结构上都有明显的改变,我们有理由把它看作是周星驰转型的代表作。
正如同周星驰的其他作品一样,《功夫》也向我们提供了后现代解构主义解读的可能,它同样将周星驰自己的思想甚至理念隐藏在众多的笑料和夸张的动作之后,等待我们去发掘。你可以认为这是一部探讨社会问题的作品,也可以把它看作纯粹的动作电影。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影片中主角童年阴影对他心理乃至以后人生道路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似乎充斥着精神分析的味道。但是,正如周星驰之前的作品一样,我们依然可以在这一切表面的背后,在剥离了所有或喜或悲的故事情节和插科打诨的花哨动作之后,找到被隐藏的主题――爱情。
正如影片中暗示我们的:当哑女从盒子里拿出珍藏多年的那个棒棒糖的时候,其实答案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了。我们必须要打开这个盒子,必须排除掉夸张的特技和动作效果,才能看到导演为我们准备的礼物。爱情,其实是周星驰电影中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在颠覆了所有的经典,打破了一切的价值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只有爱情被周星驰放到了电影主题架子的最高层。正如同周星驰曾经说过的:他信仰爱情。
从这个角度来看,《功夫》只是用了不同的形式表达了被他在电影里不断表现的主题。依然是一个落魄的小人物,无能还有点不可救药的善良,这就注定了在堕落的现代社会中,他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他的人生也将充满失败――“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警恶惩奸,维护世界和平这任务就交给你了……”童年的幻想是美好的,而这个幻想的美好程度和成长之后所要遭受的打击是成正比的。当他发现善良的愿望在邪恶面前是那么的无助、当他一次次被打倒在地、当他看到坏人可以拥有一切的时候,他只能选择去做个坏人,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人生的悲剧不会这么简单就结束,因为他甚至没有能力去做个坏人――“长久以来,杀人放火打劫非礼……没有一次能做到。”
之后出现的哑女这个角色向我们揭示了答案,为什么周星驰连想做一个黑社会的小混混都会失败?因为在他心里还有信仰,还有希望需要守候,他是善良的,还有些东西是需要他去守护的――那根棒棒糖,那段尘封的回忆,以及,那段似乎存在过的爱情…… 有信仰的人,相信爱情的人,在这个充斥着罪恶的都市里是注定要不断经历失败的。棒棒糖在热闹的大街上摔得粉碎,预示着善良和理想抑或幻想的破碎,又预示着人性的爆发或是一个灵魂的死亡。值得玩味的是,周星驰的重生发生在“猪笼城寨”,一个连黑社会都没有兴趣的贫民窟。善良和贫穷,富有和邪恶,影片奇妙的把这些对立的价值展现在我们面前,观众也就很自然地接受之后的设定:周星驰的重生发生在贫民窟而不是繁华的都市。
最终,贫穷战胜了富有,善良战胜了邪恶。周星驰不仅挽救了自己的爱情,甚至挽救了这个即将堕落的社会――开在闹市的糖果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象征,善良和美德开始向城市进攻。故事的结局是美好而充满希望的,在历史的冷酷中,我们至少还有些美好的东西可以依凭。
从喜剧到后现代解构主义
我们必须注意到周星驰成长的环境――香港,长时间的殖民统治,使得香港文化更接近于西方的文化。在周星驰作品中表现出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在周星驰为我们建构的喜剧世界里面,充满了对传统价值的颠覆和重写,再加上“无厘头”风格――没有逻辑关系的对话、有些脱离的情节和镜头――营造出极具后现代特点的“碎片感”。进入这个世界,我们会发现一切都不在它原本的位置上,所有的事件、人物和对话,似乎都和我们心中的预期和现有的价值观念存在着偏差。如同后现代的价值多元论所表达的,任何一种价值和存在都应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目的。通过对传统的否定,达到了对现实的追问和质疑。
然而,正如同后现代主义自身所遭遇的紧张,虚无主义不能成为我们的终点,我们还是需要给出一个最终的价值,或者说是重新寻找一个支撑这个世界的理由。从这三部影片里,我们不难看出周星驰给出的答案。
《唐伯虎点秋香》实际上是偏向于虚无主义的,或者说周星驰还没有找到答案。因为最终他还是没能得到自己心目中的爱情,秋香和他之前的妻子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
在《喜剧之王》中,周星驰似乎把爱情推到了祭坛的最高处,期望用爱情来对抗人生和现实的冷酷。而对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来说,现实中似乎也只有爱情才是他们唯一唾手可得的奢侈品。而整部电影中,周星驰在怀疑了努力和奋斗的意义之后,仍然对爱情抱有极大的信心。
心驰神往造句范文5
如其《辩(楞严经)十种仙》之作,有如生公说法能使顽石点头之能,而重仙轻佛之言, 自不免溢于句里行间,又不免存门户之偏见矣。则又不如海印子(徐颂尧)求同存异,融仙佛为一体也。
《静功总说》和《灵源大道歌》、《最上一乘性命双修二十四首丹诀串述》等,尤其是所引用的绝大部分书之原文,确乎是西派“心息相依,神定于虚”的翻版。但圆老某些布局与见解,仍不免与原旨略有出入,此即我所谓的“读书过多,用诀不专”也。
比如《最上一乘性命双修二十四诀串述》,是依据《性命圭旨》为底本,揉取张三丰、李道纯等各家祖师丹诀于一炉而成,绝大部分都是好诗真诀。但据我浅见,仍不免略有矛盾。如“真心浩浩无穷极,无限神仙从里出,世人航着小形骸,一颗玄珠迷不识”(据《性命圭旨》),三丰祖师已将丹诀要妙一泄无遗。既说明只有浩浩无穷极的虚空大洞,才是生仙生佛生圣生贤的真心,和尹真人“空洞无涯是玄窍”之说,确乎同一旨趣。诗中点出世人执着小形骸之色身的错误,一颗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玄珠却没有人能知道。第三首所引是李道纯《中和集》的“两仪肇分于太极,乾以直专坤辟翕。惟赖中间玄牝门,其动愈出静愈入”,则窍妙之位置、功法与立竿见影之显效均尽泄之矣。第四首薛道光《虚中诗》、五首出自白玉蟾、六首出自李道纯、七首出自刘长生《仙乐集》、八首出自《弄丸集》、九首十首出自陈抟,十一首出自《悟真篇》、十二首十三首出自邵康节等诗一线贯串,直示此虚空大洞玄牝之门的大作大用,但十四首出自陈泥丸、十六首出自《原道歌》、十七首出自陈泥丸、二十一首出自陈致虚等诗的涉人,又不免落人后天搬运,有“世人执着小形骸”之嫌了。尽管作这些诗的人,也都是数一数二的高真前辈,或许别有可解,但二者放在一起,总觉有点尴尬,不可融会贯通。
曹文逸《灵源大道歌》原文一线贯通,以神气(性命)为主体,一贯到底,大丹窍妙全彰,是造丹嫡旨的直叙。而圆老之《白话注解》,于其中的部分章句,仍不免有穿凿附会之嫌。如“九年功满火候足”之解是中肯的。而“应物无心”之解,未免就不够全面。“应物无心神化速”。撄宁解云:“应物,就是在世间做利人济物事业,无心就是随缘去做,不是有心要做功德。神化速,就是用自己全神来行教化,功效自然很快。”此句原意出自《定观经》“应物无心”,应解当事来则应,事去不留,虽然形去接触事物,而心仍不动,傻子一样,随物现形心不动念,方可谓之“应物无心”。神化速,即元神能很快获得显现。“故应物无心”者,谓我人在作功时,能如水镜之鉴物,而原无心计之丝毫夹杂也。在日常时,事来则应,事去不留,亦不有丝毫心计夹杂于其间,实即有事无事,常若无心,处静处喧,其志惟一之意。圆老则将“应物无心”解成“应物就是在世间做利物济人的事业,无心就是随缘去做,不是有心要做功德”。圆老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和本文之原意来分析,就不能说没有偏颇了。特作诗评三首以讽之。其一:聪明白误叹撄宁,注解依然又失真。应物物无心无物,安能解作物济人。其二:无心本是没繁心,过眼无心镜自明。解作随缘做功德,不由人笑是非生。其三:神化速即快化神,岂是耗神教化人。总是离题千万里,如将布种说耕耘。
又如“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句,曹氏直示神气就是人的心根命蒂,有互相依止的重要,点穿心息相依为性命双修的玄旨。古丹经《人药镜》谓:“是性命,非神气”。也是直接说明神气即是性命,非神气以外别有性命,作者恐后人执着在色体身上。正如圆老说的,“因为普通人只认得他自己的肉体,从来不注意到神气上去。故用反义词,似否定而深肯之”。《人药镜》续说:“水乡铅,只一味”。水乡铅是神气之合体,即先天真一之气。故圆老说“修炼家初等工夫,离不掉神气”,也是对的。其实中等工夫,以至高等功夫,一直到脱胎神化,又如何能离开神气呢?而圆老接着说:“须要把自己的神收在肉体里面,然后气方能定得下”,就完全错了。其实神不外驰者,即神不离气也。即如《胎息经》所说:“神行则气行,神住则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岂能把神收在肉体里面,而学世人之“执着小形骸”乎?下文之“本来二物更谁亲,失却将何为把柄”。进一步把神气二物紧紧扣住,不容你有再向肉体分散的余地。这二句圆老也已解了。只是若根据圆老上句把神收在肉体里之说,与圆老对于本句之解,上下就脱节了。而再接上去之“混合为一复忘一,可与元化同出没”,也就无从去“混合为一”,亦无从“与元化同出没”。圆老于此等关键处却都未注意,还不是因未得真诀之过吗?恰切言之,本文所言之二物,不惟可作神气解,实际上也可以作呼吸解,呼吸是神气的双胞胎,性命的总根子,呼吸一断,性命即非我有,尚有何物可为本柄乎?古人云:“人之性命在于呼吸之间”,岂虚语哉!此呼吸之间,内蕴先天之气,是我人的真种子真性命,与我人心息相依之后天神气,实有不同之处,但无此后天神气之结合,先天之物,不易露颜耳。《人药镜》所以说“是性命,非神气”者,其义在是矣。故《人药镜》此说,不过明示“过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之义也。
又如圆老在注解“专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悠悠”时,虽然也承认“专气,是专心一志在气上做功夫”,试想所谓“专心一志”者,还不是您的“神在专”、“神在一”吗?神在气上做功夫,还能说不是使“神”去和“气”合一吗?神气合一以后,身体还会不柔软吗?所谓“铅汞归真土”,自然“身心寂不动”矣!我们元神还会逃得了吗?但圆老下解又说:“果能如此,神就要久留于身中,而不向外驰”。此又似是而实非矣!将此神久留于气中,神去恋气,气来恋神,方能神不外驰。若把此神久留于色身之内,六贼纷起,七情互扰,岂能不外驰乎?气非神恋,亦无从以定矣!非神气之结合,在中虚土釜之分金炉中,拨阴取阳,真息又从何而产生乎?试问又能从何处去可以“往来真息自悠悠”乎?圆老之解,不无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之感。
“绵绵迤逦归元命,不汲灵泉常自流”两句,也是直承上文来的。真息往来之处,即元命所在之处,实即指中虚土釜玄牝之门言也。不然便无“存无守有”之可求,“出元人牝”之足言。又何有乎“往来真息自悠悠,绵绵迤逦归元命”之可言乎?往来者,内外交流之地也。即“真心浩浩无穷极”、“空洞无涯是玄窍”之窍也。此为我人之心根命蒂,谓之元命,其谁曰不然。色身肉体之内,有实无虚,实不容易将虚实融通,更无法与外面往来交流。可见真息往来之处,确是活水源头,是人身三关三田的总门户、要路头。灵泉有二义,在后天人身之元精元气也。从先天即天地之真阳也。心息相依到神气结合以后,真息自生,天地真阳自然不召自归,后天精气,自然不逆自转。内外交媾,所谓“四者混沌,径人虚无”者,存于外而形于中,能不薰蒸百体,有“不汲灵泉常自流”之象乎?
心驰神往造句范文6
【关键词】周星驰电影 无厘头 网络恶搞 颠覆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周星驰几乎成了香港喜剧的代名词,它所特有的喜剧风格使得“无厘头”这个名词真正进入喜剧世界,同时成为喜剧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最有特色的一支①。他的滑稽表演受到许多行家的赞扬。著名电影导演昆延?塔兰蒂认为,周星驰是香港最优秀的演员。电影评论家、《中国电影文摘》主编谢利・克拉谢尔写道:周星驰是位表演天才。米拉马克斯公司的亚洲顾问德德・尼克尔森说:“周星驰是世界上最和蔼可亲、最讨人喜欢的人。”
一、周星驰电影特色
周星驰所出演的角色,大多早已在人们心中有着固定形象。剧中那个永远普通、重利、不勇敢、不真诚、不正直的小人物,他的特性就在于“小”:小奸、小滑、小恶,还有那么点儿小善良、小同情心、小聪明。他往往很随意地在古装戏中加入很多现代元素。例如流行用语或者时髦动作,熟悉中带着陌生,嬉皮中带着犀利。不管是《审死官》中的宋世杰,《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九品芝麻官》中的包青天,《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唐伯虎,《食神》中的食神,无一例外的语言癫狂,动作滑稽,自由率真并张扬大胆。在情节上也无一例外的对经典或者约定俗成的故事情节进行颠覆。不管是动作片《龙的传人》,武侠的颠覆作品《鹿鼎记》,还是古典名著《西游记》的颠覆作品《大话西游》,都显现出其对传统社会框架的叛逆和疏离。
周星驰电影另一大招牌是他所特有的夸张动作,直接触动观众的笑神经。比如被剥落的香蕉皮滑倒,屁股摔在地上;眼睛炯炯有神,似乎要离开头部一样;表示恶心时身体前倾,做痛苦状的哇哇呕出一大滩白色浆沫;表示鄙夷愤恨时一定要夸张得好似瓢泼或倾盆大雨一样吐出几口口水;特有的哈哈大笑在不同影片、不同人物身上,常常折射出不同含义,《武状元苏乞儿》中苏乞儿的笑是可怜自嘲,《鹿鼎记》中韦小宝的笑是穷凶极恶、凶神恶煞,《百变星君》中李泽星是愚蠢自大,而《大话西游》中至尊宝则是深情的无奈……这些无不为其电影的喜剧效果增色添彩。
二、由周星驰过渡到网络恶搞
那些幽默巧妙的情节、癫狂的语言、滑稽的动作……不仅给我们带来的娱乐狂欢,而且在摒弃了精英化思考和美学追求,在放弃文以载道的重任之后,没有现实功名利禄的困扰,没有尊卑贵贱的约束,只在乎此时此刻欢愉的无厘头电影为网络恶搞提供了模板。恶搞是人们以调侃、幽默或讽刺的心态,运用游戏、FLASH电影短片等形式,对事物(图片、文字、影视作品等)进行具有幽默、讽刺意味的颠覆性解构行为及其创作风格②。网络恶搞则指以网络为载体对图片、文字、影视作品等进行的颠覆性解构行为③。随着数码设备的逐渐普及和宽带的发展,网络恶搞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加入恶搞族的行列。仔细审视都很容易找到周星驰的影子,甚至可以说,周星驰电影――网络恶搞的模板。
2005年底,一个名叫胡戈的网民在网上发表了恶搞电影《无极》的一段视频小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胡戈的本意只是想与网友一起分享自己这种游戏之作带来的新奇与快乐,但仅仅20分钟的视频小品却在互联网上产生了惊人的轰动效应,观众和媒体反映强烈,使原本一个小游戏演变成“血馒头事件”,胡戈也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络红人。在《血案》中,影片无极中的主要角色被置换为经理、、助手、警察等等,以戏仿和反讽手法,对原作进行淋漓尽致的调侃与解构。在搞笑的同时,倾注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反映了社会真实状态、人性的脆弱以及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必要性。
进一步审视其情节,不难联想到周星驰在《咖喱辣椒》中对咖喱和辣椒这对警察的恶搞,咖喱和辣椒不再是正义、勇敢、出生入死的正面形象,而是有着警察身份,流氓心态的时髦青年。在影片中,咖喱和辣椒因争夺“海”发生争吵,两个**拍档终至决裂,二人愤而声名自此绝交,两不相欠。对于警察正面形象的颠覆,对于社会现实批判,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受到《馒头》启发,恶搞者胡戈又以《黑客帝国》及周星驰主演的电影为基础,创作《春运帝国》。将陈道明设为主播,表现了普通百姓在春运期间的尴尬经历以及车票黄牛的勾当。今年春运似乎比以前更为拥挤,潮水一样的民工们一票难求,回家路途更为艰辛。片中广播道:“我们的队伍现在已经延伸到三公里之外,新来的旅客朋友请到三公里之外去排队,不要插队。谢谢合作。”极尽夸大嘲笑之能事。诸如此类恶搞还有《满城尽是加班族》中反映白领加班过多产生的亚健康问题,《中国队勇夺世界杯》以不存在的事实讽刺了中国足球国家队队员的现状和中国足协的官僚作风。
网络恶搞的对象在生活中往往具有某种约定俗成的神圣性,通过恶搞往往能在瞬间抽掉这些崇拜物,不断地颠覆等级秩序,消除尊卑对立,破坏严肃统一,瓦解官方与民间界限,让一切的中心边缘化,从而使受众体验到因为极速心理落差所带来的和对丑陋社会现实的讽刺与不满。
就连一年一度的春晚也难逃被恶搞,2010年初网爆春晚节目单,把过去一年的热点事件编排在一起。分别为歌舞《回家吃饭》表演者贾君鹏、《小品钓鱼》、杂技《楼脆脆》、魔术《纸币开手铐》等等。这一点与周星驰无厘头电影里对经典权威的解构与疏离有着惊人的相似。如在《九品芝麻官白面包青天》中,周星驰语露锋芒、毫无忌惮地用黑脸漂白、荒腔走板对历来以清官形象为代表的包青天进行恶搞,而且将清官文化重新打造,揭露出“贪官贪,清官要比他们更奸,否则怎么斗得过他们呢?”的真相④。又如在《威龙闯天下》中周星驰是一个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讼师,告官以维护个人利益为己任,脱离了中国人固有的对包青天的心理认同。⑤使人们在笑中实现对现实的讽刺与戏谑,在笑中发泄不满与愤懑。
网络恶搞最能体现周氏风格的首推无厘头语言。大卫・波德维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一书中,用了“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话语来形容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语言,笔者认为这十分贴切。《大话西游》中至尊宝含泪说出:“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去珍惜,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能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语言的癫狂状态使这一句原本意思简明的话成为如今网络恶搞的经典。而唐僧的那几句罗嗦的唠叨“你想要啊,悟空?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吗?你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难道你真的想要吗?”演变成2005年网上最本土的恶搞――《喝馄饨》。“啊要辣油啊?如果你要辣油,你就讲一声。我再讲一遍,如果你要辣油,你就讲一声”。一时间在南京的大街小巷,网上网下男女老少都在传唱“啊要辣油啊!”。在《上海滩赌圣》中,开菜肉包子铺的周大福和孙子在赢钱后就决定改行干个赚钱的营生,孙子便怂恿爷爷开家名叫“麦当福”的快餐店,并说“美国快餐业有麦当劳,歌星有麦当娜,香港拍电影的有麦当雄,全玩的挺火。看来这个姓吉利,可以大红大紫,咱们就叫’麦当福’吧!”。这样解构不仅达到无厘头影片“笑是一切,笑是中心”的目的,而且为今天网络恶搞拓宽思路。如今网络上随处可见这样的模仿,如把飞机说成“灰机”、微博说成“围脖”、悲剧说成“杯具”、把有机食品解构成“有机会能够多赚点的食品”、把喝牛奶结实说成“结石”……
三、网络恶搞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网络恶搞应该是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续集,可以说没有昨天的周星驰电影就没有今天千姿百态的网络恶搞。近年来兴起的网络恶搞已成为一种风潮,形形的恶搞作品层出不穷,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民间的、草根的、非商业性的网络恶搞可以说是对现实生活的很好补充,极大地丰富了受众的娱乐生活,成为青年人言说心声的一种手段,成为解构权威的一种方式,甚至成为无名小卒一夜走红的捷径⑥。然而,不可否认,有些网络恶搞已经脱离了周星驰电影“笑并思考”的初衷,演变为毫无底线,没有尺度,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众矢之的”。对于这些,我们要毅然决然地抛弃。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把握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精髓与真谛,积极引导、形成大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①轶名,《论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大众文艺》
②、③、⑥聂晶磊,《网络恶搞的特征、原因与对策》,《新闻界》,2009(4)
④⑤唐仁跃,《“无厘头”与“陌生化”――试论周星驰电影的“间隔效果”》,《电影文学》,2005(1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