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书评范文1
2001年3月27日,策划了一年多时间的电视连续剧《笑傲江湖》在央视8套播出,由于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拍摄武打片以及金庸小说的强大号召力,使得该剧获得了空前的注意力。2000年3月初,我从《北京晚报》获悉《笑傲江湖》将在3月27日播出的消息,马上产生将我们产品“百年孤独”“搭车”该剧的想法,但不到20天的准备时间,如何“搭车”?考虑到时间及费用等各种因素,苦思觅想之后,决定借用目前最现代的媒体——互联网,与网民互动。并在《笑傲江湖》播出前一周,与国内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达成了合作协议,合同金额8万元,而且不能上纯商业广告,从3月27日-4月27日一个月的时间,新浪将在主页右上角给“八个字”的面积,形式由我们定,内容由我们准备,新浪负责更新。
通过一番周密策划,此次活动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新浪网页面的点击率平均达到2万多次,国内十几家新闻媒体给予了关注与报道,并引出了《中国经营报》用一整版评论《一部电视剧和两个品牌的故事》,事后该策划案被评选为该报2001年最会“搭车”的营销案例。时间过去已经一年多了,今日现将当时创意和思想供大家一起分享。 二、策划背景
1、从2000年央视自金庸手中以1元钱获得《笑傲江湖》的拍摄权开始,到2001年3月27该剧播出,新闻媒体一直给予了广泛关注。
2、百年孤独酒从上市以来,从未在任何媒体上执行过硬性的广告,通过赞助“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等社会公关活动,在“知识阶层”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百年孤独因其个性化的产品命名和超凡脱俗的产品包装成为风格化产品的代表作。2000年年底,《经济日报》发表《风格化的产品向我们走来》,新华社、《中国经营报》等十几家媒体给予了报道,。
3、《笑傲江湖》播出之前,已经有许多厂家广泛关注,希望通过该剧的热播“搭车”销售,而借助一部电视剧走红的名人和产品举不胜举。 三、策划目的
1、借助《笑傲江湖》的热播,利用互联网树立品牌知名度。
2、进一步强化百年孤独“智者孤独,直者痛苦”的品牌理念,在人与酒、孤独等情感方面找到好的结合点。 四、策划方案的执行
1、主题制胜——网络广告的前提是点击率
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最大的区别在于可选择性,电视、报纸、广播等广告具有一定的强迫性,而对于网络广告,网民可以自由选择(据资料显示,网络广告的点击率只有3%)。为获得较高的点击率,我们根据电视剧剧情的发展以及围绕自身品牌的文化内涵,先后确定了“令狐冲与百年孤独”、“英雄、酒、孤独”、“孤独的英雄”,“智者孤独,直者痛苦”等四个小主题。每一个阶段的小主题,既暗合了电视剧剧情的发展,又是相对独立的讨论,网民在进入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在此期间,据新浪网统计结果,点击率平均达到2万多次/日,最高时4万次/日。新颖的主题首先确保了网民的访问。
2、互动写作——开展网上征文活动
一个好的主题可吸引网民进入,但没有好的内容或者是纯商业广告就会使网民马上丧失兴趣,为使网民积极参与,我们组织了“英雄、酒、孤独”的有奖征文活动。百年孤独这几年一直打“情感牌”,我们对它的诠释是“孤独是情绪的低谷,也是情绪的颠峰”,“有时孤独难以忍受,有时孤独难得享受”,“智者孤独,直者痛苦”……,所以,这次网上征文以“指点英雄、感受孤独、共品美酒、体味人生”为征文标准,从“英雄孤独”到“知本人独上高楼”,始终遵循的就是网民情感上的共鸣和震撼,这与百年孤独产品的市场定位是非常吻合的。通过征文,让网民或者说我们未来的潜在消费者共同感悟“知识经济时代的孤独”,品味“孤独是一种优越感”,通过网络征文,我们又不断充实网页的内容,为心灵相通的人搭建了相识的平台,让他们有地方去交流心得体会。在整个过程中,共收到上百篇文章以及几百条在bbs对“英雄、孤独、酒”的讨论。《南方周末》这样评价:“网上互动写作大家都爱看,看到令狐冲与百年孤独有奖征文这类的标题,相信大家都愿意点击一下,再看到邱华栋、丁天之类的名字,你就不得不细究一下。《令狐冲与百年孤独》这个文字游戏说的是什么?既不是说令狐冲,也不是说孤独的美好感受,它说的是一种叫百年孤独的酒……抓住了网络时代最吸引人的写作方式互动写作,开创了网友集体为广告商互动写作的先河,同时也借助《笑傲江湖》的热播大好时机,广告经营可谓出手不凡”。
3、名家“作托”——举行中青年作家笔会
百年孤独自投放市场以来,广告投入非常少,一直以公关活动和高水平、高质量的对孤独感悟至深的文章进行宣传。为进一步强化传播效果,在活动刚刚拉开序幕时,我们举办了“英雄、酒、孤独”的作家笔会,邀请了邱华栋、徐坤、赵凝等10多位知名的中青年作家。《百年孤独》本身是一部世界名著,作者马尔可斯因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所以,这些作家对举办这样的笔会非常感兴趣,并对百年孤独酒产品名称和呈姜黄老辣之色的包装以及一方淡褐色的牛皮赞不绝口。以这些作家的大作作为网上的主打文章,获得了网民很高的访问量。另一方面,这些文章相继在《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等全国十几家报纸上发表,与新浪网的广告推广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百年孤独的推广策略。 五、效果测评
1、8万元打造一个轰动
通常的白酒广告多扎堆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白酒这样一个最传统的商品和最现代的传播媒体——互联网的合作,本身就吸引了许多媒体的注意。对本次策划活动,我们的目的是推广产品形象,利用《笑傲江湖》的热播,寻找一个好的载体。使百年孤独这样一个目标群体狭窄的品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此次活动,《南方周末》、《证券时报》等7家媒体对次进行了报道,其传媒效果正如有媒体报道“8万元打造一个轰动”。
2、“英雄、酒、孤独”外在形式与内在内容的统一
针对百年孤独自身的品牌内涵,借助《笑傲江湖》的热播,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并开展征文活动,不但避开了传统媒体的高收费,且开创了广告与观众互动的先河。对这种传播形式,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陈刚这样评价:“百年孤独能够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如此好的推广效果,关键是外在形式和内在内容的统一,而大胆采用网络征文的形式,可以说是新经济下的新传播……”。 六、意外的收获
也许是因为最传统的商品利用最现代的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也许是许多商品都在“搭车”《笑傲江湖》,此事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策划案之后又引出了两个新故事:
1、一部电视剧和两个品牌的故事
在《笑傲江湖》剧热播期间,一个名为“英雄、酒、孤独”的网络征文和一个借用“李亚鹏”的名人智能王广告,成为“搭车”《笑傲江湖》最为抢眼的两个主角,《财经时报》在该剧快结束时,以《令狐冲鼓了谁的钱袋》为题(详见《财经时报》2001年4月18日),对两个“搭车”广告以“策划点的高低”、“诉求点的优劣”、“传播效果的大小”进行了点评。而后引发了《中国经营报》以《一部电视剧和两个品牌的故事》为题进行的点评,并专门采访了我和名人的总经理赵强,并对双方“搭车”行为提出了意见,应该说,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详见《中国经营报》2001年5月8日)
2、2001年最会搭车的生意
在经营者眼中,企业行为是理性的,而在消费者眼中,企业行为是感性的,他们的反映就是市场的反映。《中国经营报》在年底以感性方式评选了2001年关于营销、广告几个十大事件,其中在《折腾制胜》一栏中,百年孤独酒评选为最会“搭车”的生意,并点评:“文化行销正在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风格类商品将在特定的区域服务特定人群,也就是‘窄众市场’精确打击,百年孤独酒以酒为情感载体,把那些有文化、有涵养、有见解、事业蒸蒸日上人定位为目标群体,从而确定了自身独特的品牌形象”。应该说,这样的效果是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的。 七、营销马后炮
由于准备时间有限等许多方面的原因,此次活动也留下了许多遗憾,在活动结束后,我认真进行了总结,如果重新组织,可能会做的更好。
1、内容更新慢,点击率未能持续
在与新浪的合作中,我们每天通电话或者去新浪观看点击率,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点击率每四天一个周期,第一天达到1万多次,第二天可以达到2-3万次,第四天下降到1万多次,而我们的更新周期是一个星期,在第七天点击率下降到几千次。这一数据对我们以后再开展类似的活动,确定内容更新周期提供了有益参考。
2、互动方式与市场有一定的距离
新浪作为最大的门户网站注定了其传播面比较宽,相对目标群体互动性比较弱。在活动执行过程中,兰州销售经理曾打电话希望和《兰州晚报》合作与新浪网上的活动同时进行、一起互动。如果当时选择北京、沈阳、南京、哈尔滨等百年孤独重点主打市场与当地的传媒相结合,同时开展网络和报纸的征文,将更有利于强化产品在目标客户群体和潜在消费群体的品牌知名度。
百年孤独书评范文2
[关键词]女性主义;生态批评;魔幻现实主义;百年孤独;额尔古纳河右岸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3.017
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67年出版的作品《百年孤独》,通过一个家族七代人的兴衰、荣辱,见证了一个拉美小镇――马孔多百年的历史,其魔幻色彩、孤独主题与悲剧意蕴引起了欧美文坛的“一场文学地震”,使拉美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小说于198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世界各国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当代知名女作家迟子建于2005年出版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通过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自述,讲述了我国东北鄂温克族的百年历史,以及对民族文化的顽强坚守。该小说曾荣获2008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该作品的影响力虽不及《百年孤独》,但两者有诸多相似之处,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两部作品中出现的百岁女性都是民族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百年孤独》中的乌尔苏拉见证了印第安家族的百年历史,《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我”见证了鄂温克族的百年历史;两部作品都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百年孤独》中所描写的喧嚣纷乱映射了拉丁美洲人民的富足与贫穷,《额尔古纳河右岸》描述的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悲喜、文化则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缩影,是以一曲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悲哀。同时,两部作品都从民族悲剧的角度探讨了人类命运、人类苦难这些严肃的问题。
目前,国内学者大多将《百年孤独》与国内作品(如莫言、王安忆、贾平凹、阎连科等作家的作品)进行相关影响比较与平行比较的研究,但对《额尔古纳河右岸》与《百年孤独》的共性探究还少有学者涉及。本文拟从女性、生态、魔幻现实主义、民族四重视域,对两部作品的共性进行探析,以期为多重视域下的悲剧书写提供有益借鉴。
一、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悲歌
《百年孤独》中的乌尔苏拉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我”都是见证民族百年沧桑历史的百岁女性老人,在故事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两位女性都表现出了对本民族未来的担忧,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本民族做最后的坚守,“不论是有趣还是辛酸,老年女人的智慧都仍完全是消极的:它有着对立、质控和拒绝的性质;它是结不出果实的”[1]。两部作品都以女性的视域,呈现出两个民族盛衰的历史。
加西亚・马尔克斯认为,“妇女们能支撑整个世界,以免它遭受破坏;而男人们只知一味地倒退历史”[2](P110)。妇女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家族的支柱,马尔克斯笔下的乌尔苏拉活了120岁,是唯一一个家族百年兴衰变化的见证者,作为一位女性,她承担着家族的使命,面对家族的衰退,“她那不可战胜的心气成为她在黑暗中的引导”[3](P289)。当蚁族来袭乌尔苏拉将要兑现雨停就死去的承诺时,她仍然充满着对家族没落的担忧,希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说服家族成员从最小的房屋整理做起,试图改变家族没落的状态,但最终事与愿违,随着乌尔苏拉和家族成员的纷纷离去,最终家族居住的小镇――马孔多――消失了。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我”是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女人的故事,一个边缘族群的故事。可见,“我”是民族百年历史的见证者。作品开门见山地写道:“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4](P3)比起乌尔苏拉,“我”更为直接地成为了民族历史的叙述者,“那么就让雨和火来听我的故事吧”[4](P5),“我讲了一天的故事,累了。我没有告诉你们我的名字,因为我不想留下名字了”[3](P248)。故事运用追忆的方式对百年间民族的变迁历史进行了回顾,“我”成为一个可靠的叙述者,其自述是对历史的一种真实还原。
总之,两个历经百年沧桑的女性都是自己家族、民族之百年历史的见证者、守护者,乌尔苏拉用她那女性的直觉守护着马孔多,“每当有人注意到她磕磕绊绊,不小心撞到她那天使般高举过头的手臂,都会认为她身体状况堪忧,却未曾料到她其实已经失明”[5](P289)。百岁老人原本可安享晚年,但乌尔苏拉却选择了为家族祷告,“不要让布恩迪亚家的人近亲结婚,生下猪尾巴的孩子”[3](P296)。《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我”是最后一个坚守民族“营地”的女人,“虽然营地里只有我和安草儿了,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孤单。只要我活在山里,哪怕是最后的一个人了,也不会觉得孤单的”[4](P5),“我”怀着对民族的热爱,守护着民族的希望之火。而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一直是作为第二性而存在,如果由女性来坚守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那么这个民族的没落将是必然的。
二、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没落
“生态批评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重申人类的文明历史,重申人类文明中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传统,重申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对生态自然和人类社会抑或人类的精神带来的灾难性破坏作用。”[5]从生态批评视域看,《百年孤独》与《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涉及到了自然生态批评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生态批评中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在两部作品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和谐转为紧张,原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冲突愈演愈烈,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均无法调和,最终酿成了两部作品生态视域下的悲剧。
在两部作品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初始状态下都是和谐的:自然以人类为伴;人类以自然为生。《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是一个有20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3](P1)。《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鄂温克人以驯鹿为伴,以自然为生,连绵的雪山、清澈的河水和淳朴的人们映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状态的突转伴随的是外来秩序对原始秩序的取代,《百年孤独》中不同政府轮番操纵马孔多,使得原本种植的绿化树被弄得断枝残叶,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伐木工人对大兴安岭的开发导致鄂温克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如果发展以破坏自然生态为代价,显然是不可取的。马孔多和鄂温克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和谐到紧张,也对本民族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民族发展的悲剧就是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开启的。
如果说自然生态是悲剧结局的外因之一,那么社会生态则是酿成最终悲剧的内因。“社会生态是指社会性的人与环境之间构成的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的核心是人际关系、经济关系、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6]其中,人际关系是马尔克斯和迟子建进行社会批判的共同切入点。作为原生态的两个部落民族,在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印第安人接受了吉卜赛人为马孔多带来的冰块、磁铁、望远镜等现代文明的产物,鄂温克人也接纳了安达们带来的现代文明的必需品。可见两个原始部落在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中都是被动的、缓慢的。
在现代文明与原始文明的碰撞中,原始文明不断走向没落,就如《百年孤独》中所描述的布恩迪亚家族“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3](P358),这也象征着印第安原始文明走向了灭亡。《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我”这个鄂温克人所生活的乌力楞,最终只剩下“我”和安草儿,其余人都下山定居于象征着现代文明的乡镇。“如果土著人生活在他们的部落中,没有来到灯红酒绿的城市,他们也许就不会遭遇生活中本不该出现的冲突”[4](P254),“他们大约都是被现代文明的滚滚车轮碾碎了心灵、为此而困惑和痛苦着的人!”[4](P255)在现代文明与原始文明的冲突中,原始文明逐渐走向没落,其没落的背后蕴含着浓郁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引人深思。“生态批评的任务不只在于鼓励读者重新亲近自然,而是要灌输一种观念,一种人类存在的环境性意识,使每个人都将认识到他只是他所栖居的地球生物圈的一部分。”[7]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现代文明应以宽阔的胸怀去接纳原始文明,使之与现代文明相互补充与借鉴。
三、魔幻现实主义视域下的悲剧
《百年孤独》与《额尔古纳河右岸》都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都将民族传统的“万物有灵”观念行文于作品中,在亦真亦幻中揭示出隐藏在其背后的悲剧意义。
《百年孤独》以魔幻现实主义立足于世界文坛,作品“不仅打破了人鬼的界限、主客观的时序,而且还采用了大量的隐喻和夸张的手法,同时将印第安人的传统神话与信仰和阿拉伯文学的《一千零一夜》以及《圣经》中的典故结合在一起,成为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8](P18),“小说遵循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富有一种神奇和神秘的色彩”[8](P58)。《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也有诸多的神奇和神秘,鄂温克人与印第安人有着共同的传统观念――万物皆有灵!
根据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万物是有生命的,人与鬼是可以对话的,生与死是没有严格界限的。《百年孤独》中多处提到阴曹地府,认为鬼与人一样也会衰老并再次死亡。“正午之前,阿玛兰妲・布恩迪亚将在傍晚起程捎带冥信的消息就在马孔多传开,到下午三点客厅里已经放了整整一箱信件。”[3](P244)《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鄂温克人靠万物而生,也相信万物有灵:“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4](P4);“火中有神,所以我们不能往里面吐痰、洒水,不能朝里面扔那些不干净的东西”[4](P29)。此外,还相信山神、雷神等。在万物有灵观念的基础上,就有了与灵魂交流的具有神奇预知能力的人,“世上有些人与某些事物存在着感应关系,所以能够感到它们的神秘所在和运动规律,这便是预感和预示能力的根源”[8](P117)。《百年孤独》中的奥雷良诺上校对某些事物的发展是有预感的,当他三岁的时候,看到厨房的汤锅放在案子上,便惊慌地告诉妈妈:“要掉下来了”“汤锅本来好好地摆在桌子中央,但孩子话音刚落,它便像受到某种内在力量的驱使,开始不可逆转地向桌边移动,掉到地上摔得粉碎”[3](P13)。阿玛兰妲、乌尔苏拉等对自己的死亡也都有预感。同样,《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萨满也有着非同寻常的预感和预示能力,不仅可以预示死亡,还可以成为与神沟通的“半人半神”的媒介,“神衣”“神帽”“神裙”“神鼓”披上身、“跳神”仪式举行完之后,可以达到救治死亡或者转嫁死亡的神奇效果。为了寻找列娜的“乌麦”,尼都萨满“从黄昏开始跳,一直跳到星星出来,后来他突然倒在地上。他倒地的一瞬,列娜坐了起来……而尼都萨满苏醒后告诉母亲,一只灰色的驯鹿仔代替列娜去一个黑暗的世界了”[4](P7)。为了帮助马粪包吐出熊骨,妮浩将自己的女儿交库托坎葬送了。妮浩跌下山谷,被黑桦树拦住,保住性命,却将死亡转嫁给了自己的儿子。
两部作品中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是对民族信仰的再现,还原了一个具有神秘色彩却又真实的现实社会,“万物皆有灵”的民族信仰是一个民族意识形态的真实反映,“神奇和神秘”更是印第安民族和鄂温克民族的原始坚守,这种对民族原始状态的再现,既虚幻又真实,在亦真亦幻中异曲同工地对民族文化进行了最好的阐释。
四、民族视域下的悲剧
《百年孤独》和《额尔古纳河右岸》透过民族的孤独与神话的消失映射出了民族的悲剧。《百年孤独》的布恩迪亚家族成员过着百无聊赖的生活,陷入孤独的境地,乌尔苏拉独自对家族的守护无不镌刻着孤独的烙印,最终布恩迪亚家族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消失,经受着永久的孤独。“时间的停止就标志着孤独的开始,反过来说也可以,与世隔绝就意味着时间的静止。”[9]《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鄂温克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敬畏和尊重自然,最终却不得不被现实所吞没,孤独守望着空空的山林和象征着种族延续的火苗。《百年孤独》不仅见证了一个家族的百年兴衰,更是拉丁美洲土著生活的一个缩影,与《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所描述的沧桑岁月和命运悲歌一样,折射出一个边缘族群的没落,这样的落寞正是民族悲剧的根源。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指出,“神话给一个民族的经历打上永恒的印记。神话的毁灭使文化丧失其健康的天然创造力,人、教育、风俗、国家都变成抽象的存在,不可消除的内在的匮乏”[10](P109)。当一个民族的神话不再继续时,其灭亡也就在所难免了。《百年孤独》中的飓风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火种终结了印第安民族和鄂温克民族的神话,更终结了两个具有神奇色彩的少数民族,用尼采的话来说就是“这里站着失去神话的人,他永远饥肠辘辘,向过去一切时代挖掘着,翻寻着,寻找自己的根,哪怕必须向最遥远的古代挖掘” [10](P110)。挖掘民族的根要从失去的民族神话开始,这也正是马尔克斯和迟子建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主旨,民族的悲剧正是由于对原始文化消失的漠然而引发的。
在两部作品中马尔克斯和迟子建也都试图探寻民族悲剧的出路。“生命尽管孤寂,时光历史尽管有时候给人一种无聊的重复感,但是,只要人与人之间还能相爱,世界就有希望。”[3](P111)马尔克斯为人类指出了一条摆脱民族悲剧的途径,即“爱情”“人道”与“团结”,也许真正的悲剧不是民族的灭亡,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只有消除冷漠,才能摆脱悲剧,走向最终的人道主义道路。迟子建把民族悲剧的出路寄托于民族自身并指出,“这些少数民族人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人性巨大的包容和温暖,令我无比动情”[4](P257)。可见,马尔克斯和迟子建都将摆脱民族悲剧的出路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人类自身,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包容是走出民族悲剧的有效路径。
五、结语
《百年孤独》与《额尔古纳河右岸》都以一位百岁女性的视角见证了各自民族的兴衰,充当了民族兴衰的见证者和守护者,唱响了女性视域下的民族悲歌。作为原生态文明象征的印第安人和鄂温克人,都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最终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中都逐渐走向了没落。同时,两部作品都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为作品注入了神秘的色彩。两位不同民族的作家在不同地域不同年代有着共同的创作倾向,都对原生态民族的悲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为原生态民族探寻到了一条“团结”“包容”的摆脱民族悲剧的出路。[参考文献]
[1][哥伦比亚]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普利尼奥・阿・门多萨.番石榴飘香[M].林一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672.
[2][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
[3][哥伦比亚]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范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
[4]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
[5]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122.
[6]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68.
[7]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8]陈光孚.魔幻现实主义[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
百年孤独书评范文3
《百年孤独》读后感500字左右
我无法像他们一样,那么深切的去歌颂《百年孤独》。任何一本书,在我这里,就是一面镜子,照见自己的同时,也照见了我们习惯漠视不见的事实。我在想,那些人他们悲戚的命运。他们曾经那么努力执着、那么夺目,却有一个那么荒诞和无聊的晚年。我由此又产生了害怕,怕我有生之年,来不及真真切切的保护我的父母,在物质上满足他们,在精神上支撑他们。
我也深深的了解到一个现实。一个人,在有了爱和理想的时候,就有了孤独。我们愈爱,便愈发孤独。
那么,今天这个日子,于我,虽然是一年中的唯一,但终归不会圆满。《百年孤独》的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人,他们的人生全部由童年决定,某一幕某一瞬间,就已经影响到了他们这丰富而漫长的一生。走到最后,能忆起来的,也不过是那一瞬间的景象,只不过那一刻,已不带任何情感,就好像,那一刻一直跟在他身边,而他,才是一直迷失的人。
我希望我能不像他们一样,在生命的进程中,执着于最初的不圆满,一直迷失下去。
打开那颗心,拥抱这世间的.好,做个注定不圆满,却满足幸福的人。
这就是生日的感言吧。不祝自己生日快乐,却祝自己豁达知足。
《百年孤独》读后感500字左右
刚开始看《百年孤独》的时候,发现有几个奇怪的地方,首先,布恩蒂亚家族中的人名反复用的都是阿卡蒂奥和奥雷连诺,这也仿佛他们的生活一直是在一种可怕的循环中度过的;其次,故事的情节很具神话色彩,死去的人可以因为按奈不住寂寞从新回到人间,甚至与活人交谈。这也引起了我看下去的冲动,这是一个仿佛描述一个国家百年的繁衍与生存、耻辱与压迫的故事。
霍·阿·布恩蒂亚带领他的妻子,以及他的亲属朋友们历尽千辛来到了一片未开垦的土地上,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这块后来被命名马孔多的小镇上,蕴含了无穷的神秘,但似乎又令霍·阿·布恩蒂亚陷入了无穷的孤独。在他身上也体现了那种可怕的循环,在他对创造发明产生厌倦以后,便整日地呆在实验室里制作金属金鱼,每做到二十条的时候就将它们熔化重做。他的后代奥雷连诺又从战争走向孤独,终于也陷入了循环制作金鱼的怪圈中。
家族一代代地传承,又一代代地都是那副孤独样,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代奥雷连诺·布恩蒂亚的出世,由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入驻,不仅是布恩蒂亚家族,整个马孔多已经开始没落了。那本羊皮书卷上用梵文字描述的这个家族从建立到没落其实已经是注定的宿命,终究是一个可怕的循环。
《百年孤独》读完后都会给人留下一种沉重感,我认为这种感觉才是作者真正想传达给读者的。
《百年孤独》读后感500字左右
当我看完《百年孤独》这篇小说时,头脑中依旧处于十分兴奋的状态。情节的设置如电影一般精彩。先祖们的形态各异的性格和作风,现实和幻想的交错,结尾处的出人意料等等,十分使人赞叹。可以说,从”魔幻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评价这部小说,不是很恰当的。它只描述出了这部小说的吸引人的表现手法而已。但是,进一步而言,这部作品包含了拉丁美洲的政治与历史的变迁。词句之间隐含着悲痛的与现实脱节的,或者说与现代文明,或是以西方文化主导的当代现实的脱节感。可以说,这是一个来自拉丁美洲的呼声,一个来自千百年来,从世代重复的节奏中变革出来的呼声。
百年孤独书评范文4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百年孤独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1读《百年孤独》的时候,我十九岁。年纪不算小,,但还是有点幼稚,,因为李伟老师我接触了这本书,也因为这本书而感受多多。。希望大家都能看下这本书。以下就是我的感受。
读第一遍的时候,我被完全雷同的姓名,无数的倒叙、插叙给弄晕了,根本不解其义;读第二遍的时候,我把七代人进行了排列,终于使书中的人物对号入座;读第三遍的时候,我连同《百年孤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进行了了解,于是,我被深深地震憾了,为作者,为书本,为拉丁美洲。20--年来,我在孤独中体会其中的孤独,并饱受折磨。为了排遣孤独,我不断地向我的朋友推荐《百年孤独》,分享孤独,理解孤独。
孤独是可怕的。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拉丁美洲几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拉丁美洲百年的历程不断重复着怪圈,不是前进,而是徘徊。在《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接受专访时对孤独的解释意味深长:孤独就是不团结。作者著书的目的是希望拉丁美洲的民众要团结起来,走向文明,走向开放,走向繁荣。
孤独是自闭的。《百年孤独》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家族的一部兴衰史,其脉络就是自闭到开放,开放到繁荣;再由开放到自闭,自闭到毁灭。马贡多文明的创始人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与妻子乌苏拉以非凡的胆识和开放的精神,开创了马贡多的繁荣。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曾向妻子抱怨说:“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因为马贡多隐没在宽广的沼泽地中,与世隔绝。他决心要开辟出一条道路,把马贡多与外界的伟大发明连接起来。可惜的是,他却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上死去。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死了,连同马贡多的文明。之后的几代人,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几乎如出一辙的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孤独、苦闷、猜忌,导致了马贡多狭隘、落后、保守直至没落。于是,书中结尾是:那个长猪尾巴的男孩,也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七代继承人,他刚出生就被一群蚂蚁吃掉。
孤独是需要反省的。读完书本,掩卷深思。《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书的涵义无疑是深远的:他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摆弄的正确途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无论是文章架构,还是内容选择;无论是叙述方式;还是表现手法;无论是典故引用,还是故事编排,无不采用其极,令人匪夷所思。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可谓是眼花缭乱。作者的匠心独运,文章的跌荡起伏,俨然是对读者最大挑衅。在不可思议的奇迹中,在现实交错的生活中,在血淋淋的现实中,在荒诞不经的传说中,使读者体会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惊的情感,进而理解孤独的本义,理解《百年孤独》的奇特。
孤独是需要摒弃的。“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对照《百年孤独》的现实与背景,我们不难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由此,我们想起了晚清政府闭关锁国以至惨遭蹂躏的结局和新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而重新崛起的历程。《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完成巨著后曾有一个夙愿:希望一百年孤独的历史永远消失并再也不会出现。但愿,作者的苦心和夙愿梦想成真。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2《百年孤独》我并没有真正看完,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算是知道说了些什么吧。尽管深层次的体会我没有,那种深层次的共鸣也没有。但是我还是觉得我应该写点什么,一些感触,因文中人或是介绍的事带来的感触。
我喜欢一部小说,也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却必定有能然我流露追忆、思绪纷飞、共鸣,人生的、生活的、哪怕是关于看待某人或是赞同某个观点这个缘由。《百年孤独》恰好拥有这点。虽然它刻画的事一个虚构的世界,但是其中的?a href='//www.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徽窍质档挠∩渎?深刻的东西我体会不到。毕竟我经历得不多,或许真实的我看到过很多,然而没有深思,我又怎能理解。
人是矛盾的结合体,我非常赞同。因为我就是一个例子。对于《百年孤独》我觉得它扣住了我的心弦。每个人心中、脑里都有一个虚构的世界——天堂般或地狱般。《百年孤独》的曲折离奇真正让我感叹,至少我内心的虚构世界没有这么繁杂,怎能不喜欢?怎能不对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肃然起敬。但是就算这么多让我沉浸的东西却也让我觉的无味,也许是因为我是个太实在的人,虚构到底是不可能的。而文中那样曲折的故事情节更让它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令我们大哭、大笑、引吭高歌和长吁长叹。但是过后,过后这些都不只是一场心灵盛宴,能留下什么?不过刹那间那些情愫。于是我不得不有点厌恶它,好像我内心那般完美的世界我也只会深藏,只由于那是虚幻。
“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没看完全文或者是没看到最后。我们肯定无法理解这句先在卷首的话的含义。但是我们应该可以揣度出全文主题,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吧。看完后,确实我的推断没错。只是这如何兴、如何衰细嚼谁能知道。有时吸引读者眼球不需要太多的话语,也许只要一个悬念,一个引子,丁点儿可以揣摩却让人不敢确定的提示。
其实每个人都是布恩迪亚。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认为或是人们赞同值得谈及的经历;每个人都冲动过,做过错事,被惩罚过;每个人都曾因为一个突然迸发的奇想干过如今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坎坷的人生。只是它们有事情大小不痛、影响大小不同等等,同性质却质量不同而已。
对于家族这个概念,我不是很清楚。如今的社会关于家族概念早已开始淡化。我们能触及的越来越少。但是小说中的布恩迪亚这个家族却是把兴衰清晰呈现。发家也许并不需要某次奇遇,却必定有一个能干的第一人。衰败不是金银的多寡取决,只要族中人一代不如一代。这不衰败又能往哪个历史方向继续碾动车轮。
最后,文中的种种人物关系使得我非常混乱,国外的种种理念也让人无法理解。这是我想更深刻认识的阻拦,知道最终我也没有冲破。观念问题吧,有些东西改变很易,有些很难,也有很多不可能。
收笔处。我不得不评价下这部小说的结尾,充满魔幻的结尾。原来整个家族兴衰早已被一卷手稿记录,且把这个构造的世界毁灭。让人意想不到,也给我们一些关于此的联想。
那个故事中的人是故事中一卷手稿里的故事;那个故事却又只是作者手中的一卷手稿;那我们呢?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是否也只是上帝那些未知手中的一卷手稿中的故事?
尽管此不可能,但是看过这小说后我们又怎能没有这样的联想呢?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3在我刚开始读《百年孤独》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觉得太深奥了,有很多地方都读不懂,而且很多事情很荒谬。
这本书中的人名反复出现,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这是只有在电视剧中才会发生的。
从生活实际出发,这些事情根本不可能会有。
但是这些竟都写在了这本书中,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
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成立了一百多年的世家中,男士,叫来叫去就是叫阿卡迪奥或叫做奥雷良诺,一点新意都没有。
且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
这些都太奇怪了,甚至使人感到有些害怕。
虽然凭借我的阅读水平还不能很好地向大家详细解释什么,但我相信我只要我再细读几遍一定能够读出一些更深的东西,只是我现在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
人物给我印象较深的是霍·布恩蒂亚第二和奥雷良诺第二这对孪生兄弟。
首先,他们叫的不一样,不像别的那么复杂,记都记死了。
然后就是他们继承了父辈的名字却表现出了完全相反的性格。
霍·布恩蒂亚第二像奥雷良诺上校那样深沉而奥雷良诺第二则像霍·布恩蒂亚那样不羁——以至于乌苏娜常常怀疑他们是否是在幼年时交换了名字。
这样的怀疑并不离谱,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名字不一定要和性格一样嘛。
这是一个深深的讽刺。
然而最后两兄弟死去时又搞错了墓穴仿佛这样才是正确的归属,一切是命中注定的。
虽然每一代的成员都经历着波折,但这个家族仍然一代一代地承传着,并且一直传承了下去。
只是最后,当家族中的男子死去时,让这个百年世家终于陷入了衰败。
不过好在的是,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开窍了,因为他最终发现这一切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这的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这是永远也走不出的循环。
即便合上手中的书,那些情节还会在我的脑海中一幕幕地涌现出来。
这本书实在让我受益匪浅,难以忘怀。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4孤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感觉到,可是,能以孤独为主题,写成一本畅销但是实际上却也“孤独”的小说,这让人实在叹服。谁要想真正读懂孤独,《百年孤独》必看。
我不敢说,我读懂了孤独。这本书,情节曲折跌宕起伏,事件密度大,而且离奇荒诞,夸张变形,令人应接不暇。所以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感到非常痛快,可是,连里面的人物关系也没有理清。不过,外国人名字长还可以忍受,最难以忍受的是,几代人都可以叫同一个名字。忽略混乱的人物关系对于读小说的影响,我还是得到了一点点感悟。
《百年孤独》以一个家庭为主线,时间跨度一百年,描写了一家人与孤独相关的种种经历。
为爱疯狂是因为孤独吗?因为同时爱上皮埃特罗,贝丽卡和阿玛兰妲展开爱的角逐,当得知皮埃特罗和贝丽卡订婚后,阿玛兰妲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阻挠婚姻。奥雷里亚诺爱上蕾梅黛丝后,迫不及待希望将还是孩子的蕾梅黛丝娶回家。梅梅爱上巴比伦后,整个心思都掏空了,全都放在与情人的欢爱之中。庇拉尔年轻时,与无数男人欢爱,老年后,还为年轻人提供欢爱的场地。为爱疯狂不是因为孤独吧,是因为爱火中烧,是因为人的欲望。相反,没有爱的能力的人,从来不会爱上别人的人,才注定了一生的孤独。奥雷里亚诺上校,从出生起,就不曾爱过任何人,晚年靠制作小金鱼排遣孤独。
还有一种人的孤独,源于对爱的莫名的恐惧,阿玛兰妲错过皮埃特罗,又断然拒绝马尔克斯上校,一个人晚年靠织一件精美的寿衣打发,准确说是享受这份孤独。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始终拿不出爱的勇气?又是什么原因,让她在生命的尽头终于放弃对于贝丽卡的怨恨?在生命的尽头,她终于领悟了孤独,看到因为孤独,梅梅和贝丽卡遭受的苦难,文中说这不是出于爱或者恨。那是出于什么?出于同情心,出于悲悯的同理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正是如此,她才终于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死神,才能够与往事和解,才能够获得一份真正的心理上的宁静与平和。
看得出,莫言的小说,深受这部小说的影响。《丰乳肥臀》,同样是以一个家庭为线索展开,写爱情时,人物多是着魔的疯狂的状态。悲剧产生的原因,除了个人性格的严重缺陷外,又笼罩了一层若有若无的冥冥中注定的命运的魔力。《百年孤独》中,开头的羊皮卷写下的预言,在结尾处,完美地精准地得到了验证,仿佛这一家族的孤独是注定的无法逃脱的。而上官家的女儿们,一个个丰乳肥臀,但一个个都零落了,好像也是命运的嘲弄。看似是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实际上是,人在自己性格的局限上的无能为力,个人性格导致悲剧。
人的性格,关乎人性,是一个说不尽又说不清的话题。将人性中的某一部分夸大,比如欲望,看似变形不真实,实际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性,因为人性中的一些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隐蔽。从这个角度讲,马尔克斯和莫言都是把人性的思考和表达推到极致的大师。
这部小说中的孤独,我还没有读懂。在这里谈一谈,只是经典作品的一种误读。日后,再读《百年孤独》,恐怕又会有别样的体会。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5《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部作品。作者在小说中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而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
这本书以马孔多这样一个曾经安静而又单纯的小村落为端点,讲述了生活于其中的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历史。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村落组建人之一阿尔卡蒂亚的儿子。父亲老布恩迪亚曾是一位极富进取心,勇于开拓的有志青年,直到吉卜赛人踏入了这个与世隔绝的村落,并带来了外面的世界不可思议的发明。他与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成为密友,将一腔热忱在磁石、天文、炼金几件事世界奇观上消耗殆尽,这或许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百年孤独的先兆。此后相同的命运又一次次地在布恩迪亚家族人身上不断重演,他们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命运轮回之中,直到一个世纪后家族最后一个孩子死去,奥雷里亚诺·巴比伦翻译出了梅尔基亚德斯在一百多年前所写的关于家族历史的预言。
看似只是一个设计精密、情节波澜的悬疑神秘故事,实际映射了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
例如在阿玛兰妲·布恩迪亚的命运之中,毫无理由的恐惧已占据了她全部的内心,全部的生命。她对亲人的怨恨使她丧失了“爱”,缺乏了爱使她不相信任何人,甚至是亲人,也不相信世界上所有的爱,从而使她永远活在在怨恨中,为自己造了一个牢不可破的牢笼。一个无力去爱的人,又怎么可能被爱?
在这个家庭中,岁月的痕迹已经磨平了所有的回忆,将他们变成废料,垃圾和污物,让这个无数辛劳换来的家庭破碎,堕落。且造且毁,且毁且造,固执于自我,孤独的宿命不断重演。
奥雷里亚诺上校发动的几十次战争,不是为了理想,而只不过是为了他那纯粹的、罪恶的自大。他视高傲为力量,所有的成功或是失败都会让他迷失,他经逼近过权利的极致,为此他放弃了许多东西,而最终,他也像放弃那些一样,坚定的放弃了权利和荣耀,终其一生周而复始的在祖父的炼金房里铸造小金鱼。而最后才发现,战争已经将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永远的夺走了,在临终时,那些无法删除的百年记忆俨然成为了无法避免的折磨,就如同他将会无法避免的死去一样。
还记得马尔克斯上校“悲伤地敲击发报键”说“马孔多在下雨”,他俨然已经认识到了战争摧毁了太多,而换来的只是奥雷里亚诺的冷言冷语“别反混了,八月下雨很正常。”本性忧郁,生来孤独的上校对下雨毫无感触,绝对理性地劝说革命同僚别犯浑。权利、战争已经改变了他,没有“爱”,没有“回忆”。
百年孤独书评范文5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他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弗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爸爸的他对儿子的苦心孤诣。更百分之百的体现了弗傅雷的思想。书中父母的敦敦教导,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看过这本书后,我对傅雷进行了一些了解:傅雷,字怒安,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艺术鉴赏家兼评论家。
傅雷1980年4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南江县。18岁时考入上海持志大学。1972年去法国留学。
傅雷曾说过:“我父亲是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像一个寂寞的先知,一头孤独的狮子,高傲、愤慨、遗世独立。”我们读过《傅雷家书》后就能感到,傅雷先生其实更像是一位充满深厚纯真之情的博爱者,用它艺术的心灵、理想的境界、自严自尊的人格和他睿智的思想家的内涵去执着追求播撒爱的种子。
《傅雷家书》能产生如此大的魅力主要是因为他是一部超越了一般性亲眷之间传递消息和问候的局限,他给予全社会的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百年孤独书评范文6
在水平相当的对手中,还是有一位公认的赢家,那就是《鸟人》。《鸟人》获9项提名,最终揽得**影片、**导演、**摄影和**原创剧本4项大奖。如果没有前面说的搞平衡的原因,《鸟人》至少应该再加一项**男主演的大奖。不过没关系,4项沉甸甸的大奖已经是评委们对它足够的肯定了。
我觉得就算没什么时间读书,中学时代每年该抽两个小时时间,把奥斯卡金像奖**影片好好浏览一遍。与提升艺术修养无关,奥斯卡这些玩意儿充其量算是“花钱的门道”,看这个世界上最会花钱的一群人,怎么通过视觉呈现,讲一个好故事来取悦人。也许你说我为什么要学习取悦别人呢?或许可以这么来理解,将来你从事的工作,八九不离十是要去创造某个领域优秀的产品。而在这个消费的时代,产品设计的源泉,不外乎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让他们为你的产品叫好。
《鸟人》是如何做到的呢?它讲述了这样一个关于好莱坞的故事。瑞根曾经是大牌明星,他的超级英雄电影“鸟人三部曲”大红大紫,为他带来了数不清的金钱和鹊起的名气。瑞根在红了之后突然脑袋抽筋,自认为艺术家,再去生产无脑的爆米花电影有失身份。于是他辞演了系列电影的第四部,潜心追求戏剧艺术。可想而知,他的追求在几十年中一无成果,除了给他带来失败的婚姻、叛逆的女儿和一文不名的身家。
瑞根决定放手一搏,他用自己仅余的积蓄,试图通过改编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谈论什么》,重新赢得关注与尊重(下次有机会我们来讲讲雷蒙德・卡佛,总之你记得他的作品是所谓有艺术价值的东西就好)。瑞根试图通过艺术话剧在百老汇来个咸鱼翻身。为此他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借此契机,也重新思索了人生的意义。在公演的那一晚,瑞根本该用手枪指着脑袋的动作,来个漂亮的收尾。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用了一把真枪,而且扣响了扳机。
接下来还有更荒唐的。瑞根在舞台上打偏了,子弹仅仅轰掉了他标志性的大鼻子。一个过气的演员竟然在百老汇的舞台上以生命为代价来表演!影迷简直疯狂了,社交网络上全是关于瑞根的最新信息。瑞根重回职业生涯的巅峰时代,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狂热影迷和媒体的追逐之下,穿着病号服、脸上打着补丁的瑞根安静地从医院的窗口一跃而下,成为一个真正的鸟人。
相信你已经看明白,这是一部非常现实的电影。瑞根在影片中通过和搭档的对话,把小罗伯特・唐尼(《钢铁侠》)、杰瑞米・雷纳(《拆弹部队》)等一干镜头下的英雄人物嘲笑了个遍。顺便也拿愚蠢的观众、势利的评委、自负的影评人开了涮。不过《鸟人》并非是一部浅薄的讽刺电影,只靠讽刺评委,一般是不能从他们手里骗来金像奖的。我觉得《鸟人》通过选角等手段进入到一种自我审视的比较高明的境界。
扮演瑞根的是曾经的荧幕大明星,1989年因饰演蝙蝠侠一炮走红的迈克尔・基顿。你看,基顿就是瑞根的原型。同学们不认识他不奇怪,因为基顿在你们出生之后,准确地说是1993年之后,就没有拍过一部让人记得住名字的电影。所以我前面才说他配一个**男主角的小金人,否则对这样的老人家有点残忍。爱德华・诺顿,我眼中的好莱坞文艺范变态专业户,在片中饰演一个对剧组指手画脚的当红明星。实际上诺顿本人经常擅作主张改剧本,常常让合作者们不胜其烦。我比较喜欢的女演员娜奥米・沃茨,在《鸟人》中饰演一个一直不相信自己表演实力的女演员。如果你看过沃茨的代表作《穆赫兰道》,就能体会,“不自信”或许是她表演的某种根基和灵感来源。
总之,《鸟人》里的几位大咖在某种程度上扮演自己,这就让看电影的人,不时会产生一种脱离现实的幻觉,分不清荧幕上的那个,是被添加了光环的明星,还是演员本色的自我。而这种迷离正是影片要表现的主题之一。
更好玩的是,《鸟人》用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简单来说,镜头呈现的效果是,一台摄像机通过一次运镜记录了整个故事,中间没有任何剪辑。当然,一镜到底,希区柯克已经玩过了,况且《鸟人》用的是数字技术武装起来的伪长镜头。表面上毫无PS痕迹,其实是导演用无数个较短的长镜头拼接的。作为电影相关行业的电视工作者,我得说句公道话。即便是拼接,也非常考验导演对剧本的分解和把握能力,更考验演员和拍摄团队的执行能力,不然You can you up。
一般炫技的电影很早就会被毙掉,撑不到获**影片的提名,更别说得奖了,给个**剪辑或**特效就算给面子了。可见《鸟人》的“炫技”还是切中主题的,一个封闭环境里的名利故事。当然,导演炫的技远不止镜头这么简单。这其实是一部充满魔幻色彩的电影。每当瑞根动摇的时候,充满魔力的鸟人就会出现,鼓动他重新成为一名无知但富有的好莱坞明星。当瑞根重燃希望的时候,他无需展翅,便能在鳞次栉比的都市楼宇间自由飞翔。导演随随便便就打破我们普通人脑海中行与不行的种种藩篱,向你展示一个奇妙又超级真实的世界图景。
《鸟人》出世之后,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获得许多赞誉和怂恿,其中最疯狂的一条莫过于“把《百年孤独》拍成电影”。你瞧亚利桑德罗这个名字就明白,他与《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同样来自神奇的南美洲大陆,似乎只有这片大陆才能给予创作者魔幻现实主义充沛的给养。
我想我的确是找到了一个好的办法来给同学们介绍何谓魔幻现实主义。看了《鸟人》你就明白,魔幻现实主义反映的是深刻的现实,表现手法却是魔幻的、非现实的。作为一个读者,阅读《百年孤独》的时候,你很容易疯掉。加西亚・马尔克斯通过一本小说,描写了一个南美家庭七代人在百年时间里,从诞生到繁盛再到最终消亡的过程。人物本身各种奇葩自不待言,情节也经常沉迷于骇人听闻的细节当中。
比如作者写吉普赛人第一次将磁铁带到村里来,人们见证了它的魔力。“大家都惊异地看见,铁锅、铁盆、铁钳、铁炉都从原地倒下,木板上的钉子和螺丝嘎吱嘎吱地拼命想挣脱出来,甚至那些早就丢失的东西也从找过多次的地方兀然出现,乱七八糟地跟在魔铁后面。”任何有理性的读者都明白作者写的并非事实,但是在当时被外来文明不断输入新鲜刺激的美洲大陆,人们惊异的心态是真实的。甚至在某些不知科学为何物的人的印象当中,在几十年后故老相传的回忆当中,上述描写比事实本身还要真实。
换个角度看,我们今天奉为清规戒律的种种科学定义,又真的那么牢不可破吗?加西亚・马尔克斯写魔铁吸引了全村的铁器,写神父在众人面前腾空15厘米,写家兔疯狂繁殖一夜之间布满农场……你怎么肯定没有在彼时彼处真切地发生过呢?《百年孤独》就通过这样的细节让我们获得种种如真似幻的感受,对他描写的土地产生一种奇特的爱慕和眷恋。
如果你这么写作文的话一定会看见大红叉和不及格向你招手。通常情况下,幻想和现实在文学上还是应作明显的区隔。加西亚・马尔克斯当然也不是向某些奇幻作品学习,单纯是为了建构光怪陆离的世界而写出魔幻的细节。他在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典礼上阐释创作的理念,这样描述发生在拉美大陆的事实,“令人垂涎的黄金国,本是虚构的产物,却长年出现在不少地图上,位置形状随绘图员的臆想千差万别。为了寻找永葆青春泉,远征队员痴念成疯,同类相食,600人去,5人生还。还有很多其他的不解之谜,如11000头各驮100磅黄金的骡子,从库斯科出发去赎还印加国王阿塔瓦尔帕,可一头也没到达目的地。后来,殖民时期,卡塔赫纳出售过一批在冲积土上饲养的母鸡,鸡胗里发现了金粒。”
这些比小说还荒诞的真实事件,大部分发生在拉丁美洲被殖民时期。原有的社会体系被破坏,多种文化观念蜂拥而入,相互交错碰撞,怪诞由此产生。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今天的真理转眼就成明日黄花,每一种信仰似乎都生根发芽却无根无绊,人民不知道何去何从,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活。结果注定,每个人无论辉煌或者没落,只能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承受无尽的孤独。《百年孤独》的立意正在于此。
说得沉重了,但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写得恣意,读者们读得痛快,不是笑中有泪、发人深省这么简单,而是一种思想的信马由缰、观念的柳暗花明。
品出一点点味道了吗,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没错,加西亚・马尔克斯开创的世界,在我们生存的中华大地真正地立稳脚跟、开花结果了。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者当属莫言了吧,他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感言中承认两位前辈作家的作品,是他一切创作的源泉。其中一位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贾平凹、马原、余华、苏童、格非、阿来,等等,几乎所有活跃的中国一线作家,都是马尔克斯的徒子徒孙。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百年孤独》开篇的第一句话,成为许多中国作家长篇小说的起手式。以后你再读到某某在怎样的午后,想起某日的深刻回忆,不消说,又一个马尔克斯的拥趸。看,当代文学你已经入门了。
我们称之为故土的这片土地,同样也是各种主义激荡。为什么唯有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安营扎寨,并且还算产生一些成果了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写本书也不够。简单说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马尔克斯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随后作品传入中国。当时的中国是对新观念如饥似渴的年月,一大批文学爱好者首次醍醐灌顶,妈呀,小说还能这么写,于是入道。还有一个原因,中国和拉丁美洲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上古的传说与神话也暗合美洲的传奇。今天的中国同样魔幻现实,不是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4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