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项目驱动法;软件测试;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赵晓君(1979-),女,河南南阳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软件学院,讲师;黄艳(1976-),女,河南信阳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软件学院,副教授。(河南 郑州 45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轻工业学院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01-02
随着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功能实现也越来越复杂,导致软件中存在的缺陷数量大大增加,这些缺陷将会带来各种损失,甚至出现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如何保证软件质量已成为所有使用软件和开发软件的人们关注的焦点。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用来验证软件是否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功能的唯一有效方法,是保证和提高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为适应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满足软件测试人才的大量需求,目前已经有许多大学在软件工程专业添加软件测试课程或者添加软件测试专业方向。
软件测试专业包含多门专业课程,有“软件测试理论”、“软件测试技术”和“软件缺陷管理”等,其中,“软件测试理论”课程重点为初学测试的同学讲解测试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软件测试基本理论、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等,在多门专业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软件测试理论”教学现状
“软件测试理论”课程重点介绍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因此整个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初学软件测试的学生,首先要向其讲授相关测试理论,使其建立系统的测试理念。
但是学测试的学生大都是理科生,喜欢操作性强的课程,“软件测试理论”课程的理论性太强,需要背诵很多概念性的知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不理想。
2.测试方法和技术案例实际应用价值不足,学生很迷茫
测试方法和技术是“软件测试理论”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仅靠老师的讲解和书本上的案例很难让学生深入理解掌握测试技术的内涵,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会产生迷茫:学习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处,在具体的项目测试中,应该怎样应用这些知识?没有实际的项目案例做支撑,学生会失去继续学习下去的兴趣。
针对上面的问题,本文提出将项目驱动法应用于“软件测试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在进行项目实践的同时,根据需要学习软件测试相关理论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项目驱动法
项目驱动法是目前中国教育领域中一种比较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所谓项目驱动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1]这里的项目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同所包含的涵义也不同。在“软件测试理论”课程教学中,项目即指一个已经开发完成的软件测试工作。通常,项目教学都是实践导向的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
在项目驱动模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项目经验选择一个合适的项目,以项目实施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把课程相关的知识点的讲解融入项目操作的每个步骤中。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做组织和指导工作,学生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处于探索知识的情景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达到有效地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深入化的目的。
这种模式从根本上将传统课堂中老师满堂灌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同时,学生通过一个具体项目的实践,感受到了真实项目管理的思想和团队协作的必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项目实践能力。拥有真实项目的实践经验使得学生在择业时拥有很大竞争优势。
将项目驱动法应用于“软件测试理论”课程教学中,在课程理论教学中加入一个完整的项目测试实践环节,通过项目实践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先做,遇到问题,再学,解决问题,再做,获得经验”的学习过程,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软件测试实践,同时也学到了“软件测试理论”课程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这样,既解决了软件测试理论课程理论性太强的问题,又解决了测试方法和技术案例实际应用价值不足的问题;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了软件测试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软件测试理论”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理解软件测试理论与原则;掌握主流测试技术和方法,熟悉测试用例的编制、熟悉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熟悉软件测试过程中各类技术文档的编制规范,并能灵活运用测试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一个具体项目软件,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如下手工测试流程: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撰写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进行测试环境配置和测试数据准备工作、执行各种测试,撰写缺陷报告、跟踪并修复缺陷、进行测试评测,最后提交测试总结报告,达到软件企业对测试专业人才的要求。
2.教学内容
“软件测试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软件测试基本理论、软件测试基本技术、软件测试过程和软件测试工具。[2]
软件测试基本理论包括软件测试、软件缺陷和测试用例的基本概念,测试的目的、测试模型、测试分类和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基本技术包括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其中白盒测试包括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动态测试又包括程序插桩、逻辑覆盖、基本路径测试等;黑盒测试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法、判定表法、场景法等。这些基本技术都是在进行测试用例设计时使用的。
软件测试过程是指执行测试的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软件测试工具有多种:功能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和测试管理工具等。
四、项目驱动法的应用方案
1.项目的设计
实施项目驱动法,首先需要设计项目。项目的设计与选取直接影响到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兴趣。“软件测试理论”课程项目的选取与其他课程又有所不同,学生要进行的操作是对现有的或者已经开发完成的软件的测试工作,因此在设计项目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项目是现有的软件或已经开发完成的软件,软件中有部分明显错误,有部分隐藏错误;明显错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测试积极性,隐藏错误有助于启发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测试。
第二,项目具有典型性,代表大部分软件的共性。通过该项目的测试,学生可以掌握大多数软件的测试流程和测试方法。
第三,项目中有多种情景元素,符合使用多种测试技术和方法,有助于学生在进行项目测试的同时,学习使用多种测试技术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第四,项目大小和难易适中。每个项目组的人数控制在3~5个人,设计的项目能使学生通过努力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根据以上原则,本课程目前选择的项目是《企业薪酬管理系统》。
2.项目驱动法的实施
本课程通过让学生进行企业薪酬管理系统完整的测试流程实践的同时,讲解测试需求编写、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环境配置、测试执行、缺陷跟踪和管理、测试报告撰写等内容。课程授课方式主要是分阶段讲解测试过程和测试要求,每一个阶段开始,老师先讲原理,选择部分内容做例子进行讲解,然后学生比照例子跟着做;阶段内容完成时,学生提交完成的文档,老师选择典型的问题进行讲评,然后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内容,如此类推直至测试结束。
企业薪酬管理系统测试流程设计如图1所示。
本课程课时为60学时,根据图1系统测试流程图安排,基于项目驱动法的“软件测试理论”课程安排如表1所示。
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项目的测试流程进行,测试流程为:先获取项目测试需求,撰写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提交缺陷报告并跟踪修复缺陷,最后提交测试总结报告。课程结束,要求学生提交项目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包括多个文档,整个流程中每个阶段的工作必须有撰写规范的文档提交,如: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执行报告、缺陷报告和测试总结报告等等。
测试报告既体现了教师项目教学的结果,也体现了学生对测试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通过评价学生作品,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改进项目驱动教学的教学安排,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本文针对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对象和教学特点,把真实项目引入“软件测试理论”课程课堂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从项目的需求评审、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缺陷报告、测试评测到测试总结一个完整的测试流程,交给学生组建测试团队,按照流程进行任务分配和管理,最终完成整个项目的测试工作。通过一个完整项目测试流程的完成,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使学生在掌握软件测试的各种测试技术和基本流程的同时,积累了一定的项目测试经验,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软件测试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软件测试;课程建设;案例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2-0011-03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就开始了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使得软件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同时对软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1]。近年来,国内软件市场不断扩大,软件企业逐渐走入正规,市场需要大量的软件测试人才。但是各高校并没有准备好这方面的人才,迫于就业压力,许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纷纷通过自学、培训等途径获取软件测试所需要的技能,去应聘软件测试职业。鉴于此,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要,调整培养方案,培养出大批合格的软件测试人才。软件测试属于软件工程专业的一个方向,可以依托软件工程专业,加强软件测试课程建设,加大软件测试方面的师资力量,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出具有扎实软件测试理论基础、掌握软件测试方法和具有一定软件测试经验的软件测试人才。
2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许多高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并没有单独开设软件测试技术课程,软件测试技术只在软件工程课程的某一章节进行了介绍,并且没有作为重点内容来要求。软件测试技术方面的教材,近年来才出现了一些,但质量良莠不齐,对软件测试技术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有的学校把软件测试技术作为选修课,课时比较少,大多注重软件测试理论的讲解和测试方法的介绍,忽视了极为重要的实践环节,缺乏系统的训练,离软件公司对软件测试人才的要求差距较大。
讲授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师的缺乏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中有讲授软件工程的主讲教师,他们能很好的讲解软件测试理论和介绍软件测试方法,但缺乏较好的软件测试案例和软件测试经验,而这正是讲授好软件测试技术课程的关键所在。
另外,学生对软件测试的认识也直接影响他们对软件测试技术的掌握。一些不规范的软件公司往往让新进人员和编程能力较差的人员从事软件测试,这让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不会编程序的人才从事软件测试,从而不重视软件测试技术的学习和训练。
3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软件测试人才,进行如下教学措施。
第一,加强软件测试课程建设。软件测试课程建设包括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和选择教材。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软件测试技术的理论学习和系统训练,使学生了解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软件测试技术和方法,能运用软件测试技术解决实际测试问题,并知道软件测试职业的特点和对软件测试人员素质的要求。教学内容分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训练,课堂教学包括软件测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软件测试技术和方法;实验教学则是利用所学的软件测试技术进行软件测试;实践训练有课程设计,并与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软件测试技术的课堂教学在软件工程课程结束之后开始,安排在第5、6两学期进行,实验教学在这两学期同步安排;课程设计在第6学期后半学期或第7学期前半学期进行。与软件测试技术相关的认识实习安排在第4学期后半学期或第5学期的前半学期;生产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则根据需要安排在第7、8学期。教材可先选用一些较优秀的软件测试书籍,然后根据教学实践与有经验的软件测试工程师合编软件测试教材、实验指导书和实践训练指导书。
第二,加大软件测试师资的培养与引进。讲授软件工程的教师大多缺乏实际的软件测试经验和充足的测试案例,而这正是讲授好软件测试课程的关键,可以派遣准备讲授该课程的教师到优秀的软件测试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然后联系到正规软件公司的软件测试部门实习。另外,引进或聘任有经验的软件测试工程师来校任教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第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执行案例教学。软件测试技术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并且这些知识点需要通过大量规范化的训练来理解和掌握,分阶段教学是一个很好方法。第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是软件测试技术的基本要求,包括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以及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第二阶段的教学内容是软件测试技术的较高要求,包括需求测试、设计测试、系统测试、可靠性测试、验收测试以及静态测试中的同行评审等。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测试案例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软件测试概念和软件测试方法。案例教学法需要建立案例库,向案例库中增加案例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测试案例可以从教学实践(包括教师设计的案例和学生练习中设计的优秀案例)、教材、软件企业等方面收集[2]。教学过程中,理解软件测试技术时可采用一些简单的测试案例,综合训练时则选择较复杂的完整案例。
第四,扎实执行实践训练。掌握软件测试技术只有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行扎实的实践训练。实践训练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验教学在学校专业实验室进行,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熟悉软件测试过程,加深对软件测试方法的理解。实验内容按测试方法组织,测试案例由实验指导教师设计或从案例库中抽取,根据测试对象要求学生设计测试用例、编写测试程序、测试和书写测试报告。实验教学的学时有限,只能使学生达到软件测试入门级的水平。课程设计是对实验教学的补充,针对某课程进行的综合实践训练。软件测试技术课程设计以一个小型的软件项目为对象,在学校专业实验室中进行软件测试技术的综合训练,训练内容包括需求测试、设计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训练要求写出规范的测试报告、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进行人工和自动测试并分析测试结果,当项目相对复杂时,可以多名学生合作完成。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是高校专业教育中两个重要的实践环节,组织对软件测试感兴趣的同学利用这两个环节进行软件测试技术的学习和训练。认识实习通过参观软件公司测试部门的软件测试过程、听取有经验软件测试工程师的专题报告等方式进行,加深学生对软件测试技术的理解和加强学生对软件测试职业的认识,激发他们对软件测试职业的兴趣。生产实习则需要有软件测试训练基地(通过学校自建或与软件公司合建实现),在实习基地每个有经验的软件测试工程师单独指导几名学生进行实际项目的测试,通过该项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实际项目的软件测试与实验室进行的软件测试的区别,找出自己的差距,通过自己学习和向工程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软件测试水平。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则组织有志于从事软件测试职业的学生进行强化实践训练,由学校教师和有经验的软件工程师共同指导,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实际项目的测试,每个阶段由指导教师评价测试用例、测试和测试报告的质量,使学生逐步达到软件公司对软件测试人才的要求。
第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软件测试技术和软件测试职业。通过任课教师的讲解、具有丰富经验软件工程师的报告、自己从各种媒体的学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软件测试技术的重要性和广阔的就业前景,激发他们学习和掌握软件测试技术的兴趣;同时要让他们认识到软件测试职业对软件测试人员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掌握软件测试技术,还要具备软件系统分析、软件系统设计和软件编程等方面的能力。由于软件测试人员的工作是找出软件中错误,并经常同系统设计者和编程人员交流,要训练和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工作习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实践
我校计算机学院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几年前专业建设领导就意识到市场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及时修订了专业培养计划,设立了软件工程专业的软件测试方向。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进行了软件测试课程建设。制定了软件测试教学计划,设立了软件测试课程,增加了软件测试课程设计,依托软件工程实验室建立了软件测试实验室,并开始建立软件测试案例库。
第二,加强软件测试技术师资建设。从正在进行软件项目开发的教师中挑选担任软件测试课程教师,并对他们进行短期培训;同时从软件公司(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中聘请有经验的软件测试工程师定期进行讲座,并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
第三,注重软件测试实践环节。依托软件工程专业的实习基地,使部分对软件测试感兴趣和有志于从事软件测试职业的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在实习基地着重进行软件测试的训练。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努力,2006年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中已有一批学生成功应聘到软件公司从事软件测试工作。
5结束语
随着软件公司规模扩大和正规化,社会需要大量的软件测试人才,这给就业压力极大的毕业生带来了机遇,同时软件公司希望招收有技术和经验的员工,又给毕业生和高校带来了挑战。软件测试人才培养刚刚起步,很多工作处于摸索阶段,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合格的软件测试人才。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f Software Testing Course
HU Hong-yin
(School of Computer,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3, China)
Abstract: Lots of software testing specialists are demanded currently, but they are not brought up by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urther more, the software testing course is not set in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 teaching of software testing course is analyzed, course constructing,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 practice of software testing course are discussed, and the teaching of software testing course in our university is also introduced.
Keywords: Software Testing; Course Constructing; Case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参考文献:
[1] 古乐,史九林. 软件测试技术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 钟元生. 软件测试实践教学特色的构造实践[J]. 电化教育研究,2006,(10): 62-65.
作者简介:胡宏银(1972~),男,湖北大悟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联系地址:武汉市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胡宏银
邮编:430073
软件测试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 缺陷跟踪 软件测试 课程建设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6.061
Defect Tracking and Test Management Softwar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inking and Practice
MA Junxia, GU Peipei, DENG Lujuan
(Software Engineering College,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defect tracking and test management" curriculum, the teaching status quo analysis, problem solving course discuss location, course objectives, teaching arrangement,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design and other aspects, and applied to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defect tracking; software test;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
0 引言
软件测试是控制和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差错,因此软件测试应贯穿于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对软件缺陷的跟踪管理在软件开发的每一步都可以进行。而随着软件测试技术应用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基于不同管理等级、运用多种质量控制工具来跟踪管理软件缺陷,已经成为软件项目测试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软件测试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
软件缺陷管理指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缺陷发现、确认、定位、修改、评审、关闭等行为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①软件缺陷管理教学的目标是在学习了软件测试理论和软件功能、性能测试等技术后,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在软件开发不同阶段管理测试工作成果,如何跟踪发现的缺陷以保证其得到妥善处理,如何充分发掘缺陷数据价值,如何改进组织的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规范以实现缺陷预防、提高软件产品质量等,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但是到目前为止,以缺陷跟踪和软件测试管理为教学内容的课程或社会培训很少,多数高校的做法是将其作为软件工程或软件测试课程中的一个章节加以介绍。这样的教学安排容易使学生把对测试工作的理解局限在单纯的“找bug”上,不能深入了解和掌握缺陷跟踪和测试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削弱了学生对软件缺陷管理重要性乃至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软件测试专业管理理念。
并且,由于本课程在其它高校以及培训机构没有开设过,可以借鉴的课程建设经验很少,更没有合适的教材可以选用。而缺陷跟踪与软件测试管理的特点是理论抽象、工程实践性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传授和知识阐述为主、实践操作为辅,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教中学,②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适用于本课程的教学。
为此,我院在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方向开发建设了缺陷跟踪与软件测试管理课程,并从2008级学生开始教学实践。从2011年本课程的第一次教学实施至今,教学团队每年都会根据上一年的教学反馈信息,结合行业应用情况变化,对讲授内容及组织方式进行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课程标准的制定
通过对企业软件测试过程的调研,针对其工作过程、任务和职责进行分析梳理,明确软件缺陷跟踪、分析及软件测试项目设计、执行、管理等的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方式,制定了本课程的课程标准。
1.1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软件测试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在软件测试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参照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软件评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标准,本课程按照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教学,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软件缺陷跟踪处理和测试管理技能以及软件缺陷度量、分析、预防的基本技能,养成满足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1.2 课程目标
1.2.1 知识目标
(1)软件测试管理知识:了解软件测试流程、策略、方法、技术、工作量估算和风险控制知识;(2)软件缺陷管理知识:了解软件缺陷的基本概念、分类、发现手段、修复策略,理解缺陷产生的原因,了解软件缺陷管理的理念、等级、模型;(3)软件质量保证知识:了解软件质量基本概念、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软件缺陷的度量、分析、预防知识;(4)工具软件相关知识:了解市场占用率较高的若干软件缺陷管理工具及软件测试管理工具,了解工具软件的特点和应具备的功能,理解企业自主开发工具软件的必要性。
1.2.2 技能目标
(1)设计能力:能够针对具体的测试需求分析设计测试项目,裁剪定义测试流程和缺陷处理流程,定义软件缺陷生命周期,确定测试方法、测试策略等,选用合适的软件缺陷管理工具或软件测试管理工具;(2)管理能力:能够有效管控软件测试过程,保证测试流程和缺陷处理流程的正常流转;针对不同方式和技术发现的软件开发各阶段可能出现的缺陷,进行正确判断、描述、提交并跟踪处理,保证所有缺陷最终都得到妥善处理;(3)分析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缺陷度量元及度量方式;能够应用各种软件缺陷分析技术和工具对缺陷度量数据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能够根据缺陷跟踪管理过程和缺陷分析结论,提出适用的软件缺陷预防措施和方法,帮助改进组织的软件工程过程规范;(4)文档能力:能够独立规范撰写和使用软件测试管理和软件缺陷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文档、表格。
1.2.3 素质目标
(1)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2)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根据工作需要更新专业知识、关注专业发展;(4)具有较高工程素养、工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5)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6)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端正的工作态度。
2 教学设计
教学团队借鉴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学论思想,以情境为载体,采用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③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具体的项目和工作任务结合,如将缺陷跟踪和测试项目管理的具体职业能力要求与虚拟软件工程项目结合,模拟企业工作岗位,将项目按角色或按阶段划分成多项工作任务,结合工作任务实施教学,带着任务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效突破课程教学难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体实施方式为:
(1)结合一个软件测试项目管理工具开展软件测试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我们目前选用的是上海泽众公司的TestCenter。要求学生使用该软件完成创建项目、组建团队、创建测试计划、创建测试需求等任务,从而理解掌握软件测试过程及其管理流程。在后续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也适时结合工具软件的相应功能来讲授。例如在介绍软件缺陷的生命周期时,可以TestCener或其它缺陷管理软件中具体的功能实现为例来具体讲解。
(2)学生以5~6人的小组为单位,其中一人作为测试经理,其他人为测试员。针对某一常用的开源和商业软件缺陷管理工具,例如BugFree、Mantis、Bugzillia、禅道、QC等,进行简单的功能测试,用TestCenter管理测试过程。要求小组首先通过集体讨论定义测试流程、制定测试计划,然后按照任务分工进行测试,最后提交测试报告。通过完成这样的任务,学生既进一步熟悉了使用TestCener进行软件测试管理的过程,又对其它常用测试管理或缺陷管理工具的使用有所了解,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根据需要比较选择合适的工具。
(3)学生以5~6人为一组,分别扮演项目经理、测试经理、开发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角色,从需求分析开始进行一个小项目的开发和测试。要求学生完成需求规格说明书、测试计划等相关文档的撰写、评审,测试和开发工作同步进行,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自选测试管理工具或缺陷管理工具,最后按照测试计划指定的质量标准完成项目开发。要求在不同阶段通过角色交换使每个同学都能承担不同的测试和开发工作。由于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掌握测试管理和缺陷跟踪技能,项目功能实现不是主要目的,因此选用了一些工作量较小的项目,如计算器、简易的学生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
在课程授课的内容上,该课程主要从六方面进行讲解:(1)软件测试管理。介绍软件测试常规流程、软件测试管理的内容、目标等,并通过一个软件测试管理工具的学习使用,使学生首先对软件项目的测试管理过程产生整体认知。(2)软件缺陷概述。介绍软件质量和软件缺陷的定义、关系,分析软件缺陷产生的原因、软件缺陷的来源;需要关注的软件缺陷重要信息、软件缺陷的常用分类依据等。(3)软件缺陷管理。阐述软件缺陷管理的目标和理念,介绍缺陷管理的等级定义、软件缺陷的生名周期、软件缺陷的跟踪处理流程、软件缺陷报告及其提交等。(4)软件缺陷发现。从软件工程各阶段介绍软件缺陷发现的不同方法,重点介绍同行评审、产品过程质量保证等。(5)软件缺陷度量。介绍软件度量、软件缺陷度量相关知识及针对度量数据进行的软件缺陷分析方法和技术。(6)软件缺陷预防。从主动预防的角度出发,介绍软件缺陷的预防模型、方法、技术以及其它有助于预防缺陷产生的相关方法。
3 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缺陷跟踪与软件测试管理课程的教学实施拓展了软件测试专业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整合、锻炼了学生的软件测试及测试管理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学效果显著,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学院软件测试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如何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具有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进一步改进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依然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的课题。
*通讯作者:马军霞
郑州轻工业学院第三批青年教师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支持
注释
① 于波,姜艳.软件质量管理实践――软件缺陷预防、清除、管理实用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94.
软件测试学习计划范文4
摘 要: 针对软件测试课程覆盖的软件知识领域广泛,专业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特点,分析当前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联系不够紧密且可操作性比较低的问题,提出以培养具有软件测试能力人才为目标,理论为实践服务的教学方法。围绕软件测试教学大纲,以软件测试课程的理论教学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软件测试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软件测试; 课程教学; 实践教学; 实验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07-57-04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software testing teaching
Pan Lili1, Wang Tian'e2, Qin Jiaohua1
(1.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04, China;
2. The Commission Institute, Hunan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and Substation Construction Company)
Abstract: Software testing is an elective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other computer-related majors. The course covers extensiv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requires strong professionalism and practicality. Based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syllabus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for the course to train student to obtain the software testing capabilities. It is proved by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at the teaching mode achieved a good result.
Key words: software testing;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practice system
0 引言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领域的一个专业方向,同时也是软件开发过程的必要活动之一,是发现软件错误的重要手段,是软件工程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从理论教学的角度而言,软件测试具有知识点丰富,测试方法众多,专业术语多的特点;从实践教学的角度而言,软件测试具有实验内容庞杂,测试工作量巨大,测试文档繁多等特点。因此,在软件测试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精选教学内容,才能达到软件测试教学大纲的要求,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软件测试概念和测试方法,掌握常用的测试工具。
1 软件测试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软件测试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软件测试的概念,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学习使用一些流行的软件测试工具。在讲授这门课程时,不仅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软件测试理论水平,同时也要有较高的软件测试实践经验,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和其他专业课程知识基础,如:离散数学、软件工程、数据库等。但由于软件测试课程较其他专业课程而言起步较晚,被重视程度一般,且专业软件测试课程书籍较少,特别是软件测试实验书籍较为缺乏,因此,软件测试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难点[1]。
1.1 师资力量弱
软件测试作为一项专业技能,它的起点要求比较低。作为软件工程的专业研究领域,它一直不被研究者所青睐。很多高校缺少专门从事软件测试领域研究,并且有软件测试实践经验的老师。在这种教学师资较为缺乏的情况下,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无论是理论教学的深度,还是实践教学的操作性都较难满足教学的要求,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好,学生无法理解软件测试的概念,对软件测试方法掌握程度不够,对基本的软件测试工具也接触较少。
1.2 重视程度不够
软件测试作为一个职业,在国外的软件公司都有专门的软件测试团队,例如微软,IBM,软件测试人员与软件开发人员的比例大概是2:1,而国内,由于软件行业还正处于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许多软件公司,并没有专门的软件测试人员,很多测试工作往往由软件开发人员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对软件测试的职业化方向不是非常认可,降低了师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
1.3 知识点多,覆盖面广
软件测试是一门专业知识覆盖面较为广泛的课程,它涉及数学、编程、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等众多知识领域,而不仅仅局限于软件测试课程本身的内容。正是由于软件测试课程中广泛的知识体系,对任课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软件测试方法而言,有多种不同的分类[2]。如基于程序是否运行的分类(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动态测试根据测试用例涉及是否依据程序内部结构又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根据软件不同特性和方面的测试可以将软件测试分类为:负载测试、压力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可用性测试等[3]。这么多测试方法都有各自的概念、功能特点和优缺点、使用步骤和测试工具等。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这么多知识点,是较为困难的。
1.4 测试工具价格高,实验平台搭建困难
软件测试工具多,范围广,不容易掌握[4]。流行的软件测试工具价格高,软件测试实验平台建设较为困难。软件行业常用的软件测试工具有:TestDirector,LoadRunner,WebRunner等等,这些测试工具对于软件测试工程的学习而言都是大有益处的,如果想要在实验教学中将每一个测试工具都使用到,是比较困难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重点突出,选择1-2个测试工具进行操作讲解。
2 教学模式探讨和分析
针对目前软件测试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结合已有的软件测试科研经历[5-8]和教学经验,对软件测试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文将具体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安排、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平台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2.1 师资队伍专业化
软件测试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对该门课程的任课老师的岗位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软件测试科研经历,具备良好的语言编程能力,具有企业软件测试实践经验。在开设这门课程之前,要先确保任课老师有较高的软件测试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2 合理规划课程安排
现在流行的软件开发模型如V模型,W模型,软件测试作为其中的一个活动贯穿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始终,但作为一个选修专业课程,它在什么时间开设是需要规划的。软件测试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因此该门课程适宜在一些专业必修课学习结束之后开设。软件测试中涉及到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数据库、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覆盖的课程有C++/JAVA编程、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同时需要对软件开发的规范化过程有所了解,相关的课程有: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UML设计等。
2.3 课程内容模块化
软件测试课程内容丰富,知识点很多,因此有必要根据专业要求,对授课内容进行细致的选择。聂长海教授在文[2]中对软件测试的知识体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中采用了三维一体图对软件测试的概念进行了生动的阐述,即软件测试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软件测试的目标、软件测试的活动和软件测试的原则。软件测试的分类是相当的丰富,结合软件测试人才专业化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授课过程层层深入,具体分为三大模块:软件测试基础理论模块,面向对象软件测试模块和软件测试管理模块。
软件测试基础理论模块包括:软件测试概念、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回归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可用性测试、安全性测试和自动化测试。
面向对象软件测试模块包括:面向对象软件测试基础、测试分析与设计、类测试、基于状态的软件测试技术、面向对象交互测试、面向对象系统测试,基于Web应用的软件测试技术。
软件测试管理模块包括: 测试文档、测试计划、测试管理、测试小组的管理。
2.4 案例教学为主,测试工具为辅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经典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案例教学法强调教师根据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角色,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软件测试课程的案例选取非常关键。选取案例要考虑到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选取原则是:形式简单、容易理解,覆盖尽可能多的知识点。例如在白盒测试中选择三角形问题,黑盒测试中选择工资扣税问题,单元测试中选择四则运算和栈运算,基于状态的测试中选择电梯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熟悉,容易理解的问题,且涉及的知识点也较为丰富,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软件测试理论。
虽然案例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对丰富的软件测试知识点而言是不够的,还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专业的软件测试工具或测试插件,如:JUnit,CUnit,QuickTest,LoadRunner等,采取小组方式进行学习、讨论和解决问题。
2.5 搭建友好实验平台,精选测试实验内容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满足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其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基于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当前实用的软件测试工具,搭建软件测试实验平台主要围绕六个测试模块展开。
2.5.1 白盒测试
给出源程序代码和流图,依据测试覆盖标准构建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返回测试结果。覆盖标准主要是: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判定组合覆盖、数据流覆盖、路径覆盖。
2.5.2 黑盒测试
给出用例需求说明,依据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分析法、随机数据选择法构建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返回测试结果。
2.5.3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Unit Testing),是指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检查和验证。一般来说,对不同的编程语言其最小测试单元的含义有所不同,如C语言中单元指一个函数,Java单元指一个类,图形化软件中单元可以指一个窗口或一个菜单等。因此,单元就是人为规定的最小的被测功能模块。单元测试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进行的最低级别的测试活动,软件的独立单元将在与程序的其他部分相隔离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2.5.4 性能测试
给定一个Web应用程序,通过模拟实际用户的操作行为和实施实时性能监测,帮助用户发现问题,进行脚本录制/定制过程、参数化设置、数据关联,查看测试日志,分析测试结果。
2.5.5 自动化测试
使用测试工具,给定一个面向对象的软件,对其进行脚本记录/定制过程、选择测试数据驱动测试、构建可重用的测试框架、创建功能测试项目等完成自动化测试。
2.5.6 测试管理
通过一个整体的应用系统中集成了测试管理的各个部分,包括需求管理,测试计划,测试执行以及错误跟踪等功能,极大地加速了测试过程。程序的需求驱动整个测试过程,通过提供一个比较直观的机制将需求和测试用例、测试结果和报告的错误联系起来,从而确保能达到最高的测试覆盖率。
3 软件测试实验系统
本实验教学系统是专为软件测试技术本科教学以及研究生教学服务的实验教学平台。实验内容包括基础实验和课程设计两大部分,其中课程设计包含: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单元测试、性能测试、功能测试以及测试管理六个方面。课程设计则是以实际的软件项目为依托,让学生用已有理论知识、测试方法、测试工具对软件项目进行测试。
图1 软件测试实验系统界面
图2 软件测试实验系统实验案例指导书界面1
图1展示了整个软件测试实验教学系统的实验测试内容,包括基础实验和课程设计两部分,让学生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对软件测试技术进行学习和掌握。图2和图3显示了一个具体的软件测试实验指导书中的部分内容。学生完成实验后,可以通过实验参考答案比对自己的实验是否正确,如图4所示。整个实验教学系统,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局部到整体,确保学生在软件测试实验教学平台中能够学习并加深对软件测试的理解和应用。
<E:\方正创艺5.1\Fit201507\图\pll图3.tif>
图3 软件测试实验系统实验案例指导书界面2
<E:\方正创艺5.1\Fit201507\图\pll图4.tif>
图4 软件测试实验系统实验案例指导书参考答案界面
4 教学效果评价
经过多年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并经历了教学方法的逐步改进,在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4.1 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知识更加系统和具体
对于初学软件测试的学生而言,一般都是想当然的认为程序编译正常,运行程序的基本功能就默认为程序通过了测试。而进入到软件测试课程的学习才体会到软件测试领域的知识如此之丰富,方法如此之多,特别是软件测试中涉及到各种分类就很容易让初学者混淆。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举一反三,通过具体的知识讲解和实例演示将软件测试知识渗透至教学的整个过程。
4.2 学生运用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在软件测试教学初期,学生设计测试用例是比较率性而为的,特别是测试数据的选择和测试路径的选择等,对于软件测试用例集的完整性缺乏清晰的概念和理解。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后,对于一个完整的软件或部分软件模块、组件等,学生能够应用白盒测试方法/黑盒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能够明白一个完整覆盖的测试用例集对于软件测试的重要性,懂得测试方法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互为补充,互相依赖的。
4.3 学生运用测试工具进行软件测试
本课程教学中主要选择了LoadRunner、Quicktest Test Director作为软件测试工具。学生应用测试工具,对一个具体软件进行性能、功能等方面的测试,以及测试管理,体会软件测试工具为软件测试带来的自动化、优越性及方便性等诸多优势。
5 结束语
本文针对软件测试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研究经历和教学经验,提出一种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可行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主要从师资力量、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模块化、案例教学法以及实验平台搭建等五个方面着手,提出师资队伍培养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在课程逐渐深入和扩展的基础上开展软件测试教学,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借助软件测试工具和测试插件,主导案例教学,根据理论教学内容,搭建实验教学平台展开实验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软件测试能力。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把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 唐春玲,胡方霞,沈敏.软件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J].科技
信息,2013.5:35-36.
[2] 聂长海.关于软件测试的几点思考[J].计算机科学,2011.38(2):1-3
[3] 郁莲.软件测试方法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陈艳.基于项目驱动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探索[J].计算机时代,
2013.3:62-66
[5] Lili Pan, Tiane Wang, Jiaohua Qin, et al. A Test-Suite Reduction
Based on DU-Chain Requirements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2.7(21):567-575
[6] Lili Pan, Tiane Wang, Jiaohua Qin. Research on Infeasible
Branch-Based Infeasible Path in Progr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ontent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2011.5(5):166-174
[7] 潘丽丽,邹北骥,王天锷,陈浩.基于关键分支的不可行路径确定方法[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36(5):716-720
软件测试学习计划范文5
一:20xx年工作回顾及总结
回顾20xx年这一年来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要求,比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学习和工作,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这一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总体来说,2016年我主要完成了“……银行系统”、“……渠道管理平台”、“……”、“……”、“……”“……”的日常测试以及质量控制工作;“……”已经稳定上线运行6个多月,“……”即将上线。
2、日常我主要负责项目测试工作、测试文档编辑、参与功能需求设计、协调开发进度、总结经验分享、完成所需知识积累、工具学习及研究、兼容性软件测试。就在银联项目工作来说,主要的工作内容有:a、测试项目案例、测试用例的设计与编写;b、对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并提供意见;c、设计业务功能流程,提供参考意见,绘制关键业务流程;d、进行主要功能的界面测试、功能测试;e、按照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计划;f、进行需求验证工作。
3、知识的总结与分享,完成客户端在安卓4.0/4.1,IOS6.0以上系统上出现的兼容等问题,完成了兼容性测试案例的编写以及兼容性测试的培训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兼容上重大问题,在测试部门群中分享。
4、完成所需知识积累,学习所需知识、工具以及技能。在工作中学习了银行业务流程规范、学习公司研发规范、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技术培训、学习了各种测试工具的使用。
二:对公司的建议与意见
对公司和部门建设上,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对员工进行金融知识的系统培训,让测试人员了解银行业务流程,有助于测试人员更加详细了解业务流程,测试过程会少走很多弯路。
2、部门内希望多组织技术交流讨论,促进测试工作的开展和提高。一年至少有2次这样的交流。
3、公司在项目开发前期,希望尽可能的明确需求,尽可能的详尽需求说明书内容。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很多项目缺少需求说明书,需求说明书不明确或者需求说明书内容错误,误导了开发和测试,浪费了时间,影响了项目进度。
4、建议项目需求设计可以有测试员参与讨论。
5、公司管理有点混乱,个人感觉公司对每位员工的重视程度不够!节假日公司应该给每位员工一定的福利和关心。
6、个人感觉平时的效率比较低,希望测试部门能够有所调整。希望公司能制定质量控制标准以及开发、测试工作流程,让开发更好的了解测试的流程,增强开发团队与测试团队的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7、加强部门测试成果的积累与沉淀,提高团队测试水准,希望我们的团队能够做的更好,能够已团队的形式参与软件项目的开发,而不仅仅是一个项目中毫不起眼的小小测试员。
三:20xx年工作计划与学习计划
20xx年工作计划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的产品更加完美,让自己在软件测试技能上有所提高,更多的关注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与用户的需求一致,提高公司软件产品用户满意度。
具体来说20xx年工作计划有:努力提高自身测试水准,努力学习金融知识以及业务流程,学会需求分析,掌握需求分析在测试中的作用,参与公司更多的开发项目的测试工作。
软件测试学习计划范文6
自2014年11月外国语学院与东软睿道公司签订了共建实习基地协议之后,双方开展了一系列人才培养和实习就业工作,同时还建立了东软实训室。旨在培养“日语+涉外服务外包”方向的中高端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培训课程结束后,参加东软集团的毕业实习和实践活动,并对相关领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
关键词:
涉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就业
一、研究背景
2014年9月,东软集团下属子公司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动与我院联系,希望能够派送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去东软(大连)分公司进行毕业实习。进过与企业的沟通和实地考察调研,2014年11月外国语学院与东软集团下属子公司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实习基地协议。截至目前,我院共派遣日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37人到大连东软和东软进行毕业实习。在两年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外国语学院又与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商谈共建东软实训室事宜,在将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由东软睿道提供50套电脑设备,外语学院提供场地、投影设备和桌椅,一个崭新的50个座位的东软实训室建设完工。有了这个专门的校内实训室,有力地保证了软件课程的授课和质量,收到双方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从2015年10至11月下旬,就是在这个实训室,又有47名日语和英语专业的学生免费参加了由东软睿道开设的《微运营》课程,其中15名学生获得了由东软颁发的《微运营》课程实训证书。这是继2015年上半年《软件测试》课程后的第二次免费培训,共有25名学生获得了东软颁发的《软件测试》课程实训证书。东软实训室的建立,不仅极大促进了外语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拓宽了专业领域,为解决了外语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日语+技能”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人才培养
根据IT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采取学生团队和企业合作的方式,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创立一个“学校培养学生技能———学生团队提供相关实习就业信息———学生在实习阶段准确找到相关企业实习就业”的模式。2014年12月—2016年3月共有36名学生参加大连东软的实习。给要参加毕业实习和就业的同学提供更多的选择;促进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促进外语学习者的就业。此项目的内容是通过我们团队与国内的知名企业比如像东软集团这样的大量需要涉外服务外包人才的机构进行协商洽谈,收集相关企业的人才招聘信息,以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为基点,向即将要参加实习的同学提供准确信息。促进培养面向涉外服务外包企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提高日语专业毕业生的涉外工程运用能力,实现人才从单一的“语言”到”语言+技能“模式的转型。了解外语专业学生对软件测试课程的理解及掌握情况,了解授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今后课程的建议。
三、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我们分别对两个培训课程进行了问卷调查,填写之后当场收回,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40份,教师调查问卷2份。
(一)软件测试问卷调查及分析
从接受课程的对象来看,96%为大二和大三学生,说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在目前的阶段中对以后的职业规划有了大致的轮廓,同时认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很有必要去辅修一门其它的专业,为自己未来的就职提供保障。参加此次课程的大一学生仅占4%,大一的学生初入大学,还没有对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参加课程培训的学生中有80%的学生对自己本专业的就业情况及市场需求了解一般,处于模糊状态。说明在当今大学课程中,没有将课程和就业很好的结合起来,也没有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在调查学生中有28%的学生对软件测试工没有有兴趣,但是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有40%的学生提升了对软件测试相关工作的兴趣。这说明学生在此次课程培训中,有很好地了解软件测试工作的意义,及明确了软件测试在以后工作中的作用。但是毕业之后想从事计算机方面相关工作的学生仅有12%,还有76%的学生不确定是否从事软件相关方面的工作。说明很多学生对以后的职业规划还不是很清晰,需要在以后的课程中,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相关工作的发展前景,帮助学生规划未来就业的发展空间。
(二)微运营问卷调查及分析
从接受课程的对象来看,60%为大三学生,40%为大二学生。高年级学生依旧占大比例。在调查学生中有93%的学生对未来是否要参加计算机相关工作不是很确定,但是对于微运营是100%感兴趣。也对老师的授课表示100%有用,90%以上的同学对微运营的了解还不足50%。说明很多学生不是不喜欢这方面,相反的是他们了解的太少了。通过本次的学习,学生100%觉得提高了自己微运营的兴,所以需要在以后的课程中增加此类相关课程,,帮助学生日后的职业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相关工作的发展前景,帮助学生规划未来就业的发展空间。从学生的出席情况来看,有86%的学生按时出勤,14%的学生存在缺席情况。这说明学生对相关可还还是抱有浓厚兴趣。
四、就业指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