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网络阵地建设范文1
关键词:高校党建;网络阵地;建设策略
引言
近年来,我国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内容,同时信息传递也更加便捷,已成为社会各领域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是当今社会变得更加智能化、信息化以及数字化现代网络型发展社会。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对于高校党建工作来说,是其发展的新机遇,为党建网络阵地的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因此,高校党建工作要充分利用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优势条件,积极加强建设党建网络阵地,既要保持党建工作的基本原则与严谨性,同时还要勇于创新,开拓全新党建网络工作模式,将党的思想与方针更好的弘扬下去,全面建立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关于高校党建网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党建网络阵地缺重视
目前,许多高校存在与党建网络工作了解不全面,认识不够深刻,缺少对高校党建网络阵地建设的思想意识,没有足够的重视党建网络,对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所产生的巨大改变并没发掘到。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网络世界对人们的价值观、道德思想以及观念意识等都产生较大影响,但很多高校党建工作人员却主观的认为,开展党建网络工作没有实际意义,只不过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一种形式而已,没有人会对党建网站过多关注。
(二)网络党建功能不完善
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党建网络工作形式,并有学校官方的党建网站,但在这些网站当中,对于信息交流、党员互动等方面,整体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网站之所以受到很多人们的喜爱,主要一大特点及优势就是方便交流,但在很多高校党建网站当中将这部分重点功能所忽视掉了,只能单纯的点击相关信息,没有搜索引擎功能,更没有在线互动功能,下载等方面也都不完善,没有积极将党建网络阵地变为开放式的新工作模式,学生以及教师想要请教具体问题,没有可寻途径,有的虽然具备留言板模块,但是却更像是摆设,没有发挥实际作用,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党建网的发展。
(三)网络党建管理及欠缺
还有一点在高校党建网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网络党建没有详细的管理制度,更多情况,这些党建网站只是形式,不具有实际意义存在的网站,主要是很多高校对于党建网站上的信息内容、功能使用以及系统维护升级等工作都没有及时进行,导致很多内容陈旧,甚至是几年前的旧新闻、旧政事,很多功能也出现反应不灵敏,网站系统整体处在瘫痪的边缘,对于高校的师生而言,更像是一张放在电脑屏幕里的图片。这样的党建网络阵地的建设没有任何真实能效,对党建工作的发展不仅没有起到促进推动作用,反而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二、关于高校党建网络阵地的建设策略分析
(一)加强党建网络阵地建设意识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高校的党建工作内容要充分体现出时代的发展性与党政阶级性,在党建网络阵地建设过程中,也应首先大力坚持弘扬马列主义精神、思想以及***理论作为党建主要思想内容及建设中心思路,这是我国党中央的重要发展根基,在此思想前提下,才能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建设新时期和谐稳定的政党环境。此外,还要在党建网站当中的首页上方添加具体视频播放,主要将国家发展领导人的重要思想发言内容,以及有关马列思想的代表性历史画面循环在首页滚动播出,加大党建思想内容的宣传力度,为建设高校党建网络阵地奠定良好基础。
(二)创新党建网络阵地功能内容
高校党建网络阵地建设人员必须要明确当前网络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是互动,信息的传递及时,是全面开放型发展社会,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进行党建网络阵地的建设工作,全方位优化网站各功能使用感以及内容内容方面,让党的思想、党的精神与党的政策方针融入到高校每个角落中,发挥党建网络工作的积极意义。高校可以多开设重点互动功能、党建信息管理功能以及党建网上发言视频能功能内容,有效进行互动,可以帮助党组织留住大量党内成员,解决高校党员流动快而弱化党组织力量的问题,所有党员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党建网站进行在线实时交流,也可以对其全国各地的党员进行教育指导,将党员的个人资料纳入到网络电子档案中,大家可以把想说的话到个人档案留言板中,其他党员看到可以随时进行回复,真正将党的思想、党的工作以及党的教育扩展到党员身边。
(三)建立党建网络阵地管理制度
高校党建网络阵地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配备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以及党建网站管理团队,技术人员主要负责网站的系统维护、软件更新以及各功能的流畅使用,在确保整个网络系统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可以与技术研发人员共同探讨党建的网站主题设计,以及开发更加适合高校党建工作的相关功能,使党建网络阵地建设的更具创新性以及独特性。管理团队则要负责党建网站的信息管理工作,及时进行信息更换、严格筛选信息内容、对网站互动平台的留言与问题要及时回复与解决,对党建网站身份验证以及重要资料的保护工作要尽职尽责,发现问题及时向技术人员反映,以免影响网站正常运行,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安全管理意识,严格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确保高校党建网络阵地稳定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党建工作要深刻意R到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将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到党建网络阵地建设当中,推动党建网络阵地建设的持续发展。同时要在党建网络运行中,加强系统维护、内容及功能及时更新完善,增强网络互动环节与活动组织安排,加强党员之间的信息交流,进一步宣传弘扬党的思想理念与发展方针,全面建设当代高校党建网络阵地,将党的精神发扬光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静;, 张国启.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网络阵地建设的策略分析[J]. 继续教育研究, 2017, (02): 26-27
加强网络阵地建设范文2
关键词:网络宣传 思想教育 阵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233-01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社会已然进入信息社会、网络时代,它在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经济形态,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传统思想观念的同时也为企业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做好新时期企业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和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成败,也关系到企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面对新的挑战,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抓住机遇、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研究并发挥信息网络的技术优势,把握信息网络发展动向,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引导和文化保证。
1 充分认识利用信息网络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开展网络宣传教育工作是信息时展的要求。互联网在提供大量有价值信息的同时,也夹杂着各种思想倾向的言论,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适应网络传播的新方式,抢占网络宣传教育的制高点,是新时期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开展网络宣传教育工作是新时期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和发展的要求。互联网传播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为企业宣传教育工作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开展网络宣传教育工作是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网络宣传教育工作对外可以拓宽企业宣传渠道,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对内可以进一步深化学习型企业建设,强化安全文化建设,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水平。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
2 如何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开展企业宣传思想工作
(1)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加强企业对外宣传力度。网络宣传是企业对外展示的良好平台。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加快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网络可以低成本的对外宣传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拓宽业务渠道,为企业建立一个对外互相沟通的平台。
(2)搭建思想沟通平台,建立信息调研网络系统。由于网络用户身份具有一定的隐秘性,职工群众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建立宣传思想信息调研网络系统,有利于思想动态信息的快速反馈,可以及时、准确了解职工思想动态,依据形势变化做出正确决策。
(3)把网络建成重要的政治理论学习阵地。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实时交互、空间广阔、多媒体运作等特点,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职工获取信息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网络的特点,使政治理论知识以声音、图像、文字相结合形式展示出来,提高职工学习自觉性和趣味性,把原来的强灌输、被动化教育转化为自主理性思维和自觉学习活动,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支撑和智力保障。
(4)建立由点到面的实时宣传通讯平台。现阶段,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必需品,任何个人、团体和组织都能以低廉的成本进行信息传递。手机自带的短信功能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使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和便捷,它在为我们日常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宣传思想教育工作搭建了一个便捷的平台。
3 加强网络宣传思想教育阵地建设应注意六个方面问题
(1)要紧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的工作原则,把宣传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化解矛盾、激励斗志的作用,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增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从职工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网络宣传思想教育阵地建设必须要坚持联系实际,要经常深入到职工群众当中,了解他们的需求,使网络宣传思想教育阵地能够更加贴近干部职工,服务于干部职工。
(3)加强阵地建设与传统宣传思想教育方式相结合。在充分利用网络的同时不能丢弃那些好的传统思想教育方式,勿视 “面对面”交流的作用,不能只注重在网络上开展工作,抛弃了传统的会议和课堂系统灌输、个别谈心等工作方式。因此要防止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全盘网络化的倾向,必须坚持运用现代化手段与行之有效的传统方式相结合。
(4)加强教育资源整合,扩大知识面,增强教育平台的实用性。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量大、影响面广、容易存贮、便于查阅、传输速度快、易接受等优势,最大限度的整合内部资源和外部信息,扩大知识覆盖面,使广大干部职工能够自觉的、自主的、自动的利用网络去学习,使网络学习长期化和经常化。
加强网络阵地建设范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阵地建设
【Abstract】
To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the Internet is the trend of Marxist positions, but in the present many problems exist in the building. To consolidate and expand the internet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positions, we must implement a series of practical measures to ensure its guiding position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especially in the internet status.
【Key words】Marxism;Internet Communication;Position construction
面对互联网铺天盖地的信息旋风,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舆论环境,学会应用互联网这一高科技的工具,积极宣传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建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阵地,防止和**那些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加强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增强网上理论宣传的吸引力、战斗力,是“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的时代要求,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体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现实需要,也是对执政能力的一场考验。
1 加强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建设的意义
1.1 互联网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互联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种媒体,是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迅速、影响日深。而近年来,中国大陆上网人数也在飞速增加,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数达到3.38亿[1]。正是由于互联网作为影响广泛的传播媒体正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成为普通大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因此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大众化就必须借助于这一大众化的媒体。同时在这个日益扩大的上网群体中尤以青年为主体,互联网在青年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上网已经成为青年的一种时尚,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丰富其知识的渠道,由此可见网络对青年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影响日趋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密切地关注网络,研究网络发展的新趋势,注意网络变化的新动向,探索网络传播的规律,运用互联网的巨大优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如果放弃这个目前具有重要影响的传播阵地,无异于部分放弃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未来。从这一点来说,互联网应是执政党赢得青年和未来的重要工作领域。
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在互联网上,“即时新闻”、“第一时间”、“零次文献”这些过去对传统媒介的过高期望统统成了现实。网上媒体的信息更新正在以小时为周期乃至以分钟、秒为周期。人们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刚才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而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正需要这一有效的工具把它从书本中解放出来,把握时效,及时地加以传播,使互联网成为其宣传的重要阵地。
1.2 互联网马克思主义阵地的建设是应对西方意识形态传播和控制国内舆论导向的需要:在互联网上,有80%的信息是美国提供的,世界大型数据库70%设在美国。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正在竭尽全力地利用这种技术优势对其他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特别是对青少年宣扬、兜售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少数发达国家语言、思想、文化的全球传播体系。处于信息传播弱势的国家已经成为被迫接受西方信息的群体。正像有的学者指出的:“美国提倡的新自由主义网络运动实际上是美国意识形态君临他国的代名词。”[2]这就对我们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此同时,一些国家抓住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以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为借口,在互联网上诋毁和歪曲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党的方针路线,竭力标榜其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互联网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如传播邪教“法**”等。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比较重视传统媒介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和理论研究,对于在互联网上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经验不足,对现有信息平台的控制力较弱,使得我们在国际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块阵地、占领这块阵地。要利用互联网来向全世界传播马列主义、***思想、***理论、“****”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在互联网上唱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
1.3 联网马克思主义阵地的建设是争夺网络信息资源,防止“信息霸权”的需要:
正是由于互联网上绝大部分信息的提供者是欧美国家, 而互联网对政治的冲击力显著增强,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的界线趋于模糊,国家政治安全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政治势力的影响和冲击。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先进技术在网络上强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试图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自已的影响下形成与其相一致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从而建立和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互联网在美国操纵下已将其创制的网络标准推广为全球标准,向全世界全时空、全天候推销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商业理念、外交政策和社会文化,正在发动一场抢占信息空间和争夺信息资源的“信息战”,无形之中落后的、不发达的国家受到了种种的控制。虽然目前中文信息还不到网上信息总量的0.1%,大部分中国民众在接收信息时受到语言的障碍,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十几年中,由于联合国“多语种通信环境工程”(UNL)的实施,语言的障碍将不再存在。那时,各种信息的影响将更为突出,我们将会面对一个西方文化的汪洋大海。对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大力加强自身信息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信息的建设,才能突破西方国家的信息霸权。
2 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阵地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理论网站在互联网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比如不少党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党校网站之间已经形成一张网,成为了一个战斗堡垒。再有,一些新闻网站和BBS专业网站的理论版在宣传和引导网上舆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人民日报网络版“人民网”的宣传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不过,在成绩之外,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2.1 阵地建设中存在大量盲区: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我们忽视了对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网站、网页、BBS等网络存在的宣传,以至本来不多的马克思主义网络存在对众多上网者来说仍是个盲点。一是网址大全、黄页是用户获知新网站的重要途径。可是,在大部分网址大全上没有一个明确的以马克思主义为内容的网址。而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专业杂志(期刊)好多尚未上网。其二网站上的链接是用户得知新网站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占64.7%。可是,我们的企业网站、商业网站都很少有把马克思主义网站列为自己的链接的,而党校网站是我们的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的主力军,其在对外链接中有非党校的网站,可是,后者却未将党校网站设置为友情链接。由于网站之间缺乏链接,其传播面和点击率就可想而知了。其三是网站使用语言方面,中国大陆的这类专业网站全部是简休中文版.没有繁体中文版,更没有英文版。我们传播马克思主义,不应该局限于大陆的中国人,还应该扩展到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不应该只是向华语世界传播,还应该面向非华语世界。总之,我们通过网络传播马克思主义应该跳出只针对大陆受众的旧框框,着眼于整个世界。
2.2 网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信息量少,影响小:
相对于互联网上所有网页来讲,有“马克思主义”的网页的比重少得可怜。我国目前“马克思主义”网页数占总网页数的比重不到千分之一,其数量大致与一个影视明星的网页数相当。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被调查者从来没有听说过马克思主义网站的名字、网址。即便是拜访过马克思主义网站的用户,大部分也不大满意,认为其内容一般,形式单调。其次是数量题材比较单调。大多数马克思注意的网页其数据题材大多是领袖文献展示方面的,而缺乏对其研究(包括论战)等方面发展的鲜活数据。也就是说,这些网站传播的多半是一种静态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动态的、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总体来讲,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网络阵地影响是小的。
2.3 绝大多数理论网站功能单一:
我们说网络是多媒体,它能够以文字、图片、声音相融合的形式同时作用于人的感官,达到好的传播效果。可是我们能够进去的马克思主义专业网站,除了少量的图片外,绝大多数网页形式都是文字文本,没有发现声音文本,至于声音、图像、文字相融合的多媒体文本就更别说了。事实上,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由于技术原因没有原始的声像文本外,列宁、斯大林、***时代都有现存的声像文本至于***时代以后的多媒体文本更是数量可观。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专业网站,我们完全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声像文本及多媒体文本来丰富网页形式,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建设中国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有对内对外两方面的意义。然而,目前,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网站似乎忽略了对外宣传功能的开发。正如前面所提及的我们很少有英文的说明。马克思主义网站发挥对内的功能,主要依靠中文,但是,发挥对外功能,却离不开英文(包括其它外文)。这一现象表明马克思主义网站忽略了对外宣传功能开发的问题。
2.4 网站内容良莠不齐,质量难以保证:
网站的质量要以其创办人、管理者的素质为保证。毋庸置疑,对于专业网站来说,其创办者和管理者主要是经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专家,其内容是可以保证的。而对于个人网站来说,其内容却鱼目混珠,真伪杂糅。甚至有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实质上是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网站。不少个人的马克思主义网站是出于个人兴趣创办的,就这一方面来讲是好事,它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即便在民间还是有人关注的;然而另一方面,它又叫我们担心:非科班出身者创办的马克思主义网站,其质量如何保证?
2 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建设的重要措施
既然问题已经存在,既然挑战不容回避,那么,我们就应该积极应对,采取措施,用马克思主义占领互联网阵地。
2.1 高度重视,统一规划,加强管理:
互联网是宣传、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阵地,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按照***同志关于“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3]的要求,努力为我国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宣传事业健康发展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个信息传播媒介,而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我们要在这个系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唯物主义,宣传爱国主义精神,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同时阵地建设需要有个统一的规划,合理解决要不要在企业网站、商业网站、政府网站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如果要,怎么做;如何保证大部分、乃至所有的阵地网站都上网;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网站的访问量;如何开发马克思主义网站的对外功能;如何保证马克思主义网站内容的倾向、创办人的素质等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让马克思主义占领互联网阵地,必须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搞好管理。努力建立和完善有效防止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的管理机制,规范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制定与网络政策相适应的有关政策,以加强网络舆论的导向和引导;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规则的制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完善互联网的执法体制,健全执法机构,明确职责,加强对互联网信息的监控和分析,严格执法。
2.2 集中力量建设有全国影响的权威性的网上理论阵地:
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的任务是向全世界传播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理论、“****”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鼓舞中国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纪服务。其特点是:开放性、理论性、权威性。因此至少应该建设一家有全国影响的权威性网上理论阵地,在信息含量、理论水平、思想高度、传播手段等方面,对其他马克思主义专业网站起到示范作用。但在目前的马克思主义专业网站中,还没有一家称得上很权威的网站,这就需要我们集中力量尽快解决。一是在中央的领导实施下,建立中央一级的马克思主义网站,即建立“中国***”或者“***理论”、“****”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网站,统一有关信息,由用户直接访问中央网站。这样做,可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网站也具有权威性,可以发展成为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齐名的,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网站。二是建立以中央网站为枢纽,以各地网站为支撑的网络群。如以全国党校系统为基础,由中央党校设立中央网站,以各省市自治区委党校为依托,建设一个党校网络群。中央党校网站具有全党意义的信息,同时,在中央网站的指导下各地网站分别具有各地特色的信息,既体现中央的统一性,又具有各地的地方性。这样,以党校系统为依托的权威理论阵地就初具规模了。
2.3 加强信息源的整合,建设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数据库:
信息源的建设是网站建设的灵魂,网站的精彩程度取决于内容和质量。而在互联网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的信息所占比例很小。大力开发整合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在内的信息资源已是当务之急。这就要在国家的总体规划下实施,制定统一的数据库标准,以方便各地方各种信息源的不断添加和整合,从而形成全国性共享的大数据库,避免重复建设所带来的浪费。同时要根据形势的发展,整合现有的各类信息资源,开发新的资源,形成马克思主义网站的基本内容:(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著作类(已经出版的经典作家的全集、文集、文选、著作、回忆录);(2)中国***几代领导集体的理论著作;(3)中国***历史及党的文献;(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5)改革开放的成就及党的方针政策;(6)具有较高水准的理论研究论文或著作;(7)理论动态(中国与世界的)、理论难点及热点;(8)有关文物及其纪念地;(9)与上述内容相关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
2.4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走多样化发展之路:
除了建设有全国影响的权威性的网上理论阵地外,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建立省、市、自治区一级的马克思主义网站,发挥地方现有基础设施的作用,投入较少,尽快见效,扩大网络覆盖面。一是可以由党委或者党委委托的部门开办网站,其方式与各地党委办党报党刊的格局基本相同,也可以以各地党报党刊为基础,以各地党报党刊电子版的形式出现。二是可以以公开出版物为基础,及时刊登最新的理论研究论文及著作。三是尽可能提高网站的精彩程度。例如要有透彻、深刻的时事热点评论,深人浅出的理论难点解答,周到而又有针对性的心理困惑分析等,最大程度地吸引群众的关注和参与。四是多开一些讨论专栏。在做好正确引导的前提下,让信仰、拥护、赞成和不那么赞成,甚至怀疑马克思主义的人都来讨论,以增强群众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可开设专家讲座或专家论坛,定期把知名专家请上网,让群众与专家直接交流。五是针对一些全国性的学习活动(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辟临时性的专题,及时报道活动的进展及主要内容,让大家了解活动的真实情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各展所能,走出一条多样化发展之路。
2.5 加大资金投入与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网上理论阵地建设是一项高投人的事业,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是我国目前的主要投资来源。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投资结构不太合理,一是对硬件与软件的投资结构失衡,二是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内部投资结构失衡。这种投资结构影响了整体投资效益的发挥。要加强我国网上理论阵地的建设,就必须改善投资结构,加大对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投人,保持对硬件投资与软件投资的合理比例,特别是要花大力气,有大投人,切实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问题。
另一方面,加强网上理论阵地的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懂马克思主义理论又懂网络传播的队伍的任务已经非常紧迫地摆在我们的面前。首先,这支队伍应当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新的时代要求这支队伍能够准确地表达和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判断力和自觉维护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责任感;其次,要具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能够使用网络、驾驭网络,灵活应用网络的表现形式,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从而使网上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既观点鲜明,又生动形象,富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三,要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能够以敏锐的思维、敏捷的行动,迅速地抓住问题,完满地表达观点;第四,要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网络传播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这就要求有一批具有创造性、开拓精神的同志献身这一事业,去克服困难,探索规律,有所作为。
总之,我们必须抓住互联网快速发展这个机遇,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切实解决现实中的各类问题,就一定能加强对内对外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cnnic.cn/uploadfiles/doc/2009/7/16/125040.doc
加强网络阵地建设范文4
各级政府是建设具有河北特色的网络文化的主导者,要紧紧围绕以提供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为基础,以形成积极向上的网上舆论强势为重点,以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为条件,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坚持建设与管理并举,使用与发展并重,引导与封堵结合,高雅与通俗兼顾,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积极鼓励优秀文化,努力促进有益文化,适当发展无害文化,坚决杜绝腐朽文化,更好地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实现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宏伟目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河北省领导充分利用互联网与民众进行沟通,这也是领导体察下情的一个最好办法。河北省领导表示,各级政府要主动通过互联网等各种途径公开其办事程序、办事规则、掌握的各种对社会公众有益的信息。在制定一些重大的决策草案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民意调查。这些重大的决策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渠道尽可能地多听老百姓的意见。这说明了政府依法行政意识逐渐提高,更加注重了民主决策。
营造网上主流舆论
积极做好网上先进文化传播体系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网上主流舆论。先进文化是网络文化建设的精髓。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网上舆论,关键是做大做强先进文化的宣传,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用正确舆论引导广大网民,形成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网上主旋律。新闻网站、政府网站、文化教育网站、社科网站都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设专题、评论、访谈等形式,要积极组织开展迎接***网上系列宣传活动,要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集中反映十六大以来我省改革和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河北省广大人民群众喜迎党的***的良好精神风貌。要着力做好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网上专题、专栏,用正面宣传主导和壮大网上舆论。
要形成网上正面宣传的规模效应。要加强河北省新闻网站时政新闻频道和栏目建设,积极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业务,提高运行质量,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网上文化传播平台。要加强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知名商业网站的合作,开设“河北专题”,增加发稿数量,提高内容质量。各级政府网站要积极打造政务平台,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强化权威信息、政策解读功能,拓展完善公共服务,以提速行政过程,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促进政民互动,努力成为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主渠道。
切实建设好网络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网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传播网络文化的桥梁,是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网络文化建设、享用网络文化消费的“基础设施”。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网络文化服务,是我们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要努力把网络文化系统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反映民意的“晴雨表”,维护稳定的“减压器”。一是着力满足群众需求。要通过互联网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求、所盼,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二是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协助管管理工作,主动与民众进行沟通交流,主动传达和公开政府的有关信息;三是着力促进共享普及。积极利用网络开展科技文化惠民活动,适应不同群体的需求,开设群众喜闻乐见的、有助于提高生产生活水平的网上宣传专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学习、竞技、娱乐活动。要多方统筹,加大投入,逐步在城市社区、中小学和农村地区建设一批公益性、先进文化型互联网服务场所,以扩大网络文化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增强网络信息供给能力
着力抓好网络内容的创作生产体系,增强网络产品的供给能力。内容建设是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也是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一是加强优秀文化的数字化建设。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慷慨厚重的燕赵文化作为繁荣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具有鲜明河北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原创文化精品的网络化、数字化。二是做强网络文化企业。加大对公共网络文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鼓励国有战略投资者投资网络文化企业,培育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程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实力雄厚的网络文化企业和企业集群。
大力建设网络文化阵地体系,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络文化平台。网站是网络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源头,是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是新兴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积极构筑以新闻网站、政府网站、文化教育类网站为主体的网上宣传阵地,团结引导好主要商业网站,强化主阵地,壮大生力军。重点新闻网站要适应形势要求,加快发展,壮大实力,增强竞争力。
河北省内主要商业网站要自觉服务全省工作大局。省内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积极发展数字报业、网络杂志、网络电台、网络电视等新的传播形态,占领网络文化新阵地。加快研究制订重点网站目录。信息产业、通信管理、广播电视等主管部门和电信基础运营企业要在无线增值服务、租用带宽和开展网上广播、电视业务等方面对重点网站给予大力支持,为网站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运用新技术、开拓新业务创造良好条件。
构筑网上精神家园
加强网络道德体系建设,构筑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良好的网络道德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环境,需要政府、网络企业、网民来共同营造和维护,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推动和有力的管理引导。宣传文化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网络从业人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增强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自觉**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要将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纳入公民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积极开展“优秀网站”评选、“阳光绿色网络工程”、“做文明网民”网上征文、“文明上网绿色短信”等营造文明健康网络文化环境的系列活动,编辑文明上网读本,引导公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
加强网络阵地建设范文5
近年来,县网信办深入贯彻关于加强互联网建设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抢占网络舆论阵地,加强网络正面宣传与负面信息监控相结合,切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全面推动全县互联网信息管理工作上水平,进一步优化全县网络环境。
一、严明责任,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一)明确主体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对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旗帜鲜明地站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本部门、本单位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二)加强机制保障。要求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提供保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旗帜鲜明地站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头阅看本地本部门网络媒体内容,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带头回应政务网络舆情,带头把导向管阵地强队伍,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三)严明奖惩制度。按照文件要求,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网信工作进行年度考核,年终对安排部署的重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开展不力,出现重大失误;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处置不力,致使负面有害信息大量充斥网上;对本部门网络阵地和体制机制建设不力,致使媒体融合发展滞后,网军建设缓慢,网信工作体系不畅,工作力量薄弱,经费保障不到位的,考核将列为较差的部门在全县通报。对失职的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将实施问责。县网信办对各部门网评工作进行得分排队,并列入年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考核内容。同时,开展“十佳网评员”评选活动,每年度评选一次。
二、主动作为,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一)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实施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网上宣传工作,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加强网上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积极开展重大典型、重要成就网络宣传。加强对外网络传播能力建设,增强网络话语权,讲好xx故事,传播xx好声音。
(二)加强舆论引导。加强和完善网络评论工作和机制建设,积极开展网络评论员的选拔、培训、管理等工作。已组建县乡政务微信群矩阵,下一步将政务微信群矩阵向村级延伸,实行政策信息上传下达,畅通无阻。对重要网络舆情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组织网评员开展网上舆论引导和斗争。
(三)强化信息预警和应急处置。加强网络舆情信息搜集、分析、研判、报送工作,利用政务微信群矩阵,建立舆情直报体系,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开展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加大网上重点突出领域舆情管控力度。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突发舆情事件做好舆情监测、预警、报告和处置,协调处理网信重大事件及应急工作。创建《舆情专报》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今年以来,针对《关于推动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实施意见》文件的落实,召开2次专题研究会,定期举办网络舆情案例经验交流活动。
(四)加强网络生态治理。深入开展网络空间法治化宣传教育活动,根据上级要求开展了“净网”专项行动,组织我县公安局、文广新局、广播电视台、工信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在全县开展“2017·燕赵净网行动”全面清查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特别是政治类有害信息。持续打击违法违规网站、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完善网络举报受理处置。
三、扎根实际,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加强网络阵地建设范文6
关键词:网络;思政教育;大学生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应时代的拓展领域,正在逐渐的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部分,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动的开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手段、空间、渠道等都发生了变化,如何顺应时代的潮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是教育工作者现在面临的窘境。但现在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在还没有一个整体的研究体系,各项研究都正在探究,为高校科学开展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铺垫。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信息网络时展的需要
当前社会,人类正在进行一场技术与信息为主角的网络革命时代,互联网正在以一种极致的速度覆盖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网络为人类的信息带来了崭新的工具,他对社会的诸多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网络的开放性、时效性、匿名性和个人参与性为人类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若干的问题。网络的特点使得网络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带来的不良信息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也受到了侵蚀和摇动。
多元化的网络文化信息导致大学生思维混乱,面临多种的文化信息冲击时,容易使得自身的思维趋向于多元化,价值选择更加困难,难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西方极端主义者利用网络传播自己的霸权主义,大学生处在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前端,因其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易受西方文化影响,对自身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在网络信息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良信息,这些信息未经筛选,直接传输给学生。现代大学生易受信息污染,辨别能力不高,处于信息潮流前沿的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也因此大受影响。在网络中,因其隐蔽性、虚拟性,使得广大学生易在此放松,释放自己平时压抑的心情,满足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满足感。同时,这样子的现象使得大学生在网络时代现实生活中更加压抑,不愿意相信周围的人群,使得人际之间冷漠,学生自我的孤独感、孤僻等情况加重。
网络对于高校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将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信息网络时展的客观要求。高校在面对网络强大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调整自身的教育方式,建立更加适用,备受高校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回应网络的高速发展。要正确有效的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需要我们在新媒体环境下建立以网络为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需要
1、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和方式转型的需要。
网络时代的兴起为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且因为和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并不能够彻底的了解学生的问题,教育方式的不灵活也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受学生喜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新媒体环境具有多趣味性、多元性,备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大学生求知欲望强、兴趣强烈、接受新鲜事物强烈,对网络的接受能力远非其他事物能够比拟。思想网络教育工作的开展现在并未进入到高速发展中,一方面是现在专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太少,对网络的认知不高,对网络思政的理解也很局限,并不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另一方面,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不高也会影响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网站这种网络载体就意味着一种知识传播型的工具,加快网站的制作,更新信息和内容,将传统的思政教育融入到新媒体环境,利用新媒体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全新的工作手段和方式服务于广大的学生。
2、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净化高校网络信息源的需要。
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给人们带来宽阔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不良信息。未经筛选的信息对识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们影响很大:大学生们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受到影响;易受“西化”思想影响;自身交际能力减弱,自我不认可度增高;道德行为失范等。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自我的辨别能力,信息识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增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
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培养新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需要。
目前高校教师并没有满足日益增加的网络阵地教育者需求。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养不足以及对网络的认知不足,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没有进入时代的需求。掌握网络技术,了解网络动态,结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网络的优势侵入大学生阵营,以全新的理念、新颖的活动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培养新一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时间活动的需要
最贴近大学生生活得主打校园文化和贴进学生生活高点击率、文化多样性的网络相融合,利用网络信息的舆论性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筛选出不良的文化信息,主导着香园文化建设的方向。通过思想政治的引导,是的大学生们在网络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中陶冶功能的发挥。同时,将高校文化的建设引入信息时代的前沿,让学生在网路中能够感受并吸纳网络信息中的“文化”,促进学生成才,建立信息化校园。
四、新媒体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带来的正面影响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学生接触的往往是我们传统思想,与现在网络上多元化的文化因素相冲击,使得学生的思想发生混乱,难以辨别正确的事物。另一方面,传统的思考模式固定,对自我有很大的限制,在信息不断更新的时代不能够紧随信息的前沿。同时,传统的思想教育形式单一,取得的效果甚微,完全不能够满足现在的需求。网络的隐蔽性、开放性使得学生能够在网络中放开自我,使得教育者完全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针对特殊情况提出特殊解决办法。由此可见,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更具有针对性。
五、在新媒体环境下充分调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措施
1、加快阵地网络建设,加强信息筛选
网络思想政治的开展要建立一个坚实的网路阵地.,建设的思想政治网站不能如同虚设.集合全方位的知识,娱乐.学习.信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为一体的网络系统,以高水平特色和丰富形象的内容吸引广大学生的点击率,建设一个绿色无危害的网络环境.同时,将高校的校园文化引入到网络阵地中,让大学生在经常接触的地方接收到这些教育信息,并逐渐的吸收到自己的意识中,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为广大的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学习知识.解决问题.交流情感等.
2、加强思政教育领导,打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1)加强素质教育,强化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接受网络信息冲击的并不仅仅是学生,同时教育工作者也是其中的一个组成.作为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坚守能力以及辨别能力都不足的情况,带给学生的危害远远比网络大的多.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让广大的群众对传统文化有深度的认识;同时,我们也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尤其是对广大的青年工作者,提高大家的辨别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提高大家的思想道德及心理素质等;而且,加紧建设有影响力的健康网站,引导广大教育者正确选择信息,拥有良好的网络使用环境.
(2)树立思想政治理念,掌握网络使用技术
以传统的思想政治理念结合当代的网络技术,用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貌面对大众,使得网络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充分认识到网络能够带来的威力,利用网络独特的特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建立坚实有利的网络阵地才能够发挥出网络的魅力.在思政工作的开展中,教育理念及网络实用技术缺一不可.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工作的方法
在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中,首先要获得学生的喜爱及归属.让学生喜欢上建设出来的思想政治的网络阵地,学生才会去观看去吸取信息,才能创造学生温馨的网络思想教育环境.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网络阵地建设中,加入多元化元素.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引导学生加入到校园建设中来,将他们的想法融入到大学建设中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影响力.同时,对于学生在网络中提出的意见或是想法要及时回馈,对于可执行的意见迅速加入到行动中去,增强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3、加强对教育对象的引导和教育,提高他们自身的辨别能力
如何在良莠不齐的信息潮流中挑选对自己有益的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在面对不良文化的侵害时,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开展一系列的反击。
(1)建立综合及交流平台
将各方面的文化及信息进过初步的筛选以后集合到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中,让大家最常见接触到的就是一个健康绿色的环境,减少接触不良信息的源泉.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融入到网络平台中,让大家在无意识中就接受到了思想政治的教育,提高自身的识别能力.在面对如海般的信息,自我就用用识别.挑选能力,强化教育对象本身.同时,要建立一个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对于学生的意见,要敢于执行,敢于打破常规,无法执行的要迅速作出回复并解释原因,将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
(2)引入心理引导因素
将心理咨询等教育方式引入到网络中.因为网络中可以匿名发表言论,所以很多学生敢于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并提出自己的疑惑等.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网络设立相关的功能区,一边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针对这些动态及时采取措施作出**回应。
参考文献:
[1]《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网络引人问题》,辛国庆。
[2]《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析》,骆海峰,王增明。
[3]《发挥关工委优势,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王燕。
[4]《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夏晓虹主编,200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6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