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范文1
[关键词]病人;膳食意识;临床营养;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膳食模式和饮食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更多的是根据文化传统和饮食习惯选择食物,很少有人从营养角度考虑日常膳食,以至疾病谱随着膳食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病人由于环境的改变以及疾病和药物的影响,以至口味改变、食欲不振,更影响了对食物的选择,对饮食要求的随意性很大,饮食行为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方面,往往从个人口味而不是从营养价值来选择食物,出现了营养师科学配置的膳食却比不上医院外小食店的膳食受欢迎的情况。我们对本院普通饮食120例病人和治疗饮食的52例病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病人膳食意识调查的对象及方法
1、病人膳食意识调查的对象
2010年10―12月先后3次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的普通饮食病人120例、治疗饮食病人52例。普通饮食组:男68人,女52人。年龄:15-86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73人,初中以下47人。来自主城区71人,各区县城镇及以下49人。治疗膳食组:优质低蛋白饮食11例,糖尿病饮食23例,低盐低脂饮食18例。
2、病人膳食意识调查的方法
经过反复讨论,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力求简单易懂,由配膳员逐个对病人进行调查,一般由自己填写,不会填写者由配膳员询问并代替填写。
二、病人膳食意识调查的结果
1、120例普通饮食病人膳食意识调查结果:了解什么是均衡营养46人,占38.3%;知道营养不足或过剩会不利疾病康复55人,占46.3%;知道所患疾病适合吃什么40人,占33.3%;选择食物的标准上,合胃口(好吃)112人占93.3%,价格101人占84.2%,方便93人占77.5%,对疾病有好处52人占43.3%,安全卫生41人,占34.2%;认为患病后需加强营养108人,占90%;常增加的食物是,肉汤类102人占85%,保健滋补品66人占55%,蔬菜水果类43人占35.8%;认为患病后要“忌口”68人,占56.7%;“忌口”食物,豆类及制品77人占64.2%,鱼类70人占58.3%,蛋类49人占40.8%,鸡鸭肉60人占50%,牛奶38人占31.2%。
2、46例治疗饮食病人膳食意识调查结果:了解所患疾病需控制饮食28人,占60.9%;知道控制饮食的具体方法13人,占28.3%;知道不控制饮食会加重病情16人,占34.8%;难于接受治疗饮食28人占60.9%;难于接受原因,难吃(口胃不合)31人占67.4%,吃不饱15人占32.6%,营养不够13人占28.3%,品种单调25人占54.3%;进食治疗膳后又另加食物22人,占47.8%;另加食物的品种,肉汤类18人占28.3%,小吃类13人占28.3%,保健滋补品16人占34.8%,蔬菜水果类15人占32.6%;出院后能坚持控制饮食12人,占26.1%。
三、病人膳食意识调查结果的讨论分析
1、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病人的膳食意识中营养概念非常淡薄。只有不到40%的病人对营养知识有所了解。大多数人是以自己的饮食习惯来选择食物,而只有不到一半的人会考虑食物是否对自己的病有好处和是否卫生。有90%的病人认为患病后要加强营养,但盲目的增加肉类,盲目地追求保健滋补食品,认为只要吃得好就会健康。而对于豆类及制品、鱼、蛋、牛奶等食品却认为是“发物”,易上火。据近期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膳食不平衡导致了严重的健康问题,一些慢性病如: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近年来急剧增多,我国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8.8%,糖尿病患病率已达2.6%,血脂异常为18.6%。因此提高人们对膳食与慢性病,饮食与健康的认识,科学的选择食物已经变得非常迫切。
2、对需膳食治疗及营养支持的病人缺少人性化管理。往往是医生开了治疗膳食医嘱,病人床前也挂了膳食标志牌,但病人并不知道治疗餐的含义,吃不吃治疗饮食对疾病有什么影响等。从调查显示虽然有60.9%的病人知道要控制饮食,但却只有28.3%的病人了解控制饮食的具体方法;只有34.8%的病人知道不控制饮食会加重病情,因对治疗膳的不了解,60.9%病人表示对治疗饮食而难于接受,47.8%的病人进食治疗膳后又另加食物。
3、目前临床营养工作大多偏重于病人的营养支持,而忽略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病人在医院住院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没有教会病人饮食自控技能的话(从调查显示只有26.1%的病人出院后能坚持控制饮食),营养支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所起的效果也是有限的。我们知道,饮食对人的影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作为医院临床营养专业工作者,了解病人的膳食意识,可以启迪我们怎样去校正临床营养专业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
四、加强病人膳食意识管理的对策性措施思考
由于饮食习惯、环境改变以及疾病和药物的影响,使病人口味改变、食欲不振,影响了病人对医院膳食的认同。作为营养专业工作者,如何根据病人的膳食意识,使病人吃得好、吃得饱、吃得健康呢,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做好病人营养膳食宣教工作。从发达国家和香港各大医院营养工作看,他们既重视营养支持,同时又花了很大精力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针对各种疾病在各病房定期举行健康教育讲座,帮助病人建立适合自己疾病的饮食习惯。由此看出营养宣教和营养支持一样重要,把对病人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起来,帮助病人建立健康的、科学的、适宜自身的饮食习惯是营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营养膳食教育的内容,我们可以主要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基础,宣传合理、平衡膳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患者掌握合理、平衡膳食的基本内容与常见方法,掌握饮食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营养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上,可采取举办营养知识讲座、发放营养保健知识宣传小册子、布置营养知识专栏橱窗、与同病种的病人交谈、为病人提供现场营养咨询及指导营养制作、开设营养门诊、提供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饮食指导等,从而使病人获得健康饮食知识,提高营养认知水平,建立适宜的健康饮食习惯。
2、提供多样化的适宜于病人健康需求的营养饮食服务。充分考虑病人的个体现状及疾病的特点和疾病谱的变迁,“以病人为中心”重新设计医院新的饮食模式,制定出台暨符合营养治疗与保健要求,又适合个性化饮食需求的膳食食谱,规范各种菜肴主、配料比例及烹调用料用量的标准,做到食谱制定和菜肴供应之间科学化、规范化,在保证营养治疗原则的情况下,注重不同地方、不同口味的结合,满足不同民族、不同地方饮食习惯及有特殊饮食嗜好的要求,进而使病人能愉快的接受,提高治疗饮食的依从性。增加对营养工作的认同和理解,配合完成营养支持和治疗,提高治疗饮食的就餐率及营养治疗与支持效果。
3、加强医护人员及营养食堂人员临床营养知识与技能培训对临床医护人员,要普及临床营养和食品卫生知识,增强科学的营养意识,协同做好病人的营养卫生知识宣教,共同努力把临床营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提供病人膳食营养工作的营养科要加强科室的自身建设,科室管理人员、营养师等有关人员要自觉进行营养学、食品卫生等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学术培训与交流,对医院营养学科的发展趋势,现状和进展以及医院营养膳食种类、营养配膳原则等要有所把握和了解,从而有效地加强医院营养膳食、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营养食堂要提高烹调技术,多使用易保持食物营养成分及易消化的蒸、炖、煮、烩等烹调方法,使烹调出的菜肴既具有色、香、味、形,又符合营养要求。
综上所述,了解病人的膳食意识,重视病人膳食意识的管理,帮助病人建立健康的、科学的、适宜自身的饮食习惯是医院临床营养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也是我们营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病人也只有得到了康复要求的营养支持,才能增强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药物的副作用、降低医疗缺陷的发生率;病人满意舒心康复快,学到防病治病的营养知识,这也就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同样,营养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也就提高了医院的实力和知名度,进而也就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我们有责任让病人了解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科学的、合理的选择食物,消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发生的基础,运用营养与食品卫生这门科学为病人提供一种新的、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应军,梁菀,马文芳.病人膳食满意度与医院膳食管理.中国医药导刊,2009,11(2).
[2]蒋志雄.住院患者的膳食营养管理.柳州医学,2007,20(4).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范文2
关键词: 营养 膳食 知晓率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失衡现象日渐显著,因而个人营养与保健日益受到更大的关注。营养是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大学是一生中各种营养素需求量最重要的时期,营养不良和肥胖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科学合理地摄入各种营养素,才能保证大学生的学习和健康需要。大学生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生活不受约束,饮食随意性较大,能按科学方式对待饮食的学生为数不多。大学时期正处在青春期和壮年期的过渡阶段,脑力和体力活动旺盛,正是人生中风华正茂的时刻,也是身体发育和知识获取一个极重要的时期。近年来,不少地区的高校对在校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大学生的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营养知识缺乏,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为,但有较好的健康饮食意识,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知识,并有改进不良的饮食习惯的意愿。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对营养膳食知识的知晓程度,笔者2008年4月份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对200名大学生作了一次营养膳食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目的是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膳食知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更新大学生的营养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亦可为全国其他地区各高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比较,为政府在提供营养饮食、发放补助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性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合格答卷187份,答卷合格率100%。
2.2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调查以随机抽卷的形式,当场发卷,答卷完毕收回,所有数据用Microsoft Excel软件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膳食知识知晓率情况(见表1)
3.2基本营养饮食习惯调查情况(见表2)
通过上表第7题可以得94.8%的人有营养意识。大学生的营养膳食不平衡,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是维持大学生健康的必要条件,营养摄入的数量和质量应该适当,数量过多或过少、种类单一或者配比失衡,都会导致生长发育异常。大学生对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观念及目前正逐渐向广大民众宣传的《营养膳食学》知道得很少,说明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开展得还远远不够,急需加强。各高校可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开设《营养与健康》、《营养学》、《营养与食疗》等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修。
3.3营养知识的来源的知晓率与性别影响因素(见表3)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对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女性明显大于男性。
3.4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对学生营养知识的知晓率的影响因素
家长不同文化程度对学生的知晓率的影响也不同,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的学生家长其学生的知晓率高,高中其次,初中及以下最低(见表4)。
3.5对结论的分析
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减少营养缺乏性疾病和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是“全社会刻不容缓的需求”。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问卷方式,对当前的大学生的膳食指南知识的情况与基础营养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为今后的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调查看到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对营养膳食知识的了解率仍有较大的上扬空间。在知晓人群的性别上也有显著差异,女生大于男生,说明大学女生对自己的健康比男生关注得多。女生多注重合理的膳食,而男生一般不太注重,部分女生对自己的身材的关注也决定了女生对营养知识关注多于男生。知晓率因年级的不同有显著差异,同时家长不同的文化程度也影响学生的知晓率: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学生的健康营养教育越好,对营养膳食的知识知晓率越高。
4.建议
4.1建议学校的有关部门将营养知识的宣传与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列入健康教育计划中,从事校区宣传入手。
4.2建议将营养膳食科学深入大学教材,多开设公选课,让大学生接受膳食营养知识,对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和预防慢性生活方式疾病有着重要的深远意义。
4.3学校领导加大重视,对学校食堂应该多提供一些粗粮杂粮和水产品,并配备有较高水平的营养师和厨师,加强管理,不断提高膳食营养水平,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周北凡.经济转期的膳食营养和慢性病预防――挑战和机遇并存[J].营养学报,2004,(4).
[2]陈仁.营养保健食品[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贾伟廉主编.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4]于化泓,周昌芝主编.大学生饮食营养与健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96.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范文3
【关键词】营养与膳食;健康;课程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44-01
The Investig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ourse of “Nutritional and Dietary Guidelines”
【Abstract】It is important to popularize the knowledge of nutrition and diet, and to lead a reasonable nutrition and diet for protecting the health of the residents.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we carry out the following investigation and practice: the course of “Nutritional and Dietary Guidelines” is both teaching and science-popularizing; the “Chinese Dietary Guidelines” and “Food Guide Pagoda” are running through the whole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contents of the course are related to common life closely; the course reinforce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strengthens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The objective of the above investig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ourse of “Nutritional and Dietary Guidelines” is to raise the awareness about the nutritional diet of the students and people around them, which establishes a firm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work.
【Keywords】nutrition and diet; health; course revolution; practice
《营养与膳食指导》是卫生类中职教育的选修课,共计32学时。本课程的开设是顺应当代医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目标的实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有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年的37克增加到44克,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得30%的上限。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1]。也就是说,我国城镇居民的膳食结构正在由高植物性食物类型向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类型转化,传统的以谷类、薯类和蔬菜等为主的膳食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膳食结构的转变,城市居民的健康也随之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普及营养与膳食的知识,引导合理的营养与膳食对保证居民的健康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以下的探索与实践:
1《营养与膳食指导》课程既是教学亦是科普
《营养与膳食指导》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初步掌握有关营养、膳食的基本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膳食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理念,以便在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用这种科学膳食的理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原因,对营养、合理的膳食等方面的认识很少,因此,在授课中,除了基本概念以外,我们通常采用包括讨论式、启发式、问题式、参与式等方法。实践证明,这种采用接近科普形式的多种手段授课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2 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国民平衡膳食宝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一个国家居民的营养健康状况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2]普及的营养与膳食知识,引导人们科学合理的营养与膳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中国国民平衡膳食宝塔》是人们科学膳食的指南,它明确了个体的食物需要,并能够调配丰富多彩的膳食,从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食材资源,合理分配三餐结构和食量。如何将内容简单的“平衡膳食宝塔”变成学生日常生活中膳食所遵循的原则呢?我们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死记,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引出平衡膳食宝塔的内容,凡是讲到具体的营养素,都将营养素的能量、各种食材、各种膳食等与平衡膳食宝塔的相对内容紧密联系,传授给学生。这样不仅强化了所讲内容的重要性,而且会反复出现有关平衡膳食宝塔的相关内容,学生也会自然地把食材的营养价值与平衡膳食宝塔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范文4
关键词:餐饮健康 健康服务
1、餐饮健康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党的16大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而健康就是迈向小康社会的通行证!要想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因为人之所以能够维持生命、工作、思维,都依靠食物中的营养供应。据统计,一个人一年的平均饮食消费量达1吨之多。如果膳食安排不合理,就会损害健康,日久天长,自然带来百病丛生的后果。所以营养状态的好坏将决定生命的价值和个人的成就,同样也与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紧密相联。人类自开始农业生产活动以来。伴随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膳食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总趋势是改善了营养,增进了健康,提高了生产力。
饮食不仅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基本生物学法则决定了食品工业是“天下第一产业”,也是人类的“朝阳产业”,而餐饮业这一“朝阳产业”中的璀璨明珠,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着:2002年我国餐饮业产值达5000亿人民币,从业人员2200万人;2003年虽然有“非典”的影响,但它仍以18.6%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中国餐饮业的市场规模比1978年改革开放时扩大了159倍。
法国的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它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1990年17岁的男性青年比1975年同龄人身高增加4.3厘米,体重增加5.9千克。出生预期寿命也从建国初期的44.39岁上升到70岁以上。同时营养偏颇的现代“文明病”也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2004年10月12日,卫生部新闻会宣布的2002年8月-12月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约1.6亿人,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人。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6%,全国共约2000万患者。大城市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从1996年的4.6%上升到6.4%。餐饮业作为饮食行业的排头兵,对健康餐饮的规范;餐饮服务人员作为健康餐饮的具体实施者,职业学校对其的培养标准,是反映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国家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
2、餐饮行业中存在的一些不健康因素。
2.1 餐饮行业缺乏科学的餐饮理念。中国餐饮举世瞩目,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在正朝着一个健康、文明、继承、创新、引进、发展,再创一个新的“饮食王国”的方向发展。这种趋势有目共睹,我们深深地为之骄傲,欣喜之余仍感其中还存在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眼不见为净”、“爱吃就是需要”等等;还有的追奇逐异,胡吃海喝,极力追求口味的满足。而酒店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支持且满足了这些不文明、不科学的饮食要求。一些酒店营养观念淡薄,乱用和超量使用添加剂;有些中小酒楼甚至使用“地沟油”等不卫生的原料,危害身体健康。
2.2 餐饮服务人员欠缺健康理论技能。餐饮服务人员不但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更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技能水平,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服务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只有短暂的岗前培训,实践技能有一定的提高,但健康理论知识欠缺,不能有效地提高服务档次,制约着酒店的文化品位难以升华。
3、构建健康型餐饮服务所具备的条件。
3.1 国家政府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食物消费也存在巨大差异――即“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贫困病与富裕文明病并存”。这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给中华民族敲响了警钟!政府对此相当重视,《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国民营养条例》相继出台,规定星级宾馆、酒店必须配有营养配锓服务员,并确定了其编制标准。
3.2 餐饮行业对健康理念的深刻认识。随着营养餐饮时代的来临,餐饮行业纷纷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为指导,创建营养、健康、绿色、安全、环保的餐饮服务形象,通过科学合理的营养配餐及多种形式的营养知识宣传与健康理念的传播,引导广大消费群体自觉实践科学的点菜与用餐。
3.3 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迫切需求。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无论是人类的自身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社会发展的参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都必须以自身健康为前提。因此,消费者需要合理营养,迫切需求自身健康。
4、餐饮健康服务的具体实施技巧。
4.1 传播健康科学的餐饮理念。餐饮业要倡导科学的餐饮理念,要选择绿色食物,讲究食饮有节,食材搭配合理,保证营养均衡:要在保证营养健康的前提下去调剂口味,而不是单纯的以口腹满足为目的。
例如:在餐厅中悬挂《中国膳食指南》、《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等有关图示,构建一个健康的餐饮环境,在餐厅显要位置和餐桌上,摆放营养知识宣传小册子或营养知识宣传卡。
菜谱要突出健康营养理念,对菜点的介绍应包括其中的食物种类、重量、能量及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主要营养素的含量,须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标准,标注其营养特点和健康说明。
4.2 健康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餐饮单位的管理层要负责创建健康餐饮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经常性管理措施。
例如:餐厅所推出的菜点(包括冷拼、热菜、面点等),均对能量、蛋白质、脂肪、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11种营养素的含量进行计算,并建立营养综合分析评价档案库。
餐厅推出的主要菜点,都建立营养标示,内容包括对菜点热能、营养基本特点及健康益处的说明。
4.3 优质的健康服务方式。餐饮业为顾客提供方便、愉悦的服务,更要为顾客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从而提高服务档次和酒店的文化品位,增强竞争力。
例如:餐厅服务人员在为顾客服务的过程中,主动向顾客宣传营养知识或传播一两个营养理念。
餐饮业的营养配餐员,积极做好顾客提出的营养健康咨询服务工作。在顾客点菜过程中,根据就餐顾客人数随时做出营养综合评价,并提示与引导顾客按照健康科学的要求,使其做到符合平衡膳食的营养健康消费。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范文5
人类正在步入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的竞争既是知识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作为优秀的青年群体,祖国未来的希望,其素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营养是高素质人才的物质基础,因此大学生具有健康的饮食行为与良好的营养状况,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在1985、1991、1995、2000、2005年的5次全国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中,都把学生营养高中生饮食与营养状况作为重点调研内容。《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调查》表明,近几年来城镇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症逐渐下降。但由于种种原因,如膳食的知识水平、行为态度、生活方式等直接或间接影响营养失衡,即某些学生营养摄入过多或过快,另一些学生营养营养与健康摄入不足或缺失。然而,科学合理的营养,对改善身体营养状况、促进人体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大学生营养状况营养是维持生命与健康的物质基础。营养与体质状况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国民的身体素质对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国民营养状况不仅是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样的道理,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营养与体质状况的改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膳食营养与体质状况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学习任务繁重,他们的营养状况备受社会的关注。近年来,饮食无规律成为形成大学生亚健康现状主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对饮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食的重要性明显认识不足,而无规律的饮食是造成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日常饮食无规律的学生比例已分别占41.9%。长期无规律的饮食,不仅会引起营养不良,影响睡眠质量,甚至会影响人体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孙建华等在2001年对上海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得出上海大学生的主食量不够,主食中偏米食的人居多,主食缺乏粗粮成分,忽视早餐和不用早餐的情况较严重。挑食、偏食,对某些食物有嗜好者较多。女生的蛋白质摄取量较低,尤其是动物性蛋白的食用量低。2005年辛碧芬对中南大学营养状况调查的结果是:中南大学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9.9%,肥胖率为26.3%,膳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A、B2、C、钙等摄入与标准相当。2005年邓杰对南京高校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中显示:营养良食品营养与保健论文好者占36.9%,营养不良者占52.6%,营养过剩者占10.5%。查阅了近几年对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等的问卷调查研究资料。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营养知识缺乏,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不良的营养行为,如不吃早餐,常吃零食等。但是这些学生营养态度良好,希望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更多的营养知识,愿意健康而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所以,在大学生中开展积极有效的营养知识教育,定期进行营养知识的专题讲座、出版营养报、开设有关营养知识的选修课等形式,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很有必要。2营养知识、行为态度、饮食习惯现状2.1学生营养状况与学生的营养知识、行为和态度有密切的关系。2.2大学生饮食荤素营养搭配与一天三顿的安排。2.3大学生对基本饮食营养素的态度及行为。3.讨论从全国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以及有关学者进行的大学生调查中,都说明大学生对营养知识掌握得很少或漠不关心,没有膳食宝塔注意自己的膳食行为是否会影响自身的健康状况。从而凸显了营养教育的重要性。营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营养的意识、传播一定的营养知识、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益于营养的饮食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4.建议4.1营养是大学生身体发育的先决条件,必须强化科学饮食意识教育,增加科学营养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改善饮食结构,提高学生饮食中的营养水平。4.2高校应努力创造适合学生身心特点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宽松有序的业余生活环境,提高大学生耐受挫折及适应生活的能力,利用体育科学知识及相关科学知识教育,教会学生自我心理调节和心理放松的方法。4.3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健康与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杜绝不良嗜食品营养与检测论文好,学会自我医务监督检查手段,建立良好的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习惯。4.4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健康意识为目标,开设一些有关体育文化、体育锻炼与健康的专题讲座,进行体育知识、饮食营养与健康教育的培训,增设大学生开展健康体育的专业指导教师。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范文6
一、幼儿园教职工膳食调查基本情况
幼儿园教职工每天从事中等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他们的膳食营养观念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习惯。但是他们受过一定教育,对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有着一定的科学认识,在这个阶段学习食品营养与健康,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形成良好的膳食习惯,对于促进自身健康,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对培养下一代科学的膳食营养观念和膳食行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园正在实施课题“均衡膳食营养,促进幼儿健康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收集了有关文献资料,开展了一学期的营养健康知识学习,于是开展了此项调查。本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由课题核心组成员经过研究确定题目,共26道选择题。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幼儿园教职工发放问卷,回收率与有效率均为100%。
此报告对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课题研究建议。为建立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促进幼儿健康的培养目标体系做好准备。
二、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问卷的调查统计,得出了以下结论。
1.基本膳食营养观念较为正确。
100%的教职工认为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改善膳食营养,人人需要培养良好的膳食习惯,一代一代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81.1%的教职工认为孩子培养良好的膳食习惯非常重要。可见,教职工对于膳食营养的重要意义有着普遍较为科学的认识,这是开展课题研究至关重要的认识基础。
2.能从一定程度上关注膳食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能较为合理地摄入主食,注意膳食营养的荤素搭配,摄入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喝一定的奶类,注意不随意补充保健品,注意盐的摄入,注意一些食材的烹饪方式,以利人体吸收。
例如:教职工摄入的主食是一碗饭的占62.1%;半碗饭的占35.1%;吃得极少的占5.1%,两碗饭的没有。
调查显示,大多数教职工每天的盐摄入量是较为正常的,选择5克左右的占56.7%。但这只是一个估计的数字。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的摄入量是6g,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在2006年提出了每人每日5g的建议。鉴于我国居民食盐实际摄入量与目前6g的建议值有较大差距,因此仍然维持目前建议值。[1]
胡萝卜用食油烹制后食用比生食营养价值高,这一观念为大多数教职工所接受,占70.2%。
教职工喝鲜奶的占75.6%;喝酸奶占29.7%;喝奶类饮品的占2.7%。牛奶中有大量的钙,以及维生素D和乳糖,如果得到豆浆中的维生素K和钾镁的帮助,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钙利用率,对提高青少年骨骼密度有所帮助;对于更年期的妇女来说,因为得到了豆浆中的大豆异黄酮,可以在饮奶补钙的同时延缓钙流失,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从调查显示,教职工能摄入一定量的奶类,但是摄入的量和方法还不够科学。每天一袋牛奶的教职工占51.3%;每天喝一袋牛奶和一杯豆浆的占16%。可见,教职工对如何饮用奶类、豆浆的认识是很不够的。
94.5%的教职工知道水果不能代替蔬菜;5.1%认为有些能代替蔬菜。可见教职工对蔬菜与水果的摄取认识还是比较科学的。
调查显示,大多数较教职工知道一些吃水果的好处,能每天摄入一定的水果。但是不吃水果的占8%。可见有些教职工对吃水果该吃多少量还没有一个非常科学的认识。
调查显示,教职工中基本不补充保健品的占83.7%,可见,教职工对于补充保健品不太热衷。而科学也表明,一般人不需特别补充维生素,营养素最好的来源是天然食物。
3.膳食营养习惯不良者较多。
教职工对三餐的食物总量摄取方式不尽相同,有43.2%的教职工对早餐营养较为重视,有43.2%吃得较少,甚至不吃。也有1.35%的教职工早餐吃饱就行,午餐在单位解决,晚餐时间充裕,于是大吃特吃。可见教职工对膳食的态度大多停留在“有时间再好好吃”上面。
只有5%的教职工吃饭时能细嚼慢咽。科学表明,每顿饭最好不要少于20分钟。进餐过快,会使食物得不到充分咀嚼,不仅加重胃肠的消化负担,降低食物营养消化吸收的比例,而且容易导致膳食过量,造成肥胖。可见,教职工需要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吃饭细嚼慢咽,提高营养素的吸收率。
调查显示,教职工在选择肉类时换着买的较多,经常买鱼的占24.3%;经常买猪肉的占27%。营养学家们建议,吃肉时首先应遵循的一条原则是: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鱼肉。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即使是“瘦肉”,也有肉眼看不见的约28%的隐性脂肪。禽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不仅脂肪含量低,而且所含脂肪的化学结构更接近橄榄油,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能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以油脂的含量来说,4条腿的动物(猪、牛、羊)多于2条腿的动物(鸡、鸭),2条腿的动物又多于没有腿的动物(水产)。[1]
调查显示,教职工的喝水量在4杯左右的占51.3%;1—2杯的占40.5%;基本不喝的占5.1%;能喝8杯左右的占2.7%。一般而言,人每天喝水的量至少要与体内的水分消耗量相平衡,因此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喝1500毫升水,大约8杯。可见教职工喝水的量是不够的。
调查显示,大多数教职工能吃一些粗粮,但是要做到吃足量及经常吃还是做得不够的,基本不吃的有6%。
调查显示,教职工对于吃动物肝脏的认识还是不够的,每月一次的占43.2%;每周1—2次的占45.9%;2—3月吃一次或者基本不吃的占8%;每天一次多量吃的没有。
调查显示,教职工的膳食口味为典型江南口味,清淡而偏甜。46%的教职工选择了偏淡,48%选择偏甜口味,6%的选择偏咸、偏辣。
从教职工的膳食口味可以看出,我们对于膳食口味的选择上还没有完全符合膳食营养要求。
科学膳食从烹调的方式来讲,应该讲凉拌是最好的,因为它的营养保留会很好;其次是蒸煮;再次是清炒;最后是油炸。用油炸的烹饪方法很多的油脂进入食物当中,使得食物的热量比较高,有可能使一天总的摄入量会超标。而且油炸会破坏营养成分,另外油炸的食品有一定的致癌性,从这个角度来讲,最好不要吃油炸的。[2]
调查显示,教职工对食物的烹饪方式选择最多的是清炒类,占75%;其次是红烧类,占59%;再次是烧烤类和蒸煮类,占35%;选择煎炸类占24%。可见,教职工对食物的烹饪方式的认识,还是偏重于江南的习惯,清淡多,偏甜的也多。对食物的营养认识处于满足口感的较多,考虑膳食营养的则相对少了些。
调查显示,午餐和晚餐作为人们一天能量的中继站,大多数教职工给予了高度重视。午晚餐能保证充足的能量供给,荤素各半的占24.3%。
调查显示,教职工对于吃蛋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一天一个蛋的占37%;一天两个占3%人,两到三天一个占46%,基本不吃的占0.8%。其实,每日进食鸡蛋的数量应根据年龄和体质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个鸡蛋为宜。中青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者,每天可吃2个鸡蛋;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较多者,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2—3个鸡蛋。对照此要求,大多数教职工应增加吃蛋的量,促进身体健康。
调查显示,豆制品作为餐桌上的常规食品,所有的教职工都会吃,但是吃的量多少不一。偶尔吃的占51.3%,吃50克左右的占45.9%;大量吃的占0.3%,可见教职工对吃豆制品的认识还是非常不够的。
可见,教职工们对于早中晚餐的比例安排、膳食搭配、进餐速度、进餐口味、膳食烹饪方式、对蛋、豆制品、水果蔬菜、动物肝脏、粗粮、水、奶类豆浆、海产品的摄入习惯存在问题,不喜欢吃某些食物,喜欢吃高油脂高糖高能量的食物,喜欢各类垃圾食物。
幼儿园的教职工中有一部分当家做主,每天都要自行烹饪饭菜,有一部分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为了教职工的身体健康与课题研究需要,我们开展了此次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教职工在膳食营养观念与行为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日常膳食有一定规律,但是很多人不重视膳食的数量和质量,对膳食营养观念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
4.膳食营养知识不够全面、科学。
半数以上的教职工对给大脑提供热能的营养素的了解是错误的,把给大脑提供热能与补脑错误地联系在了一起,认为蛋白质才能使脑神经活动起来。正确的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能是供给人热量。主要来源就是米饭和面食。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的热量中有20%用于大脑,青春期孩子需要的热量比成年人更多,除满足能量消耗外,更重要的是用于脑组织的补充和修复。葡萄糖是神经活动能量供应的保证,中枢神经系统从血液中不断取得氧与葡萄糖的供应,如供应中断三四分钟就会导致大脑的不可逆的损害。蛋白质是构成脑组织的重要物质,约占脑重的三分之一,还是构成长时记忆分子的主要物质。由此可见,如果减少摄取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就容易对大脑的热能供应不足,这样的膳食营养是不够的。教职工对于人体的营养需求、食材的科学使用上存在认识错误。
味精在常温下不易溶解,在70℃—90℃时溶解最好,鲜味最足;超过100℃时就会挥发;超过130℃时,即变质为焦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反而具有毒性。炖、烧、煮、熬、蒸的菜,不宜过早放味精,要在将出锅时放入。不放味精,多采用葱姜提味,是很健康的烹饪方式。但是调查显示,只有11%的教职工能在适宜的温度下放味精,占29.7%;不正确地放味精的占59.4%。不放味精的只有2%。可见教职工对如何放味精还没有形成科学正确的认识。
调查显示,在买油选择上,买大桶油的教职工占70.2%,买小桶油的占13.5%,无所谓的占18.9%。可见“食用油氧化后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而促进人体的衰老”这一科学常识还未被教职工们所了解。
三、研究与建议
1.深入学习,增长均衡膳食营养知识,转变教育观念。
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四大基石”中的第一基石。如何让教职工具备充分的膳食营养知识,促进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呢?我们可以通过每周的课题学习,引导教职工深入学习膳食营养知识,熟悉中国居民的膳食营养指南和膳食宝塔,以及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居民每日营养素摄入量,同时对人体如何吸收营养素、如何正确使用食材,引导教职工了解膳食如何做得营养又美味。在课题学习的同时要认真验证教职工对膳食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竞赛、问卷等方式提高教职工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质量,进而较好地转变教育观念。
2.制订教职工营养食谱,促进良好膳食习惯的形成。
良好膳食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地不断强化才能养成习惯。因此,我们应制定教职工营养食谱,烹饪营养膳食,帮助教职工逐渐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从而在行为上指导膳食营养行为,进而影响家人、孩子及周围的人。
3.将健康的膳食营养观念带给每一位幼儿。
研究如何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引导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师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将膳食营养观念渗透一日幼儿生活之中,关注好幼儿喝水、进餐情况,关注普通幼儿群体,重视特殊个别幼儿,努力通过自身行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为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3]
4.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实现教师本体发展。
此次调查发现教职工基本膳食营养观念较为正确。我们以此平台,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积极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实现教师本体的发展。我们通过教师膳食营养的个人研究专题、学习记录、个人发展规划、心得体会、教育反思等进一步培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四、对营养膳食教育、幼儿家庭膳食营养的行动建议
1.根据所掌握的膳食营养知识指导幼儿用餐,形成幼儿营养膳食相关课程。
我们通过教职工合理膳食的实践工作,加上三到四年中幼儿在园日复一日的实践,使幼儿形成对健康美味的牢固印象,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幼儿进行粗浅易懂的科学营养知识教育,让每个幼儿通过愉快的营养教育,逐步确立正确的营养健康观念,促使幼儿最终能够把健康的饮食方式变成自己终生的习惯。在探索我园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促进幼儿健康的实际做法中,形成比较完善的科学的幼儿营养食谱体系,建立比较完整的幼儿营养健康教育园本课程。让膳食基础与营养教育这两项工作互为补充,相得益彰。[4]
2.积累比较丰富的家长社会营养健康宣传内容,实现幼儿园的主动发展。
每个家庭都对幼儿进行着饮食习惯的培养,如母亲做的饭菜,几乎对每一个人都是终生偏好的口味,成为影响一生饮食习惯的餐饮内容。教职工掌握了正确而丰富的膳食营养知识和教育方式后,向家长进行营养健康的宣传,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结合家庭、社区的宣传,形成强大合力,共同致力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家长园地、家长会、家园联系报、家长学校、亲子活动等方式,增加与家长的膳食营养交流机会,帮助家长逐步掌握膳食营养的科学知识,积极更新家庭营养观念。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向家长和社区开放系列营养健康讲座、利用社区宣传膳食营养知识、建立特殊幼儿家园营养联系档案、调动家长和社区的积极性参与研究等方式和途径,有效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社区资源。这些措施将有效地扩大幼儿园的课题影响,实现幼儿园的主动发展[4]。
平衡膳食,能使头脑更清晰、精神更集中;能提高智商,改善体力工作状况;能增进睡眠质量,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能保护自身免受疾病侵袭,并延长健康寿命。让我们认真关注膳食营养,积极参与营养研究,为我们的世世代代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加油。
参考文献:
[1]公共营养师培训教材.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1.
[2]食物营养宝典.杨月欣科学出版社,2009.1.
[3]黄欣欣.托幼机构园长及保健、保育、炊事人员工作实用手册.2005:62-14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