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小故事范文1
据清人宣鼎所著《夜雨秋灯录》一书记载,有着“郑三绝”之称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酷爱吃狗肉,性格豪爽,喜交儒雅之士。凡乡邻朋友只要将狗肉送他,他就会欣然挥毫,以诗、书、画慷慨奉谢。
到乾隆年间,官居知县的郑板桥更是声名远扬,世人争相购买并以珍藏有他的墨迹为荣。当时,扬州有一个叫甄小泉的盐商,几次上门重金相求,郑板桥因厌恶其为人,一直没理他的茬儿。甄小泉心有不甘,苦思冥想之后,终于想出一条妙计。一次,郑板桥到郊外赏竹,行走期间,忽听得从远处传来飘来悠扬的琴声。循声来到几间幽雅的茅舍前,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在抚琴吟诗,眉宇之间,颇有隐士之风。旁边一书童在烹煮狗肉。郑板桥闻到狗肉的香味,顿时眉开眼笑地问:“先生爱吃狗肉?”老者答道:“百味唯此**,您若喜欢,就请慢用吧。”于是,自以为遇到知己的郑板桥便大嚼起来,并且和老者相谈甚欢。言谈之中,郑板桥发现粉墙壁空空荡荡的,就问:“为何不挂些字画以作点缀?”老者答道:“宁缺勿滥。没有好的,只好空着。板桥字画,盛名已久,不知果真如何?但求赐宝。”郑板桥笑答:“鄙人郑板桥,做画两张如何?”老者击掌说:“求之不得。”不一会儿,郑板桥就为洋洋洒洒地老者留下了几幅书画。
翌日,大功告成的盐商甄小泉专门设宴请客,并以此书画在宾朋面前大肆炫耀。郑板桥得知,方知中了“狗肉计”,自是懊悔不已。
这则故事,读后发人深省。不言而喻,正是因为“精明的”盐商摸准了郑板桥喜爱儒雅之士和爱吃狗肉的脉,才巧生一计,让心高气傲的郑板桥毫无设防地钻进了他精心设好的温柔“圈套”,并轻而易举就把郑板桥的画“雅赚”了去。所幸郑板桥恭手相送的只是他私人的才艺,而非为官之准则。
诚然,生活在大千世界里的人,每天都要不可避免地和形形的人打交道,要面对许许多多诱惑的考验。尤其是手中掌权的领导干部,更要提高警惕,筑牢道德的防线,坚决抵御来自方方面面的“软诱惑”。那些血淋淋的教训,已为世人敲响了警钟。
郑板桥的小故事范文2
说起郑板桥,那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呀。
你呢,你对他了解多少呢?我对他可谓是“熟识”,下面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他吧:
郑板桥生于1693年,1765年逝世。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着有《板桥全集》。
说到郑板桥,就不得不提他的画,说到他的画就不得不提他画的竹。
郑板桥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清代学者像传》他一生的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他曾有诗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少年时,屋旁有一片竹,他于是在窗上糊上白纸,白天的日光和夜晚的月色将竹影投射到窗纸上,他觉得零乱的竹影就是天然图画。后来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的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在《题画竹》中,他总结自己的画竹之法: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他的《墨竹图》,嫩竹老竹,泼墨有香有淡,11枝竹,新、老、前、后,层次清楚,既互相交叉,又各自独立,极富立体感,是一幅优秀的作品。
郑板桥最令人敬佩的还是他在临终时给儿子的遗嘱。
郑板桥老年得子,可他深知“爱子必以其通”。临终前,他把儿子叫到床前,不是给儿子许多金银财宝,而是叫儿子蒸馒头给他吃。手下人出面求情:“少爷不会做馒头,还是让厨师代劳吧。”而郑板桥固执地坚持要儿子自己动手。儿子只得向厨师请教,终于蒸出一锅馒头。当他把馒头送到父亲床前,老人已经与世长辞了,床前只留下一张遗嘱:“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这个故事发人深省。一个古人,对子女的教育如此有远见,就是在临终前想到的也是教育孩子如何自强自立,立足社会……而我们现在一些做父母的是怎么想的?
当前,有不少家长认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理由”是自己这一代受过很多的苦,不能再让孩子受苦了,现在又只有一个孩子,怎能忍心孩子受委屈、遭挫折、泡苦水呢?因此,一味对孩子的呵护、溺爱,就连一些穿衣、穿裤、洗衣以至收书包等孩子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也要大包大揽,生怕孩子受累。这种“鸡蛋壳装汤——撒不开手”的做法,从表面看来,似乎是在关心着孩子,实际则是贻害了孩子,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产生过分依赖心理,从小不爱劳动,连独立生存的起码能力都没有,哪有什么好处可言?
家长们须知道,孩子终究有一天要长大,要脱离父母自己去奋斗、去生存。如果不从小磨炼他们的意志,锻炼他们的能力,当他们长大了离开父母时,面对挫折势必手足无措。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得好,溺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是可以杀死孩子的“毒药”。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与我们截然不同。他们凡事都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孩子也从不依赖父母。即使是总统的孩子上大学,也要靠打工供自己读书,不这样将被世人笑话。而我们的孩子却把依赖老人当作一种美事,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从清代着名书画家郑板桥这个教子故事中,使我们领悟到一个道理:只有培养孩子从小认识劳动的价值,着力培养自食其力,艰苦奋斗,富有开拓精神,才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郑板桥吩咐儿子亲手做的那锅馒头及其那一派金玉遗言,远比金钱的遗产珍贵得多。
郑板桥的小故事范文3
中国现代史上,有着很多曲折跌宕,起伏感人的传奇故事。他凭借着不屈的“板桥精神”、“竹子精神”、“篷车精神”和超人的毅力,开创了“十几个中国第一。铸就了当代板桥并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认可。”他是一个亘古未有、史无前例、空前绝后的非常特殊的人物。有人说他是板桥化身,有的说他是板桥转世,有的说他是板桥再现,还有的说他是板桥在世,活着的郑板桥。他是一位名震中国艺坛被称为“当代画坛奇人”、“艺术大师”、“当代板桥”的杰出画家,一个把艺术服务于社会的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是新时代用文化艺术奉献人民的光辉典范。
他的传奇人生,用作家书写,是一部人物传奇小说;用电影电视的方式拍摄,是一部精彩的几十集纪实性连续剧。这个人就是中国著名书画家梁文敏。
他与板桥结下不解之缘
清代的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画派的主要代表,他的书画达到了顶级高度,被中国书画史上称为“诗、书、画三绝”的艺术大师。1765年郑板桥仙逝180年后,中国当代书画史上,又出现了一位郑板桥的传承者――著名画家梁文敏。
也许是历史和命运的安排,梁文敏与郑板桥的身世、爱好、性格、行为乃至生活方式都极为相似,仿佛是天意弄人,两个人有着难解的天缘巧合。梁文敏与郑板桥一样青少年时代家境都非常贫穷,两个人一样爱竹画竹,师竹,做竹人,一样爱民,无私奉献,义务教画,画的竹子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有趣的是,梁文敏出生地山东潍坊市在清代为潍县,郑板桥也曾在此地当过7年县令父母官……
1945年7月,梁文敏出生于山东潍坊平度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生活非常困难。梁文敏出生后,按着梁家祖上的排名顺序,应该排“文”字,病中的爷爷说祖上几代贫穷,没有一个读书人,为改变贫困面貌,把一切希望都落在这个孙子身上了。因此,“文”字后面加的是个“敏”字。“敏”是聪明敏捷、极强的意思。
郑板桥曾在潍县当过7年县令,无论在吏治还是诗文书画方面都留下了许多佳话和故事。郑板桥这个人物及故事深深的铭记于梁文敏的心里,他崇拜郑板桥的人格品德,从而使他渐渐地喜欢上了郑板桥以及他的书画,尤其是郑板桥的竹子画。梁文敏的幼年梦想就是能够像郑板桥那样画出竹的神韵,拥有竹的品质。于是,梁文敏很小就开始临摹郑板桥的竹子拓片图,小小年纪就默默走上学习郑板桥画竹的漫长艺术之路。他敬佩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竹子精神是他一生做人的追求
“竹子精神”和品节使梁文敏爱上了竹子。他从小就对竹子有着特殊的感情,选择画竹是他从小到大难舍难分的竹子情怀。
1950年梁文敏跟随着母亲来到大连,与离家出走闯关东失散多年的父亲相聚。上小学时,班主任发现他是个绘画的苗子,选送他到学校的美术组学习绘画,后来又经老师介绍到市少年宫学习绘画。小学毕业后,他考入师范学校。16岁那年,梁文敏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小学校任美术教师,使他有了更多研究郑板桥和画竹的时间。18岁那年,梁文敏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他把自己的一技之长奉献给战友,使战友们在紧张的训练中得到美好的享受。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出差,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利用休息时间到处寻竹画竹。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为他掌握墨竹绘画绝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梁文敏自幼酷爱丹青,潜心研究与致力于中国书画艺术60余年。凭着自己多年不屈不挠的不懈的努力、积累,他成为当代中国著名的画家。他的墨竹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一带宗师郑板桥作为自己的偶像,终身为师。出身贫苦家庭的他却有君子之志,还把对竹的热爱转化为师竹的过程,从他的人品也可以看到竹的影子。他在师竹的过程中,学到了竹的挺拔、竹的虚心和竹的品节等,清秀的竹子成了他心中真、善、美最好的物化形式,以墨画竹也成了他最大的爱好和艺术表达方式。
为了画好竹子,梁文敏遵循先师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画竹论语,勤学苦练,呕心沥血,春夏秋冬,风雨不误,己经达到“白天挥洒夜间思”如痴如狂程度,画竹是他的事业,也是他生命的全部,他每天沉浸在竹子的世界里,画的海洋里……
他的墨竹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独辟蹊径,刻意创新,其画法、笔法豪放,刚健有力,墨色淋漓,浓淡有致,大刀阔斧,纵横奔腾,如挟雷走电,龙飞凤舞、气势磅礴。他笔下的翠竹清新秀丽,给人以赏心悦目,生意盎然,栩栩如生之感。他所创作的墨竹风格,既有板桥遗风,又有文敏风采,在国内画坛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誉为“竹魁”“竹仙”“竹魂”“当代板桥”。他的画不光被国内收藏家珍藏,并被海外华人奉为珍品,并已成为代表民族精神傲骨铮铮的“中国结”。
20年前,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美术家协会主席宋雨桂评价赞誉梁文敏的墨竹为“竹魁”“竹仙”,并题词:“竹魁,文敏道兄画竹关东无出右者,吾谓之墨竹仙客也。”
“画苑耕耘六十春,情凝笔底具精神。虚心有节英雄气,傲雪凌霜竹似君。”这是梁文敏对自己这些年的总结。他还说:“东坡先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这辈子也算是与竹子分不开了,我这一生我自己就是竹子,竹子就是我”。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中。”这是梁文敏最喜欢的一首诗。郑板桥在诗中称诵的竹子精神,成为梁文敏一生做人的追求。正是竹的精神和品格,给了他莫大的安慰,赋予他无穷的力量支撑他一路向前。他用“竹”的精神鼓励自己走出了一条艰辛而又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道路,谱写传奇艺术人生。“竹”的精神也铸就了他――中国当代郑板桥。
篷车精神 青竹品节
在享有画坛盛誉的同时,梁文敏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旅行家,也是一个勇于开拓的改革者。历经许多磨难的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创出了很多中国第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勇于第一个吃螃蟹,毅然辞去公职,从事个体经营,成为全中国第一个党员个体户,创办了全国第一家个体“墨宝斋”画店,是将中国书画走向市场的第一人。1983年,他的个体画店“墨宝斋”书画店开张。作为全国第一家个体画店,他经受了当时人们质疑的目光。这不仅是梁文敏一生的转折点,也是新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梁文敏自费远足到祖国的名山,深入竹海写生、实地考察竹子,办创作打草稿,拜师访友。得到了刘海粟、董寿平、韩美林、娄师白等宇国画大师的指点,艺术水平和眼界不断提升,书画界的同行们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和和鼓励。
在积极参加各种义务书画活动中,梁文敏感到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新中国的文艺复兴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于是他又倾其所有,1986年创办了国内第一家个体业余函授美术学校,将他总结的《墨竹速成》教学方法向社会推广,免费向全国学员函授画墨竹技巧。全国各地2000多名学员纷纷把报名信寄给梁文敏,这其中有战斗在老山前线的战士,甚至有的残疾学员拄着双拐、青年农民背着行李当面求教,热情的学员感动了他。他冒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以文化大篷车的形式进行全国巡回授课,把文化艺术送下乡、送上门。
多年的军旅生涯,梁文敏养成了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说做就做!凭着一颗火热的心,凭着一股永不服输的劲头,他拿出全部积蓄倾其家产,加上贷款,投资10万余元,购置了一辆大客车及相关教学设备,经过改装,成为适合流动教学的野外食宿的全国第一辆流动函授辅导车。这辆函授辅导车创画家全国巡回教学辅导之先例。后发展成为文化大篷车,被中央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第一个文化大篷车”,开创了“中国篷车文化”。“ 篷车精神”1988年1月12日,中国第一个文化大篷车在大连市委和各级领导的关怀、群众的期待下从大连出发开始了征程。
20年间,梁文敏的文化大篷车行程8万多公里,经历大小灾难170次,途经13个省70多个市县、200多个活动点,先后对2000多名学员进行了间试辅导,此外沿途又招收上万名学员。途中他举办了书画展100多场、书画表演200多次,观众超过10万多人次。在全国各地的工厂、矿山街道、学校、部队,农村都留下了梁文敏奋笔作画以及辅导学员的身影。他还招收失足青年,免费帮助他们,教给他们一技之长,使其重新做人为社会做贡献。梁文敏的大篷车不仅教授墨竹技法,在偏远的山区,晚上还利用大篷车上的录像设备,给部队战友和当地村民播放录像片,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在文化大篷车的带动下,广西桂林市还建起了书画艺术一条街,成为了当地文化特色。1995年,广西桂林已形成全国最大的工艺品、奇石和书画基地,梁文敏也成了业界的领军人物,被桂林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评为文明经营户和先进个体劳动者,推动了我国书画业的快速发展。
在广西桂林国际旅游工艺品交易大会上,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和长丁关根亲自为“书画一条街”剪彩并参观了板桥画店,高兴地对梁文敏说:“板桥画店全国第一,办的好,你是新时代中国书画个体户的典范,文化个体经营者的一面旗帜。”
文化大篷车还帮助无数战功卓越的老将军、部队离退休老干部找到了晚年生活的精神寄托,画出了一片绚丽的夕阳红。文化大篷车帮助无数残疾人自食其力,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文化大篷车帮助万千农民学到了一门实用的本事,让其依靠过硬的绘画技术脱贫致富,过上殷实的生活。文化大篷车让无数平民百姓走进了姿态万千的竹世界,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对艺术的激情。
梁文敏带领家人勇于开拓和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受到中央有关领导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被誉为“中华英才”、“风流人物”、“天下奇迹创造者”。《人民日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全国200多家新闻媒体先后做了报道,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做了宣传。
著名画家范曾与梁文敏会晤恳谈后,欣然挥笔题写了“篷车精神、青竹品节”。中国文联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高占祥在接见梁文敏时,高度评价和肯定了梁文敏的艺术水平和开拓精神,并亲笔题词“墨花飞紫露、笔阵起雄风”。
中国第一个文化大篷车满载梁文敏对艺术的终身追求,对广大美术爱好者的一片赤诚,在征程上播撒了无数美术种子,栽培了无数艺术之花,成为当代文化艺术领域一个闪亮的坐标。“篷车精神”成为闪亮的文化品牌,新时代的强音!
郑板桥的小故事范文4
至少四座桥梁违规使用
超期存放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郑民高速公路是河南省2010年重点高速公路项目,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686”中的6条区间通道之一。
2011年12月29日,郑民高速公路郑州至开封段一期工程竣工通车。全长40公里,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20公里,双向四车道,东连日南高速,西与郑州段相接,是开封南部的一条主要交通干道。
已经竣工通车的高速公路工程怎么会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呢?
“都是催逼施工进度惹的祸。”王洪刚说。
王洪刚,原郑民高速开封段土建第七标段承建商——山东通达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原郑民高速开封段土建第七段标项目部材料部负责人。
他出示给记者的资料显示,郑民高速开封段土建第七标段为预制标段,而其中至少有四座桥梁违规使用了超期存放的预制箱梁、空心板,给桥梁质量与安全带来隐患——
K50+261分离式立交使用的84片预制空心板:生产日期分别为2010年8月20?10月7日,出梁日期在2011年7月21?25日,存放时间大多在300天以上,超出有关技术规范要求200多天以上。
K50+662百亩岗支渠中桥使用的84片空心板:生产日期为2010年8月3?20日,出梁日期在2011年8月10?15日,存放时间基本在360天以上,超出有关技术规范要求270天以上。
LAKO+823胜利渠中桥使用的14片预制空心板,存放时间最少在283天以上,超期存放天数在193天以上。
K56+603开扶铁路分离式立交使用的30片预制箱梁,存放时间最短的在321天,最长的达492天,超出有关规定时间最少231天,最长1年多。
而按交通运输部2011年6月7日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之16.4.7第3条,构件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构件应按其安装的先后顺序编号存放,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5个月。”
事实上,该标段的业主单位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郑民分公司对此也心知肚明,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1月编制的一份招标文件《项目专用合同条款》中就明确提到,“增加土建工程承包人和土建工程(预制)承包人的配合,第E条,梁箱、空心板从预制完成到安装完毕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90天。”
业内专业人士认为,预制件超期存放,会受到气温变化、空气、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影响而使其质量发生变化。如超期存放,出场使用前应该由具备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达标者方可使用。
但据知情人反映,这些超期存放的预制梁、板等,并未履行质量检测程序,就被悉数拉走上桥使用。
上述预制件缘何超期存放?王洪刚告诉记者,郑民高速施工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差,致使工程进度缓慢,但业主中原高速郑民分公司却催逼预制项目部加快施工进度,造成预制场地无法满足存梁的需求,“在征得业主的同意后,项目部又二次征地、超期存梁、倒梁……”
中原高速郑民分公司敷衍塞责
预制件超期存放是否属实?为什么催逼预制项目部加快施工进度?记者前往中原高速公路郑民分公司了解情况。
办公室人员告诉记者,开封段预制七标的事归公司书记李明负责,并在和李明通话后向记者提供了其手机号,让记者直接联系。记者随后拨通了李明的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
记者随后又联系中原高速公路郑民分公司现任总经理段永灿,但手机也无人接听,发去采访短信亦未得到回复。
不过,当天中原高速郑民分公司合同部经理朱仁杰主动给记者来电,但对于记者的问题,他表示需要给领导汇报。
截至发稿,中原高速公路公司郑民分公司先记者发来两份材料。先是一份没有署名单位和时间的电子邮件《郑民高速材料》,该材料称“我们又委托专门工程试验检测机构在梁板安装之前随机进行了荷载试验,结果符合要求。”但并没有应记者要求说明是哪家检测机构检测的,也未附相关的检测报告。
郑民分公司给记者发来的另一份材料是由河南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出具的试验报告,该报告显示项目名称为“郑民高速开封段TJ-7项目经理部13M空心板”,检测内容为“静荷载试验”,而检测完成时间为“2011年1月”。
但业内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这份“试验报告”实际上是敷衍塞责。他分析,一、静荷载试验不能检测超期存放所引发的的质量问题。要证明有无问题,需做的是预拱度试验、预压试验等。二是该报告显示的检测完成时间与上述出梁时间相去甚远,也不能说明就是针对超期存放问题所做的检测。三、该检测的3片试验梁是随机抽取的,且“试验时,梁龄期大于1个月”,这进一步说明,该项检测与超期存放问题无关。
郑板桥的小故事范文5
一据《春秋》记载:春秋初期,郑庄公出生时,母亲姜氏因难产受惊而对他心存憎恶,进而偏爱小儿子公叔段,便多次干扰庄公继位。后来庄公即位,姜氏支持公叔段发展势力,并企图夺位。郑庄公得知后不动声色,欲擒故纵,一举粉碎叛乱,把姜氏放逐到城颍(今河南襄城东北),并与之断绝母子关系,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当时镇守颍谷的郑国大夫颍考叔,有心从中调解。一次,颍考叔进贡庄公,庄公设宴款待,颍考叔把赏赐的肉放到袖筒里留着。庄公问他为什么这么做,颍考叔回答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庄公抑郁地说:“尔有母遗,我独无。”颍考叔说:“敢问何谓也?”郑庄公谈起此事,并心生悔意。颍考叔说:“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庄公听从了他的建议,在城颍挖掘地下通道,下见水泉,又在见泉处建一阙室,于是母子相见,和好如初。“黄泉相见”的故事就这样流传开来。
据史载:鲁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郑将讨伐许国,授兵于大宫。公子阏(字子都)与颍考叔争夺兵权,两人暗生嫌隙。伐许之役,考叔捷足先登许城,子都在背后偷偷搭箭向他射去,考叔就坠城而死。成语“暗箭伤人”就源于此。现在的颍桥镇,尚有颍考叔墓址留存。
二颍桥古镇是汴宛、洛许大道及到达南方诸省的要冲,历代的文人墨客、商贾贩夫经过这里,无不留步。有的看中这里的位置和人气,就在此沿途驻足做起生意,久而久之,这里就形成了一条繁华的街市。因街市的北端颍河上有一座古石桥,这街市就叫颍桥镇。
“颍桥古桥”修建于宋代中期,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古桥全长200米,宽8米,72孔,桥面、桥墩全部用长2.7米、宽0.7米、厚0.3米的青石板建造。桥面石板间有楔形榫槽连接,并用铁水浇铸。桥墩用青石垒砌,每块青石的中间凿有拳头大小方孔,叠砌之后,在下方孔中浇铸铁水。桥墩朝上游刻有青石龙头,朝下游刻有青石龙尾,龙头龙尾高出桥面,作为栏杆支柱,上设青石护栏。桥两端各有石狮一对,颇为壮观。
三颍桥镇有三分之一是回民,回汉杂居,彼此尊重,和睦相处。镇北保存着一所民国建造的清真寺,回族群众每逢婚丧嫁娶或斋节,都要在此举行一些隆重的仪式,给这千年古镇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郑板桥的小故事范文6
在定居扬州之前,郑板桥曾经在苏州停留了三年时间。因为早已无意再涉足官场,他便在苏州城里的一条小巷中开了一间画室,就靠鬻画以维持全家的生计。距离郑板桥的画室不远处还有一间画室,画室的主人是个落第的秀才,名叫吕子敬,体弱多病,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得十分艰难,不过幸运的是他还能画得一手好梅花,就靠卖“梅花”支撑全家的开支。吕子敬书生气十足,曾经非常得意地夸耀自己画的梅花是“远看花影动,近闻有花香”。次语虽然颇多自卖自夸的成分,但他画的梅花倒也真的算是不俗,就连郑板桥看过之后也大为赞许。
画室开张之后,由于郑板桥书名画名早已远扬,前来求书画的人非常多。郑板桥润例照收,书法或者是花鸟、山水以及竹子之类的画作都是信手拈来,全在顾客的喜好。不过,有一条规矩他一直坚持着,那就是他从来不画梅花,而且总说自己的梅花与吕子敬的相差甚远,就是真的画也是班门弄斧,徒留笑柄。即使有人非得要买他画的梅花,他也会极力称赞吕子敬的画梅功夫。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他不但嘴里对吕子敬推崇备至,还总是亲自领着要梅花图的顾客到吕子敬那里,把生意介绍给对方,而且还会和顾客一起观看吕子敬画梅花。吕子敬画梅完全遵循写实的手法,每个花瓣都画得仔仔细细、活灵活现,他笔下的梅花可以说是栩栩如生。郑板桥总是当着顾客的面高度赞扬吕子敬的梅花,常常一脸钦慕地说:“吕先生画的梅花,我就是再学上十年八年,也很难画到这个程度。”
苏州城中有一个辞官回家颐养天年的老吏部尚书,不但非常喜欢书画,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对郑板桥的书法和绘画都十分推崇,而且不辞辛苦地亲自来到郑板桥的画室里,出五十两银子的高价,让郑板桥以“梅花幽谷独自香”为题画一幅梅花。郑板桥十分委婉地推辞说:“老大人,说到画梅,还是吕子敬先生画得好。只有他画的梅花才能值五十两银子,我的梅花充其量也就值五两银子!”说完之后,郑板桥亲自向老尚书指明吕子敬的画室地址,又把一笔送上门来的大生意转给了吕子敬。
转眼之间,郑板桥在苏州已经住了三年的时间,他就要搬家到扬州去了。临行前,吕子敬颇多感激地前来为他送行。自古而降,文人送别的时候大多都会作文赋诗以驱遣离愁别绪,而画家们话别的时候则经常会以丹青互赠以寄托友情。分别之际,郑板桥展纸挥毫,作了一幅画送给吕子敬,画面内容竟然是梅花。
只见郑板桥沉着挥笔,笔走侧锋,由深入浅,画出了苍劲有力且带着飞白的梅花主干。画花朵时,用墨浓淡相宜,有轻有重,花瓣用淡墨直接点出,等水迹未干时又在花瓣下端以焦墨渗化。这样画出来的梅花酣畅淋漓,笔法流动,神采飞扬。再看整个画面的结构,只有三四朵梅花画得清晰,余者皆似随意点染,但整幅画作却真有“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五枝”的绝美意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