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把旅游当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旅游业发展势头空前强劲,到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即使是在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的经济不景气时,旅游业也并未受到重创与打击,发展势头依然良好。 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的旅游业虽然起步晚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把旅游当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旅游业发展势头空前强劲,到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即使是在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的经济不景气时,旅游业也并未受到重创与打击,发展势头依然良好。

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的旅游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惊人。目前全国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将旅游业列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或者先导产业。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以入境旅游为主的时期。

    自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段时间内我国旅游业以海外入境游为主导。其特点是,我国旅游业尚未被确定为经济性产业,入境接待工作的开展仍带有较多的政治色彩。

(二)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7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也逐渐地开始选择旅游这种娱乐方式,旅游开始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其特点为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并行发展。

     (三)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全面发展时期。

    1997年至今。1997年是我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时期,我国旅游业业务经营基本格局再次出现新的变化,对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业务的分工也做出了新的调整。

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目前主要呈现以下状态:

   (一)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覆盖面广。但总的来说任处于一种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

    (二)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和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改善交通、增辟新的景点、美化环境、修建不同规格的酒店等。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旅游业带来了重要机遇。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动力,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带动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通过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这两个舞台,我国很好地向世界展示了自己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形象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以及国内旅游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五)高科技信息化广泛应用于旅游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旅游业经营管理手段、思维和经营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旅游业信息化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省人力,而且使管理工作迅速准确,是旅游业管理高技术化最优化的途径,并可以满足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中国旅游业直接面向世界较高水平,实现蛙跳战略,后来居上。

三、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旅游也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景区的掠夺式开发及粗放式管理。

    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资源的保护,这是很多景区存在的致命性硬伤。而管理的不完善进一步威胁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认识上不到位,建立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很多地方政府对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缺乏认真的调查研究,还没有形成具体有效的政策导向和保障措施。

(三)规划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性。

邻近的地区之间各自为战,没有把资源的整合开发纳入周边地区的大格局中来考虑。缺乏总体的战略眼光。很多地方没有完善的发展规划或者发展规划不够科学。

(四)宣传不到位,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不高,市场开拓缓慢。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宣传机制还未完善,造成在宣传促销上资金短缺乏、力度不大、科技含量不高、手段单一,覆盖面不广,市场开拓缓慢。以致很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旅游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形不成买点,知名度不高。

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入境旅游增长迅速;居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大大带动了国内旅游的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逐步提升决定了境外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对旅游业的发展逐渐重视起来,旅游业各方面设施已具相当规模,旅游业得到很快发展并趋于成熟。旅游业的全面迅速发展,也为国际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旅游也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想要较好的处理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大力倡导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而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采取有效的对策,以保证旅游业很好的造福于人类。

   (一)强化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管理新机制并加强旅游立法工作。

体制的改革有利于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从而保障旅游效益的不断增长。对景区进行三权分离,即景区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使三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相互独立以建立现代旅游体制。而立法的不断完善将会很好地监督和管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使旅游市场规范化运作。

   (二)强化景点线状开发,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景点的线状开发就是要把旅游资源进行线性整合,把邻近的相似的或者互补的资源连接起来。此举一方面可以增加游客的逗留之间;另一方面有利于资源整合,进而提升旅游品位。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有效缓解过度开发资源和资源保护的矛盾。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更加有利于旅游业的对外开放,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树立品牌战略。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品牌有着极大的认可,品牌就是口碑。我们要打造知名品牌的旅游景点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关于生态旅游,古德温将其定义为:保护物种和居民的低影响的自然旅游,这种保护成员以资助或者直接实现,或是通过为当地社区和当地居民带来间接实现,因为当地可以将这些收入用于野生动物及遗址地区的保护。从生态旅游的定义即可清楚的看出来,生态旅游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与可持续成分,他要求发展旅游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这就意味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旅游。生态旅游重视旅游资源与景区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注重资源的利用率。

   生物圈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一个积极的例子。设立生物圈保护区已经成为解决公园环境问题的一种手段。从空间上来说,生物圈有三个地带组成:1.一个核心区;2.一个缓冲带;3.一个过渡带。生物圈是联系自然区域的一个网络系统;是227种生物地理区域代表;是特殊环境的典范。生物圈保护区面积很大以确保有效的保护。这些生物圈为科研、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标准与依据,它们受到法律的保护;生物圈将与位列其中的现有保护区共同存在。

    发展生态旅游,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景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保护与合理开发规划很重要。景区规划人员要尽量保留景观最自然、本色的一面,对自然景观要尽可能的进行人为加工、改造,提高最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

(五)充分利用我国的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

    我国有着丰富的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资源。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元素的注入,从而使旅游业更具魅力与吸引力。要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旅游者的素质,提高对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更要遵守当地生态法规,加强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与旅游联系,为旅游业创造更多资源,价值也是值得研究、实践的问题。

    宗教文化对旅游者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是很有价值的旅游资源,提高了旅游业的文化价值。宗教因素的注入,使旅游业更具有活力与魅力,使旅游业向着综合性、多样化、特色化趋势发展。宗教文化与旅游相联系,既传播了文化,又提高了旅游的文化价值,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利用资源,可谓是达到了双赢的境界。

   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阶层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区域、共同历史作用下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社会性、稳定性、传播性、变异性对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中国各地的民俗与生活很贴近,十分有趣,总能引起游客的新奇感。所以,要注重民俗资源的开发,对其进行完善、精品化、综合性开发,使其最大限度地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六)合理开发与推销旅游产品,为旅游创汇扩大渠道,增加途径.

    要合理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以此了解消费者购买旅游产品的动机与其需求,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带动旅游消费从而有效地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要开发推销旅游产品,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充分收集消费信息,分析旅游消费者对那种类型的产品有兴趣。2.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开发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推销方式,达到更好的推销成果,从而使旅游业得到发展,提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旅游业作为21世纪一个高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其发展潜力和市场价值都是巨大的。但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综合各种信息,使旅游产业的发展既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又不会对后代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即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只有做到全面、综合的发展,才能够地走好可持续发展这一条路子,使之更好的造福于人们。

参考文献:

【1】李天元 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南开大学出版,2004(1):22,24.

【2】戴维•A•芬内尔.生态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24,60.

【3】潘宝明.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1):105,139,141.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2篇

最好的“体验”一般包括娱乐、审美、教育、遁世四个部分,其又被称为占据四方面空间的“甜美地带”。“体验”的实质就是通过在实践中身临其境、实地感悟来认识事物,从而达到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旅游研究所就对旅游进行了从新定义,认为旅游的本质就是异地体验,而这种体验式旅游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体验经济下也被称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本文首先探究了体验式旅游的发展和趋势,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武夷山发展体验式旅游产品的几点构想。

一、体验式旅游提出的背景与依据

(一)国家大力倡导

2009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意见》中强调:“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这表明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国旅游业当务之急,旅游要走内涵式发展、转型升级的主线。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旅游,文化旅游,绿色旅游,应以自然生态系统,原生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得到妥善保护为前提,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这标志着我国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也为体验式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理论背景和有利的政策。

(二)游客需求转变

亚太旅游协会在《2010年亚太地区旅游意向调查报告》中通过询问受访者显示,请他们列出愿意在哪些方面最舍得花大钱?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在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文化体验上支出更多的费用,过去那种花最少的钱,看最多的景点,“睡在车上,下车看庙,景点拍照,”传统的“抢市场”的旅游模式不能满足当代的需求,越来越更多的游客更愿意以背包客的形式来体验旅游。这充分体现了游客开始寻求个性化的体验旅游产品、追求真实与差异,从“观看”到“参与”,从“领受”到“体验”,从“被动”到“主动”的旅游需求的转变,游客愿意为这种体验的记忆付费,体验旅游的时代正在到来。

(三)景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人工、管理等成本的增加,游客人数的明显增加并未让景区经营利润得到明显提高;单纯的景点观光让多数景区在每一个假日因在同一时间内旅游消费需求太过集中,交通运输、旅游接待设施承载力有限、景点容量超负荷,而出现游客拥堵,投诉增多、景点周边环境受破坏等不利于景区保护与发展的不良现象。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景区的发展是一个不进则退的动态过程,景点观光的辉煌代表过去,科学地较变发展方式方能持续,特别是在各地日益高度重视旅游业,市场竞争日趋加剧,游客需求发生重大转变的形势下,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用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理念和手段,紧跟住旅游者需求变化的步伐精心谋划,创新思维,积极构建体验式旅游,科学地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实现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体验式旅游利于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几个特点

(一)重临体验目的地机率高

从本质上讲,体验旅游是人们离开平常环境到其他地方寻求某种活动的体验,在差异化体验的寻求精神享受,远远超过了观光旅游所带来的视觉影响与冲击。这种体验的经历与回忆,以及通过精心策划的体验式旅游产品大多以当地独特的文化与内涵为基础,具有不易被复制的特点,将会让旅游目地的拥有越来越多的“回头客”。

(二)消费能级高

从世界旅游点发展的规律来看,当人们有能力满足收入和足够的休闲时间的需要时,并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提升文化品位,在一些地区体验旅游开发的一些高收入群体逐渐兴起,这些高端旅游消费者,他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浏览风景名胜,而更讲究自己的旅游经历,从物质旅游需求转移到精神层面,当然这种起于高端人群的体验式旅游方式也将最终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旅游消费者所接受。这种情形决定了在旅游地消费能级增高的体验式旅游者是很值得开发的市场。

(三)旅游产业链条得以拉长

旅游产业体验旅游发展可以加速向旅游消费阶段的追求拓展,追求质量,综合效益相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动力提供一个巨大的容量。从制度建设行业的角度来看,通过体验式旅游延伸产业链,加快“经济入场券”向“产业经济”的实现,使旅游经济朝着餐饮,购物,交通,娱乐等消费领域发展,从而适当增加旅客在景点区域的旅游消费。

三、武夷山体验式旅游产品的设计

近年来,随着旅游需求的转变,武夷山在旅游产品打造上,也正加速实现着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向综合型旅游产品转变。如:2010年,武夷山成功打造了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并推出九曲巡游活动,游客在欣赏精彩绝伦演出的同时,了解到武夷山当地文化与茶文化。这标志着武夷山已从传统的资源消费型旅游开发模式向综合型旅游开发模式转变,正大力推进体验式旅游产品的打造。文化是体验式旅游的本质与灵魂。只有提炼出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全面加强当地旅游文化建设,提升当地旅游文化品位,才能设计出别具匠心的体验式旅游产品,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提升产品的生存空间。结合武夷山独特文化,初探武夷山体验式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一)岩骨花香,武夷茶文化旅游

武夷山的内涵概括为“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茶的历史,斗茶、茶马古道、万里茶路、茶的传统制作工艺、与茶有关的华美诗篇等与茶相关的文化都将会是游客希望分享和体验到的旅游产品。可在现有大红袍旅游线路之外,提炼设计出一条“茶马古道”茶旅线路,沿途再现相关茶文化历史场景,也可让游客直接参与到制茶的传统工艺过程,在欣赏和娱乐中,放松心情,了解更丰富的茶文化知识,留下值得回忆的美好印象。

(二)道南理窟,朱子文化游

从南宋开始,武夷山就以理学名山著称于世。据统计,历史上武夷山有过理学家338人(董天工《武夷山志》卷二所列举的《贤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曾在武夷山学习、生活、著述、讲学整整50年,并留下了大量著作与文化足迹,为武夷山留下了大量可视,可体验的理学文化。如:武夷山莲田之乡―五夫镇的朱子巷、**书院以及大量的体现理学精神的摩崖石刻等等,可专项设计朱子文化游,进一步将抽象的理学精神文化辩证逻辑地转变为感性具体的旅游物质载体,形成游客能直接识别和体验的旅游产品。还可就近将江西鹅湖书院、建阳黄坑朱子墓等连为一体,构建朱子文化大旅游资源体系。

(三)下梅古村落民俗文化游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与贵涯、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河南省旅游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的旅游接待型向企业为主体的开发经爹型的转型过程。旅游产业初其规摸,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诸知缺乏科学的旅游产业规划、旅游产品单一、市场竟争力肠、旅游展务业滞后、旅讲产业结构不合理、现代化权度不高、国际化体系不健全。为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河南省应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忍想,创定和完菩旅游产业友展规划,实施像色管梢策略,走集约化经管选路,提高资本运管效率,同时完善行业于理,张化服务意识和行为,建立和健全旅游于理与法锐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是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变革。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核心: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互为调适,协同进化;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做到和衷共济,平等发展;三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与后代的关系,做到福蔺当代,泽被子孙。这是人类全面认识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经济社会行为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

旅游是经济、社会、文化等现象的综合反映,这一特性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给旅游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旅游人士认识到如果旅游与环境不能和谐共存,旅游业将成为短命产业,旅游产业发展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1990年在加拿大举行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旅**动委员会提出了旅游发展行动战略草案,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提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政策、措施以及政府和企业的任务。1995年世界旅游组织和其他联合国机构在西班牙召开了“可持续发展旅游世界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强调旅游业发展要将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998年10月,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5个国家的议员在中国的桂林召开亚太议员第六届环发大会,深人讨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及有关的战略行动,会议通过的《桂林宜言)确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本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会议呼吁各国政府侧定和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便旅游业的发展同本国杜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总目标适应,造畜于当地人民。我国毫不例外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并侧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

河南省委、省政府在1998年制定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中提出: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列人全省国民经挤和杜会发展的计划为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使之尽快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从河南省的省情和经济杜会发展长远考虑,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河南放游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旅游是河南省的比较优势之一。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滚,河南省旅游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的旅游接待型向企业为主体的开发经营型的转型过程。旅游产业初其规模。2000年末,全省已建成投人使用的景区、景点有200余处;旅游星级饭店197家,其中三星级以上84家;国际旅行社28家,国内旅行社礴工家;旅游车船公司36家,旅游涉外定点单位150多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2000年接待国际游客32.5万人次,实现旅游创汇1.239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52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6.8亿元。“九五”期间全省共接待人境旅游者140万人次,创汇5.05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8.2%和巧4%;接待国内旅游者2.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人13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9%和15.6%,旅游总收人达1340亿元。围绕“行、游、食、住、购、娱”六大要素,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旅游制品、饮食住宿等关联产业正在崛起,一批综合型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壮大,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正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尽管河南省旅游业20年来取得的成绩令人欣慰,但因起步晚、基础差,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阻碍了全省旅游产业化的进程。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旅游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弱。河南省许多地方都只在旅游吸引物上下功夫,命.点来吸引游容,旅游景区燎合开发力度不足,产品结构单一,难以适应不层次游客的箱要。虽然全省旅游景点、景区的数盆较多,但文化内汤挖掘不够,表现手法大同小异;象南阳、阳等一些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没有按照旅游市场规律进行包装和相应提升品位,形响力和市场竟争力不强。

2.块乏科学的规划指导,旅游资派整体开发水平不离。在全省旅游资派开发中,个别地方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景点、景区建设,轻科学规划的倾向,结果造成旅游产品质盆低下,缺乏个性和特色。同时,由于缺乏科学规龙,工程布局不合理、各种资派惊夺式的“建设性,破坏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形响了景区景观的协调统一和整体观赏效果。

3.旅游服务业滞后。一般来说,人们出游要么参加旅行社的组织,要么个人出游。目前,河南省旅行社管理不规范,旅行社种类繁多,服务质盆乡差不齐。在个别景区,经营者急功近利,坑编游客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水平不高,服务内容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韵味。旅游服务业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4.旅游产业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河南旅游资派开发和市场管理,涉及城建、文物、宗教、林业、环保、工商、税务、物价等多个部门,管理职能交叉、重复、空缺等体制性矛盾突出,没有形成整合优势,制约着旅游产业的发展。

5.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完善。从河南旅游产品结构着,传统的文化观光型产品仍然是“包打天下”.度假休闲产品和专项旅游产品、特种旅游产品刚刚起步;从市场结构看,国际旅游和出境旅游规模不大;从旅游六要索匹配看,交通、娱乐和购物还是河南旅游的弱项;从旅游者消费结构看.交通和门票花费过高,购物消费远低于国际标准。

6.旅游产业的现代化程度不高,国际化体系不健全。旅游产业的现代化是指社会服务(包括交通、通讯、客房顶定、购物、导游等)的现代化和服务程序的国际标准化。河南旅游企业的小、弱、散,使得其利用现代化手段差,国际合作渠道不畅通,对国际市场的反应动作慢、视野窄,应变能力差。一些现代化手段如国际互联网、酒店网络预定系统等缺乏广泛应用。一些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如酒店“金钥匙”、iso09000标准等还未在河南全面执行。因此,旅游企业缺乏国际市场的竟争能力,缺乏与国际市场的有效接轨,难以应对确了wto的挑战。

三、河南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1.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制定和完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包括产业政策导向、社会环境营造、旅游市场开拓、生产力要索配置、人才培养、生产素质提离等多方面的内容。要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认真研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使旅游产业发展建立在旅游资源和环境可以承载的前提之下。河南旅游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兼夙本省旅游资源与环境对旅游产业发展规模、档次的承载力;同时对旅游产业自身的各要素及与相关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制定出一个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使旅游产业保持适度发展规模,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十五”期间河南省旅游发展规划!点是要构筑全省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第一,以“一带四区.(一带是指以郑、作、洛旅游城市为核心的沿黄旅游带,四区是指窝山、伏牛山、太行山、桐柏—大别山旅游区)为重点,构筑河南省的旅游框架;第二,以结构调整为龙头,构造河南旅游大产业体系,重点是圈翻旅游产业“六大要素”强化旅游业的关联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开发谙如生态旅游、度假旅游、主题园游、农业观光旅游、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加快培育一批以开封汁绣、禹州钧瓷、南阳玉雕、新郑大枣、焦作四大怀药等为主的具有河南特色的旅游商品系列;第三,以强化促销为突破口,营造河南旅游大市场格局;第四,以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区(点)质盆等级评定、星级饭店评定、建设高素质的旅游队伍为重点,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加速培育大型旅游骨干企业,创建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优良环境。

2.改变传统旅游经曹策略,实施绿色营梢

在旅游产业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企业要改变传统营销模式,实施绿色营梢策略。绿色营销是指旅游企业在充分满足旅游者需求,争取适度利润和发展水平的同时,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社会长远利益及长久发展,将环境保护视为企业生产、发展的条件和机会的一种新型的企业营销观念和活动。

河南旅游企业实施绿色营梢,一是要实行“绿色开发”,生产“绿色产品”,二是要推广“绿色经茜”,建设“绿色体系”。也就是说,在旅游区总体规划和具体旅游项目设计中,要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意识,防止建设性破坏;在旅游产品创新中,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动旅游产业向高层次方向发展;在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开展创建绿色饭店、推广绿色消费的活动,大力加强绿化美化,提倡文明、卫生旅游,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努力提高生态环境质t;同时要抓好绿色旅游管理体系的建设,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各项产品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并进行示范点建设和推广,使旅游业在促进环境优化方面的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3.走集约化经营道路,提高资本运营效率

随着交通和通讯的发展,旅游也其备了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的条件。规模效应是相对于旅游景区而言的,寻求达到一定规模的旅游人数和次数挺高经济效益;而范田效应则是相对于旅游者而言的,在一定时间里能游览观赏多个景区和景点,从而得到最大的旅游效用。河南各地市旅游业分散经营,地方割据突出、行业平均成本商,使旅游经营难度增加。为此,河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河南省旅游集团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界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同时,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鼓励各类综合性和专业化的旅游企业集团,实行网络化规模经营;扶持中小企业向经营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建立同大型旅游集团的网络协作关系,推行多景区的联网旅游,从而降低行业平均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游客旅游效用。

4.完善行业管理,强化服务愈识和行为,建立和健全旅游管理与法规体系

在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综合使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的手段,完善行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强化服务理念和行为,加强“游”、“食”、“住”的质量监督,促进“行”、“购”、“娱.的协调发展,推动旅游产业的管理水平和国际接轨,提高国内旅游服务的含量;与此同时,要加快建立面向公众的旅游服务体系,包括旅游咨询服务、旅游傲客服务、旅游紧急教援服务和旅游投诉受理体系,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消费裕求,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不是某一个旅游企业或地区能够解决得了的。旅游发展实践表明,环境与旅游发展不协调的许多问题是由于宏观决策和管理不当,缺乏保护产业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造成的。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合理的旅游宏观管理体系。旅游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要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转变政府宏观管理职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全省旅游产业的宏观调控、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旅游资薄与环境的保护上。要健全旅游法律、法规体系,做到依法管理。

参考文献

1.田钊平,胡丹.试论我国旅游产业化的战略选择.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0,(增刊)

2.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8

3.唐留雄.现代旅游产业经济学.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5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内旅游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但就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环境保护工作不到位、污染现象严重等,极大的制约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开展环境保护与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利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旅游业的发展,明确旅游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的关系分析

从基础定义的角度来看,旅游业为第三产业,主要指的是集旅游景点、旅游景区、饭店和旅行社等主体为一体的综合性行业的统称。旅游业、环境二者相互影响和作用,资源导向是旅游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资源依托于生态环境,如果无法保障生态环境的质量,必然也会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干扰。就旅游景点的历史发展状况来看,其运行效果、吸引力强弱及景点质量均与环境保护工作质量直接相关。所以要想实现旅游业的稳步发展,必须要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工作,改善环境质量,为旅游业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质量一方面可以促进景区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居住环境,另一方面还能够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1.自然生态层面下的旅游资源环境问题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旅游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首先,水资源污染现象严重,水资源短缺成为一项严峻的问题。国内当前缺乏科学的水资源开发方案,存在严重开发不当的状况,恶化了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一些含有水景的景区数量逐渐减少,使旅游生活用水的可利用量也明显降低。此外,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水资源污染现象,在旅游景区中很多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肆意排放,使大量旅游水资源被污染。

其次,部分旅游地区中存在水土流失的状况,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只关注利益的最大化,并没有注重对植被和地形地貌的保护,致使原有的地貌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土流失问题日益加剧。旅游景区的宾馆、水库、公路等周边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非常严峻,不仅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也给景区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然后,近年来旅游景区大气污染问题也逐渐被提升议程,同其它环境污染问题不同,大气污染可能会出现跨区域蔓延的状况,影响范围较大,对旅游业造成影响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大气污染主要体现在气候改变、酸雨及粉尘污染三个方面,人们排放的有毒气体对臭氧层造成极大的破坏,气候温度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海平面也逐渐升高,甚至一些海边旅游景点面临湮没的危险。大气污染物还会通过酸雨的形式对水资源、土地造成污染,长期还会导致景点建筑文物被严重腐蚀和损坏。这与气候和酸雨两大环境污染不同,粉尘污染的危害在于降低旅游资源的整体质量,使粉尘颗粒在空气中进行传播,对旅游者的观赏体验造成极大的干扰。

之后,作为旅游环境问题的一种特殊表现,生物旅游资源的降低也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虽然我国在生物旅游资源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然而因为人们缺乏正确的开发和保护理念,未将生物资源保护工作落实到实处,导致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生物旅游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很多珍贵生物的种类快速减少,濒临灭绝,观赏性较强的植物数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森林资源明显减少,我国当前的森林覆盖率比全国水平要低,人们肆意的砍伐和占用林地面积,净化空气的树木明显不足,影响了旅游质量。

2.人文社会层面下的旅游资源环境问题

旅游资源环境问题在人文社会方面也有着充分的体现,不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首先,旅游景区的很多文物破坏、污染状况非常严重。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多,景区的接客量越来越多,乱写、乱吐痰、乱扔垃圾、违规捕鱼、违规照相等游客不文明的旅**为都危害了文物古迹。

其次,在一些充满神秘感和少数民族特色风情、文化的旅游景区中,游客并没有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亵渎了当地民俗文化,给当地景区民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些商业人员利用景区民俗文化来赚取利润,使民俗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发生了改变,均严重危害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最后,旅游景点的民族文化艺术逐渐消退,很多艺术文化朝着低俗的方向发展,无法体现出旅游景点的优秀传统文化。旅游景点在向游客销售礼品的过程中,过分重视礼物的外观和新奇性,礼品所蕴含和代表的优秀民族艺术文化根本得不到体现和展示,旅游市场中充斥着大量劣质的产品。

三、实现中国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应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力度,协调处理环境保护工作与旅游业的关系,通过良好和充足的环境资源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中国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如下:

1.基于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基础就是旅游资源的质量,而旅游资源的关键在于环境,只有确保景点环境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价值,提升旅游景观的效益。自然旅游资源是在长期的积累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所以实施旅游景点的保护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制定出健全、完善的自然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按照一定的流程循序渐进的开展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构建出高质量的旅游设施和旅游景点。

应将建设旅游设施与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两项工作整合起来,秉承科学性、计划性的原则和理念,全面贯彻和落实旅游业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制定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旅游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规划制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来开发旅游资源。还应尽量于自然保护区外实施旅游设施建设工作,最大限度的保护自然景观,理性的开发和规划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力度,保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避免出现盲目开发的状况,降低对生态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

2.基于旅游企业经营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在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企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旅游企业必须要认识到自身承担的职责,有效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以发展和动态的视角来开展旅游业务。承运、组织旅游活动的主体就是旅游企业,其在执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时,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一要开拓全新的环保型旅游业务,研发设计出农业、森林及生态等生产环保型的旅游产品,并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科学的挑选和设计,以免脆弱的生态地区再次遭受破坏和污染,在确保旅游景点具有较强恢复能力;二要对旅游时间、人数进行科学的管控和限制,对游客的消费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提升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使游客能够自主约束旅游和消费行为;三是增强导游的生态旅游理念和理论知识,将生态环保内容更加有效的传输给广大游客。

作为旅游接待设施的一大主体,旅游饭店在落实旅游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工作中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饭店要将“绿色、生态”作为经营的主要理念。具体对策如下:(1)对饭店生活废旧物品进行分类回收和利用,降低垃圾的排放量,并在旅游饭店内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的设施和清洁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2)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现象,通过有效的节水措施来实现水资源效益的最大化,缓解资源短缺的问题;(3)向游客提供可再生旅游产品,避免使用一次性、污染性较大的产品。

3.基于旅游消费行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游客的消费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保障消费行为的规范化和理性化,才能够有效的推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旅游消费行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如下:(1)明确当地旅游景点的风俗文化,将旅游目的调整为感受民俗文化艺术魅力,遵守当地风俗习惯,在观赏旅游景观的过程中,不要做有损文物的行为;(2)约束自身的旅游和消费行为,将垃圾存放到规定地点,并收集好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避免垃圾对景观环境造成破坏,争做文明旅游者。在收集和处理旅游垃圾的过程中,要按照不同的类型来处理垃圾,对具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进行进一步的使用,优化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感受;(3)游客要减少一次性消费产品的使用,例如: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碗筷等,这些一次性餐具在较长的时间内很难被降解掉,还会对土壤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使用一些可降解的绿色和环保型餐具。游客要主动参与到有益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贡献自身的力量,推动旅游业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均衡发展。

4.基于旅游管理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旅游管理机构和政府部门在实现中国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必须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的主导作用,针对不同地区旅游区的实际状况,制定出配套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并出台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制度。在健全的法规体制的保障下,要基于责任、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来规范和约束旅游资源开发者的行为,严厉的惩治破坏旅游景区环境的行为。

政府机构和旅游管理部门加大对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旅游企业、游客心中,从而使旅游业向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绿色生态化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旅游管理机构和政府部门还要构建一套可行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综合性的分析环境的适应性,创建出全新的生态型旅游区,对旅游区的污水处理、生物保护和地形地貌保护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开发旅游资源时,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适度性的原则,把握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工作的重难点,避免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我国当前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将旅游业与环境保护工作整合起来,实现旅游业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通过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一方面能够优化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能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应基于整体性的角度,统筹性地把握各方面的要素,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企业经营、旅游消费行为、旅游管理机构和政府部门作为切入点,使旅游业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从而推动旅游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薇薇.生态旅游的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探析[J].现代园艺,2016(10).

[2]刘文彬.论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现状与趋势[J].湖南社会科学报,2007(2):118-1201.

[3]张小利.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07(01).

[4]李敏.论我国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策略[J].科技信息,2008(11):2061.

[5]毋茜,杨哲,张子俨.生态旅游相关理论基础[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1).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罗平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大要素组成。按业务种类划分,旅游业可分为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和接待外国人到自己国家。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的新兴产业之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今很少再有人将旅游业比喻为没有污染的“无烟工业”和永不衰竭的“万岁产业”。尤其是像罗平这样一些生态环境系统和文化系统自身抗干扰和恢复能力较弱的旅游区,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逆向演化趋势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文化生态脆弱区,旅游消费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形成的压力与日俱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对可持续发展主题的积极响应和深刻理解。所谓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可持续生存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持续性的基础上,既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又不妨害满足后代人高质量的旅游要求;既保证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又保证旅游者的利益、旅游地居民的利益,实现旅游业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其实质就是不断保持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并能给旅游区的居民公平地分配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罗平旅游业的现状

罗平是位于滇、黔、桂三省交界处的小城,素有“鸡鸣三省”的美誉,得山川湖泊之灵气,是理想的旅游地。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九龙瀑布群为省命名的11个优秀风景区之一,鲁布革小三峡碧波荡漾,多依河省级名胜风景区风光绮丽,民族风情浓郁。罗平县物产富饶,是省烤烟、蜜蜂春繁和蜂产品加工基地县。油菜产量居全省各县之首,几十万亩连片油菜花海每于其他产业,旅游业将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文化特色作为旅游产品的主体资源,把民族文化当作“加工对象”,因而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将更加强调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同时民族文化的展现机会和途径因旅游业的发展而增多,民族文化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到复兴和发展。因此旅游业的发展相对于其他产业能更有效回避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生存环境的直接改变。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还能将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民族文化弘扬有机结合起来,为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提供动力和支撑;而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特色文化的传承又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发展旅游业与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是统一的,只能说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改善和文化传承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能否变为现实,还有待于对旅游发展模式的科学确立和旅游开发策略的正确选择。

二、旅游业发展对罗平自然生态环境和油菜花文化的冲击

1、对生态旅游发展的认识不够

近几年,罗平县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缺乏生态旅游发展观念。在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生态环境系统抵御干扰能力低,恢复能力弱。

(1)开发建设者缺乏生态旅游发展观,只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对资源的破坏,在基础设施建设时,没有建设相应的污染治理设施。

(2)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生态旅游观念,包括导游,由于生态旅游知识匮乏,不能向游客倡导生态旅游,也就不能很好规范旅游者的行为。

(3)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缺乏必要的认识。旅游者的一些不当行为,造成了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对生态旅游发展认识不够,已成为罗平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滞后

生态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或旅游方式,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多重目标的统一。因此,生态旅游的规划设计十分重要,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才能使多重目标协调统一起来。当前罗平生态旅游规划工作还比较滞后,特别是规划理念、专业化水平和规划深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使旅游资源质量下降,丧失应有的客源市场;另一方面将影响旅游产品的创新能力,构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3、环境恶化的现象时有发生

罗平县境内水系发达,全县有小河流25条,其旅游景点绝大部分以水资源为依托,九龙瀑布、小三峡、多依河、万峰湖等景区都是以水为主要自然景观。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体污染日益严重。以万峰湖为例,水质为劣V类,总磷平均超标2―2.8倍,总磷平均超标2.6―11.4倍,氨氮平均超标7.9倍,水体富营养化非常严重。其他景区的水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九龙瀑布风景区内的以堵列小河也曾发生水污染事件。水体污染已成为制约罗平县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还有森林面积减少导致的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现象和煤炭、铅锌矿无序开采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三、推行清洁生产,促进罗平旅游业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罗平旅游业的魅力植根于秀美的湖光山色,依托于独具一格的母系文化和民俗风情。如果沉醉于旅游经济高速增长的喜悦中,而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环境和油菜花文化的保护,将严重威胁罗平湖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在旅游业开发和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和油菜花文化的保护,处理好文化、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文化、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谐共生。

旅游业开发与环境保护是一个双向交互的过程。一方面,优良的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旅游业开发与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的副产品,如果被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将改变环境的固有状态,进而影响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针对这一矛盾,业内学者提出了要转变旅游形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其实,即使是生态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只是在程度上和强度上可能比其他旅游形式有所减轻而已。要把发展旅游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必须采取一体化的预防策略――开展清洁生产。

旅游业清洁生产是指以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在旅游业实行全过程的环境质量控制,将旅游企业、旅游者对环境的直接与间接的负面影响消除或使之尽可能地减少的活动过程。最终是要达到人类与自然在健康、可支撑、多样性和可持续的条件下共存,保证自然系统和人类共生的权利。

1、旅游资源开发

要从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中探索内在的规律,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研究,维持自然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以及人文景观的完整性,尽可能降低旅游开发或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这就要求旅**业的主管部门和从业者在制定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策略时,要在环保专家的指导下,了解生态系统的自然行为、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动植物生活环境状况、生态系统的能量补充以及生态系统改变的可接受程度等等,把资源的保护贯穿于旅游规划、开发以及经营的整个过程中,提供相关的政策和管理作保障。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执法力度,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确保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率和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2、加大宣传教育,强化法制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倡导生态旅游观念

鉴于旅游对环境有潜在性、持续性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法。除现有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外,地方政府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相应的法规,加强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1)通过地方立法,把对旅游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景点,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的科学管理,做到“以法兴游”、“以法治游”,杜绝一切破坏环境资源的现象。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应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2)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全县人民树立生态保护第一位的思想。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生态旅游,使全县人民了解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参与到促进生态旅游发展的队伍中来,为罗平县生态环境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二是向旅游者宣传生态旅游,规范其旅**为,真正做到“除了足迹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

(3)对旅游管理人员、导游等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生态教育培训,改变“旅游业是无烟”、“旅游资源可再生”的观念,切实把旅游环境当成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同时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出生态旅游方面的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

3、能源管理

对于清洁生产来说,负责任地使用能源是基本的要求。能源管理必须平衡正当的能源需要和适宜的能源供给,包括节约使用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尽量寻求和推广使用初级可再生能源。具体而言,可拿出一部分旅游收入在保护区内推广修建节柴灶,补助购买灶具,推广使用沼气、液化气等其他替代烧柴的能源;对于村民建材、烧柴和篝火用柴实行统一规划,定点采伐;利用明瓦加强屋顶采光;利用高原太阳辐射强优势,推广使用太阳能等。

提倡村民保持传统,增强民族意识;不提倡游客参加村里的宗教仪式活动,以保证其神圣性和非商业性。另外,需要规划建设“旅游开发园区”作为旅游住宿和餐饮服务设施用地,为游客集中提供食、宿、购服务。

四、结语

旅游业不仅对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提出要求,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民族文化传承提供物质上的支持,而且又可能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当前云南努力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强省的大背景下,不少以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为依托开发的旅游区,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希望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摆脱贫困的愿望比较强烈。这些地区往往也是一些文化和生态都比较脆弱的地带,旅游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给本来已经脆弱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因此,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文化、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出一条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又不使生态环境恶化和民族文化断裂的旅游业发展道路,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生态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5-09 20:44
下一篇 2024-05-09 20:44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fwzx/4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