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范文1
下面笔者就高中地理城市规划的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城市规划成为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高中教学改革进程中,城市规划引入高中地理教学是新课改理念下一个突出的举措。城市规划是地理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入城市规划问题的分析,是为了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对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内容并没有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对一些地理常识的解说上,缺乏对学生将地理知识真正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意识的引导,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不相适应,对于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提高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城市规划内容不能再轻视,应该积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城市规划相关内容的了解,给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认知城市规划内容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及地理知识在城市规划中的渗透情况。
二、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城市规划的热情
城市规划内容的引进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引起的反响并不是特别强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投入很多的热情,他们还是偏重于对一些地理常识的了解,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地理知识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重要性。学生对城市规划这一部分内容的反应冷淡,甚至忽略,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缺乏对城市规划内容的重视,导致学生无法对城市规划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觉得城市规划内容不是地理课程的重点。这就严重制约了地理教学的进程,偏离了新教材增补这一内容的初衷。
作为教师,应该通过一定的课时安排,与学生进行积极探讨和交流,强调城市规划的重要性,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城市规划的热情,让学生全面了解城市规划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应该组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提高地理教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此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相关城市规划内容的讲解,尽量将城市规划内容中地理知识的渗透情况全面直观地呈现出来。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和认知的提高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学校应该积极采取相关的举措,提高城市规划教学质量
很多学校虽然引进了城市规划这部分内容,但是在地理教学中,有些学校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在对于保障城市规划教学质量的问题上也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校没有采取有效的举措去提高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质量,导致了城市规划教学内容在教学进程中的效果不够明显。
城市地理学范文2
【关键词】城市地下管网 现状 科学化管理
引言
城市地下管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组成部分,是维持现代化城市正常运行的命脉。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城市地下管网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所负担的城市人民群众生活的作用也越来越强。然而,由于管理水平的低下,施工中挖断管网,管网自身爆裂,雨天排水不畅、甚至造成人命事故,诸如此类的地下管网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科学化管理城市地下管网,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摆在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1 城市地下管网的现状
城市地下管网是一个极其复杂庞大的系统,首先是管道类型复杂,城市地下管网共有七大类型:给水、排水、电力、热力、电信、油气、工业专用管道。其次是这些地下管网的埋深不一、材料不同、年代不同、归属单位不同。正因为存在复杂性,必然存在着许多制约弊端。
1.1 缺乏一套城市地下管网完整的协调机制
一个城市的地下管网短则几百公里,长则几千公里,庞大而复杂,对此却一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地下管网协调、维护和执法部门。比之地面绿化、美化、亮化等锦上添花型的“城市面子”工程,地下管网是一个城市维持运行的“血管”,其管理水映一个现代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效率。地下管网出了问题,发生事故后频繁的管网抢修、破路施工,不但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大影响,也浪费了无谓的财力物力。
1.2 施工各自为政,地下管网互相干扰
路政、排水、供电、电信、燃气等,本来就是市政“平级”单位,拉开“马路拉链”施工是常事,“犯不着”向谁报批。没有牵头部门,施工中往往缺乏相互协调,把自己的管道埋好就行,经常造成管线相互“挤兑”,你压着我,我枕着你,或是相互交叉,间距和保护都不够,施工过程中,或完工后遇有外力或重压,极易发生事故。
1.3 缺乏协调监督,人情关系互相推诿
涉及到管道地段的挖掘作业时,很少向有关部门报批,不查看地下管线图,没有相关部门知情专业人员监督施工。一个原因是怕麻烦,或是赶工期,有的是抱着侥幸心理,凭“感觉”施工。殊不知由于地面参照物变化快,即使是专业人员也一下难以判定管线走向,何况是盲目开挖者。结果是往往挖掘机和钻探一伸下去,“咔嚓”便将管道挖断。不愿报批的另一原因是“犯错成本”低,挖断后甚至连修复的材料费都不付,能逃就逃,能赖就赖,实在不行,就私下拉拉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1.4 管理手段落后,造成档案资料缺失
城市地下管网历经年代久远,一座城市的地下,可能既有建国初埋下的水泥供水管道;也有上世纪80年代埋下的灰口铸铁燃气管道;还有几年前埋下的光缆、电缆管路。年代跨度大,当年的档案管理多是使用人工手段,随着城市扩容,道路改造、社区迁移,单位撤并,人员流失等原因,造成地下管道档案更新跟不上,许多相关的档案资料无法寻觅。
1.5 技术手段落后,心有余而力不足
受科技水平限制,地下管网的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是导致管网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受监测水平限制,对于管网跑冒滴漏的提前预警检查是不周全的。
受信息化水平限制,管网信息化系统化管理工作是不全面的。
受工程技术限制,非开挖与施工技术、微型隧道技术、管道更新技术、管道修复技术,并没有被推广开。
2 城市地下管网的有效管理措施
中央政府提出了“城镇化”的建设思路,势必导致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若因为管理不清楚造成挖坏管线,其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是难以估计和控制的。因此,对城市地下管网的有效管理必须要登上新的高度。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地下管网管理比较好的城市是厦门,得到过建设部表扬。让我们看看厦门的管理措施是什么。
2.1 统一思想认识,是做好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的前提
当地党委、政府切实感受到,地下管网是城市立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以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引导下,市党委、人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把城市地下管网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市委市政府领导经常视察指导工作;市人大出台了相应的地方管理法规;加强了执法检查;相关部门落实具体的工作;立法、上报、审批、建设、管理、宣传、反馈,通过一条龙式的管理,在干部群众中逐步统一了思想,使得城市地下管网管理工作收到了广泛的重视。
2.2 加强法制建设,为城市地下管网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厦门市非常重视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的法制建设,确定其法律地位。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地下管网建设部门、地下管网管理部门的职责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程序作了详细的规定;为实现城市地下管网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3 重视协调配合,是做好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的关键
城市地下管网涉及到众多部门、行业和单位,一家不配合,就会影响全盘,因此,必须加强协调工作。厦门市成立了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和管网权属单位参与的城市地下管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众多部门、行业和单位的业务关系。
2.4 坚持规范管理,是做好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的保障
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办事,严格执行城市地下管网的地方管理法规,管网工程规划审批、施工管理、竣工测量、验收备案、档案数据管理,保密管理、管网权属关系处理、相关区域利益协调、环境保护与改造,等等都做到坚持规范化管理,促进城市良性发展。
2.5 引入先进技术,为做好城市地下管网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厦门市地下管网系统引进采用国内先进的系统,构建以网络为载体,以GIS系统为平台,以电子地图为基础的管理模式。通过地下管网信息和基础空间信息的联合查询、统计、分析,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决策提供详尽的咨询服务。该项目采用的技术方法、取得的技术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管理模式、管理机制和实施经验,已成为我国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的范例。
不仅仅是厦门,许多城市都采用了先进的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系统。例如:重庆建立了化粪池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广东中山运用“北斗”卫星系统监控油气管道;大连市建立了危险化学品输送管线数据库,实现了各部门的信息共享。
3 结论
现代化城市建设既要考虑地上,又要考虑地下,使其配套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地下基础设施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的开放、开发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随着城市规划及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加强城市地下管网的综合规划和管理,实现配套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史惠春,雷伟刚,马莎.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系统研发实践.海洋测绘,2003(3).
[2]李响,李满春,宋有胜.等.一个实用的城市地下管网GIS系统数据结构,1999(3).
城市地理学范文3
《经济》: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建设智慧城市的时代意义是什么?
仇保兴:智慧城市建设的本质意义是充分利用信息化作为载体,融合新型工业化、集约机动化智慧地推进我国城镇化,使百姓生活更便利、更美好,使城镇投资环境更好、更公正,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和谐、更加低碳节能和环保,有利于顺利实现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
党的十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指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的道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中,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必须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目标,结合四化的各自功能,来探索四化融合的具体模式:新型工业化是发展的动力,是创造就业岗位的主途径;农业现代化是民族复兴的基础,无农不稳;信息化是协调、组合和系统集成创新的工具,是推动各方面有机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而新型城镇化是机会平台,离开了这个机会平台自身的健康发展,其他三化就有可能成为无本之末、无源之水,“四化”必须相互促进、同步发展。
另外一点就是,我国城镇化自身也存在的一些亟待要解决问题,比如:各地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均衡、城镇结构不均衡、大城市病、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不协调、城镇化与公共服务不协调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各种城市病越来越突出:交通的拥堵已经从沿海大城市向全国蔓延,空气的污染从北方向南方蔓延,水体的污染虽然局部上有所改进、但总体上没有好转,垃圾围城、耕地减少、能源紧张、水资源短缺等问题都制约着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必须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离开解决这些问题的智慧就是“白智慧”,不能诊断医治城市病的智慧系统就是“瞎智慧”,不能使市民生活更美好的智慧就是“空智慧”。要避免出现“空智慧”、“白智慧”、“瞎智慧”,科学合理地创建智慧城市是当务之急。
《经济》:当前各级政府应如何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仇保兴:我认为可从以下6点入手:
一是智慧城市建设理念。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智慧城市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的整体,要从更长远、更具历史观、更广泛、更多视角来统筹分析和研究城市。并且要因地制宜,要实行“一城一策”的创建方案。城市面临什么最紧迫的问题,就应“有的放矢”、动态扩张、系统共识,从而逐步解决城市的产业、民生、行政、资本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是做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顶层设计要注重从建立物理性的公共平台——公共信息平台起步,能把能源、交通、给排水、通信、城市安全等最基础的公共设施的信息汇集、组合。其他的系统可以逐步叠加上去,实现信息的共用、共享。
三是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基本上都有了数字化、信息化的物理平台,对这个基础物理平台进行合理化改造,叠加公共信息平台、进行升级,继而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要像城市的路网、能源系统一样,围绕着改制、共享、协同这三个新理念,分期分批地、系统地进行改造。要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信息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地搭建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防止部门垄断。这种新的基础设施跟城市供水、垃圾处理、交通系统等这些传统公共基础设施相比,信息系统所产生的知识和利益的“外溢”性、正外部性更强,对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地提升和生活质量地改善作用也更大。
四是强化城市典型智慧应用。智慧城市有许多专题性智慧应用,这些专题性智慧离不开产业升级、社会治理、生态建设、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这些单项的应用也应该升级、共生和相互融合,并将他们系统化、信息化,这样就能够派生出新产业来。
五是优化智慧城市运营。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应该有多种模式,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各地的特色选择合适自身发展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各自的优势,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运营与投资模式。地方财政要有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年度预算,中央财政有专项经费支持,开发银行信贷也应有回报保障。在这个基础上要积极引入市场化、民间的投资、第三方的机构和社会资本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其中,公共财政资金要投入到企业不愿意投或者难以产生直接经济收益的项目中,如公共性的平台建设、网格的建设、数据中心等。这些项目功能很难分割,必须由政府来主导建设,政府不应该包揽那些能直接盈利的项目。
六是智慧城市保障体系。该项保障体系要以十文件精神、城乡规划法等为指导,建立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运营体系,加上网格化公共物理平台,明确应用方向,强制性地把所有的信息资源纳入到公共信息平台中去。
《经济》:请您谈谈2013年在试点城市的建设中取得的成绩以及遇到的问题。
仇保兴:自2012年11月份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确定了193个试点城市。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试点城市(区、镇)已经完成了任务书的签约工作。试点的整个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环节,第一阶段是立项,第二阶段是创建,第三阶段是验收。从立项的阶段来看,自发出了42号文件之后,各个地方积极响应,产生了现在的193个试点城市;从形态来看,这些试点涵盖了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城区、新区、重点镇、生态区和示范区等类型,全国各个大区,基本上都覆盖了。
然而,在对各个试点城市建设的总结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并解决了一些问题。
第一,纠正了认识的偏差。特别是第一批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把智慧城市理解为信息系统的建设,或者把一些信息系统贴上“智慧”两个字,就成为一个“智慧城市”的这种认识,逐步的开始在下发任务书的时候,或者说在任务书的签约的过程中,进行了纠偏。认识到智慧城市必须注重城市服务功能的提升,要关注人与城市、城市与环境、城市与体制、城市与文化等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第二,关于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方面进行了完善,特别注重了国家目标和城市问题的把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也就是说,把国家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家关于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八字方针,把这些宏观目标和城市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关注多维度的系统分析,而不是从单一的角度看问题,注重处理好多种利益关系的平衡。这在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
第三,创新了投融资的渠道。如果说在第一批试点的时候,更加注重的是公共财政来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话,那么到第二批任务书签约的时候,已开始注重采用行政配置资源和市场配置资源,共同来处理好可持续的投融资渠道,而不是仅从一个方面入手;注重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初步实现相互促进、共生发展。
第四,动员城市多方面的力量,注重了体制机制的创新,关注决策者和民众的参与度。特别是第一批的时候,我们发现,虽然有很多城市在申报过程中有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来答辩,也很关注,比如有些城市关注了三个维度:市长的视角、民众的视角、企业家的视角。但是,实际上的第一批方案拿出来的时候,很多的只是从技术角度,或者是从一个部门的角度,来策划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甚至可能委托了一些公司,做了一个简单的方案,但是在第二批任务书签约过程中,这个偏差开始得到了有效的纠正,很关注决策者和民众的参与程度。
第五,注重解决资源共享、业务共享的问题,特别注重了现有的系统建设如何实现多元数据、异构系统之间的共享和协同的问题。对这种政策、环境地建设和共享协同标准地制定,进行了纠正。应该说在试点(立项)过程中,我们解决了一些前进中的问题。
《经济》:在智慧城市的融资与贷款偿还方面,试点城市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仇保兴:目前,我国经济下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财政收入增长明显放缓、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财政困难。与此同时,减缓空气和水污染、城市防灾、节能减排和产业转型等都是迫在眉睫的课题。在此背景下,创新扩大财政投资的模式、采取“精准投资”的策略,不仅能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而且更有助于启动和激励民间资本投资规模和抑制地方政府新一轮盲目投资、形成上下左右齐心协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局面。对于日益增大的政府巨额债务,如何分拨出一部分投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是困扰各地方政府的难题。
我认为在解决融资这一问题上,政府应加强引导作用,让市场来起决定作用,也就是说促进民间资本成为投资主体。而这一举措也符合了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
城市地理学范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城市土地整理;和谐互动
引 言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的重大战略思想。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要求之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且耕地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城镇用地的不合理扩张已造成耕地尤其是平原人口稠密区耕地的大量流失,并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土地整理是发展城市用地和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城市土地整理已引起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中国开展的农地整理较多,对城市土地整理重视不足。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对城市土地整理的相关研究亟待提高。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导城市土地整理的理论核心要点如下:
科学发展观是在多维视角下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内涵的当代阐释,是超越后发展国家的发展困境并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城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产业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为了促进城市的科学发展和充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对城市土地开展卓有成效的土地整理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这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还是一个可持续的动态过程。
分析以上要点并结合城市土地整理的实践经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土地整理必须要注重城市土地整理与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的和谐互动,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商圈再造的和谐互动,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和谐互动,城市土地整理与城乡统筹的和谐互动。
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土地整理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和谐互动
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要在发展中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于历史原因,相当一部分企业,厂址都处于城市主城区地块,地理位置和占据的地块较好、较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这些企业所占的地块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黄金地块,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商业开发,提升城市形象,通过城市土地整理退出第二产业引入第三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需要,这也是各级政府落实“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的职责。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占据在主城区的企业,历史悠久,大片的厂房陈旧的职工住宅区占据着商业价值最大的黄金地块,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城市建设,同时也制约着城市形象的提升。目前占据主城区的企业,必须面对各级政府的城市发展规划,大拆迁促进大发展,第二产业退出主城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以世界发达国家的标准,来看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大连等的城市改造和城市规划要求,凡是不符合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格局的大中型企业都必须退出主城区。通过城市土地整理与“退二进三”的良性互动,可获取高额的土地差价,经济效益十分明显,退出占据的黄金地块,土地价值巨增;从主城区转移到工业园区,土地价差一般都在1∶4的倍数,加上争取政府支持的优惠政策,至少达到6倍左右,扣除工业园区新征地和新建厂房的费用,至少可获得80至100万元一亩的地差。土地资源是国家的,划拨土地的出让是国家给企业的一条出路,是企业实现再创业的不可多得的机遇。对于效益差的企业来说,通过“退二进三”城市土地整理,是企业走出困境、扭亏发展的一条**出路;对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来说也是积累资本、做大做强的一条最好选择。
总之城市土地整理,一是符合政府城市建设战略规划,提升城市形象;二是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盘活土地资产,告别破烂的旧厂房,进入园林化新厂房,无论是工作环境、厂房设施,都具备现代化特点,劳动环境、劳动条件都将得到极大的改善;三是符合各类开发商的开发,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土地整理与“退二进三”良性互动,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利企的好事。①
二、坚持深化发展――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商圈再造的和谐互动
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改善城市商业环境是缓解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城市商圈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企业集群模式,是实现宽松、舒适、和谐消费环境的基础,是城市现代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保障,是城市的形象和标志,更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②
根据商圈的功能定位、规模体量、服务对象、辐射范围等因素的不同,大致可以将城市的零售商圈分为都市型商圈、区域型商圈、社区型商圈和特色商圈四个类型。
在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商圈改造和完善中,要注意其规律性要求。其一,一个城市的功能当然是系统的、综合的,但其首要的功能是“宜居”,即适宜市民居住,目的要居住得舒适。“宜居”不仅是指居住环境绿化、社会安全,而且要求生活方便、行事便捷,包括居民需求欲望的满足、购物以及连带的休闲的便利等等。这也自然成为城市商圈建设的目的。商圈的形成,首先与居民的密度、购买力水平、消费方式等相关。因此,互动时城市商圈不能单方面求大、求全、求高,当然也不能保守,而必须注意与上述因素相匹配,并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互动中既要建设若干处大中型商圈,也要注意健全星罗棋布的、便利百姓日常生活的社区商业。其二,互动中城市商圈的再造与完善,要讲求结构合理与业态多元。城市居民是由多个阶层构成的,他们的需求偏好、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将存在着颇大的差异,因此城市商圈也必须与此相适应。一般地说,居民密度较大,购买力达到中高水平,消费方式可成批量,则较为适宜建设商圈,即是包括日用消费品零售、奢侈品零售,附加休闲消费等结构完整的商圈。在商业业态上,也应该有大卖场、百货店、各类专卖专营店以及休闲娱乐场所的集聚。这样,方可满足大众化与个性化的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阶梯型需要,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条件。其三,互动中城市商圈建设还与交通条件有关,与距离有关。一般地,城市大中型成熟商圈之间的距离应在3-5公里左右。因为商圈之间有一个“极化效应”和“排斥效应”。距离过近,同质性商圈便相排斥,这已经有不少实例所证明了的。比如多年前合肥的四牌楼与二孝口距离不到2公里,但当时同为传统百货业态的商业中心,结果这种近距离的同质化竞争使二孝口的几家百货商场消失而改换门庭。城市土地整理应尤其注意这一点,以引导商业地产开发建设者合理选点布局。在交通条件方而,商圈必须具备良好的车流、人流、货流进出通道,应有停车场所和人流聚集广场,应有顺畅的公共交通。建设城市商圈,不是只意味着建商场、盖大楼,如果没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人们也会望而却步。③
总之只有注意上述情况,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商圈的改造就可以产生良性互动,从而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促进商业与人居的和谐发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和谐互动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核心,抓住“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衣、食、住、行,改善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交通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城市交通用地是城市土地分类中极为重要的一类用地,城市交通设施建设要占用大量土地(一般为城市面积的7%~15%),从而对土地结构效率会产较大影响。分析和研究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整理及利用的关系以及提高对城市交通集约用地的认识,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精神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体系的需要。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交通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合理的城市土地整理及利用规划可以使交通需求和土地利用走向良性发展,使城市交通规划保持足够的弹性。城市规划者应寻求合理的城市形态,如混合土地使用可导致较短距离的出行。城市土地的混合利用是指在城市某一特定区域内具有多种性质的土地利用。美国的交通规划学者的研究表明,土地混合利用可降低5%~7%的出行量。目前,土地混合利用在国内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北京CBD(中心商务区)的建设就是一例。根据规划,北京CBD内50%左右的土地将用于商业建筑,另有相当部分用于高档住宅建设,从而使土地利用达到一定的混合程度,缓解区内交通压力,保持较高活力。在中心城市,形成多中心及混合的土地利用布局形态,沿公交走廊(轨道系统及公交专用车道)及站点的周边,布置高强度交通发生率的土地利用,可以降低就业与居住的空间距离布局,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出行距离,以此实现交通系统的总体协调和优化,避免资源的浪费,引导实现交通模式的合理结构,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在制定综合交通规划时,首先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特点,确定合理土地利用形态。一旦确定了土地利用形态,特定城市的交通需求总量、需求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和需求度特点就确定了,在一定程度上的交通结构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交通整治互动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手段之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也是交通规划的重要内容。地下交通系统有两个大类别,一是解决大量人群出行的轨道交通系统,这是大都市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途径;另一种是地下快速公路网,是为快速增长的机动流开辟的一条通畅、便捷之路,对改变城市交通状况将会起到重大作用。与地面道路相比,地下高速公路节省了寸土寸金的城市建设用地,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在地下交通进行地面规划后,先建设轨道交通系统缓解大量人群的交通问题,同时可以靠规划开发地下快速公路网,以解决机动车的出行问题。交通方式对土地开发具有强烈的刺激和诱导作用,同时又需要相应的土地利用形态予以支持。不同的土地利用形态,不仅决定了交通的发生量、吸引量,即交通分布的形态,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交通结构。密集型土地开发模式能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而分散型开发模式则将导致私家车的普及。因此城市土地整理必须要与城市交通整治产生互动。④
四、坚持统筹兼顾――城市土地整理与主、副中心统筹兼顾的和谐互动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城市中心区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城市结构的核心地区和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建筑和第三产业的集中地,为城市及城市所在区域提供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活动设施和服务空间,并在空间特征上有别于城市其他地区。它可能包括城市的主要零售中心、商务中心、服务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信息中心等,集中体现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形态,承担经济运作和管理职能。城市副中心区是与城市中心区在空间上相呼应、在功能上相补充,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的城市次级中心区,是城市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向外扩散过程中形成的新节点,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由单核向多核演变的结果。⑤
过去,我国城市建设基本上是夹道建设,在道路两侧建起居民楼、商店或工厂,沿着原有城市道路不断向前延伸,城市土地整理也像摊大饼似的向周边地区蔓生扩展。结果导致了市中心区的城市基础设施严重超负荷运行。商业购物人流拥塞,生产与生活居民交错混杂,环境污染日趋恶化。为了克服单中心城市发展中的种种弊端,适应中国特大城市的发展,通过城市土地整理将耗能高、耗水量大、占地过多、运量过大的工业企业分期分批地从市中心区迁往远郊区,并适当分散中心城区的部分文化、经济、行政及商业和市场等职能。在借鉴国外大城市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规划实施城市副中心。
当前我国城市副中心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个问题是盲目建设,追求大规模。有些城市在新区或新城开发中草率提出Sub-CBD⑥发展计划,是脱离实际的盲目行为。有些因无力开发,造成资源浪费、土地闲置。甚至有的城市将新城开发与Sub-CBD开发混淆起来。建设副中心的开发要结合整座城市的综合条件慎重进行。
另一个问题是崇尚“洋规划”。从当前的现象中也可以看到,一些城市政府进行城市建设的务实有效办法不多,只有通过概念炒作等短期的、非理性手段来刺激城市发展,以此攫取眼前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更有些城市在依据不足的情况下,把一些虽然具有国际知名度但对中国情况和规划要求所知不多的外国建筑师请来进行中心区的国际咨询,并借此大肆炒作,盲目调集城市人力物力,误导了城市发展。
针对上述情况,在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副中心建设互动时需要重视以下问题:
(1)无论是CBD还是城市副中心的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东京新宿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法国拉・德芳斯的建成也经历了近30年的时间。
(2)副中心内部各类物业的适当配比非常重要。一个具有活力的副中心,应该以金融、行政办公、教育文化等服务性行业为主,并且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3)发达的交通系统、人车分流的设计,对于副中心内尤其是办公和商业的兴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方式,可以用最有效的方式来完成大量人流的聚集与疏散。拉・德芳斯在改造交通系统之前,便曾经面临因交通不便而无人问津的窘境;而上海的徐家汇正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交通便利的优势,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新星。
(4)市场是推动副中心发展的主要力量,但作为公共监管部门的政府,其引导力量同样不可小视,尤其在建立有效的开发机制当中。拉・德芳斯的开发建设通过EPAD⑦高效合理的开发运作,建成了一个交通便捷、环境优美、配套服务到位、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城市设备功能区。我国在Sub-CBD建设中,也有必要设立兼顾政府与市场的开发机构,保证副中心土地与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5)副中心内的密度控制对于营造一个舒适、愉悦、生态的副中心至关重要。中心区并非高楼大厦林立的代名词,过高的容积率只会使工作、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感觉压抑。
(6)副中心的建设还需在城市的整体坐标下进行自我定位不断突出独有的职能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比如上海五角场便充分挖掘了自身的科教特色,整合高校资源,形成具有特色的都市产业区⑧。
综上所述,城市土地整理与城市主、副中心建设的良性互动能有效的缓解城市中心的超负荷运行压力,充分利用城市中心的溢出效益,和谐的推动城市化发展对新型城市化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注 释:
①许志明. 国有企业“退二进三”及土地置换 [J]. 印刷世界,2004(6).
②尹元元, 陈柳钦.现代城市商圈布局技术方法研究[J]. 学习与实践,2007(9).
③陈 敏,宋 宏.城市商圈建设需注意的问题[N]. 安徽日报,2006年8月14日,第B04版.
④崔凤安. 城市交通发展要节约利用土地资源[J]. 综合运输,2006(2).
⑤李红卫,王 玉, 胡 珊. 高疏低密与循环生长型的城市副中心开发模式 [J]. 规划师,2007(6).
⑥CBD的全称是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我国现有三种译法:中央商务区、商务中心区或中央商业区,其概念最早产生于1923年的美国,当时定义为“商业会聚之处"。随后,CBD的内容不断发展丰富,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枢。一般而言,CBD应该具备以下要素特征:它是城市的功能核心,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商业等高度集中;它交通便利,人流、车流、物流巨大;它白天人口密度最高,昼夜间人口数量变化最大;它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地价最高;它高楼林立,土地利用率最高。
⑦“拉・德芳斯公共建筑规划”(简称EPAD,是法文Etablissment Public pourl’Amenagement de la Defense的缩写).
⑧林 洁. 我国城市副中心的开发模式与营建对策探讨[D]. 重庆大学,2006:1-84.
主要参考文献:
[1]许志明. 国有企业“退二进三”及土地置换 [J]. 印刷世界,2004(6).
[2]崔凤安. 城市交通发展要节约利用土地资源[J]. 综合运输,2006(2).
[3]陈柳钦. 以产业集群引导城市功能优化[A].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4]尹元元, 陈柳钦. 现代城市商圈布局技术方法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7(9).
[5]齐晓斋. 城市商圈的类型与选址 [J]. 江苏商论,2007(8).
[6]陈 敏,宋 宏. 城市商圈建设需注意的问题[N].安徽日报,2006-8-14,第B04版.
[7]李红卫,王 玉,胡 珊.高疏低密与循环生长型的城市副中心开发模式[J].规划师,2007(6).
[8]林跃勤. CBD开发中的冷思考[J]. 城市建设, 2004(1).
[9]陈伟新. 国内大中城市中央商务区近今发展实证研究[J].城市规划, 2003(12).
[10]林 洁. 我国城市副中心的开发模式与营建对策探讨[D]. 重庆大学,2006.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of
Urban Land Consolidation of Harmony and Interaction
Wang Rui1 He Siyu2
城市地理学范文5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现状;需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7-0018-03
21世纪是信息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利用信息化手段培养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选择。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1]。因此,建设一支适应时展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任何的教育改革都是外在的,只有教师的积极有效参与,才能够将外在的教育改革目标内化为课堂上的教学实践活动[2]。因此,我国于2013年启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旨在通过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但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本文以201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为依据,探讨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培训需求,以使新一轮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是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基本手段[3]。目前,大多数教师比较缺乏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阻碍了学校乃至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为此,笔者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主要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及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三方面了解城市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培训需求,希望在新一轮的信息技术提升培训中,切实提升中学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地理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2.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所用问卷是在分析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基础上,参考大量文献后编制的。问卷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是教师个人基本情况、学校基本情况、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培训需求,最后是一道开放题“在信息技术培训中,您最希望提升哪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对前面调查内容的补充。
3.问卷的实施
笔者于2014年11月-12月主要对洛阳市和开封市的城市中学地理教师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18份,回收118份,有效问卷112份,问卷有效率为94.92%。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1.对多媒体教学常用设备操作比较熟练,需求度较低
由调查可知,地理教师对多媒体计算机、电子白板、投影仪、幻灯机、触控电视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六种常见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现状方面,操作较为熟练的是多媒体计算机、电子白板和投影仪,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而在所列多媒体设备的培训需求方面,排在前两位的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和触控电视,需求度分别是32.61%、26.52%。
2.检索获取数字教育资源的能力较强,对优秀数字资源的需求也较高
据调查可知,经常下载地理数字教育资源的教师比例最高,达到了60.71%;想尝试但不会和从不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地理教师仅有10人。可看出,大多数地理教师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也具备搜索和下载地理教育资源的能力。但现有网络资源存在商业化较强、共享度较低的问题影响了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因此,高达97.33%的中学地理教师希望在信息技术培训中了解一些获取优秀地理数字教育资源的途径和方法,以帮助其提升运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地理教学的能力。
3.教学通用软件的掌握状况不太乐观,但其需求度较高
问卷主要调查了文档处理、动画制作、音频与视频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六种通用软件的掌握情况。统计结果表明,地理教师普遍对文档处理显示软件(如PPT、Word)操作较为熟练,比例高达91.87%,而对其余软件使用现状并不乐观,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制作(如flash、AuthorWare等)和动画制作软件,一半以上的教师几乎不会使用。
关于地理教师对上述软件的培训需求情况,按照需求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动画制作、音视频编辑、图片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以及文档处理显示软件。此外,在访谈过程中,地理教师认为,他们目前对Word文档的操作水平能满足其教学需求,无需加强培训,而对于信息化教学使用最多的PPT,他们希望能进行较深程度的培训,如插入动画、超文本等,提高其制作高质量课件的能力。
4.地理学科专用软件的掌握状况很不乐观,但需求度较高
如图1教师常用地理教学软件的情况调查可知,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最多的地理学科专用软件是谷歌地图,应用频率达到了30.42%。谷歌地图因简单易学、上手快得到了大部分地理教师的青睐,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得较多。其次是Word(绘图功能)、Google Earth和Photoshop(绘图功能)。而在地理教学中使用较少的是GIS、3Dworldmap和Marble,所占比例之和仅为9.16%。从整体来看,地理教师对地理学科软件的应用现状很不乐观,缺乏主动使用地理学科软件的意识。 图1 教师常用地理教学软件的情况调查
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91.96%的地理教师希望信息技术培训能够提高其操作地理学科专用软件的能力。而少数地理教师选择不需要培训地理学科专用教学软件的原因,主要是受学校教学条件的制约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影响。
5.简易多媒体环境下地理教师教学能力较强,需求度也较高
在访谈过程中,大多数地理教师认为,他们能够在简易多媒体环境中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仅有部分教师认为其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信息化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方面。但由进一步调查得知,高达91.96%的地理教师仍然希望自己进一步提升简易多媒体环境下的地理教学能力。
6.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能力较差,但需求度较高
调查得知,在教学中能较熟练操作交互式电子白板基本功能的地理教师所占比例为20.53%,而79.47%的地理教师不能熟练地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表明地理教师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能力普遍偏低。此外,大多数地理教师不能熟练操作交互式白板的交互功能,更不熟悉白板的内置资源与地理学科软件。而教育信息化越来越重视交互式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大多数地理教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高达90.17%的地理教师希望加强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相关培训。
7.教学各环节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良好,需求度高低不一
对地理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使用信息技术情况的调查发现,被调查的所有地理教师都有在教学各环节使用过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其中,课件制作和课堂讲授环节使用信息技术频率最高,所占比例分别为21.52%、19.07%;而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较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评价与反思。经调查可知,地理教师对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课堂讲授、总结与复习、教学评价以及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培训需求层次不一,其中,对信息技术支持课堂讲授的需求度最高,达到了96.43%。
8.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教学平台的状况不乐观,但需求度较高
调查数据显示,61.61%的地理教师不了解“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教学平台的”的概念和功能,仅有10.71%的教师对其比较了解,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地理教师不具备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技术能力。在有关培训需求的调查中,82.14%的地理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提升自己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教学平台的能力,但由于学校不具备相关教学条件和多数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他们仅想对其基本的操作功能做些许了解。
9.数字化环境下构建新型教学活动的现状不太乐观,但需求度较高
数字化环境主要指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从调查的数据可看出,地理教师在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现状很不乐观,63%以上的地理教师没有组织过相关的教学活动。又经分析可知,地理教师对在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中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活动的需求度均较高,所占比例分别为81.25%、77.68%。
10.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不乐观,但需求度较高
教师工作坊和网络研修社区是支持教师进行学习、研讨、交流等活动的网络平台,保障了教师开展常态化研修。调查可知,完全不了解两者概念和功能的地理教师有86人,占总人数的76.79%,而对其了解的地理教师仅占总人数的7.14%,可看出,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并没有引起大多数教师的关注。统计发现,地理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需求较高,83.03%的地理教师认为需要加强这方面的信息技术培训。
三、调查结论与反思
在上述具体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城市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和对信息技术培训的需求,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
1.从整体来看,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现状不太乐观
对调查数据分析可知,大部分地理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比较匮乏,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尤其是应用地理学科软件进行地理教学的能力、教学通用软件的熟练操作程度及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等方面。
2.地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方面需求较高
总结与分析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知识需求情况发现,信息技术知识需求度排在前两位的是优秀地理数字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而教师对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的需求度普遍较低,如:网络学习空间、数字化环境下新型教学活动的构建等。
3.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未深入人心
教师工作坊和网络研修社区是目前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而大部分地理教师对其不了解,也很少有人参与。这表明教师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教师常态化的专业发展手段仍停留在了传统的继续教育方式上。
教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执行者,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影响着信息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培训机构需坚持以受训教师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导向,分析不同学科教师的不同学习需求,才能使培训达到预期目标[4][5]。关于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研究还需要系统的分析所有的地理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和培训需求,进而构建适合中学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内容体系,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的意见[Z].教师厅[2013]13号文件.
[2] Armstrong, P. Teacher pay in South Africa: How attractive is the teaching profession[R]. Maitland: South Africa,2009,15- 18.
[3] World Bank.ICT in School Educa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or Education in India and South Asia[R].Washington, DC: info Dev/World Bank,2010.
城市地理学范文6
关键词:城市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思想;教学改革;发展研究
Abstract:"National New Model of Urban Planning (2014-2020)", the spirit of Central Government City Working Conference and the background of current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transition development have determined the cultivating model of urban plan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our country must be transformed from the traditional "designer" model that focuses on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body aesthetics to the "planner" identity model that focuses on social economy,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the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model of urban plan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engineering college/university that relies on architectonics as its basis also needs to be transformed and adjusted. This paper adopts geographical planning idea as a starting point, deeply analyz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students’ natural geography, human geography, economic geography and social geography ideas in the related courses teaching systems of the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It’s expected that, under the grand background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we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system of the engineering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to cultivate the qualified planners who have soci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geographical sentiments.
Key words:Engineering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 geography planning idea ; teaching reform ; development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1-30(5)
1 当前城市规划专业改革的背景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上一切自然、社会、经济等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地理学的本质在于从“人―地”关系视角深入分析地球表面上的各种现象及其背后所隐藏的各种规律。地理学思维不仅强调纯自然或者纯经济的抽象规律研究,还注重对地球表面上各种人文现象的观察,尤其从人文和社会地理学角度关注空间中人的社会情感价值及行为组织规律。当前我国正处于城乡发展的转型时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也都十分明确的提出了未来城市发展所必须要注重对人的关心,要塑造具有包容性、能够彰显人的“获得感”、体现场所精神的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结构。反映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层面,城市规划相关课程体系应更加关注对“城市与区域地理”“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化”“城市经济地理规律”“城市社会文化地理规律”“城市公众参与机制”等知识和思想的融贯研究。城市规划关乎每一个居民的切身利益以及所有日常生活的全部,因此,城市空间发展及规划必须要体现“人本主义”的价值导向。在对未来城市规划师的教学培养当中,要首先从空间形体的“经济、社会与人文地理”的角度进行知识训练,塑造学生的城乡地理观,激励学生关心城市各类空间当中的情感价值、经济规律、阶层利益以及空间包容等思想。在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改变原有仅关注城市物质空间形态设计的不足(诸如城市形态结构、城市功能结构、城市空间客观尺度等),逐步向关注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与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空间并重进行考虑。尤其应注重城市发展当中人的日常生活行为规律、空间的社会经济及生态价值等。而这些知识体系的构成在地理学当中是最为明显、最为核心的研究体系。因此,把地理学中的相关知识内容(如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景观生态地理学等)融贯到城市规划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地理规划思维,有助于塑造优质的城市规划设计师。
传统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所培养的学生在5年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具有较强的城市物质空间形体设计能力,但缺乏从“人-地关系”视角进行宏观的城市经济地理空间建构以及微观人本化的城市行为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往往导致学生只关注的是城市形态的表象空间,容易忽视事物或城市景观表象背后的经济地理运行规律以及人的社会行为地理认知差异,对城市空间的情感和价值规律也难以表达清楚。在建筑学思维背景下所培养的学生更具有技术功底、绘图功底以及形式表达的功底,但面对复杂的城市问题,在表象式的城市物质形体层面所进行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也自然很难具有说服力,未来所设计出的蓝图不仅不能有效促进和指导城市发展,甚至会引导城市走向错误的发展方向。
2 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引入“地理规划”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2.1 学科现实发展的诉求
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城市化、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日益同质化的城市景观等,使得城市规划在社会大众当中被寄予了厚望。而处在城市转型发展背景下的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也同时面临着沉重的社会舆论压力。“图上画画、墙上挂挂”以及“规划浪费”和“规划不如领导一句话”等社会性的激进观点使传统城市规划时常会陷入角色定位的尴尬当中。面对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城市规划学界也面临着“理论不好用、方法不适用、知识不够用”的状态,一些城市规划设计院也不断通过引进一些地理学和经济学背景的专业人才来进行知识技能的融贯和拓展。
国内工科城市规划专业大都是在建筑学背景上发展而来的,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以及体制改革发展的滞后性,使得工科城市规划专业发展在“地理规划思想”融贯导入方面,面临着诸多阻力,甚至一些激进观点认为“地理学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专业不是真正的城市规划专业”;即使一些院校开设了地理类的相关课程,但是大部分课程处于选修课的初步阶段。建设部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并没有将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相关地理课程列为各院校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当中;甚至有些学校受传统建筑学思维影响以及师资力量的制约,就没有开设相关地理课程。也有部分开设了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等课程的院校是为了应付学生参加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竞赛的状况,在学生教学上表现的极为功利性,没有将地理类的社会人文素质课提升到作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基础理论必须素养培育的核心地位上来。
2.2 地理规划思想融贯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现实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复杂规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不仅关注物质空间形体的地理现象特征,更关注现象背后的运行机理。地理式的空间思维训练能够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综合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城市空间本质问题的方法。通过地理规划思想的介入可以丰富传统工科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的领域和方法体系。钱学森先生曾指出,地理学是一门系统工程学科,其涉及的领域和内涵已经远远超过学科的界定,它是一门包含技术科学、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广泛学科群。《地理教育国际》当中也提到,当代地理科学教育应鼓励学生关注地理空间的理解技能以及空间人文素养等。现代地理科学已经逐步向相邻学科渗透,并成为一种流行的地理建构思潮。诸如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在传统地理学科体系下开设了城市规划专业,力图从地理学建构视角开展“地理规划教育”[1]。从国外视角上来看,以美国为首的现代城市规划教育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知识体系已经在逐步减少对建筑学的依赖,而构建出基于地理空间、公众政策、社会管理等多学科知识融贯的教育教学体系。诸如,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当中,就已经形成了城市规划与地理学知识相融贯的模式,例如,他们将基于地理学的GIS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2]。
2.3 现实教学当中的反思
在部分工科城市规划专业相关地理学课程的教学中,一些学生受传统建筑学思维的影响对地理知识理论课程表现得并不积极,甚至一些学生和教师认为,“这些知识可以由专门学地理的专业人员来完成,我们毕业后就是要画美观、奇特的效果图”。受这种功利价值观的导向,导致学生在理论课堂上(诸如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区域规划概论等)学习态度不积极、不端正,学生普遍缺乏积极的理论兴趣,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自然就不理想,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学生的地理空间综合分析能力就会欠缺,最终对城市规划方案的设计表达效果和创新程度也会受到影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当中就会发现,是否系统接受过地理规划知识的训练,对学生做出来的规划设计成果也会产生明显的差异性,诸如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当中:那些关注地理学知识的同学在介绍和设计自己方案的时候,能够很好的从宏观区域到微观社会人文角度进行方案构思,而那些平常不怎么关注地理学知识的同学,在介绍自己方案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语言表述及方案逻辑混乱的状态,方案构思也时常缺乏新意和表达逻辑,或很难究其本质规律,诸如方案当中缺乏对城市与周边区域地理环境关系的分析,缺乏对城市发展背后的人文、经济价值和社会行为认知规律深层分析等。一些接受过地理学知识素养的学生还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知识体系进行空间建模分析,也有一些学生能够从景观生态地理学角度进行城市与区域景观格局的分析,还有一些学生能够经济产业地理角度进行经济模型与产城融合分析等。分析的深度不同进而会对最终的成果表达以及成果的合理性都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性。
3 城市规划专业引入“地理规划”的目的和特色
3.1 地理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专业的目的
转变传统以物质空间为核心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思路和方法,扭转现实教学过程中城市规划学生对地理学知识难以理解、提不起兴趣的尴尬,注重对学生运用地理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地理观、自然地理观、社会地理观、人文地理观、经济地理观等系统的地理学思维方法和能力。提高学生从区域地理、定量分析、社会调查与分析等视角进行相关城市问题的分析和解构能力。解决学生缺乏运用地理学知识分析现实城市规划问题的能力,避免学生“空谈理论”、“空谈社会”、“空谈人文”、“空谈经济”的规划设计理念,系统灵活地将地理学知识融贯到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当中,塑造工科城市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思维”的创新培养方向。
3.2 地理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专业的特色
一方面,将地理学理论知识作为研究主题,纳入“城市规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中,并通过“区域地理观”、“社会地理观”、“经济地理观”、“人文地理观”、“旅游地理观”、“自然地理观”、“历史地理观”等专题讲述强化地理规划思维的重要性[3]。另一方面,通过地理学知识的综合融贯,让学生系统掌握和认识地理学思想和方法在城市规划设计当中的内涵和地位。区别于以往“就城市论城市,就形态论空间”的设计状态,让学生通过定量模型、社会调查、区域分析等方法去构建方案、解构方案、评估方案,并让学生在规划设计的整个流程中不断修正方案构思。同时,针对方案设计,还应建立基于地理观视角下的评析图纸、评析方案流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地理规划设计的考虑。
4 城市规划专业引入“地理规划思想” 的教学方法
4.1 确立“地理规划思想”融贯城市规划教学的理念
在“地理规划”理念指导下,通过研究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价值和目标的变化趋势,确定新时期、新常态下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针对新时期中国城市规划及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侧重点由城市向城市群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城乡社会、经济与人文空间设计转换并重发展的趋势,城市规划的专业培养目标也应从传统的以建筑学和工程设计类的“规划设计师”培养向融合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社会、经济、人文并重化发展的“又综又专”的规划师培养目标进行转换。在专业知识教学上,应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能够深刻关怀社会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历史地理等全面知识的符合型专业人才;在学生能力素养培育上,应注重由传统的空间设计观向统筹规划、社会、经济、管理等多元并重的发展格局进行转变;在学生综合价值观素养培育上,要注重由技能型人才向能够解决城乡复杂社会问题的综合人才培育进行转变。
4.2 构建城市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思想”教学的知识培养框架
根据新时期中国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变化趋势和价值诉求,不断丰富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延伸专业课程,尤其应充分发挥地理科学知识在解决人文、经济、空间、生态等问题方面的优势。将地理规划思维融贯在城市规划多个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当中,以规划设计课作为检测理论教学的依据,构建“地理学理论”――“区域地理分析”――“社会、人文地理调查”――“地理规划设计”的渐进式教学流程,将地理学知识融入城市规划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对自然地理学、社会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景观生态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等理论课程的开设或拓展,不断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通过一些基础设计课程不断强化学生对城市空间问题分析的地理解构能力,诸如通过《城市规划专业初步》、《城市规划思维训练》以及《城市规划基础》的系列设计初步课程,训练学生初步的地理规划思维和专业分析城乡空间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课程融贯设计当中,首先以低年级的课程设计为平台,将“地理规划思想”融贯到“城乡地理知识理论讲授”到“地理空间认知及感知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课堂教学环节是低年级学生接触“地理规划”的初步阶段,在讲述当中,应着重培育学生对区域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社会地理、景观生态地理、乡村地理等系统认知的能力。“地理规划思维”应作为一种空间规划的思想强调给学生,并通过以“人-地关系和谐发展”、“人居环境作为人地关系的子系统论”等专题的讲述,强化“地理规划思想”的重要性。在相关理论课的讲授之后,学生应借助对“地理环境的实地调查分析”环节进一步感知和解构“地理规划思想”的内涵。通过对城市不同类型空间或地段的人文地理调查研究,使学生既关注城市形态空间的形象特征,还要从地理认知角度深入体会城市空间内涵的人文精神,如社会阶层差异化特征、城市邻里区位特征、城市社区认同感、城市感知意象地图等。在高年级城市规划设计课程体系当中还要不断强化“地理规划设计”,让学生系统认知及熟料掌握地理规划设计的内涵和方法体系,区别于以往“闭门做规划”的状态,让学生通过与地理环境的深度接触,去寻找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空间的情感价值和内涵,并发现地理限制性影响因素对城市空间方案构思的差异性规律,通过反复性的地理规划思想训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规划思想导向下的城市规划设计绝对不是抽象地理空间的主观建构分析,而是源于对地理知识与地理规律认知的前提下,培养去解决复杂城乡空间问题的能力。是源于对“人-地关系”内涵的深层次领悟。既让学生注意城市空间的地理特征,又让学生关注城市地理环境背后的人的行为价值规律,因此“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成为地理规划思想的核心价值。
4.3 营造城市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思想”的氛围
4.3.1 营建地理规划 “学习―交流―实践”的氛围
搭建多元开放的“学习-交流-实践”平台,营造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地理建构学习氛围,不断拓宽城市规划领域当中的地理知识、地理信息,强化学生自觉的地理规划学习意识。首先,通过相关理论和规划设计课程,打通专业教室和室外自然、人文、经济地理场所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渠道,充分利用图书馆进行地理知识素养的相关书籍和文献推荐,利用建筑学院的开敞空间创造地理规划思想的自由交流和自主学习场所氛围。其次,通过聘请我国以地理学为背景开设城市规划专业学校的专家进行“地理规划思想”的学术报告,不断强化学生对城乡地理空间观的认知能力。
4.3.2 营建专题性“地理规划思想”教学资源平台
为了更好地强化学生对地理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关注,通过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城市总体规划等课程对学生进行理性引导,并探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城市规划方案分析的融会贯通能力。如在地理学参与规划教学目标的导向中,可探索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教学环节,进行专题式教学,通过构建“经济地理专题”、“区域地理专题”、“城市地理专题”、“城市社会地理专题”、“文化地理专题”、“行为地理专题”、“自然地理专题”等不同教学环节,来引导和培育学生的地理规划思想。(见图1)针对“地理学知识参与规划设计”的思维创新及转变,探索“地理规划下的设计构思和定位”、“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设计构思和定位”、“社会、经济、人文视角下的设计构思和定位”,以及在相关规划设计课程中采用“评图方式和标准”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进而不断塑造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正确自然地理观、社会地理观、区域地理观、人文地理观、生态地理观等。并以《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毕业设计》、《城市规划思维训练》等课程为平台,研究地理规划思想引入相关规划课题的方法,为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创新提供可能[4]。
4.3.3 成立专门化的“地理规划”教学组
结合城乡与区域规划发展方向,可以成立专门化的城乡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教研组,开展基础地理规划教学的深入研究,构建工科城乡规划学科视野下的地理规划基础教学体系。不断推动高校工科城乡规划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和探索实践,突破传统依托于建筑学和工科背景的培养方案,通过相关课程体系的重组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强调地理规划思维在城乡规划学课程体系当中的特色性,强化社会地理、经济地理、生态地理与城乡物质空间等的整体关联与协同发展,实现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拓展。
参考文献:
[1]马仁锋.理工兼容型规划专业“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改革[J].建筑与文化,2015(6):32-35.
[2] 汪芳,朱以才.基于交叉学科的地理学类城市规划教学思考――以社会实践调查和规划设计课程为例[J].城市规划,2010(7):53-6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4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