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企业的愿景范例6篇

企业的愿景范文1 一、企业战略 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对自己的现在和将来进行通盘的谋划。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不断变化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对企业主要经营目标、经营项目、重大经营方针、经营策略做出长远的、系统的和全局的谋划过程。企业战略的制定需要有敏锐的知觉和果断的分析能力,企业战略的实施则更需要激励和领导才能。企业战略在实施过程中

企业的愿景范文1

一、企业战略

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对自己的现在和将来进行通盘的谋划。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不断变化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对企业主要经营目标、经营项目、重大经营方针、经营策略做出长远的、系统的和全局的谋划过程。企业战略的制定需要有敏锐的知觉和果断的分析能力,企业战略的实施则更需要激励和领导才能。企业战略在实施过程中,企业由于员工责任心不足或阻力较大,会严重阻碍了战略的执行效果。愿景和目标是企业战略管理中重要的战略工具,应用此工具制定战略,不仅能全员调动企业从上到下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奋斗目标,而且在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保证战略顺利实施,大大提高了企业战略的异质性,促进企业保持发展的动力和信心。

二、愿景和目标的涵义与形成

(一)愿景和目标的涵义

愿景即人们所向往的前景,是人们为之奋斗进而希望达到的图景,囊括了人们为之奋斗的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人们希望最终实现的图景。企业愿景是企业成员一致的共识,不专属于企业负责人,企业内部每位成员都应参与构思制订愿景,达成沟通共识,只有通过制订愿景的过程,才可使企业的愿景更具有价值。

企业目标是关于企业对某个阶段、时期发展的整体性安排,具体表现为企业素质提升、外部价值网络优化、竞争优势、财务业绩、市场价值等方面要达到的阶段性水平。也有学者认为,企业目标是企业目的框架中,为企业和员工提供的努力方向,有特定的完成时间。

(二)企业愿景的构成要素

愿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没有愿景的企业,对于企业发展就会失去动力而没有生气。企业愿景包括两大核心要素:一是核心信仰即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使命;二是未来前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使命是企业长期不变的信条,核心价值观将企业的个体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有效的关联,无论企业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企业个体成员遇到多么强大的压力,企业个体成员也会跟随企业整体价值观,保持一致的行动完成企业核心使命。未来前景是企业对未来的发展的宏大目标和战略规划,企业只有对未来无限憧憬,才有可能将希望变成现实,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成功。

三、愿景和目标的建立

企业愿景的建立是有规律可循的。集成式、凝练式、影响式就是企业建立愿景的三个途径。一是集成式愿景,不少企业愿景的建立都属于这种类型,强调个人发展及个人愿景与组织愿景的匹配性。二是凝练式愿景,把员工心灵深处的共同意象挖掘出来进行凝练,进一步构建共同愿景。这一路径适用于那些企业成员同质性。

强,又积极面向未来的组织。三是影响式愿景,主要是从个人愿景建立共同愿景。

企业愿景和目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长远期望和定位,清晰而简洁的愿景能够有效凝聚企业的向心力和使命感。因此,企业愿景的建立首先要确定一个理想的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使命,通过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感染企业员工的个人价值观,更体现着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核心动力。接着,将企业的愿景融入到企业战略管理的各个层面,如组织机构、战略计划、未来规划等。最后,企业愿景和目标需要企业自身不断的宣传和传递,从企业文化到各个阶层的管理将愿景深深的融入到企业各个角落。因此,建立共同愿景不是一簇而就的工作,而是细致的、逐步深入的工作。

四、愿景和目标对企业战略的作用

企业战略是企业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规划,有效引领企业可持续快速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面对新时期、新环境企业战略最重要的是方向。这个方向长远的看是愿景,短期的看是战略目标。愿景制定之后,战略将围绕愿景和目标制定阶段战略指标体系、年度经营计划以及业绩考核等。具体作用如以下几个方面:

(一)愿景及目标对于企业战略具有强劲的引领和激励作用

愿景及目标对于企业战略具有强劲的引领和激励作用,一是引领企业全员的努力方向,有助于将企业全员的努力吸引并凝聚到同一方向,这便是愿景及目标的吸引力、凝聚力。二是激励企业全员奋发图强。在现代化企业中,企业管理者不应是那种挥舞皮鞭、大棒的监督者,也不应是单纯发号施令的指挥者,而应该与员工同甘共苦、发愤图强、互相帮助,帮助企业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使企业价值得到提升。为此,大凡追求成长的企业,都需要明确自己的愿景,同时阶段性地确立企业的目标,促进企业战略得以顺利实施。

(二)使企业战略拥有独特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技术和科技的进步,各种企业的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战略从争夺顾客、争夺市场为主的战略格局转移到企业的核心力的竞争。愿景和目标作为企业的独特的战略工具凸显出来,企业要想不断壮大必先安内,愿景和目标能使企业所有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到管理和生产实践中,为企业未来的梦想共同奋斗和努力。

企业的愿景范文2

这一点让我困惑了很久,却又一时找不出解决办法。

后来我发现问题不是出在“共同愿景”本身上,而是支撑“共同愿景”的根基出了问题。

对于真正有抱负,也有行动力,并能快速成长的企业,“共同愿景”的确有着巨大的原动力,能够激发出整个团队积极上进、发奋图强的精神,产生强大的力量。但是,对于大多数发展缓慢的企业、分配机制落后的企业等,“共同愿景”往往会被员工最终理解为“老板在忽悠”,效果适得其反。

在这样的理解之下,员工往往只是为工作而工作,为生存而工作,拿老板多少钱就做多少事,当然不能全力以赴。

这些天,因为需要自我调整,阅读了大量的企业管理类书籍,包括人力资源、平衡计分法、执行力、成功学、商业模式与创新等等,加上这两年来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职业成长的思考,突然茅塞顿开,找到一种适合小企业、发展缓慢的企业用来激励员工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在这些企业,当发展还不能提速,企业远景不甚明朗之际,“共同愿景”往往空洞无物、流于形式,取而代之的方法应该修正为:

共同进步,实现双赢。

我曾经对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双向选择做过一个描述:

个人进步速度

个人进步速度=企业进步速度,企业与个人共同发展

个人进步速度>企业进步速度,企业重用个人,不然个人淘汰企业

因此,当企业不能以快速成长的姿态展现在员工面前的时候,就尽量避免拿企业的愿景来作为激励手段,而要进一步发现员工的内在需求——职业成长。

无论怎样的企业,都是一个职业学习的平台,企业好坏与职业能力学习与提升之间,往往被很多初入职场的人或者在职场多年却无进步的人认为有着必然的联系,甚至是成正比的。正式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才会认为在一个小企业或者发展不好的企业里是学不到东西的,之所以在这里,只不过是权宜之计、骑驴找马而已。

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却又一直没有人能够给予一个有说服力的说明,所以成为多年以来存在于小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一个共同的痛。

但是,当我以努客文化的核心——“七线九级”职业成长主线原理作为理论依据之后,发现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

这就是个人职业“定位”。

以销售人员为例。如果企业通过帮助员工发现自我的优势及兴趣,从而选择以“营销”作为自己的职业成长目标,那么,对这名员工,就可以不必再用所谓的“共同愿景”来作为自欺欺人的激励手段了。

员工往往会因为产品或产业的原因而不喜欢目前的工作。比如我自己早期找的几份工作,销售的分别是“黑发油”、“电脑时间钟”、“果冻”等等,都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是自己喜欢的公司,所以总是不能充满热情的投入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就问自己“难道我一辈子就卖这个?”感觉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

直到几年之后,历经很多不同性质的工作及行业,才重新审视自己到底该做什么。于是我选择了“销售”。

请注意!就是这几个字:

我选择“销售”,

而不是我选择了卖“黑发油”、“电脑时间钟”、“果冻”等具体的东西。——这是本质上的区别。

因为我选择了“销售”,于是接下来的工作我都不再挑剔,因为我要做的就是:

在5年之内成为负责全国销售的销售经理——营销总监。

如此一来,卖什么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学会如何成为最优秀的销售人员,如何在5年内有资格管理一个全国性的销售团队。

当然,我做到了。

尽管在我这5年的过程中,换过4份工作,公司规模有大有小、公司发展有快有慢,但我都是做的最好的,无论是业务员、业务主管、区域经理还是大区经理,直到成为一家公司的总经理。

所以,现身说法,给员工的职业进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我是卖‘黑发油’的”与“我是做‘营销’的”,两种定位,决定两种态度,从而影响两种行为……

企业的愿景范文3

共同愿景这一专业术语,最早是在比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著作中提出的,所谓的共同愿景,是指大家都希望实现的目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到达的某种程度,是所有人共同的心愿,不存在歧义。当今社会,企业是市场的细胞,要想把企业建立的更好,需要企业中每个员工的努力,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企业的整体力量才能得到提升。可见共同愿景的提出,是具有很可观的市场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

共同愿景;企业;员工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除了要注重企业的硬件设施的建设以外,内部的员工管理范畴的统筹与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的外在形象是硬实力,而内部员工的管理流程则是软实力,是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的部分,只有一个企业的内部员工存在共同的愿景,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见共同愿景的观念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建立共同愿景呢?

1 从部分到整体,吸取员工意见

共同愿景是分为不同层次的,其中从范围大小分为组织愿景,团队愿景,个人愿景,其中个人愿景的范围最小,也是最为基本的愿景范畴,个人愿景的方向决定着其他愿景的发展,从部分和整体的辩证关系来看,个人愿景就相当于部分,而团队愿景和组织愿景则相当于整体,整体起着全局性的作用,而部分的功能能够决定整体的功能,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想发展的更好,获得更多的效益,就必须以企业内部员工的个人愿景为导向,建立企业内部整体的整体愿景,为此企业需要了解每个员工的奋斗目标,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收集员工个人愿景的体系,将每个员工的奋斗目标都收录下来,从而进行总结和归纳,将基本的个人愿景提升为团队愿景,将精华的部分进行升华,这样企业就有了一套完整的个人愿景收集体系,这个体系不仅使企业有了自己发展的方向,而且企业内部的员工文化也会更加的完善,员工的士气就会高涨,合作与竞争的意识会更加热烈,这样员工越努力从企业中获得的利益就越多,员工的积极性就会明显的提高,所以建立员工个人愿景收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2 将个人愿景分段,设定不同的奋斗目标

光建立个人愿景收集体系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设定的目标过于远大或宽泛,企业内部员工会觉得不切实践,或者奋斗的积极性不高,毕竟目标是远远高于显示的,很多员工很可能会觉得目标脱离实际,缺乏实际性,就会在工作的过程中相互推诿,推卸责任,甚至会使企业流失一部分精英员工,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组织愿景,从而完成个人的个人愿景,我们需要将收集到的个人愿景进行分类和分级,分为短期愿景和长期愿景,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简单目标和困难目标,部分目标和整体目标,将分类好的短期目标在员工之间进行公示,让员工耳熟于心,一般情况下,员工在看到短期目标时,会觉得非常的兴奋,会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会觉得企业的短期目标非常的切实可行,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与动力,会把企业的短期目标与自己的短期目标结合起来,这样员工就会拼尽自己的能力,为企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会真正的和企业融入到一条战线上,会不断的在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

3 完成整体愿景,领导应该身体力行

我们不仅要注重整体愿景和个人愿景的关系,而且也要发挥领导人的核心带动作用,一个领导人在一个企业内部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领导人可以看成是一个企业的顶梁柱,可以看成是一个潜力股,他不仅在企业中有着领导的作用,而且也是整体员工的表率,所以企业的领导人也要加入到整体愿景的体系中,只有领导人在这个体系中发挥他应有的作用,起到表率和带动作用,才能给下部的员工书树立起模型,有些员工虽然充满着激情和动力,但是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是不正确的,这样光有一股蛮力,不仅不会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而且还很有可能起到一定的副作用,而这些充满激情的员工,不是对工作不热爱,而是缺乏工作的方向,和欠缺工作的经验与能力,这就需要领导发挥自己的带头和领导作用,辅导员工向着既定的小目标奋斗,领导的灯塔其实也是企业建立的愿景体系,领导人发挥的作用就是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使员工在企业内找到自己的定位,发现员工的不同能力,以便因材施教,分配到最适他们的岗位,这样带给企业的利益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的领导人就是企业的核心支柱,他必须带给企业正能量,而且带领全体员工一步一步的实现小的愿景,最终实现企业的最终愿景。

4 个人愿景与企业愿景相互制约,提高整体效益

我们如果想要更大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光设立目标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将员工的工作报酬与目标的实现效果挂钩,企业的目标完成的效果好,效率高,那么员工的得到的回报就高,企业愿景与员工愿景的契合度越高,员工努力的方向就越正确,这样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每一分努力就会收到等额的回报,就不会有浪费资源和力气的现象存在了,而且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就会很大程度的加强,因为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将工作完成的更出色,得到的回报才会越高。

5 总结

个人愿景与企业远景的处理方法是每个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处理的恰当的话,就会给企业带来收益,处理的不好的话,就会给企业带来人员和利益的损失,会使企业在市场中丧失竞争力,在企业内部失去信心,所以建立个人愿景管理体系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要配套建立员工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体系,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协作性,促使员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修养,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个人愿景的实现其实也响应了国家以人为本的号召,如果在追求利益的企业内部都能较好的实现员工的个人愿景,那么其他的方面也就构不成发展的瓶颈。

【参考文献】

[1]准确把握把握青年脉搏,有效引导青年发展;经济视野[J].2012.(10):4.

企业的愿景范文4

实现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的有机结合

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是近几年西方一些开拓性的大企业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出现的新职能、新方法。目前,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已被国内企业广泛重视和运用,同时也受到了企业员工的普遍欢迎。现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开展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的重要性、条件和步骤以及如何制定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

一、开展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制定的重要性

1、开展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有利于促进员工的成长以及增加他们在企业的成就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组织中越来越多的员工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改善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企业员工要求改善或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的含义不仅仅是要提高工作福利待遇,而更重要的是工作要有兴趣性和挑战性。因此,开展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设计,可以使职工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职工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身处企业的成就感。

2、开展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设计是现代企业组织有效地使用人才的迫切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一方面使企业组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又给企业组织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机会。如果一个企业组织不了解自己员工的职业兴趣,也就无法指导员工进行职业兴趣的开发,也就无法培养和调动员工去适应发展和变革的需要。实践经验证明,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计划既为员工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又是现代企业组织培养人才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开展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的条件

1、提高员工对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的认识,是开展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设计的前提条件。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一个比较新的职能。因此,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的了解,加大宣传力度,使职工充分认识到制定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促使职工积极投入到制定工作中来。

2、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是实施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的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公司要想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有效的用好人才,必须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今年公司在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中提出了不是试点是亮点的口号,并先后下发了九个支持性文件,提出了不少先进理念,说明公司在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方面已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制定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开展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的步骤

1、提供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咨询。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提高各方面的咨询,使每个员工的职业计划目标切实可行,并得以实现。

2、帮助员工进行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设计。在提高对员工职业生涯计划认识的基础上,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设计,对于人生道路来说具有战略意义,至关重要。决策正确,则一帆风顺,事业有成。反之则弯路多多,损失多多。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设计由审视自我、确立目标、生涯策略、生涯评估四个环节组成。首先,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对自我及环境的了解越透彻,越能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其次,有效的个人愿景和生涯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和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第三,有效的个人愿景和生涯设计需要有确实能够执行的生涯策略,这些具体且可行性较强的行动方案会帮助你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实现目标。最后,有效的个人愿景和生涯设计还要不断地反省修正生涯目标,反省策略方案是否恰当,以能适应环境的改变,同时可以作为下轮生涯设计的参考依据。个人要随时注意修订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目标,尽量使自己职业生涯的计划与企业的需求相适应,跟上时展的脚步,适应社会需求,方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3、帮助员工朝着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目标迈进。鼓励员工向着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注意对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员工的关心,对员工要一视同仁,积极地提倡公开而平等的竞争。

四、员工在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版权所有

企业的愿景范文5

那是一个“愿景”一词还没有进入中文财经语言体系的年代,但这位仁兄谈论的“共同理想”和今天广泛谈论的“共同愿景”别无二致,这说明中国的商人早就在运用“愿景”所能体现的沟通功能。这也代表我们对愿景的主要存在意义的理解:对内激励和对外沟通。

然而,面对诸如使命、企业理念、战略、文化等众多管理概念时,为什么西方的管理理论唯独把“愿景”置于概念金字塔的顶端?为什么在中文的语汇中与愿景相近的概念非常多而后来又出现了这个新的词汇?这个概念和我们经常谈论的战略有什么关系?要讨论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西方基督教文化对企业运营概念的影响。

愿景的殊“义”同归

西方的现代企业制度源于教会企业,由于教会占有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神职人员又需要脱离于企业经营,所以产生了专职为教会经营资产的人员,这就是职业经理人的雏形。教会对这些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他们忠于上帝而不是忠于金钱,这就是最早的“愿景管理”。毫无疑问,最初的西方愿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超越经济利益。通俗地说就是超越赚钱本身。

那么什么是超越经济利益的愿景?默克制药的创始人老默克有句很著名的话:“制药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治病救人,我们不忘记这点,利润就会随之而来。”这样的愿景描述非常符合基督教的文化精神,正像耶稣说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意思是你越追求功利,就越是什么也追不着,你不求功利,一心追求上帝的真道。什么都会加给你。这样的思想,和东方佛教关于“宏愿”的解读如出一辙。

据说,接近上帝的愿景很奇妙,当你不追求实用的时候,实用的效果会降给你;当你一心追求实用的时候,你可能什么实用也追求不来。《基业长青》的作者柯林斯曾经对经济利益以外的愿景进行过专门研究,他发现很多企业为赢利而投资的研发最终并没有赢利,而一些获得了巨额利润的突破性技术,来自符合愿景的选择――这种研究思路,只有基督教社会中才可能出现,这些研究最终论证的往往是,当面对上帝的智慧时,人们的所谓战略和策略是渺小的,人们应该遵循的是上帝的整体道路。正如旧约所言:“人心多有计谋,唯有耶和华的筹算,才能立定。”

可见,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高层次的愿景提供的是一条接近上帝的道路,让商人摆脱了功利心,有了文化价值上的终极关怀。这就是为什么可口可乐公司潜心打造的企业传记叫《上帝、国家、可口可乐》,因为离开了上帝和国家,可口可乐就没有什么伟大的神采。同样,离开了愿景,战略就可能充满铜臭。战略无法改变愿景,而愿景必然会约束战略的目标和手段。

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尽管没有一个强势的上帝,却一直倡导“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这样的文化下商人处于社会的下层,是精英不齿的群体。而商人的标签永远是“重利轻别离”,不是可以托付和深入交往的对象。从这个角度,我们不难理解朱新礼在出售汇源过程中遭受的舆论压力(他不但没有在第一时间提出下一阶段的新愿景,还抛出应该把企业当猪卖的理论,被贴上了典型的“商人”标签)。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一线的企业家一般不会“在商仅言商”。无论是老牌的联想、海尔,还是新兴的阿里巴巴,他们的公关宣传都明显呈现出了这样的特征。在海尔投资的影片《首席执行官》的结尾中,影片中的CEO最后在人民大会堂有一段慷慨陈辞,大意是:在今天这个商业世界,中国的复兴和强大,必须伴随着一批中国品牌走向全球建立全球竞争力,这正是我们为之奋斗的,而这还需要一批中国企业和中国晶牌去共同完成。这段话,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的愿景,即将企业行为与国家复兴进行关联,其本质依然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大企业只有符合这个主流文化,才可能得到政府等利益相关方的支持。而这种愿景的核心特征,同样是超越经济利益。

我们为什么需要愿景

首先,没有人怀疑企业需要战略,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战略的真实意义其实并非人们想象的就是设计出通往未来之路,真实的意义可能是这两个:一个是让组织的行为具备一致性,而另一个就是为沟通而存在的。他说:“如果一个组织连名字也没有,我们甚至都无法讨论它。而一个有名字但没有战略的组织(没有定位、视角、计划,甚至没有一致的行为模式),我们又如何描述它呢?没有战略的组织就像没有个性的人一样不为人知。”

明茨伯格所给战略定义的两个意义,对于愿景一样适用。愿景首先能起到的作用,就是让一个组织从高层次上统一思想和行动。试想一下,如果当年红军在长征中不重新树立“北上抗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愿景,红军这个组织就不能协同,长征无疑就会变成方向不明的溃败。愿景还能让一个组织建立鲜明的识别,如果红军只有战争的战略,而没有主义和新世界的主张,红军这个组织就不可能被鲁迅、斯诺等人谈论和描述。从这层意义上讲,战略只有与愿景完美组合,才能让人们更容易理解,才能符合利益相关者对优秀企业的期待,才能让企业在利益相关者眼中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有理念、有目标、性格丰富的个体。

企业的愿景范文6

一、志愿服务概述

(一)志愿服务概念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出于自愿意志,秉承以自己的知识、技能、体能与财富等贡献社会的宗旨,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以提高公共事务效能和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为己任而从事的各项活动。志愿服务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一种特有的公共服务方式。志愿服务具有志愿性、社会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组织性和规范性等特点,但我们不能把志愿服务理解为助人为乐、好人好事、慈善活动,特别是不能把非营利性理解为志愿者的服务绝对没有任何报酬,而是指志愿服务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

(二)旅游志愿服务对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的旅游企业非常注重经济效益,他们不愿培养未来不确定能否为其服务的实践学生,导致旅游专业学生实践难。而旅游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特有的公共服务方式,对提高目的地旅游业服务水平、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和促进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作用。而有配套资金支持的旅游志愿服务,就受到旅游企业的青睐。企业通过旅游志愿服务获得名利,学生通过旅游志愿服务学得了知识和技能,学校通过旅游志愿服务完善了实践教学模式。因此,旅游志愿服务是沟通校企生的纽带,是校、企、生三赢的催化剂。

二、旅游景区志愿服务现状分析

(一)志愿服务方式和内容

在张家界旅游景区志愿服务时了解到,其旅游志愿服务以旅游咨询、文明旅游宣导、导览讲解为主,另有应急救援和质量监督等服务。这些服务以常规服务为主,而针对特定的服务对象,需要专业化水平高的服务比较少。

(二)志愿服务发起的组织及效果

张家界旅游志愿服务发起的组织主要有三类:一是由政府部门发起并推行的志愿服务,如我们团队的志愿服务,这也是我国旅游志愿服务最常见的形式;二是由旅游企业发起的志愿服务,如张旅集团在金鞭溪设置的咨询服务;三是由协会发起的志愿服务,如张家界导游协会发起的导览讲解服务。

张家界三类型的旅游志愿服务中,张旅集团发起的旅游咨询服务已成为一种常态,服务人次多,效果好,而政府部门和协会发起的旅游志愿服务,因缺乏常态性,影响和效果都较小。故我们须在很好地完成政府部门发起的志愿服务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构建旅游景区志愿服务新模式,使之常态化运转下去。

三、旅游景区志愿服务模式构建

作为高职学院构建的旅游志愿服务模式,应有利于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院实践教学模式的丰富和完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从而起到提高旅游业服务水平、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和促进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这需要学生、学校和企业都重视旅游景区志愿活动。

(一)多方重视共抓旅游景区志愿服务项目

1.政府重视,项目引导

国家旅游局为了培养旅游英才,于2015年启动万名旅游英才计划,旨在培养旅游人才、发挥旅游人才在旅游工作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期间众多立项的子计划都是旅游景区志愿服务项目,从政府审批的角度可见,政府也认可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系于旅游英才,旅游英才的培养可从志愿服务入手。

2.企业重视,配合实现

作为国家5A景区的张家界一直很重视志愿服务,特别是金鞭溪景区志愿服务更是形成长效机制。基于此,我们去张家界旅行社和各景区联系时受到了热烈欢迎,企业立即与我们确定志愿服务时间、方式,并形成志愿服务工作方案,正是企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使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3.学校重视,统一监管

学校非常重视这个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的建设。在建设之初,就派专人负责,按阶段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并全程监管,落实项目成效。同时,后期还将采用本项目成果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志愿服务实践教学大纲》,将旅游志愿服务实践教学项目纳入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之实践教学体系。

4.引导学生,认知志愿服务

在我国,由于社会对志愿精神、志愿文化的宣传不够,广大民众对志愿服务缺乏了解,存在许多偏见和误解,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一是有些人误解志愿者是“出风头”“博名利”,借服务“作秀”和吸引社会关注。二是有些人误解志愿者是“廉价劳力”“免费劳力”,不仅琐碎事务都占用志愿者时间精力,而且随意支配斥责,毫不尊重。三是有些人将志愿者精神随意拔高,认为是“崇高”“神圣”“大公无私”“毫不利己”。这些认知误区严重地妨碍了大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

我们在项目申报前,加大了对学生志愿服务的宣讲,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志愿服务,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故团队成员积极性高,在项目建设中,始终充满激情和热情,为我们超计划完成项目活动任务,取得良好的成效和社会、行业影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构以项目为导向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志愿服务实践教学体系

国家旅游局批准的“张家界旅游景区志愿服务”项目本身就是个大型的专业志愿服务项目,适合以项目教学法为理论依据来建构以项目为导向的志愿活动。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旅行社及景区的聯系、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完成。通过实践摸索,笔者认为志愿服务应成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项目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可按表形成志愿服务实践教学体系:

(三)建立政行企校“五共”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模式

建构科学合理的旅游景区志愿服务实践教学模式,须多方共举。政府从政策方向上引导,以专项拨款的方式支持,行业、企业配合学校共同培育人才,共同建设、共同监督来实施,共同分享培养成果,校企共同研讨形成可推广的长效运行机制。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景区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模式

本文是在国家万名英才项目实施后形成的,在张家界旅游景区志愿服务实例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志愿服务与旅游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建构以项目为导向的旅游志愿服务实践教学模式,并探索出政府主导、政策支持,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培育、建设、管理、分享、研讨的“五共”校企合作运行模式。这种模式的运行既能扩大旅游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又能为我省乃至全国高职旅游专业开展旅游景区志愿实践教学提供成功范本,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增设旅游志愿服务项目板块提供参考,以实现旅游人才培养的服务意识、专业化和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周湘宁.我国志愿服务制度完善研究[D].湖南大学,2014.

[2]王瑾雯.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改进策略的研究:来自美国服务学习的启示[D].南昌大学,2011.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7-13 22:58
下一篇 2024-07-13 22:54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6056.html