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的社会效益范文1
1基本情况
20世纪80年代初,和平镇横山金墩桥自然村3户农户利用在外荡起捕的天然野生中华鳖在个人承包的鱼塘内进行试养,并获得成功。在他们的带动下,经过近30年的发展,2011年全镇生态甲鱼养殖面积达80 hm2,养殖规模占全县近50%,放养苗种以中华鳖太湖品系为主,主要集中在长城、横山、狄家斗3个平原斗区村,年产优质生态商品甲鱼85 t,产值超过1 000万元,占和平镇渔业总收入的35%左右,从而成为长兴县生态甲鱼养殖面积最大的乡镇。所产的优质商品甲鱼远销杭州、湖州等大中城市,并连续2年在中海南钓鱼台和杭州西子国宾馆成功举办产品品鉴会,得到了一致好评。
1.1养殖模式
浙江省是甲鱼养殖大省,近10年来的甲鱼年产量一直占全国的50%以上,2010年产量逾12万t,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早在2003年就已将甲鱼养殖列入该省六大优势养殖水产品产业带之一。目前,浙江省甲鱼养殖模式主要有全程高密度温室养殖、前期温室喂养与后期池塘放养相结合养殖及全程池塘生态养殖三大类。据2010年9月在浙江省渔业博览会上的信息,浙江省甲鱼养殖大部分是温室养殖,养殖周期短、质量相对较差、市场价格低且波动较大,效益难以保障。而生态养殖的甲鱼由于生长周期长、口感好、品质高,近年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2010—2011年,市场上的高端优质商品甲鱼供不应求,三至五年生的甲鱼价格由原来的160元/kg,上涨到350~400元/kg,相对于其他水产养殖行业市场风险较小、效益高。和平镇位于长三角经济区,周边大中城市林立,消费水平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档水产品需求越来越高。基于此,该镇利用独特的地域和自然条件优势,着重推行和发展生态甲鱼养殖模式,其主要技术关键控制点为:①种苗自繁自育;②从出壳稚鳖到商品甲鱼全程在池塘中养殖,养殖周期为3~5年;③低密度放养,5 250~6 000只/hm2,确保养殖期内水质优良,无病或少病;④全程主要投喂鱼、虾、螺、蚌等鲜活动物性饲料;⑤病害防控措施以有益微生物制剂改良养殖环境为主,不用或极少用抗生素。该生态养殖模式,确保了和平镇商品甲鱼的优质和安全。
1.2养殖效益
生态甲鱼养殖既可促进和平镇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传统养殖业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效益差的状况,又可促进和平镇生态甲鱼产业化发展,对提升产品档次、打造高端水产品品牌发挥积极作用。据测算,养殖生态甲鱼一般放养苗种5 250~6 000只/hm2,经过3年以上饲养周期,可产商品甲鱼2 625~3 000 kg/hm2,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产值可达90万元/hm2左右,扣除苗种、饲料、水质改良剂等成本,效益可达52.5万元/hm2以上,年均效益可达15万元/hm2以上。同时,由于实行低密度放养,水质调控得当,在整个养殖周期内几乎不向外排放养殖废水,对整个外部生态环境影响极小,其生态效益也十分明显[1-2]。
2经验和做法
2.1加快基地建设,促进区域化、集约化生产
一是连片开发,扩大规模,按照区域化布局的要求,围绕甲鱼这一主导产品,进行渔业结构调整,实现规模经营,目前已形成长城、横山、狄家斗为中心的养殖区域;二是在生态甲鱼养殖基地的开发与建设上鼓励和吸引集体、个人、企业的参与,大量的民间、工商资本已参与到甲鱼养殖产业中。
2.2重视和依靠科技,走科技兴渔之路
近年来,和平镇养殖单位和养殖合作社与浙江大学、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大专院校和科技机构合作,突破传统养殖理念,研究开发生态甲鱼养殖关键技术,在有关苗种培育、环境控制、水质调节、疾病预防等方面,探索出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了甲鱼的品质、成活率,促进了甲鱼的健康生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3充分发挥合作社、企业的作用
几年来,和平镇开发组建行业协会,发展中介组织,先后涌现神塘甲鱼合作社、禧祉鑫农业科技公司与中介组织,通过协会把千家万户联为一体,共同参与市场竞争。
2.4组织制订、实施甲鱼标准化生产和创品牌工作
由长兴和平神塘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牵头,组织制订养殖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实行统一的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2010年“神塘”牌甲鱼,获得省渔业优质产品奖。
3发展对策
3.1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充分加强对我国当前水产产业发展政策的宣传,树立做大做强甲鱼产业的决心和信心,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传媒,广泛宣传和平镇生态甲鱼养殖,扩大知名度,促进养殖户适时调整养殖模式,克服畏难情绪,与时俱进,确保和平镇养殖户共同富裕和甲鱼产业的升级。
3.2强化政府对甲鱼产业的规划与引导
为保持和平镇甲鱼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政府应统筹规划,引导甲鱼产业向镇北部平原斗区发展,规划建设养殖园区,做好土地流转等前期工作,开展农业招商,吸引业主到园区落户,同时应对该产业给予重点扶持和相关政策引导。
3.3建立甲鱼质量认证体系
目前,和平镇“神塘”牌生态鳖已通过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国家有机产品认证。为确保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和平甲鱼市场的信誉度,要建立各种类型的质量认证体系,对养殖单位进行监督和管理,实施标准化生产,严把甲鱼种苗质量关,强化饲料、药物添加剂、水质改良剂等投入品的质量和使用管理[3-4]。
3.4加大品牌开发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品牌建设,加大营销力度,强化营销手段,积极推行“绿色营销”的理念。以长兴和平神塘甲鱼合作社为龙头实行统一品牌、价格、包装,使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和接受和平甲鱼品牌。加强以贩销经纪人为主的甲鱼流通人员培育,强化对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高端市场的开发力度,扩大市场份额。架起养殖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确保广大养殖者的效益,从而推动全镇甲鱼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3.5强化技术培训,加大科技投入
进一步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校和技术推广部门的紧密结合,定期在广大养殖户中开展新技术及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培训指导。同时,要提高甲鱼产业整体效益,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探索养殖生态甲鱼的降本增效之路。从科学使用生物制剂、扩大饵料来源、改进投饵方式等方面着手,以提高品质、增加经济效益为目的,从而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培育、扶持、引进一批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开发养殖生态甲鱼,从而做大做强和平镇生态甲鱼产业。
4参考文献
[1] 刘寅初,杨昌珍,宋华杰.常德市甲鱼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1(12):71-72.
[2] 王桂学,沈志刚,高远明,等.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余杭区甲鱼产业可持续发展[J].水产养殖,2010(10):21-23.
养殖业的社会效益范文2
近年来,荥阳市的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养猪、养鸡、特种养殖(如山鸡、鹌鹑)、养牛及养兔等产业在全市开花,养猪业是其中的一大亮点,2007年全市生猪出栏量约56万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2.5亿元,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合作社经济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依托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协调和组织作用,为养殖户们提供从仔猪供应到商品猪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带动周边群众通过养殖走上了致富之路。荥阳市王村镇韩村养猪专业合作社和广武镇益民饲料养殖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
将专业做透 为农户分忧
韩村养猪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三年来发展迅速,依靠“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利用郑州市康利农牧有限公司为网络平台,辐射带动了周边多个乡镇的养猪业发展,为当地农户增收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该社自成立之初就制定了比较严密的章程及各项规章,规范了各项工作的具体程序,并且根据政策文件以及实践需要不断修正、完善,为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成立至今,合作社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发挥规模效益,其“五个统一”服务成为养猪户的可靠保障。
1、统一购进饲料,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合作社成立后,理事会成员积极发挥协调作用,与多家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合作,依靠规模优势降低饲料价格,选定的饲料在康利农牧公司先做料肉比对比试验,经社员广泛认可后,再行统购。从建社至今,合作社共统购饲料300吨,直接为农户节约成本8万余元。
2、统一防疫,减少疫病发生。以前,疫病防治是农民从事无公害商品猪生产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为此,合作社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统一免疫程序,集中从市疫苗中心购买疫苗、消毒药品,定期消毒,免费防疫;二是规范进药渠道,直接从医药公司进药,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药品价格;三是成立综合服务中心站,由康利公司提供场地和技术人员,对社员进行免费技术咨询和指导。
3、统一品种改良,改善商品猪质量。合作社采用土洋结合的方式,从省畜牧局种猪厂引进优良种公猪,对社员所需生猪人工授精进行现采现用,及时配种,极大地提高了人工授精的成功率。目前,合作社饲养的商品猪人工授精率达到50%以上,商品猪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4、统一技术培训,提高社员饲养水平。合作社将每月6号定为集中学习日,针对季节性问题及近期发生情况,由康利公司进行相应知识及实用技术培训。自成立以来,合作社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12期,培训社员900人次,内容涵盖商品猪饲养、疫病防治、母猪管理、仔猪保健、无公害商品猪生产等各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社员的科学养殖水平。
5、统一商品猪销售,提高农户经济效益。合作社的商品猪均为无公害商品猪,全部销往省内各地及上海、广州、北京、深圳等地,每头猪售价高出市场价60-70元,三年来为农户直接增加经济效益418万元。
现在,占地8300平方米的荥阳市第一个无公害、标准化的养殖小区已投入使用,韩村养猪专业合作社将继续为无公害商品猪生产技术推广和农民致富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拓展产业链条 提供集团化服务
成立于1992年的广武镇益民饲料养殖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饲料加工、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及销售于一体的养殖企业,也是带动当地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该公司是荥阳市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企业,辐射带动了周边的一大批农户投身养猪业,是推动当地养殖业的发展的龙头企业。
益民饲料养殖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体系,共带动养殖加盟农户3300余户,为加盟农户提供“二供三包”服务,即供应良种仔猪、供应饲料;包防疫、包饲养管理技术指导、包商品猪销售,并与合作社和加盟农户签订了饲料供应及商品猪销售合同,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益民饲料养殖有限公司积极拓展产业链条,围绕养猪业做足了文章,目前已成立了益民养猪专业合作社、益民养猪专业技术服务中心站和益民养猪专业技术研究会,并且建立了科普惠农示范基地,在不断探索中走出了一条产、工、销一体化的畜牧产业化经营之道。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养殖业快速发展,饲料需求日益增大,集约化、机械化、科学化、规模化已经成为饲料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益民饲料养殖有限公司将饲料加工作为主要业务之一,现有规范化的饲料加工车间和专业化的加工设备,年产饲料16000吨,最近两年的饲料销售额均在1150万元以上。该公司还与益民养猪研究会和加盟农户签订了饲料让利协议,每袋饲料从当时的市场价让利2~3元,每吨可降低成本175元。
此外,为解决养猪的环境污染问题,益民饲料养殖有限公司还积极推行“猪―沼”一体化生产模式。2007年,该公司建成了600立方米的沼气池,并帮助80%的加盟农户建起了沼气池,同时带动了基地种植农户5680户,种植玉米约10680亩,基地规模达到22750亩。沼气模式既能净化环境,又使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沼液、沼肥还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推广三沼(沼气、沼渣和沼液)的综合利用,是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目的的重要途径。
今年,该公司的生猪养殖基地扩建了养殖小区,新建标准化猪舍5栋,购进生猪人工授精设备和圈合配套设备。目前,益民饲料养殖有限公司正完善建立祖代种猪一种猪―一二元母猪――商品猪―生猪深加工为一体的系列化经营服务,逐步实现经营类型由粗放型、简约型、单一型向集约型、精细型、全方位的方向转变。
养殖业的社会效益范文3
近年来,人民银行鄂温克旗支行积极投放支牧再贷款,支持牧区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农民养殖奶牛。目前全旗奶牛养殖业已初具规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牧民增收,信用社受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路子。
一、基本情况
(一)、地方政府全力支持奶牛养殖业。支持牧民奶牛养殖,调整牧区产业结构,实现牧民增产增收,集约化经营。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奶牛养殖业是实现农牧业良性循环的正确之路。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积极的扶持,优先解决奶站用地,在发展奶牛养殖业初期,地方财政为贷款农户进行了利息补贴,协调畜牧、财政、保险、乡镇等有关部门全力为奶牛事业服务。2004年全旗鲜奶产量计划在2003年9万吨的基础上,增长33.3%,达到12万吨。主要依据是在80公里奶牛带引进高产奶牛2000头,在大雁矿区(含煤业公司)培育奶牛养殖户100户,新增奶牛达到5000—6000头,再就是龙头企业扶持带动奶源基地建设,努力增加奶牛头数,提高奶产量等,都将有效促进指标任务的完成。
(二)、群众养牛积极性空前高涨。鄂温克旗有7个乡镇的奶牛养殖业已初具规模,现有奶牛8.5万余头(其中:纯种高产奶牛5,300头),全旗牧户4,214户,户均奶牛17.9头,现在相当一部分牧户已还清了购买奶牛贷款本息。通过三年的奶牛养殖,使原来一贫如洗的牧户拥有了4万元左右的奶牛资产,尝到甜头的牧户纷纷要扩大饲养规模,过去等待观望的牧户也不再犹豫,贷款购牛需求旺盛,其它乡镇农民养牛积极性也非常高涨。养奶牛,走致富路,已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
(三)、奶牛养殖初具规模。截止2003年末,全旗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奶牛贷款5,845万元其中:外购高产奶牛1,463头,共有大小奶牛8.5万余头,奶牛小区发展到10个,涌现出新科牧场、 巴彦托海嘎查奶牛新村、巴彦塔拉乡奶牛小区等众多的典型养殖场和奶牛小区,各地前来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引进高产奶牛5300余头,奶牛单产达到2.37吨; 鲜奶产量由4.3万吨增长到9万吨,年均递增15.9%;全旗70%的奶户集中在奶牛带,80%的鲜奶出自奶牛带;液态奶项目的投产,优化了乳制品结构,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日产鲜奶 7.5万吨(其中:商品奶7.5万吨),建立奶站 12个,发展奶牛专业户100户,奶牛养殖已形成一定规模。通过三年奶牛养殖,牧户积累了许多养奶牛经验,养牛效益有了显著提高,为进一步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奶牛养殖的促进作用
(一)、养殖户的收入明显增加。据调查,一头奶牛平均日产鲜奶牛18公斤,全年每头奶牛净收入可达3,000元,加上每年生产的牛犊可变现收入,公牛犊可出售500元,母牛犊可卖3,000元,一年一头奶牛纯收入可达3,000—6,000元,如果牧民将种植的玉米转化为奶牛饲料能提高40%的收入,目前,牧区奶业收入占牧民总收入的60-70%,可见发展奶牛养殖业是牧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捷径。
(二)、农村信用社的盈利能力提高。奶牛贷款业务的开展,使所在地农村信用的经营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尤其联社营业部、大雁华融信用社、伊敏农村信用社效益最为明显。以前这些信用社有的由于历史包袱沉重、有的由于固定资产占比高、有的由于信贷资产质量低,出现了连年的亏损,经营举步维艰。2001年以来,人民银行、信用社大力支持牧区发展,截止2003年初,六苏木共投放支农再贷款53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牧民牧民用于发展奶牛近3,400头,目前这些信用社支农再贷款利息收入占其全部贷款利息收入的50%左右。从2001年起全旗农村信用社实现了整体盈余,2001年盈利4.6万元,2002年盈利46万元,2003年盈利14万元,奶牛贷款业务的开拓,使信用社的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三)、促进了牧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稳定。养殖高产奶牛可以有利于改善草原土壤结构,减轻草场超载的退化压力,为开展绿色农业保护、自然环境创造了条件。养殖奶牛可以吸纳广大牧区的剩余劳动力,按每人饲养3头奶牛计算,全旗现有奶牛至少可吸收3,500人就业,加上为奶牛养殖提供服务的饲料加工、奶站、兽医、保险等行业吸纳的人员,就业人员将更多。2003年全旗优良奶牛发展到2万头,安置牧区城镇剩余劳动力6,500多人。奶牛养殖使牧民由半年忙变为全年忙,现在养奶牛的嘎查、乡(镇)、打架闹事的人少了,学养殖知识技术的人多了;搞迷信活动的人少了,崇尚科学的人多了。养奶牛为铲除牧区陋习,树立新风尚,稳定社会创造了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
(一)、奶牛质量偏低。统一、规范、有序的奶牛市场尚未形成,奶牛来源主要由个体牛贩子贩运,奶牛一旦出现问题,牛贩子就溜之大吉。一些乡镇组织牧户外出购牛,由于信息不灵,购牛把关不严,经常出现价格偏高,质量偏低,坑害牧户的现象。现在全县奶牛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大部分奶牛平均日产鲜奶在15—20公斤,有的奶牛日产鲜奶不足10公斤。奶牛质量低劣,既给购牛户背上沉重的包袱,也给信用社资金造成风险,同时也影响了全旗奶牛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养奶牛风险大。2003年全旗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190元,购买一头奶牛的价格在12,000元左右,奶牛一旦死亡,牧民用3年的纯收入才能偿还一头奶牛欠下的债务,风险远远超出牧户的承受能力。
(三)、奶牛养殖户缺少科学的饲养方法和管理经验。 大部分农户没有很好地掌握养奶牛的知识和技能,饲料搭配不当,牛棚卫生条件差,无保健措施,这种现状直接影响了奶牛的成本和产奶量,最终减少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四)、贷款期限短。由于农村信用社自有资金有限,奶牛贷款绝大部分来源于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最长期限为一年,而奶牛贷款正常周转一般在2—3年,贷款期限的不匹配,加重了养殖户的负担。
四、建议
(一)、建立竞争、有序的奶牛市场。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建立固定的交易市场,严厉打击出售、贩运假奶牛的不法商贩,维护合法商贩的正当权益,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牛市”,让牧户有充分选择奶牛的空间,花钱能买到放心牛。政府要摆正位置,尽量减少用行政手段参与组织购奶活动,少做费劲不讨好的事,多在规范市场和养殖奶牛技术服务上做文章。
(二)、大力推广科学养殖知识。畜牧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兽医知识培训,在奶牛集中地区设置兽医站、增加兽医数量,提高其医疗水平,普及广大农民的养殖知识,减少奶牛疾病,提高养殖效益。
养殖业的社会效益范文4
关键词 黑豚;养殖现状;效益分析;发展对策;湖南安乡
中图分类号 S865.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254-02
Discussion on a New Mode of Using Low Yield Dry-land in Hunan Province:Take Chinese Black Dolphin Breeding at Anxiang County as an Example
HE Yun-Long ZHENG Xiao-biao XU Wei
(Anxiang Agriculture Bureau in Hunan Province,Anxiang Hunan 4156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black dolphin breeding mode(a new combination mode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presented in Anxiang County in recent years),the status of black dolphin breeding in Anxiang County was elaborated,the benefits were analyzed from ecological benefit,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an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lower-middle dry land value in Anxiang County,improving the rural environment,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Key words black dolphin;breeding status;benefit analysis;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Anxiang Hunan
豚鼠又名荷兰猪、荷兰鼠、彩豚、天竺鼠,全黑的又叫黑豚,豚鼠是一种草食性动物,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属于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具有浓厚的野味特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17种氨基酸和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并含有丰富的黑色素及抗癌元素锌和硒。微量元素铁的含量是甲鱼的3倍,是分娩妇女和手术后的**滋补品[1]。黑豚生命力强,疾病少,成活率高。饲养很简单,池养、箱养、笼养、散养都可以。食物以各种野草、蔬菜、树叶、秸秆等青粗饲料为主。黑豚性成熟早,出生后60 d就可配种繁殖,年产4~5胎,胎产仔3~5只,1只母豚年可循环繁殖30~50只。仔豚成活率一般在95%以上,正常情况下,经过2~3个月的精心饲养,就可长到0.5 kg以上,达到商品规格。黑豚的养殖与综合开发已被全国农业新技术产品传播网专家委员会评审为中国农用新产品重点推荐项目[2]。
1 安乡县黑豚养殖现状
安乡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属于中亚热带巷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良好的光热水质资源,一直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县。安乡县拥有旱地2万hm2,其中棉花种植面积最高时将近1/2,但是随着我国南方棉花取消收购保护价之后,棉花价格大幅下降,棉田收益普遍下降,棉区农民种棉积极性下降,因此改变传统农业模式成为农民的必然选择,农牧结合的高效农业模式之一――中华黑豚养殖业开始在安乡县出现并发展起来。
1.1 养殖模式
黑豚的养殖模式多种多样,目前安乡县的养殖模式主要有笼养、池养和立体式养殖3种,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发酵垫料池养,这种养殖方式不仅饲喂简单方便,还能有效减少打扫卫生的麻烦,而且有利于保暖和吸湿,利于黑豚生长,减少病害的发生[3];其次是笼养,笼养具有便于饲养管理、有效控制病情的优点,但是也存在幼豚容易卡脚受伤、冬季保暖困难的问题[4]。
1.2 养殖规模
黑豚养殖在安乡县的历史很短,从2011年引进养殖至今不过5年的时间,养殖规模并不大,但是发展较快,现在已经成立了2个养殖合作社,拥有养殖专业户20余户,其中规模较大的拥有种母豚500只以上的养殖户5户,每年能够提供商品豚鼠2万余只。
1.3 牧草种植方式
黑豚又名百草豚狸,是一种节粮小型食草动物[5],主粮是各种杂草,若规模养殖,种植高产牧草是必须选择。安乡县黑豚养殖种植的牧草多为皇竹草、黑麦草、玉米草和苏丹草,这些草均需种植在地势较高的旱地,需要较多的有机肥,而黑豚粪便便是很好的有机肥,黑豚产粪量大,养分含量高,黑豚养殖户均以黑豚粪便为主辅以化学氮肥的施肥方式种植牧草,这样不仅牧草产量和质量好,还能有效培肥土壤。
1.4 利用方式
黑豚的利用方式主要有3种:实验用、食用和宠物用,安乡县黑豚的利用方式主要为食用,其次为宠物,暂无实验用黑豚。食用也主要是直接供货给酒店、餐馆或送货给贩卖商,而暂无产品深加工,因此安乡县黑豚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拓展。
2 黑豚养殖效益分析
黑豚养殖是一项技术成熟、效益较高、劳动力需求较少、无污染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1 经济效益分析
黑豚养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如表1所示,一般养殖户养殖120只种豚,需种植1 333.4 m2牧草,其总投入为18 600元(人工不计),年产出商品豚1 500只,种苗750只,总产值75 000元,年纯收入56 400元。
与安乡县旱地传统种植业(棉花-油菜)、传统养殖业(草鱼)相比,黑豚养殖效益显著性提高。一般,一对夫妇可管理200~300只种豚的黑豚养殖规模而不雇用人工,同样的人工可以管理约0.67 hm2的棉花,或者1.33 hm2的鱼塘。如表2所示,与种植棉花-油菜相比,一对夫妇1年养殖黑豚可增加纯收入103 000元,增幅达746.4%;与养殖草鱼相比,可增加纯收入44 800元,增幅为62.2%。
近年来,随着安乡县黑豚养殖产业的发展,不仅黑豚养殖户的收益明显增加,也带动了安乡县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安乡县的饮食行业。随着黑豚菜系逐步被大家接受认可,以黑豚作为特色菜的餐馆和农庄应运而生,并且备受青睐。
2.2 生态效益分析
野生动物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又较为稀少,而被人们追捧,从而造成野生动物的过度捕杀,生态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黑豚是我国明令准养的野生动物之一,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6-8],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发展黑豚养殖既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味佳肴的需求,又能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深远的生态效益。按照安乡县现有的黑豚养殖规模来算,年商品豚提供量2万余只,相当于1万余只野兔、5万余只野生鸟类、8万余条野生蛇类,其生态保护作用不可小觑。
另外,黑豚的产粪量特别大,养分含量高,是用来肥田(土)的优秀有机肥。以一个养殖户存栏500只豚鼠计算,每个月将产生约1 t豚粪,这些豚粪回田(土)将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生态微环境,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其生态修复作用巨大。
2.3 社会效益分析
黑豚养殖作为一种特种养殖模式,符合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创建“一乡一品”特色农业的契机,养殖黑豚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辛福感,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3 发展对策
黑豚养殖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型特种养殖行业,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在发展安乡县特色、生态农业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安乡县农业转型发展、农村生态建设、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一定贡献。总结、推广安乡模式,可以为湖南中低产旱地提供新的有效的生态种养结合模式,使之真正成为改善农业、美丽农村、富裕农民的特色产业。
3.1 加强政府引导,集中规划
虽然中华黑豚养殖技术成熟,湖南全省均适合养殖,但是黑豚养殖需要种植大量牧草,为了不使牧草与粮食作物争夺耕地,确保粮食安全,应加强政府引导,将大型养殖基地集中安排在岗地、丘陵和山地集中的区域,这样不仅不与粮争地,还能有效利用野生牧草资源,提高黑豚养殖效率。
3.2 加强培训推广,扩大影响力
中华黑豚是一种天然的药食同源物种,养殖中华黑豚,在给养殖者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食用者带来了健康。但是湖南省黑豚养殖历史较短,大众对黑豚的营养价值认识不够,黑豚销售还存在瓶颈,因此应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消费群体,湖南将迎来黑豚养殖业的春天。
3.3 扶植龙头企业,打造经典品牌
现阶段,黑豚养殖行业在全国各地都已经兴起,但是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产品深加工方面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龙头企业和经典品牌,湖南省可以利用这一契机,扶植龙头企业,进军豚鼠商品深加工,打造湖南省豚鼠品牌。
4 参考文献
[1] 张晓佩,李文杨,董晓宁.豚鼠的健康养殖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0(10):74-76.
[2] 熊家军.豚鼠养殖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1997(7):26-27.
[3] 季君策.中国黑豚的产品开发与饲养[J].中国畜牧杂志,2002,38(4):63.
[4] 潘红平,林仁恭.黑豚高效养殖技术一本通[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5] 翁谢川,丁日高,袁本利,等.实验用豚鼠的生物学特性与饲养管理[J].生物学通报,2007,42(1):13-14.
[6] 潘晓华.食用黑豚养殖与加工利用[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养殖业的社会效益范文5
1.渔业合作社的主要优势
镇赉县在成立渔业专业合作社之前,养殖户都是单兵作战,很难形成优势,渔民收入有限;在推广先进水产养殖技术时费时、费力,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渔民养殖技术水平不等,效益也有很大差别;在指导过程中技术人员总是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影响了推广效果。为了整合资源,加强养殖户之间的合作,提升养殖技术推广效果,镇赉县水产局抓住国家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这个机会,积极组织农(渔)民申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单位推广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农民成立合作社主要有以下几种优势:
1.1统一采购减少中间环节 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加入专业合作社的第一个好处就是统一采购,生产成本下降。如宏伟渔合作社李德庆,在加入合作社前,所需的种苗、亲鱼、饲料等都是独自购买。入社后,通过专业合作社对外统一采购,享受了批量团购价格,每吨饲料节省30元,每公斤鱼苗节省0.5元,全年算下来可节省资金近7000元。由于抱团发展,专业合作社在终端消费市场上也有了一定的市场谈判主动权。以前渔民在销售上都是单人与小渔贩联系,压等压价的事常有发生,成立合作社后,经销商会主动与合作社联系,由于供货量大,价格和质量也有了保证。
1.2易于管理和开展推广工作 成立专业合作社目的之一是开拓市场,同时,镇赉县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在不断上升,市场潜力很大,因此,可以从开拓市场的角度促进合作社开展工作,解决产业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问题。之前,镇赉县很多水产养殖户盲目扩大生产,片面追求数量,忽略养殖质量。经过合作社几年的示范带动,极大地改善了水产业质量。如稻鱼联谊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是以池塘健康养殖和稻田健康养殖为主要养殖模式,把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引进合作社,也影响了周围的许多农(渔)民。合作社成立之初,曾要求农户使用微生物菌剂、肥水产品等高科技产品,没有引起渔民重视,通过合作社示范,农户看到了效果,不用公司推广,农户自己就用起来了。该专业合作社通过“基地+农户”的合作方式让渔民体会到只有科学养殖才能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在稻田养鱼项目推广过程中,该合作社以社为单位承担稻田养鱼推广项目,集中培育鱼苗、集中投苗、集中捕捞。产前培训由合作社统一召集,人员易于管理。合作社与会员之间达成购销协议,不但互相信赖,而且各自均能达到利润最大化。
1.3成立专业合作社可以形成规模生产 延长产业链条、建立水产品品牌首要的条件就是规模生产。成立合作社后,成员的目标一致了, 人心齐了,自然就形成了合力。碰到问题可以大家一起商讨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联合向有关部门请求帮助。镇赉县农(渔)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始终以建设现代农(渔)业为主要责任,在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合作社在适应经济发展、改变经营服务方式方面不断创新,内容也不断丰富。从为社员购买渔业生产资料到销售水产品,从联合包装到共创品牌,专业合作社正通过服务方式的转变不断促进各个领域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2.发展合作社的有效措施
镇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促进合作社发展过程中,不但在技术培训会上宣传成立合作社的优势,在推广过程中也积极倡导渔民组建合作社,让渔民在心里上认识到成立合作社是渔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合作社开展工作:
2.1加强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和引导力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发展产业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合作社为农民共同发展搭建一个绝佳的平台,是联系养殖户的桥梁,可以优化各个养殖户的资源,让众多养殖户共用一个对外平台。
2.2指导渔业合作社规范运作 一个时期以来,农民对成立、管理合作社的知识十分匮乏,为了规范农民合作社行为,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主动为渔民整理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等,帮助渔民到工商等部门办理相关证照。镇赉县把“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作为推进专业合作社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组织注册登记、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示范项目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县水产部门的帮助,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齐全、运作规范、服务完善、带动力强的渔业合作社,并总结出一系列合作社典型。四方坨子宏伟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以苗种、成鱼产供销一体化产业模式,带动周边渔民发展。云峰养殖专业合作社,整合了嘎什根乡二力把村大部分养鱼户,成立了合作社。
2.3加大对渔业合作社的帮扶,使其逐步适应市场要求 县水产局顺应合作社发展新形势,积极调整管理服务机构,建立了以水产局技术推广站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体系,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业务指导,开展各类科技培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引导合作社整合资源优势,提升地方品牌优势,积极申报无公害产品和产地认证,到目前为止,已有10家合作社申报并得到批准。积极鼓励合作社创建健康养殖示范场,到现在为止已有8家通过验收,获得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这些措施使合作社提高了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3.克服不利因素,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养殖业的社会效益范文6
关键词:生猪养殖 规模化 适度规模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260-04
一、发展规模化养殖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养猪大国之一,生猪出栏量、猪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同时,猪肉在肉类总产量中占绝大部分。具有资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明显、产品质量保证优势的规模化养殖方式得到迅速的发展。规模化养殖是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保证食品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平抑市场价格、实施环境保护必须迈出的发展之路。
首先,适度的生猪养殖规模,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猪效益、提高农户经济效益的需要。其次,适度的生猪养殖规模,是降低市场风险的需要。再者,适度的养殖规模。是完善传统生猪养殖方式、促进生猪业发展的需要。最后,适度的生猪养殖规模,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需要。
二、生猪规模化养殖现状及农户适度规模养殖存在的问题
(一)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
生猪养殖在我国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猪不仅是我国肉类食品的主要来源,而且是我国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8%~10%左右。2000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等多种形式的养殖方式,实现规模养殖水平的提升。表1反映了我国生猪出栏量、存栏量及产量的逐年上升,生产规模逐年扩大,适度规模养殖在不断发展。
在国家对生猪养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的背景下,云南省生猪产业发展较快,规模化养猪场迅速发展起来,农村地区的生猪养殖模式从农户散养到规模化养殖的趋势正在逐渐加大,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养殖将是农村今后的主导养殖方式。
(二)农户适度规模养殖存在的问题
1.规模过大导致规模不经济,生产效率低。按照科斯的理论,企业的经济活动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限度以后,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额会大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额,从而导致成本上升。所以规模经济对于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要求,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规模是最合理,我们将这样的规模水平称为适度规模。发展规模化养殖,实际上也就是养殖企业对适度规模的寻求过程。
然而目前,我国在推进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同时,片面追求面子工程,规模过大导致单位成本上升,引起规模不经济,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也在日益突出。
2.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规模化养殖要求建设大量的养殖场或养殖小区,而养殖场会产生大量的畜禽粪,加上一些不良的管理办法、不合理的经营方式、掠夺性的生产运作,使大量的猪粪、尿各种废物及臭味急剧增加,带来的是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综合环境污染。大量的养猪场对环境污染不仅表现在这些方面,同时还表现在病原体通过粪污扩散和传播,对人畜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如果发展养猪产业不重视环境保护,最终将被地方政府出自于“以人为本,保护环境”的目的“驱逐出境”,从而断送在当地发展的前程。
3.滥用饲料添加剂。生猪养殖过程中,应补充何种饲料添加剂及补充多少量,主要取决于生猪的日粮状况和实际需要,同时,饲料添加剂的选用还应符合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在实际生产中,少数饲料生产与养殖企业,为追求个体利益,在饲料中使用违禁的性激素、催眠镇静剂和肾上腺素等。近年来,一系列与饲料有关的危害人畜健康和食品安全的事件相继发生,如二恶英以及“瘦肉精”事件等。
4.饲养方式传统落后。我国生猪养殖虽然总体上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部分地区饲养方式依然比较传统落后,采取的是传统集约化养殖方式,很少采用现代化养猪的生产工艺。集约化养猪方式只是高密度的饲养方法,是现代化养猪的初级阶段,而现代化养猪的内涵主要是在集约化的基础上程序化,其生产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三、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发展规模化养殖,实际上也就是养殖企业对适度规模的寻求过程。影响农户生猪养殖规模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如生产成本及收益、技术因素、土地因素、资金因素、当地政府政策等等。
(一)养殖成本及收益
生猪养殖成本是指生猪生产过程中为生产该产品而投入的各项资金(包括实物和现金)和劳动力的成本,反映了为生产生猪而耗费的除土地外其它各种资源的成本。具体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人工成本三部分。其中,直接费用中的仔猪进价、精饲料费、青粗饲料费、饲料加工等项目和人工成本是总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生猪养殖收益是指生猪养殖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利益,衡量指标是收入和利润。
规模化养殖能否顺利开展以及选择何种规模养殖,受养殖成本和收益的影响。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各不同养殖规模的单位成本不同,单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农户会选择单位成本最低的规模来饲养生猪;另一方面,收益也影响着适度规模的选择,单从收益角度考虑,农户会选择收益最高的养殖规模。所以,养殖成本及收益是发展规模化养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农户要综合考虑成本及收益,进而选择养殖规模。
(二)养殖技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猪养殖技术决定能否发展规模化养殖。不同的养殖规模对技术的要求不同,大规模养殖需要现代化、先进的、生态的养猪技术,而农户散养或小规模饲养则对技术要求相对不高。我国是养猪大国,但生猪产业发展进程较慢,技术相对落后。几年来,一些新兴生态养猪技术(如发酵床养猪法)的出现,促进了规模化养殖的发展。规模化养殖需要先进的养殖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农户选择养殖规模时,只能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等条件来相应作出合适的选择。
(三)土地资源
生猪规模化养殖需要建设养殖小区或养殖场,而养殖小区或养殖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所以,土地资源也是影响规模化养殖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资金来源
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生猪养殖也一样,要发展规模化养殖,必须有一定的资金来源。养猪场的选址、建设、仔猪的购买、饲料费用、养殖过程的人工成本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养殖户能否取得大量的资金来源,影响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
(五)政府政策
规模化养殖的发展除了受经济因素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外,还受非经济因素政府政策的影响,而且政策因素对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影响非常大。一般来说,鼓励性的养猪业产业导向政策会促进农村养猪业的发展,限制性的产业导向政策则可能阻碍农村养猪业的发展。对规模化养殖户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和适当的补贴政策,能促进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另外,对规模化养殖采取低税收政策或免税政策能提高农户发展规模化养殖的积极性。
四、农户生猪养殖适度规模的确定
(一)模型构建
1.模型假定。资金来源有保障;各生产要素可自由组合;技术支持有保障。
(三)经济规模的确定
所谓经济规模,就是能使得养殖户的利润最大的饲养规模,因此,经济规模的确定,只需求利润函数的最大值。
五、实现生猪适度规模养殖的对策建议
(一)技术指导
近些年我国生猪养殖与以往相比具有养殖方法和技术日益科学化、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的特点,这对农户的养殖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的农村养殖户由于文化程度比较低,养殖技术比较欠缺,主要是长期从事生猪养殖积累下来的一些经验,不能适应现代化养殖的需要,更不能应付猪病多发的局面。因此,相关部门应举办各种培训和函授教育,向养殖户传授生猪养殖技术、防疫技术、管理技术,使他们能适应新形势下规模化养猪的需要,推进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发展。
(二)资金支持
要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除了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持外,资金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国家有关部门应从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着手展开支持工作,为生猪产业的发展解决资金难题。一是加大农业财政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土地流转、种养结合、农机设备、农业风险保障等方面的补贴力度,对参与推进规模化养殖发展的种养殖企业、合作社、销售企业还可以运用产业倾斜政策,采取减征或免征增值税、贷款贴息、用地用电等优惠条件,以促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针对生猪饲养业融资难等问题,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1)推广和完善生猪养殖政策性保险,增强规模化猪场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以提高企业的信用评级,减少养猪企业的融资阻力。(2)推广小额贷款,支持农户适度扩大养殖规模。(3)运用贴息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规模化猪场贷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规模化养猪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三是加大对农村小规模生猪养殖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建立生猪行业稳定发展基金;另一方面,按风险和收益相适应的原则,根据整个行业的平均收益水平,对因产业发展波动而受损的环节给予补偿,保障生猪市场供应。
(三)社会服务
我国生猪饲养还存在着大量的散养农户,技术推广以及相关技术服务工作难度较大,加上农户科学意识淡薄,只有让农民真正看到新技术的利益才能得以有效推广。要实现适度规模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必然是社会性的、公共性的服务内容,是政府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政府应促进科技服务的发展,形成以养猪业协会为龙头、以大专院校为中心、以各种实用培训机构和综合站点为辅助的系统体系,有效提高科技服务的效率。此外,养猪户整体文化和技术素质较低,要加强对他们的职业培训工作。同时,政府部门要促进养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加大投资力度,加大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养殖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和不断完善,能使养猪户安心生产且不盲目跟风,有利提高生产效率。
(四)风险防范
养猪业是集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疫病风险于一身的行业,因此,要实现生猪适度规模养殖,风险防控显得尤为重要。自然风险的防控上,养殖户应采用现代的先进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养殖,增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经济风险的防控上,应从政府和养殖户两方面来加强,政府要发挥好宏观调控的职能,使生猪产业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养殖户要关注市场动态和价格变动,适应市场变化,适时作出调控,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疫病防控上,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增强动物疫病防疫检疫的能力;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疫监测、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和兽医卫生监督三大体系,努力提高畜禽防疫和检疫率;建立重大动物疫病紧急反应机制,严格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建立和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机制,严格执行强制扑杀染疫畜禽及同群畜禽的制度。
(五)市场监管
要实现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应加强政府的市场监管。一要建立和完善规模化养猪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环保部门等相关部门在执法时做到有法可依,同时也为养殖户提供法律参考。二要加强环保部门的监管,环境污染严重是当前规模化养猪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环保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严惩污染严重的养殖户。三要建立和完善生猪产业经济预警系统,实时反映猪肉市场价格变动,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猪肉市场价格变动规律,引导养殖户选择适宜的养殖规模。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农户生猪养殖适度规模问题研究”,编号2012J080。]
参考文献:
1.李桦,郑少锋.生猪养殖规模及成本效益分析[C].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2.何亮.临河养猪业效益分析规模化经营问题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3.谭美英,武深树.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思考[J].2009(4)
4.孙凡花,贾永全,姜明明.利用灰色局势决策研究我国养猪生产适宜规模[J].2006(6)
5.冯永辉.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及区域布局变化趋势[J].中国畜牧杂志,2006,(4)
6.马丽军,丁丽敏.管理会计[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7.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S],2003-201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