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教学的方法范文1
一、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概念教学的关系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认知结构形成的纽带就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具有学习指导意义,能够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习惯与思维方式.初中数学概念,是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石.所以,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要重视合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数学现实出发,提出问题,通过概括提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升华为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各个数学概念之间均具有一定的联系,它们不是孤立的,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需要运用恰当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将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学生进行交流,在概念教学中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数学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数学思想方法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1.类比思想的应用
类比,是指利用两个对象某些相似、相同的性质,推断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另外一些相似、相同的性质.类比是一种不充分的、主观的似真推理,为了确认猜想的正确性,还必须进行严格的逻辑论证.在概念教学中引入类比,通过比较两个数学概念,找出其相似或相同的性质,以推导出数学概念的其他属性.类比思想的灵活运用,能够引导学生对比新旧概念,发现新概念和旧概念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牢固记忆所学的数学概念.
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先引领学生回顾“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接着利用类比的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运用多媒体同时呈现一组全等三角形和一组相似三角形,让学生找出两组三角形之间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如有些学生回答“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全都一样,而另一组三角形形状一样,大小却不一样”,在此基础上展开“相似三角形”概念,使得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相似三角形概念.
2.化归思想的应用
化归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之一,其将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变形、转换,归结成另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通过求解容易的问题最终解决原有问题.在初中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均体现了化归思想.例如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一般转化为特殊,高次转化为低次等.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灵活地运用化归思想方法,将一些复杂的数学概念直观地展示给学生,通过分解、代换、旋转、平移或是变形等方式,将一个非基本问题转化为一个学生熟悉的基本问题,将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概念转化为一个学生熟悉的基本概念,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新概念.
例如,在讲“圆周角”时,教师可以运用化归的思想方法,先将圆周角的教学转化为圆心角的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圆周角的特征,进而揭示圆周角的本质,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识别圆周角.
3.归纳思想的应用
归纳是从一些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则或概念的思维方法.归纳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在教学时可以分类比较数学知识,找出同一类型的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共性,说明或概括这一类型的特征与规律,引导学生领悟新的数学概念.
4.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数形结合包括“以数辅形”与“以形助数”两个方面.在具体应用中,可以借助规范严密、精确的数阐明形的属性,借助直观、生动的形,阐明数之间的联系.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把握了问题条件与结论间的联系,巧妙地结合运用精确的数量关系和形象直观的空间形式,通过数与形的结合,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找出解题思路,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初中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占主导转化为以抽象思维占主导的思维过渡期,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能够比孤立、单一的讲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概念教学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化学基本概念;教学方法;选择
一、化学概念和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是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化学基本概念是指化学学科中广泛应用的化学概念。学生能清楚、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学好基本概念,才能建立“化学”这座高楼大厦。
二、中学化学基本概念的主要内容
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大致分为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结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化学用语、化学量、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等八类。
三、化学基本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适用于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流程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我们可以知道可能适用于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范例法和自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对应的教学流程如下:
(二)依据概念形成的认知过程选择教学方法
1. 化学基本概念形成的认知过程
认识是有规律的。所以教学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原则,对所学的知识也要按感知、理解、运用、巩固、综合的过程使学生掌握。又由于学生的认识过程要经过自己的大脑进行系统地思维来完成,所以教师要把握思维过程,恰当地利用思维形式、采用诸如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思维方法进行教学。也就是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因此要求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把普遍的认识规律,恰当的思维方法运用到每章、每节、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化学概念的教学也是如此。
化学概念形成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1 概念形成教学模式图
概念形成的感知阶段:所谓感知是指感觉与知觉的统称,是客观事物通过感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在此阶段,学生有目的地感知或观察典型的事例、事物或教师运用教材进行的语言描述以及其它多媒体的更加直观表象的信息;教师则要设置问题情境,并引发学生思考。
概念形成的认知加工阶段:通过对概念的感知,学生对典型的事例或事物进行演绎和归纳、综合和分析、概括和抽象、分类和比较以及推理和判断等方法提取其“本质特征”。通过上述方法,学生对所要接受的概念进行分析并确定其与各概念之间的联系,结合经验中的实例,形成对所学概念关键特征的意义表征。
概念的初步形成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应讲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学生将对其关键特征进行概括、类比并且推广到事物的更大范围,做出定义、形成概念,或者认同和理解教师给予的定义,由短时记忆过度到长时记忆,促使概念符号化,概念进入到学生的观念阶段。
概念形成的联系整合阶段:对新形成的概念明确外延,进行非关键性特征的解释,运用新形成的概念进行鉴别、判断、划分、归属等活动,使新概念和已有概念相互作用,形成高度整合的新概念结构。
概念形成的运用阶段: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概念对事物进行推理、概括、判断、解释等,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以及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如果新问题或新现象能被新概念准确的解释,学生则认为这些概念是正确的,这类概念就进入了信念阶层,这样的概念一旦形成,不易改变;如果学生新学习的概念在实际运用阶段发现其与现象不符,不能很好的解释现象,学生则会重新检查初步形成的概念是否合理与正确,并且对初步形成的概念进行补充和修正。
2. 依据概念形成的认知过程进行化学基本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概念的感知阶段,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感知这个概念,我们最好选择实验法来进行,因为实验法是最直观的感知方法。
但是,实验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概念的感知,有一些概念并不需要用实验法来让学生感知。那么,对于这种概念,首先,我们就应创设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教师进行新课的导入;然后教师对新概念进行讲解;接着在教师的帮助下,对所学的概念进行巩固,此时教师应强调学习这个概念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通过教师的指导,对这个概念做反馈练习,最终形成概念。
这是一个激发动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强调巩固、反馈调控的过程,这也恰好是讲授法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说,讲授法的教学流程符合概念形成的认知过程。因此,我认为,从理论上看,讲授法是适合绝大多数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教学方法。但是,还有许多概念可以采用实验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三)依据化学基本概念的知识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1. 依据概念的层次性选择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概念是具有层次性的,有些概念的层次较浅,具有表象的属性,容易被学生理解和发现,如金属、酸、水、混合物、氧化物等,对于这种概念学生经过短时间的分析与观察,能够较容易的理解,同时接受并认同。我们可以采用自学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水”这个概念的时候,由于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水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此,完全可以采用自学法来进行教学。再比如,对于“氧化物”的概念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讨论法展开教学。教材中给出的“氧化物”定义为“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小组讨论,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教师讲解时也要特别强调这一点,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然后,再做一些课堂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掌握好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并且提高学生运用基本概念的能力。
对于另外一些较深层次的概念,需要学习者具备良好的分析推理、抽象思维能力,才能了解这类概念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采用发现法对这类概念进行教学。例如,对“原电池”概念的学习,我们可以先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热电厂的生产过程,也就是火力发电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过程;然后,提出问题“在火力发电的过程中,化学能要经过一系列能量转换环节才能转化为电能。由于转换环节多,能源利用率低,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那么,能否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得出原电池的概念;最后,再通过练习,加深对原电池概念的理解,巩固对原电池概念的掌握。再比如,进行“离子反应”的概念的教学时,我们也可以先创设一个情境,实验:分别展示50mL物质的量浓度0.lmol/L的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导电性实验,让学生观察到都能够导电,然后设置疑问:如果将氢氧化钡溶液缓缓倒入硫酸溶液中,电灯泡的亮度将会如何变化?学生会做出不同的假设,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从而得出该反应的实质——离子间进行的反应,进而树立起离子反应的概念;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离子反应的概念。
2. 依据概念的易混淆性选择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化学基本概念除了具有层次性,有些概念还有易混淆性,如干馏和蒸馏。对于这类概念,我们可以采用范例法进行教学。它的教学流程如下:教师先将干馏和蒸馏进行归类,它们都属于有关化学实验技能方面的概念;然后教师先讲解其中一种概念,比如先讲解干馏,那就要从干馏概念的关键属性,即变化实质、原料状态、产物状态、操作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讲解;学生也要从这四个方面对蒸馏进行模仿自学。
综上所述,对于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要依据其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学内容不是选择教学方法唯一的依据,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特征,学生特点以及学校的物质条件来选择最为合理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顺清.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其优化策略[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 江家发. 化学教学设计论[M]. 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3] 侯忠财,张道飞. 化学概念教学与学生心理活动[J]. 长春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4] 刘艳玲.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5] 乔蕾. 延边地区高中生化学错误概念探查及对策研究——以物质结构错误概念为例[D]. 延吉:延边大学
[6] 王治. 浅谈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7] 宋立彬. 研究认识规律,选择教学方法——小议化学概念的课堂教学方法[J]. 天中学刊
[8] 林峰.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方法与教学策略[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9] 邹伟. 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N]. 学知报
概念教学的方法范文3
一、利用身边熟悉事物引入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遥不可及.而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础,若无法正确理解和掌握,则会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教师应多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以及例子将数学概念具体化,这也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熟悉的事物或例子引出另一个新的事物,学生比较能接受这样的方式.
集合是高一最先要学习的一个数学概念,教师可以利用小故事来引入,例如:从前有个渔夫对数学非常感兴趣,但是就是不理解集合,偶然碰到了一位数学家,他就问这位数学家,集合是什么?数学家让这位渔夫去撒网打鱼,当网收起时,大大小小的鱼被一网打尽,数学家笑着说,这就是集合.撒网打鱼这个场景学生在生活中或电视上经常看到,通过这个小故事,学生明白集合就是把不同的元素集中在一起,而且会觉得有趣.引入概念之后,教师用身边的具体例子,比如班上不同身高的女学生组成一个集合,把学生从故事中拉回到现实,再给学生讲一下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这样的数学概念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印象深刻、记忆持久,同时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素质.
二、巧设问题情境,引入数学概念
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巧妙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解题方法,当学生用已学知识无法解决该问题时,教师要抓住时机马上引入要学的新的数学概念.这时学生会觉得新的概念帮自己解决一大难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新数学概念的教学.
比如,在学习正弦概念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一座房子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已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BAC=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BC=24 m,则需水管长度为多少米?”由于30°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马上得出两条边的长度,即可利用勾股定理解答.但在之前学生并没有学习过当度数是20°,40°、50°的直角三角形要怎么求解,这时教师再把正弦的概念引入,则为学生解决了难题,学生反而对这种新方法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再比如,在引入数列求和概念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创设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某公司职员,第一个月存2000元,以后每个月都比前一个月多存300元,按照这个速度,则该职员要工作多少年才能买得起一套100万的房子?根据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是无法迅速处理这么庞大数字的题目,这时教师再引入数列求和的概念,导出数列求和公式,学生一下子就能解决问题了.
与之前的概念教学方法相比,学生更喜欢这种问题情境教学,它能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三、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进行数学概念教学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数学概念的教学也是如此,理应由浅到深,循序渐进.教师不能急躁,一下子就把概念引入,学生会觉得很突兀,心里偶尔也会有些小抗拒.如果有些概念是我们小学或者初中就有所接触,高中阶段再把它深化,我们可以从学生最初学习该概念的阶段讲解,再慢慢引出高中阶段由这个原始概念引申出来的其他细化的、更为复杂的概念,一步一步,由浅到深,让学生在理解上有个过渡阶段.
概念教学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 深入理解;举例;运用;类比;分析;判断;图示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掌握数学概念是提高数学素养的必要条件. 它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数学教学传承先人之绝学,教师在数学概念的教学环节上不可掉以轻心.
一、重视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
1. 数学概念乃数学之精华
“数学概念高度凝结着数学家的思维,蕴涵了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在概念学习中养成的思维方式、方法迁移能力也最强.所以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中体验数学家概括数学概念的心路历程及缜密的思维特点,领悟数学家用数学的观点看待和认识世界的思想真谛,学会用概念思考,进而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例如,笛卡尔的直角坐标系的创建,在代数和几何上架起了一座桥梁,它使几何概念用数来表示,几何图形也可以用代数形式来表示,其意义深远. 如果学生能及时了解其产生的知识背景和深远意义,会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给今后的学习带来十足的动力.
2. 解决数学问题离不开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李邦河院士认为:“数学根本上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技巧不足道也!”
例如,青岛出版社的七年级数学下册P81,B组第3题:
解方程组ax + by = -2,cx - 7y = 8时,甲正确解得x = 3,y = -2,乙因把c写错解得x = -2,y = 2,求a,b的值.
这道题就是以考查概念为目的的,若学生对“方程的解”这个概念不能很好地理解,那么,这道题对他来说,就无从下手. 因此,解决数学问题离不开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应充分重视对数学概念的教学.
二、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类方法
1. 学生举例法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
例如,“单项式”概念的教学,可采取让学生大量举例的方法,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首先,通过教师的举例说明,得出定义,要想使学生们真正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只有通过让学生自己动脑举例,他们才能深度思考,深入理解“单项式”这个概念,举出符合定义的例子.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举的例子不但形式多样而且符合定义,如a, 0.5,3xy,-2a2b3c,等等,说明这些学生真正理解了概念;有的学生举的例子不符合定义,通过纠正错误,就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定义、内化概念.
类似的,像正数、负数、绝对值、相反数、实数、倒数、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整式、同类项、单项式的系数与指数、余角、补角等概念的学习都可采用让学生大量举例法.
2. 类比法
概念教学必须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对与新概念有关的或易于混淆的概念要有意识地进行类比,将新的概念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多边形与三角形,总体与样本,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正方形,相反数与倒数,角平分线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多边形的外角和与三角形的外角和,相似与全等,等等,都可通过类比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认识到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3. 运用法
有些概念必须通过运用,才会加深对它的理解,达到熟练掌握概念的程度.
例如,“方程(组)的解”这个概念,应让学生通过判断一个数(或一对数)是否是该方程(组)的解的练习,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再如,运用对概念的理解来解决问题,譬如前面提到的,青岛出版社的七年级数学下册P81,B组第3题,就属于这类问题.
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中点、平方根、立方根、因式分解等.
4. 分析定义法
分析定义时应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 有时还可采用反例教学,关键词语非常重要.
例如,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这三个概念,要引导学生注意分析关键词:“……的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点之间的距离”两个概念都要强调定义中的“长度”一词.
类似的还有: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分析“元”与“次”的含义,特别地,应多出xy + 5 = x - 3这一类的方程让学生辨识,加强对“次”的理解.
5. 判断法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意义识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们不能对初中学生的抽象识记估计过高,教师应采用一些具体的操作使学生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例如,对圆周角概念的理解,可展示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是圆周角. 通过判断,可纠正错误的理解,强化正确的理解. 还有,弦、切线、弦切角等概念的学习都可采用此法.
6. 由学生出题法
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后,有些错误是因为对“同底数幂乘法”的概念理解不到位. 而通过学生之间相互给对方出题,就可暴露出错的原因. 例如,下面是学生的出题:
请计算:(1)a3·a2 = (2)x5·x4 =
(3)m2·n7 = (4)x2 + y3 =
通过纠正(3)(4)题的出题错误,让学生深入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概念要求.
7. 图示法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的,他们对自己感到有兴趣的、新颖的、直观的材料识记能力较强.
例如,无理数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是虚无的,若能在数轴上画出长度为■的线段,配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就能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无理数.
概念教学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初中化学 基本概念教学
一、用数学手段(集合、代数式等)处理化学概念,帮助学生澄清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化学概念往往都是“成群结队”出现,而且众多概念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澄清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是化学基本概念教与学活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表示知识范围的大小的同一知识系列概念,可启发学生根据分析对象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用对应的数学手段——集合加以表示。如:氧化物、含氧化合物、化合物三个概念的相互关系就可以用集合的定义表示成:
对那些从定量角度反映概念内涵,而仍以文字形式给出的概念可让学生通过对概念认真分析,弄清各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用代数式的形式把概念“翻译”出来。例如在“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讲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其质量极小,运用起来很不方便,指出“相对原子质量”使用的重要性。
再指导学生通过练习的形式对概念加以巩固,在实际计算中体验相对原子质量的真正含义。如果学生只注意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尽管多次记忆仍一知半解。通过这样计算,学生便能直观地准确地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而且还较容易地把握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一个没有单位的相对量,数值大于等于一。
因此,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基本原理应是注重学生概念学习的过程,帮 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可以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分析归纳,形成基本概念适的条件使学生自 主建构意义形成概念。
实践证明,用数学手段(集合、代数式等)处理化学概念,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概念和澄清概念相互关系的难度。同时对学生掌握和应用概念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利用实验对基本概念进行解析
概念教学往往强调的语言较多,绕来绕去,让学生感到化学很难学。为避免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教师尽可能地加强直观教学,增加课堂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直接观看到实验现象,加强直观性,增强学生对概念的信度。同时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概念。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首先由教师演示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然后由学生分组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通过多组学生的实验事实导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去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并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练习,学生就会真正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这样,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自然学生学习起来兴趣高,学习内动力大,对理论问题认识清楚。
三、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掌握相关概念的本质
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运用造成偏差的原因,主要是对概念的本质掌握不牢、理解不准,特别是对一些本质属性相似的概念更是如此。因此做题时经常出现差错。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有关概念进行有目的地比较,让学生辨别其区别与联系很有必要。通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要点和特征,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概念,启发学生积极的抽象思维活动。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再如分子和原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等概念也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辨析,使学生明确概念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印象,从而理解概念。
四、通过反面论证,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正面认识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反面或侧面去逆向剖析,使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理解、掌握每一个概念。如对于“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这一概念,反过来问“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吗?”学生容易看出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除了分子外,还有原子、离子。如铁是纯净物,但是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纯净物,但是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再如,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一概念,可理解为同种元素的粒子中质子数一定相同。如氧元素里的16O、17O、18O三种原子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质子数均为8);氯元素里的氯原子与氯离子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均为17)。但是反过来问“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吗?”如钠离子与铵根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它们不是同种元素。教学中要及时指导学生运用反面论证的方法,对所学概念反复认识,以达到深刻理解概念的目的。
五、通过练习巩固,灵活应用概念
对难理解的概念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计练习题,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应用这些概念。事实证明,一道好的、典型的习题,不但能起到检验被试者是否准确记忆和理解概念的作用,还能提供从多方面深入认识概念的机会,甚至还能起到深化和发展概念的作用。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或筛选出来的质量较高、对应性较强的习题,经过练习之后,会把学生认识概念的水平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六、抓住概念的关键词,灵活记忆
概念教学的方法范文6
一、 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中每个重要概念的产生历经了前人长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创造了漫长过程,其形成过程蕴含着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创造方法,展现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可使学生领悟形成概念的方法,锻炼思维品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内在活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亢奋状态。
让学生从大量具体例子出发,从他们实际经验的肯定例证中,以归纳方式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从而获得概念叫概念的形成。概念可分为以下几个心理活动阶段,以函数概念为例进行阐述。
⑴观察实例,学生观察下列事例中,指出变量与变量的关系。
①以40米/小时速度行驶的汽车,行驶的路程s与时间t。
②用图表给出的某水库的存水量Q与水深h。
③某一天气温F与时刻t。
④某一次考试的班级学生成绩m与学号n。
⑤一个数y是另一个x的平方。
⑵分析共同属性。分析各实例的属性,并综合出共同属性。如上例中各实例的共同属性有:①抽象地看成两变量间关系②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变化而变化③一个变量每取定一个值,另一个变量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
⑶抽象出本质属性,经过猜想,假设等过程,最后得到一个变量每确定一个值,另一个变量也唯一确定一个值与之对应,这是本质属性。
⑷比较正反实例,确认本质属性,如例④中反过来n未必是m的函数;例⑤中开平方x=+y 也不是函数,强化本质属性,排除非本质属性。
⑸概括出概念含义,把抽象出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给出名称。这时还需要进一步区分各种本质属性的从属关系,找出关键的本质属性下定义。
二、 揭示概念的同化过程
利用学生认识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和知识经验,以定义方式直接向学生提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的同化。以“一元二次方程”概念教学为例,提示其同化过程。
⑴观察概念的定义,名称和符号,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
这个概念,首先观察它的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其本质属性有: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最高次数为二次,是整式方程。
⑵对概念进行分类,讨论各种特殊情况,进一步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⑶把新概念系统化,把新概念同化到原认知结构中去。如上例,学生把一元二次方程同化到原有关于方程的认知结构之中,区分一元二次方程与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整式方程等概念,并形成一个关于方程概念的系统。
概念同化的学习过程,以学生间接经验为基础,要求学生具备较丰富的知识经验,并具有积极思维能力和较高的心理活动水平,但比较省时。
三、 重视概念的建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是其经验与认识的投入和重建,是一种具有探索性的再创活动。要求教师是数学建构活动的深谋远虑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估者。现以“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一节教学为例。
⑴阐述实际意义,建立概念。黑板上画两个边长差别很大的正方形,请学生用一三角板画出它们的对角线(其中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小于三角板的边长,另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大于三角板的边长),小正方形的对角线容易画出,但大正方形的对角线却使 学生陷入困境,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方法和探索认证,思考画直线的理论依据除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外,还有由点与方向确定一定直线,这样便自然产生了“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进而反思,讨论用角和数进行运算的不便后,建立起斜率的概念
⑵揭示本质,理解概念。引进斜率概念后,针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学生思考之余提出:“讨论绕点(2,3)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的直线斜率变化情况如何?通过画图,利用运动的观点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了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及它们取值范围和变化趋势,通过建构活动,同化或顺应于学生的认知结构。
⑶深入分析比较,深化概念
斜率和倾斜角纳入原有认知结构后,提出问题:过点P(1,1),Q(2,3)的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各是多少?鼓励学生探索、创造建立两个新的“解析成果”与最基本“解析成果”点的坐标的关系,讨论、概括学生的思路:
直线上两点坐标――――――直线斜率
正切值的坐标表示――――――直线倾斜角
如此则形成了斜率坐标公式的推导思路,通过重建充实了原认识结构。
⑷加强应用,巩固概念。
选择典型的循序渐进的题组进行巩固,建立起相应的应用模式。如:
①直线过点(1,4),(3+1,1)其倾斜角和斜率各是多少?
②已知直线过点P(3,4),Q(-2-m,-m+5),当m为何值时,直线与x轴平行?当m为何值时,直线与y轴平行?当m为何值时,其倾斜角为3π/4?
③已知点M(-4,7),N(2,15)若直线1倾斜角是直线MN的倾斜角的一半,则1的斜率为多少?
这样学生在问题激发下主动建构,从形成概念、掌握本质,直至融概念于原认知结构中,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相对独立地完成数学建构活动,达到概念理解深刻、全面。
四、组织概念的系统化、整体化的过程。
数学中许多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教师应有计划地使学生不断丰富和加深理解。可以通过单元复习,阶段复习,甚至是垮学年地总结的方式使所学的有关概念系统化和整体化,组织学生概括、归纳,不断丰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充实认知结构。
例关于“角”的概念的深化与系统化
⑴平面角:①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静态定义)②以一条射线的端点为顶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逆时针旋转为正角,顺时针为负角,不作旋转为零角。
⑵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在空间任意取一点,分别引两条异面直线的平行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所成的角。
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若直线在平面内或与平面平行,则所成角为00;若直线与平面垂直,则所成的角为900;平面内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