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录范例6篇

访谈录范文1 本报主编见了这一报道,十分感兴趣,特派本报首席记者对拿破仑进行了独家访问,现将访谈录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记者:拿破仑先生,请问当您看到有人落水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拿破仑:(表情略严肃)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给你讲个故事。 记者:请讲。 拿破仑:有一种海产鱼味道非常鲜美,深受内陆人的喜爱,但从海边运往内陆往往要经过两三天的时间,这样一来等到了目的地

访谈录范文1

本报主编见了这一报道,十分感兴趣,特派本报首席记者对拿破仑进行了独家访问,现将访谈录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记者:拿破仑先生,请问当您看到有人落水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拿破仑:(表情略严肃)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给你讲个故事。

记者:请讲。

拿破仑:有一种海产鱼味道非常鲜美,深受内陆人的喜爱,但从海边运往内陆往往要经过两三天的时间,这样一来等到了目的地,鱼常会死掉一大半,商人的损失非常惨重。后来他们想出了一个非常绝妙的办法,从此,等到了目的地,这些鱼还都是活蹦乱跳的。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做的吗?

记者:(好奇)还请您道破玄机。

拿破仑:其实很简单:这种海产鱼生性不好动,被人捕获后就更是如此,经过长途运输就会死掉很多,所以商人们在每个鱼箱中放入一条肉食鱼。

记者:(恍然大悟状)哦,我知道了,这条鱼迫使海产鱼不停地运动以逃避肉食鱼的捕食,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消极地坐以待毙了。

拿破仑:(点头)不错,正因为有了这条鱼直接地威胁着它们的生命,才使它们不停地奋斗,从而也使它们生存下来。这么说,这条鱼不就又成了它们的救命恩人了?

记者:(高兴地)啊,对了,这么说那条鱼就是您了。如果不是面对着那支随时都会要了自己性命的枪,那落水者就不会产生那样强烈的求生欲望,或许也就会像一开始的那些海产鱼一样,在消极情绪的影响下消沉到死。

拿破仑:(笑)对啊。其实人也好,动物也罢,在内心深处都潜伏着惊人的力量,都有一种对生存的渴望,只是在很多时候没能爆发出来而已。

记者: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还想问您一个问题。

拿破仑:当然可以。

记者:您有没有想过,万一落水者对您这个举动没反应,您会不会真的开枪打死他?

拿破仑:(毫不迟疑)不会没反应的,任何一个正常的人,在他的心中都有着为了生存而奋斗的信念,而我这样做,只是激起他心中的斗志,那种为存活而产生的力量。不过万一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我当然不会打死他,但我也不会去救他!

记者:(赞同)您真是快人快语。

访谈录范文2

【关键词】纪录片;采访;氛围

采访拍摄是纪录片创作中一种常见的手法,恰当的采访使影像摆脱了对生活细节的琐碎记录,直达生活的本质,显示了一部纪录片所具有的论证力量。通过采访,纪录片的主题得以凸显。然而在纪录片创作的采访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障碍,创作者要想尽办法克服采访过程中的障碍和干扰因素,创造适当的采访氛围,以取得更好的采访效果。

采访的障碍

在实际采访中,采访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采访效果。要营造良好的采访气氛首先必须克服采访这种人际沟通方式的主客观因素的障碍。

1.主观因素的障碍

主观因素的障碍指采访者的观念、意识、手法等对获取真实采访信息的干扰作用。采访是纪录片创作中一种主观介入的方式,而这种介入应该保持应有的度。如果采访者对尚未了解真相的事件或人物对象抱有先入为主的观点,就会不自觉地搜集能够支持自己立场的证据或材料,这种态度很容易影响到采访的全过程,对获取事件的本质真实产生障碍。

在采访过程中,采访问题的设计不当,也往往成为采访沟通的障碍。比如设置的封闭型问题的几种约定性答案本身就存在错误;或者对于一些开放性提问,有些采访对象一时把握不住重点,难以提供有价值的回答。

另外,在采访者与受访者沟通的特殊情境里,采访者使用的语气、提问问题的先后顺序、甚至一个毫不起眼的用词等等,都有可能对采访结果产生影响。

2.客观因素的障碍

由于受访者本身的性格、社会地位、心理定式不同,对于采访问题的反映会有很大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采访的客观因素的障碍。如果采访者不加以仔细的甄别,很容易造成采访材料的失真。比如有的被采访者胆怯谨慎,很难提供太多有价值的信息;有的表现欲过强,提供的是有表演色彩的非真实的言论;有的采访对象的表述过于模式化,难以使人信服;还有些受访者出于对自我声誉和地位的保护,对于某些包含敏感话题的问题常常给以含混或是隐瞒的回答。

此外,采访场合或时机不当也会造成采访的障碍。如果采访对象正处于极度悲伤或意识模糊状态的状态中,或正忙于其他事务而精力分散,或对采访产生抵触情绪或抗拒态度,此时他们对采访问题的回答也不能作为采访的真实材料。

营造良好采访氛围的策略

为了获取真实的有价值的采访材料,创作者有必有去营造适合的采访氛围。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近距离离接触,与被采访者交朋友

这里的近距离指的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心理距离上的亲近。采访者要态度真诚、客观冷静、有耐心,寻找与采访对象情感上的接近点。底层打工妹出身的章桦在拍摄《邝丹的秘密》的时候,她的背景使她和作为在深圳打工的外乡人的邝丹一家产生了天然的亲近感,这成为导演在这个题材上的优势,章桦很自然地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取得了生动的创作素材。

在采访拍摄中不能干扰采访对象的正常生活,要充分尊重被采访者。采访者在服饰和语言使用方面都要溶入采访对象的环境中。服饰要得体、和环境相称;语言表达要有礼貌且能与采访对象产生呼应,尽可能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点方言来拉近和受访者的距离。

2.选择适合的采访环境

采访环境能够影响受访者的心态,产生不同的谈话效果。一般来说,在被采访者家里或者其他私密性较强的环境中采访,被采访者易于畅所欲言,情绪上比较放松。在公共场所的采访,被采访者比较在意自己在公众中的位置和自身的形象,谈话比较克制。如果在发展中的事件现场采访,谈话易于受到突发状况的影响,产生戏剧性的效果。

要选择能弱化采访对象对摄像机的防御心理的采访环境,营造良好的谈话气氛,来挖掘出更贴近本质真实的素材。这样的采访环境多取自和受访者的日常生活相关的场景,使其自然而然就能进入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中去。

选择采访环境要尽量避免一些场外因素的干扰,尤其是在一对一采访的时候,让与纪录片承载意义无关的人或信息远离摄像机和受访者,保证采访对象避开外界无谓的影响。

3.让被采访者放松

采访者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提问的语气,要自然、平实。在特定情景的采访中,采访者自己的情绪很可能会传染给采访对象。采访者要学会做心理调试,掌握调节控制自己在采访现场情绪的能力,使自己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必要时还要尝试调节控制对方的情绪。

采访者在采访中应不时给受访者一定的回应,鼓励其畅所欲言。这种回应不一定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可以是视觉上的,比如对其点头、微笑等动作表情,表达疑问时的迷茫、质疑的眼神等等。在采访过程中要保证和采访对象有情感上的交流,不能躲避受访者的视线。在需要经常用采访笔记来提示采访问题的情况下,采访者不要总低头看笔记,可以把采访问题浓缩写在小卡片上,一旦忘记,随便一瞥就能继续话题,这样可以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中去。

为了让采访对象感到轻松,又避免谈话脱离采访的话题,采访者有必要在采访前和采访对象进行沟通,以诚恳且尊敬的态度告之谈话的大致范围,并暗示会对不感兴趣的部分适时打断。有了这种铺垫后,受访者对于采访中被打断谈话就不会感觉太过紧张,采访的过程也会进行得比较顺利。

纪录片的真实魅力来自于它能够向现实生活同步取材的创作方式,而采访拍摄正是其向现实生活同步取材的方式之一。良好采访氛围的营造有利于采访过程的顺利进行,获取有价值的采访信息,从而增强纪录片的真实魅力。

参考文献

[1]周雯、王庆福主编:《DV制作》,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陶涛著:《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

访谈录范文3

孟京辉、崔健、姜文、贾樟柯、谭盾、刘小东、王小帅……这一连串既熟悉又新锐的名字,他们背后代表着一代人艺术创作的成熟与鲜明的个性语言,这就是60后艺术价值。让我们透过着这些光辉成就去探讨这个社会群体,看看他们在想什么,想要说什么,来揭开他们个体形成的秘密。从这里开始,让人们了解60后,了解60后的艺术,以及他们的真正价值。

陈明:我一直想策划一个关于60后艺术的活动,但千头万绪,不知何时才能开始,就拖了下来,随着我每天和这个年代的艺术家聊天,突然给了我一个灵感,何不把这些谈话记录下来,用最直接的方法开始,于是,我开始记录了今天与艺术家石良的一段对话(前几段没记,可惜不能分享,向大家致歉,就这么开始吧……)

石良:在一个时代背景中,我观察一个艺术家,看的是他的敏感点在哪。我听朝戈说过一句话(注:1990年朝戈创作他的代表作《敏感者》,他把那个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提炼出来了,尽管他是通过他熟悉的一个形象提炼出来的,但有这样的代表性特性。比如陈丹青的《组画》,罗中立的《父亲》,实际上都有这样的价值在里面,他们把那个时代的核心问题提炼出来。我觉得好的艺术家要找到这个社会和时代中他最关乎的一个问题,或者是最致命的东西,就是你要知道痛点在哪儿。实际上在这个痛点里,你不需要去说教,你可以用你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和表达。在前段时间我就想怎么能在我自己的表达里,不再是一个无奈的延续,能够有一个更深层的建构。我觉得这是中国人最欠缺的,我觉得是一个精神和情感包括一个灵魂的归属问题,这也不光是中国人,从占至今人类都有的。但是我认为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在中国变得那么特殊,在整个灵魂上缺少一种附属感,这是中国人集体的缺失。

陈明:我回忆了一下你这两个人的历史(注:石良作品中以“两个人”为基本主体)。我在唐炬那儿看到一幅你90年代画的画(注:石良作品《活在当下》)一男一女站在阳台上的那种状态,然后再到前两年看到2000年左右画的那个一男一女非常现实的状态,然后再看到今天的你(注:2010年作品中仍旧是一男一女两个人的符号)的两个符号,这种发展,你们人物的状态和心理的状态和它那个整个传达出来的那种符号都是随着观念的提升,即认识问题的深刻,一点点的提炼而在提升,表现中人物的状态也是跟着时代在走,从最早那种小青年那种嬉皮,半茫然半嘲讽那种,然后到前面那种特别荒诞,甚至是有点活在当下那种,到现在又开始有一种精神上的更成熟老辣的那种思想渗透,我觉得这种变化挺有意思的。

石良:其实我觉得咱们那时候,如果抛却世俗的那种诱惑,每天都希望自己活得好一点,每天都希望自己活得成功一点,我现在并不是有意制造什么,我确实对一些东西不感兴趣。为什么呢,实际上我们到了这个年龄,世界是怎么回事大体有了了解,艺术是怎么回事,我们也清楚了,我们是怎么回事我们也清楚了,我们有几斤几两我们也清楚,我们差在哪儿我们强在哪,我们还有什么可能性,这都清楚。就两点,一种是寒了心了,死了心了,起码我就属于活得好一点的,那就能给人提供一种所谓的服务嘛。还有一种是什么呢,就是艺术对我来讲,不是我对别人提供服务,实际上是我对世界的一种认知,理解和一种表达,只关乎我个人,那在关乎我个人的前提下面,有人认同喜欢了,那你就去拥有,如果你不喜欢我也无所谓,其实这是有不同的,不是和艺术有关的问题,实际上是个^价值观上的问题,就是你要活成什么样,你在有生之年自己要干点什么,这是我认为挺重要的,因为你再有钱再成功,社会E也有人比你混得要好。我认为一个艺术家真不能把乐趣和虚荣建立在这上。我们在人家面前,人家尊重我们,不在于你比人家有钱,有钱的人在我们面前很尊重我们,因为他认为你是艺术家,尊重的是艺术,你是沾了艺术的光,你只是从事了这个工作。但是你是不是一个真正好的艺术家,其实我总觉得到最后大家会给你一个中肯的评价,这不是说你曾经卖过多贵或怎样。我认为艺术的初哀或者你在艺术里面最原始的动机是什么东西,这是我们在艺术方面尊重一个艺术家的前提,这是第一。第二就是你个人独特的魅九有没有让我们折服。譬如毛焰,从毛焰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用了最大的心智,包括他自己潜在的才华,都调动起来,在他全新的感觉上去弄,他的画显然不是为了卖的,他完全是自己的兴趣,你觉得他是很纯粹。比如说冷军,他拿出了这么大的热情,恨不得把性命都搭进去干一件事,人家的价值自然也应该得到尊重,冷军的画,我认为是他不想卖的画,他完全是个人兴趣出发的。在初级阶段得到认可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因为这个事来去谴责收藏家和艺术家,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特点。收藏家以后怎么去看这个事,我认为要尊重现阶段一些好的艺术家,拥有一种独特的语言,到了一个很高的层面。我们到了这把年纪,我觉得不管是艺术创作上还是在自己的事中,都应注重一些东西,我们仔细看每一代人,他真真正正在过程里并不清楚,但若干年回头去看的时候,这些人在一代人里有他独特的特点。

陈:就很清晰了。

石良:但实际上,我们在这个年龄段,我们回头看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早已结束了好奇、困惑、无知的痕迹。我们独立的判断和独立的精神价值,在我们年龄里面早已出来了,但有一点,就是我们这代人在以个体呈现的时候,都很优秀,但没有人做过把整体一代放在一起,去问鼎的事。就是只能一旦提出一代,后面的所有断代,似乎按照这个模式就下来了,这个只能是在一个时间的概念上,时间的节点上把每代人出生的节点区别开,但是真在文化特征上,艺术面貌上,去做一个梳理,做一个甄别,做一个判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来做这个,我就觉得你应该做的事,第一,我们首先要把这点提炼出来,在整个这个所谓的艺术界里边,开始对这个事物有个好的认识。而不是想到了刘晓东,想到了秦东旺下乡,他们这一代人共同的背景,就是他们在共同的背景下有各自不同的点,这一代人和以往的艺术史上的艺术家有着哪样的不同,不是个体上的不同,而是整代人的区别,是整个时代的变化,在变化本身有着国家和时代的特征在里边,但是和整个世界的关系,就是说我们的青年时代和整个东西就像个循环,你把它放在整个十七世纪俄国循环,实际上它是滞后了的艺术运动,但在俄国是有意义的,但是我们不要局限于这个东西。

陈:60后的这一代人具有自己创作的开始,从题材,手法,表现就不局限于中国本土阶段性的价值意义,而是面对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视野,起点更加国际化和永恒的意义去思考自己的艺术定位。

石良:譬如走出去,晓东、展望,他们的视野已经不再局限于我是一个中国艺术家,已经没这个概念了,因为我是在这儿生活的,那么在这个环境现实中对我有这个触动,但是我的视野本身和我要表达的本身完全是很世界的,我觉得这点是一个非常标致性的,而且在研讨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只请艺术界的人,我们要把文学界、电影界、戏剧界、美术界,我们要找同年龄段的在不同领域的表达,来共同说明这一代人的建构,不仅仅是美术界的事儿,它是整个文化界的事儿。如果你只拿美术界说事,美术界只是一个小圈子是个小众艺术,我认为它不是大众艺术,然而我们放在一个大的视角里去,来认识这个问题,这样力量就大了。比如说电影,比如说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它其实是尊重现实的,在现实的表达中,如《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它是一个国际视野的表达,比如贾樟柯(注:第六代电影导演,作品《小五》,《三峡大移民》),他也是在讲自己的故事,但他绝不是把趣味局限在自己身上,而是有一个很深的背景在里面,譬如孟京辉(注:60后话剧导演,代表作:《恋爱的犀牛》)的话剧,他的实验小话剧。譬如文学界,**、王小波这一代人,其实要讲就应该从王朔开始讲(注:王朔是50年代出生的,但他的文学创作具有60后启蒙性的意义)。

陈:这样60后的几个代表就都出来了。还有音乐界的崔健。

石良:还有谭盾。对,就我们这样一代从事艺术的创作者里,要守住艺术界这个点,但是我们想要一个横向的东西,没人破得了这个局的,研讨会一定不要拘于美术界,大家是60后的不同领域的艺术家,来谈整个60后的艺术家的整个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来请艺术家来看我们美术界的油画所呈现出来的,大家给一个定语。这样美术界也可以到电影界去掺乎掺乎。

陈:这一代人成长环境本身就存在着这种跨界领域的互动,他们相互影响,相互衬托,比如贾樟柯与刘小东共同创作了电影《三峡移民》和油画《三峡大移民》。

石良:然后他们做活动,可以邀请我们美术界去参与。

陈:相互在不同领域看对方,给对方一个定义。

石良:这样可能会有意思。比如你看十九世纪的法国、俄国,他们所谓的沙龙不只是拘泥于油画是沙龙,他们还有搞小说的,作曲的。

石良:让我们变成这一代人的活动,是相互间的支撑,相互间的构建。就有意义了。

陈明:今天整好是60后访谈第一集,然后我就跨着界地访,聊,于是这条资料就呈现出来了,我们随说随播。

石良:姜文拍《阳光灿烂的日子》,包括我的做皮,赵半狄的画,都有惊人的相似,你看王朔塑造的人物感,包括语言感,我们是用色彩去表述的,他们是用语言去表述的,但人物感和人物的整个状态,有着惊人的相似。

陈明:这个问题,我和朱大可聊过,朱大可也特别有兴趣,他那会就想提这个概念,60后。但是这两年我没跟他接触,大的文化层面,请他来做一个梳理,让他把整个历史写一下。断代给分一下。

陈明:刚才我们已经聊到了文化系列怎么做,我就很清晰了,我脑子里的点还有那几个人物我们已经点到了就是这个中间的不断要做的事。

石良:首先我们要不断夯实60后艺术创作这个概念,夯实概念之后,让人意识到我们这一代人艺术的发展,它实际上是标志性地,是有影响性的,是整个艺术界的走向。我们尊重以往的艺术家和艺术的构建,但是时代是往前走的,那么我们本身的年龄段和积累,正是要在这个年龄段和时期发展作用的时候,实际上我们的思想是把我们的情怀以及我们队文化的理解,通过我们的艺术和理解来为整个社会构建一个艺术上的影响力,这是要做的终极艺术,前期没有对你的一个基本认同和肯定,后面就是瞎掰,其实我们的情况就是在这儿。就是下一步在这点我们要夯实之后,说实在话,这点上每个艺术家的理想和情怀也都不一样,有的人更注重个人的建构,有的人则在注重个人建构的同时也注重社会的建构,对这个社会施加一些其他方面的影响力,甚至说是一种奉献,因为我觉得陈明咱们俩走的路和一般艺术家走的路还不太一样,

我们的社会经历本身还比较庞杂,有些思考和触角是一般艺术家所不清楚的,他们考虑的问题多是在一个点上,用艺术家的本能去思考一些问题,但是对社会和整个时代的理解和认识,可能这块不见得有那么清晰。

访谈录范文4

近日,公司党委召开座谈会,交流学习《在厦门》采访实录的做法和体会,研究提出下一步深化学习的思路和举措。

大家一致认为,深入学习系列采访实录,对于传承贯彻好在福建工作时创造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对的深厚爱戴之情转换为巨大的工作热情和强大动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大家一致表示,企业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持续健康发展。要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到企业党组织和各项业务工作中;进一步服务公司工作,团结凝聚从业人员,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增效;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推动企业党组织建设标准化、管理精细化,不断提升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访谈录范文5

终于和曾老师约定了访谈的时间。访谈那天,细雨霏霏,三帆中学的校园精巧雅致,雨中的校园十分清新。来到学校北楼的物理教研组,一位女教师从里面走出来:“你们是来采访的吧?”温和的语气中带着客气的味道。等我作了自我介绍后,曾老师说:“我从事初中物理教学34年,可谈的内容太多了。我们就谈谈物理教学方面的内容吧。”

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曾路:前段时间,学校开了一个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启动会。我在会上作了一个演讲,题目是《终身备好一堂课》。

王永红:这个题目不错。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一位历史教师,他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人印象深刻,影响深远。不知您用这个题目演讲的时候,是如何阐释的?

曾路:虽然,“备好一堂课,上好一节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我还是觉得很有话说。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多方面的,而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的学生。教师的教学要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情感需求、升学需求”。在我看来,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渠道,因此,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所以,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值得你为它付出终生。

王永红:那您讲的“终身备好一堂课”,具体意义是什么?

曾路:在我看来,终身备好一堂课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终身”不是指用一生的时间备一堂课,而是指用一生的时间积累、学习,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备好一堂课”是一个备好课、上好课、辅导好学生的完整过程,不能片面理解为只要提前备好课就能上好课。在上述过程中,备课是前提,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搜集素材,思考在你所教的学生身上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随着教学年限的增加,积累的资源也会越来越丰富。

王永红: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读书。他认为教师可以每天不间断地读书,通过读书来为备好每一节课作准备。您这里说的“积累”,也主要指读书这条途径吗?

曾路:不仅如此。根据个人的经验,我总结了四条,即“坚持学习、不停追求、潜心研究、勇于创新”。

在我看来,学习贵在坚持,要采取多种方式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以及学生需求的变化,教师必然要在教育观念和知识方面进行更新,因此,要不断学习。譬如我自己,从1978年至1988年,多次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教育学院学习物理专业知识。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后,在2004年到2007年期间,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多次参加骨干教师的培训、听专家讲座等,大大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素养。

王永红:近年来,有关部门组织的针对教师的培训非常多,令一些教师对培训产生了消极情绪。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曾路:我认为,明确学习的目的非常关键。如果一个教师认为自己教初中生只要掌握好初中课本的知识内容就行了、教物理只要知道物理方面的知识就行了,那么,这样的教师对不断学习就失去了兴趣。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本学科的知识,还要不断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例如,教初中知识,你要把握初中和高中之间知识如何衔接,对于同样的物理概念,你要知道初中和高中各自要求到什么程度。初中知识受到限制,概念给出受到限制时,必须讲明概念或定律的条件。上课时你要组织教学,学生水平各不相同,你如何把握课堂?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你怎么办?总之,学生的头脑总是在不断思考不同的问题,你能帮助解决吗?教师不学习怎么行?

当然,学习的途径可以是多方面的,除了听专家讲座,还应该和同教研组的教师和外校的同行互相切磋,提高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能力。通过听课、评课,与一线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教研成果。

另外,教师要不断反思,要有敏锐的目光,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例如,2003年,我们教研组就和北师大物理系郭玉英教授及研究生合作进行课题研究。他们在科研和跟踪国际教育前沿方面非常有优势,经常给我们提供一些国外先进的教材和教育方面的新理念;同时,研究生通过听我们的课,和我们一起探究教法、学法,从而共同提高。总之,坚持学习就是要经常保持一种不满足的状态。

王永红:那您一生“不停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呢?

曾路: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我一生的追求。我非常希望看到我的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有理想、有追求、高素质的人才。我认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尽管2003年以后,学校安排我担任了教科室主任等职务,但是我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在我看来,离开了教学岗位和学生,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我在学校工作有三十多年了。在每一个阶段,我都有很明确的奋斗目标。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人们非常重视知识的学习,对各种各样的竞赛和考试成绩都很看重。学生们一门心思学习,目标就是考出好分数,考上好大学。我的目标就是把课教好,让我教的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我不断向老教师学习,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1994年被破格评为高级教师之后,我又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争取在教法上有所创新,并且在班级中形成物理学习的优秀生团队。20世纪90年代,物理竞赛比较火。学校搞了一个数学实验班,其中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很好,对物理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我就坚持给他们进行物理竞赛方面的训练。连续十几年,学生在物理竞赛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我所教的学生有几十人次在全国物理知识竞赛、北京市物理竞赛中取得了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2003年,我校实施课改以来,我又和教研组的其他教师共同和北师大物理系研究生及教授合作,在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科学素养,问题意识、独立思考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为自己制订了目标,向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的方向努力。

王永红:明确的目标让您每一步都走得非常扎实,成绩也很显著。能不能说说您这些年研究的一些问题和取得的成果?

曾路:因为物理概念的建立是在实验和探究的基础上完成的,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物理就是百听不如动手做。在怎么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科学实验、得出结论方面我进行了多次实践探索。从1996年至2000年,我和西城区物理教研组的同行及教研员共同研究课堂教法和学法,突破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把观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学生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入课堂,并坚持进行课题研究和上公开课。

在2003年,我校物理组和北师大物理系合作,提前进入课程改革探索阶段,并设立了课题研究,如“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索”“学生前概念对认知的影响” “学生问题对教学方案设计的影响”“在物理学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等。在教法上,勇于创新,及时反思,改进提高。我们把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进一步结合,用数据检测学生在上课前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教案和学案。课后,研究生又和我们共同反思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从而进行下一次的教学设计。

和北师大的课题合作一直坚持至今,学生收益很大,教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从1990年至今,我几乎每年都撰写论文,有几十篇在区、市、全国获奖,还多次获北京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论文奖。2006年获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2009年2月,我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教材习题的改编工作。2008年10月,我参加了人教社在宁波组织的全国课改研讨大会,在大会上代表北京市作了“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的发言,相应的论文被中国教育学会物理专业评为全国中学物理优秀论文一等奖。

面向学生,扎根课堂

王永红:在学校里,课堂仍然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每一堂课上好是教师的责任。请问曾老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

曾路:在学校演讲的时候,我曾引用了朱棣文(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第五位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的一段话:“我想,好的教育应该是让你自由寻找那些对你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把人脑当成一个容器,往里填东西。”

在我看来,判断一堂课是不是好课,主要看三个方面:一、你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否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三、是否使学生取得了好成绩,让学生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王永红:这要是落实到课堂上该怎么做呢?

曾路:课堂上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注意要突出学科特色,像物理、化学、生物要突出实验教学。例如在“大气压”的教学中,在测定大气压大小时我有个设计,利用大气压能托住管子中的水柱这个现象,先让学生自己体验:大气压可以托住量筒中的水柱。然后观察:大气压可以托住50cm长管子中的水柱。继而提出问题:大气压能托住1m高的水柱吗?再问:到底大气压可以托住多高的水柱?然后给学生展示三帆中学的教师用10m长的管子抽真空的实验录像。然后再带着问题看录像:如果换用水银做实验,大气压能拖住多高的水银柱?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兴趣浓厚,问题不断。

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时,我利用了小汽车和积木搭建的建筑物来创设情境。在分析“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知识时,我就唱了一段,增加了气氛,活跃了课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穿插讲些小故事,讲到“惯性”知识的时候,我会给他们讲了个公交车上的笑话:一个刹车,一位男同志踩了一位女同志的脚,然后女同志说,“瞧你这德性”。男同志马上回应“我这不是德性,是惯性”。

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我从教三十几年,可以说教过的学生各不相同。我总是多看学生的优点,朝积极方面看。不管什么样的学生,成绩落后的还是优秀的,我都能平等地去看待,不会去讽刺学生或拿学生的问题向家长告状。

2006年,我教过一个学生,他的自学能力比较强,课本上的东西很快就能掌握。初三下学期,面临中考复习。如果仅让他复习课本知识,也许他的中考成绩会更突出,但是会花费不必要的学习时间。这时,我就借给他一些高中物理的小册子让他自学,还聘请了高中的一位物理特级教师提前给他辅导物理实验。我的父亲是1980年的资深院士,当时写了一本科普书叫《探索地球的奥秘》。我也借给这个学生看,他看了就会提一些问题,我不懂时,就让父亲给他解答。这位同学刚上高一就参加了高三的物理竞赛,还在全国竞赛中拿了二等奖的第一名。最后他被保送上了北京大学的物理系。

王永红:这些心得体会凝聚了您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思考。对年轻教师来说,要领会其中的深意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您能不能就如何备好、上好一堂课给年轻教师提点具体建议?

曾路:首先是基本功要过硬。这些基本功主要包括讲、写、问(练)、演。

其次是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譬如我自己的教学,就非常重视科普与物理课堂的结合、生活与物理的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人性化的反馈和评价;关注对物理学习兴致高的学生,组织他们形成一个学习团队;做实验讲究趣味性;教学语言追求轻松幽默等。

年轻教师要多上公开课,增加实践和学习的机会。通过上课、反馈、反思,达到提高的目的。上课的时候还要注意细节。比如板书字体的大小、演示实验的清晰度、按时下课不拖堂等。

青年教师备课时不应只写PPT,因为PPT侧重知识的要点,缺乏对教学活动的安排,忽视教学环节的过渡与衔接。青年教师如果只准备PPT,是不能备好一节课的。除了准备PPT,还要写出每个环节的链接,写出教学难点、重点的解决方法,要关注学生,精心设计提问。

王永红:作为一名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多次教学改革的老教师,您对物理教学的一些变化肯定感受很深。最后,能不能请您谈谈物理教学上发生的一些变化?

曾路:首先是教材的变化。物理课本图片多了,知识讲解少了,不强调系统性了。课本的变化迫使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转变。因为学生看课本不能马上把知识学懂,必须要通过听讲、查资料、独立思考才能学习。

物理实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实验器材全了,多媒体手段多了,不少演示实验可以改为学生实验,而实验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的实验都是在课本上写好实验步骤,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做完把数一填就行了。现在呢,在一个题目之下,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步骤。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实验的能力有利。

访谈录范文6

Henrik Sorensen:25年前,那时候我还是个高中生,可我已经决定学习新闻专业了。尤其是新闻摄影,我很着迷。后来慢慢的面临择业,我脾气有点急,缺乏耐心,精力过剩坐不住凳子,这些特点做别的工作也许都是障碍,可我要是去当摄影师,它们就是我的本钱。

这些本钱没有白费。我发现自己慢慢可以通过并不会说话的图像来讲述新闻事件,这很神奇。后来,我创作的题材逐渐远离了新闻领域,转而开始专注于影像的概念和结构,我只拍摄构图非常简单的片子,简单不是枯燥,我的片子都挺有幽默感的。

我已经拍了二十多年的片子,有本土的丹麦客户,也有很多国外的客户;涉足的领域也很多,有政治报道也有广告片。

OUTDOOR:你为什么选择了水下摄影这个领域呢?

Henrik Sorensen:这其实算不上选择,机缘偶遇吧。我一直给GFTTY IMAGES供稿,有十年了吧,主要是提供给Stone and Stone+这个子品牌。四年前我开始跟一群舞者一起工作,其中的一个艺术指导问我拍没拍过水下的片子。我自然是没有,于是我们在哥本哈根的一个大水池里拍了我人生的第一张水下作品。那次之后我就意识到我在这个领域有很多创意空间,我必须好好地去拍,不是那种仅仅场景是水下的水下照片,而是让你觉得这是一个全新流动空间的片子。

OUTDOOR:到底水下摄影跟普通的摄影作品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Henrik Sorensen:如果你潜过水,就知道那种人在水里失重的感觉是很奇妙的,在陆地上体会不到,甚至想像不到。如果我能让模特在水下觉得放松,甚至开心,那我就会捕捉到这个模特在地面上永远不会呈现出的那种独特的美。比如,人在水里试图不让自己沉下去的时候,会挣扎,会吐气泡,这个又真实又卡通,因为气泡本身又是一个小小的空间,拍出来的效果很梦幻。

水下摄影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光线。光线在空气中传播跟在水里传播的路径走向完全不同,所以你会发现人的皮肤色泽在水下都是另一个状态,我可以创造出一种非常非常平静的氛围。说到皮肤,我还得提到一点由于重力影响,人脸的影像在水中会非常奇特。

OUTDOOR:水下摄影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呢?技术方面的和总体的都能谈谈吗?

Henrik Sorensen:最难的就是水下沟遭。因为大家设法在水底下说话,所以当条件不合适的时候,我们必须都一起浮到水面上来沟通。所以,为了减少浮上来的次数,我们得一次说好多事情,也得一次记住好多事情,因为每一次摄影都是很多方面通力合作,我经常发现所有方面都到位的机会只有一次,我必须得抓住这宝贵的一次机会,技术装备上的困难就是防水,作为摄影师你得确保相机和闪光灯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我最受不了的就是拍摄过程中机子出问题,再有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在水下控制气泡,模特、摄影师、助理都要产生气泡,但气泡过多就会破坏画面,所以尤其在需要移动的时候,我必须抓紧时间在产生大量气泡之前抓到最完美的画面。

OUTDOOR:您在水下摄影时使用哪些器材?

Henrik Sorensen:自从IMACON22MPIXL数码后背上市后,我就一直用哈苏系列的相机,所以开始水下摄影之后,我还是习惯用哈苏拍,现在我用Ultima Digital UW配我的哈苏H3 50Mpixl,效果很棒。

OUTDOOR:在水下的时候,您怎么保证曝光准确的呢?

Henrik Sorensen:从我第一天在水下拍照片开始,我就一直试图用好“水”这个介质,我喜欢可控的光线,所以一向都是棚拍用的灯来获得光线,不过,我总要处理水池底的反射。我也总是说,要学会运用哪些反光,想着如何把这些“捣乱的光”融入到画面中去。

OUTDOOR:您经常在哪里拍摄水下的片子?有特别喜欢的地方么?

Henrik Sorensen:在哥本哈根,我有一个水池可以用,不是很大,但够用。关键是,这个水池有面巨大能玻璃墙,这样我就可以在墙的那边隔着透明玻璃进行拍摄,就像平常我在影棚里干活一样。不过,玻璃毕竟不是空气,有的时候我的角度不够直的话,就会出现光线的反射,晕光,甚至变形。

还有些时候就是直接跳进池子里拍,这样我有更大的创作空间,角度也更灵活。可说句实话这比隔着玻璃拍难多了,不但是对我,也是对同在水里的工作人员是一个挑战。

OUTDOOR:为什么在水中的拍摄您仍然选择哈苏相机?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6-20 21:50
下一篇 2024-06-20 21:24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4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