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临终关怀范文1
但是,病痛往往会剥夺走这份“静美”――上海每年有三四万名晚期癌症患者,其中75%有中度或重度疼痛。一个将逝者后面,是一个家庭,一群亲朋好友。他们的“痛”,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
基于此,“姑息治疗”的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它不仅仅是帮助病患减轻身心痛苦,让人有尊严地离去,更重要的是,对病人家属提供支持,使他们能面对现实和与亲人死别。
姑息治疗 陪伴父亲走过最后3个月
口述:张亚蕾 35岁
记录:本刊记者
时间:2010年1月20日
父亲得的是肺癌。得知这一确诊消息,我的头脑“嗡”的一声,仿佛周围所有的空气都已经被抽空,无法呼吸。多希望这是一场噩梦,掐掐自己就能醒来,可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他只有65岁啊,我和母亲一致决定要让父亲接受治疗,哪怕只有一线的希望!化验、检查,手术,化疗、放疗,新式的治疗手段、民间偏方……经济压力是一方面,父亲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家里其他人也都身心俱疲。
然而,父亲的癌细胞最后还是扩散了。医生说,你们回去吧,再住院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在父亲被宣布“不治”的两个月里,他常常抱怨浑身疼痛,不仅影响食欲,甚至晚上也会疼得睡不着觉。医生建议让父亲接受姑息治疗。
姑息治疗,我这还是第一次听说。我从网络上找了一些相关资料,原来,姑息治疗是对不能治愈病人所进行的积极整体照顾,包括疼痛和其他症状的控制,以及心理的照顾,目标是让病人和家属得到最好的生活质量。
如果父亲能够平静地、没有太多痛苦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日子,那就再好不过了。我们住进了姑息治疗科的病房。父亲当天就用上了**,还有一些预防感染的抗生素,晚上,他睡得很踏实。
我们没有再继续对父亲隐瞒病情,对他说出了那个“癌”字,父亲听了之后出乎意料的平静。或许,长达两年的求医,再结合自己的症状,他已经隐约猜出些什么。他说,我原本想多活几年,陪陪你母亲,但人算不如天算,我不怕死,就怕痛……医生劝慰父亲:“别担心,没有摆不平的疼痛。”下午,病房的志愿者,一个心理咨询师来到病房,和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的生死话题,他的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宽慰。
住院期间,父亲接受了一项消除胸腔积液的手术。手术很顺利,他胸口鼓鼓的大包没有了,呼吸也顺畅了很多。他还用上了能够调整剂量的止痛棒――如果感觉疼痛加剧,只需要按止痛棒上的开关,更多的药剂就能流入他的体内。正如医生保证的那样,父亲没有再遭受疼痛的折磨,血压、血糖也基本恢复了正常。
父亲说他想出院,医生也很赞成他回家休息,于是我们带足止痛的药剂,和父亲一起回家。躺在家里的床上,父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还是家里舒服。
阳光明媚的日子,母亲会将父亲推到窗户边,陪他一起晒太阳,聊天,或者就是静静地坐着,你看着我,我望着你。多么希望这样的时刻能够永驻!
我给父亲下载了很多喜剧电影。十年前,我在外地一所大学任教,我带父亲母亲去学校电影院看过一部本・斯蒂勒的《我为玛丽狂》。片子把父亲逗得哈哈大笑,后来很多次,他都会拿这片子里的一些片段说事,他还说,电影院效果就是好,以后有机会还去看电影。
可惜,后来我再也没有带父亲到电影院看过电影。父亲总是说,现在去电影院看场电影多贵啊,你们去吧;而我也总是说,忙,没有时间带父亲去玩。现在已经来不及了。而时光,无法倒流。
临近元旦的时候,父亲的情况又恶化了,我们把他送回了医院,他的意识渐渐不清晰了,大多数时间都在昏睡,但很安详。我整天陪在父亲的身边,母亲絮絮叨叨地说一些父亲的后事安排,我和先生都耐心地听着、应和着。
元旦后的一天早上,父亲的精神忽然好了很多,破天荒地吃完了母亲给他喂的一小碗白米粥。晚上我和母亲一起帮他擦身时,他睁开眼睛看了我们一眼,露出了微笑。但医生来查房的时候,却提醒我们做好心理准备。是的,这将是父亲的最后时光,无论是他,还是我们,也已经有了充足的思想准备。
在父亲走前的最后几个小时里,他有一小段清醒时间。他把围在床边的亲人们都挨个看了一遍,嘴唇抖了抖,什么也没有说。最后,他扭过脸来看我,说:“Baobao,baobao。”我上前去,伸长两个胳膊将父亲搂住,把脸贴在他单薄的肩膀上。他说:“不要怕,不要哭,照顾妈妈。”
他要我抱他,说的是“宝宝,抱抱”,我小时候,他每次出差回来,进门张开双臂,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我放声大哭,希望用哭声来送父亲最后一程,因为据说听觉是人最后消失的感觉。父亲走的时候,表情非常平静,没有痛苦,没有太多的留恋。
父亲去的地方,也许就是天堂,没有疼痛,没有遗憾,而是充满了阳光,充满了鸟语花香。感谢姑息治疗,这份感谢,不仅来自人间,也来自天堂。
采访――
TIPS:何为姑息治疗
姑息治疗(palliative care)开始于自法国1842年建立的一家慈善性护理所,专门服务于癌症和其它类型的临终病人。
“死亡从一种可能变成为现实的时候,姑息治疗着重于解除病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或几月中可能存在的身体、情绪、社会和心灵方面的痛苦。” ――1984年D.Doyle的定义
“姑息处理是把生死看作人生的自然过程,既不促进也不需后延。控制疼痛和其它给病人带来痛苦的症状。加入心理和心灵方面的照顾,提供支持使病人可能生活到死亡来临;在整个过程对病人的家属提供支持使他们能面对现实和与亲人死别。”―― 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姑息治疗到底能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什么,我们采访了张亚蕾女士的父亲所就诊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姑息治疗能带给病人及家属什么
采访对象: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姑息治疗科 主任医生 成文武
采访者:本刊记者
采访时间:2010年1月23日
《现代家庭・生活》:你认为姑息治疗科的意义何在?
成文武:
上海每年有三四万名晚期癌症患者,其中75%有中度或重度疼痛。大医院对床位周转有严格规定,丧失救治希望的晚期癌症患者很难被收入病房;小医院不敢收重病人,病人对医院也缺乏信任。基于这样的现实,姑息治疗科的存在就非常有必要了。
《现代家庭・生活》:你们现在收治的对象有哪些?
成文武:
主要有两类病人。一类是预备动手术却身体情况不佳者,比如贫血、高血压等,先到姑息治疗科呆一段时间,缓解症状,把身体养好了再接受手术。
还有一类是晚期癌症患者,他们的生活质量很差,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遭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这是我们主要的收治对象。
《现代家庭・生活》:病患及家属对姑息治疗这个理念的接受程度如何?
成文武:
刚开始的时候很少有人愿意来。姑息治疗,在我们的成语里有“姑息养奸”这个词,很多人望文生义,首先情感上就接受不了;再者,长期以来人们觉得治瘤就是“去瘤”。事实上,姑息治疗科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在做各种能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事情,让其有限的生命尽量过得舒服。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病人和家属能够接受姑息治疗这个理念了,很多人从网络上、医务人员的介绍中得知了我们科室,然后慕名而来。事实上,我们也是医院病床最紧张的科室之一。
《现代家庭・生活》:你们对癌症晚期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具体有哪些?
成文武:
癌症患者及家属往往要经历这么几个心理“关口”,最初诊断出是癌症、治疗过程出现毒副反应、好转后复发癌细胞转移、走向死亡,每一个阶段都会引发强烈的焦虑和沮丧心理,对于病人而言尤甚,心理因素加剧身体不适,而身体不适对心理又是新的折磨。
所以我们要给予他们心理帮助,让死者安宁,生者安好。这个工作目前不仅是医生和护士在做,我们还有一支由几十个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他们原先每周五集体来一趟医院,现在病人每次需要心理帮助,可以提前打电话给志愿者,第二天对方就能来到病房提供咨询。
事实上,我们医护人员隔断时间也要接受必要的心理指导。因为每个入住的病人都需要我们关心他,和他做成朋友之后他才信任你,但45%的病人最终都在我们病房去世――这样的心理压力,需要专业指导进行缓解。
《现代家庭・生活》:听说您是不主张对晚期癌症患者隐瞒病情的,为什么?
成文武:
我确实主张对晚期癌症患者挑明病情,方式方法上尽量做的好一些,委婉一些。属于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不要让他走得不明不白的,而且这样也便于他完成一些遗愿,尽早安排自己的后事。生命什么时候消逝,只有上帝才知道。我们不排除有奇迹,但那毕竟是奇迹,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期望值越高,可能失望值也越大。
我们收治过一个30几岁的病人,上市公司总裁,从他的各项指征来看,他的生命最多也就一个星期。我几次提出应该告诉病人实情,但家属不同意,公司方面也不同意,他们还是要求做彻底治疗,鼓励病人跟病魔作斗争,让他有坚定的信念。3天后,病人陷入了昏迷,直到生命力完全消失也没有再醒过来。这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公司的人事安排、财务状况、对妻儿的交代,什么都没有。
《现代家庭・生活》:给病人采用什么样的治疗,在您这里谁说了算?
成文武:
我们一般会给出几套有效的治疗方案,让病者家属选择。同时,鼓励家属与病人沟通,以最终确定一个能够能让病人表现自己愿望的治疗手段,在很大程度上维护病人的尊严。
有一个胃癌晚期患者,他也曾经四处求医,受了很多折磨,到后来吃任何东西都会恶心呕吐。他住进来后,拒绝接受除了止痛以外的任何治疗,在他的坚持下,家属也同意了。我每天查房的时候都会问他:“您觉得怎么样?”直到最后走的那天,他都说他不饿,觉得很舒服。我尊重他的选择。
《现代家庭・生活》:当病患确实已进入“临终状态”,您一般建议家属怎么做?
成文武:
如果病人是在医院里,在生命的最后一两天出现严重的临终体症,我们会向病人家属传达这个消息,让其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另外,提醒家属准备一套干净的衣服,等亲人走以后,给他擦好身体然后再换上。现在70、80后的这代人,可能这些事情都不一定懂。此外,如何去火化等一些治丧方面的实际问题我们也会提供指导和帮助。
学者说话――
阿钧博士:
其实我有点怀疑我是否真的能谈好这个话题,因为它是沉重的,沉重得让人都几乎无法接受,它涉及死亡,这是个人类总是不自觉地会回避的话题。当然,我不否认市面上也有谈及死亡的书、文章,人们的闲谈中可能多少也会出现它,但我并不认为它们就不回避,有时候,这可能是比较精致的回避。
大多数人是幸运的,所以大家可以采取这种姿态,不过也有人不幸,会罹患重疾,弄得自己离死亡很近。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个话题并非不可以谈,但是对于那些不幸的人来说,这个话题就变得很忌讳。真正恐惧的东西都是这么存在于世上的,它总是不出现,同时却以惊人的力量在暗地里运作,塑造着人间可见的生态。
重病让人亲近死亡,也终于有绝症让人绝望。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当然,承认和接受这个事实是很困难的事,不过不管你接不接受,事实总是事实。不接受事实会带来更大的痛苦,这是真的。有的人会说,未必,比如说死亡这事就是这样,接受我们会死亡这一事实未必是好事,很多人可能就因此不活了,所以,不谈死,会让很多人更津津有味地活下去。这话或许有一定道理,人的心理能力其实都不太强,人间很多人可能确实是因为他们漠视那个事实才能有趣地活下去。不过,如果我们想得全面一点的话 ,也许我们能做到既接受那个事实,又能活得不错,甚至更好一些。
我们都没有经历死亡,谁都不知道死亡究竟是怎么样,不过我们大概可以肯定的是,自然的死亡大概都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应该是孤独的。人间最孤独的事大概就是独自经历死亡,这大概也是人间最平等的事,因为似乎没有人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跟别人一起结伴而行的。情人的互殉、帝王的陪葬,可能都不能改变要一个人去穿越那道阴阳之线的命运,就算要见面,那也得等到到那一头之后。不管富贵或贫穷、得意或失败,孤独地去走这一段蜕变的过程,不知道每个人是否都有准备。就算是你活着的时候不谈死不知死,那么在这段过程里估计是回避不了。如果一概无准备的话,那么结果是什么?也许就像一个不会水的孩子一下子被人丢下水里去学游泳,那种惊慌失措,甚至,像一个已经意识到但却死不肯下水的孩子硬被人丢下去一样,不禁惊慌,而且愤怒,而且绝望。
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倾向于人们最好是在接受将要死亡这个事实的情况下生活。在接受的前提下,再进行一些训练和准备,这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我在这个意义上赞成姑息治疗,人力不可回天,总有人将要离开,在离开的时候,安静一点,平和一点,有些准备,这也是一种人道。在姑息治疗的种种方式中,我觉得最应该着力的,是心理的辅助,这包括如何让患者逐渐培养出一个坚强大度的心态来被告知和接受这个事实,也包括让患者做些准备,去迎接将要到来的东西,如果辅导得当,那将要到来的,也许不是那么恐惧。其实,人间关于这个问题的谈论不是才刚刚开始,记得在安乐死这个问题上人们就谈论过一些,其实,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人类文化有几千年,那就有几千年谈论这个问题的历史,大量或精致或不精致的回避之外,也有很多不再回避的精辟之见,比如说《度亡经》之类的。
中国人讲求福气,在中国的五福之中,有一福是讲求“善终”的。“终”得“善”是一种福,这是中国人的动见,这种洞见里不仅含有人必将离开的洞达,也含有人可以平安离开的乐观与有为。人间的福分有深有浅,不过,最后一福,对于有病的没病的,对于或早一点或晚一点离开的,都是可以通过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的努力去祈望和获得的。
采编者感言:
“姑息治疗”带给人以关怀和温暖,但大医院的“姑息治疗”科面临床位极其紧张的局面也是不争的事实。除了晚期癌期患者,还有更多的病入膏肓的或者走向衰竭的老人,他们如何安度人生的最后一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姑息治疗科成文武主任建议:基层医疗机构加强服务意识,加强宁养概念、增设宁养服务。
所幸的是,这般努力在上海乃至全国已经开始,如上海闸北区临汾社区卫生中心的安宁护理中心,这里是临终期病人在人世最后的“家”;如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运作的新华宁养院,以上门服务为主,使用镇痛剂帮助病人控制痛苦,使病人安详地享受家居生活,并不断地在精神上支持病人和家属。
生命临终关怀范文2
关键词:临终关怀 临终病人 生命 生活质量
早有“生命诚可贵”的名句警示世人生命的重要性。生命尽头的时候,人尤其脆弱,尤其需要关怀。临终关怀(hospice)是指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其宗旨是减少临终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同时给临终者的家属提供社会和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支持是一种具有高度价值观和伦理意义的服务活动。
1.临终关怀的起源、定义及我国发展现状
1.1 临终关怀的起源、定义
“临终关怀”(hospice或hospicecare)一词源于早年的西方,意思是朝圣者或旅客中途休息,重新补足体力的一个中途驿站。临终关怀起源于中世纪的修道院和济贫院,那里为重症濒死者提供精心的照料。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则是指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顾护理,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精神等方面,以期临终患者的生命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心理得到安慰、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使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
1.2 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大陆于1988年在天津设立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同年10月上海创立了第1家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1992年北京成立了我国第1所民办临终关怀医院一松堂医院。目前我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的30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创办了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机构100多家,已有数千人从事临终关怀的工作。但是我国的临终关怀机构相对集中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即使在这些大城市中,也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医院偏少、医院设施差、患者少、病房空等现象和问题。临终关怀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临终关怀又具有发展的必然性,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经济水平提高,人们要求生活质量的现状要求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及需大力发展。
2.临终关怀的对象及护理要求
2.1 临终关怀的对象
临终者是临终关怀的直接对象,也是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但是临终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带来恐惧,也会引起家属痛苦的心理反应。这就要求家属能够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并处理好日常的工作、生活与照料任务的冲突,这些要求都给临终者家属带来了压力。所以,家属也是临终关怀的对象之一。
2.2 临终关怀的护理要求
我国目前临终关怀是由医护人员实施的,而且临终关怀的重点在于“护理”而非“医疗”,临终关怀工作者需要近距离地接触死亡,必然自己需要首先调整好心理上的压力,这对其心理素质和伦理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的临终关怀应该是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的工作者共同参与完成的。研究表明,一些护士对待死亡问题和濒死问题感到不适应,由于害怕、恐惧,认为护理无意义,麻烦辛苦,容易引起悲痛与忧伤,而不愿意接受临终护理工作。这表明护士尚需进一步改变观念,丰富知识,适应临终关怀的需要。作为经常接触临终病人和死亡的护理人员,也要有合理的方式方法缓解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3.临终关怀的目的及意义
3.1 临终关怀的目的
临终关怀的目的是以整个人为对象,提供精心照料,解除躯体痛苦,缓解对死亡的恐惧,维护其做人的尊严,提高其尚存生命质量,并给予家属心理关怀,最终使逝者死而无憾,生者问心无愧。
3.2 临终关怀的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和科技的进步,医学模式已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但是无论医学怎样进步,人总难免一死。在如何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其人格及生命的尊严,使其更好的走完这一段历程,其目的不是延缓患者生命,而是要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使之坦然愉快地走向人生终点。临终关怀主要为患者提供镇痛治疗、生活护理指导、心理辅导、临终关怀等服务。要求护理人员应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因此临终关怀有其重要意义。
4.关于临终关怀的设想
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单独设置临终关怀病房,挑选一部分具有爱心耐心恒心的护理人员经过专门的培训,这样会让这些病人感受到温暖。在普通病房,可能有些护理措施是不到位的,也怕影响其他病人情绪,可是在这样特殊设置的病房,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对这些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和各方面的护理。临终关怀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受到了国家,社会乃至在精神与人类文明史的关注,其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对从事临终关怀的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培养。医护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抛开传统思想影响,对外学习系统、全面的临终关怀知识。
生命临终关怀范文3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市 100029
【摘 要】目的:探讨当今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临终关怀问题及应对措施。方法:通过综合专业知识,查阅书籍,上网等方法获取临终关怀的相关资料。结果:发现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并存在种种问题。结论:应正确地认识和实施临终关怀,健全并完善其体制,以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老龄化;临终关怀;死亡观
1 老龄化社会与临终关怀
按国际惯例:凡社会中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 或者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 即为老龄化社会。据此标准,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二战后全部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在1999年也达到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人口老龄化是21 世纪我国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21世纪我国必须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另外,由于中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现在“空巢”老人达2000 多万。许多家庭将面临:一对夫妇除了要照顾好自己的子女外,还要赡养家里的四个老人。在此背景下,如何让老年人度过一个平和的晚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临终关怀体现了对老年人的伦理关注,是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必然需求。因此,大力发展临终关怀事业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
2 临终关怀的概念及意义
2.1 临终关怀的概念
临终关怀主要对濒死患者进行医疗、心理、护理咨询和社会服务,在国外还包括宗教帮助,不以治愈康复、延长寿命为目的,而是通过缓解病痛从而安慰患者,提高他们弥留之际的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临终关怀所下的定义是:“对治愈性治疗已无反应及无利益的末期患者的整体积极的照顾”。
2.2 临终关怀的意义
2.2.1 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
对于治愈无望的临终病人来讲,临终关怀即缓解了肉体的痛苦,又减轻了对死亡的恐惧,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亲情的关爱,提高了病人的生命质量,维护了生命的神圣和尊严,是人道主义在医学领域的深化和升华。
2.2.2 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在圣克里斯多弗关怀院的门墙上,刻着一段名言:“你是重要的,因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后一刻,你仍然那么重要。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你安然逝去。但也会尽一切努力,让你活到最后一刻。”说明临终关怀是在尊重病人的基础上,既不加速死亡也不延缓死亡,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由于临终关怀医院中的临终患者以姑息治疗为主,一般所需费用为普通医院的1/3。临终关怀的实施,避免了医院有限资源的浪费,也减轻了子女服侍父母的压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2.3 避免了安乐死面临的伦理难题
发展临终关怀事业,医生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重了。为医者只有智慧、经验、学识三者兼备,才能做好临终关怀工作。临终关怀和安乐死都是对临终患者的处置方式。安乐死一直面临着巨大的伦理争议。而临终关怀则通过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减轻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医护人员作为具体实施者,充分体现了以提高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为服务宗旨的高尚医护职业道德。
3 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3.1 我国早期临终关怀的雏形
从历史来看,中国早在唐代,已经大致形成了较完善的养老体系。至宋代,北宋政府曾在今开封建立两个“福田院”,专门用来供养孤身一人、贫穷潦倒的老年乞丐。及至元代,元世祖忽必烈在1271 年曾下令各州设立“济众院”,用来收留孤独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明代,政府颁发了关于收养孤老的法令,明初又诏令各府县设置“养济院”。清代康熙帝在北京设立了“普济堂”,并要求地方政府仿效。这些机构就临终关怀在中国的雏形。
3.2 中国当代临终关怀的发展
我国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是从借鉴引进国外的文献资料开始的。香港九龙圣母院在1982 年提出了“善终服务”一词,并于1986 年成立了“善终服务会”。台湾谢美娥于1982 年著文简介临终关怀。张樊泉在1986 年在发表译文“垂危病人医院”于《医学与哲学》上,介绍临终关怀。孟宪武在《国外医学? 护理学分册》阐述“终末护理的概念”。之后,我国的医学界也开始对临终关怀和安乐死等措施给予高度关注。1988 年,上海南汇县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机构型临终关怀医院,标志着中国对临终关怀的研究与实践拉开了序幕。
3.3 当代中国临终关怀的现状
3.3.1 临终关怀在中国大陆的现状
1988 年开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各个城市先后建立临终关怀机构。其中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北京松堂关怀医院、上海市南汇护理院等都是当时临终关怀做得比较好的机构。自2001 年起,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设立的20 家专门对终末期癌症患者施以“临终关怀”的宁养院相继成立。2001 年,上海新华医院在李嘉诚基金会的资助下,以居家疗护为主,把临终关怀拓展到三级甲等医院。
3.3.2 临终关怀在香港的现状
在1982 年,香港圣母医院首先成立关怀小组,为晚期癌症病人和其他治愈无望的病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其后基督教联合医院、南朗医院等许多医院也陆续提供临终关怀服务。1987 年,香港的善终服务会成立,极大地推动了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3.3.3 临终关怀在台湾的现状
台湾的临终关怀是从实践开始的,他们先建立了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或相应的单位机构,接着成立台湾安宁照护协会,出版《安宁疗护》杂志,促进了临终关怀的发展。比较有名的机构有忠孝医院的临终关怀服务项目及马偕医院安宁病房
4 我国临终关怀亟待解决的问题
4.1 生命伦理教育的缺失和对死亡观的误区我国在生命伦理方面的教育很薄弱。
因为国人自小潜移默化地受到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他们的心理非常忌讳谈论死亡,尤其重生忌死。故临终患者一定程度上会对死亡产生还怕恐惧的心理,不愿接受现实,亲人也尽量避免谈论死亡的问题。
4.2 传统孝道的影响
“百善孝为先”,孝顺一直是国人引以为豪的优良传统。中国人评价子女是否孝敬的一个标准就是看父母临终时,其子女是否亲自服侍在侧直至送终。在多数人眼里,把病人送到临终关怀医院,一方面觉得子女抛弃了父母,没有很好地尽孝道;另一方面等于是让病人放弃治疗,在等死。这也成为很多人不接受临终关怀的主要原因。
4.3 缺乏专业服务团队
目前,我国在临终关怀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各个医科大学均没有设置相关的专业。且临终医疗机构的多数从业者从未接受过相关方面的规范培训和指导。在临终者没有明确意愿的情况下,医护人员更倾向于全力救治,忽略了病人治疗过程中遭受的痛苦。据统计,25.78% 的护士不愿意从事该项工作[4]。临床上真正接受过专业培训、系统学习的人少之又少, 大多数医务人员对临终患者仍以治疗,延长生命为主, 缺乏与老年病人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不考虑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使他们的医疗费用过高, 同时也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5]。
4.4 尚未建立完善的临终关怀制度
目前,我国很多类似宁养院的临终关怀机构是都是民营的,大多数临终关怀项目也未纳入医保,卫计委至今没有针对“临终关怀”这一特殊服务提出专门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标准。缺乏规范化标准,又没有相匹配的政策支持,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这些因素都限制着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但缓和医疗尚不归属于医保范畴,因此病人无处报销。医院为维持自身运转而向临终病人收取一定的费用, 这也使部分低收入老人放弃接受临终关怀这项服务。这严重限制了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4.5 服务资源匮乏,资金不足
一方面,目前全国开设临终关怀的专门医疗机构比较少,约100 多家,几千张床位,但是每年需要临终关怀的人却多达几十万,供需极不平衡。[6] 另一方面,临终关怀机构的资金匮乏。国外临终关怀机构带有福利性质,很多都能得到政府拨款支持和慈善基金资助。我国除李嘉诚先生捐资,与医院合作建立的20 所宁养院外,其他临终关怀机构缺乏政府的专项投入,需要自负盈亏,这都导致资金的严重不足。毕竟在我国,临终关怀这一项目还不属于慈善范畴。
5 解决措施
5.1 重塑死亡观念,展开“优死”教育
人固有一死,人们只注重优生,注重生活的舒适,却忽略了优死。加大力度宣扬“优死”教育,是发展临终关怀的基础。首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塑人们对死亡的看法。其次,对临终病人,不应该为了所谓的延长生命而救治,忽略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临终病人弥留之际的生命质量。而应该给临终病人最大的关怀,安慰他们的病痛,减少他们心里的愁苦。最后,对病人家属的教育也非常重要,让他们能从容接受家人的死亡,让病人轻松舒适地度过剩下的时间。
5.2 革新 “孝道”观,与时代接轨
应建立一种新的“孝道”观, 要充分尊重濒死者的诉求, 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人格尊严,以“善终”为价值, 以“善终”行孝道, 重视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不求延命。当今,我们应在全社会提倡孝敬老人,每个人都参与到其中,而不应仅局限于传统孝道中个人对父母的赡养。临终关怀服务机构的出现一定意义上可看作是社会孝敬老人的一个方面,它实质上体现了对病人及大多数人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7]5.3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壮大临终关怀机构临终关怀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这一问题,大力发展临终关怀已刻不容缓。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相应制度,增加资金投入。国外的临终关怀属于福利性质,我们可以借鉴国外, 建立“生命关怀”基金,或从其他福利基金中拨出一部分款用于建立临终关怀机构。建立方式应该在可行范围内多样化,灵活化,以适应各个老人的需求。公立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收费适中,医疗条件尚可,可考虑纳入医保;私立医院和民营机构的临终关怀服务收费高昂,但亦可为高收入、高要求的人群提供“高、精、尖”的服务
5.4 调整现行医保政策,出台相关法规
政府应根据当前老龄化的背景,调整现行医保政策,将缓和医疗尽快列入医保范围,并在政策中予以倾斜, 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 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去治愈其他有希望的患者。临终关怀目的是给予病人安慰, 因此其病房的硬件设施要求像家一样温馨,而收费只按普通病房收。故政府要对其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以确保其落实到位。另外,国家还可以在医保政策中限制无效治疗。
5.5 提高临终关怀服务团队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应对临终关怀服务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注重提高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以及专业技能。服务人员除了需要具备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基础护理能力之外,使临终患者能获得良好的疗效,减轻其痛苦,还要加强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服务人员应随时掌握病人的身心变化,根据原因,“对症治疗”,以稳定患者情绪,使其安详舒适。并让家属一同参与临终关怀的过程中,陪伴病人走完人生之路,让病人无憾地告别人生,同时也能减少病人家属的遗憾。
参考文献
[1] 吴素香. 医学伦理学第2 版[M]. 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08.
[2] 樊名胜, 张金钟. 医学伦理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8:144.
[3] 临终关怀的意义简介. 医学教育网,2009-11-14.med66.com/new/12a635a2009/20091114xiangf11640.shtml
[4] 孙建萍, 占巧云, 牛建华. 临终护理中护士的心态的调查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1996;31(3):159-61.
[5] 顾竞春, 施永兴. 临终关怀的研究和发展现状[J]. 世界肿瘤杂志,2004;3(2):207-10.
生命临终关怀范文4
论文摘要:临终关怀,一种理性照护生命终端的方式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开展,而在中国推广却是步履维艰。传统孝道观以及医务人员的现有医道观等是阻碍其推广的主要因素,由此社偿日仑理环境的改变足破解临终关怀开展困境的必由之路。
临终关怀是一种舶来品,是一种处置终极生命的方式,提倡对生命不可逆转的患者,转变延长无谓“生命”长度的治疗,转向关注患者在有限时序里生命质量的提高,使患者在最后的短暂时间里身心幸福并且有尊严地走完余生。
面对生命即将走到终端的老人、艾滋病人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等,照护他们的终期生命,临终关怀应该成为一种理性和道德的选择方式。在西方很多国家,临终关怀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得到普遍支持,并且也被认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在中国,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我国老龄化步伐加剧,临终关怀逐渐被人们关注,但在现实推行中,却表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境况。笔者近期走访了上海、南京、武汉以及合肥等多家开展了临终关怀的医院或科室,这些地方确实是门庭冷落,甚至有的地方已经转变了临终关怀的服务方式,临终关怀的开展处于尴尬和窘迫的境地。
1临终关怀开展受阻的重要因素:传统伦理思想
我国推行临终关怀步履维艰,是移植过程中理论理解的偏差还是技术操作层面出了问题,还是我国根本就不需要临终关怀这种方式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普遍存在着过度治疗终期患者的现实,无不强烈呼求一种更为理性的对待方式出场。二十多年来,内地志向于临终关怀的学者也大量介绍了西方有关这方面的情况,理论上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展临终关怀的条件,但是临终关J坏被移植到我国后,它与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适应度决定了它的生存状态。解决临终关怀推行艰难的难题,必须探求其与传统伦理思想的抵触点所在。
1. 1传统死亡伦理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我国实践中受阻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大众固守的传统死亡伦理观。在中国,一谈到“临终”二字,往往认为是生命即将消失,死亡的降临是对人的彻底毁灭,死亡是极力回避和忌讳的字眼,伦理观念上把死亡看作是最大的“恶”,所以面对临终关怀活动,国人从概念上就会拒斥,这其实反映出中国大众整体死亡态度为“重生忌死”。笔者在安徽中医学院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对此问题设计过问卷,其中对问题“您酬尺遥远的死亡问题一A有过思考;B从未思考过;C不愿思考;D忌讳思考”进行随树由取568人调查时,数据显示选择B, C. D的答案占到52%,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折射出把死亡价值看作是最大的“恶”仍然左右我们的思想,也就是传统“忌死”文化观还在起着强大的作用,因而临终关坏受到排斥。
1. 2传统“孝”道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我国推行艰难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认为它是违背“孝”道观的。临终关怀在西方操作上一般是把临终患者送到专门的医院或科室,进行舒缓治疗和关爱,使患者在医院或临终关怀科室里走完人生最后时一光。这样给人的印象仿佛是当老人即将临终时,家人或亲属把老人送到外面,然后撒手不管,在中国人看来这是违背了传统“孝”道观的。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在老人即将谢世时必须床前守护,方可显示孝心。
1. 3传统医道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现实推广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医护人员面对临终患者的无意识。这种无意识表现为医护人员对生命无法逆转患者的救治还是按照传统的救治方式来进行,总是设法使用现代医学技术和药物来延缓患者的无谓生命,至于用“关注护理而非治疗”的临终关怀理念来指导医疗实践,医护人员往往是措手不及,认为这样做是与医学坚持的传统医道观一一救死扶伤有悖的。
2临终关怀顺利开展的路径:传统伦理思想的突破
临终关怀在我国实施与我们固守的一些传统伦理思想有诸多抵触,所以顺利开展临终关怀必须放弃、拓展或突破不利于临终关怀“生长”的伦理思想,营造出适合临终关怀“生长”的伦理环境。
2. 1颠覆死亡是最大“恶”的观念
开展临终关怀首先要颠覆死亡是最大“恶”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受着深层伦理文化影响,认识死亡必须回归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来解读。一般来说,生死是自然生理现象,本没有伦理评价的意义。但由于它关涉人生的两个终极问题,对它们的考量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把握以及形成行动的指导,这时人们对其探求就赋予了伦理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占据主流趋势的是儒家文化思想,儒家文化对待生死考量上,由于一味重视“生”的价值,忽略了对“死”的价值认识,甚至是排斥思考死亡的意义,以至于形成一种民族心理文化定式一一“重生忌死”。儒家思想发展脉络清晰呈现出这一点,我们知道自从孔子提出“未知生,焉知死”开始,就奠定了传统思想中“重生忌死”的生死文化基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更把“生”的意义规约在“仁”的范畴之下,“生”的意义变成了对道德的追求。孟子也有“夭寿不贰,修身以侯之,所以立命也。”就是看到了生死有别,强调通过道德修养来延长“生”的长度。其实都反映出传统思想着重于“生”的价值探讨,赋予“生”有积极意义,而缺少了对死亡价值意义的探求。这在现实中也确实是这样,因为死亡给人的表象就是一切现实的消逝,是对所有现存的彻底毁灭,“生死两茫茫|”、“死去元知万事空”等都是对死亡价值的消极认识表现,因而死亡被认为是最大的“恶”,人们因此过分贪恋生而不愿去思考死。这种生死观对临终关怀的推行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改变这种现状,要对死亡价值进行再认识,也就是对死亡是最大的“恶”的观念进行颠覆。伦理学上的“恶”其实就是对行为或事物存在的价值以否定的评价,或称为其与客观“应然”的相悖,按照黑格尔的意思就是“恶即是它与客观实在的不同。”按照这种思路来看待死亡的存在可以发现,死亡其实不能被看作最大的恶,因为它是与自然的符合并且也有着终极的价值意义。首先死亡是自然安排而无法逃越的现象,以自然观来看这是符合自然伦理的,也就是死亡是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发生的事物不应从恶的角度来评价。相反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要积极看待死亡的价值,比如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早就有这样的思想,“老年时的死亡是成熟后的自然现象。我认为,接近死亡的‘成熟’阶段非常可爱。越接近死亡,我越觉得,我好像是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旅程,最后见到了陆地,我乘坐的船就要在我的故乡的港口靠岸了”其次死亡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机制是新陈代谢,也就是新的事物的出生必然有陈旧事物的消亡,社会以此来达到平衡,才能发展。死亡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社会的动力系统,丧失了死亡也就无所谓发展,因此死亡现象具有维护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再次死亡的存在是人完善的需要。人的一生包括生死两端,生与死是人生必须思考的两大问题,有死亡的存在,它会时刻警醒着人们对“生”的珍视,所以人们才会在有限的生存时间里奋进。丧失了死亡存在的人生,也就是对死亡不去思考的人生其实是麻木的存在,也就会没有目的意义的生存。只有死亡才是敲打人前进的最好武器,死亡在促进人完善方面也有最高价值。当然改变死亡观认识不是简单的说教可以完成的,但理论认识上的准备是必须的,接下去的任务是我们国家应该像西方一样,尽快开展全民死亡观教育,营造积极看待死亡价值的氛围,更应该宣传儒家文化思想外的一些超越认识死亡的思想,消解对死亡恐惧的心理。死亡价值观的改变才能使大众接受临终关怀这一事物。
2. 2摒弃临终关怀有悖“孝道”的观念
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就是一个伦理型文化国度,伦理在维系国家发展和家庭延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孝”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孝”一开始就是作为至要德性被认知的,《孝经》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把“孝”上升为衍生一切善性的根基。孔子更有“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从而把“孝”凝固为贯通天地的要德以及人间的道德法则,“孝”成为检视和评判行为的标准。传统社会中,“孝”主要以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功能来表现,它是调节家庭和社会关系中不可随意违背的天理。众所周知,传统中国是农耕文化为主,这就要求形成以血缘关系的家庭单位来协作劳动,为了维系家庭的延续,使劳作不至于因缺乏劳动力而停止,生育后代来传宗接代成为晚辈必须尽的责任,并且上升为“孝”的要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然,孝道观在家庭伦理中的意义要求作为晚辈不仅仅完成族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必须服从长辈和奉养长辈,因为晚辈“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并且“三年而免于父母之怀”,这就要求晚辈在长辈老年时要在跟前赡养老人直到老人去世,甚至在老人去世后也要在坟前守上三年,《论语》中即有“父母在,不能远游”、“孝始于事亲”等,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而显示“孝道”。“孝”成为传统中国人在家庭以及社会生活中最核心的伦理基础。
那么临终关怀是不是违背孝道观呢?其实要把临终关怀要义理解清楚,临终关怀在西方最早产生的原因是临终关怀先行者看到临终患者要么是受到过度的医疗救治,要么是在家庭里不能得到应有的护理,患者不仅要忍受躯体的折磨,更主要是心灵的痛苦不能去除,从而不能有尊严、幸福地走完人生,对待临终患者往往是过多关注“生”的救治而忽视了“死”的照护,所以提倡成立专门的临终护理机构,用伦理关怀来对患者短暂的最后时光进行“身、心、灵”的关爱。这其实是不违背孝道的,孔子曾有“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十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把传统“孝道”内涵表征为不仅仅是能给亲人吃好穿好就是“孝”了,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亲人的挂念和尊重,考虑如何使老年人在精神上感到幸福和尊严,“孝”应是一种心里的敬仰反映。那么现在我们在老年人面前怎么才算上“孝”呢?现在中国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即“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传统尽“孝”基础的丧失要求我们对“孝”的观念进行重新认识,不是说把老人放在眼前亲自照护,能够吃好、住好就是“孝”。现实中对于一对夫妇要供养四位或更多的老人,为每位老人的去世而在床前尽“孝”或老人去世后要守“孝”三年现在己经不大现实,家庭照护老人的方式可以说己经呈现出不能承载现实状况的重压。把临终老年送入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让他们在那里得到充分的照护,其实对老人可以接受到家庭中不能完成的照护,这并不与“孝道”相悖。其实质只不过是把家庭照护转移到社会机构来进行的方式上的转变。
2. 3去除医“死”违背“医道”的观念
顺利开展临终关怀,作为临终关怀主要实施者医护人员的认识观念也要澄清,也就是面对临终患者,医护人员采取的舒缓照护方式违背医道吗?
我们知道,现代医学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能够对生命终极的两端“生、死”进行干预,或制造“生”(代孕、克隆人)、或延迟“死”(当然很多状况下,是以过度医疗延缓无价值生命的长度)。不可否认,医学的发展为人类生命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道的问题更显突出。临终关怀的首倡者桑德斯就曾说过:“垂死病人往往被迫在医院病床卜度过最后一段日子,身上插满了管子,并与家人隔绝。他们亦很少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照顾。”罗斯博士也曾说:“他(垂死病人)可能迫切需要得到休息、宁静、尊严。但他得到的是输血、输液、心脏机或气管切口术。”这都是医务人员在传统医道坚守下把医学使命狭窄化的结果。
生命临终关怀范文5
摘要:近二十年来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对临终关怀的主要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以及干预方法进行了探究,并结合社会工作在实际的临终关怀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实的反思。
关键词:老年社会工作;临终关怀;反思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一词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出现了,临终关怀最开始的意思是指朝圣者或旅途中路人用来休息的驿站。临终关怀(Hospice)有多种译法,在中国内地,我们的学者大多采用“临终关怀”的译法;在香港研究者多采用“宁养服务”或“善终服务”这些词语;台湾则把临终关怀称为“安宁照护”。中国的学者和研究者对临终关怀进行了多种释义,其中在界内影响比较广泛的是李义庭和孟宪武对临终关怀的定义,李义庭等对临终关怀的定义为:临终关怀指的是对救治无望的患者的临终照护,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为服务宗旨,而不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为工作目的。临终关怀采取生活照护、心理疏导、姑息疗等治疗手段,着重于控制和缓解痛苦,减少或消除患者及家属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使患者“活得尊严,死时安逸”。临终关怀还应为家属提供包括居丧期在内的心理、生理关怀,咨询及其他项目服务[1]。孟宪武对临终关怀定义为: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指由多学科、多方面的从业人员组成的临终关怀团队,为当前医疗条件下尚无治愈希望的临终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以使临终缓解极端的病痛,维护临终的尊严,得以舒适安宁地度过人生最后旅程[2]。仝利民在《老年社会工作》一书中的表述为:临终关怀是指社会各阶层人士(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士、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为肿瘤晚期、各种疾病末期、治疗不再生效、生命即将结束的及其家属所提供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支持与照护。其目的是尽可能地减轻临终生理及精神、心理上的痛苦,维护人的尊严,使他们安宁平静地度过人生最后旅程。它不以延长生存时间为重点,而以提高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为目的[3]。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临终关怀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但是从这些定义的理解来看,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不但包括濒临生命终结的老人,也包括临终老人的亲属。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者,不但要做好临终老人的关怀服务,同时也要做好老人家属的关怀工作,因为老人的家属在陪伴老人临终阶段也会面临许多经济、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老人去世后,更要帮助老人家属进行心理调适,尽快度过亲属去世所带来的痛苦期,调节身心健康,迎接新的生活。
一、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内容
因为临终关怀的对象不仅仅是临终的老人,同时也包括临终老人的家属,针对这两类服务对象,要向做好临终关怀工作就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社会工作者要协助临终老人做好面对死亡的工作,死亡是老年群体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也是老年社会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不管是对服务对象或者是社会工作者本人来讲,濒临死亡,面对死亡都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临终关怀中协助案主认识死亡,接受死亡这个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二:帮助案主及其家人亲属面对临终老人的死亡问题,以及一些去世后的相关事宜的办理。
社会工作者接案以后,其主要工作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为临终老人提供病情、相关治疗方面以及其他的一些信息;二是为临终老人及其亲属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危机事件;三是为亲属提供“丧亲”辅导,帮助临终老人家属在老人去世后能尽快调试身心,迎接新的生活。临终关怀不仅仅需要医护人员,同时还需要心理专家和社会工作者的协助,社会工作者在临终关怀的过程中,既要关注临终老人的身体更要关注老人的心理需求。临终关怀不但要关注濒临死亡的老人的一系列身体、精神、心理等问题,同时也要关注老人的家人亲属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
二、服务对象需求分析:
(一)临终老人的需求
老年人在得知自己病入膏肓后,即将面对死亡时,其心理一般分为五个阶段:拒绝、愤怒、挣扎、沮丧最后是接受。在临终老人即将走向死亡的最后一段时光里,老人不仅需要忍受身体的病痛,而且还可能面对严重疾病所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我们要对临终老人的各个方面都进行关注,,一般来讲,临终老人的需求可以分为身体健康方面、心理压力缓解方面、精神关怀方面还有社会功能方面等四大类需求。
(二)临终老人亲属的需求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临终老人的家属在陪伴老人最后的时光中,他们也同样经历着一系列的压力,面对老人的疾病,医药支出,情感支持等等,他们的心理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从接受老人生病的事实,到老人走向死亡的过程直至老人去世后的丧亲悲痛。这一系列的问题对老人的亲属而言都是很大的压力。因此临终老人的亲属同样面临着各个方面的需求。他们同样需要支持和帮助。临终老人家属心理和精神方面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和负担,另外我们需要开展临终死亡教育,帮助临终老人家属正确面对老人的患病和死亡。
(三)临终关怀服务中社会工作者所起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在临终关怀服务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有:情感支持者、组织者、协调者、资源整合者等。
第一,社会工作者要为临终老人及其家属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这种情感支持伴随着从接案到老人死亡及其死亡后相关事宜的处理,因此情感支持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伴随整个案例的始终。为了使这种情感支持达到预期的效果,社会工作者必须取得临终老人及其家属的信任。只有临终老人及其亲属信任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所提出的建议才更容易被老人及亲属所采纳,也会在服务过程中更好的配合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在临终关怀服务开展的整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处理的一个最大问题是临终老人及其家属的心理问题。社会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帮助濒临死亡的老人及其亲属认识死亡,接受死亡。要协助临终老人坦然面对死亡,在家属对老人的护理过程中要缓解悲伤情绪等等。
第二,社会工作者需要搭建一个平台,为临终老人及其家属搭建一个社会支持网络平台,包括临终老人与医疗结构的沟通平台,老人与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的联系等,例如患癌症晚期的临终老人可以让他参加抗癌小组,家属也同样需要和其他病患家属沟通交流,互相交流护理知识,缓解心理压力等等。在临终关怀服务中,社会工作者要对每一位服务对象进行临终关怀理念的培养,让临终老人能有尊严的走向死亡。让各方面相互协调,使临终老人最后的时光可以活着自信,有尊严,尽量提高其最后生命历程的生活质量。
第三,社会工作者要在临终老人和临终老人亲属之间开展死亡教育,普及死亡知识,死亡教育是为了使临终老人和老人家属更好的了解死亡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生命和死亡,改变对死亡恐惧的心理。帮助临终老人做好迎接死亡的准备,减轻临终老人和家属面对死亡时精神方面的痛苦。
在临终关怀开展期间,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怀旧法,来帮助老人回忆年轻时候最重要、最难忘的时刻,让老人重新回忆起以前的快乐时光,从而在回忆中获得快乐,重新体验成就感,找回尊严和骄傲。怀旧法可以有效的帮助老人调节心态,缓解患病后期的痛苦。在怀旧法运用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和临终老人家属一起帮助老人回忆过去,在家属的协助下更好的引导老人找回信心和勇气,勇敢的面对病痛,面对即将走向的死亡。社会工作者也要有效的干预临终老人的心理,不但要关注老人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心理,同时也要关注临终老人因自己患病给家人造成的负担和内疚的心理问题。另外社会工作者要积极的和家属沟通,缓解家属的情绪,可以让家属参加相类似病人家属的小组,让家属的压力能在小组倾诉中得以释放,大家互相配合,达到好的干预效果。在临终关怀后期,老人去世后,社会工作者要针对老人的家属提供“丧亲”服务,帮助家属缓解老人离世所带来的悲伤情绪,做好善后事宜,帮助家属迎接新的生活。
总而言之,社会工作者在开展老年临终关怀服务时,要帮助濒临死亡的老人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使临终老人能坦然的面对死亡,减少死亡的恐惧,提高生命质量。对家属的关怀主要体现在心理情绪干预,和老人离世后的丧亲辅导方面,帮助其缓解压力,尽快的走出丧亲之痛,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轨迹上来。
三、对临终关怀中社会工作的反思
临终关怀服务是针对濒临死亡的老年人及其家属的一项有效的干预措施,临终关怀服务可以帮助临终老人缓解病痛,减少面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情绪,提高临终老人生命中最后一段历程的生活质量。但是在服务开展期间,社会工作者会面对很多的突发问题。
第一,在服务开展过程中,因为涉及到很多人,包括临终老人,老人家属,医护人员等等,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意见分歧,所以社会工作者要进行很好的沟通,协调,消除不利因素,使服务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第二,死亡教育和死亡知识的普及还很不到位,所谓死亡教育,就是引导人们科学地系统地认识死亡,艺术地客观地对待死亡,利用死亡的相关知识来服务自我,服务他人[4]。目前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人对死亡都是避而不谈的,说到死亡,很多人是忌讳的,我们从小到大学的课程中也没有任何关于死亡教育科目的开展。所以我们对死亡的认识还很不到位。这也就导致大家对死亡没有一个真正的认识,对死亡充满了恐惧的心理。仅仅依靠社会工作者进行临终关怀时所教授的死亡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要在全民加强死亡教育,加大宣传临终关怀方面的知识。
第三,加强临终关怀服务人员的培训,目前临终关怀服务的蓬勃开展也就是近20多年的事情,我们还缺少一批专业的人才和一套系统的理论知识,我们迫切的需要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临终关怀理论。既要学习西方的理论和实务经验,但是绝不能把西方的理论直接运用到我们的实际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而宜,因病而异的摸索一套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切实可行的服务方案。
临终关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临终老人可以在最后有限的生命中获得自信,让临终者活的更有尊严,同时,临终关怀使临终者家属也获得了帮助,缓解了心理和精神压力,使他们能顺利度过临终者患病期和丧亲期;尽快调节身心开始新的生活,我们要在不断的摸索发展中,总结经验,发展适合我们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使临终关怀服务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参考文献:
[1]李义庭、李伟、刘芳.临终关怀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孟宪武, 崔以泰.临终关怀[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生命临终关怀范文6
关键词:护生;临终关怀;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42-02
临终关怀,是有组织地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主要是为临终病人缓解痛苦,使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提高生存质量,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1]临终关怀不仅是一种服务,而且也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发展和为临终病人提供全面照护、减轻病人家属精神压力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科学。
我国每年约有700多万人死亡,其中绝大部分是在病痛和绝望中走向死亡的。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以恰当的方式为他们提供临终服务,以提高我国人口临终状态的生存质量,最终提高人口的生命质量,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2]。国内已有米光明等提出要在全社会开展死亡教育,杜智殊等认为死亡教育应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3]。高等护理专业的学生是未来护理专业队伍的接班人,作为未来直接面对死亡的护理工作者,迫切需要有关死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中所遇的问题,以帮助临终者消除痛苦,减轻焦虑与恐惧,满意走完人生旅途,到达生命的终点。因此,在高等医学教育的护理专业中开展死亡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1 我国临终关怀教育的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死亡教育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末发生,发展于20世纪中期,在60年代曾掀起一场“死亡觉醒运动”,影响甚大。死亡教育兴起于美国,后传播于西方其它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现已在大中小学根据不同的年龄对象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
从我国来看,香港、台湾的死亡教育研究虽不及西方国家,只有二十年左右的历史,但发展较为迅速,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实践开展也较为成功。与之相比,内地的死亡教育虽起步于80年代,从西方引入并翻译出版了一些有关死亡教育研究的著作,一些医学院校也相继在医学伦理学中增添了死亡教育的内容,许多学者也逐渐重视对死亡教育的研究,并开始呼吁整个社会关注死亡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但由于文化传统的惯性力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内地的死亡教育研究严重滞后,甚至是一片空白,急需更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
2 在高等护理专业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现实意义
2.1 对护生自身的意义:重视生命质量,帮助濒死者顺利走过生命之旅的最后阶段,帮助亲友有效地应对失落和悲哀反应,使濒死者及其重要亲属感到欣慰及获得支持,就必须对实习护生进行死亡及临终护理知识的教育,有利于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助于他们健康地成长,成为身心健康、人格高尚的健康卫士。死亡是一个固有且无法解决的适应性问题,意识和无意识的死亡焦虑(death anxiety,DA)形式普遍存在,有学者认为,以特定文化为基础进行不同的训练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对缓解DA非常重要;或进行与死亡有关的演讲或死亡教育训练可能有助于减轻DA。有研究指出,接受相关教育与临床经验可降低护生照顾濒死患者的焦虑,因此,建议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开设死亡教育及临终护理课程,以减轻她们对死亡的恐惧及焦虑。护生是成为护士的必经之路,她们在学校接受的死亡教育与临终护理知识直接影响其工作后能否胜任临终关怀工作。
2.2 在临终关怀中的重要作用:恐惧是临终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恐惧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对死亡的恐惧,其次是对死亡过程的恐惧,再次是与亲人分离的恐惧。他们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安慰。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过程,特别是对人在濒死、死亡与死后这些过程中,根据临终患者的不同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确定灵活多样的临终关怀模式,帮助终末期患者了解死亡,进而接纳死亡的事实,提高其生存质量,维护尊严,又可给予病患家属精神支持,给予他们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地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4]。
面对临终患者,医护人员的主要任务已不是治愈疾病,延长寿命,而是减轻患者痛苦,让他们舒适,提高生存质量。关怀临终者是现实社会的重要任务,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发展临终关怀事业是现实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医疗、保健以及生死等问题关怀程度,反映了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更应使护生在实习前系统学习有关临终护理知识,在实习过程中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护生运用所学的有关理论、原则,分析解决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理性判断力。西方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表明,生死教育课程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矫正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人生和死亡,恰当应对人生事件。[5]实习护生是医疗卫生事业未来的前线战士,只有对她们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才能使其形成科学的死亡观,在未来的护理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她们的才能,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并为今后成为临终护理的教育者、指导者和实践者奠定基础。
2.3 对护理专业发展的促进:在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开展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能够消除护理专业的教育盲区,扩展护士知识结构,提高护士应激水平,增强健康教育能力,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形成临终关怀队伍。现代护理理念的核心内容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新的生命观不仅强调生命的神圣,更强调生命的质量和价值[6],死亡教育侧重于病人的心理护理,提高生命质量而非延长生命长度,强调维护病人尊严,实现道德死亡。对护生进行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是护理理念和护理方式改变的奠基石,丰富了护理工作的内涵。
3 对我校有临终护理实习经验护生的实证分析
死亡教育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新课题,为深入了解护生在对患者进行临终护理期间的心理体验,本人对我校30名有过临终护理实习经验的护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访谈,大致可以得出四个主题,即实习护生面对死亡呈现负性情绪、缺乏临终护理知识、渴望获取更多的临终护理知识、只有很少的途径获知临终护理知识。
3.1 实习护生面对死亡呈现负性情绪:在调查中,护生均表达出对死亡深深的恐惧和不安,但家属的痛苦与悲伤更使她们不知所措和感到悲伤痛苦,特别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揪心的场面使她们感到无比的压力。
3.2 实习护生缺乏临终护理知识:实习护生虽然在理论学习中曾接触临终护理知识,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临床经历,她们无法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终关怀的实际行动和护理能力,因此在真实的临终情境中,她们十分缺乏临终护理知识。
3.3 实习护生渴望获知更多的临终护理知识:由于护生缺乏临终护理知识,以及她们在临终关怀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无价值感,她们表现出对临终护理知识的强烈渴望。谈论死亡向来是中国人的禁忌,即使是医护人员,面临死亡事件时仍然感到有不安与逃避的心态,但对死亡必须有积极正向的态度,这样在照顾濒死或死亡患者时才不至于手足无措,进而影响到护理品质[7]。
3.4 实习护生只有很少的途径获取临终护理知识:实习护生提出对临终护理知识信息来源的途径有:平时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中看到过有关死亡的报道;在一年级解剖课上接触过尸体;在《基础护理学》的一个章节中有很小的篇幅介绍临终护理知识。
通过对实习护生在临终护理期间真实体验的调查,我们可以得知实习护生在临终护理期间心理、生理、知识、技能等几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论是护理教育管理者还是带教老师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尽快开展起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相关课程,让高等护理专业护生能够得到系统全面的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培训。
4 目前临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4.1 死亡教育是现代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新课题,在我国仍处于混沌状态,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临终关怀的发展虽然为死亡教育打开了一定局面,但是死亡教育并没有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正是这种学科局限大大阻碍了死亡教育本身的发展[8]。对医护人员而言,死亡教育包含于临终关怀之中,是实施临终关怀的首要条件,但死亡更是严肃的社会问题,所以死亡教育必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教育,这点正是死亡教育与临终关怀的最大区别,所以应将死亡教育作为独立的学科来发展。
4.2 对护理人员的死亡教育并不能停滞于护生阶段,专业的死亡教育不仅要在护生阶段大力展开,也应该成为已进入工作岗位的护士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医护人员在进行自身死亡教育的同时,还要致力于对实施死亡教育最有效的内容和方法的系统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死亡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实现死亡教育领域的重大突破。
4.3 我国高校的死亡教育课程,即使是医学院校,也都是穿插于心理、伦理、社会、哲学的学习当中,并没有开设单独的死亡教育课程,也没有编写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死亡教育教材,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完善的评估工具来鉴定死亡教育的**内容和最好方法,这些都是今后死亡教育的研究重点和努力方向。
4.4 我国现阶段的死亡教育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必要的人文基础、师资训练,迫切需要家庭、医疗、社区、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成立专门的死亡教育机构,类似于美国的“死亡教育与咨询学会(ADCE)”“全国死亡教育中心(NCDE)”等并建立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制度,培养专门的死亡教育人才。
5 在高等护理专业进行临终教育的探讨
5.1 课程设置:我国医学院校的死亡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在发展初期首先应该冲破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紧密结合临终关怀课程,贯穿护理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和美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宗教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相结合。呼吁相关学者针对医护专业学生编写有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的教材。护理院校应开设相应的学科,借鉴国外死亡教育形式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方法,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成立精确、全面的死亡教育效果评估体系。
5.2 教学内容:针对护生开展的死亡教育属于专业性死亡教育,是临终关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4个方面的内容,其内容应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①死亡学基本知识:人类死亡学的本质及意义、生命过程、死亡的定义与标准、死亡心理、哲学与宗教死亡思想、死亡的道德、法律问题等。②针对护士角色需求的死亡教育:不同人群对待死亡和濒死的态度、死亡焦虑与恐惧的原因与缓解、家属居丧悲伤与心理辅导、死亡宣告、安乐死、遗体处理等[9]。
5.3 教学形式
5.3.1 课堂讲授:课堂上教师按照书本讲授有关死亡教育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并通过收音机、幻灯片、多媒体、影视传媒等视听教具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延伸。
5.3.2 角色扮演:让护生相互扮演医者、死者、伤者、家属等不同角色,设置不同的情景使护生通过不同的经历来体现自己对待死亡的态度,并逐步摸索出自己对“死亡”的独特认知和看法;让护生意识到生命是可贵和脆弱的,从而更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增强职业责任感和神圣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护理服务事业中去。
5.3.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正视死亡,以便能在未来的护理岗位上与病人就死亡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教师要鼓励学生谈论自己对死亡的看法及感受,事先要准备不同类型的临床病例,这样才能提供给护生不同疾病死亡过程和处理方式的相关知识,同时注重对沟通技巧的探讨,因为良好的沟通可以拉近护理人员和病人及其家属的关系,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5.3.4 临床经历:主要针对高年级护生或者实习护生,此时的护生通过前期学习已经树立了科学的死亡观。进入临床初期**的学习方法是观察和模仿护理人员的护理方式和沟通技巧。当护生亲身参与临终护理时仍不能脱离临床护士的指导,对于具体每个个案的护理都应看成是一个过程,而不单是一件需要完成的事情。进行临终护理前要做好各方面的评估工作,开会探讨**护理方案;临终护理过程中要不断进行评估和反思;结束临终护理后要及时进行效果评价和过程总结。
5.3.5 第二课堂:对护生进行死亡教育第二课堂的学习是不容忽略的,让护生阅读有关生死主题的故事。已有学者证明这样可以使读者对死亡的消极情感映象逐步转变为积极情感映象,鼓励护生积极参加死亡教育领域专家举办的相关讲座;课下通过教师指导阅读有关资料和书籍;参加有关安乐死、器官移植、艾滋病的社会活动。
6 结论
综上所述,在临终过程中,因人而异,经历的时间或长或短,但绝大数病人需要一根“拐杖”才能平静地走完最后的生命历程。这根“拐杖”就是死亡教育。从我国的国情、社情及民情出发,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实际,在高等护理专业开展死亡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它使我们能更深入更有意义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生命与死亡。
护理教育管理者应在护生实习前开设临终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让护生接受系统的临终关怀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的培训。临床带教老师深入了解和理解实习护生在临终护理时的感受,帮助她们克服各种身心障碍,指导她们对临终患者的护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为今后的护理队伍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临终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小萍. 基础护理学(第2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9
[2] 杨建兵. 对医学生进行死亡教育的意义及原则[J]. 医学与社会, 2002, 15 (6):49~50
[3] 卢锡芝,屠玉玲,章晓莉. 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的进展[J]. 护理管理杂志, 2004, 4 (1): 46~47
[4] 卢敬梅,李映兰. 对临终患者家属的关怀护理[J].护理杂志,2008,25(8B):37-38
[5] 王云岭,曹永福,杨同卫. 在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生死教育课程的尝试[J].医学与哲学,2007,28(6):55
[6] 张莹. 死亡教育概述[J].上海护理,2006,6(5):72-74
[7] 孙嘉玲,颜庆云,黄美瑜,等. 不同学制护生的死亡恐惧与态度之比较[J].辅仁医学期刊,2004,2(4):29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6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