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文1
法规建设是信用体系建设的保障,只有具备完善的法规制度、严格的执法程序、健全的严惩失信机制,才能解决信用体系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才能构建完整的外汇市场信用体系。
(一)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法规。进一步清理、修订、补充、完善相关外汇管理法规,提高法律层次,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与上位法保持一致。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明确界定市场主体失信行为标准,对于没有明确失信行为处罚标准的,要研究制定相关罚则。按照“疏堵并举、公开透明、简明实用、统一稳定”的原则,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简明的外汇法规体系。避免出现政策法规条块分割、前后矛盾、朝令夕改的现象,消除外汇管理漏洞。
(二)增强执行政策法规的刚性。外汇管理具有涉及面广、管理环节较多的特点,能否坚持依法行政和执法水平高低将直接关系到社会方方面面人员的切身利益。为此,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增强执行政策法规的刚性成为外汇监管人员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自身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才能增强公民的信用意识,提高社会公信力,体现法律的公正性。
(三)建立严格的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对失信涉汇主体的惩罚机制,是完成好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使诚信者得到社会的认同,使失信者得到应有的惩罚。方面要求加大对涉汇主体的检查力度,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各种外汇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惩治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加大对失信主体的惩罚力度,使失信违约者付出很高的成本代价。通过对守法者提供优质服务和对失信行为的严惩的方法,保障守信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健康发展。
二、整合信息资源,解决外汇监管手段缺失的问题
目前,无论是外汇局内部,还是政府各职能部门,信用信息数据开放程度均较低,虽然各部门都有较为完善的监测系统,但仅局限于本部门和本岗位,信息不能共享。运用科技手段,利用现有资源,建立统一、高效、完整、共享的监管平台,实现对涉汇主体信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
外汇管理局建立内部监管信用平台。研究开发信用信息系统,建立外汇监管平台,对涉汇主体的合规经营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与外汇各信息系统的数据接口制,采集国际收支监测系统、外汇账户信息系统、外汇反洗钱系统、因私购汇系统、结售汇系统等数据信息。将外汇指定银行、涉汇企业、涉汇居民个人纳入到合规经营评价体系。按照交易主体,设定相关信用评价数据指标和预警值,对交易主体所有交易记录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监测。通过对交易主体的事后监管,实现外汇市场信用体系数字化。
以“电子口岸”为载体建立外部监管平台。由于“电子口岸”包括了海关、税务、质检等多个部门,应该说,政府所掌握的企业信用信息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这些部门中。如:质检掌握企业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工商掌握企业是否守法经营;税务掌握企业偷、漏、骗税方面的信息;海关掌握企业进出口中是否存在违法、走私情况的信息;外汇掌握有关企业骗汇的信息;银行掌握企业信贷信用信息。但是,这些信用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缺乏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而“电子口岸”完全可以把分散的企业信用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结合“金关、金税、金卡”工程建设,对“电子口岸”的数据库数据信息进行扩充,建立一个企业信用信息的社会公共服务网页,制定一套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制度,设定管理权限,进行网络化管理,努力实现有效监管和高效运作。
三、实行分类监管,解决失信惩戒执行难的问题
实行分类监管是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惩戒失信企业的有效方式。只有对涉汇主体实行分类监管,才能体现“突出重点、抓大放小、奖优罚劣”原则,才能实现监管的目的,促进涉外经济健康发展。
(一)对外汇指定银行实行量化考评。首先,考核外汇指定银行对外汇管理局报送的统计数据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并确定分值。其次,考核外汇指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执行情况,以及执行外汇法规履行代位监督职责情况。根据守法守信记录,进行等级评定。对于合规性等级较好的银行,除定期通报外,对业务授权和外汇业务市场准入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于合规性等级较差的银行,将其作为重点检查和监管的对象;对有违规行为进行处罚,问题严重者停办部分外汇业务。
(二)对企业实行信用等级评定。对进出口企业,根据企业的进出口核销率、预期未核销率、预收货款占比、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贸易真实性以及违规违法记录等硬指标,确定企业的等级。对信誉程度好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在核销单领用、核销管理等建立绿色通道,并将信应着重解决的四个问题用等级信息提供给外汇指定银行,作为其审核进出口开证、付汇、结汇的参考。对信誉程度低,确定为“关注类”的企业,在外汇管理方面进行限制,并将信息反馈给外汇指定银行、工商、海关、税务等监管部门,严重的给予经济处罚。对外商投资企业、境外投资、境外上市等企业,考核外汇登记、资本金到位、外债登记核准、境外投资批准、外汇年检、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境外上市股票外汇登记、调回境外上市外汇资金和规范使用外汇账户等指标,进行等级评定。对不守法企业定期上报总局,在相关网站上或专业杂志上公布其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并与其他监管部门建立信息交流机制。
(三)对个人实行信用登记备案。利用国际收支、个人购汇、反洗钱等系统进行非现场监测,对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有关当事人进行备案登记,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根据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建立“黑名单”、“重点关注名单”等个人信用记录,并在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公布,作为个人信用记录。
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文2
一、影响会计汇总报表质量因素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会计汇总报表模式越来越难以达到全面、客观、真实反映系统(集团)资产、经营状况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社有企业改革,产权多元化、人格化,打破了原有独资格局,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等大量涌现,加上会计核算和反映没有及时适应,导致了报表汇总单位和汇总数字锐减:二是以租赁、承包经营和物业管理为主的多种经营形式的存在,出现了规模小、较分散、易导致漏统漏报:三是与大合作、大联合相适应的大核算提上了日程。各种类型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以及合伙、合作企业不断增加,使核算范围迅速扩展,现有的核算办法难以适应。因此,如何改革会计报表汇总。以适应经营管理,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改革会计汇总报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笔者认为,改革会计汇总报表要放眼于体现“大合作、大绩效”的总体思路。要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同时要具有前瞻性;既要反对弄虚作假,又要反对漏统漏报。当前,会计汇总报表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汇总单位个数不全,一些企业不再向上一级部门报送报表,造成汇总单位不完整:二是汇总报表数据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实行包税制,各级主管部门缺乏对企业的监管,造成经营业绩不能正常反应;三是财务管理混乱,核算不规范,汇总报表人为因素较大,数据不准确,汇总报表的可利用价值大大缩水:四是汇总报表还不能完全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去,不能监控企业改革改制的过程和成果,不能更好的发挥财会工作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五是会计报表汇总数据的不准确,严重影响了报表的真实准确性,对系统(集团)大政方针的制定有一定的副作用。
为此,会计汇总报表要坚持“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充分反映经营成果,指导系统(集团)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会计汇总报表的改革要坚持以国家现行有关财经法规、制度为准绳。参汇单位的会计报表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会计法规、会计制度编制。汇总会计报表数据要严格按照参汇单位上报数汇总。财务报表数据的信息质量受制于企业管理当局的职业道德。众所周知,办企业的目的都是为了营利。然而,营利的方法和途径却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通过正当的艰苦经营来谋取利润,也有人通过不正当的操作来谋取私利。当前经营企业的利润操纵非常普遍,几乎使人们丧失了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信任。并由此而带来了系统、企业的诚信危机,很难让人确信业绩的真实性。由于目前会计制度采取权责发生制为基本原则,内部人员可以利用这一制度虚构某些交易与事项,从而达到内部人员希望达到的财务数据,借以操纵利润。也使汇总报表不能完全反应系统经营状况。所以,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堵塞会计核算漏洞是治本之举。
(二)科学合理原则。要适应创新体制、创新机制的改革需要,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系统(集团)、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成果,科学地设置汇总会计报表的报表格式及会计指标。既要坚持广泛性,又要加以合理规范,确定汇总会计报表的汇编范围。在执行科学合理性原则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问题:一是建立一套科学的会计报表汇总体系。通过电子计算机处理技术与会计方法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对所收集的会计信息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使所形成的财务会计信息可分解、可传递、可交换,以及可供管理者、决策者选择使用,使该信息数据既服务于企业内部的决策者,又是会计部门参与决策的依据;它既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又服务于系统管理者,以及相关的财税、金融及审计部门;二是发挥汇总会计报表信息为会计部门的会计控制工作服务的功能。通过汇总报表揭示的问题,查找经营管理中的不足,预测将来发展趋势。制定好将来的计划目标,把这种服务由被动变为主动,使之成为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三)简明实用原则。报表格式及指标的设置,要既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成果,完整提供会计信息和决策依据,又能够不增加被汇总单位的工作和经济负担。汇总会计报表设计的目标:以最简明扼要的形式。全面、系统、连续地提供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的信息。
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财务目标,在设计会计报表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1)指标体系完整性原则。会计报表由若干会计指标组成,因此会计指标需要具备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的反映系统、企业经营发展状况:(2)统一性原则。对外报表主要强调统一性,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根据系统、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来设置;(3)可比性与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强调各项指标在同一时期横向可比;一贯性则是强调报表在不同时期的纵向一致性,不得随意变更;(4)便于编制与分析原则。设计的报表应清晰易懂,便于会计人员编制。为了方便报表使用者分析,通常的做法是设置一些比较指标。如:上年实际、本年计划等。
三、改革汇总会计报表的基本思路
会计汇总报表改革要做到“两个延伸、两个精简”。一是延伸汇总单位,将汇总单位延伸至每个独立核算的个体单位。对其所辖范围内的经济实体编制的会计报表,按相同项目汇总,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政策上讲,都是可行的。由于不涉及税收、信贷、审计等问题,从而解决了改革汇总会计报表的技术问题。将基层个体单位作为汇总单位有利于真实、全面、完整、客观地反映这些经济实体的会计数据,有利于上级领导准确了解每个单位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成果,有利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有利于上一级单位与其下属被汇总单位的责、权、利关系;二是延伸起报单位。凡是系统(集团)内部的各种类型的企业单位和经营实体都应单独作为一个起报单位,纳入汇总范围;三是精简汇总报表种类。现有汇总会计报表种类繁多,部分报表基本没有实际使用价值。应以科学、合理、实用为原则,重新设置能反映改革成果的汇总报表;四是精简汇总报表指标。现有汇总会计报表指标重复、过时现象严重,应大量精简压缩,同时适量增加能反映改革成果的会计指标。
四、改革会计汇总报表存在的难点与对策
对于新的改革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一是被汇总单位自觉履行汇总义务的比例不大。被汇总单位是否自愿接受汇总管理,是制约汇总范围延伸的瓶颈问题:二是受税收、银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汇总数据在真实性、有效性存在问题。解决这些难点的基本对策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这是解决汇总会计报表数据的前提。首先,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要在组织和人员上落实,加强财会工作力度;其次,要求各级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及提高认识,坚持财会工作必须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转变“等、靠、要”的消极思想,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改革;再次,要求被汇总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深刻理解改革汇总会计报表的目的与作用,正确处理所有汇总单位的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关系。
(二)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这是解决汇总会计报表数据真实性、有效性的基础。一是提高财会人员道德水准。要求财会人员工作要有责任心、事业心,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主动,深入基层收集资料;二是提高财会人员专业素质。要通过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
(三)增强为汇总单位服务的功能。这是解决汇总会计报表数据收集问题的关键。一是要通过提高基层单位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技术,为被汇总的核算单位提供服务;二是通过委派会计人员方式,加强被汇总的核算单位财会管理实力:三是要争取相关财政、税收、银行、工商等各种优惠政策,以吸引有关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加入到系统(集团)中来。作为被汇总单位,既享受特有的优惠政策,也有义务接受系统(集团)的管理。
改革会计汇总报表,并不是一件简单之事,有两方面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一是会计指标及格式问题。有人提出报表栏目应以所有制形式来划分企业类型,有的人提出汇总会计报表不再划分行业等,这些意见各有利弊:二是起报单位应符合什么标准。将哪些单位纳入汇总范围须界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要涵盖改革中的新情况,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既要客观、全面,不漏统漏报,又要真实、准确,不弄虚作假。
五、会计汇总报表发展趋势展望
经济越发展,管理越科学,会计汇总报表体系建设也不可能停滞不前。结合国内外的先进会计理论,我认为会计汇总报表可以进行如下变革。
(一)增加预测内容。传统会计汇总报表为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其财务信息都来源于历史会计资料,这些会计信息是“向后看”的,而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决策时要“向前看”。实质上,上述信息的可靠性很低。在经济环境变化不显著的情况下。报表使用者可以简单地用反映企业过去经营成果以及行为因果联系的财务报告去推测企业的未来。但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却不行,因而就要求财务报告具有预测内容。至于如何披露预测信息,理论上讲可以编制未来前景报表。虽然编制该报表的技术难度较大,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企业财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的进步,较为科学、完善的预测报表编制必将成为可能。
(二)编制实时会计汇总报表。传统的财务报告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的基础上的,财务报告通常是定期提供。但随着财务信息决策用途的增强,定期信息的披露远远不能满足投资决策对信息及时性的要求。由于考虑会计信息费用与会计信息效用价值的比例关系,传统的汇总会计报表更多地选择了定期报告,尤其是年度报告。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信息产生成本大幅度下降,同时计算机的随时寄存功能,也使得财务信息的日常揭示成为可能,甚至可以实现以特定项目指标为基础的实时呈报。
(三)信息披露形式的多样化。现行的会计汇总报表实际上是一种通用的财务报告,它提供给不同使用者以相同的报告,并将不同企业的财务报告标准化,以确保财务会计信息遵循可比性原则,但却丧失了灵活性。随着会计信息使用者范围的不断扩大,传统的财务报表模式难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从而促成了财务报表模式的变革。
1、由单一的表式信息转变为表式信息与图象化信息的结合。以报表方式来反映信息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式,但这种有效和节约是针对手工会计和传统信息传输技术条件而言的。在现代信息条件下,这种有效和节约已不再成为阻碍其他信息揭示方式出现的理由,表式信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大量的信息,便于其阅读,而图象化信息直观明了,更容易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所接受。
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文3
我国贸易信贷登记管理是在国际收支顺差不断扩大,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的情势下,为防止境外热钱冲击于2008年7月起纳入外债管理的。管理措施实施不久外汇形势急剧变化,金融危机经历发生-蔓延-消退的过程,贸易信贷管理政策随之调整,由收紧-放松-适度。我国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的3年实践中,呈现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一)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的贸易真实性管理,由明显限入向均衡管理转变。贸易信贷登记管理是依货物贸易发生的具有资本项目特征的管理,重在物流与资金流的统一,要求贸易信贷具有真实性,而一般性资本项目管理对象为单纯的资金流。贸易信贷登记管理首先从预收货款和延期付款登记管理开始,2008年7月2日颁发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实行货物贸易项下外债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预收货款和延期付款作出严格限制,设定延期付款的累计发生额不得超过企业上年度进口付汇总额的10%。不期金融危机突发,外汇形势剧变,2008年10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关于对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对外债权实行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预付货款和延期收款作出限制。而后因应形势变化,将预付货款登记企业的基础比例设定为30%,5万美元以下的预收货款、延期付款和预付货款不纳入比例限制。最近《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取消和调整部分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审核权限及管理措施的通知》作出取消贸易信贷管理中延期付款超期限登记核准的规定,以及取消预付货款退汇核准的规定。上述变化过程显示,贸易信贷管理逐步由限入向均衡管理转变。
(二)贸易信贷管理内容为部分管理。贸易信贷登记管理与其他资本项目相比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外债管理。因为贸易量巨大,纳入贸易信贷管理的只是其中的超限额、超比例的部分,限额、比例内的部分由系统自动管理确认。在管理环节上,贸易信贷管理对所有贸易信贷从登记到注销都要进行管理,不及时登记或注销都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一般意义上的外债管理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是对所有外债的每个环节进行管理。从管理的目的看,对贸易信贷登记、注销环节进行管理是为了监测统计的准确;而对贸易信贷的超限额、超比例部分的管理是为了控制、调节贸易信贷的总量。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看,属于行政许可对象的仅为贸易信贷超过设定的比例或限额部分,比例或限额之内部分只是超过设定比例或限额部分的基础,不属于行政许可管理的范围。
(三)贸易信贷管理属于动态管理。从贸易信贷管理措施的出台背景和范围调整的过程来看,管理的直接目标是完善短期外债的统计监测并加以控制调节,主要目的是平衡国际收支。国际金融形势不断变化,国际收支总是在平衡-失衡-再平衡的过程中运动。依托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的贸易信贷管理系统,能够方便地通过比例或限额的调整,对贸易信贷总量进行调节。2009年将预付货款登记企业的基础比例设定为30%,5万美元以下的预收货款、延期付款和预付货款不纳入比例限制。2011年3月,在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消退的新形势下,下调预收货款和90天以上延期付款基础比例,将企业货物贸易项下预收货款或90天以上延期付款的基础比例,分别调减至其前十二个月出口收汇或进口付汇总额的20%,显示贸易信贷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对国际收支调节的功能不断增强。
二、贸易信贷系统管理中的问题
(一)物流与资金流脱节,贸易信贷状况在管理系统未得到全面真实反映。贸易信贷源于货物贸易,但由于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较为独立,未与外汇管理相关收付汇信息系统实现链接,又缺少海关货物流的相关信息,贸易信贷管理政策存在一定的漏洞,物流与资金流脱节。主要有两种现象。一种情形是发生预收货款而以一般贸易申请结汇,预收货款在贸易信贷系统中得不到反映。如有的企业收到一笔预收货款,其一般贸易项下额度足以办理预收货款的结汇,一些企业往往省却预收货款的登记手续,直接以一般贸易申请结汇。银行在审核中,根据企业的出口收汇说明及企业额度情况,一般不会对企业的申报信息再进行核查,因此造成预收货款直接通过一般贸易项下结汇。企业出口报关后,相关出口数据又累计到企业的一般贸易额度,用于下一笔的预收货款结汇,形成滚动使用,绕过预收货款登记程序。另一种情形则相反,无真实的货物贸易系统却产生贸易信贷纪录,实为通过预收货款变相借债。由于企业对外借款需要到外汇局进行逐笔外债登记,还要受差或外债指标的限制,手续比较繁杂,而贸易信贷登记管理政策对预收货款的期限未做出规定,且不占用企业外债额度,在结汇或划转资金时易操作。因此,部分企业为免去借用外债登记手续,以出口预收货款的形式收入外汇长期使用;在需要汇出时,以出口合同无法履行、向外退赔货款为由,将款项汇出境外,使实质为资本性质的款项通过贸易预收货款流入流出,达到变相借用外债的目的,规避外汇监管。另外,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形成的贸易信贷业务在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不能综合反映。现行贸易信贷政策、指引中尚未明确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形成的贸易信贷业务是否应纳入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人民币结算不牵涉到收结汇额度使用,企业办理人民币预收货款提款登记预收货款额度则虚增;如企业办理人民币预收货款注销登记时,因前期人民币报关金额并未增加其一般贸易额度,可能影响企业正常收结汇。
(二)管理缺乏有效性约束,贸易信贷状况真实性反映滞后。管理缺乏有效性约束的主要原因是,贸易信贷系统存在一些技术,致使管理的某些环节存在盲区,贸易信贷真实状况不能在系统中及时反映。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注销不及时。企业进行预收货款或延期付款注销登记,表明该笔贸易信贷的资金流与货物流已完成匹配。若企业不按期完成注销,则可能存在企业生产经营及资金安排确实需要调整,重新修订了合同,已登记的不能如期注销;或是企业根据对当前汇率、利率等金融条件的判断,延迟付汇或出口,利用预收货款或延期付款方式套取高额回报,无法按时注销。两类情形在未按时注销的情况下系统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贸易信贷行为,也就无法满足外汇管理部门统计监测的需要。但注销不及时企业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如汇率变动导致登记信息无法注销,因贸易信贷登记系统数据处理时,系统自动折算美元处理,已登记非美元预收货款会因汇率变动导致不能按照货物出口报关金额进行全额注销,企业注销操作时不知如何处理,外汇管理部门若因此处罚缺乏充分依据。另外,系统修改和删除功能不完善。政策规定企业预收货款提款登记、注销登记只能在当天进行修改和删除,隔天即不能进行修改或删除的操作。而实际操作中,难免出现企业错登记且未能在当日发现并进行修改或删除,事后通过核查发现登记信息错误,却已无法在系统中修改或删除。企业为保障正常业务的开展,只能在系统中重新登记,造成贸易信贷登记数据虚增。
(三)基层外汇管理部门无法进行贸易信贷总量监测,虚于表面审核和局部分析。贸易信贷管理系统中,对企业整体贸易信贷状况、地区整体贸易信贷总量、结构没有及时有效反映。贸易信贷管理纳入资本项目管理后,如果管理人员不兼任经常项目管理岗的收汇核销工作,很难做到对企业贸易情况的掌握了解,特别是内资企业的进出口状况。对企业超限额、超比例部分的行政许可申请只能据其提供的资料虚于表面审核;贸易信贷分析也只反映所审批的超限额、超比例部分的情况,对数量巨大的限额、比例内的情况缺乏了解,更谈不上进行全面、实质性分析。
三、完善贸易信贷管理的建议
(一)注重分层次监测分析。现行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除预付货款项下有“地区预付货款查询”功能,其他三个模块都只能查询到单个企业的登记信息,无法统计区域业务总量和外汇局确认信息总量,加之系统只有单一的查询功能,因而不能对企业、地区或某时期内贸易信贷业务情况进行汇总和评估。建议开发或下发相关功能,或由上级定期下发总量数据,加强监测分析,在监测的基础之上进行管理。为防止企业利用预收或预付5万美元以下经系统自动核准的政策进行资金拆分,应当加强对同一主体一段时期内小额预收或预付资金的结汇与付汇进行监测,在办理进出口核销时将其金额、频率与报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加强监测力度,确定企业是否存在分拆结汇或付汇的现象。
(二)增强系统校验匹配功能。实现信息共享,通过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出口核报系统、进口付汇监测系统以及海关电子口岸的有机链接,将贸易项下资金流和货物流信息与贸易信贷登记系统相关信息实现共享,校对企业录入的登记信息,提高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获取数据的准确性;建立资本项目与经常项目间企业贸易信贷付汇、核销数据的共享机制,以便资本项目管理岗位人员通过对企业核销总量情况的掌控,了解企业贸易信贷付汇的真实性,防范异常资金通过贸易信贷方式流出流入;经常项目管理岗位人员通过企业贸易信贷付汇数据,反向掌握企业付汇与总体进口的匹配情况,规范企业进出口核销行为。
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文4
【关键词】信息;服务;国有企业
在2014年5月8日考察中央办公厅时,提出要围绕大局反映情况、报送信息,做“千里眼、顺风耳”,要围绕大局出谋划策、贡献智慧,“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多出大主意、好主意,这对新形势下信息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笔者结合自己从事信息工作的实践,就如何更好提升工作水平、发挥服务作用与大家探讨交流。
一、拔高站位,深刻认识信息重要性,充分发挥信息在企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当前,国有企业处于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期,在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及时、全面、准确地报送信息,使上级部门和企业领导及时掌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对于推动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是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重要途径,能有效推动业务进展。一方面,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迫切需要把自身整体状况,尤其是重点工作进展和后续计划,以及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难汇报给上级部门,以便让领导掌握情况,获取支持。另一方面,上级部门也需要准确掌握下级单位运营情况、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等,以便掌握全局、科学决策。这两方面客观需求可以通过信息工作得到及时有效对接。被采用一条信息,就相当于汇报一次工作,尤其是被采用的层级越高,得到领导的批示越多,就越能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获得上级支持的力度也越大。所以,报送信息的目的在于服务中心工作、促进企业发展,它直观体现了企业的形象和状态。
发挥好信息的作用首先要切实加强领导工作,领导重视是前提,信息的服务质量和层次也客观反映了领导重视的程度。要将信息安排进重要议事日程中,杜绝“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战略决策、研究部署、检查落实、重要会议时,要同部署、同研究、同编报。根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领导要明确阶段重点,指方向、提要求、出题目、交任务,定期分析并通报信息工作情况,加强信息制度建设和日常工作机制,为信息工作队伍提供保障条件,为信息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全域覆盖,不断增强信息融入度,建立健全信息服务支撑工作的网络体系
信息是国有企业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全面反映,要服务好全局和中心就必须全面融入各项业务。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重要信息点报送晚、甚至没有报送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融入度不够,企业内部信息报送存在“空白点”。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覆盖所属单位(部门)、所有业务的信息工作网络。要明确各管理层级的信息主管领导、归口管理部门和信息员,保证信息能第一时间快速收集、高效编撰、严格审核;对需要向上报送的重要信息,要建立网络报送系统,分门别类一事一报;还要建立信息载体,将上报信息和内部信息分开,每周发文、定期通报。
另一方面,各单位各部门信息员作为具体编报人员,要有融入具体业务的主动意识,通过各方面渠道获取广泛的信息量,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和核心业务、清楚年度中心工作、把握各个阶段重点、掌握下属企业实情。同时,信息工作不能孤立开展,收集信息不仅仅是信息队伍这条战线抑或信息员单点的事情,它要具有体系的概念。需要信息员多与基层单位、业务部门加强沟通,拓展信息来源。例如,像一些业务进展、贯彻落实、经验总结、研究分析等工作相关职能部门都在有序开展,也会提炼总结,信息员要能充分沟通,报送信息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工作就是要让全员懂得从信息报送渠道去解决问题、汇报工作,要树立凡事都能报送信息的意识、信息工作是业务工作延伸和成果的观念,将信息意识融入全员,变“要我报送”为“我要报送”。
三、严慎细实,努力确保信息质量,重点把握信息全周期管理的关键环节
一条信息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它发挥作用的程度,也反映了信息员的综合能力。作为信息员,不能只当“二传手”,要在信息全周期管理上下功夫,重点把握好四个关键环节。
一是信息选题。要培养敏锐意识和树立开阔视野,不仅立足企业发展,还要关心政治政策和社会热点,不仅研究领导关心的话题,还要关注领导听不到的事,不仅要说成绩更要说困难。同时,对将要发生的重要事件,不能“等靠要”,主动提醒业务部门,提前约稿。
二是信息编写。信息不是新闻宣传稿,注意反映事件的角度,要做到实事求是、主题鲜明、标题醒目、层次清晰、简短凝练、庄重精确。多学习研究上级部门的信息载体,不断提升综合归纳和文字编写能力,突出编写信息的价值点,对规律性的事件,留存编写模板。此外,切忌出现低级错误、专业错误,注意安全保密问题,否则所造成的影响难以估量。
三是信息报送。首先要及时报送,突出时效性,尤其是紧急突发事件,报送不及时就会失去价值。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要关注重要报送节点,如经济运行时间节点、重要事件节点、贯彻落实反馈节点等。报送信息还必须严格审批程序,要经过分管信息领导审核把关,专业信息需提前请业务部门会签,有必要的重大信息还要请企业负责人签发。
四是信息跟踪。一条信息报送后并不是结束了,还要关注上级部门采用情况,如果被采用了,要研究采用的信息点在哪里,学习上级部门信息编写的角度,这也是提升信息员能力的关键点;如果上级领导有批示,要及时沟通汇报,加强对批示内容的贯彻落实。此外,信息员还应建立信息数据库,根据时间、单位、领域等维度将信息来稿、上报信息、上报后采用的信息分门别类,便于时时掌握报送情况,紧密跟踪业务进展,不断提高信息质量。
四、潜心研究,认清找准信息本质点,切实提升决策支持参谋助手的服务水平
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文5
(一)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不少企业管理者对统计的认识十分浅薄,对统计的内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重视不够。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加减减或汇总,填几张报表完事,把统计工作简单化。企业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认为会计核算、收支把关重要,是为"我"所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
(二)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虚报、瞒报、纂改统计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统计数据质量下降。尤其是新成立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统计报表则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就我们县工业统计人员状况而言,只有县供电公司等少数国有企业有专职统计人员,其他60多家限额以上企业均没有专职统计人员。每月统计报表都是有乡镇统计人员与企业老板商量着报报表,这样很难保证数据质量。
(三)统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企业现有统计人员除少数大中企业配置专职人员外,多数企业统计人员为兼职,以会计或其它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统计工作并不是衡量其工作能力、水平、成绩的唯一标准。因此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远不及专职人员,也没有多少自觉性挤出时间去学习统计理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有的只懂会计知识而不懂统计知识和统计业务,有的既不懂会计又不懂统计,只是被动应付填几张报表而已。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
(四)传统的、不科学的统计手段,影响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虽说要求限额以上企业网上直报,真正直报的企业难以保证数据质量,仍然有乡镇统计人员进行指导,多数企业数据目前仍是简单从财务抄过来,采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很少。由于统计手段落后,统计方法单一,工作效率低,同时,难以保证源头数据的质量。
二、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对策思考
统计工作是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企业统计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第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不论何种企业,都应该设立统计机构或统计岗位,并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明确以下职能:设立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
第一,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对应由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且由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收集审核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搜集分析本企业以外,但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综合分析生产进度情况,分析盈亏、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以及对某个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等。
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在现代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绝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
第三,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3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第四,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规范企业统计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不断丰富,原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企业管理需要及报表和指标体系,处理好宏观与微观、需求与可行性的关系,删繁就简,讲究高效务实。
在具体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包括企业发展状况、企业运营收入、效益和投资情况、企业人力资源以及当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信息;二是规范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从指标名称、指标概念、统计口径、审核关系、取数来源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力求指标设置更加科学化;三是及时性原则。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型业务的不断出现,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要对指标体系及时进行调整,坚持适度超前,并不断扩大统计指标规模;四是客观性原则。指标体系要能客观有效地反映本企业在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过程中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能力、主要业务的发展前景等重要信息。
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文6
关键词: 多向运行;一张表;综合统计部门
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被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二是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垒,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现在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多种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日益多样化,许多新企业应运而生。在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像老企业那样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国家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三是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不适应统计调查任务日益加重的发展趋势,更难以保证统计数据质量,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是以垒面调查为主,非全面调查为辅,统计数据上报方式以统计报表为主,其他方式为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和社会各界信息需求量的增加,各级统计力量与统计任务的矛盾越发突出,即使近年来统计网络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四是政府与部门的模糊分工和重复统计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政府统计数据的权威。
针对这些问题与认识,我们来谈谈企业统计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正因为如此,统计信息正越来越多地和其它信息结合在一起,如情报信息、商品信息等;而诸如此类信息,尚能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则可利用程度也大为提高。二是综合性。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
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如果一个企业建立或完善了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那么,这套制度对企业而言,将具有以下作用:
(1)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从现状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反映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从动态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或称市场营销)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趋势。
(2)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结构。从规模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等等。从结构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等。
(3)既可以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可以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在速度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生产(包括产值产量等)的发展和增长情况;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劳务服务投入的发展与增长情况,不论任何企业,都还可以反映人、财、物的投入及盈亏增长或下降的情况。在效益与效率方面,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以人、财、物、时间诸方面的投入与生产和劳务方面的产出成果进行比较。
(4)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诸多数量特征,也可以反映企业的一些质量特性。在数量方面,包括了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等凡是可以量化的方方面面。在质量方面,则主要是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和服务质量。
(5)既可以反映本企业的情况,又可以反映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
统计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应该考虑,怎样进行改革,才能建立更为有用有效的统计。
第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